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藝術不是玻璃門勵志人物故事

語錄名言 閱讀(2.27W)

李雲迪1982年出生於重慶,從事舞蹈藝術的媽媽張小魯發現了兒子的音樂天賦,4歲時李雲迪就開始學習手風琴。7歲時,他轉向鋼琴的學習。在媽媽的精心培養教育下,他的學習一直都非常刻苦,每天都要練習鋼琴,一旦坐在鋼琴前就如同著了迷一樣,不是媽媽反覆催促他休息,他就是停不下來。

藝術不是玻璃門勵志人物故事

人們都說他是音樂奇才,因為在求學期間就斬獲了無數國內外的鋼琴大獎。2000年,在他18歲那年,他就獲得有“鋼琴奧運”之稱的第四屆華沙肖邦鋼琴比賽第一名,贏得“中國的肖邦”的讚譽。

少年成名後,他一發不可收拾。次年,他與全球最大的古典音樂唱片公司德國DG公司簽約,成為與之首位簽約的中國人。當年5月,通過層層選舉,李雲迪又成為“影響21世紀中國的100個青年人物”之一。隨後,他在國內外多次成功舉辦獨奏音樂會。

然而,各種各樣的榮譽讓李雲迪的心態發生了很在的變化,巨大的光環使得他有些迷失自我了。一天,媽媽見他用的是香奈兒,背的是LV包,戴著勞力士手錶,就說:“雲迪,有人說你快玩物喪志了,你可要注意喲!”

李雲迪卻不以為然地說:“我要的可不僅僅是名牌,我更看重的是那些名牌的底蘊。國外這些名牌之所以能有這麼大的名氣,實際上都因為它們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背景,把每一件產品當成藝術品來打造。人們不總說藝術是相通的嘛?我使用它們就要在潛移默化中,讓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李雲迪的精神境界從中並沒有得到提升,而是墜入孤芳自賞,以致自戀泥淖中。他認為自己已經成了真正的鋼琴大師,除了巡演,不再理會任何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並且美其名曰:自己是在積累。

媽媽知道兒子已誤入歧路,但一時又不知道怎樣去說服他。然而,她終於找到了說服兒子的突破口。

那是秋天,一天,天突然颳起了大風,氣溫驟降,張小魯要為在訓練室的.兒子送衣服。可兒子並不在訓練室,她給兒子打電話,電話中李雲迪告訴媽媽:自己和一位朋友一家茶館喝茶,切磋技藝。張小魯到了他所說的茶館,見媽媽去了,他趕緊起身迎接媽媽,卻只聽“砰”的一聲,李雲迪的頭碰在了門上,原來那是一扇玻璃門。

媽媽很心疼兒子,可突然她心間不禁一動。回到訓練室,媽媽說:“雲迪,剛才我仔細想了,你現在的情況就像在緊閉著玻璃門的房間裡一樣,人們雖說能看見你,可你卻拒人於門之外。這樣,面對你的媽媽,你也難免要碰頭,更不用說在面對別人的時候。”見兒子若有所思,張小魯又說:“你總說你依然要積累,你想過沒有,哪怕你的藝術修養再高,但你不能進入大眾的心間,人們不能聽到你的演奏,你這種修養又有什麼意義呢?”

聽了媽媽的話後,李雲迪整整天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母親的話在他腦海裡不停閃現,他對所謂的提升修養第一次有了懷疑。第四天,當張小魯再見到兒了時,李雲迪神采飛揚地說:“媽媽,我想明白了:以前我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認為這樣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但我錯了,音樂不屬於哪一個人的,是屬於所有人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音樂,就會有藝術。現在我要做的,就是砸碎這塊‘玻璃門’,置身廣大的觀眾之間。”說到這,他深深向媽媽鞠了一躬,說,“謝謝媽媽!”

李雲迪從此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從2010年到2011年的兩年裡,李雲迪一心撲在了演出中,在與DG公司解約多年後,他又與古典唱片品牌EMI公司簽約,並錄製發行了《肖邦夜曲全集》。

2011年3月1日,在波蘭華沙國家大劇院肖邦誕生日音樂會上,李雲迪擔鋼這場音樂會的演出,並被波蘭授予第一本肖邦護照。

2012年央視春晚上,李雲迪更是一改以往浪漫含蓄的演奏風格,與著名歌手王力巨集演繹了一曲激情澎湃的《金蛇狂舞》。這次演奏不禁讓人們想起了當今最受人熱捧的鋼琴手郎朗。人們說,李雲迪一度領先郎朗,爾後被郎朗遠遠甩在了後面,如今他又能與郎朗並駕齊驅了。這讓媽媽好不欣慰。

藝術是讓人認識的,藝術不是“玻璃門”,而它是“舞臺門”,一個鋼琴家只有將自己美妙嫻熟的琴聲獻給最廣大的觀眾,其藝術才真正擁有巨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