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幼兒>

除夕的來歷大綱

幼兒 閱讀(2.75W)

2017雞年春節馬上就到啦,同學們都知道除夕要詞團圓飯,有壓歲紅包,那麼你知道除夕是怎麼來的嗎?有什麼習俗呢?下面隨yjbys小編一起來看看除夕的來歷和習俗吧!

除夕的來歷大綱

  除夕的來歷和習俗

除夕這個節日是由先秦時期的逐除演變而來。所謂“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有《呂氏春秋•季冬記》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除夕最早應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相傳遠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給人來造成很大的災難。夕在晚上出來活動,因此人們到時都熄滅燈火,整夜不眠,躲避災害。後來人們發現穿紅衣,燃炮竹發出的聲響,可以把夕趕跑。於是,每到年末,覺著夕快要出現的時候,人們就燃放爆竹來避邪,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祈求來年好運。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而過年大放鞭炮習俗,也流傳到今天

  除了放鞭炮,過年還有其他的習俗:

  一、吃年夜飯。這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二、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三、貼窗花。在中國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四、貼福字。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中國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五、貼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六、祭祖。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七、掛燈籠。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綵。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八、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