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畢業典禮領導講話稿個人通用

演講稿 閱讀(3.01W)

在生活中,需要使用講話稿的場合越來越多,講話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地表達。還是對講話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畢業典禮領導講話稿個人通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畢業典禮領導講話稿個人通用

畢業典禮領導講話稿個人通用1

同學們:

作為xx大學的20xx屆畢業生,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要時刻牢記“勤儉誠信,立己樹人”的校訓訓,做出對社會應有的貢獻。

希望你們牢記社會責任,謹記職業倫理和職業道德,沒有社會責任感和職業倫理,那麼你們所學的法律技能都只是“雕蟲小技”。我相信你們肯定能創出屬於自己的天地,我相信你們,相信我們學校的畢業生能夠為母校增添光彩。總有一天我會和你們一起共同回憶月輪山上的綠蔭印襯的紅房,回憶響徹江面的悠揚鐘聲,回憶新聯歡晚會的歡聲笑語,回憶之江餐廳的週末午餐,回憶師生同臺演繹的法文化月,回憶林蔭小道上的學術探討,回憶月圓之夜的'中秋晚會,回憶光xx學院的盛大成立典禮,回憶浩浩蕩蕩的院搬遷,記住我們曾經為汶川揮灑的熱淚讓我們共同記住我們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吧!今天你們要離開校園,但是學緣是永遠不分離的,這意味著:

第一,你永遠是xx學校這個大家庭的一員;

第二,我們會永遠惦記著你,關注你的成長和成就;

第三,xx學校是你的事業的起點。

無論你在成功時還是失敗時,xx學校永遠是你的後盾,是你的靠山,是你的精神家園!

畢業典禮領導講話稿個人通用2

祝賀你們畢業了,通過兩年的學習,你們的人生升級了!

從此時起不管你以前來自哪所學校,你現在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你們都是x校畢業生了,是x校人了。

首先,我要說,這是一份榮譽。你們通過兩年的努力,獲得了x校的認同,成為了她非常重要的成員,名字叫作x校研究生。x校是一所成就非凡、而且潛力無限的大學,是一所值得你終身為之驕傲的大學。

其次,我要說,這還是一份榮譽。你們努力的結果,反過來也是在造就x校的輝煌。今天x校將自己定位於一所現代大學,即研究型大學。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x校作為一所大學,它的功能應該不止是單純的專業教育功能,它還應有研究的功能。研究的功能,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能夠培養研究型人才,並且做出研究成果。你們的成功畢業,就是這樣一個體現。對於x校來說,研究生多多益善。你們做出的成績,特別是今後你們的捷報頻傳,會使得x校不斷突破自己的歷史高度,保持她作為現代大學的旺盛生命力。

再次,我要說,這仍然是一份榮譽。你們獨具慧眼選中x校法學院完成研究生教育,促成了我們x校的法學院的冉冉升起。我曾經在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舉辦的一個關於理工院校法學院培養模式的`會議上發言說,我們在理工院校辦法學院,不是簡單的辦特色,而是首先要把理工院校辦成大學,在此基礎上再辦別人辦不了的特色,要首先使得x校這樣的教育機構從專業化切割的學院模式發展為綜合配置、交叉培養的大學模式。這個意義太重大了。x校法學院是x校多學科發展的戰略建設重點。你們是x校法學院的第6屆研究生,是拓荒者。你們選擇這個嶄新的法學院,就是選擇加盟我們這場將x校由學院轉為大學的事業,謝謝你們。因為你們的參與,加速了我們這個年輕的法學院成長為成熟法學院的過程,加速了x校更迅速成長為健全大學的過程。

總而言之,你們的成績很大,你們很了不起!

我對於你們這一屆印象很深,不僅是因為我來到x校法學院工作遇到的第一屆畢業生,而且是因為你們十分熱情,能夠到處看到你們活躍的身影,像火一樣,把法學院燒得旺旺的。你們動手開辦了很多論壇,特別是民商法論壇,辦得有聲有色,在京城小有名氣,你們積極認真協助導師們的工作,幾乎都是研究積極分子,幾乎一次不落地參加法學院的學術活動。在前幾天畢業晚會上,還充分表現了你們的多情和善感。你們也奉獻了不同院校的風格,融合成了x校法學院的豐富多彩。

今天,你們學業圓滿,要走了,我們很捨不得你們。

最後,我希望,在研究生期間做出了優異成績的你們,告別x校走向工作崗位之後,能夠繼續堅持x校人集理想與現實於一身的品格,踏踏實實,又有所超越地,將用在x校的努力,繼續用在你們服務的社會、你們服務的職業生涯之中,把自己塑造成為我們法治建設的重要人才,成為法治時空的星星,成為x校法學院的驕傲。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們等著你們的佳音。

也請記住,x校法學院永遠是你們的家,你們堅固的大後方。

畢業典禮領導講話稿個人通用3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大約一週前,學生處的同志徵求我的意見,能不能在今年的畢業典禮上代表全校老師給同學們講講話?當時,我未加思索,就應承了這件事。但及至應承下來,才知道要給大家講什麼是這樣困難!儘管我曾應邀到海內外50餘家高校做過演講,也儘管我從教二十年來從來不帶課本或者教案上課。但那都是在我的專業領域,我所面對的物件也是法學專業的學生。今天,忽然面對著全校各個專業的畢業生們,我一時真不知道講什麼好!想來想去,我覺得還是用“從這裡出發,走向天下、走向世界”這個題目向各位同學們道別。

四年前,在山大成立100週年之際,各位帶著無限的憧憬,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匯聚到山大這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百年老校;今天,四年之後,大家又揹負著無限的憧憬,要從這裡出發,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建功立業、追逐希望!

從這裡出發,走向世界,我們要永遠固本強根、不斷壯大。千萬不要認為,我們在這裡的所授所學,僅僅是書本上的迂腐見解。和社會實踐格格不入。在小時候,我曾聽過長輩們這樣講:“三年不學習,會荒沒一個秀才”。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說:只有像孔夫子所講得那樣,學而時習之,才能不僅鞏固大家在這裡所學的知識,而且在現有知識基礎之上,有所拓展,有你自己的貢獻。我也曾聽一些畢業生這樣給我講過:謝老師,咱們的老師在課堂上講的那一套法學理論真沒用,我僅僅工作了半年,就已經打過犯罪嫌疑人。你不打他不說啊!後來我給這位同學講:要麼是老師講得真沒用,要麼是學生學得還不到家。為什麼要給大家講這些故事?我是想通過這些故事進一步引出:對於各位已經取得學士學位、甚至碩士學位的同學來講,在這個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的社會裡,我們建功立業的基礎就是我們的專業知識。這樣講,決不是說大家不能有廣泛的興趣和廣博的.知識,也似乎與我們竭盡全力培養“複合型人才”的宗旨有點睽違。但在我看來,這期間並不矛盾。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早已是一個走出了原典的時代,像墨子或者亞里士多德那種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已經越來越少,即使有,也不會那樣叱吒風雲,影響廣泛。反之,只有在學科分工的大背景下,在自己所從事的學科領域內真正有所成就,才會有足夠的資格和其他領域的人們交流、對話。

對此,我有切身的體會。大概10年前,我自己還經常埋怨中國法學界的知識貢獻不足以使其他學術界向法學求取什麼學術經驗,汲取什麼學術方法。但近些年來,就我自己的經歷而言,海內外一些包括哲學家、政治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漢學家、甚至歷史學家在內的學者主動寫信或來電話,和我探討一些學術問題。大家知道,我學習和研究的本來是法理學的問題,為什麼這些學者要和我探討學術問題?因為我在我的專業領域內做出了一點點貢獻。這樣講的意思,不是我在這裡推銷自己,我也不需要什麼推銷。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告訴大家:在當今這樣一個社會大分工的時代,只有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有所貢獻,才能對整個社會有所貢獻。所以,大家要珍視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千萬別以離開學校,就慷慨地把你所學到的知識返還給老師、返還給學校。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這裡的所學所思,正是大家積跬步而至千里的起點。相信大家有了這個起點,畢會乘千里長風,破萬里浪!

從這裡出發,走向世界,我們必須志存高遠,追求卓越。大家知道,這些天,我們山東老鄉、著名科學家丁肇中先生再訪山大,首防威海分校。也許,在座的各位昨天就聆聽了丁先生的學術報告。我本人沒去聽講,甚至對先生這幾次來訪山大我關注很不夠,但在小時後,我讀過包括先生在內的一些科學家成才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一個普遍性的因素是:成才者往往少年大志。中國古人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這裡的法是什麼意思?大概至少有目標、目的、志向的含義。在我多年的觀察中發現,有不少在大學期間學習上、社會活動上的佼佼者,一旦步入社會實踐,反而無所作為。同時我也發現,大學學習期間彼此彼此的學生,經過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在實際所取得的成就上卻相差懸殊。我想,造成這種懸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不能迴避的:那就是一個人能否樹立持之以恆的遠大志向。有遠大志向的人並不一定成功,但沒有遠大志向的人肯定不成功。所以志當存高遠,乃是我們在現在這個日漸競爭激烈的時代取得事業成功必要條件。

我經常給法學院的同學這樣講: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大家一定不要有“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的思想,反之,在合法範圍內,想做官的官做得越大越好,甚至大到做國家領袖;想賺錢的錢掙的越多越好,最好是成為世界的財界首富;向做學問的作的約有影響越好,最還是能夠成為思想導師……回想在我們山大,就曾經走出過共和國的開國元勳;走出過共和國的財政部長;走出過領銜學壇的學術領袖;也走出過令人景仰的文學大家;近些年還湧現出了不少令國人關注的財界精英,當然,大家更清楚的是,這裡還“生產”了我們共和國大家教育史上最年輕的大學校長,他就坐在大家面前,剛才還給大家訓過話呢!我們的師兄、師姐們能辦到,我們,我想當然能夠辦到?只要志存高遠、追求卓越,就有可能辦到!

從這裡出發,走向世界,我們理應飲水思源,銘記師恩。今天過後,雖然各位將要踏上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學習崗位。但是我想,大家會永遠懷念的,是這座“松濤陣陣沁人意、海浪聲聲滌我胸”的優美校園,還有校園裡曾經為大家嘔心瀝血的老師。我本人儘管沒有在山大接受過系統的教育,但早在我來山大之前,就知道在我們這所學校裡,曾經有老舍、聞一多、梁實秋、沈從文、洪深、成仿吾這樣的文學大師執掌過教鞭;也曾經有馮元君、陸侃如、肖滌非、高亨、楊向奎、王仲犖、童書業這樣的文史巨匠站過三尺講臺;還曾經有童第周、曾呈奎、王淦昌、潘承棟等科學名家曾在這裡馳騁教壇……母校的這種繁榮,不是曾經的歷史,大家知道,經過新一代山大人的奮力拼搏、也經過在座的各位的添磚加瓦,山大這些年來在中國取得的明顯進步!

所以,不論大家將來走到天涯海角,也不論大家將來取得多大的成就,我們都理應銘記母校的恩典,銘記老師的恩德。去年,法學院考取湘潭大學的一位同學,當他知道在湘大舉辦的一個會議上有我的主題發言、也有我主持會議的資訊時,特別急切地盼望著我的到來,但最後我並沒參加成這次會議,當他得知此訊息時,他竟然在電話中說自己很遺憾、很難過。其實這位同學我至今不認識,雖然我曾經是他們的院長。這種對母校、對母校老師的真摯情感,或許不僅僅是一種情感,同時也往往是一個人在未來的途程中事業有成的動力。各位同學,儘管在座的絕大多數人很快就要告別這所優美的校園,告別與大家同甘共苦的老師們,但我想母校的大門隨時給大家敞開著,母校的老師也隨時會張開雙臂,熱情歡迎大家今後的到來。

最後,我想把前天寫給法學院20xx屆畢業生的這首詩獻給大家,既與大家共勉,也希望大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