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精華】課前三分鐘演講稿合集七篇

演講稿 閱讀(2.1W)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前三分鐘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課前三分鐘演講稿合集七篇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在一些書籍上常常看到,有許多成名或成功人的座右銘。我一直弄不明白什麼是“座右銘”?有一天晚上,我做完作業,在閱讀課外書籍時,上面有一句經典語句,是某個名人的座右銘。我就問爸爸,爸爸給我解釋:“古人用簡短的語句,來警戒自己,激勵自己,把它貼在或刻在座位的右邊,所以就叫座右銘。”

“座右銘”既要正確,又要簡短,它是對自己的弱點、缺點或者對自己的奮鬥方向,努力目標來擬寫。如:馬克思的座右銘——思考一切;中國現代畫家徐悲鴻的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高爾基的座右銘——我現在還在學習,我願終身是學生。給我說出了好多名人的座右銘,最後問我明白吧,我回答說明白了,他又說:“你應該對你自己擬個座右銘”。我正在想了,爸爸說:“我給你想一句:只要自己有目標和方向,去加倍努力,夢想一定會實現。”

聽爸爸這一說,使我恍然大悟,座右銘能給人以啟迪和激勵,是行動的規範,做事的準則,攀登的動力,奮鬥的方向。我的座右銘就是爸爸給我說的:只要自己有目標和方向,去加倍努力,夢想一定會實現。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2

研究是指在每節課前用三到五分鐘時間,通過演講的形式探索語文教學的新途徑,以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鍛鍊膽魄、增長知識、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探索一種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指導思想

(一)嚴格遵循教學規律,建立新型的師生雙邊關係

在師生雙邊關係問題上,我們曾經有過教師主宰一切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曾經有過且現在正被提倡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但在資訊科技突飛猛進、知識呈幾何級遞增、提倡終身學習的今天,這些模式日益顯露其侷限性。“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一古訓在今天顯得尤為靈驗。因此,在教學中探索以大綱為主導、以教材為主線,師生雙方共同參與、共同提高的教學模式成了課堂三分鐘演講的指導思想之一。

(二)寓教於樂,創設最佳教學氛圍

教和學,本來無所謂苦樂。只是現在教什麼和怎樣教,學什麼和怎樣學,不是自己的主觀意志所能決定的,教者與學者長時間處在一種被動狀態,不免身心疲憊,終致厭倦。其實,教和學完全可以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寓教於樂是千百年來教育界永恆的話題,在社會各界提出質疑、語文教學出現危機的今天,我們著實有必要在寓教於樂、創設最佳教學氛圍方面探索一番。

(三)競爭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創造欲

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都有求異求新的慾望,而年青人在這一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及至把這一模式推及整個課堂教學,正是利用了高中生這一心理特點。

二、操作要點

(一)演講順序按學號進行,男女生輪流出場(每班學號均為女生在前男生在後)

這樣安排便於學生掌握自己的出場時間,同時避免了乏味單調。學號的排列是隨機的,好中差也基本分散。即使偶有幾個水平較差的學生連續演講,用一位學生的話來說也算是一種調節,讓同學們看到了不足,為下一輪精彩的演講鋪墊蓄勢。

(二)演講內容不限,但要有感而發,不無病呻吟

演講內容不限,能使學生自主性和創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當然,內容不限也並不排除根據班級和學生實際,偶爾來一次命題演講或即興演講,這樣可以調節氣氛,使演講更加豐富多彩,引人人勝。有人擔心內容不限會不會導致觀點偏頗甚至錯誤以至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對於前一種情況,我認為這正是求之不得的教育機緣。通過師生間的評論總結,孰得

孰非,一目瞭然。對於後一種情況,潤物無聲般的良好氛圍,會保證演講沿著健康的軌道前行。

(三)演講要脫稿,講評不可少

嚴格要求學生演講時要脫稿,以求對所寫內容的消化吸收。那種任由學生低頭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只能助長演講走向形式主義。至於演講的形式等,則不作過多限制,以留給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演講後的評論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起到辨明事理、畫龍點睛、給演講者以鼓勵等作用。

(四)靈活掌握時間

一般來說,演講只需三到五分鐘,用時過多則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但在一些具有重大價值的問題上,應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把問題弄懂弄透。演講後的評論,甚至漸漸發展成的爭論,則將演講推向高潮。語文教學不僅要立足於課內,更要延伸到課外,“學作文,先學做人”,這種對於社會上的一些熱點問題的爭論,不僅鍛鍊了學生的口才、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又使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有了提高。

(五)講評重在鼓勵

高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自尊心強、渴望受到鼓勵的心理特點,所以教師在講評時一定要以鼓勵為主。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演講中的閃光點,如一個別致新疑的題目、一段引人人勝的開頭、一段發人深思的結尾、一張從飯店借來的招貼畫、一件自制的小道具、配樂演講、雙人合作,等等。這樣既可以使演講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聽者深受啟發,在以後的演講中把這些閃光點發揚光大。

(六)創造寬鬆氛圍,讓學生各顯其能

在演講的內容、形式以及其後的'評論方面,教師都要極力創造寬鬆的氛圍,給學生充分展示才華的空間。允許出錯,鼓勵發表不同見解。老師以身作則,帶頭點評,然後請兩位學生點評,使學生不再有拘束的感覺。

三、效果分析

經過兩年探索,課前三分鐘演講取得了始料不及的效果。在調查問卷中,有98%的學生認為課前三分鐘演講有趣味,其中68%的學生認為很有收穫。課前演講能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支援歡迎,是因為它不僅在形式上生動活潑,更重要的是在知識的豐富、能力的提高、完善人格的培養方面很有實效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了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資訊化社會要求當今的受教育者有很高的蒐集資訊、整理資訊的能力。課前三分鐘演講有效地鍛鍊了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為了寫一篇讓人耳目一新的演講稿,演講者往往要查閱很多資料,做一些卡片,有的還請教同學、老師、家長,甚至有關方面的專家。一個學生為了做關

於中東問題的演講,光摘抄的文字材料就有十幾頁,而這本身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二)增強了競爭與合作意識

我們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激烈的競爭是在所難免的,但競爭中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演講實踐中,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得到強化,能力不斷提高。演講前的相互切磋是合作,而演講效果孰優孰劣則是競爭。雙人相聲式的演講是合作,而演講後的脣槍舌劍又是競爭。大家都彷彿在比賽,看誰新穎,看誰成功,都有“語不驚人誓不休”的韌勁兒。

(三)培養了創新能力

課前三分鐘演講,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極大限度的發揮。從標題擬定、題材翻新、主題昇華,到一段小魔術、一個精心縫製的小道具、一段音樂伴奏,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學生們都表現出了非凡的創造力。體裁從議論文逐漸發展到相聲、小說、科幻故事等。為了吸引聽眾注意,各種各樣的小花招更是層出不窮,魔術、雜耍、“驚堂木”、配樂,等等,令人耳目一新。

(四)提高了評價、分析能力

科學地分析問題並做出準確判斷、評價,是高中生必備的素質。但由於目前的高中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心高氣傲,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知識面狹窄的問題,致使他們看問題常常偏激,每每以偏概全,顧此失彼。針對這一弱點,我在演講活動中加強了分析、評價能力的訓練。通過熱烈的討論,加上教師適時點撥,學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評價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學生學會了通過一件很小的事去發掘一個很有用的道理,學會了辯證地去看待任何一個問題。同時也增強了學生作文審題的能力,作文切題率有較明顯的提高。在高三作文提高班選拔考試中,一道材料作文題難倒了很多學生,命題立意完全切合要求的僅佔20%左右,而我任教的兩個班達35%以上。平均每班選拔3位學生,我任教的兩個班被選中10位。

(五)鍛鍊了發表個人見解的膽魄

在回答“演講對你各種能力的影響,請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問卷題中,絕大部分學生把這一條放在前列。很多學生第一次上臺手足無措,語無倫次,經過第二次、第三次鍛鍊以後,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有一位女學生,第一次演講時慌亂異常,聲音小得幾乎無人能聽得清。當同學評價她的演講不知所云時,她幾乎是哭著說:“不好意思,我太緊張了。”她在隨筆中寫道:“儘管我花了近三個星期去背那篇稿子,但在演講時仍大段大段地忘記了,最後只得讀稿。”而就是這樣一位女同學,後來卻做出了驚人之舉----主動要求演講,且口齒伶俐,瀟灑從容。

(六)培養了完善的人格

語文學科是極具魅力的人文學科,語文的特點決定了演講訓練必須把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實踐證明,演講過程可以成為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演講時間雖短,但多樣化的題材為學生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真善美和假惡醜在這裡激烈碰撞,一場場不露聲色的人格教育課在這裡悄然上演。在悲、喜、愛、恨、怒、罵之後,

思想得以昇華,靈魂得以淨化,人格得以進一步完善。

四、由演講引發的思考

(一)要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觀念

語文教學改革搞了幾十年,勁費了不少,成效總不大,原因何在?我以為主要是觀念沒有徹底更新。語文課堂講風太盛,很多老師還是熱衷於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久而久之,學生變成了一架被動接收知識的機器,毫無自主性、創造性,對語文越來越不感興趣。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喚醒、激勵、鼓舞。”(引自盧家楣著《情感教學心理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是搞“填鴨式”還是讓學生吃“自助餐”?是以課本為中心還是以生活為中心?是要師道尊嚴還是要民主平等?是要高分低能還是要全面發展?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為學生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

語文教學具有實踐性,這一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離不開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應該處於主動參與、積極活動的狀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是民主的、開放的合作關係。可以說,這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而語文課前演講基本上達到了這一境界。反觀當今的高中語文教學,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活動的狀態已不多見。原因何在?關鍵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把生動活潑的演講形式引入語文課堂教學,創造一種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於參與其中,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應該成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畢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三)建立全面的、有利於學生髮揮潛能的評價機制

當前的語文教學,依然是一張試卷定終身,重結果而不重過程。新大綱提出“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並重”的新視角,從而將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質量置於一種動態背景下予以全面完整的科學關照。新大綱提出的對學生的評價,則立足於“三個有利於”:“有利於促進不同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學生髮揮創造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一調整,將有助於引導語文教育去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等運用能力,進而促進他們摒除維持性和複製性學習,張揚個體最可寶貴的創造力,使其審美情趣、文化晶位、道德素養和思維品格都得到和諧、健康、全面的昇華,形成一種無愧於承擔中華民族現代化歷史使命的人格體系。高中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的實踐證明,過程和結果並重的評價機制可以更加全面評價學生,更加有利於學生潛能的發揮。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3

世間有一種親情叫牽掛。說不清那是個什麼滋味。

'兒啊,考試時要記得帶好筆,千萬不要慌……'其實這一類叮囑在考試之前我己聽母親說了不知多少遍,我一箇中學生考了十幾年試又怎麼會不知道這些細節呢?只是我明白這是母親對我的愛。她一遍又一遍地不厭其煩地叮囑我,我不能厭煩,更不能打斷。

在考前兩天,母親就來了。她說想過來煮飯給我,食堂的飯菜不好。原本父親也要來的,可身為教師他也要去監考。他們是那樣的牽掛,恨不得插上雙翅飛來見.我我本想拒絕母親來看望我,畢竟這一次考試又不是大學聯考。但父愛如山,母愛似溝''我怎能忍心拒絕?

在考試前的一天,母親說我是屬金的,算命先生說入考場如果有屬水的人陪著,一定能順利通過考試。若是以前,我一定笑她迷信,可現在我卻笑不出來了,只覺得心裡頭沉重得很。父親以往密密麻麻如雨似的電話在考前一天也不見了蹤跡。我知道那是父親強壓著他對我的牽掛沒有打電話給我,他生怕打擾我的休息.

中國的父母自古以來就對他們的子女付出的太多太多,牽掛得太多太多。就像一首詩中所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做子女的便是永世也報答不了父母每時每刻牽掛的恩情。

此刻,我想起了父母連日來一遍遍的叮囑,都在這一刻匯成一股信念,使我面對未來更加有信心。我明白了,給父母最好的回報便是讓他們少些牽掛。我相信,我的勤奮努力定不會讓他們失望的.

朋友,你呢?你將怎樣回報父母這份親情,這份牽掛?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次遇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傍晚。

那天,我們幾個小夥伴一起玩耍過後,大家作鳥獸散。夏天的天氣總是讓人捉摸不透,剛剛還是晴空萬里,忽然就山雨欲來風滿樓。一下子把沒帶傘的我打了個措手不及。只好躲進了一座亭子裡,準備等我媽來接了。

雨點開始氣勢洶洶地往下打來。我無聊地望著四周,亭旁一面通路,三面依湖,湖上有許多的雜草,被風颳得倒下了身子。我想收回視線,可就在這時,一抹粉色吸引住了我,讓我一下打起了精神,湊了過去。

那是一朵半開半露的荷花,像一位嬌羞的女子,用面紗將自己絕美的面孔遮住。可以想象荷花那如今就這麼嬌嫩的粉色花瓣,長開以後會是怎樣的一番動人。

可現在,這朵荷花卻要遭受摧殘。暴風雨可不懂得憐香惜玉,它們只知道破壞。於是,這朵荷花不得不面對她的“敵人”。風雨來勢洶洶,整個湖都開始激起波浪。一旁的雜草早就被颳得抬不起頭,好像已經屈服在了風威之下。荷花也好似擋不住這攻勢,彎下腰去。我的心也提了起來:難道荷花就這麼倒下了?風雨也好像力竭了,停了一會兒,那荷花便一下子又立了起來,我也鬆了一口氣。可風雨又怒了,再次發起怒來,讓那荷花枝彎成了一條弧線。可當風一停息,它就又頑強地挺過身來,傲然挺立。這樣的戰爭不知持續了多久。終於,那風力竭了,那雨消退了,烏雲也溜走了,只留下了太陽照在那仍殘留著幾滴水珠的荷花身上,耀眼奪目。

媽媽的車終於到了。我戀戀不捨地上車,雖然已經看不到那朵荷花,但它給我帶來的震撼卻仍殘留在我心中。那是我一生中最美的遇見,是它讓我明白:只有堅持到底,才能晴空萬里!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5

親愛的同學,敬愛的老師:

大家好!

我要講的話題是環保,環保,顧名思義,就是保護環境。保護環境現在已經是全國最熱門的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你們自己。現在的地球的汙染日益嚴重:白色垃圾佔地過多、汙染水體、汙染空氣、還患有火災的隱患。

美麗的地球媽媽,身上潺潺流動的小溪現在已經變得臭不可聞,蔥鬱的樹林變得光禿禿,魚兒小蝦沒有了家,鳥兒也沒有了嬉戲之地……

人們打著環保的口號,卻有誰做得到?我們為了生活便利,為了安逸的生活,大量的砍伐樹木,工產的汙水流入河中。美麗的地球媽媽漸漸憔悴,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難道我們不應該做些什麼嗎?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一點點隨手小事也可以給環境帶來保護。

1.使用布袋

2.儘量乘坐公共汽車

3.倡步行,騎單車

讓綠色坐進校園,坐進地球!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6

我是動科132班的李佳璐,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著名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

一個黑人小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乾淨,然後一排排地整齊地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親摸著小男孩的頭說:“孩子,不要哭,我們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

於是小男孩擦乾了眼淚坐在木桶邊想啊想,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從井邊挑來一桶又一桶的清水,然後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裡,然後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覺了。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一個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風吹歪的。小男孩開心地笑了,他對父親說:“要想木桶不被風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親讚許地微笑了。

是的,我們不能改變風,改變不了這個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給自己加重,這樣我們就可以適應變化,不被打敗!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託在改變環境上,這實在是徒勞無益。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一切環境。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7

彼得和瓦爾都是年輕人,兩個人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且工作都很努力。然而,瓦爾上班不久就得到了總經理的賞識,一再被提升,從一般職員做到總經理助理,而彼得好像被人遺忘了一樣,幾年過去了,依然是普通職員。

有一天,彼得終於忍不住了,他向總經理提出辭職,並有些氣憤地說總經理太不公平,太沒有眼光了,埋頭苦幹的人沒有提拔,熱衷於吹牛拍馬的人倒受歡迎。總經理默默地聽彼得說完,他知道彼得工作勤懇任勞任怨,但他身上缺少某種東西,如果直接對彼得說他肯定不服,總經理想出一個辦法,說:“好吧,彼得,或許我真的沒有眼光,不過我要證實一下,你現在馬上去本市最大的超市,看看今天有什麼特價商品。”彼得很快從超市回來了,說超市有特價啤酒出售。“特價啤酒多少錢一瓶?”總經理問。彼得又折回超市,回來說只1元錢1瓶。“是什麼牌子的啤酒?”總經理又問,彼得又要跑回,卻被總經理叫住了。

“彼得,請休息一會兒,看看瓦爾是怎樣做的。”總經理派人叫來了瓦爾,對他說:“瓦爾,你馬上到本市最大的超市去,看看今天有什麼特價商品。”不一會兒,瓦爾回來了,他向總經理彙報,超市正在出售一種叫“桂林牌”的特價啤酒,每瓶只賣1元,共有500箱,但每人限購5瓶,他還帶回了一瓶給總經理品嚐。另外,他還告訴總經理,今天下午超市出售特價花生油。彼得一直站在一旁看著,他的臉漸漸紅了,他請求總經理把辭呈退還給他,現在他終於知道自己和瓦爾之間的距離了。

其實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並沒有太多的祕密,有時只不過他們比常人思路寬一些罷了。凡事多轉個念頭,非但不會浪費時間,反而能使自己對未來更充分、更全面地瞭解和把握,從而容易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