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精品】三分鐘的演講稿模板彙總十篇

演講稿 閱讀(3.19W)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分鐘的演講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三分鐘的演講稿模板彙總十篇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某年某月某一天,我做了一個美妙的夢,在夢裡我遇見了最好的你,你向我招手,微笑著對我說:“等我,我帶你走。”

遇見你是我們的緣分,雖然只是在夢裡。我始終相信,你出現在我的夢裡,就是我們的緣分。

這是一個很長很長的夢,夢中的我已經年滿十八,匆匆趕去考場時我遇見了你,剛開始只是聽你的聲音非常耳熟,後來才知道,你就是我一直以來在社交軟體上的“好閨蜜”。夢中的你一頭烏黑的短髮,顯得又簡練又有幹勁;一雙深棕色的大眼顯得那麼朝氣蓬勃;高高的鼻樑,櫻桃小嘴,站在茫茫的人群中是那麼顯眼。在人群中你一眼就認出了我,而我卻一點兒也未發覺,直到後來你叫出了我的名字,我才知道。

大學聯考結束後,我們一起出去旅行。在路上,我問你為什麼在人群中一眼就認出了我,你笑著回答道:“只是感覺罷了”。是啊,只是感覺罷了,人們都說女生的第六感一向很準,果真如此。

再後來,我們考入了同一所大學,被分進了同一個宿舍,在別人的眼裡,我們就如同連體嬰兒一般,天天黏在一起。直到我們穿著潔白的婚紗一起走入了婚禮的教堂,我們笑著對對方的新郎說:如果不好好對待我的好姐妹,我拿你是問。

後來的後來,我們都老了,一起坐在陽臺上晒著太陽,喝著我們曾經喝過的飲料,聽著我們曾經聽過的歌,回憶著我們曾經去過的地方,回憶著我們曾經做過的事,回憶著我們曾經遇見過的人……然後我們晒著太陽一起進入了夢鄉。

這就是我的那個夢,一個好真實的夢,在夢的最後,你向我招手說:我來帶你離開。

真的很慶幸可以在最好的時光遇見最好的你,即使是在夢裡,我也會哭,也會笑,也會留著這隻屬於我們的故事,那是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遇見,我的青春》。

就如同夢一般,青春是如此的短暫;就如同夢一般,青春是多麼的美好;就如同夢一般青春是如此的讓人流連忘返……所以,珍惜我們的青春吧,因為它會帶著我們青春的遇見,一去不復返。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2

我來到這江南,輕輕走過古鎮外那條殤水河,岸邊飄落紛飛謎眼的蘆葦,是那風中的煙雨聲。那青花石板的小巷靜靜的矗立在這煙雨中,朦朧中,望不到盡頭。悠長的巷子裡你那寂寞的臉卻清晰透明。正是這江南最美的風景。

習慣站在這小巷的石板上看你那佈滿沉靜的雙眼,彷彿那多綻放的小黃花在靜靜等待將你摘取。我的目光是晴空的潮汐,沿著季節悄悄遠去。幽香的黃花在凋謝,情感的風箏在靈魂深處已迷失自己。

踩著一塊塊孤寂又苦澀的石板向小巷深處尋去,你的歌聲如那丁香,幽香饒過沉睡的巷子,只在我的夢境中索回,我被震撼了。

小巷的幽靜處,我把潮溼的情思撒進,回敬我以落葉,你在低頭尋覓。我拾起一張溫柔未盡的芙蓉葉,你捧著它,像奉行一個愛的諾言,我也看出了你的莊嚴和不信任,你婆娑的倩影,讓我渴盼成久,而那美麗而痛苦的誘惑,已被淚水莽撞的衝擊,流照著往事的魅影。

撥一段絃音,我在狼煙四起的諸侯國裡揚起長鞭,馬蹄衝破那斜陽中的餘音。我用浪人的眼光審視著燭光裡你的殘狀。彷徨在憂鬱之岸再次望夜,你雲般的許諾輕若落英。

只戀你化身的碟,在這小巷中飄飛,我將用生澀的音節,譜寫你迴歸的蜃景。寂寞伴隨著丁香蔥鬱的成長,那隻蝴蝶卻已不知去向。

驚醒——是湛藍的夜色,以為你的足音還未飄遠。

還有誰,聽我錯落有致的跫音,雨落聲輕,小巷朦朧。還有誰,瞭解我詩行中落寞的情懷。我固守著我的等待,如岸旁守望的礁石。

在江南,在這小巷的盡頭,讓理智的風沙湮沒回憶的腳步,歲月在我掌心的紋路里奔走。漂流多年後的夜裡,是否還會遺忘,你歌聲的呢喃曾牽引著我真摯的依戀。

在江南,在這籬笆外的古道邊,讓秋風吹起那沉睡已久的黃花,滄桑散滿記憶的古道上,遙問化碟:你是否見過我那漂浮不定的伊人。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陪媽媽去菜市場買菜。

突然,我看見一個菜攤前圍著很多人,我拉著媽媽的手,擠進人群一看,原來是一位老奶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她一邊哭一邊喃喃自語:“我唯一的兒子不要我了,他叫我租房子住呢。”

“太不像話了,自己的親媽都不管。”這時,許多人紛紛掏出錢來,塞到老奶奶的手裡,我也把五十元塞到了她的手中。老奶奶連忙拒絕,說:“大家的心意我心領了,但這錢我不能收,兒子給我錢租房了,只是……”老奶奶哽咽了。

這時,一對中年夫婦急急忙忙趕來跪在地上。那男子說:“媽,對不起,是兒子不孝,讓您受苦了。”哦,原來他們是老奶奶的兒子和兒媳婦。頓時,人群裡沸騰起來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面對眾人的指責,老奶奶的兒媳婦終於忍不住了:“我們這樣做是有苦衷的,我老公得了重病,我們要把房子賣了籌錢去治病,因為不想讓老人家擔心,才……”大家聽了她的話,不由得向她投去了憐憫的目光。

“哎,真是苦命人啊!”突然,人群中不知誰輕嘆道。一位圍觀的老人將十元默默地塞到了老奶奶的兒媳婦手中,一位提著公文包的小夥子掏出一百元……人們的愛心如潮水般湧向這不幸的一家人,我的眼睛不由得溼潤了。

事情雖已過去,但我忘不了那用心良苦的夫婦,忘不了那熱心的人群……是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4

我的媽媽今年36歲,身高1米6左右,頭髮黃黃的,眼睛大大的,好像黑珍珠一樣,炯炯有神,我的媽媽看上去非常漂亮,

我的媽媽很勤勞。記得有一次,我在寫作業,媽媽在做家務,只見她拿出掃把,在地上掃地,掃完地後又拿出拖把拖地,拖完地後,我發現媽媽已經汗流背來了,

我就說:“媽媽,您歇會,我來幫你做。”媽媽說:“不用,你去做作業。”我想:媽媽真偉大,累了還不承認,真是我學習的榜樣。

我的媽媽還很有學問。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到家後,我拿出鋼筆開始做作業,突然,有一道題把我給難住了,我左思右想,就是做不出來,突然,在一旁的媽媽說:“怎麼了,有困難嗎?”我說:“有困難,就是有一條不會做。”媽媽一看說:“哦,這條簡單。”於是,媽媽把這道題的算式告訴了我,還教我以後做這種題目的方法,我心想:媽媽的學問真多啊!

這就是我的媽媽。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著名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

一個黑人小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乾淨,然後一排排地整齊地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親摸著小男孩的頭說:“孩子,不要哭,我們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

於是小男孩擦乾了眼淚坐在木桶邊想啊想,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從井邊挑來一桶又一桶的清水,然後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裡,然後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覺了。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一個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風吹歪的。小男孩開心地笑了,他對父親說:“要想木桶不被風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親讚許地微笑了。

是的,我們不能改變風,改變不了這個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給自己加重,這樣我們就可以適應變化,不被打敗!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託在改變環境上,這實在是徒勞無益。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一切環境。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夢想之於人生,正如色彩之於白紙,即使一抹,也會帶來絢爛;而純真就好似甘甜的泉水一樣,滋潤著心房,澆灌著夢想,進而得益於人生。可見,純真對於一個人有多麼的重要。

生活在現今時代,社會的種種陋習已經被我們所盡知,越來越多的習慣行為已經為我們司空見慣,例如‘老人倒地無人敢扶’、‘碰瓷’等等,這些事例反映出來的社會現狀已經使我們原本善良的心靈變得千瘡百孔。

現在,面對大街上來來往往之人,你是否可以以善良之心面對每個人?是否願意在看到別人跌倒伸出手掌拉他站起?是否願意給身邊哭泣的人一個可以依賴的肩膀?是否願意給失敗者一個鼓勵的眼神?是否願意脫下偽裝將真實的自己展現給其他人?是否願意在目睹碰瓷後勇敢作證?你是否還保持著一顆善良、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心?如果你是,你願意,那麼恭喜你了,祝賀你了,你保持了自己的純真,從生活中吸收了養分;如果你不是,你不願意,那麼抱歉,你已經從生活中吸收了種種毒素,使自己的內心越變越醜,你已經不是最初的那個自己了。

如今這個社會,有幾個人還能做到保持純真,該哭就哭,該笑就笑,該有情緒就有情緒,願意向自己身邊的人講起自己的故事?恐怕沒幾個人會。大多數人都帶著面具,偽裝自己,表面強大,不願意向別人提起自己的往事,只因為他們曾經受過傷害,他們不相信除了自己的任何人,他們眼裡只剩利益。

你不知道的事還有很多,保持純真才是你的初心,別忘記,路就在腳下,勿忘初心,方得始終。只有認清了腳下的路,才能明白明天的去處。

保持純真吧,我可愛的朋友們,感謝你們一直陪在我的身邊,沒有讓我的心變得腐爛不堪。

能在現今社會保持純真,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純真可以讓青草更青,花更美,最重要的是,純真可以讓我們勿忘初心。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7

寬容是一種素養,一種品質,一種美德。寬容不是懦弱,而是大度。要寬容,要學會寬容。

歷史上有一個大臣叫藺相如,由於他的主動護送,官位一路上升,引起了廉頗將軍的嫉妒和不滿,處處與藺相如翻臉。但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行為,藺相如只是一笑置之,避而不談,就產生了“負荊請罪”的故事。廉頗對藺相如的寬巨集大量深感慚愧。從此,他們攜手為趙效力。所以,學會包容,對人是有益的。

另一方面,歷史上那些善妒的人,遇到一點不滿就會埋怨別人,這些人即使學得好也很難成功。周瑜是一位才華橫溢、足智多謀的傑出軍事家,管理著龐大的吳棟海軍。但是,當他得知諸葛亮的巧妙方法後,他知道自己是低人一等的,但他不願意被打敗。於是整天琢磨著怎麼拿下諸葛亮,發出了“生於,何生樑”的哀怨嘆息,最後以吐血而死而告終。唉,何必呢!如果周像藺相如那樣寬容,我想他的結局一定不會是這樣!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和別人發生摩擦。別人不小心踩了你,你要搖手說沒關係;當有人弄壞了你的東西向你道歉的時候,你要寬容的笑。人生那麼短暫匆匆,為什麼要在這些不必要的摩擦中浪費每一天?天地那麼寬,比天地寬的應該是人心!

學會包容!如果我們能包容,那麼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青春是段漫長的旅程,有的'人認為青春就代表著活力、朝氣;有的人認為青春是一段無悔的時光;也有人認為青春是一首餘韻不絕的歌曲,跳動的音符波動我們的心絃,在我們的眼中青春是一杯五味水,他將酸甜苦辣鹹包含其中,色調鮮明,令人振奮。

酸,是我喝到青春這杯水時,嚐到的第一個味道。那時的我剛從國小畢業邁進中學的大門。人生地不熟,來到所在班級,不敢與同學交流,感覺國小的那個自己已離自己遠去,第一個與我主動交談的是我同桌,她生的甚是標誌,她的個性與我的相投,我們很快成為了好朋友。但是友誼並未能解開我對這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班級、陌生的同學所帶來的抗拒,面對陌生的環境,我的心裡酸酸的,不是滋味,可是我強忍著不讓淚水流下來,因為我知道青春這杯水需我慢慢體會。

青春雖飽含淚水,卻也充滿歡樂,甜的滋味也讓我收穫頗豐。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在這個學校呆了一個學期,七年級下學期的第一次考試剛剛過去,班主任便在週會上宣讀:八年級的廣播站正在招收廣播員,同學們有興趣的可以去試一試。我心想:自己去試試吧,能不能選上,重在參與嘛,於是我來到辦公室找班主任報了名,我在課下抓緊時間練習和背誦,很快比賽的日子來臨了參加比賽的都是各個班級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有二十多個,看到這些,我的心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了。我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不要緊張,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很快,輪到我上場了,我走到臺上聲情並茂的讀著,比賽快結束了,我得了第二名,回到教室班主任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我,我的心裡甜滋滋的,像是吃了蜂蜜一樣。青春的路雖充滿坎坷,卻也充滿歡樂和甜蜜。

青春是美好的,卻也充滿了淚水。進入八年級,自己的成績一落千丈,從之前的那個乖巧、懂事的女孩變成了上課不好好聽講,叛逆的壞孩子。老師見我這樣,苦口婆心的一次次勸我我卻都沒放在心上。一次考試過後我的成績慘不忍睹,老師講我叫到辦公室劈頭蓋臉的將我訓了一頓,便走了,我哭著走出辦公室,眼淚從眼角滑到嘴裡,苦苦的和我的心一樣。成長的道路有太多的淚水和汗水,但我們應該學會堅強。

不知道何時,我學會對家人只報喜不報憂,更不知道何時,我的分數又成了那樣。一次考試過後。媽媽打來電話詢問我的考試成績,因為成績下滑,不想被媽媽責罵,於是謊報了自己的成績,媽媽問我說:“真的嗎?據說這次考試挺難的,你真的考了這麼多?我聽後臉上火辣辣的,便只好和托盤出。媽媽聽後平靜的說:“沒說,縱有千慮,必有一失,只要你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了。不愧對自己就好了。”我聽後用力的點點頭,但臉上火辣辣的感覺卻始終消散不去。

青春多姿多彩,即使前方的道路充滿著荊棘,我們也要勇敢前行,同學們請細細品嚐青春這杯水吧!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青春與使命》。

今天,剛結束期會考試的我們,迎來了又一個五四青年節。此時享受祥和、安寧的幸福生活的我,、不禁想到了近百年來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的青年們,是他們,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時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瀾之勢救黎民於苦難,他們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們以燃燒的激情和鮮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點燃了未來。這種青春是多麼的絢麗奪目呀,這種使命感是多麼的震撼人心啊!他們,是時代的英雄,因為他們深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們知道自己的使命,並敢去行動,為之付出,為之犧牲,用他們的熱血,鑄就了祖國的青春。我們,今天的中國青年,應該永遠紀念在那個動盪的時代,那些有使命感的青年。

青春是美好的,而沒有使命感的青春是貧血的。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體。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裡寫道: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強則國強,青年是祖國的棟樑,只有一個國家的青年充滿了活力,充滿了生機,這個國家才會有光明的未來。但可悲的是,現在的一小部分中國青年,在這偉大的時代裡,卻迷失了自己。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知道自己的義務,不知道自己的使命。他們只為自己一時的享受和喧囂,荒廢了黃金難買的青春。他們讓人側目,卻依然不以為意,還囂張地說:這是我的青春,我的青春由我自己主宰。不錯,青春是你的,無人可以剝奪。但是,你是否曾想過,青春應該如何綻放?青春真正的價值在哪裡?這麼珍貴的青春,試問,為了一時的歡愉,就忘記了自己的使命,而最終的代價,將是整個人生,有誰可以此任性,如此捨得呢?

回首往昔,中華民族前進百年征途上,愛國青年們留下了英勇奮鬥的足跡,做出了無愧於歷史的貢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我們,將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紀,以新的作為開創新的事業,在中華民族振興繼續譜寫光輝的篇章。也許你正掙扎於個人微小的得失,也許你正徘徊於痛苦的邊緣,也許你曾經苦苦等待,也許你曾經失敗,但請記住,其實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青春,我們記得自己傳統而又現代的使命,擁有使命的青春是奮發向前的,擁有使命的青春是無所畏懼的,擁有使命的青春是所向無敵的!有了使命,我們才能有目標;有了目標,我們才能有夢想;有了夢想,我們才能有動力;有了動力,我們才能前進,才能讓我們的青春擁有閃光的價值,讓中華民族站在世界的舞臺,得到由衷的讚揚和敬佩。

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當一個人在年輕時就把自己的人生與人民的事業緊緊相連,他所創造的就是永恆的青春。我們要堅持勤奮學習,立志成才。二十一世紀,資訊交流日益廣泛,知識更新大大加快。形勢逼人自強、催人奮進。我們要跟上時代步伐,更好地為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就把握大好青春,打下堅實的知識功底。我們還要善於創新,善於實踐,善於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不斷成長。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整個世紀,走過的歷程,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迎接這個機遇。

三分鐘的演講稿 篇10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閱讀伴我成長

如果人生的豐富可以用色彩來比喻,書就是透射五光十色的水滴;如果世界的廣闊可以用無垠來形容,書就是普照大地萬物的陽光。教育就是一本書,它用有聲的文字印證了文明的程序,以不斷生成的理念彰顯著精神的昇華;教師就是一支筆,只有具備豐厚的文化底蘊,才能描畫出知識的浩瀚,只有擁有深沉的人文積澱,才會勾勒出事物複雜的關係。因此,教育是知識的教育,教育是創造的教育,教育是教師與書籍共同譜寫的教育!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愛讀書,喜歡與書相伴,在文字中享受溫暖的陽光,在陽光中收穫人生的真諦。回首十幾年來的從教之路,讀書,使我單調的生活變得豐富生動,在書中,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書的底氣。讀名師的書,看他們成長的足跡,奮鬥的艱辛,追求的快樂,可以激勵自己奮發有為。讀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可以讓自己始終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教育規律,始終牢記:教育的根本在於人格的塑造。讀書促我自省,讓我時時捫心自問:今天上的課有哪些新氣象?今天的學習有什麼新收穫?今天處理問題時是否有了新的方式?讀《窗邊的小豆豆》,我被小林校長的耐心、智慧所感動。在平常的教學中,我會學著他那樣微笑著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驚奇。讀了《改善學生課堂表現的50個方法》,

對我有很大的啟發,使我體會到:作為教師,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職業素養,做學生的榜樣。教學是一項很辛苦的工作,每天面對的是孩子的學生,孩子都會有孩子的天性,他們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決斷,不會做那些成年人認為最好的事情,他們喜歡不時地和老師周旋,激怒老師。很多時候,學生都不能自控,這也是學生為什麼需要老師的原因,不管外界環境如何,不管學生的家庭環境如何,這些都不在我們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我們唯一能控制地是我們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每天不管你的心情如何,不管你有多辛苦,你都要儘量展現出快樂的一面——為你的學生展現自己良好的職業素養,因為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影響著學生的未來,教師積極的態度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每天要面帶笑容地向學生問好;每天以微笑開始每堂課;每天面帶微笑地鼓勵和感謝學生;每天微笑著和學生說再見等等。我們要相信:微笑,可以使你走向成功,使你變成一個學生眼中的快樂教師,學生的行為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其次是對待學生的心態。作為教師,如果你要傳授學生知識,你就要先了解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環境,都有優缺點,所以我們要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擁有一個或者更多的機會。所以我們要信任,尊重每一個孩子,尤其是那些處於邊緣狀態的學生,我們往往採取的是一種強迫式的教育,更多流露出一種負面的話語,傳遞的是一種負面的情緒,“教了這麼多遍你怎麼還不會”“昨天不是會了嗎,一個晚上過去全忘了”這樣的話語往往伴隨著我們的怒氣扔向孩子。其實,深深的反思一下:

這樣做有用嗎?這樣的方式除了讓我們宣洩了情緒,對於孩子來說不但不能夠起到激勵作用,反而會引發其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學生接受新知識。書中就建議我們多采取正面的激勵教育,從而來激發學生的正面情緒,鼓勵他們走向成功。

讀書,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為師之道,在不斷學習、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我從一個剛走上講臺、縮手縮腳的新教師成長為一個有教學自信、樂於與學生一起分享成長快樂的教師。雖然不能說,讀書學習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快樂,但我可以說,讀書改變了我的生活,帶給了我成長的喜悅!

讀書讓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教師要教書,更要育人。全國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文化積澱為人格。她還說: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恆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教師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回首走過的歲月,是書籍伴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華秋實的美好歲月;是書籍給我帶來了智慧和力量,在我教師成長的路上不斷為我“加油”。我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讀書在一個人特別是教師的生命中是多麼的不可或缺,如果要把它比之為水,比之為空氣,我想一點也不為過,如果要用身體裡的某種元素來打比方,就乾脆稱之為血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