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2022年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通用10篇)

演講稿 閱讀(1.76W)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使用上講話稿的情況與日俱增,講話稿具有臨場有據、增強語言魅力的作用。你知道講話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年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年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通用10篇)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弘揚愛國精神,重拾傳統文化。”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三天假期,想必大家還記憶猶新。你是否去過烈士陵園掃墓,緬懷那些為革命勝利拋頭顱撒熱血的戰士們;你是否去過已故親人的墳前弔唁,懷念起曾經與他們相伴的點點滴滴?無論我們用哪種方式,最終也是殊途同歸。我們都在這一天裡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與愛戴。

清明節是我國具有兩千年悠久歷史的傳統民族節日,通常是公曆的四月四日,但節期很長,前後加起來將近二十天。清明相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土葬之禮,民間隨之效仿,也便流傳開來。

清明節清掃親人墳頭,進行祭祀活動也成為了傳統習俗,同時配合這個溫暖的季節,也可以相應地開展踏青等娛樂活動。可以說清明節是一個肅穆而輕鬆的節日。清明節與中秋,元旦等並稱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八節”,由此可見清明節的重要性。可這個如此重要的節日,卻在佈置不覺間從我們的生活中淡卻。

同學們,如果說清明節不放假,你們是否還記得四月四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如果說端午節只是吃個粽子,中秋節只是吃個月餅,那節日的文化又何在?前兩年,清明節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去年開始我們還能夠享受到三天假期。我們在享受節日的同時,也應該思考這個節日賦予我們民族的意義。

節日也是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徵,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甚至也有類似清明節的風俗。日本的盂蘭盆節,企業單位放三天假,讓遠離家鄉的人們回家祭拜過世長輩;波蘭的亡人節更是全家出動,大人祭祀,小孩點燭燈,以表對逝去親人的哀思。當他國傳統節日氛圍得以完整儲存時,我們中國的節日氛圍卻愈來愈淡,若不及時挽回,這沿襲了近前年的民族風俗將就此消失。

同學們,讓我們重視傳統節日,瞭解民族文化,用真誠的心來緬懷革命烈士,瞻仰他們為祖國的和平解放,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讓愛國的風揚起中國在二十一世紀前進的帆,讓中華民族千年的燦爛輝煌文明歷史得以繼續在世界,在今天熠熠閃耀。

謝謝大家。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2

同學們,老師們:

上午好!

今天,又是一年清明節。

最近一段時間,每一家人,都是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目的是在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每一所學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德育基地、或在國旗下,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著創造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革命先輩。這裡,小家與大家,都有一個最樸素的思想,就是讓我們這些當代中國人,能夠永遠地烙印著愛國主義情懷,把我們都培養成具有愛國主義的中國人。

有的同學說:什麼是愛國主義啊?對中國小學生來說,愛國主義就是愛家庭、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就是我們“愛心校園·快樂校園”裡同學們的文明行為,文明學習,文明成長。

愛國主義要有愛的能力,能力來自今天的自覺規範、修養,來自刻苦努力的學習。有的同學不能好好地吃飯,挑食現象嚴重,這樣就不能長成強壯的身體;有的同學一有空就鑽進遊戲廳,玩壞了自己的眼睛,也染上了不良習氣;有的同學今天不愛學習,不好好學習;這樣下去,當我們長大以後,就是有愛父母、愛國家的心情,還有沒有愛的能力啊!只有今天好好規範自己的行為,刻苦地努力學習,將來才能有更多的能力,創造更多的財富孝敬父母、報孝祖國。

現在,教育部和xx市教委都新頒佈了《中國小生守則》、《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希望德育、團隊老師和班主任能夠帶領同學們認真地學習,積極地開展養成活動,錘鍊優秀的品質,這就是今天打好愛國主義的重要基矗

xx有“愛心校園、快樂校園”的理念和目標,需要全體老師和同學共同努力,這是愛國主義的最基本的付出,最現實的努力。只有xx的每一名師生都付出一點愛,xx學校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每一名師生才能天天享有快樂,所以,我滿懷真情地倡議:我愛xx,我快樂成長!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3

同學們:

早上好,這個星期我們全校同學要去烈士陵園祭掃革命烈士墓,這是我們少先隊每年的慣例。可經過調查,老師發現有些同學對這一活動的意義卻不夠理解。

為什麼在清明節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呢?這還得從“清明節”談起。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它既是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民間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清明掃墓的風俗,以表示對祖先和親人的深切懷念。

過去,中國人死後基本上用土葬,堆有墳墓。每年清明,親人們就去看望,給墳墓加些新土,整理一下墳前的草木,並供奉食物。這就是掃墓,俗稱“上墳”。現在每到清明節,除了為親人、朋友掃墓以外,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去烈士陵園為革命烈士掃墓,寄託哀思,表達對烈士們的懷念。

因此,清明又不僅僅是一個節氣和一個普通的節日了。每年的清明前後,學校都會組織我們以各種形式到烈士陵園緬懷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們。

無數的革命烈士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了寶貴的青春與生命。在我們上週去的xx烈士陵園裡,就長眠著一位叫“夏霖”的烈士,他是丹陽人,犧牲時才30歲,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多次領導農民運動。在一次暴動中,他不幸被捕。在獄中,敵人用許多殘酷的刑罰折磨他,逼他說出黨的機密,甚至還打斷了他的腿骨,可是,他沒有向敵人說一句實情。

最後,夏霖說要把他斬首示眾,可敬的夏霖同志卻說:“我們加入黨時,就預備犧牲,你不犧牲,我不犧牲,哪一個犧牲啊!”敵人惱羞成怒,就殺害了夏霖,並將他的首級懸掛在城門上。這正像革命家陳毅說的那樣“祖國如有難,汝應做前鋒。”無數的革命先烈們在國難當頭之時,衝鋒陷陣,用鮮血才換來五星紅旗今天的燦爛。同學們,想一想,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向這些偉大的烈士們獻上一朵小白花呢?

在這次掃墓活動中很多同學就做得很好,事前親手做了小白花,在掃墓中做到嚴肅認真,沒有因為走遠路就帶上吃的喝的。尤其是我們一年級的同學雖然年紀最小,但他們和我們一樣不怕路程遠,獨立的走了個來回,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烈士們的敬意。這是值得表揚的。

同學們,革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民族精神永遠是中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民族精神的傳承要靠我們一代代繼承下來並傳遞下去。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最近發出通知,在青少年兒童中開展以“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了不起”的宣傳教育活動。

要在全隊興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熱潮,使我們的民族精神代代相傳。結合這一活動我們要求各班同學在學習先烈事蹟的同時,全班共同選擇一位先烈作為學習的榜樣,集中講他的事蹟,學他的精神,感受他的了不起,同時爭做像他一樣了不起的中國人。

同學們,我們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將來要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讓我們去學習、去努力、去奮進吧,那麼九泉之下的英烈們才會含笑,我們的掃墓活動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4

敬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你們發現教學樓前那株桃花已經盛開了嗎?你們留意過河堤邊的柳樹已經悠然的抽出新枝了嗎?還有,田野間悄悄鑽出來的小草,路旁長出新葉的小樹...彷彿就在一夜間,大地換上了綠裝。這些,讓我不禁想——爺爺墳塋上的那些迎春花是不是也已開的燦爛,那株蒼柏是否依然蔥鬱,因為清明節已在春的懷抱中悄悄走來!

站在爺爺的墓前,想起一幕幕往事——那年清明,爺爺帶我到附近的寇準墓前,向我講述他勤奮讀書、清廉為官、忠貞愛國、抗擊遼寇的一個個故事。那年清明,爸爸帶我到華縣的烈士陵園,給我講述王二小、劉胡蘭、海娃...一個個為了我們幸福生活獻身的小英烈!

每至清明,爸爸都會帶我到一座墓前,獻一束鮮花,捧一掬新土。但這些,不僅僅是為了祭拜。清明的祭拜,是懷念,懷念曾在九百六十萬千平方公里上辛苦耕做的祖祖輩輩;清明的祭拜,是緬懷,緬懷那些用青春和熱血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革命先烈;清明的祭拜,是傳承,傳承那些五千年來一代一代相傳的美德——愛國如家、誠實守信、寬厚仁愛、自強不息...

這樣的方式或許有些凝重,也許清明,更應該像于丹阿姨說的那樣:“它清亮、明朗,我們心中的那種懷念,它不應該是沉重的,而是悠揚的,因為我們有感恩”。感謝那些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留下一座座歷史豐碑的偉人!感謝那些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默默奉獻的普通人!是他們,讓我們擁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留給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同學們,讓我們用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來武裝自己,好好學習,發奮向上,為我們富饒而美麗的祖國圓夢!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5

各位同學:

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藉此機會,請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無數革命先烈默哀!向我們的祖先默哀!

最近一段時間,每個家庭,都是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目的是在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每一所學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德育基地、或在國旗下,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著創造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革命先輩。這裡,小家與大家,都有一個最樸素的思想,就是讓我們這些當代中國人,能夠永遠地烙印著愛國愛家的情懷。

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們凝視著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不覺思緒又回到那艱苦崢嶸的歲月:舊中國飽受戰爭的創傷和帝國主義的欺凌,人民受盡磨難和屈辱。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為了祖國的獨立統一和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

我們的祖先,為了養育後代,歷經了千辛萬苦,揮灑了無數的汗水。

正是因為他們,才有延續的生命!

正是因為他們,才有生命的安寧!

如何不讓先烈的熱血白淌?如何不讓祖先的汗水白流?

實現先烈遺願、祖先的夙願,我們唯有臥薪嚐膽,自強不息。作為當今學生,更應積極地、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技術。這不僅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我們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但是知識做夢夢不來,伸手要不來,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學習,日積月累。同學們,今天的愛國愛家就是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社會的人才。

同學們,緬懷先輩的同時,我們又怎麼能疏遠上輩?一個孩子從十月懷胎到長大成人,母親付出了多少代價實在無法計量。母愛是女人的一種天性,很多女人有了孩子,就把兒女視為自己的第一生命。一個家庭,縱有千斤重擔,都是父母挺直腰桿撐著同學們,趁父母和父母的父母健在時,多給他們一點安慰,而不是等到失去的時候!

讓我們以良好的姿態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和祖先的同時,也願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春風盪漾著每一個人的心田。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本週我們即將迎來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既是節日也是節氣之一,這是唯一一個與二十四節氣重合的節日。每年4月5日前後,我國黃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10℃以上。這時我們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草木萌茂,改變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清明節祭掃的起源,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土葬,由於土葬後的水土流失,因此每年定在清明節時祭掃祖先的墓地。同時結合清明節時的氣候特點又可以進行踏青活動,放風箏等等,可以說是一個既肅穆又輕鬆的節日。

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清明節這類產生於農耕文化下的傳統節日逐漸失去了產生時的文化背景,在現在的年輕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其實,清明節在古時有眾多的傳說和活動。比如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節寒食節合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代後才移到清明。

清明節時的活動也有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植樹、放風箏等。尤其是放風箏,傳統清明節時期,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的風箏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被稱為“神燈”。有些人還把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現代的清明節也頗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掃墓踏青活動並且將一直持續到4月份。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不但我國有清明節,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類似於“清明節”的節日,例如日本的盂蘭盆節,機關企事業放假三天,讓遠離家鄉的人能夠回鄉祭祀。波蘭的“亡人節”更是全家出動,長者點燭,孩子敬獻,以教育後代不忘祖先。

今年的清明節放假,說明國家開始重視我國傳統節日了,不久前,清明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08年開始我們不僅能在清明節享受到假期,新的假期制度更是加入了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在享受假期的同時,我們必須思考,傳統節日對於我們究竟意義何在?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他們特定的傳統文化,這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也是凝聚這個國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我們不能將這些傳統節日侷限於一個狹小的'範圍內,如端午節只是吃一個棕子、中秋節只是吃一個月餅等,如果那樣,就失去了這個節日的意義,失去了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失去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靈魂。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7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下午好!

適值清明,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我們的校園到處生機勃勃,桃紅柳綠,今天在這裡隆重集會,用演講的方式,悼念先烈,祭奠英靈,目的是為了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勿忘歷史,以史為鑑。

同學們,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祭掃先輩,緬懷過去,不是要我們沉浸在無限的痛苦之中,而是為了更好地激發我們奮勇前進的鬥志;祭掃先輩,緬懷過去,不是要我們對歷史耿耿於懷,而是要我們化悲痛為力量,更好地開創未來;祭掃先輩,緬懷過去,不是要我們無限地悔恨,而應把歷史作為鏡子,既照著過去,但更多的應是折射未來,讓今天的我們以史為鑑,以史立志!

同學們,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大廈奠基,先烈們的豐功偉績是不朽的,他們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們,更不能忘記他們!如何繼承先烈的遺志?如何發揚革命光榮傳統?有的同學可能認為太難了,其實不然,只要我們能夠按照(中學生守則)、(“文明學生”四十字規範)要求去做,認真規範自己的言行,在家裡,做一個孝順父母、關心老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好幫手”;在社會上,做一個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標兵”;在學校裡做一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於合作的“好夥伴”;在公共場所做一個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的“小衛士”;在獨處時做一個胸懷開闊,心理健康、勤奮自立、勇於創新的“小主人”,以我們的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告慰烈士忠魂,就足夠了。

同學們,老師們,我們的身上,肩負著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著富民強國的歷史重任!我們要用信心、誠心、雄心去演繹我們精彩的人生,莫讓年華付水流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8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於它的由來,有許多動人的傳說。

下面就挑一個來講講:“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到了國外。他們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繫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烤熟了遞給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後,終於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惟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非常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

誰知道介子推早就帶著老母親躲到綿山裡去了,重耳帶人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有人提議放火燒山,重耳採納了這個建議,結果適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重耳非常後悔,把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菸火,他命令全國百姓每個的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領群臣去綿山祭奠,發現柳樹復活了,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禁火,在“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

我們知道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大廈奠基,先烈們的豐功佳績是不朽的,他們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兒童更不忘記他們!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不管我們將來從事什麼職業,我們祖國的兒女,肩負著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著建設經濟發達、文明富強、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偉大祖國的歷史重任,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告慰烈士忠魂!

謝謝大家。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9

老師們、同學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一句詩,講得是掃墓人對逝去的親人的牽掛。中國人是有情有義的,是不忘根本的。在春天百花盛開、永珍更新日子裡,我們懷念先祖,祭奠英烈,重溫傳統,有著特殊的意義:我們知道我們的身上有歷史責任、民族寄託,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同心合力,奮發拼搏,創造一個讓先祖自豪、先烈告慰的世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春秋時,趙國公子重耳因政治迫害流亡列國,最後在幾個忠心耿耿的老臣的幫助下,幾經艱難,才重回趙國,執掌政權,成為春秋五霸中最著名的一個,史稱晉文公。在這幾個最忠心耿耿的老臣中,貢獻最大的是介子推。但是介子推是一個非常高尚的人,一旦事業成功就退隱山林,和老母親過起了隱居生活。當時晉文公為報大恩,讓他的御林軍上山搜尋,沒有找到。有人出了個主意,說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於是晉文公下令舉火燒山,不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也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非常後悔,但已沒有什麼辦法,哭拜安葬以後,發現介子推的脊樑堵著的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這就是清明兩字的來源,同學們,清明的含義是一位忠貞的老臣的寄託,清明的含義是志向高潔,清心明智。晉文公含著淚將血書藏入袖中,為了紀念介子推,他又下令把這座山命名為介山,並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告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寒食節即古代清明節。他還用這段燒焦的柳木,做了雙木屐,每天穿著,常常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這個詞,現在是用來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稱,來源就在這裡。

同學們,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文字、中國語言、中國藝術、中國醫學、四大發明,等等,都是中國先祖留給我們的財富,最大的財富還是清明節、端午節等等節日裡,先祖先烈的事蹟裡包含的精神財富。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及敬老尊賢的倫理精神、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挑責任、自強不息、無私奉獻、與時俱進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奮力直前。現在我們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追憶民族英魂,無疑意義深遠。

同學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從追遠中獲取清明的力量,為國家好好努力。

謝謝!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10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清明時節,總是細雨紛紛。最近一段時間,每戶人家,都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傳承不息的家風和美德;每所學校,都以不同的形式,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緬懷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我們學校近期也開展了以“氣清景明·祭之以禮”為主題的清明節系列活動,有網上祭先烈簽名活動、手抄報評比活動、與家長一起為逝去親人祭掃活動和第三屆“卓越之旅”遠足活動。這既是一個寄託著生者對死者的追思,又是一個適合春遊踏青、親近自然的富有特色的一個節日。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著名大臣介子推,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更是國家的法定節日。我們在享受節日的同時,也應該思考這個節日賦予我們民族的意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思愁”、“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枊斜”……自古有關清明的詩詞都記載表述了這是一個不同於純粹節日的節氣——是包容生命意義和人類情感的載體,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貴人倫、重親情的特點,如春節之喜慶、清明之緬懷、端午之追憶、七夕之忠貞、中秋之團圓和重陽之敬老。中華民族更是自古就有祭祖敬祖的傳統,這種傳統已經積澱成一種民俗文化心理,成為人們的集體意識。清明的要義在於提醒我們: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懷揣一顆感恩之心,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祖先、先烈為我們創造的寶貴財富,對他們懷有深厚的敬意,尊重老人和長輩,善待父母親人以至每個生命。尊重逝者,也是尊重生者,貼切地說,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人生匆匆幾十載,對我們學生而言,最主要就是體現在珍惜時間上。俗語常言:青春易蹉跎,而實際上青春最不能蹉跎,因為它真的太短暫了。高三的同學們,三年光陰轉瞬即逝,今天距離大學聯考僅有60天;高二的同學們,小大學聯考已經畫上了句號,你們即將邁入高三的殿堂;高一的同學們,軍訓彷彿還在昨天,高中生活的三分之一即將結束。大家常說,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同學們,你們擁有比同齡學生更優質的學習資源,希望大家加倍珍惜時間,奮力拼搏,讓自己擁有一個不悔的青春。

春日融融,芳草萋萋,正是讀書時節,惠風和暢花香伴,在這美好的春光裡,讓我們一路前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