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熱門】國旗下講話演講稿三篇

演講稿 閱讀(2.34W)

演講稿是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旗下講話演講稿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國旗下講話演講稿三篇

國旗下講話演講稿 篇1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國學經典》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群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稼軒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經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弟子規》是人們的生活規範,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範,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痴慢,人心墮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著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為枝末,認枝末為根本。為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俗雲:「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天性未染汙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幼小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 三字經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之道,貴以專。」,而非博與雜;故一部經典,宜讀誦百至千遍,蘇東坡雲:「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現在教學,壞在博與雜,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學生讀經、定力之培養,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賢明父母師長,深體斯旨;此乃中華文化之命脈所繫,中華子孫能否長享太平之關鍵,有慧眼者,當見於此。

國學的經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旗下講話演講稿 篇2

同學們,寒冷的冬天已銷聲匿跡,迎來了暖暖的春天,今天是我們新年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祥和的春節,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寒假,往日的老朋友又相聚在熟悉的校園,又迎來了吉祥如意的一年。在此,我祝老師們心情愉快;同學們學習進步!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在春天裡播撒文明、勤奮、樂學、健康、合作的種子,秋天裡就會收穫明禮誠信、樂學善思、身心健康、團結合作的豐碩成果。播種離不開耕耘,只有辛勤耕耘,我們才能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合作、學會做事、學會做人,享受到進步的喜悅,享受到收穫的幸福。

上個學期裡,我們學校的許多同學經過自己的努力,都得到了較大的進步,其中有一小部分同學進步更加顯著,在新的學期裡,相信大家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刻苦的攀登,銳意的進取,一定會大有進步,大有作為,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也預祝你們都能取得成功!在新學期裡學校要求同學們做好“五個心”:

一是收心。

從寒假的以玩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

二是決心。

新學期有新開始,尤其對於畢業班六年級的同學。

三是恆心。

在學習上要下功夫,持之以恆,取得新的成績。

四是愛心。

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尊敬老師,團結友愛,互助互愛,孝順父母。

五是留心。

注意校內、校外和家中安全。

同學們,理想的校園生活,應該是五彩斑斕、輕鬆活潑的;然而,現實的校園生活,不只是輕鬆與舒適,更多的是緊張的生活節奏,嚴明的紀律,繁重的學習。在理想和現實的碰撞中,同學們都應懂得這樣一個道理:沒有默默的耕耘,就沒有讓人喜笑顏開的收穫;耕耘的日子是寂寞的,卻是一個痛苦的並快樂的程序,希望同學們在本學期遠離浮躁,親近生活,親近書本,認真做人,認真學習,做一名追求進步、超越自我的優秀學生。

同學們,你們取得進步,老師為之雀躍;你們若有失誤,老師為之痛惜;你們的成績對映著老師辛勤耕耘的身影;你們的榮譽反射著老師無私奉獻的光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你們的嚮往,也是老師的希望,更是你們對學校的最好回報。

同學們,只要我們同舟共濟,努力拼搏,我們將創造千萬個偉大的奇蹟!

讓我們擁抱春天,珍惜春天,共同創造輝煌、燦爛美好的明天吧!

國旗下講話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我是八年級(6)班的蔡旻蕾。讓我們從一個故事中進入今天國旗下的講話。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想知道什麼是天堂和地獄。上帝帶他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卻個個骨瘦如柴,因為每個人手上有一隻手柄比手臂還長的湯勺,夠得到鍋卻不能將湯送到嘴裡,只能望“湯”興嘆;在另一個房間裡,同樣是一鍋湯、一群人、一樣長柄的湯勺,但人人滿面紅光,快樂地唱著幸福的歌。“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喝得到呢?”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因為這裡的人都會喂別人。”

聽了這則故事你想到的是什麼?奉獻?互相幫助?合作或是其他?我想到的是團隊精神

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隻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裡。上面這兩種說法有截然不同的結果。“三個和尚”是一個團體,可是他們沒水喝是因為互相推諉、不講協作;“三隻螞蟻來搬米”,之所以能“輕輕抬著進洞裡”,正是團結協作的結果。

每到秋季來臨,天空中就會有成群結隊的大雁向南方遷徙,而這南飛的雁群就是一個完美的團隊,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團隊經營的楷模。雁群是由許多有著共同遷徙目標的大雁組成的。在組織中,它們有明確的分工合作,當隊伍中途飛累了停下休息時,它們中有負責覓食、照顧年幼或老齡大雁的青壯派,有負責雁群安全的巡視放哨的大雁,有負責安靜休息、調整體力的領頭雁。在雁群進食的時候,巡視放哨的大雁一旦發現有敵人靠近,便會長鳴一聲,給出警示訊號,群雁便整齊地衝向藍天,列隊遠去。而那隻放哨的大雁,在別人都進食的時候自己不吃不喝,非常警惕,恪盡職守,具有犧牲精神。如果在雁群中,有任何一隻大雁受傷或生病而不能繼續飛行,雁群中就會有兩隻大雁自發地留下來照看受傷或生病的大雁,直至其恢復或死亡,然後它們再加入到新的雁陣,繼續南飛直至目的地,完成它們的遷徙。

就好像1+1大於2的理論一樣,集體的力量永遠大於個人。那麼如何讓我們的.團隊遠離“沒水喝”的情況而擁有更加高效的執行力呢?讓我們瞭解一下一個優秀的團隊需要哪6種人。

1.慫恿者:慫恿者,是那種會推動你,讓你思考的人。他會一直地讓你有動力早起做事,嘗試並將事情變為可能。你會希望這個人充滿活力並保持熱情。這是靈感之聲。

2.支持者:他是一個大粉絲,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並且還是一個為你和你的工作進行狂熱傳播的人。讓他得到獎勵,持續讓他參與。這是動力之聲。

3.懷疑者:他是魔鬼的代言人,常常會指出一些尖銳的問題,還能提前發現問題。你會需要他的這種態度。因為他常常能看到你的角度看不到的事,並希望你的成功與安全同行。這是理智之聲。

4.嚴厲者:他是讓你把事情做好的、愛找茬的“大聲公”,也是衝動的管家,他會確保團隊目標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這是前進之聲。

5.連結者:他會幫助你找到新的途徑和新的盟友。這個人打破路障併為你找到魔法實現的方法。你需要他幫你接近你所不能接近的人和地方。這是合作之聲。

6.標杆:他是你可信賴的顧問,你的北極星,也是你想要趕超的那個人。他是你的指導者,是作為時刻提醒你也可以做神奇事情的存在。你需要讓他感到驕傲。這是權威之聲。

你是哪種人?你的團隊有這6種人嗎?

最後,像群雁那樣飛翔吧!

本次國旗下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學生靜靜地讀,思考。我表揚了蔡旻蕾的認真之後,自由發言開始。

“我不喜歡這個稿子,非常空洞。”一個孩子直截了當。

“這些材料太陳舊了,”另一個孩子鄙夷著,“三個和尚沒有水喝的故事,大雁的故事,我們三歲的時候就聽過了。”

“第一個故事稍微新鮮點兒,但也是聽過的。”一個孩子毫不留情。

“這個稿子全在講大道理,好像跟我們也沒有關係。”一個孩子若有所思。

“跟我們沒有關係是因為他沒有寫真實的人和事。”一個孩子補充道。

“她這些材料全部是從網上謄下來的,沒有自己對團隊合作精神的看法。”一個孩子一針見血。

……

教室裡批判的氣氛很熱烈。我看著淡定從容的蔡旻蕾,很佩服她。

等同學們說得差不多了,我開始總結。我說:

“一個蔡旻蕾今天倒下去了,但是無數個覺悟的蔡旻蕾站起來了。”全班同學哈哈大笑。我等他們笑夠了,繼續總結:

“如果我來開診斷書,這篇稿子,有以下幾個毛病。第一,說大話,就是說教訓人的話。哎,小蔡同學,你一個才進八年級的毛丫頭站在臺上,臺下到處都是你的師哥師姐、老師校長,你可以不用講一堆大道理教訓他們,是吧?”小姑娘若有所思地點頭。我在黑板上板書“大話”。

“然後,說舊話,舊話就是不新鮮的話,大家都已經聽膩了的話。接著,說套話。套話就是用陳舊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問題的話。比如說,老師也覺得團隊精神非常重要,但許多觀點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它就是有問題的。”我用前段時間的博文《既有完美的團隊,又有完美的個人》中舉的例子“三個臭皮匠,不一定頂個諸葛亮”來啟發大家,全班同學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即使是認同這個觀點,也要賦予它新的含義才好。如果完全照搬舊材料和舊觀點,誰願意聽呢?”

“另外,這稿子還是空話。空話就是和沸騰的生活沒有關係,無血無肉只有些口號的話。一旦沒有了鮮活的生命內容,文字就像脫水的水果和蔬菜,個性全無,血氣全無了。”

“如果嚴格一點兒,我還想說,這個稿子也是一種‘假話’。這和我們平時有意識地撒謊不同,屬於無意識撒謊。我認為……”我清清嗓子,提醒大家我下邊所說的話很重要。

“蔡旻蕾,如果你不在場,恐怕我很難判斷髮言的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如果不是你自己讀,我甚至不知道它的作者是男是女,至於年齡,至於性格特質,我更是無法判斷。這篇文字,沒有13歲小姑娘的生命氣息在流動。這是一篇人人皆可的‘萬能作文’。知道嗎?這是寫作的最大悲哀。這就叫做在國旗下講話不講人話。”

我用紅筆,重重地在黑板上的“大話、舊話、套話、空話、假話”上打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叉。

全班同學看著我,我知道,他們不一定全懂,但是,他們在思考。

接著,我發給大家今年開學典禮上高一學生林之秋的國旗下的講話發言稿。林之秋是我上一屆的學生。他的發言,是我很少聽到的打動了我的發言。後來,我很花了點兒心思,終於拿到了他的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