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精品[13篇]

演講稿 閱讀(3.19W)

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裡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孝順的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精品[13篇]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 篇1

同學們:

大家好!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句話讓我們知道,孝是第一位的,我們想要得到別人尊重,首先就要尊敬父母。

懂事之後,就要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小的時候,他們細心照顧你,你懂事之後反而變本加厲。什麼事都讓父母做,不是因為你還小,而是父母心疼你,可你們就不心疼父母嗎?當你在責怪父母時,有沒有想過,父母會怎麼想,你在他們面前呼風喚雨,他們又要求你什麼了?這是想讓你健健康康的成長就好,把一切的'事情都壓在身上。仔細想想除了父母外,還有誰會對你這樣。所以,對待父母,要將心比心。

無論你貧窮還是富貴,無論你生病還是吵鬧,無論你近在眼前還是遠在他鄉,無論你怎樣責罵父母,怎樣不理解父母的心,父母始終會對你好,一直牽掛你,掛念你。

作為兒女,孝順,不須要組織繁瑣的諾言,有時只要一句“天涼了,多加件衣服,爸媽多注意身體”就足夠了。

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只要更加努力的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小時候是他們來照顧我們,現在,正是回報的時期。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感受到我們的孝心。在今後繁忙的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讓所有的父母們長輩們,感受到愛的溫暖!

謝謝大家的聆聽,我的演講完畢。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孝順,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事情,可能有些人到成年的時候才會懂得去孝順,也可能有些人在三四歲的時候就懂得孝順了。昨天,媽媽帶我去看醫生,在等待的時候,無意中聽見了一段話讓我非常感嘆。

張奶奶和一些病人聊天,說:“我家那個小孫子小的時候可好玩了,他爸爸媽媽回來了,他聽到開門聲就會跑到門口幫助他爸爸媽媽把拖鞋拿出來,等他們穿好之後,他就說爸爸媽媽到沙發上坐坐,歇息玩玩。說完就往廚房跑,要到門口的時候又回頭望了他爸爸媽媽一眼,看看他們有沒有坐到沙發上去。”

張奶奶還沒說完,其他正在聽的人都笑了,都說她小孫子很孝順,就連在玩手機遊戲的我都覺得那個小孩非常孝順,這麼小就知道幫爸爸媽媽拿拖鞋了。

等到笑聲停止後,張奶奶又開始講下去:“他看到爸爸媽媽坐到沙發上之後,就跑到廚房裡拿出兩個杯子,再往兩個杯子裡分別倒入涼水和熱水,完了之後他還伸出舌頭往兩個杯子裡蘸了蘸,看看水溫不溫,然後拿著兩個杯子往沙發那兒跑,把這兩個杯子給了他爸爸媽媽後坐到他們兩個人的中間。”

講完之後,其他人又是一陣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因為那個小孫子真的太可愛了,倒完水後還嚐嚐水溫不溫,是害怕他爸爸媽媽被水燙著了嗎?

張奶奶又說:“還有呀,有一次他看見他奶奶在電腦前玩電腦,我站在他奶奶的旁邊看著她玩。他以為我也想玩,就對他奶奶說,奶奶,讓開,外婆坐。他奶奶說,好的,馬上就好了呀。可是她還在玩沒有立刻讓開。於是他又說,奶奶,讓開,外婆坐。他奶奶還是說,好的,馬上就好了呀。但就是沒有離開。他馬上說了一句,你這人真夠人。我們當時真的'是又吃驚又好笑。他奶奶問到他這話從哪裡學來的?他也不說話,就在那裡笑。”

可惜的是後面的話我沒聽見,因為輪到我去看醫生了。

無論怎麼說,我還是覺得那個小孫子真的是非常孝順!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 篇3

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世間最應該感謝的莫過於母親。

我常常問:“我是怎樣來的呢?”“是媽媽生的。”“媽媽是怎樣來的呢?”“是媽媽的媽媽生的。”??是呀,沒有母親,何來生命?

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都是無私的。 母親以無畏的'勇氣孕育生命,為了這個生命,母親付出的太多太多。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兒行千里母擔憂啊,而我們又能回報母親些什麼呢?

我們一天天長大,漸漸有所作為,而我們的母親卻新增了皺紋,滿頭的霜發。繁忙的你盡孝心了嗎?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在心底許下過孝的願望:

等我有錢了,我一定會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等我長大了,我要做父親的肩膀,幫他扛下整個世界??

等我??

可惜,我們錯了,我們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忘了“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懺悔!其實我們年邁的父母並不是要我們多少,只要我們常回家看看,就是對母親心靈的慰藉。

我變換了五心的順序,把孝心放在第一位,而把忠心放在第二位。並不是因為忠於祖國並不重要,而是基於“忠心是一種行動,一種思想,而孝心卻是一種本能”。

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將會有兩個人為我們的成長傾注畢生心血——父親和母親。

也許,我們過早地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義,卻淡忘甚至忽視了“回報”的分量,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幾乎都認為,只要成績好,就是對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話不假,可是,父母何嘗不想在忙碌一天後,接過孩子遞過來的一杯熱茶;或者在自己生日那天,在枕邊發現一張孩子留的溫馨字條;再或者為孩子削個蘋果後,聽到一聲真誠的“謝謝”??

有時,認真想想,我覺得自己太自私了。在學校,得到同學細小的幫助,我會感激半天;在路上,一個陌生人衝我微微一笑,我會受寵若驚,報以同樣友善的微笑。可是,這一切若是放在父母身上,我們也許會視若無睹??“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而父母就具有這樣的胸懷,即使你犯了更大的錯誤,他們依然愛你。

猛然間,我想起了畢淑敏的那篇《孝心無價》同學們,“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分??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價。”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時候,媽媽經常對我說:“兒子,現在你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媽媽,什麼是孝順呀?”我不懂就問媽媽。“孝順就是對自己的父母要尊重,要體貼父母,要在衣食住行上關心他們,父母老了還要贍養他們。”媽媽撫摸著我的臉蛋,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點點頭,內心想:我一定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星期五的晚上,是我最開心的時候。爸爸把我“解放”了,我可以不做作業,不看書,可以吃著零食,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再美美的睡個好覺。我可開心了。

六點鐘,爸爸做好了飯,對我喊道:“兒子,快給媽媽打個電話,問一下什麼時候回來。”呀,光顧自己貪玩,把還在班上辛苦的老媽給忘了。我連忙給媽媽打電話,接連打了幾個都沒人接。媽媽肯定在給病人做手術,沒有時間接電話。唉!像這樣的情況在我們家也習以為常了。媽媽每天也太辛苦了,我要等媽媽一起吃飯。大約一個小時後,電話響了,我連忙拿起電話,是媽媽打過來的。聽著媽媽的聲音,我感到媽媽是勞累極了。我對媽媽說:“媽媽,開車要慢點兒,注意安全。”

媽媽要回來了,我該為媽媽做點什麼呢?對了,媽媽還沒吃飯,飯菜都涼了,再熱一下,我忙端著飯菜進了廚房。媽媽在班上忙得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應該給她準備一大杯茶水。我拎起水瓶倒上開水,放一小把茶葉,茶水清澈透亮。對了,媽媽最喜歡吃的水果是蘋果了,給她削一個,讓她吃個痛快。我忙裡忙外準備迎接老媽的`到來。

半個小時過去了,媽媽回家了。媽媽拖著疲倦的腳步,面帶一臉倦色,我心疼地給媽媽一個擁抱。“媽媽,累壞了吧,快吃飯吧。”把媽媽攙扶到沙發上,我連忙端上泡好的茶水,水才好不熱不冷,也許口渴極了,媽媽一飲而盡,連說我真懂事。等媽媽坐在餐桌上,我忙端出熱氣騰騰的稀飯和包子,看著媽媽狼吞虎嚥的樣子,我心裡樂開了花。吃過飯後,我在床邊陪著媽媽,又遞上削好的蘋果,你一口我一口的吃著,蘋果香脆甘甜。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聊著學校的一些趣事,小小的房間裡傳出陣陣歡聲笑語。

什麼是孝順,我想它不需要你有多少財富給自己的父母,做為我們小孩子就是聽話,懂事,一個擁抱,一杯茶水,一個蘋果,就會給父母驅散一天的勞累,帶來欣慰的笑容,溫暖我們的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攜手出發,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吧!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大家好!

我是來自403班的廖德仁,我給大家帶來一個二十四孝中《綵衣養親》的故事。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嚐,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讓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就不能及時奉適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七年級、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泣。

聽了這個故事,大家一定有所感觸吧。《弟子規》中有這樣一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意思是說,父母親愛自己子女,子女能孝順父母親,那是極其天然的事,這樣的孝順又有什麼困難呢?如果父母親討厭我們,卻還能夠用心盡孝,那才算的是難能可貴。請大家跟我一起讀:“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謝謝大家。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大家都看到啦,今天我要演講的話題就是“孝道”。

百事孝為先,在中國的禮儀中“孝”排在第一位的。在中國古代頻頻出現孝子,就咱們的語文報紙上學過的__和__,就是典型孝子。他們的行為在當時社會看來就是一個標準的孝子。“舉孝廉”是指漢朝作官的一種資格。漢代的察舉制的一種,意義與西方國家的國會和各級主官很近似。所以“孝”在當時很被人重視!而在現代社會中,"孝"字可能慢慢的從現代人心中淡化,一些人對父母的嘮叨很反感,而父母的嘮叨其實是一種對自己關心。怕自己的子女在人生道路中犯什麼錯誤。而青年人就是不能理解這些老人們的心思,而是用一種冷漠的態度對待父母的嘮叨。當看到父母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嘮叨、一天又一天為子女操心,而子女卻表現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是很讓人心寒的!

其實在現代社會中,“孝”表現在每一個方面。孝順孝順,以“順”為主。什麼事都應該順著父母,父母不可能會害你或者從你身上得到什麼好處。所以一些事情還是應該“順應”父母的意見,而況他們都是過來人。我們不提倡“愚孝”就像古代人那樣的什麼三年不吃肉,有吐血什麼的……我們現在是一個文明的社會,應該用文明的眼光對待“孝”。

現在社會中,很多人都爭做“孝子”的'措施就是看自己為父母多少多少錢,為父母提供何等何等的奢華的生活,其實“盡孝”並不是這樣的,在人老的時候,很需要能和子女團聚在一起,吃頓飯,嘮嘮家常。而已,並非要子女為他們做什麼事情,而一些子女每個月事給父母不少的生活費,但是父母並非能用這些錢,都是攢著,說句不好聽的話,將來有一天兩眼一閉,這些錢不是還回到自己的手裡?與其給父母錢,還不如說和父母出去旅遊一趟,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這有溫度的感情,可比那冷冰冰的錢更有心意。

所以說,“盡孝”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需要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陪父母,和父母嘮嘮嗑,這對父母來說已經足夠啦!請各位同學今天回家之後就對自己的父母盡一份自己的“孝”,不論採取什麼方法,我想父母一定會很高興的。就從現在開始,不要在將來留下什麼遺憾。

今天我演講的話題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稱之為重陽節,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常在這天推行敬老崇孝活動,所以重陽節也叫做老人節。

孝敬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做子女的職責和義務,孝敬不論何時,不論何處,不論年齡的大小都是重要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辛勤地養育我們長大成人,我們要好好報答他們。這一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偷偷地拿著平時積攢下來的零花錢,買了媽媽最喜歡吃的大餅油條當早餐。回到家時媽媽還沒有起床,我拿著早餐來到床前,“媽媽起床吃早餐啦。”媽媽看著豐盛的早餐開心地笑著說:“喲,今天是什麼日子呀,太陽打西邊出來啦,這麼乖!”我暗暗地笑了一下,沒有回答媽媽的問題,心想:晚上再和媽媽說。

吃完中飯,媽媽在拖地,我連忙跑過去搶過拖把,說:“媽媽,您去休息吧,今天您當指揮家,來指揮我幹活,我保證完成任務。”媽媽看著我,猶豫地說:“真的嗎?不會又半途而廢吧。”看著媽媽懷疑的目光,我心中暗暗地說:哼,掃地有什麼難的,平常都看媽媽做過,於是我自信匯成商學院地說:“放心吧!”我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從根落裡開始掃起,說實話,掃地還真是挺辛苦的,不一會兒我就滿頭大汗了,終於我掃完了,媽媽走過來檢查,笑呵呵地對我說“你看這個角落沒掃乾淨,還有這兒有紙屑,不過總體來說還不錯:不錯,寶貝兒子長大了,知道心疼媽媽,孝順媽媽了。”我聽完心裡樂開了花。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對媽媽說:“您辛苦了,我來給您捶捶背吧!”媽媽微閉雙目,躺在搖椅上,享受著捶背的舒服,我一會兒輕捶,一會兒重捶,一會兒推推,一會兒揉揉……捶完後,我問爸爸:“舒服嗎?”“舒服,舒服,太舒服了!我說:“早上您問我今天是什麼日子?我這麼聽話,今天是重陽節啊,也是老人節,要孝順父母。”媽媽聽了樂開了花。看著媽媽高興的.樣子,我心裡也美滋滋的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對子女的奉獻是毫無保留的,孝順父母要從身邊小事做起,作為一名學生,孝敬父母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學習上努力,在家中為父母分憂,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關於孝順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孝敬父母,做孝順兒女》。

同學們,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兒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百善,孝為先”。那麼,怎麼做才叫孝順父母呢?

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孝感動天》

古時候,有個帝王叫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叫象,三人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糧倉倉頂時,從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挖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舜登天子位後,仍然一如既往孝順父親,並封弟弟象為諸侯。他的孝行感天動地。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叫《恣蚊飽血》

晉朝濮陽有個叫吳猛的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從古到今,有許許多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可以說幾天幾夜也講不完。

我們作為國小生,怎樣做才叫孝敬父母呢?就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

1.從照顧自己開始,不管我們要去哪裡,都要告訴父母,不要讓父母擔心。

2.從注意安全做起,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身體一旦受傷父母會擔憂。

3.從愛護公物做起,不可以佔為己有,你的品德好,父母肯定很開心了,品德不好父母就會感到羞恥。

4.從學會溝通做起,無論遇到什麼事,要理解長輩的'一片苦心。都不能對父母發脾氣。要主動與父母溝通。

5、從主動問候做起。每天上學前和長輩說聲:“再見”,放學到家,說聲:“爸媽好!”,長輩為我們做事,要說聲:“謝謝!”,不要以為這是應該的。

6從參與家務勞動做起。家庭中的事也就是我們自己的事,要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端個菜,收個碗,抹個桌子,掃個地,整理自己的房間等。

7、從不給父母添亂做起。懂事的孩子不能讓父母為自己操心。比如,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不要老是讓父母提醒我們;努力學習,讓父母為我們的學習放心等。

同學們,盡孝道是人世間最美麗的詩篇,只有愛父母,才能愛老師,愛同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用一生的行動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吧!我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孝順父母國旗下講話稿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