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思考演講稿14篇

演講稿 閱讀(4.97K)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思考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思考演講稿14篇

思考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獨立——人生必經之路。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在親人的呵護下無憂無慮的生活,在老師的指導下快樂的學習。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當我們有一天離開了家庭的保護,走向社會去面對各種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站在自己的道路上?你能在複雜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嗎?

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一棵大樹下長著一棵草。小草抬頭看著大樹,覺得樹冠裡的天空是藍色的,太陽是明亮的。於是它努力生長,試圖走出大樹的陰影。風來了,雨來了,它不怕,它長得硬。樹笑他超能,草也不在乎,只一心一意的長……終於有一天,真的摸到了陽光。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自強不息、努力成長的精神。我們現在是一棵小草,我們渴望觸控藍天和金色的陽光,但是我們能勇敢的站起來,獨立的面對各種外界的壓力嗎?作為中學生,不能永遠躲在避風港裡,在溫室裡做花。如果我們渴望獨立,就要對著風霜雨雪微笑;我們渴望成為知識的主人,所以我們必須獨立學習。我們渴望在生活中變得強大,所以我們必須走出溫室,接受風雨的洗禮。

在我看來,獨立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生活獨立、學習獨立和思想獨立。

現在,我們獨立生活中需要做好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洗衣服,打掃房間等等。長大後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掙錢養活自己,獨立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我不僅會不再做啃老族,還會學會用自己獨立賺的錢來孝敬父母。

學習獨立,就是獨立地選擇、思考、理解和解決問題。我們學習獨立需要做好的是合理分配時間。我記得有一個哈佛的學生評價他在哈佛的學習生活:努力學習,努力玩耍。我覺得,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能夠很好的分配時間,有很強的自控能力。沒有人會提醒你做什麼,只有你能獨立面對,獨立思考。

生活獨立和學習獨立是建立在思想獨立的'基礎上的。只有當你在思想上獨立,不再依賴別人,不再被別人的言語影響自己的行為,從根本上願意獨立,嘗試自己做出改變,你才能在生活和學習上獨立。

陶行知曾說:“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做自己的事。靠人,靠天,靠祖宗,不是英雄。”雨果也說過,“我願意靠自己的力量開啟自己的未來,我不願意偏愛那些強大的人。”這充分說明了獨立的重要性。真正獨立的時候,我們揹負的負擔更多。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所有行為和身邊的人負責。獨立的開始是我們正視自己責任的時候。

同學們,請相信,只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獨立奮鬥的精神,才能讓自己在人生的長河中立於不敗之地。自力更生勝過上帝之手。

謝謝大家!

思考演講稿 篇2

這個暑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舟曲泥石流災害,它給整個暑假生活蒙上了陰影,尤其是每日新聞報道,所以它成為我暑假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8月11日,甘肅發生了一場可怕的泥石流。這一幕令人震驚:

那天晚上,我和父母在甘肅舟曲的電視上看到了一場泥石流。山川融化後,許多石頭和泥土順著雪水流下,把道路沖刷成一條河,淹沒了房子。

災難發生後,一些倖存的父母在尋找自己的孩子,而一些孩子也在尋找自己的`父母。眼前出現了這幅動人的畫面:是汶川地震,讓我想起了一首詩:“碧海本是海鷗的天堂,但巡邏的軍艦和水雷卻成了不速之客。為什麼?這首詩的名字叫《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描寫了很多災難。區別在於一個是人性化戰爭,一個是自然災害。

所以,看到這樣一張悲壯的臉,我們要明白,天災無情,人禍深情。我們再也不能靠自己的雙手製造災難了。我們應該用自己的雙手來解決災難帶來的不幸,讓人類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

看了電視傳來的資訊,深感以後千萬不要破壞環境,那樣只會造成更多的自然災害。近年來,汶川、玉樹等地發生了許多災難,所以我們必須保護環境,創造一個美麗和諧的家園!

思考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抱怨某人做的事情不好、不對、不盡如人意,但其實有多少人是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呢?如果我們設身處地,我們會減少許多誤解。

前不久,幾個班幹部提出。教室後面的黑板報紙不應該總是由固定數量的學生管理。相反,我們應該一起提出想法,也許我們可以提出更有創意的'設計。現在機會來了,就要設定新的黑板報和美術視窗。這一次,就看我們班幹部“展才華”了。

週六早上,我們約好來到教室,開始設計板報。但是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黑板還是黑的,沒有任何顏色。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於設計出了頁首和邊框。但是畫完之後大家發現頁首一點都不好看,線條很粗糙。板塊之間有些地方密集,有些地方稀疏不協調。每個人都要加工,修改,甚至重新開始。努力了一上午,基本完成了。

下午我們重新設計了藝術窗,整個下午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但是第二天下午再來學校的時候,發現前一天的作品並不好看,就又開始裝修了。我們花了一天半的時間裝修了一塊黑板和兩個窗戶。

以前一直覺得別人辦的黑板報不好看,窗戶的佈局不夠精彩,現在經過自己的實踐才知道,有些事情看起來很容易,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我只評論別人工作差,那我自己呢?你不也做得很好嗎?所以,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要學會換位思考。

在生活中,我們傾向於扮演法官的角色,經常評論別人的缺點,似乎把自己看得很偉大。當真正的任務落在我們身上時,我們覺得無法開始。好不容易整理出一點頭緒,然後忙起來,最後,就算不差,也不比別人強。

所以,換位思考往往能讓人正確認識事物,也能減少對他人的抱怨,使兩人的關係更加融洽。

思考演講稿 篇4

大家好: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淨,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的學術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你排憂解難,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讓你有著自信。很難想像幾十年前的教育理論,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還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實用意義。難怪他要成為廣大教師心中追尋的偶像,成為心中的指明燈。書中談到100條教育理論。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真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尤其是《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蘇赫姆林斯基在學校裡工作了35年,工作了20年後,他明白了,課堂上老師必須做兩件事情:一、要交給學生一定的知識。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很多老師認為,教給孩子很多知識就會讓孩子變得聰明,於是把主要的力量用到記憶知識上去了。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學會思考,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這話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在教學中發現,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怕思考了,學習很被動,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其實學習應該是一種樂趣,但凡學習好的孩子,都把做對一道題目當作一種樂趣,把思考所得當作一種發現,於是從中得到很多常人得不到的樂趣,最終成功了,問及他們的學習經歷,無一不說學習過程是一種快樂。

可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孩子還是會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呢?原因也很簡單,孩子沒有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依賴思想嚴重,稍有不會的題目就問家長,或者等待老師的講解,怕動腦筋,即使題目做對了,他也不引以為自豪,因為那是父母或者老師講解的結果,他沒有體驗到思考的樂趣。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祕的感覺;誰缺少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的`顫慄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認為是死人。”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務。把學習當成一種思考、認識、發現和好奇的需要,這樣的學生才會成為會思考的勞動者。只有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思考者時,學生才能體驗學習是一種快樂和幸福,而這種快樂反過來促進學生的思考。

沒有問題意味著沒有思考,沒有思考怎麼能提出問題?較多的學生早已不會思考了,忘記了思考的概念,更不知思考的線路,要思考做啥?

那麼,怎樣才能使思考的活動在學校生的頭腦裡佔據統治地位,怎樣才能使思考、認識、發現、理解和求知的需要,成為一個人的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

首先,需要使用教師的智慧。

教師本身應該是個思想者,用思想去點燃思想,用智慧去碰撞智慧,力求轉變自己的一味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蘇赫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裡,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只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這就是教師點燃起來的勤學好問、渴求知識的火焰。只有教師才有可能向兒童揭示出:思考,這是多麼美好、誘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成為年輕的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那種熱愛自己的事業而又善於思考的教師,才有力量使教室裡保持肅靜,使兒童特別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傾聽他的每一句話,才有力量激發學生的良心和羞恥心,這種力量才是一種無可爭議的威信。而那些沒有什麼東西好講,學生也感覺出他沒有什麼豐富的思想寶藏的教師,確實是很可憐的。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願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嚮往”。

道理很簡單,一個不會思考的教師,教不出會思考的學生。當然,這些前提需建立在教師素質的提升上。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的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的激勵思考,他是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實踐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創造性的勞動,和學生一起,互相影響、討論、激勵、鼓舞。

其次、解放學生思想,轉變學生的學習心態。

長期以來,學生習慣了等待、習慣了依賴、習慣了接收、習慣了習慣的一切,主體意識丟失,獨立能力退化。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而自主學習表現為學習責任,學習是誰的事情,誰應該改承擔學習的責任?教師固然應該承擔,但學生若意識不到學習的責任,不能把學習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有機聯絡起來,學生永遠在昏昧等待中。只有當學習的責任真正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時,學生自己的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才是一種真正的學習。

然後、學會等待、牽線搭橋。

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實際的課堂往往是這樣的,要叫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常常沉默寡言,面面相覷,提不出來,為何提不出?因為不習慣思考,也不會思考,那麼,老師提出問題,大家發表看法吧,仍然沉默,為何?因為沒有看法,哪裡去找?不知道。也許有極少的同學有點想法,礙於面子怕回答。時間一分分過去,教學進度走不了,急死老師了,忍不住越粗代庖來得乾淨利索,省時省力,結果,我們又回到老路。學生永遠在等待依賴中。所以,教師不能急,首先給學生充裕的思考準備時間,善於激勵,耐心等待。一部分學生可能就差那麼點勇氣,需要教師為他們打打氣兒,有種種顧慮障礙的,需要教師排洩疏導。其次會引導,學生思維卡殼的地方要牽線搭橋,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結合可能開發的教學資源,如;報刊雜誌、電視、多媒體、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國內外重要的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等,以使思考由溫故而知新,由形象到抽象,由混沌到明晰的過渡飛躍;或者要知梨子的味道,親自去嚐嚐,讓學生親自其參與去體驗,也許這個探索自尋過程要花費很多時間,甚至表面一無所獲,但它使學生思維得到磨礪碰撞,活躍起來。這是一個人的學習、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需求,它是一種不可量化的“長效”,比起短暫的急功近利的強行灌輸,是一種難以言說的豐厚回報,學生會受益終生,故而眼前所耗費的時間經歷應該說是值得的。

最後,以包容情誼,為學生創造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

試想,身處惴惴不安,緊張壓抑,過度莊嚴肅寂的氛圍裡,學生的腦力過度集中在時時刻刻的提心吊膽,焦慮惶恐,瞻前顧後中,怎能集中精力進行積極健康有序的智力思維呢?自由就是不給學生太多的束縛,有寬泛的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輕鬆自如的各抒己見。這其中,教師和藹親切的微笑,循循善誘的開導鼓勵無疑是重要的。只要能思考,敢思考,哪怕是錯誤都是一大進步。人的認識,總是在錯誤中提高,誰畏懼錯誤,誰就毀滅進步,因而對錯誤不是批評指責,哪怕是不經意的一個輕視眼神,一句冷漠的話語,都不能輕易流露。而是引導指正,保護他們思維火化的幼芽是學生學會思考的重要開端。

只有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思考者時,學生才能體驗學習是一種快樂和幸福,而這種快樂反過來促進學生的思考。袁振國先生在《反思科學教育》中指出:“中國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時,將有問題的學生教得沒問題了,全都懂了,所以中國的學生年齡越大,年級越高,問題越少;而美國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是將沒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有問題。如果學生提的問題教師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國的學生年級越高,越富有創意,越會突發奇想。”其實學生不會思考,低效學習的癥結就隱藏在其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親自去感知,只有學生親身參與,參與體驗的過程中是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這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深深明白,一個善教的老師,所賦予孩子的,是一種思考,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認真思考,認真反思,反思我的課堂,反思我的理念,讓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樂園。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思考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人際關係一直是影響一個人心理健康、校園生活乃至高中生活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當我們來到學校,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學會做人。

所謂:“海納百川,容乃大。”與人相處需要同理心。無論是為了父母,還是為了老師,還是為了同學,我們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要用不同的思維去衡量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可能會馬上發現自己的錯誤並改正。對於寄宿生來說,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因為他們接觸最多,接觸最密切,難免會有摩擦。在這一點上,同理心尤為重要。

如果用自我評價來衡量別人的.行為,就會有差異。牙齒可能會咬舌,沒有理由對別人不滿。但是不滿就像漫天的霧霾,阻礙了人們的交流,侵蝕了彼此的正能量。在對別人不滿的同時,也可能對別人不滿。不可避免的會被別人打擾,不可避免的會心煩意亂,也可能會影響各自的學習。所以,沒有理由去包容別人。

學生髮生矛盾時,大多數人習慣於責備別人,無數次原諒自己。但《增廣賢文》說:以怨天尤人之心自責,以原諒自己之心原諒別人,才不至於苦於聖人的地位。也就是說,如果你通過問別人的想法來問自己,通過原諒自己的想法來原諒別人,就不用擔心達不到聖人的境界。自律和寬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需要成為聖賢,但一定要嚴於律己,寬容待人,這樣才能處理好同學關係,才能快樂學習,快樂生活。

秉承“同理心、自律、寬大”的態度,跨過自私的門檻,成為一個寬容大度的人,一生受益匪淺,分享一下吧!

思考演講稿 篇6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很榮幸能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此刻的感受。今天,我所演講的題目是《對生命安全的思考》。喜歡生命,因為正是擁有這活躍的生命才使我們創造出絢麗多彩的世界;喜歡生命,因為它的存在使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成為可能。有些時候,生命隨著自然萬物的生死迴圈而消滅,這,是自然規律。可有些時候,因為我們的疏忽,我們人為因素讓它頃刻化為烏有!

上海商學院的火災事故,震驚了全國上下每一個人。不管是由於滅火器的過期使用也好,還是她們缺乏消防常識也罷,四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大學生的生命轉眼即逝,場面慘不忍睹。在座的同學們,我想問你們,在宿舍樓裡有使用過,違規使用電器嗎?或許你們會說沒有,而說有的同學就意味著“熱得快”,電熱鍋”的消失不見,但我想這些已經不重要了,大家都知道這場悲劇的罪魁禍手是使用電熱器引起,此刻曾經在宿舍裡使用過電器得同學我想你們應該感到很慶幸,慶幸自己的安然無恙。但更重要的是應接受這場極其深刻的教訓。要珍惜用生命的代價換來得警示。首先,學生宿舍使用電器危害無窮。使用電茶壺,電熱鍋,電熱棒的同學是很自私的。這是涉及自身與他人生命安全的,所以請你們自覺去遵守學校的校紀校規。而家庭方面,家長應積極引導,教育孩子。

其次,學校方面。“熱得快”的使用是學校檢查疏於管理,造成違規現象禁而不止。而且,四名遇難者本來有許多逃生機會,但由於他們驚嚇過度,缺乏防災知識,所以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學校應普及防災知識教育,並且安裝火警演習,高校消防,刻不容緩。再者,應依法落實完善消防設施。《消防法》對此有明確的'規定,作為學生集聚的宿舍要依法配置相關的消防設施。此次事件的滅火器都是已過期,這是沒有定期檢查的禍害之一。

校園安全涉及食物中毒、溺水,火災等多方面,而據專家統計,80%以上的災害我們是能避免的。這血淚交織的悲劇不能不叫人扼腕嘆息,我想請大家,請大家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因為事故與僥倖相伴,禍在一時,而我們應該防在平時。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我們應警于思,合於規,慎於行,必須樹立高度安全意識,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構築幸福合諧的大家庭,讓平安與謹慎相隨,做個好人,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思考演講稿 篇7

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與任何經濟體制一樣,農村經營體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也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創新是在穩定基礎上的完善、繼承基礎上的揚棄,必須妥善處理和解決好“路徑依賴”問題。最近,我到遼寧、廣東、湖南、河南等地農村,就此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中,許多同志認為,土地實行股份合作既是土地制度的創新,又是經營體制的創新,符合新時期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的方向和要求。應當認真研究並逐步加以完善。

一、發展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的重大意義

農村土地實行股份合作是近年農民在實踐中創造的一個新事物,其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一)有利於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實現集約經營和規模經營。在家庭經營基礎上實現農業現代化,關鍵是如何找到一條既保持農戶土地承包關係長期穩定,又有利於實行土地集約經營和規模經營的路子。廣東、遼寧、湖南、河南等地探索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已經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實行土地股份合作,農戶以承包經營權做股權,既保持了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長期穩定,又以股份的形式實現了土地在不同程度上的“社會化利用”,使農民真正擁有了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收益權。這不僅使農民能夠安心外出打工,而且有利於他們大膽增加對土地的物質技術投入。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耿莊村有1444畝耕地,農業人口1886人,勞動力900多人,20xx年以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成立耿莊村土地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把土地資源分為兩個區:第一區970畝地是專業經營糧食和蔬菜,公司實行統一供種播種、統一施肥、統一澆水、統一收穫,種子、農藥、化肥等物質費用全部由公司承擔,有11個人專門從事這項工作,大大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第二區540畝主要是開發休閒農業,現在已經建起一個生態度假村,股金總額為5960萬元,其中集體現金入股佔51%,農民土地折價入股佔10%,其他是農民和社會現金入股。公司章程規定,每畝土地有600元作為農民的保底收入,年底再視經營和盈利情況參加分紅。同時,股民可優先參與就業,僅生態度假村就吸收本村勞動力300多人。

實行土地股份合作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有效選擇,它不僅有利於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也有利於標準化生產,確保農產品質量,有利於技術推廣,普及科學知識,提高農民素質。湖南省瀏陽市淳口鎮鴨頭村與湖南省菸草公司合股創辦了瀏陽市金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村以1135畝土地作價入股,佔總股份30%,其股期為五年。公司實行專業化生產,工廠化育苗、整地、施肥、鋤草、防治病蟲害、菸葉烘烤六道工序都要嚴格按照標準化進行。公司按照工序和技術要求,有針對性地對農民進行培訓。

(二)有利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實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股量化,參與分紅,無論對承包戶、集約經營者,還是外出打工者,其收入都有較大幅度增加。承包農戶的獲益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可得到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益;二是可得到股份分紅;三是可優先在本公司就業。從理論上分析,以上獲益形式既體現土地資源的真正價值,又體現勞動的價值;農民既可獲得勞動報酬,又可獲得生產要素報酬;農民既是生產者、勞動者,又是經營者、投資者。對集約經營者來說,由於土地產權更明晰,可以放心地對土地增加物質和技術投入,實行規模經營,獲得規模效益。對外出打工者來說,不僅土地承包經營權長期不變,而且還有股權收益。大連市金州區嚮應現代農業園區實行土地股份合作制,189戶農民將3057畝土地入股,每畝為一股。《章程》規定無論公司盈虧,都要每股保底收入200元。20xx年每股分紅100元,再加上保底收入,每畝收入共300元,是過去種糧收入的3倍,同時,股民還可優先承包本公司大棚,其收入與公司五五分成;在本公司工作的股民,一般男工年工資8000元左右,女工年工資6000元左右。

(三)有利於維護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近幾年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大量農村土地被徵且補償標準極低,不平等的土地產權交易嚴重損害了農民的權益。農民反映,對農民徵地採用的是“計劃經濟”,對開發商用地則實行的是“市場經濟”。有的專家講,如果說計劃經濟時代的“剪刀差”讓農民付出了6000至8000億元代價的話,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低價徵用農民的土地,最少使農民蒙受了2萬億元的損失。湖南省長沙縣鹹嘉新村20xx年列入長沙市城市整體規劃,農民改居民,村委會改居委會。全村有670畝地,經測算20%用於解決農民居住,80%用於建設開發。該村將每人55平方米生產開發面積作為村集體的一股,集體統一開發經營,經營利潤按股分紅。通過房產開發、物業經營等,增加了集體收入,保障了勞動力就業。20xx年每個村民分配收入3000元。通過土地入股、集體統一經營的形式,確保了集體土地和經營性財產保值增值,使失地農民在生活和增加收入方面,有了穩定的制度保障。

實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變資產,農民變股東,建立股東代表大會,有效維護了農民的土地合法權益。如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夏村股份合作社和北京市豐臺區的農村股份合作社的董事長,以法人身份代表股東與徵地部門進行談判,討價還價,有效維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

(四)有利於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實行股份合作制,為壯大集體經濟開拓了新路,通過集體股分紅或在收益分配前提取公積金和公益金,為公共福利設施建設等提供了資金支援,改善了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去集體經濟名義上“人人有份”,實際上與個人利益不掛鉤,經營決策往往由個別或少數幾個幹部說了算,常常出現決策失誤,甚至導致腐敗。實行股份合作,農民直接參與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從制度上改變了少數人說了算、村幹部獨斷專行的做法。東莞市竹尾田村在實行股份合作制的過程中自始至終貫徹了農民自願、民主討論、民主決策的原則。如對股份合作章程討論,先後8次徵求農民意見,向農民進行問卷調查,並將結果公示。由此,形成了人人關心集體、人人維護集體的良好氛圍。

(五)有利於促進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創新和完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重新獲得了土地經營權,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是,集體經營的財產和土地的產權關係十分模糊,農民雖然是集體財產和土地的真正所有者,卻不清楚自己在集體財產中的具體份額和應當享有什麼權利,更不能直接分享集體經營的收益。實行土地股份合作,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股權化,將土地作為資產折股量化到個人,實際上是在保持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長期不變的基礎上,以股份的形式進一步確認和完善了它的財產權,特別是收益權。土地承包經營權不管是自己使用還是採用其他方式流轉,其收益權都是單一的,如租賃只收取租賃費,轉包只收取轉包費(種地不賺錢時可能還收不了轉包費);而實行股份合作,其收益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保底收入”,一個是“股份分紅”。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不是將土地分給個人實行“私有”,它是在保持土地實物形態不改變其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在價值上以股份的形式將集體財產和土地量化到社群每個成員,這既保證了公有制財產不可分割,也保持了土地承包經營權長期穩定。通過折股量化,每個成員都能瞭解自己在集體資產中的份額,使過去籠統的、無差別的、抽象的集體所有,轉變為具體的、有差別的、活生生的個人按“股”所有、共同佔有。總之,股份合作制既融合了股份制的組織治理結構,按股分紅特點,又體現了租賃特點,不管股份合作企業盈虧,股民都享有“保底收入”,也吸收了合作制“一人一票”參與民主管理的原則,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產權結構和執行機制。這種組織形式是農村集體經濟的一種重大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

二、實行土地股份合作的.主要形式

實踐中,土地股份合作主要有三種形式:

一是將村集體土地與村集體經營性資產一起折股量化,明確每個社員的股份,經營收益按股分紅。它的主要特點是:在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的基礎上,將農戶承包的土地也折股量化,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一般是承包經營權為1股。有的按當地確定的不同型別土地的標準參考價格作為依據,有的是經評估確定土地價值,然後,折價作股。土地承包經營權股按農業人口無償配給,土地股份不能抵押、買賣,經董事會同意可以在本社群範圍轉讓。股東按其所佔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股和資產股的總股數,參與收益分配。實行一人一票制。廣州市番禺區實行這類股份合作制的有31個村,佔已建立股份合作制村的21.5%。

二是將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股權化。它的主要特點是將原社群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給農戶的承包地經營權作股,組建新的股份合作組織,對入股土地實行統一規劃、開發和經營。股份合作組織直接經營或者代表股東與企業籤合同或進行租賃等形式。廣東省的南海、順德、三水共有土地股份合作社2717個,入股土地面積146.5萬畝。南海區順鎮“萬頃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實行土地經營權入股,獨立核算,按股分紅。目前該示範區首期工程建設包括3個股份合作聯社、10個股份合作社,吸引19家農業企業參與,引入資金6000多萬元,經營面積4000多畝。每畝保底收入600元,20xx年每畝分紅500元,兩項每畝共收入1100元,大大高於自己種植糧食的收入。同時,勞力還可以在本區從事農業經營或外出打工,有300人直接在園區工作。

三是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參股。它的主要特點是農戶以承包地折價參股。大連嚮應現代農業園區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下,採取集體土地、資金以及農業設施和農民承包土地的全部或部分折價入股,作為企業的投資,成立大連嚮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行農民“入股自願,退股自由”。經全體村民代表討論,成立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其股份構成是:村民一分地為一股,61戶共293畝,折價佔總股本的13%;村集體以統一經營的1300畝地和水利配套設施、溫室大棚入股,折價佔總股本的87%。約定公司有效經營期10年。採取保底收入、盈餘分紅形式。村民既可承包園區內的農業專案,又可為公司打工,股民可優先在園區就業。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在的農村土地股份合作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各地儘管創造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產權組織定位不清晰。實行土地股份合作,有的是建立股份制企業,有的是建立股份合作公司,有的是建立股份合作社。由於改革的目標定位不清,引發不少矛盾,農民的權益缺乏有力保障。

(二)法人資格確立無依據。農村股份合作是合作經濟的一種形式,不同於工商法人,也不同於行政事業單位法人,更不同於社團法人,它既承擔著發展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職能,又承擔著社群公共管理的職能。由於目前我國還沒有農村合作組織法,地方在進行農村股份合作改革時,往往無法可依。

(三)經營機制轉換不到位。多數股份合作組織目前還處於明晰產權解決收益權的階段,對轉換經營機制、實現制度創新還重視不夠。雖然大多建立了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並在章程中規定了“三會”的職責和許可權,但在實踐中“三會”的職責並沒有真正得到落實,重大事項還是支委會或村委會說了算,出現新的“政企不分”。

(四)實施運作機制不規範。主要表現,一是土地股份合作章程不夠完善。股東的身份不明確,一些村社《章程》對承包土地的農戶變成股份合作社成員後,享有30年的股份分配權的規定還不明確。二是對土地入股後由於公司經營虧損出現的風險,缺乏妥善的處理辦法和相應的風險防範機制。農戶雖可以退股,享有“保底收入”,但由於缺乏明確的制度保障,仍存有“後患”。

四、幾點啟示和建議

啟示一,發展土地股份合作必須統一思想認識。目前,對農村土地所有制問題主要有三種觀點,一種是將土地收歸國有,一種是實行私有,再一種是認為應在30年承包期的基礎上明確承包農戶可長期使用。第三種意見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的精神。可以說,土地股份合作就是第三種意見的具體體現。它有助於在進一步強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具有物權或準物權性質,即土地變資產,經營權股權化,使土地這一稀缺資源,作為資產或資本,按照市場規律參與市場競爭,優化資源配置,成為保護農民土地收益權的制度保障。

啟示二,發展土地股份合作必須有明確的定性和定位。應通過立法,明確土地股份合作是合作經濟性質,發展方向是建立股份合作組織,一般不宜實行公司制。股份合作制是在堅持合作制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吸收股份制的股權設定、組織治理結構等因素的一種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應明文規定其特殊的法人地位。

啟示三,發展土地股份合作必須堅持依法自願、具備條件,不搞“一刀切”。實行土地股份合作試點,一般應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一是試點單位人多地少,農業勞動力可以有效地轉移到二、三產業;二是參與土地股份制的公司,其產業發展前景好,效益明顯,企業資信度高;三是立足本地優勢產品,農業產業化經營搞得較好,農產品加工增值效益較高;四是當地領導班子組織能力較強,多數群眾對土地股份合作有內在要求。

啟示四,發展土地股份合作必須建立風險保障機制,確保土地收益。這是實行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也是衡量土地股份合作是否成功的主要標誌。在專案選擇和制度設計上要經過認真研究和科學論證,必須建立風險保障機制,確保農戶入股土地的安全和收益。要十分明確,當投資企業出現經營虧損時,要保障農民入股的土地能及時收回;當股份合作公司(組織)破產時,要保障農民作為第一清償人(即優先保證把剩餘資產清償給農民)。

啟示五,發展土地股份合作要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機結合。土地股份合作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利益聯結機制是農業產業化能否順利發展的“生命線”。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合同(契約)聯結;二是合作聯結;三是產權聯結。前兩種聯結形式,難以達到“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目的,惟有產權聯結,才能做到既連利又連心,是最緊密的利益聯結形式。在這種形式下,農民既是勞動者,又是資產所有者,是企業的主人,農民可直接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

為促進土地股份合作進一步健康發展,要加快相關立法程序,制定相應政策,加強工作指導。

(一)明確土地股份合作的法律地位。股份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村合作組織的一個重要型別,有關部門在起草《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法》時應給予充分體現,明確股份合作組織的法人地位,依法登記。

(二)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的風險保障機制。建議有關部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示範章程,確保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收益權。引導和幫助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風險保障制度,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

(三)制定扶持土地股份合作制發展的優惠政策。鼓勵農產品加工和營銷企業積極參與土地股份合作。對大宗農產品生產特別是優質糧食生產的加工和營銷企業,在開展農田規劃、科技投入、質量標準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國家應給予重點扶持。

(四)開展試點,逐步完善。發展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政策性強,利益關係複雜,涉及多方面的法律和政策,需要先行試點,不斷總結經驗,待條件成熟,再穩步推開。特別要注意防止借搞土地股份合作侵害農民的土地合法權益。

思考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生活在世界上,要學會轉換方式解決問題,不能死腦筋。從多種角度看待問題,也許是一種絕處逢生的方法。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清澈的水可以用來洗我的衣服,渾濁的水則用來洗腳。這是漁翁的觀點,他覺得自己遠大的志向得不到施展,覺得生活不如意。他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如果清澈的水用來洗衣服,而渾濁的水也用來洗衣服,那麼衣服還能穿嗎?所以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屈原,一位傑出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有一身的抱負理想,卻得不到楚王的認可,多次被貶職,他很憤懣。最終選擇了投江明志。如果不選擇死,而選擇棄忠,那麼又會怎麼樣呢?因為他愛祖國,不想遭後人辱罵,罵他奸臣,只能選擇以死明志。

他的遠大理想,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使我們由衷敬佩。他有自己的使命,在生與死之間,他選擇了死;在愛國與棄忠之間,他選擇了愛國;在與世俗同汙與以死明志之間,他選擇了以死明志。他從不同的方面,思考著不同的'問題,最終選擇了正確的目標。

有人選擇以死明志,同樣,也有人選擇以生完成使命。

司馬遷在漢武帝面前為李陵辯護,最終入獄。他慘遭折磨,臨死之際卻選擇宮刑,苟活下來,因為他還有父親的遺願沒有完成。儘管慘遭折磨,卻忍辱完成了偉大鉅著《史記》。

生與死之間,他選擇了忍辱苟活,用先賢發憤的事例鼓勵自己活下去,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完成偉大鉅著《史記》。如果他不選擇忍辱負重完成偉大理想,那麼我們再也看不到《史記》,瞭解不了古代的種種事蹟,更不會知道司馬遷的存在,他的忍辱負重對我們而言顯得多麼重要。

上述兩位偉人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最終選擇了自己認為的最好方式。同樣,我們也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

思考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社會也發生了很多改變,例如: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這些共享資源正悄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說共享單車吧!共享單車,可以稱得上一個時髦詞彙,它以醒目的顏色出現在大街小巷,以快捷的使用方法被人們廣泛接受。每當清晨起晚了,又或者身感疲勞時,那段不長不短的路程,因為共享單車而變得輕鬆愉悅了起來。共享單車雖好,但也有讓人感到“憤怒”的時刻。

那天,我和媽媽準備外出遊玩,可誰曾料想,地鐵入口處的平地竟被堵住了,並且還是被那些有著“綠色出行”美名的共享單車堵住的。唉……我不由在心中暗暗嘆了口氣。讓人更火冒三丈的還在後面。我看到一位西裝筆挺,帶著公文包的男子,也許是趕時間,也許是圖方便,他將共享單車騎到通往地鐵站的平地處,一個急剎車停住,起身、拎包、下車,迅速奔向地鐵的入口樓梯,而那醒目的共享單車就這樣隨意地被停放了。

當我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眼前,真想開口喝斥,可我不敢,我想要去放好那輛單車,可空地上有那麼多輛,我忽然明白了什麼叫“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晃神,又有好幾位共享單車族出現,他們的行為有過之而無不及,胡亂停放,有些竟還將車像疊羅漢似地放到了另外一輛車子上面。地鐵站前的平地很快淪陷為了自行車回收站,雜亂、無序。

我心裡有些難過,明明是提供便捷的共享單車,為何最後的停放局面會如此不堪。

也許因為便捷,反而滋生了人們的惰性,也許因為共享,而少了一些道德的制約。都說“時間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可是,為什麼連好好停放一輛車的時間都沒有呢?

在我的眼裡,共享資源雖好,但是有了人們的這種不文明行為,再多的資源也會變成浪費。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我想,在如今的共享時代,也同樣適用。希望在更多的共享資源出現的同時,人們也有一顆共“想”他人的心。

一百種語言讓我以“參與”的方式支援兒童探究

瑞吉歐教育告訴我們,教師是孩子的夥伴,要以平等的方式參與、支援孩子的`活動。瑞吉歐人喜歡一種隱喻,即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教師與幼兒的關係是完全平等的,教師要聽、關注孩子,並且以真誠的態度與孩子對話,就像一起參加乒乓球遊戲一樣,一方把球丟擲去,另一方把球接回來,然後再把球拋給遊戲對方。雙方是平等的合作關係,雙方都是主體,彼此沒有地位的高低差別。

無論是在集體教學活動,還是小組區域遊戲,我都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每一次主題活動都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區域遊戲時,我和孩子們一起編織美麗的王冠,一起就建築區如何建築展開討論。在搭建了高樓和街道後,我們討論街道上都有什麼;有了汽車,孩子們就要搭建紅綠燈,有了紅綠燈,孩子們就想到了高架橋;又想到了汽車如何從高架橋下來才不會撞車。我和孩子們一起解決一個問題後,再延伸到下一個問題,就這樣,我們把建築區的活動不斷地引向深人。活動結束後,孩子們的思維更活躍了,想法更多了,我們之間的信任和合作更加融洽了。

一百種語言讓我以“鼓勵”的方式接納兒童差異

一百種語言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對待每個孩子我們都要以平等的態度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開朗還是內向,無論是活動的主動發起者,還是在一旁默默的旁觀者。教師要尊重他們不同的個性,同時根據他們的需要給予鼓勵、給予支援。

敏敏是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孩子,剛上幼兒園時,不哭也不鬧,吃飯、睡覺都很好,不和小朋友爭執也不參加遊戲,每次都是按照老師要求的去做,她總是安安靜靜的。在一次室外活動中,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丟沙包的遊戲,很多孩子都在我的周圍跑來跑去,很開心地玩著。他們願意和老師一起遊戲,願意老師跟他們一起跑呀躲呀,只有敏敏站在旁邊一個人拿著沙包,笑著看著我們。我隨手將沙包丟到了她的身上,並對她說:“敏敏快跑呀,沙包要打到你了。”她只是衝著我笑笑,並沒有參與遊戲的願望。我用鼓勵的眼神望著她,又說了句:“敏敏,快跑啊,沙包又過來了。”這次她沒有退讓,也慢慢地跑了起來,參加到我們的遊戲中。事後我總結,其實敏敏也很想參加我們的活動,只是她膽子小,缺少主動性,當她知道老師也能注意到她並喜歡和她遊戲的時候,她就願意參與進來。一百種語言讓我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既能鼓勵那些膽小的孩子,同時也給更多的孩子帶來了快樂。老師就應當有一顆博愛的心,尊重、接納、鼓勵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

思考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青春期,我們與父母之間產生了代溝,在青春期的叛逆時期裡,這代溝越來越大,越來越深,這時,需要我們和家長都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讓代溝變小,讓隔閡慢慢消失……

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每個人都會經歷叛逆期,那時的我們太沖動,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不用父母太多關心,而父母總覺得我們是長不大的孩子,怕我們受欺負、吃苦頭而有時過分愛護我們。應該是三年前,讀初八年級的時候,和同學約好了明天要去圖書館寫作業,從下午兩點到晚上九點,大概九點半才到家,晚餐在外解決。和父母說了之後,沒想到媽媽說必須8點前回到家,不然不准我出去。我當時一下子就憋不住了,和媽媽吵了起來,我大聲說道:“我又不是去玩,我去學習也不行嗎?九點半也不會太晚……”

媽媽嚷著說在家學習也一樣,不准我去了。我一氣之下,隔天沒聽媽媽的,從兩點去到了九點多才回家,回家就接受媽媽的一頓臭罵,我不說什麼了,就關上門,在房間裡開著吵鬧的音樂,自由的跳舞。

之後的幾天我和媽媽也不怎麼搭理對方。在無意間聽到她和爸爸說,8點前讓我回來是因為我不懂外面的'社會很複雜,怕我被帶壞了或者會發生意外……我聽完也覺得媽媽說的有些道理,隔天我就和媽媽說我那麼做不對,下次會早點回來,也請求了媽媽多體諒我。媽媽答應我了,我也答應媽媽了,就這樣,換位思考解決問題,多容易。

換位思考是解決代溝、矛盾問題的祕方,不僅適合與父母的爭端,也適合朋友之間的衝突等等,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當矛盾發生時,我們不要急著發脾氣,不要急著面紅耳赤,不要急著爭吵,而要冷靜下來,然後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也許自己對這件事就會改觀了,矛盾也會慢慢解決。

思考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正值丹桂飄香的金秋時節,我們相聚在如畫的沚津。群賢畢至,少長鹹集。這是一次教育界的盛會。我是鹹保中心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今天我是懷著一顆朝聖的心來參加交流的,願意聆聽大家的高論,求取真經!

我交流的題目是《提高農村國小語文教學質量的嘗試與思考》,恐難入方家法眼,拋磚引玉,重在參與。下面就談一點自己在平時教學中一點嘗試與思考:

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語文成績,關鍵是提升國小生的閱讀和作文能力,可是怎樣才能做到這兩點呢?我覺得,從閱讀中學習方法,將閱讀中學到的方法運用於作文,將閱讀與作文結合起來,可以相得益彰。

現在考試,閱讀和作文的比重越來越大,各方面的文章看了很多,大多用不上,特別是高年級語文,時間緊任務重,我常想:有沒有一種短時間內提高學生讀寫能力,又能從容應對考試的好辦法呢?實踐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加強“段”的訓練,提升讀寫能力。

我們的學生作文寫不好,關鍵在於中年級“段的訓練”沒有做實,表現出來的症狀有三種:重點段落語句不連貫,不具體,不生動。試想一下,中年級是承上啟下的樞紐,連寫段都不會,又怎能寫好整篇的作文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文先要“有法”,逐步過渡到“無法”階段的自由表達。

中年級側重“段的構成”,講究構段的方法。學習段中分層,其中我們學到了幾種分層方法:如“總——分——總”等結構方法,以中年級課文為例,通過《瑞雪》這篇課文,同學們學會了按時間順序記敘的方法,學習了《三味書屋》,學生們學會了按空間方位順序記敘事物的方法,學習了《文具盒》,學生們懂得了怎樣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的順序組段,此外,我們還學到了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等分層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圍繞總起句寫話。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一句話: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讓學生體會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可以參照《李時珍》、《海底世界》等課文。為什麼同學們害怕做閱讀題,這就是制約他們發展的瓶頸。

我們高年級學生寫一篇文章,常常抓不住重點段,該詳寫的部分寫不具體,容易記成流水賬,病因在哪裡呢?就在讀段寫段的訓練上,他不會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這是致命的!我們可以把一段話看成是一篇文章的濃縮,分層的方法同樣適用於分段,這樣以小博大,閱讀一篇文章也就有了基礎,我想:這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也應該是教材編排的意圖所在。

閱讀和寫作,我們不能孤立的看待它們,其實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大道至簡,簡單的事情裡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對於我們老師,要高屋建瓴,洞若觀火,抓住關鍵點不放,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平時要常練筆,以不變應萬變,不能臨渴掘井。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才是完整的語文

剛才講的是重視基礎,發現文章段落構成的內在規律,將讀和寫結合起來,這是語文的工具性,而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內化語言,昇華情感,受到薰陶,則是語文的人文性,我們常說要培養孩子的人文情懷,怎樣在讀和寫中落到實處呢?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孩子們體會文章的重點語句,這就好比看一個人的文章,我們不光要看他說什麼,還要看他為什麼這樣說,目的是想讓我們明白什麼?有時候目的很明顯,直接寫在文章的結尾部分,這在寫法上叫“卒章顯志”,篇末點明主旨。還有的作者把自己的目的隱藏起來,需要我們細心的去體會,我們現在聽老師上課,不要聽別的,就是要看他如何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把文章中隱藏的意思探究明白,情感怎樣逐步加深,得到昇華的。有的老師的公開課上得充滿美感,在關鍵語句上反覆的讀,引導學生體會,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是因為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內化語言,重走作者的感情昇華之路,我們常說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今天為什麼要探討這些呢?因為藉助閱讀教學,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作者是怎樣把情感一步一步表達出來的?這正是我們作文中的精、氣、神所在!

課文是作文的範本,我們寫作文,就是要學著作者的樣子,把自己內心的情感一步一步表達出來。這是語文的最高境界!倘若學生們真能將課文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作文當中,我們還會害怕考試嗎?這就叫“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至於如何選材,怎樣具體的指導?如何寫鼓勵性的評語?老師們見仁見智,但是有一條關鍵不能忽略,那就是站在孩子們的角度,選他們經歷過的、感興趣的、能激起心中情感共鳴的內容來寫,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就不再一一展開贅述了!

下面談一談引導國小生詩歌創作的一點做法和體會:

上學年學校安排我六年級語文的教學任務,課本有一個單元是專門講詩歌的,我對詩歌內心裡有一種偏愛,就有一種引導學生創作詩歌的衝動。也不知道是禍是福,有沒有超出課程標準的範圍,我想,讓學生增長一點見聞總是不錯的,在還沒有接觸“詩海拾貝,與詩同行”這個單元時,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髮現詩歌中修辭方法,帶領學生感受課本之外的'詩歌中的美,這種美是形象的、直觀的、潛移默化的,記得我介紹的第一首是汪國真的描寫螢火蟲的詩:是媽媽曾經掛著的耳墜,是孩子們手中提著的燈籠,閃閃忽忽地圍繞左右,伴我細讀四月的和風。孩子們誦讀這首詩,感受到比喻帶來的語言魅力。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汪國真的《春的請柬》、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葉佳修的《外婆的澎湖灣》、余光中的《鄉愁》、李叔同的《送別》等都被學生熟讀成誦。看看時機快要成熟了,我開始引導學生嘗試創作新詩,探討如何利用修辭手法使語言更形象,交給學生如何給詩歌的結構搭個架子,只要第一節的架子搭好了,下面幾節一般結構相同,給人一唱三嘆之感,感情逐步加深,就像余光中的《鄉愁》一樣,剛開始學生有畏難情緒,我給學生做示範,雖然很粗糙,但是卻點燃了學生們心中的熱情,說真的,我也沒指望學生們能創作出來,就是帶他們玩玩,沒想到學生們的創造力還真是了不起,新詩居然真像那麼回事,此時,再進入《詩海拾貝、與詩同行》這個詩歌單元,學生們表現出驚人的熱情,創作了許多小詩,我把這些小詩編在自己的QQ日誌裡,給我們學校的老師們看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中心學校許德貴校長和沈啟東校長很重視,專門給這些小詩編了一本詩集,名字叫《放飛童年的夢想》,這更激發了學生對詩的熱愛!

下面談一點識字和寫字方面的思考與嘗試:

要提高國小生的識字效率,必須彰顯漢字的自身魅力,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在識字方法上,我的思考是:漢字是音、形、義三位一體的,有別於其他的語言文字,我們可以結合漢字本身的構字原理,將漢字的形象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應當開動腦筋,幫助學生在感知層面建立起意義聯想的通道。減少國小生機械抄寫,我記得有的學生老是將“神”字的偏旁寫錯,多寫一點,將“示”字旁寫成“衣”字旁,這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我想了一下,告訴學生:其實這和古人祈禱活動有關,古人利用占卜、祭祀等方法,希望得到鬼神的啟示,所以“神”字是“示”字旁而不是“衣”字旁。這樣,學生不僅會寫“神”字,而且“幸福”的“福”字,“祭祀”的“祀”,“祈禱”等帶有同樣偏旁的字也不會再錯,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建立起意義聯想,學生通過寫字而聯想到畫面,由一個字而想到一串字,將孤立的、分散的漢字聯絡起來,從而提高識字效率。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語文是形象的藝術並不為過,如果我們能從這一點得到啟示,更進一步挖掘“六書”的構字規律,則我們的教學更接近事物的本質。由字而詞,更能準確的理解詞的本義,進而比喻義而引申義。將字詞教學有機結合,這種字詞本源教學法培養出來的學生,更能敏銳地感知文字中蘊藏的文化氣息,從而將語文學活!

電腦的普及,成功地使我們“自廢武功”,放眼望去,能夠寫一筆好字的學生寥寥無幾,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向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不會寫字的“人才”,這不能不說是漢語教學的一大悲哀!當今世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中華文化越來越有自信的走向世界,本著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精神,指導學生寫一筆好字,意義十分深遠!

在實際教學中,對於六年級許多學生作業難以辨認的現實,我堅持以自己的規範書寫來影響學生,逐步培養學生認真、嚴謹地書寫態度,在具體操作上,面對常用漢字幾千個,想都練好是不可能的,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字形結構的規律,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字,重點練習,將不容易寫好的特殊筆畫,專門找出例字來練習,如:“傳”字中的“豎折撇”,等。

有人做過統計,使用頻率最高的漢字有41個,將這些字練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還從古人的結字方法中尋找靈感,通過一年的練習,我們六年級班在期末測試卷中展示出來的寫字能力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讚

教師節剛剛過去,而新學期的教學工作才剛剛開始,“從嚴律己為師表,恭謹效民育後昆”作為一線教師,我感到幸福與辛勞同在,動力與壓力並存。藉此機會,我要把熱情的讚美送給所有的老師們,你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沒有你們披星戴月痴心不改愛校如家,怎麼能有莘莘學子壯志凌雲北大清華?

沒有你們言傳身教嚴父慈母婆婆媽媽,怎麼能有考場之上下筆千言催人淚下?

沒有你們精心呵護匠心獨運汗如雨下,怎麼能有奼紫嫣紅花團錦簇芍藥牡丹?

沒有你們蠟炬春蠶心力交瘁早生華髮,怎麼能有雛鳳萬里龍騰華夏夢圓中華?

“桐花萬里關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教育戰線上年輕教師越來越多,我彷彿看到了蕪湖縣國小語文教育的輝煌明天!

最後,我還要以王勃《滕王閣序》中的一句話送給和我年齡相仿的朋友們,願與老師們共勉: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謝謝大家!

思考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獨立——人生中的必由之路。

當我們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就在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無憂無慮地生活,在老師循循善幼的教導下快樂的學習。但是我們是否想過當有一天離開了家人的庇護,走向社會面對各種問題時自己能立身處事嗎?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打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嗎?

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一顆小草長在一株大樹下面,小草仰望大樹,覺得樹冠上的天空很藍,陽光很亮。於是它努力地長,想超出大樹的陰影。風來了,雨來了,它不怕,它努力地長著。大樹笑他自不量力,小草不在乎,只是一心一意地生長……終於,有一天,它真的撫摸到了陽光。這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自強不息,努力成長的精神。我們現在就是一棵小草,我們渴望觸控到那片蔚藍的天空和金色的陽光,但我們是否能夠勇敢地站立,獨立面對各種外界的壓力。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不能永遠躲在避風港裡,甘做溫室裡的花朵。我們渴望獨立,就要笑迎風霜雨雪;我們渴望成為知識的主人,就要自主學習;我們渴望做生活的強者,就要走出溫室,接受風雨的.洗禮。

我認為,獨立分為三個方面:生活獨立、學習獨立與思想獨立。

現在我們生活獨立需要做好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洗衣、打掃房間、做清潔等。長大後,通過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掙錢養活自己,獨立地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情,不僅不再當一個啃老族,還要學會用自己獨立掙來的錢孝敬父母。

而學習獨立就是獨立選擇,獨立思考,獨立領悟,最後獨立地解決問題。學習獨立還要做好的是合理分配時間。記得有一位哈佛學生這樣評價在哈佛的學習生活:拼命地學,拼命地玩。我想,要做到這樣必須能很好地分配時間,有較強的自控能力,沒有誰會提醒你幹什麼,只有你自己獨立地去面對、去思考。

生活獨立和學習獨立是基於思想獨立的基礎之上的。只有你的思想上獨立了,不再依靠別人,不再為別人的言語左右你的行為,從根本上願意獨立,願意自己嘗試著做出改變,才會在生活和學習上獨立。

陶行之曾說過“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漢。”雨果也說“我願意靠自己的力量,開啟我的前途,而不願意有力者垂青。”這充分說明了獨立的重要性。當我們真正獨立時,我們揹負的也更多。我們需要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需要對身邊的人負責,獨立的開始,便是我們直面我們所承擔責任的時候。

同學們,請相信:我們只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獨立奮鬥的精神,才能使自己在生命的長河中立於不敗之地。自力更生,勝過上帝的手。

謝謝大家!

思考演講稿 篇1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換個角度》。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換個角度來看,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另一種美。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決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同是一朵花擺在面前,會有“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感懷,也會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舂泥更護花”的深刻。你不能苛責寄人籬下的.林妹妹的傷懷,你也不能否認落紅護花的事實。你能做的只有學會換位思考,去體會一朵花的豐富內涵。之後,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豐富。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難免會發生矛盾。怎樣才能緩解這些摩擦呢?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遇事不能總以自我為中心,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多替他人著想。畢竟,每一個人在其他人眼中也是“別人”。堅持換位思考,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和諧。

“換位思考”並不是什麼深刻的東西,它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伴隨在我們的左右。日常生活中需要換位思考,工作中更需要換位思考。松下公司對一位員工的重大事故並未作出開除或是降薪的處罰,而是耐心的和他分析事故的原因,因為公司領導知道,如果他是那位員工,一定會對自己的失誤造成公司巨大的經濟損失而懊悔。這樣的換位思考,使松下凝聚力大大提高。甚至在公司效益下滑——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刻,員工集體主動要求降薪。因為我們換位思考,人與人之間增進了瞭解,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因為我們換位思考,我們在交往與合作中才會變得愉快。因為有了“換位思考”,我們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充滿人情味兒。

生活是需要“換位思考”的。因為“換位思考”能幫助我們開啟觀察世界的多稜鏡,讓我們更好的讀懂別人,讀懂生活,讀懂社會,此刻的我們便學會用單純而善感的心去感受世界多角度的斑斕,體味生活中別樣的美。

思考演講稿 篇14

從小到大,我學到的東西就像天上的星星,多而明亮。印象最深的是——學會了思考。

從小到大,只要我不會做題,我都會跑去問父母或者老師。有人可能會說:“不懂就要問。這個方法很好。”但是每當我爸媽說我不喜歡思考的時候,我都會拿這句話當擋箭牌。久而久之,我也發現這是個壞習慣。於是我下定決心要學會思考。

有一次,我在做作業的時候,突然遇到了一個數字很大的問題。我馬上想到了爸爸:“寫起來太麻煩了,去找爸爸吧!”於是,我跑出了房間。爸爸在看新聞。我趕緊招呼他說:“爸,這個問題的數量太大了。請幫我算算!”但是爸爸走了。我沮喪地回到房間,心想:“別做了,明天問老師!但是我已經下定決心了!”此時此刻,我的腦海裡似乎有兩個小鬼在爭吵。一個說:“明天問老師,別做!”另一個說:“不行,你不能什麼都不想。”經過我的.慎重考慮,做吧!我想:“可能還有第二條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來算算。”我仔細看了題目,畫了線段,做了對比,列了方程式。時間過去了,我還是解決不了他們。這時我彷彿看到了那個話題在對我說:“切,就你?有用嗎?算了~哈哈。”我不服氣,想的更狠。終於,每一次努力都有回報,我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二天老師表揚了我,我很開心,比吃蜂蜜還甜。昨晚所有的辛苦工作都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俗話說:三天不口語,三天不手練。只有認真思考,反覆練習,才能在生活的領域裡,在風格和水平上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