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

心得體會 閱讀(2.96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1

第一次接觸語文課程,接觸課標是大約在20xx年。到時候還在讀大學,坐在師範學院聽班主任郭琦老師上課。

那時候,在那個小教室裡,每人拿著一本淡黃色的課標,跟著老師圈劃“三維目標”,死記硬背其中的內容。那時候對這本“小黃書”一知半解,學完之後很快就仍在書櫃裡了。直到工作之後,叩開教學研究的大門,才知道這本書的重要。

20xx年的課標是一個版本,十年過去了,課標經過一線老師和專家們的研磨終於有了新的版本。十年,曾經的少年可成也成為大腹便便的老先生,近幾年出生的孩子也將接受新課標的洗禮……

話說對於新事物的出現我是很激動的,那天雖在忙其他事,但也插空點入教育部的網站,想第一時間瞭解這一版本的新課標。可惜網路實在不通暢,或是網站問題,從10點一直到12點才打開了這個版本的《語文課程標準》。

一、語文核心素養

以前在國小和國中的義務教育階段,是沒有明確提出什麼是核心素養的,用的是高中課標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如核心素養則根據時代的變化,定義為:

文化自信

語言運用

思維能力

審美創造

這樣的核心素養內涵,更加指向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其邏輯是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學習中華文化的`過程中,提高語言運用、思維和審美創造的能力,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

語言運用是指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一定的語感,並且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平時我們在學習一篇篇課文中。遇到一些高階的表達,優美的句子,要求學生被送下來,學以致用。豐富學生的生活。

思維能力在這次語文新課標有很明確的論述,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簡單來說就是要求學生說出“你從這段文字中看到什麼畫面?”學生在描述畫面的過程就是形象思維的過程。邏輯思維則是訓練歸納課文大意,辯證思維則是訓練闡述“辯證類”問題中正反兩方的觀點,創造思維則指向表達,說或者寫出一些不一樣、有意思的文字。

三、課程的主題內容

根據時代特徵,明確了課程的主題內容應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語言能力的發展需要通過一次次學習,一章章閱讀,一輪輪訓練,而訓練的內容的主題就是以上三種文化。其中中華傳統文化放在首位,因此我們作為語文老師需要多涉獵中華文化的知識,豐富腦海中知識理論體系。同時,也要對黨的百年革命奮鬥史及其精神有一定的瞭解。

四、學習任務群

先是高中的課標提出了十八個學習任務群,終於義務教育階段也提出來了六個學習任務群,分別是:

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一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第三層設“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2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

任務群的意義是讓學習不只是學習知識,更加指向問題的解決,知識的運用。也就是說,以後學生不只是學知識,更是完成語文學習任務,通過通過觀察、閱讀、分析、整理、寫作、遊覽、參觀、查閱等等學習活動,解決具體情境的問題。將知識蘊含其中,在解決問題、完成任務中,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因此,我大膽猜一猜,往後的考試,或是中大學聯考,試卷將會分成一個個的專題任務,配以大量的閱讀材料,老師通過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知識的掌握將成為完成任務的前提條件。

五、課程評價

新課標更加指向“立德樹人”,對“人”的培養,因此特地強調了“過程性評價”,就是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參與程度等,態度更重要,知識掌握因人而異,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雙減”的背景下,課標中還加入了“作業評價”,作業要多樣化,精緻化。課標中提到:除寫字、閱讀、日記、習作等作業外,還應緊密結合課堂所學,關注學生校內外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設計主題考察、跨媒介創意表達等多種型別的作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綜合學習的能力。

課標提出,階段性的評價更加建議用表現性的評價,這點和我前一篇推文的觀點不謀而合。確實,形成性評價方式,應該要“活起來”了。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2

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我對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認識,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社會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們教師必須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

在已往的教學中,有部分教師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課堂就成為了一潭死水。而《新課程標準》則強調: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我們要把學生的大腦看成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想方設法點燃這把火,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做好如下準備:

一、深鑽課程標準,領會課改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豐富,它以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 課改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學生感覺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

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資訊,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提供直觀的教學材料,僅憑教師的語言和行為動作是無法完全達到效果的。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能夠給學生以具體形象,有聲有色的情境感受,還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時空的資訊量,都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抽象教學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在體會、感悟中獲取新知。

三、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素養。

傳統的課程體系偏重於書本知識傳授,課程綜合化,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用他們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導他們,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綜合實踐課的開設,對於傳統應試教育的教育觀,也是一個挑戰。課改力圖在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從而促進學校教育重心的轉移。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這種過程將深刻地影響他們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人生的抉擇。

我深知,實施新課程標準任重道遠。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更新觀念,創新思想,總結經驗,開拓進取,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3

國家最近釋出了20xx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4月30日上午聽了主講專家鄭國民教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主要內容和變化》的專題講座後受益匪淺。

通過對比20xx年版本的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課程標準對教師如何教有了更具體更細緻的指導,下面談談以下兩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新增了核心素養內涵。20xx年版本的課程標準對於什麼是核心素養作了一個具體的界定,分為四個部分: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新。這也給我們教師在組織設計教學內容指明瞭方向,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圍繞這四個部分創設真實的語文情境,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第二,新增了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群是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來的一個新概念,是指在真實情境下,確定與語文核心素養生成、發展、提升相關的人文主題,組織學習資源,設計多樣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的自主活動,自己去體驗環境,完成任務,發展個性,增長思維能力,形成理解、應用系統。根據各個學段特點,學習任務群分為三層,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1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第三層設“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兩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這也是今後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方向。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新時代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將義不容辭的肩負起時代的使命,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全面落實培養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的時代新人。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4

20xx年4月30日上午,有幸線上聆聽了鄭國民教授的公益講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主要內容和變化。鄭教授從語文課程標準主要變化、語文課程性質與課程理念、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語文課程內容、語文學業質量、語文課程實施,進行系統分析和深入解讀。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啟發。

一、關於語文課程性質與課程理念

20xx版課程標準表述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突出了語言文字的重要性。強調通過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規律,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發展思維,提高審美,積澱文化底蘊,可見語文課程在培育時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凸顯了它的奠基作用。課程理念統領課程目標設計需要關注:從課程目標來看,強調立足於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從課程結構來看,注重課程的節段性與發展性;從課程內容來看,就是突出時代性和典範性;從課程實施來看,主要突出的是情境性和實踐性;從課程評價來看,主要是倡導的是過程性和整體性。

二、關於培養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當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1)從文化自信來看,強調了學生對中華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心。通過語文學習,熱愛中華文化,加強課程內容整合,學習凸顯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品。達到增強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自信心。

(2)從語言運用來看,我們要強調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語文課程應要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積累豐富語言,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形成良好的語感,有效溝通交流,發展思維能力,讓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3)從思維能力方面來看,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崇尚求真創新的精神和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保持好奇心、求知慾、積極思考、敢於探索創新的態度。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要具有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注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學科間的溝通,書本與實踐活動需緊密結合,教師細心耐心的教導引領,提高教學質量。

(4)從審美創造來看,要涵養學生的高雅情趣。讓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語言文字及其作品,在體驗語言文字及其作品的過程當中能夠獲得豐富的審美經驗,具有初步的感受美、發現美和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三、關於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

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的關鍵要素:語文情境、學習主題、典型的實踐活動。隨著構建、探索語文學習任務群,將會帶動教與學的方式進行改革。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關注核心素養的形成,關注不同學段學習任務群內容的設定,增強學科間的互通互學,進行資源的整合,追求“少而精”“實而活”。

四、關於自主閱讀、探究

從課程實施來看,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不斷深化自主合作探究。強調了“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有獨立閱讀能力”這一部分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在喜歡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意思、藉助插圖閱讀。並在閱讀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樂於交流,介紹自己讀過的書。拓展語文學習空間,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五、關於學業質量與教學評一致性

按照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這樣一些方面來呈現出學業質量。根據語文實踐活動來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徵,形成學業質量標準,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學評一致性。明確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實用性強。同時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過程性評價主要理解“評什麼”、“怎麼評”和“如何用”。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評價。提示通過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來促進我們的評價。

通過這次學習,加深了對新課標的理解。為教育教學指明瞭方向。文以載道薪火相傳。今後將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讓語文課堂呈現精彩與活力。心中有課標,前方有道路!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5

我有幸參加了《國中新課程標準》培訓,收穫很大。作為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師的職責和師德的重要性,努力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教師的基本準則。著力追求教師的“第三境界”,讓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真正實現教師“幸福的境界”。

我深深地懂得,教師要注意角色的轉換。要從知識的“壟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要想方設法從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研究者”和“開拓者”;同時,教師要由學習上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的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和心理健康的“維護者”。由“教書匠”轉變為“研究者”。

作為教師,要淡泊名利。從學習中瞭解到,上海一位退休教師,把自己的一處住房以250萬元拍賣所得款項全部捐獻給四川汶川賑災。這是多麼偉大的教師啊,她淡泊名利,視錢財如糞土。她真正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實在值得我們後學仿效。

當然,對那些教師中的敗類,我們要堅決剷除。我學習中,瞭解到,有些教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做事不擇手段,做出種種出格的行為,如,一篇文章被抄襲25次,還有“公開課作秀”,考試作弊,拷貝論文等,這些行為,實質是師德的問題。為此,教師的確要加強教師的道德修養,確實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要時時處處警醒自己,一切名利都是“浮雲”。要著力提高教師的職業境界,加強自身修養,發揮教師的人格力量,對學生要真誠,要嚴格,要全面。要豐富教師的文化底蘊。作為教師,要不斷學習,尤其是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要拓寬學習的介面,從而更好地讓自己在教學中游刃有餘。教師也要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促進教師人格的昇華。

作為教師,要真正對得起教師這光榮的稱號,要在教育教學方面下大苦功,切實搞好教研活動。要向教研要質量。我們知道,教研對教師的'成長有很大的作用。教師會在自己的教研中學到很多新的東西,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不斷超越,而且,在不斷自我超越中,教師有很大的發展。

教師在教學研究中,要注意幾點:要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有利於學生的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學生構建知識結構,有利於學生掌握重點,難點,有利於強化學生的直觀印象。總之,有利於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6

在今天的講座中,作為文化傳承人,有幸瞭解到統編教材的編寫特點、編寫意圖、編寫歷程,通過溫教授接地氣的解讀,撥雲見月,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傳遞的新理念。語文不再是學科語文,而更多的是生活語文,語文核心素養的落實要與學生的生活和實踐緊密聯絡在一起。同時,課程內容實現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的交融,讓學生在“融教育”的滋養下感受學習語文的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新課程設立之初,我們就要考慮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能力:創設真實的語文情境,統籌單元的學習主題,設立典型的`實踐活動。與此同時,我們要關注差異性,增強情境性和實踐性,探究學科與生活的結合。“遵循”、“尊重”、“用好”,言簡意賅,對我們今後的教學有很好的指導性,我相信今後的語文教學會更加靈活。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7

我有幸參加了高中新課程標準培訓,收穫很大。作為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師的職責和師德的重要性,努力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教師的基本準則。著力追求教師的“第三境界”,讓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真正實現教師“幸福的境界”。

我深深地懂得,教師要注意角色的轉換。要從知識的“壟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要想方設法從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研究者”和“開拓者”;同時,教師要由學習上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的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和心理健康的“維護者”。由“教書匠”轉變為“研究者”。

作為教師,要淡泊名利。從學習中瞭解到,上海一位退休教師,把自己的一處住房以250萬元拍賣所得款項全部捐獻給四川汶川賑災。這是多麼偉大的教師啊,她淡泊名利,視錢財如糞土。她真正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實在值得我們後學仿效。

當然,對那些教師中的敗類,我們要堅決剷除。我學習中,瞭解到,有些教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做事不擇手段,做出種種出格的行為,如,一篇文章被抄襲25次,還有“公開課作秀”,考試作弊,拷貝論文等,這些行為,實質是師德的問題。為此,教師的確要加強教師的`道德修養,確實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要時時處處警醒自己,一切名利都是“浮雲”。要著力提高教師的職業境界,加強自身修養,發揮教師的人格力量,對學生要真誠,要嚴格,要全面。要豐富教師的文化底蘊。作為教師,要不斷學習,尤其是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要拓寬學習的介面,從而更好地讓自己在教學中游刃有餘。教師也要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促進教師人格的昇華。

作為教師,要真正對得起教師這光榮的稱號,要在教育教學方面下大苦功,切實搞好教研活動。要向教研要質量。我們知道,教研對教師的成長有很大的作用。教師會在自己的教研中學到很多新的東西,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不斷超越,而且,在不斷自我超越中,教師有很大的發展。

教師在教學研究中,要注意幾點:要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有利於學生的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學生構建知識結構,有利於學生掌握重點,難點,有利於強化學生的直觀印象。總之,有利於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

總而言之,通過學習,從思想上,從教育教學理論上,從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我都有了全新的認識。相信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會力求活學活用,爭取在教育教學中創造更好的成績,以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8

帶著新課程改革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題記

一、以“生”為主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理念。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對這一理念最好的踐行就是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樹立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發展教學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採取有效策略,創造一種興趣盎然、生動活潑、風采迷人的課堂教學氣氛,強化語文課堂教學的人文性、趣味性,讓語文課堂教學"高潮迭起",使學生在精彩紛呈的課堂學習中獲得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協調發展。而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能有一股新興的魅力牢牢吸引學生,只有學生“樂學“才能”“好好學”,才能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一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勢必與教師不厭其煩的細講精練、單一以課堂為主的資源、沒有多大激勵作用的單調評價是格格不入的。於是新課標下的以學生為主,其實累的是我們一線教師,我們不但要好好琢磨學生的心理特點,要選好教學內容,要設計好課堂環節,要定好教學手段,掌握好教學藝術,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想想覺得我們又在風口浪尖中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難啊!

二、以“學”為主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是老師的“教”學生“學”,為了讓學生的終身學習的,老師要把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提供給學生。課標中指出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時間能力......這些要求和理念,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學生的“學”才是第一位,我想首先在課堂上多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讓老師閉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的新課改精神便強有力的佔據了語文課堂,對文章整體的感知質疑,對部分的`感知質疑,及對疑惑的解答,都需要學生自己主動探究才能真正讓她們掌握知識。其次要讓她們多讀多思多講。其次在課外要引導學生如何自主預習,自主複習。於是一些省市的《導學案》的使用,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再其次,就是要讓學生面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中自主學習。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所以新課標倡導多讀書少做題,作業“變臉”尤其重要,只有從課業負擔解放出來後學生才有更多的時間與書本接觸,於是我們要善於利用課外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積累,老師要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得閱讀興趣並給予正確積極的引導,學校和家長要給予全力支援。給學生創設廣闊的閱讀空間。比如定期地給他們推薦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然後讓大家暢談讀後的心得體會。還可以佈置她們去閱覽室或者圖書館等文化中心去翻閱好書。還可以藉助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從網際網路、報刊等媒介上搜尋自己要的資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誘發他們向高層挑戰的求知心裡。

課改的大潮湧動著,我們也努力去做一個好的弄潮兒吧!儘管比較艱難,我們也要勇往直前.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

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9

20xx年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網上釋出的第一天,我就製作了紙質版《課標》先睹為快。每天捧讀的同時,心想:什麼時候能有解讀課標的培訓呢?想著想著,竟令我生出“日日思君不見君”的惆悵。有幸能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語文學科專家鄭國民教授在4月30日上午講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主要內容和變化》的講座,一解我的“相思”之苦!

聽完講座,對照兩本《語文課程標準》,對我的衝擊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例如,20xx年的課程總目標跟20xx版對照比較,我發現新增了兩個內容:一是提出要建立文化自信,二是要求要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由此發生的變化是課程目標的改變。20xx版的課程目標是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設計的。而20xx版的課程標準已經改變為從“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這四個方面設計教學目標,以此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目的。

這幾年來,我們一直在積極倡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現在,我們終於在20xx版的課程目標中找到了核心素養的明確定義。“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也就是說,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一、文化自信,二、語言運用,三、思維能力,四、審美創造。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無法割裂開來單獨實現。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文化自信都必須以語言運用為基礎,在學生的語言經驗發展過程中得以實現。

在這次的聽課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課程實施”中“教學建議”體現的四大特點。

一、彰顯育人性

《課程標準》建議要“立足核心素養,彰顯教學目標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那如何才能彰顯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呢?這又必須從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出發,回到了我們前面提到的教學目標中,從每一節課具體落實“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四大目標,去整體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以達到“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

二、體現整體性

我們都知道,部編版教材跟以往的教材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體現了教材的整體性。一個單元為一個整體,一個學段為一個整體,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又為一個大的整體。因為教材的整體性,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應該注意整體規劃教學的內容。特別提到的是,20xx版課標中新設定了三個層面的“學習任務群”。在“教學建議”中要求老師要明確“學習任務群”的定位和功能,考慮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設計不同型別的學習任務,安排連貫的語文實踐活動,以此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凸顯實踐性

“教學建議”中提到:“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這裡提倡的創設學習情境,其好處就是避免了單調、重複的機械練習,把語言文字的學習和運用放到創設的各種日常生活場景和社會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教會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例如,我們在教學識字和寫字中,以前經常是機械重複地抄寫生詞以達到掌握的目的。如果是按照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我們就可以把這些生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去練習拼寫,既達到掌握書寫的目的,又達到了理解和運用的目的。

四、把握時代性

“教學建議”中提到:“關注網際網路時代語文生活的變化,探索語文教學方式的變革。”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科技的革新變化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勢必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極大的改變。這既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也帶來需要積極探索的新問題。因此,20xx版《課程標準》順應時代要求,特別對網際網路時代語文中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進行了深度解讀,為一線教師在以後的教學中如何正確使用資訊科技作出指導性意見。其中特別提到的就是教師要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語文學習,但是又要深度思考可能產生的影響,要揚長避短,使用適度,避免造成學生網路沉溺的現象。

新舊兩版《課程標準》的對比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積極思考和深入探索的問題,每一個方面都可以展開來作具體的論述,僅僅是通過一個講座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我們要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繼續學習和踐行20xx版《課標》的要求,以此達到吃透新課標的目的,更好地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能力而不懈努力!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10

新課程的改革,為今後國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更規範的要求,在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同時,確立良好的教學情境,注重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正確評價學生,做到與學生共成長,是今後國中語文教學的工作重點。要在教學中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充分考慮國中語文的學科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發展應用意識和創新思維,提高國中語文素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為未來發展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通過學習,我的評價觀也得到了更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把分數和聽話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是要進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評價,使學生能從老師公正的評價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揚,從而增強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感到雖苦尤樂,最終成為學習創新的主人。

為了儘快提高學生的國中語文水平,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在今後教學工作中努力做到:

一、樹立標準理念,深刻領會國中語文課程的要求

按照新的教改目標要求,認真學習有關檔案精神,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目標和內容,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研究國中語文教學的規律,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有創造性地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加強對中外文化的瞭解,拓寬知識面,加強自身修養,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能在自己的繼續學習和實際教學之中加以運用。

二、採用目標思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設計並結合學生的個體特點,按照教學內容,以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情趣愛好為出發點,儘量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有內容和有方式的教學實踐,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資訊,用國中語文與他人交流,發展用國中語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查閱、交流和互動等方式,學習並使用國中語文,積極鼓勵學生把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最終使學生受益終生。

三、關注學生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把國中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重視學生學習國中語文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時期國中語文教學要提倡“樂”的觀念,情緒越好,越樂觀,對所學內容便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將越好。要注重過程,區別對待,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學生只有對自己、對國中語文及其文化、對國中語文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國中語文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因此,在國中語文教學中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四、加強策略指導,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制訂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或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設計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設計提問的活動,讓學生們先討論,再解決,共性問題全班解決,個別問題個別解決,以求做到共性統一,個性張揚。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五、體現課改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我們應在新課程基礎上科學地整合並使用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當今社會對老師的要求較高,老師們應不斷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我們的國中語文思維教學,用淺易的國中語文來表達,提高培養學生的國中語文思維,發展學生用國中語文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允許學生有錯誤,鼓勵學生開口。創造真實、有趣的環境讓學生樂於學習國中語文。

六、合理使用教材,做到教師與教材的和諧統一教材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主要工具,也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資訊媒介。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有創造性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捨,對教材建議的教學方法做適當的調整。幾節優秀課例給了我極大的啟示: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做到認真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內涵。現行的教材極富德育意義,它圖文並茂,每課時無不滲透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助人為樂、熱愛勞動、勤奮學習、養成良好習慣等教育。國中語文教師要本著教書育人的原則,寓德於教,引導學生在逐步掌握語言知識技能的同是受到潛移默化的情操陶冶,使學生在語言交際中學會做人的道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教師應該對學生抱有期望,應該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創新潛能,都能通過努力學習獲得成功。所以應該設法創設民主自由、和諧寬鬆的學習環境,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勵的微笑、溫和的目光、親切的話語,將自己殷切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他們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從而能自由表達思想,消除害怕出錯的膽怯心理,樹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學習熱情。

總之,通過學習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新課程的實施,為我們樹立了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我們遵循的應該是掌握工具與人文教育相統一的原則,一方面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好聽說讀寫的基礎,另一方面重視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養,使每一課的教學都能讓學生完成一次心靈的裝備,讓多彩而悠久的祖國文化、正義和愛心這些永恆的東西根植於心靈深處,讓語文教學成為受益終生的教育。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11

2022年,新冠疫情反反覆覆,終是擋不住,萬千企盼的目光。在新版課程標準落地的那一刻,許多飄忽的心也落地了。他告訴我們,不必追,守住本心,踏實前行。

守正,以“學”為中心。

“守正”,就是要守住立德樹人的根本底線,守住語文學科的特有屬性和育人價值,追求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培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未來中國人。在中央作出關於義務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雙減”工作決策部署後,大家就開始有了各種探索,但全面檢視課程修訂體現的改革方向,究其本源,還是“以學為中心”的理念。

語文教學的本位意識已由“知識本位”轉向“育人本位”。知識已不再是傳遞性的,是基於活動而生成的,它需要我們將之轉化為幫助人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讓學生更深入地參與學習。落實全面育人、面向全體、素養導向、加強綜合、突出實踐、減負提質等,就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即“以學生為中心”。

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聚焦,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就成了根本任務。這就得將教師從過去的單一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合作者和組織者,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歷程,由關注自己的“教”轉向關注學生的“學”,“教師一篇一篇地教”轉變為了“學生一組一組地學”。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習活動的豐富,探究空間的開放,都是要求“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

創新,以“思”作根基。

語文新課標將思維能力作為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思維能力是一個整體性概念,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創造思維之間是互為融合甚至互為促進的。“素養”則是長期養成並在生活中自然表現出來的,這都指向學生能力的養成。此前教育部表示,現行的語文教學較多地關注形象思維,對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有所欠缺。要改變這一現狀,就急需不斷“創新”。如此“創新”,都是以“思”作根基。

“創新”就需要教師自身多“思”、能“思”、善“思”。教師的教學思維會成為學生被潛移默化感染的“範本”。新課標對語文教師職能和職業修養的要求都有了變化,在堅守語文課程性質和語文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我們就得多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更新自我、發展自我、豐富自我。

要強化思維能力培育,首先要求教師提高文字解讀與獨立思辨的能力,能以貼合文體的思維方式來解讀文字,並得出具體閱讀指導的程式和策略,讓自己的教學清晰且有深度,嚴謹而有趣味,方能讓學生深入而快樂地學習語文,發展思維,提升素養。

其次,教師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要引導學生多讀書少做題,創設真實具體的學習情境、組織學生開展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落實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多種課型相互結合,真正激發其內驅力,讓學生多“思”、會“思”、樂“思”。每一節課都要有思考軌跡,有序、有邏輯,“起承轉合”,由淺入深,由此及彼。每一節課都應有明確的思維培育目標指向、方法策略和評價機制。同時,這些學習活動要貼近學生的思維發展,帶有思維力挑戰,使學生學習行為、邏輯思維能力均得推進到鍛鍊。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生思維得以重塑、建構,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更推動“樂”思習慣的養成。

研讀新課標,讓“學科核心素養”入腦入心。我們當守住立德樹人之本,以“思”作根基,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用“以學為中心”教學模式,培育有“文化自信”的新時代接班人。

學習國中語文新課標心得12

從前我幾乎沒有讀過,現在卻覺得像尚方寶劍一樣的,就是《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沒有讀《課標》,怎麼能知道給學生教什麼呢?帶著這樣的認識,我認真讀了《課標》。這段時間對新課標的`學習,使我對語文教學的新要求,有了比較直觀的理解,也為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思考的第一個問題:什麼才對學生終身有益呢最全面的網站?除了聽說讀寫、探究思索等心理能力外,文化素養應是一種更加可以讓人終身受益的東西。文化可以深入到學生的靈魂,建構世界觀,重塑心靈。文化人格是人格的深層結構,是個體全部生活的精神之“根”。我們的語文教學應當有這樣的理念,應當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精神底蘊,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

都說“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與其他學科有著本質區別的地方。但是如果把一篇文章的解讀把“工具性”無限制的放大,那勢必上成了自然科學,抹煞了語文文字的深刻內涵,摒棄了優秀文化對學生的薰陶感染,再也談不上提高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同樣的道理,如果單單著眼於“人文性”,只注意分析作品裡的思想情感,而不顧語言文字運用的方法技巧,只注重文字內容對學生的`影響,那又上成了思想品德課和道德講堂,丟棄了“語文課程也是實踐性課程”這一基本理念。

所以,我們的語文課必須上出語文味來。它要培養人在思想情感方面的發展,培養學生提高人文素養這方面的價值,當然它也要讓學生在語文課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最近在準備賽教,特別害怕文言文的教學,當時唐老師告訴我,無論哪一種文體,都必須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既要讓學生思想情感受到薰陶感染,又要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這種對教師的引領、導向,是完全順應新課標的精神的。於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熱門思想彙報我將文言文的“文言並重”和“誦讀為主”作為主線來設計教學,完成對文言文的教學任務,落實雙性目標。鼓勵學生自主閱讀、鼓勵他們自由表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教師只是適時的點撥引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這樣的課堂無疑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

然而我的解讀只在淺層,還有很多的內容等待我去挖掘,只要我們領悟了新課標的內涵、精髓、實質,然後在課堂中堅定不移的貫徹實施,那我們的語文課一定會上出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