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通用15篇

心得體會 閱讀(1.61W)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通用15篇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1

一、讓孩子牢固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一簇火種,點燃拼搏進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盞明燈,照亮人生奮鬥的歷程。理想是我們的強大精神動力,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是中學生成長和成才的根本保證。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勿屆,容山距海不限也。志之所向,銳兵精甲不能御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麼要讓孩子樹立什麼樣的遠大理想呢?許多優秀中學生的成長成才之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價值。

二、讓孩子在溫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首先,家長要關心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幸福的環境。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思想從小就受壓抑,心靈和自尊心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因而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要想讓孩子茁壯成長,必須創造出一個幸福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有的家庭經常暴發“戰爭”,孩子在驚恐中不知如何是好,大一點年齡的孩子為此增加思想負擔影響學習,甚至發生悲劇。孩子既是子女又是朋友,對孩子要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在家裡我們從不給孩子什麼壓力,讓他快快樂樂地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搖籃,只有幸福溫暖的家庭環境,才有可能培養好孩子,教育好孩子,使他茁壯成長,不斷進步,取得可喜的成績。

三、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長要讓孩子從國小會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艱辛,從小樹立自立的思想,不僅要培養“吃苦”精神,還要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在日本,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吃苦”意識,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中國小,他們要求孩子在寒冷的天氣中跑步,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及克服困難的毅力;在英國有一所著名的伊頓中學,那裡的學生幾乎都能考入名牌大學,其經驗之一就是讓學生吃苦,該中學不設暖氣,在異常寒冷的'冬天,也只讓學生蓋一條毛毯睡覺,洗冷水澡,這就是刻意“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使學生得到磨鍊;在法國,做父母的絕不讓孩子亂花錢,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間也不輕易相互借錢。如果想用零用錢,只有去打工,他們的教育是自食其力不靠父母;而在中國,少年兒童的身心日趨脆弱,常表現出怯懦、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因為他們不知道何為飢餓、何為勞累、何為困難、何為貧窮……孩子中意志薄弱者甚多,這與他們生活總是一帆風順有關。所以,家長越保護越替代,孩子就越依賴越無能,勤勞是幸福的種子,閒散是墮落的禍根,安逸是孩子們成長的最大敵人,是埋在孩子們心中最大隱患。所以,要讓孩子在逆境中,在經歷風雨後的人生顯得更加燦爛。

四、廣泛培養孩子的愛好和興趣,不斷提高孩子的素質。

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培養孩子不能光抓學習,要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我的作法是提供各種條件全面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孩子從小就參加一些有益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學習提高孩子的素質,我感覺,今後的孩子光學習好肯定是不行的。現在提倡綜合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孩子們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掌握這個原則,不能死扣學習,一定讓孩子有特點有特長。有一個報道說中國留學生在國外聯歡,各國留學生在臺上又唱又跳,各種樂器很在行,演奏的十分動聽。邀請中國留學生上臺時,個個搖頭,你推我來我推你,沒有一個能上場。說起學習中國留學生最刻苦,可其他方面就差了一截,這是不行的。為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讀書習慣,我經常帶他去書店購書,開始是我為他選,後來是他自己選。從國小開始到現在,家裡已經擺滿了幾十本的書籍,孩子從這些書中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提高了素質。另外,組織經常性的戶外活動,開闊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不能總把孩子關在家裡,經常帶孩子出去,讓孩子在大自然和新穎的環境中開心地活動。有些有特別紀念意義的地方,孩子將銘記一生。

五、從小培養孩子的誠實、善良的性格

我經常跟孩子溝通,從一些小事和孩子講道理,讓他真正理解“皮諾曹為什麼會從一個木偶真正成為一個孩子的道理”。他需要什麼,合理的我會滿足他,不合理的跟他講清楚,堅決不跟他討價還價,不讓他養成亂花錢的習慣。通過日常生活中每件細小的事情,培養孩子純真友誼、互相幫助、和睦相處等良好品德。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2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國學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傳誦著中華文化的觀念文明。它就像一根堅韌紐帶,將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滋潤著中華物茁壯成長,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使中華民族以特有品質和風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優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時空界限融入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成為了傳之千古、揪之四海的為類共有的文明與智慧的結晶。

從前對於我來說,感覺國學有陽春白雪的味道,似乎是雅堂之事,是飽讀詩書者的功課,在大師們口中筆下舞蹈,高不可攀。如今,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感覺國學不僅在廟堂上生輝,在民間照樣閃光。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也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於每一箇中國人的成長曆程。

我們學國學,不只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則,還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識字能力,白話水平,有助於對其他知識領域的領悟與旁通,促進各課學業的進步。同時,還可以增進腦力開發,提高記憶力、注意力、理解力、創造力等。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國小開展國學教育,是使兒童心性向善,潛移默化,陶冶性情,根治社會風紀敗壞,道德淪喪的'一劑妙方。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聖賢的經典為基準,就是在元朝與清朝時,外族入主中原時,這種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變。這種以國學為基礎的教育,為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與治國能臣。然而現代的教育,只是對人的智力與技能方面的開發加大重 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聲律啟蒙,幼學瓊林,唐詩三百首,上到四五年級左右就可以讀四書五經宋詞元曲了,不一定理解意思,主要鍛鍊背誦和記憶能力,背誦雖然枯燥,但是底子打好了受益無窮。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3

我參加了為期近半年的新疆家庭教育網路培訓學習。通過學習,我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曾經的很多想法都發生了改變,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我是一名國中教師同時也是家長,家庭教育學習讓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

當今社會,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家庭對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取得家長的支援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實證明,這正是我們每位教師長期以來在實踐中獲得的成功經驗。學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援,體現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許多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與家庭無關,於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學生最聽老師的話”“學生只聽老師的話”為藉口,將教育責任完全放在學校和老師身上,或者認為只要“學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績一定好。

事實證明,這樣的觀點危害性十足,許多學生會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從而形成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甚至出現逆反的的行為。家庭與學校作為社會這個大系統中的重要組成要素,在教育過程中是不能分割開的,家長的錯誤就是在於未能認識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係而得出的不正確的結論。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觀念,促進學生教育發展。

先談談家庭教育的`現狀。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然而,教師們常常會

發出這樣的感慨——學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週,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一天。

現狀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頗 ,在我們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當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

A、“望子成龍”型。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佔有相當的比重。家長們因為歷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遺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對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較高。具體表現在:

B、“重視分數”型。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家長最棘手的問題;孩子的功課分數,是家長最關心、最敏感的話題。“學”者優則“獎”,已成為許多家長鼓勵子女學習的常用手段,“學習至上,成績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標。於是,家長包辦代替了孩子的家務勞動,一是心疼孩子,不肯過早地把責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於讓孩子幹“雜活”,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倘若孩子考了個好分數,家裡便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長几天都沒有愁眉苦臉。

C、“順其自然”型。這是獨生子女和“超生游擊隊”現象最為突出,家長因為自

身的價值觀的認同而採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認,有的家長是因為懂得遵循教育規律而理智地採取的這種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則是因為忙農活,養家餬口而無暇顧及,或因為自身的侷限而無奈放棄。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龍”和“順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癥結所在。所謂的“超現實性”,是指家長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過高的估價和希望,常常用鄰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優點去評判自己孩子的成敗,從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的指導

只有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和家訪,全面指導家庭教育。

1、指導家長“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對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導家長“賞識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從小就處在選擇之中,幾乎天天都有己的選擇。

孩子是培養教育的物件,不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賞識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甚至要學會賞識孩子的失敗,讓孩子感到家長永遠是他的後盾。在提高家長認識的基礎上,採取統一的內容,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育與評價。學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麼做”。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實踐為重點,及時反饋,樹立榜樣,找出差距,從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學校包打天下”的被動局面。

三、家庭、學校教育相結合

如何才能使學生家長認識到自身的教育力量存在並更好地發揮其教育能量,達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實現共同育人的目標呢?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都要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這樣才能有針對性有效果地幫助孩子成長。有的家長眼中只有“分數”,考了高分的孩子,就是完美,優秀的孩子,其他品德方面教育就不再重視。許多學生非常努力,但成績提高不快,於是家長便斷言“孩子笨”。這種態度造成學生心理負擔,自卑以至放棄努力,折回給教師教育工作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就是對待成績的方式上,要麼是不聞不問,要麼是求全責備,這些都會對學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

家訪是教師深入瞭解學生和家庭及其教育情況而與學生家長聯絡的重要形式,是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種延伸手段。在進行家訪的過程中,“報憂不報喜”的家訪往往會把重點放在羅列孩子的錯誤,意在指責家長的失職上,這樣,就會讓家長產生一種不愉快甚至牴觸的心理,損害了家長的自尊心,就有可能會使家長情緒低落、態度冷漠,出現不配合老師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在與家長交流時一定要學會尊重家長。一旦家長在心理上感覺得不到老師的尊重,就會容易對老師產生反感情緒,甚至與老師對立起來,這樣就達不到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因此,在與家長進行聯絡時,要對家長以禮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注意不要有傷害家長的言行,更不要有訓斥家

長的舉動,這樣才會使家長相信老師是在真誠地關心和幫助學生,才會使家長樂於接受老師的意見,從而贏得家長的理解、支援和配合,實現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在尊重家長的基礎上,還要注意積極主動的聯絡家長,加強與家長的雙向溝通,以利於共同育人。

新世紀科技的發展,給予我們越來越方便的交際方式,例如最近流行的“校訊通”正是一種方便、快捷的與家長取得聯絡和溝通的網路方式。得到讚賞的孩子必然樹立學習的信心和提高學習的興趣,有了家庭教育的同步,孩子才是真正地得到自己的教育,才會有更快更全面的發展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4

我首先非常感謝學校能給我這次培訓的機會來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其實剛開始,我還在想,我又沒有孩子,學什麼家庭教育。可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站在孩子面前,我何嘗不是一位家長呢。一開始對於學習只是淺嘗則止,可是學了幾課時之後才發現這個平臺特別好。這次學習我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人通常都有種心理,一旦學到了有用的東西,就想把它分享給別人。今天我就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一、活到老,學到老。

老祖宗有句話說得真好,活到老,學到老。一開始不想學,因為平時工作就夠忙的了,下班了還要學習,用腦子。學了之後才發現自己有多麼的無知。平時我對於自己的知識很自信,但我現在不得不承認我在管理班級和學生多方面發展、綜合素質培養方面存在著問題。尤其對於像我這樣的年輕班主任,遇到事情處理的方法的經驗不足。

比如在學到第三單元第四課時時,洞悉心理特徵,學習因勢利導。孩子在從一個環境到另外一個環境是,他的心裡,生理和外界環境都發生著變化,一定會難以適應,必須有一個適應期。我剛到學校時,接的是一個國小的一年級,剛開學時,我要帶著學生熟悉環境好幾天,就連上廁所都要讓他們排好隊,一個一個地去,像幼兒園一樣。我當時就想不明白,一個星期了,學生還是找不到班級,找不到廁所。學生在學業負擔上也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好多孩子剛入國小就會有上課沒有上課的意識。學了這個課程以後,我想以後再到一年級,我就有了實際經驗,又有了理論指導。

二、利用好學生的向師性發展德育

在第六課時樹立家教理念,爭做合格家長這堂課裡,如果把這個內容換成更新教育理念,爭做合格家長也是完全可以的。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說育人先育己,身正為範。孩子年紀比較小,有很強的'向師性,如果老師平時在學校裡能做到孩子的榜樣,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按老師的行為做事方式去處理事情。比如老師要言而有信,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這樣孩子慢慢地就會覺得這是一種驕傲的事情,他已經和老師站在一條線上了。比如有一次,我在樓道里撿到一張紙,結果我們班去水房洗拖把的孩子看到了,他就學著我的樣子,跟在我的後面把整個樓道全拖得乾乾淨淨的。我當時特別驚訝,然後想了想,就去班裡把這個同學好好地表揚了一番。結果,我們班就成了學校的名班了,衛生搞得好,孩子的養生教育好,德育方面得到校領導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榜樣的效應和孩子向師性的潛力。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德育方法,如果能在這方面加以重視和推廣,德育的效果會大大提高。當然這裡的重視不僅僅是一個老師,一個學校的重視,而是一個社會的重視。比如說一個孩子在學校有好習慣,但是家裡或者說"上學的路上"沒有持久的影響,那這個孩子的好習慣也不容易內化,最終也只是曇花一現。所以可以看出向師性的"師",就不再僅僅指老師了,而是每一個可以影響到孩子的人。

而作為家長如果想要孩子好學,自己也要努力提高自己,比如說家長自己整天就不讀書不看報,天天看電視玩手機,卻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覺得孩子學好的可能性不太大。所以通過這節課,我認為老師和家長都應該做到身正為範,時刻記著育人先育己。

三、手錶定律的反思

在心裡篇裡的第三課時中有一課是學用心理效應,啟用家教實踐。其中的手錶定律讓我很有感觸。本意上手錶定律是說只有一隻手錶,可以知道準確的時間,而擁有兩隻或者更多的手錶時就會讓人失去判斷力,無法確定時間。它實際上是告訴我們,每個人因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家庭環境和接觸的環境不同,遵循的準則和價值觀念也不同。

在教育方面也是同樣如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兩個最重要的環境就是家庭和學校,如果這兩個環境所遵循的準則不一樣,孩子就會困惑,不知道如何行事。比如說一個簡單的例子,學校的老師要求孩子回家要替爸媽做家務,拖地,倒垃圾。孩子回到家,爸媽想著孩子還小,再說也不需要孩子做什麼家務,只要把自己的作業做好就行了,回學校讓孩子說已經做了。這樣學校和家長的要求就不一樣了,孩子也許有想成為大人的渴望,但是又覺得父母說的有道理。夾在這樣的兩個不同價值觀中間,孩子的性格和價值觀會有一定的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家校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在開家長會的時候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儘量做到家校一致。

這次學習學的東西特別多,又不能一一列舉,以上只是我這次學習的感受最深的幾點,也是我學習之後一直正在踐行的幾點,有的地方說的不對的需要大家的包容。總的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這次學習是收穫很多。在教育這條路上我覺得我只是剛剛起步而已,需要不斷地學習,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依然感謝學校能給與我這次機會加入這麼好的平臺,以後也希望學校能為我們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

我在想這個平臺只是針對家庭教育,我覺得在教育這條路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分你我,攜手並進,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我想如果能建立一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學習和互動的平臺,那將更有利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也會減輕家長和老師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達到雙贏的效果。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5

家庭日常生活中,有現成的教育情境,緊緊抓住,及時施教,效果當然很好。如果沒有現成的教育情境,家長也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定的教育情境,並充分利用它來進行教育,效果也是很好的。家長利用或創設一定的教育情境,抓住機會,對子女進行有效的教育,孩子身臨其境,感受和印象都十分深刻,所受的效益往往終身難忘,這是一種高超的教育藝術。要善於利用或創設教育情境,家長應努力具備三個條件:

一、要有強烈的教育意識

要有高度的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自覺性,要時刻牢記家長肩負著“為國教子”的重任,不放過任何一個教育子女的良好情境。正如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加陳鶴琴先生指出的:“要知道養育兒女,乃是父母應盡的責任,你能培養小孩,那便是為國盡忠,為人類服務。

二、有敏銳的教育機智

有時候,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教育情境稍縱即逝,如果做家長反應遲緩,它便很快消失。當某種教育情境剛剛出現的那一刻,家長能夠敏銳地覺察到、意識到,並且善加利用,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定會收到空口說教難以達到的效果。如果看到孩子在公共場合隨地吐痰,亂拋紙屑、果皮、亂摘花卉不良行為,要立即教育並予以制止和糾正。

三、要寓教育於潛移默化中

家長的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對孩子來說是無聲的命令、行動的.楷模。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越好。”要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知時節”的春雨那樣,寓教育於家長日常良好的言行舉止的家庭環境的潛移默化之中,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6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著教育的開始。教育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隨著孩子的成長,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專業教師來完成,即學校教育。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也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援。下面,我就對女兒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一、“嚴”字當頭,絕對不能走向“寵愛”、“溺愛”

現在的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多了。以上現象均容易導致對孩子的“錯愛”、“寵愛”、“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為中心”。本該自己做的事情而要求爺爺奶奶代辦。例如,在我所教的高二、高三學生中均出現過父母給孩子盛飯事件。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為“事件”,是認為這種孩子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犯錯。家長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幫助他克服缺點,同時也嚴格要求孩子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我要求孩子不要以大欺小,對人要很有禮貌。對待孩子我嚴格而不專制。專制是強迫孩從育從,嚴格管教一定要注重講道理,以理服人,在對女兒的教育上,正確的觀點我尊重她,不傷害她,在不傷她自尊心的前提下給她講某些她能理解的道理。

二、時刻注意恰如其分的誇獎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可能面臨很多苦惱,例如:有時作業做不出、沒有朋友、怕寫作文等。我們首先不能忽視這些問題的存在,然後要想盡辦法幫助解決。此時父母親的及時鼓勵、開導尤為重要,通常情況下,我會認真仔細地讓她向我傾訴煩惱的原因,然後總有一句話:“你一定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決,媽媽相信你。”孩子需要鼓勵、誇獎。“誇”不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孩子的`信心。我認識很多這樣的父母,他們自己妄自尊大,而對孩子缺乏應有的尊重,對孩子不公平。孩子都會以自己所特有的手段來回應,他們或者哭鬧,或者任性,或者幹一些“壞”事來加以回報。“誇”要注意技巧,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孩子考試成績一般或差時,不要給孩子世界末日之感,多幫孩子找一些原因,關鍵是找出孩子閃光之處給予誇獎,千萬不能讓孩子失去信心。

三、努力培養良好的習慣

習慣可分為學習習慣和各種行為習慣。現在的孩子智商都較高,大多數孩子因習慣不良引起學習較差。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特別可怕的是有的孩子從小做事磨磨蹭蹭,即使他們現在學習非常好,到以後的學習都非常麻煩。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作業做完,當然還要做好,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培養孩子做事專心致志,敏捷靈巧,提高學習效率。否則孩子很容易出現因學習時間較長,失去學習興趣,被動學習而厭學的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的言談舉止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不是我們手中的一件物品,她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複雜的人,如果你從小就不能瞭解透她,不能與之交流,只是依靠父母所謂的“權力”來壓服他,那當他上國中、高中時,學習成績會一落千丈,因為在學習中找不到樂趣,他就會學會說謊,把精力放在交朋結友,沉迷於遊戲。經常聽到有的家長說“我兒子不怕我們,就怕老師。”其實這種家長的觀念有兩個錯誤:一是自己不願意承擔管教孩子的責任,想把責任推給老師,寄希望於老師把自己的孩子管好,自己等著摘果實;二是說明自己根本不會管孩子也不知道怎樣管孩子。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難搭起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學校教育反過來也影響著家庭教育,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很長,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7

作為老師和家長的雙重身份,讓我深深感覺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深知家庭教育的不足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這次學校提供的機會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收穫很大,感想很多。

一、要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我們作為中國家長,一般都教育孩子要聽話家長的話,這樣才是好孩子,才能得到獎勵。但現在我改變了想法。我認為孩子未成年,這是事實,但他也是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人,需要人去尊重,需要人理解。所以現在只要有事發生在他身上,我都會問詢問他的意見,由於他太小,我會給他選擇性的詢問。

二、對待孩子要保持心平氣和

以前,當我們叫孩子做某事時,如果他不願意或不理釋,我們就會不耐煩地對他吼,或者威脅他,以至於他對我們也會採取同樣的方法,一點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現在,如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心平氣和的問他為什麼,並且會努力勸說他按照我們的意思去行動。如此一來,孩子遇到什麼事也會心平氣和的你商量,而不會蠻不講理。

三、表揚孩子要具體化且要鼓勵永續性

現在的孩子都喜歡聽表揚,遇到不願意做的事經過你表揚,如:你好棒,好乖,好聰明,就會很高興的去做,做好後還不忘記在你面前自誇一下,造成什麼都是他最好的意識,沒有虛心學習他人長處的習慣。現在,如果我表揚我孩子,就會把這件事情什麼地方做的好分析給他聽,並且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現在的家長,都不讓太小的孩子做事情,即使孩子願意,家長也不願他們插手,怕把事情越做越糟。我個人就不這樣認為,現在的'小孩子做事情,不是把他當作負擔,而是當作遊戲,如洗衣服,有許多泡泡,小孩子會覺得特別好玩。另外做事情可以鍛鍊他的動手能力,為什麼不同意呢?我兒子在吃飯時要自己擺碗,第二次時把碗打碎了一個,從此以後,他每次擺碗時,都自己提醒自己要當心點。所以,千成不要讓他什麼都不能碰,不能摸,限制太多,要激發孩子多實踐,這樣做事才有條理和責任心。

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成長的兩大環境,學校的教育是大家一視同仁,那麼怎麼讓孩子優於別人呢?就要從加強家庭教育開始,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全方位。所以,家庭教育特別重要。而我也從中學到了管理學生的一些好方法,結合家庭教育,我也會把班級管理的更好。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8

英國教育家洛克早在17世紀就指出:"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視。"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家庭教育也隨之產生了新的變化和要求。今天的孩子是未來的主人,未來需要怎樣的人才,什麼樣的人才才能贏得未來?怎樣培養未來的新人才?種種疑惑困擾著每一位家長。

班主任作為一位管理者,是連結學生、家長、任課教師、學校的橋樑。一位優秀的班主任,既要帶好學生,服務於任課教師,管理好班集體,還要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本文就班主任指導家庭教育的意義、策略進行分析、探究。

家庭是兒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學校,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教師。家長一般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有用的人才,但由於職業特點,文化水平,性格脾氣等條件的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特別是由於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那種骨肉之情,往往會沖淡理智,科學的教育觀念,因而造成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的背離。班主任老師有義務也有很有必要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班主任只有與家庭密切配合,有意識地形成積極向上的教育全力,才能發揮出富有成效的綜合教育作用。

一、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質,是指導家庭教育的基礎。

我接管的班級中有這樣一位高學歷的家長,對教學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孩子上課不聽原任老師的講課,考試前家長給他補補也過得去,家長對教師教學不滿意,更談不上與老師的勾通與配合了。這種情況下,演繹了孩子的雙重性格。由此看來,如果教師只是個教書匠,你是無法贏得孩子的心,更無法贏得高學歷,高素質的家長的尊重與信任的。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代的變化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的師德精神又有了新的時代內涵。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學識魅力與人格魅力是師德的最高境界。教師的魅力是德才兼備的昇華。來源於對學生的博大愛心,對事業的無限忠誠,來源於淵博的學識,教書育人的能力和從不滿足的執著精神。一個優秀的班主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把班主任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做,用真心,真情經營這份光輝事業。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及現代教育觀念。在這終身學習的時代,廣泛閱讀是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提高自身素質的辦法。教師要閱讀文學類的書籍;閱讀生活智慧/實踐智慧類的書籍,如:《讀者》《青年文摘》等;還要讀教育新理念類書籍,如:[美]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美]加德納《多元智慧》等;還要讀教育隨筆/教育手記/教育日記類書籍,如[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等。班主任還要結合班級情況,理論聯絡實際開展德育課題研究。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以師者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贏得家長及社會的普遍尊重。

二、班主任主動與家長溝通,是指導家庭教育的前提。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學生入學後,他們的全部生活仍然與家長保持著聯絡,因此家庭教育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動與家長勾通,取得家長的支援,各項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明智的班主任應該放低姿態,放平心態,經常主動地與家長一同分享孩子點滴進步的喜悅,交換教育的意見,聽取家長的建議。記住,你的熱情能讓堅冰融化。本學期我調到新學校接任一個新班級。註冊那天幾位挑剔的家長擺出一副要找校長理論的架勢抱怨到:"怎麼搞的,每年都換老師"。我當場承諾:"請放心,我會用實際行動讓你們滿意的。"我深深地知道這句承諾的分量。記住學生的名字,瞭解家庭情況,向原任班主任請教,設計新穎的課型……。第一堂課生動的自我介紹,孩子的心被我收攏了,一週後,我一一與家長們電話家訪,家長被我的誠意感動了,被我的敬業精神感動了,他們有的給我發來熱情洋溢的郵件,有的主動主動打電話給校長:"校長,謝謝您給我們的孩子配了一位優秀的班主任,我們一定會支援學校的工作。"如今那些原本挑剔的家長都成了我的教育教學的好參謀。

主動與家長勾通的方式除了傳統的家長會、家訪、電話訪問外,我利用網路與家長勾通,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把本學期的班級計劃、學科學習目標、學生階段思想動態等通過文字上傳到網上供家長了解,取得家長的支援。另外我經常在學生的.日記本、試卷、練習本,作文字上批註一些溫馨的激勵性的話語。如:"進步啦,繼續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感謝家長的話如:"媽媽辛苦了,孩子的進步有你的一份功勞呀!""讓我們共同努力,孩子會有更大的進步!"等。對於比較特殊的孩子我則上門家訪,因為家訪是一種其它教育方法所不能取代的。根據家長的要求,我還設定了每週五放學後是"校訪日"時間,讓需要找我瞭解孩子情況的家長在這天與我和孩子面對面地交流。我因此週末會晚些回家,可卻收穫著喜悅。

三、班主任專題指導,是指導家庭教育的關鍵。

教育專家孫雲曉曾提出:"為人父母者需領取執照"。這一說法雖在中國不能實行,但也匯出了一位教育專家對提高家長素質的渴望,也道出了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心聲。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學歷的高低並不能完全代表家庭教育素質的高低。教授殺子,寒門三博士等事例就是很好的例證。一位身為領導的家長對我說:"單位上至高層領導,下至幾百號員工我都能搞定,就搞不定我兒子一人,老師,他就聽你的。"一位擁有博士學位的大學教授說:"我會搞高深的學問,可一個拼音字母要教一天,這可真難倒了我,我還得聽聽你的指導。"常常有家長對我說:"我們也很想把孩子教育好,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做起。"由此看來,以我們自身的專業優勢,完全可以自信地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工作。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的好壞決定著人生的成功與失敗。培養孩子終身受益的習慣,我和我的學生家長們在快樂地實踐著。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9

孩子對是非的辨別能力較差,做錯事是難免的,生硬的教訓、批評可能會令父母和孩子的關係鬧僵。這時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緻地跟他講道理,指出孩子的錯誤行為,說明由於他的錯誤行為而破壞了規定,或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強調他必須對錯誤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進行補救。並且向孩子明確表示自己對謊言的態度,希望他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等等。

孩子做了錯事,父母不可聽之任之,一定要認真處理。必須向孩子嚴厲指出: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能去做的,並要根據孩子錯誤情節的嚴重性給予必要的懲罰,讓孩子體驗到做錯事後所引起的不愉快,從而牢記教訓。對孩子故意的破壞性錯誤不能任其發展下去,要認識到孩子的不良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所以教育也需要一個較長過程,不能性急,幫助孩子逐步明白道理,學會自尊、自律。例如對於孩子某些不良行為,父母可通過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語言刺激,來減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為的頻率,比如:目光注視(以冷峻的目光較長時間的注視孩子)、距離控制(逼近或遠離孩子)、輕微的懲罰(拿走孩子喜愛的`物品),這樣會使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產生內疚和羞愧,從而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為發生的次數。

如果寶寶做錯了,就要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如揚揚把蘭蘭的玩具弄壞了,那麼媽媽要讓他明白,是由於自己的過失才造成這樣的後果,並幫助寶寶承擔責任,陪他一起去買玩具賠給蘭蘭並且向她道歉。勇於承擔責任的寶寶是受歡迎的,可以為自己贏得讚許、信任、朋友等。這樣的好處一是使孩子擺脫自我中心,知道外部世界並不總能為所欲為;二是讓他遭受必要的情緒挫折,體驗到後悔、難過、害怕是什麼東西,三是讓他學會協調自己與環境的關係。

讓孩子自己提出補救的辦法。這將促使孩子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更多的思考,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假若孩子提出的辦法不恰當,你可以再提出一些補救的辦法來引導他。要求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補救的最終目的,是教給孩子發展自己內在的約束力。一般說來,孩子學東西快,忘得也快。要有效地運用補救的辦法改變一個孩子不守規矩的行為,必須不止一次地強化它。要在不同的情況下耐心地、再三地強化它。特別是對那些學得較慢的孩子或情緒上易受到干擾的孩子,更需要較長時間的幫助。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10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學校、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應該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老師。所以,我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經常和他們談心得體會:

一、應該有榜樣的意識。

要想孩子熱愛學習,父母首先要熱愛學習。為帶好頭,當父母的應該每天要給自己安排一定的學習時間,這個時間最好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哪怕看看報紙或小說都行,主要是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學習的氛圍。要想孩子有良好品德,父母首先要有修養。父母平時待人接物要熱情,謙虛,禮讓,誠實,守信,一句話:在品德教育這個問題上,身教重於言教。心胸狹隘的父母很難培養出一個胸懷大志,襟懷坦蕩的後代。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的學生剛升入國小,自覺學習能力很欠缺,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幫孩子擬定一天的學習安排。如起床,漱洗,朗讀,識記,聽寫,預習等。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慢慢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幫孩子集中注意力。低年級學生做任何事情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干擾。針對這一情況,建議家長專門設一間書房,孩子做作業時,一個人到書房裡做,儘量避免家人的活動影響她的注意力;書桌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在孩子做作業前要全部清除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東西放多了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儘量讓孩子在臺燈下學習,這樣房間其他地方處於暗光中,這樣也能促進孩子集中注意力。

三、加強與孩子的情感溝通。

當今社會非常複雜,一些不良文化,不良社會現象以及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對孩子影響很大。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越成功,不良的東西對孩子的影響就會越小。家庭教育首先應該讓孩子認同家長,感受到家的溫暖,孩子應該把家當作心靈的歸宿。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家長應學會與孩子平等相處,充分享受孩子們的快樂,共享美好生活。通過這種方式,能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當家長的也會在這種無拘束的活動中發現孩子的不足,以便有針對性的修正教育內容。

總之,教育子女的問題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必須靠家校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11

很榮幸三月份我參加了達阪城區首期班主任家庭教育培訓學習。起初區教育局給我校安排了2—5名班主任必須學習班主任家庭教育和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學習的任務,為了完成學校的德育任務,我"不得不"參加這次的硬性"命令"。可是通過短短又緊張的半年學習,我改變的我當初的想法,我的這次學習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恩賜"。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不僅是一名班主任,是一位快三歲孩子的母親。讓我深深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班主任家庭教育學習讓我真真切切感到當今社會教育對於一個孩子成才、成人都尤為重要。

從三月底到現在已經學習半年的學習。我認真學習,進呱呱房間聽視訊課,完成《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遠端規定課程116講,和每個週一9::00的呱呱房間必修課,使我的思想受到了衝擊,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改變。現將我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班主任作為一位管理者,是聯絡學生、家長、任課教師、學校的橋樑。一位合格的班主任,既要帶好學生,服務於任課教師,管理好班集體,還要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通過學習家庭教育,讓我能更好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以前開家長會除了給家長反映孩子的前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就是表揚學習好的,批評學習差的,捎帶批評家長如何如何沒有做一個合格家長等等。開完家長會沒有起到一丁點作用,反而有個別家長認為在家長會上因為沒有給家長留"面子"而和老師有些對立了。

記得20xx年下半年張慧娟老師來到我們學校為我校的五六年級的'家長做了一次家庭教育的專題講座,家長們在與張老師的互動中深深的覺得,孩子的教育不再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家長也樂意到學校來與我們溝通,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前的的家長,只會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他忽略了現在的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教育孩子不在於你有多麼高深的文化,而是在於你是否真真意義上的"愛"你的孩子,可能所有的父母都會說,我怎麼不愛自己的孩子,我這麼辛苦是就是為了讓他以後過的更好嗎?是呀!每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情我們可以理解的。可是往往就是這種急切的心情導致許多悲劇的接二連三的發生,因此班主任老師有義務也很有必要指導家長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班主任只有與家庭密切配合,有意識地形成積極向上的教育合力,才能發揮出富有成效的學校與家庭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成效才能大大提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老師。家長一般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有用的人才,但由於職業的特點、文化層次、性格脾氣等條件的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特別是由於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那種骨肉之情,往往會沖淡理智,忽視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因而造成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的背離。這就要求我們主動與家長勾通,取得家長的支援,各項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明智的班主任應該放低姿態,放平心態,經常主動地與家長一同分享孩子點滴進步的喜悅,交換教育的意見,聽取家長的建議。主動與家長勾通的方式除了傳統的家長會、家訪、電話訪問外,我利用網路與家長勾通,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把家長也帶進了呱呱視訊房間的家庭教育學習,家長帶動家長進呱呱視訊房間課堂學習,最近又發動家長加入中華家庭教育微信公眾賬號,讓家長即使家裡沒有電腦一樣可以學習先進家庭教育的理念,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現在的我教育學生也不再用放大鏡看學生的缺點,而是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讓學生在不斷地成長中建立自信心,讓他覺得他不是不是最差的,他的進步,老師看在眼裡,父母看在眼裡,他每天都會有一點點的小進步。我也會經常給孩子們說:每天一個小進步,十天一個大進步。只要進步了,我抓住時機鼓勵,表揚。我們班現在原來不寫作業的還已經主動按時完成作業。

在與家長溝通,我也不再不在把家長請到學校來不再一味的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而是先是對孩子某些方面做以肯定。讓家長從內心深處覺得孩子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同時對於孩子在校出現的不好問題向家長了解情況,與家長共同分析出像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最後和家長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糾正孩子的"毛病"。作為老師,就是要指導家長如何正確的教育自己的孩子,雖然教師是"知識"的代名詞,但是我覺得現在的我是與廣大的家長朋友,和學生是共同成長的。讓我們共同努力將我校的家庭教育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12

《弟子規》中關於孝道的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就不是有形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假如現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出這麼好的言行舉止,那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其次,從《弟子規》裡,我讀到了誠信。為人處世,除了孝道,就是誠信了。誠信為本,誠信也是國人所追求和倡導的一個基本素質。任何時候、任何朝代,一個人立於世,只要開口說話,首先就要講究信用,欺詐不實的言語,在社會上是不可能永遠行得通的。同時還要注意的是,話說得多不如說的少。凡事實實在在,不要講些不合實際的花言巧語。

目前在社會上,有一些人還未看到事情的真相,就喜歡輕易發表意見;對於事情瞭解得不夠清楚,就輕易傳播出去;遇到有人談論別人的是非好壞時,不管與已是否有關都喜歡參與進去,這些都不是正常現象,是與中國人的傳統道德相違背的,是應該屏棄的.。

還有些人,聽見別人說自己的過錯就生氣,聽到稱讚自己就高興。殊不知,這樣一來,圍繞在自己身邊的虛偽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真誠有益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如果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先應該自我反省,檢視自己是不是有這些優點,是不是空有虛名;當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過錯時,要正確地接受和麵對。只有這樣,正直誠實的人才會喜歡和自己接近。

另外,從《弟子規》裡,我還讀到了仁愛。提示自己對於身邊的人要有顆關懷愛護的心,如同蒼天與大地,絕對沒有私心、壞心,不論好人、壞人、聰明、愚笨、尊貴、貧賤、種族、國界都一樣給予保護和承載,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不為名利也毫無虛假。這也正是“天同覆,地同載”的大同境界。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主子、奴才”的社會,也很少有人用婢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在這個社會裡,上下、尊卑的關係仍然處處可見。而這是與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提倡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因此,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弟子規》裡的“泛愛眾”思想,多為大眾著想,共同營造一個相互關懷、相互體諒的溫馨、和諧社會。

總而言之,《弟子規》所講的道理,正是聖人的訓誨,從“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著手,尋求人生的歸宿,是很多偉人、聖賢的最大願望。在《弟子規》中,聖賢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這就是所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我們這些後者有真正的福報,能夠聆聽到聖賢的教誨,對我們將是莫大的幸事。所以讓我們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反覆讀誦,深入內心,並把它當成個人反省的鏡子和行為。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13

家庭教育培訓心得體會

我參加了為期近半年的新疆家庭教育網路培訓學習。通過學習,我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曾經的很多想法都發生了改變,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我是一名教師同時也是家長,家庭教育學習讓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

當今社會,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家庭對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取得家長的支援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實證明,這正是我們每位教師長期以來在實踐中獲得的成功經驗。學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援,體現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許多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與家庭無關,於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學生最聽老師的話”“學生只聽老師的話”為藉口,將教育責任完全放在學校和老師身上,或者認為只要“學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績一定好。

事實證明,這樣的觀點危害性十足,許多學生會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從而形成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甚至出現逆反的的行為。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該有一種做“大教育”的“大格局”胸懷,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構成三位一體,相互滲透、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1、首先要力爭作好為人父母這個角色,認真去領會、學習、鑽研、踐行諸多專家、教授報告中的思想觀點和育人方法,以自己的孩子為培養教育物件,讓他們健康成長、進步,真正做一個“為

國教子、為世育人”的教育楷模。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彙集身邊的好友父母,共同探討培養孩子的好方法,一方面使各自的所學所知得到相互印證,另一方面也使大家能夠相互促進、共同成長,同時更能夠形成正確的、良性家庭育人氛圍。

2、作為一名教師,家庭教育方面的寶貴經驗同樣適合於我們的學校教育,有了正確的育人理念、科學的.育人方法,更能夠指導我們的班級管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能與學生家長共同攜起手來擔負起教育學生的任務,效果將會更加突出,家長會、家訪、家長學校、校訊通等方式都是我們施展教育才能的廣闊空間。

3、為真正做好家校溝通,使學校和家庭共同擔負起培養教育學生的任務,要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加強對各級家長學校的有效指導,把我們的家長學校辦好,辦出效果來。只有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和家訪,全面指導家庭教育。

1、指導家長“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對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導家長“賞識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從小就處在選擇之中,幾乎天天都有己的選擇。

孩子是培養教育的物件,不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賞識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甚至要學會賞識孩子的失敗,讓孩子感到家長永遠是他的後盾。在提高家長認識的基礎上,採取統一的內容,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育與評價。學校重

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麼做”。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實踐為重點,及時反饋,樹立榜樣,找出差距,從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學校包打天下”的被動局面。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14

孩子就像一棵樹上的果子,果子看上去很好的時候,大家都感覺很不錯,很欣慰;果子若不好,那麼,單純關注孩子是不會有多大改變的,要關注這棵大樹,給很好的肥料,適當地給,該修正就修正……才會產生好果子;如果是樹的問題,絕不要讓果子單獨承擔,不輸在家庭教育學習心得體會。那麼這棵大樹應當紮根在哪裡呢?那就是家庭教育。

讀讀裡面的案例,和孩子的父親聊聊孩子的動向以及統一我們的立場,不僅能夠形成自己的家庭的核心價值,也能加深家人間的情意。在家裡時,讓孩子盡力遵守規則或做不到時坦白或表達歉疚外,很難鑽空子。他就能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他應該關注的遊戲和生活實踐中,使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家人交流中得到自身的成長。每位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長,將來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當孩子日漸長大,他的成長帶給我們很多快樂,也帶給我們無盡的困惑和煩惱,為什麼他是如此的任性、如此的叛逆、如此……作為父母的我們該怎樣做?要怎樣做?成為我們全家爭論的話題。我們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家庭,也並不奢望孩子能成為什麼大人物、大智者,我們只是希望他能成為一個知道是非對錯、善惡美醜的'人……說到這裡真的十分感謝xx

通過學習得到一些心得。

(一)營造使孩子心情舒暢的家熱愛孩子的父母都想為孩子提供舒適安全的家。

家的含義不僅是指有大面積的住房,有許多玩具,庇護孩子身體安全不受侵害。更重要的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要具有最多的和諧與關愛、最少的緊張與壓力良好的家庭氣氛有利孩子身心健康,讓人也在和諧中感受到愛,懂的愛,懂得包容,懂得理解、懂得感恩,做一個善良,快樂,大度,樂於助人的人!

二)在原則上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如果你能尊重他的選擇,適時地引導與鼓勵,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要在他還沒有成年的時候就揹負我們大人的煩惱。

不強迫、不被迫他做他極不願做的事。不需要教孩子學會快樂,孩子天性快樂、喜悅,但這種心情要自由地表達出來卻需要家長的允許,有時還需要家長的鼓勵。生活愉快並不意味著豐厚的物質條件。家長越熱愛生活,樂於與孩子在一起,孩子的生活就越急切地想擁有生活,每天早上醒來就露出微笑,思想彙報專題聽到音樂會隨之起舞,高興時由衷地放聲大笑。生活健康愉快的孩子精力充沛,充滿好奇心,渴望探索,積級參與周圍世界的活動,樂於與人友交往。

(三)讓孩子生活愉快

不需要教孩子學會快樂,孩子天性快樂、喜悅,但這種心情要自由地表達出來卻需要家長的允許,有時還需要家長的鼓勵。生活愉快並不意味著豐厚的物質條件。家長越熱愛生活,樂於與孩子在一起,孩子的生活就越急切地想擁有生活,每天早上醒來就露出微笑,聽到音樂會隨之起舞,高興時由衷地放聲大笑。生活健康愉快的孩子精力充沛,充滿好奇心,渴望探索,積級參與周圍世界的活動,樂於與人友交往。

(四)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渴望學習與探索,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孩子出生以後的最初幾年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段,如果孩子的各種嘗試與探索能得到外界很好的理解與引導,孩子的學習本能就能順利地轉變成自覺學習愛好學習的興趣與習慣,這種興趣與習慣的建立使孩子受益終生。保持與促進孩子對學習班的興趣,是家長的重要責任。孩子學習和探索的行為給予鼓勵、呵護與引導,尊重孩子的興趣與選擇,孩子提問,允許孩子自己發揮,反覆試誤,欣賞孩子由學習而獲得的樂趣,孩子很快就會認識到,學習把事情做好,既能獲得自我滿足又能討家長的歡心。反之,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智慧火花不欣賞,對孩子的嘗試橫加干涉與限制,超越孩子的能力強迫加壓,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會受挫,還沒有等到上學,已經變得害怕探索、不想學習,甚至厭惡學習,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祕訣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多給孩子是求知的天然慾望,讓孩子愛上學習,我們很多家長給予孩子太多愛、太多這不能那不許、也太多責備。唯獨少了他最需要的理解。我們都是從為人子的階段經歷到現如今的為人父母,雖然我們有過走彎路的經歷,但卻成不能把自己走的認為的得出的成功筆直的路給孩子走。

家庭教育學心得體會 15

教師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師,良好的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家長是孩子的的第一任老師。我常常想如果能有一種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的新型的教育模式的的話,一定會是所有家長和孩子的福音。這種新型的知識培訓使我們每一位班主任老師受益匪淺。以下就是我這次培訓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成人是目標。

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

(二)家長是鏡子。

“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著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態。“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範,自覺地將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範於孩子。再次,要創造和諧環境。教育環境的優劣是孩子成長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那麼家庭生活氣氛的默化薰陶不可忽視,家庭長輩品行道德的心靈潛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適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在爭吵、埋怨、偏愛和缺乏溫暖中生活,他將學會詭辯、責怪、妒忌和冷漠??,這種現實是“無言之教”。不是危言聳聽。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引導孩子無論幹什麼不但要用心而且要盡力,即使結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於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後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會造成什麼後果,以後應如何改正錯誤。多鼓勵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不要盲目地批評他們的努力和失敗。給孩子樹立信心,自信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不能夠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失敗,而應該讓孩子樂於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成功。正因為這是一個漸進的培養過程,因此,需要我們無論在生活的小事上,還是在遊戲、學習中,都需要始終注意這一點。生活中,孩子需要幫忙,需要愛,作為父母不是全盤代替,而是進行合理的關懷和訓練,要讓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動樹立的,而不是別人能給予的,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四)、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學習成績是檢查學生學習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長應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所以當家長接過孩子的考試成績單時,不要只看分數高低,而應本著瞭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狀況的一個側面去考慮它。決定成績的因素很多,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經驗,以利以後的考試;對於孩子的進步則應及時鼓勵,並且幫助孩子明確進步的原因,樹立孩子的信心。如果把孩子的考試成績單看成是“獎懲通知單”,一看考了高分,給予物質獎勵。看到成績不好就打罵、懲罰孩子,只會增加了孩子再考時的恐懼心理。

現代教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統一體,三者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教育孩子這個課題,是困難而艱辛的,但也富有樂趣和慰藉。今後,我決心將這次是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學生培養成為成為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