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雙減背景下課堂研修心得範文(通用6篇)

心得體會 閱讀(2.72W)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雙減背景下課堂研修心得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雙減背景下課堂研修心得範文(通用6篇)

雙減背景下課堂研修心得1

通過這段時間對於高效課堂相關材料的學習和研修,對於如何構建高效課堂以及如何針對自身情況更好的推進高效課堂建設,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心得體會。

當前全球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使人才競爭、科技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科技和經濟的根基在教育,教育競爭才是根本的競爭。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這就決定了教育在提高國民素質,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改革已成為世界教育的潮流和必然。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戰線的一場變革,也是進一步推動我國教師教育事業發展,提高教師教育專業化水平,更好地為基礎教育服務的重要契機,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

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則是教學,所以教學改革成為了一種必然,縱觀我們目前的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然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甚至對學習產生逆反、牴觸心理,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為教與學最突出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要系統地研究教學的高效性理論,努力形成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體系,用以指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最終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我們應該在做到系統的基礎上,針對地區性發展做出相應具體措施,使高校課程的構建靈活化,多功能化。

我校地處偏僻的鄉村,如今的農村國小由於自然環境、生活條件等因素,家庭教育跟不上,許多學生只能通過課內學習來獲得知識、獲取資訊,學校教育承載著太多的責任。通過實踐,教師教的行為和學生學的方式雖然有了一定的改變,但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還沒有被廣大教師真正內化,還沒有變成持續的教學行為,教學效率離高效課堂教學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積極主動地改革課堂教學、研究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國小課堂教學模式,探究課堂教學的高效策略和科學方法,完善教學常規基本要求,大力優化教學全過程,讓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都發揮最大效益,使每一位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和諧發展,是農村國小教育自身積極應對形勢,謀求發展的需要。

為此,個人認為我們應該提出專門針對農村國小的高效課堂模式構建,利用這一“突破口”,積極探索科學高效、質樸實用的課堂教學流程,使得我們的教育能夠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以上是我在這段時間對於高效課堂相關資料的研修心得,希望對農村國小的高效課堂的推進起到一些作用。

雙減背景下課堂研修心得2

隨著資訊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基於網路環境的“xx通”已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教學。“xx通”是指教師所在學校的每個教學班的裝備基於網路環境下,以投影機+白板為終端顯示,每個班級都能同時上網,網路和教學資源共享,演示課件、現場直播、收看電影電視節目等,實現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最終促進學生髮展的教學裝備。它給我們帶來教育裝備條件改善的同時,更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作為課題組的成員,以及一名一線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了“xx通”應用於課堂教學,給我的教學工作和學生們的學習帶來了諸多方便。以下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xx通”工程的實施,更新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利於幫助教師靈活教學。

“xx通”的實施,實現了教師備課方式的改革,從原來的手寫走向鍵盤輸入,從純本文方式實現超文字方式,教師可以登陸學校網站的“網上備課系統”進行電子備課,備課系統可以集教案、教學素材(課件)、課堂練習、作業等多種資源於一體,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教師備課資源的共享。教師可以在辦公室裡備課,進行課件的設計和製作,在區域網內通過網路上的芳鄰上傳下載資訊,並把自己製作的教案、教學素材(課件)上傳到網上備課系統。也可以在家中將自己設計的教案、課件等直接上傳到學校網站的網上備課系統,還可以通過搜尋引擎直接從網際網路上檢索、下載教育教學上所需要的教案、課件或論文等各種有用資源,並進一步加工整理,為我所用。同時,多媒體與網路工具應用於課堂教學,使教學內容集文字、影象、動畫、視訊等資訊功能於一體,影象清晰,動態感強,資訊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資訊、多趣味和高效率。通過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地演示能有效地突破重點、難點,從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二、“xx通”的建成,推動了教師專業化的成長。

“xx通”提高了教師的認識,使教師樹立起“終身學習,常教常新”的理念。“xx通”是新事物,呈現出很多的優點,它既可以成為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工具,又是教育理論、教育技能、教育方法的交流平臺,教師在使用“xx通”中,深刻地認識到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了解新事物、感受新事物,不斷地縮小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同時,教師利用“xx通”通過網上觀摩課、網路教研等一系列活動學習交流教學經驗和方法,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不斷豐富,教學水平越來越高。“為了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學,教師在有關教學研究活動中,可以對課堂教學過程拍攝現場錄影,並據此進行教學評價與反思。”這種方式比較忠實地記錄了課堂上所發生的一切活動,為教師的反思提供了比較全面的第一手資料,如對具體問題的處理是否恰當?教學中對學生的關注是否全面?學生的反應如何?是否對學生的一些閃光點進行了及時評價並生成了新的教學?自己的教學語言、教態如何?而這些內容僅僅通過教師自身的回憶及基於回憶基礎上的反思是比較困難的。一位教師在觀察了自己的教學錄影後,驚訝地說:“這是我上的課嗎?竟然問了50多個問題,不可能!”在個人反思的同時,也有利於教師的集體反思,將不同種類的教學問題集中反映出來,方便教師的歸納和總結,有利於完善和改進,從而推動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三、“xx通”應用於課堂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師可以把課堂設計製作成課件存入電腦,在教學過程中,課件可以讓教師的板書更加清晰,並具整體性和系統性,可以把多層次、多方位的思維集中在一起進行比較,同時也可以使知識更富趣味性。有了“xx通”,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可以創造故事情境、漫畫情景、論辯情境、成語情境、影像情境、名片名段欣賞等,每個好的教學情境都會引起學生的愉悅甚至激動,在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都會形成一個教學高潮、一個閃光點,學生的興致高,教學效果好。學生在情境中不但能獲得知識,受到教育,提高能力,還得到美的享受和薰陶。

四、“xx通”改進了學校的管理手段,豐富了學校的德育教育途徑。

隨著學校教師備課的電子化,學校的無紙化辦公擺上了議事日程,學校對教師的計劃、教案等的檢查也將採用網路化,檢查的結果通過公告的形式在學校網站上釋出;設計製作用於檢查教師使用多媒體裝置次數的動態統計軟體,隨時瞭解每位任課教師的使用次數,這些資料從管理上來講雖過於簡單,但在對於促進教師積極使用上發揮了較強作用;學校管理同樣可以利用“xx通”來進行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有條件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教師的教學視訊,從中找出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案,督促教師完善和改進。

五、正視問題,加強管理,把應用與研究納入科學的計劃之中。

在運用“xx通”教學的三年來中存在了不少的問題,需要一線教師去克服,也需要管理者走進教室、辦公室聽一聽、看一看,進行具體的指導。

1、“xx通”的電子白板不能代替黑板,容易使教師忽視板書甚至省略板書內容,一節課下來黑板上什麼都沒有留下。課堂內容隨著課件的翻頁一閃而過,這樣勢必造成學生對所學內容印象不深刻。應該認識到,xx通只是輔助教學的一個工具,還不可能取代黑板的作用,板書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板書的示範作用和保留性不是課件所能替代的。

2、“xx通”課件為求新穎太過花哨,動態圖片過多,雖能引起學生興趣,卻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應儘量少用或者覺得沒必要的時候就不用動態圖片,課件的結構設計、圖片的使用、色彩的選擇、動靜的安排都需要動腦思考精心製作。總之,靈活掌握和運用“xx通”裝置服務教學是每一名老師要努力學習掌握的教學手段,課堂教學資訊化,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努力實踐,我相信,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xx通”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合理利用“xx通”進行課堂教學,必會使我們的課堂不斷地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讓學生們學得更輕鬆、更有趣,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快樂的學習家園。總而言之,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xx通”平臺所提供的多媒體技術為國小數學提高了教學效率,改變了落後的教學理念,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實踐能力,增強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同時,“xx通”的靈活運用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高,從而教學質量隨之提高。

雙減背景下課堂研修心得3

當聽到校領導下發傳達江西教師網遠端研修的訊息時,大多數年老的同事都有種不太愉快,因為在有些老師心裡,總認為網路教育研修都只是個形式化模式,通過這些天的學習使我改變了這種想法,覺得網路教育研修很有必要。

在這次研修學習過程中,我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工作室專題研修,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我做到了積極參與認真學習工作室老師和其它優秀老師的教學設計、案例分析、教學經驗和方法總結、讀書和教學及教研的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經典文章和論文等。並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寫出自己的心得。不斷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我,在學習中成長自我。

這次研修也解決了我在教學中的許多困惑,除了自學之外,我還與同學、教師自由溝通,探討與學習生活有關的各種問題,充分發表自已的見解和想法,通過與同行們的討論,交流,思維的碰撞,發現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得到認識上的提高,思想上的昇華。

通過這次遠端研修,我增長了見識。遠端研修平臺上的老師都在努力地學習,積極地發表文章和評論,在和這些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淺薄,感到加強學習的重要性。所以遠端研修的過程中,我一直抱著向其他老師學習的態度參與的,多學習他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次的遠端研修,不論從教育教學的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是一個鍛鍊和進步的有效良機。在研修過程中使我重新認識了自已的責任,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教師不僅是照亮別人的“蠟燭”,更是需要不斷充電的“長明燈”。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我們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擺正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形象,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執行者,而且還是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創造者,是課程實施中問題的協商者,解決者,改變了傳統的授業,解惑的角色,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

學無止境,教海無涯。研修時間雖說短暫,真是感受頗深,更顯終生學習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只有不斷的努力學習,不斷的更新我的知識和教學理念,我才能更好的勝任教師這一角色。

雙減背景下課堂研修心得4

夜來秋雨後,秋氣颯然新。一場秋雨過後,整個濱州市更加潔淨更加清新。我很有幸參加了在濱州市實驗學校南校區舉辦的濱州市“課堂轉型——讓學習真正發生”研修活動,一天下來,感覺心靈上受到了較為強烈的衝擊,此時,靜下心來整理一下今天的學習收穫。

上午由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學習共同體研究院談楊院長先後為我們做了兩個不同主題的報告,一個是《學習共同體:為了真實學習的發生》,一個是《以焦點學生學習歷程為中心的課堂觀察》。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談院長提到的課堂上存在的“虛假學習”和“淺表學習”現象這一問題。其實這一點我們一線教師都深有體會,課堂上總有一部分孩子表面上看起來乖乖的,坐得端端正正的,一節課下來他可能什麼也沒學進去;也有一部分孩子看起來挺積極,一會兒讀書,一會兒寫字,唯獨沒有深度學習。談院長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一是教師講授速度與學生學習速度難以有效匹配。這個弊端對於我們班級授課制來說還是很難克服的,你想,一個班裡四十多個孩子的認知水平各不相同,學習能力、學習基礎更是參差不齊,你的講授速度很難恰好與每一個孩子保持在同一個頻率上,因此,我覺得我們只能是儘量多的照顧到大多數孩子的認知水平,然後對另一部分學生加以關注,要求也可以適當放低一點,讓他們也能在課堂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保障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原因其二是教學內容缺乏挑戰性和趣味性。我覺得這一點,是造成孩子淺表學習、虛假學習甚至到厭學的主要原因。這就好像是我們吃飯一樣,無滋無味的飯菜很難激起人們的食慾,天天吃難以下嚥的飯菜,人們一樣會得厭食症的。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創設教學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才能讓學生的學習真正發生。原因其三:學生缺乏思考的時間,缺乏同伴的交流。的確如此,我們的課堂往往顯得過於急躁:“寫完的請舉手!”“三分鐘內看誰做得又快又對!”“快一點,再不就沒有機會了!”這樣的語言,我好像經常說,現在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太急於完成我們所謂的教學任務了?一直在急匆匆地趕著孩子們向前走,卻不曾想過停下來,抬起頭看看要往哪兒走,想一想這條路走的對不對,更無暇和同伴分享一下一路行走的快樂。於是,教師變得越來越焦慮:為什麼我講過好多遍,你總也記不住?為什麼你讀了好幾遍,還這樣磕磕絆絆?……看來,我們真需要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報告中談院長針對以上現象提出了“以傾聽為核心”的教育生態變革之路。教師只有認真傾聽孩子們的需求與內心,會給孩子們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他便能夠安心安靜的學習和思考,才有可能進行深度學習,我們的課堂才有可能變得寧靜潤澤。而讓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交流,也對我們在公開課上經常使用的小組教學提出了質疑。學習小組中的分工似乎本身就說明了人的能力是有差別的,因此就會有一部分孩子被邊緣化,因為他學習基礎不好,因為他不善於表達,於是在分工時便會有意地規避他的這些問題,派給他一些無關痛癢的活計,慢慢的,他也就變得更加不會表達,基礎更差,甚至從而成為學困生。學習共同體中,學習夥伴之間是平等的,全員參與,彼此傾聽,相互關照,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都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就充分保障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權。這一點,我感覺在下午程春雨老師這堂課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程老師這一節課,從遊戲熱身開始,給學生提供了三個資訊:“第一,我姓程;第二,我排行老大;第三,我有三個親人分別是:叫夏雨、餘秋雨、周冬雨。你來猜猜我的名字。”似乎只是簡單的熱身,實則教給孩子們如何提取關鍵資訊。第二個小遊戲:小組活動,每人說一句話,其餘三人認真聽,記錄關鍵詞,聽完後互相握手或者擁抱。教給孩子們如何相互傾聽,如何做好記錄,如何相互照顧,這是學習共同體的形成要素。最後又進行了一個發聲訓練,鼓勵每一個孩子用能讓老師們聽得見的聲音說出自己的名字,一是讓每一個孩子通過這種方式宣佈了自己的存在,二是向孩子們傳遞著一種交際的方式,真的是獨具匠心。

接下來的課堂,並沒有以前聽公開課的那些環節,沒有激趣匯入,直接開門見山;沒有檢查生字詞,直接開始學習;甚至沒有朗讀的指導、文章脈絡的分析,一直是學生根據學習單圈圈畫畫,寫想法,做批註,交流,討論。而程老師的板書更是滿滿當當,這和我見過的各類公開課、優質課還真是區別挺大的。學習單上一共設計了三個步驟:第一步:提煉資訊,讓學生通過閱讀找到自己覺得有用的、有意義的資訊並做好標記或是批註。第二步:提出問題,通過剛才的學習,有沒有覺得很矛盾、反常或者是很不理解,請寫下來。第三步:提升情感,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你懂得了什麼。一個多小時的課堂教學,看到的是學生們不斷地積極思考,努力形成自己個性表達的樣子,先分享自己從文章中提取到的有用資訊,程老師一一板書關鍵詞;然後提出疑問,程老師一一梳理板書了五個高品質問題;接下來,程老師便讓孩子們嘗試用黑板上左邊的資訊去解決右邊的問題,到這裡我才恍然大悟:課前教給孩子們如何提取關鍵資訊,如何做好記錄,原來是為這裡搭橋鋪路呢!方法給到了,還怕孩子們解決不了嗎?接下來孩子們的思考便逐漸深入,不得不令人瞠目結舌:“我覺得那杯濃濃的茶就是個媒介,它的出現讓作者的內心感到溫暖,連線了兩個人的內心世界,才有了下文作者對掃路人的關心。”“我想掃路人每天掃一千八百多個臺階,累的是身體,不累的是精神,那清新的空氣,優美的風景對老人來說那更是一種享受。”“老人熱愛生活,而他早已把掃臺階當做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他也熱愛他的.工作,享受他的工作,這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這些語言,就是學生經過深度思考後噴湧而出的,原汁原味卻也醇厚深遠。

哦,原來,我們的課堂還可以這樣,我們的學習應該是這樣……

雙減背景下課堂研修心得5

“只要大學聯考制度存在,站在講臺上,你對於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就是一個殺手。”這是一位學者對於目前教育存在的現狀而發出的一種感慨,似乎看法有點偏激,但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確實令教育者引起反思。

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意義、有效益的?這個問題應當是我們每一位任課教師認真思考和回答的。11月15、16日兩天我校物理、生物、政治學科的老師在園花副校長的帶領下來到了陝西師範附屬中學,參加了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學學科教學參考》雜誌社舉辦的《尋找有意義的課堂》課堂教學前沿高階研修活動。

走進附中校門,迎面撲來的是濃厚的文化氣息,來到主會場,我們聆聽了西安中學郭富斌老師的《尋找有靈魂的教育》的專題報告。郭老師就目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應當承擔的使命為大家作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專題報告。郭老師從尋找有智慧的課堂、尋找有熱度的課堂、尋找有生活的課堂、尋找有寬度的課堂等四個維度,為破解當前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難提出應對之舉,令與會者受益匪淺。

主報告之後是各個分會場活動,主要是觀摩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等一些學校名師的課堂教學錄相,並和專家一起參與對課堂教學的點評,一起探尋有意義的課堂。

顏主任參與了物理分會場的活動,在該會場對物理課堂教學如何教的更有意義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在《光的直線傳播》教學中,教者故意在扳書中漏掉“直線”兩個字,而寫成《光的傳播》,通過光現象讓學生自主探究什麼是光源?從而認識光源,然後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提出諸多問題,根據光的現象來假設光是如何傳播的?並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方案的設計,通過三張紙牌的同一高度打有小孔來觀察燭焰,得出三個小孔需在一條直線上才能看到燭焰,教師在課堂中機智地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巧妙地開展教學,在學生已經建立的知識結構基礎上把教學進一步引深拓寬,進而又向學生丟擲另一問題,學生已經知道了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那如果光在透明的固體或液體中是如何傳播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學習積極性高漲,躍躍欲試在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假設,並很快的設計了光在固體液體中傳播的實驗方案,學生通過實驗也探究出光在透明的水中的玻璃中是沒直線傳播的,從而得出光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但教師又在一水槽糖水中演示了光的傳播,結果發現光並不是沿直線傳播的?學生對此也疑惑不解,紛紛提出假設來說明光不是直線傳播的原因,由於學生還沒有學習密度的概念,教師不能用密度不均勻來解釋,但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糖水經過一定時間沉澱,下層的糖的含量多一些,上層糖的含量少一些,這樣學生自然會理解了糖水上下是不均勻的,所以造成光並不是沿直線傳播的,這樣學生順理成章的得出了:光是在同一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李力老師參加了生物分會場的活動。李老師先後聽了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白茹斌老師的八年級下的《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和西安高新一中韓志軍老師的高一《細胞膜—系統的邊界》這兩節課。白老師在尊重課標的基礎上,以課標為指導,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以嶄新的視角即美育教育為切入點,新穎獨特,獨具匠心,體現了生物學科與語文和美術等人文學科的綜合,讓學生在興趣中學到生物知識,還體驗了文學藝術的薰陶,讓學生在美的情境中感悟生命。而韓老師的課則更多的體現了生物學科教學的嚴謹創新,以探究實驗為抓手,通過增加幾個課本外的實驗,讓學生大膽探索,還原了理科教學的屬性,強調實證,資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去感悟生物的魅力,鍛鍊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每一節課都能學有所得。

李老師認為,通過觀摩她們的課堂,更深地體會到了現代教學對教師專業素養的高要求,不但要有自己學科的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有綜合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即對生物教師而言,不但要有理科教學的嚴謹,科學,還要有文科教師的文學修養,美學造詣,並能整合這不同學科的知識。在教會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能感悟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學會欣賞美,從而更熱愛美好的大自然,熱愛生活,而這正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李老師覺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不斷的向他人學習,才能開闊眼界,只有自己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深度,才能培養出有深度的學生,才能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成為不被淘汰的落伍者。

卞校長和王老師參加了政治分會場的活動。首先觀看了兩節高品質的政治錄影課,觀摩後大家對這兩節課進行了點評,各地老師代表各抒己見,以這兩堂課為切入口,探討有意義的課堂,大家認為這兩堂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充分開發學生的資源,結合陝西自身特色和時事政治,課堂不僅注重知識的習得,更加註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隨後各地老師代表也結合自己所在的省市的實際情況探討了如何讓政治課更加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從而產生更大的價值,對學生的成長更加有幫助。最後的康維鐸主編作了點評,呼籲大家繼續研究我們的課堂,讓學生有更大的收穫,同時也使自己有更好的發展。

在本次研修活動中,參的多位主編參加了聽課和評課活動。他們認為:課堂教學的評價,不能僅僅著眼於學生學習的質量及效果,尤其不能僅僅關心學生學業考評的分數,而應該更多關心教師在創設有效學習活動的環境與氛圍上工作做得如何,關心教師對學習者學習活動的指導、幫助是否切實有效。只有當課堂成為學生思維啟用、神采飛揚、精神充電的樂園,而不是統一罐裝的車間、機械操練的作坊,課堂教學才談得上有意義、有效益。

匆匆的行程就此結束,卻留給我們與會者無限的思考。通過參加本次活動,我們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引發了思考: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研究的意識,在工作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以理論為指導,實踐為探討,不斷追尋有意義的課堂,做對學生成長有益的老師,一名幸福的老師。

雙減背景下課堂研修心得6

通過五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對國小有效課堂教學理論的內涵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戰勝困難,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還明白了要深入多方位瞭解所教學生的重要性,並且得到了專家的一些理論上的指導。下面是我一些膚淺的體會:

我認為提高有效教學:第一,要牢固確立三維目標的意識,為每一節課制訂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並準確提高課效應著力做到:地加以描述,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第二,要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學科特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穫和學科感悟。第三,要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既要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有深度的交流討論。第四,要在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下功夫,要特別注重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不斷提升教學的層次和水平,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第五,要把生成和預設和諧統一起來,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預設又要注重動態的生成,從而不僅提升知識教學的效率也提升能力培養的效果。

有效課堂教師要堅持做到先學後導,把先學後導貫穿於課前、課中、課後,並要以建構主義教學為基礎,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經驗出發,幫助學生找準新舊知識間的切入點,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和衝突。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轉化關係,這需要教師創設真實的情景來互動。教師設問題,學生生成問題,教師引發討論,使整個課堂的學習活動充滿生機活力。

有效課堂教學要把評價滲入課堂。教師要使知識問題化、問題能力化,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與學生共同建立起知識的橋樑,形成合作、探究解決,並以問題為核心,以學生為本,該如何創設和諧的課堂或情境?指導學生的學習是要科學化,訓練的問題是要目標化,內容的評價要全面真實化。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都必須進行全面的思考與評價。

羅國群老師與我們談了,實施國小有效教學必須讀懂三大點,一要讀懂教材二要讀懂教法學法三要讀懂學生和課堂。要實現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有效的備課至關重要。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數學課不能死抱著教學設計,亦步亦趨,牽著學生鼻子走;不能課前操練,課中表演,少數參與,多數旁觀。數學課堂應該是學生髮展的天地,數學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享受教師服務的過程。這時的他追求“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追求真實自然下的動態生成。有效的課堂追求簡單和實用。應該讓學生用簡單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鮮活的數學,在實際應用中學習數學。有效的課堂講求對話和共享。課堂教學中不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和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是學生年長的夥伴和真誠的朋友。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社會閱歷感染著學生,同時,學生的獨特見解和來自學生的生活經驗直接或間接的作為個人獨特的精神展示在教師面前。這樣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共享。生成的課堂需要耐心和智慧。對於教師來說,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預設的。生成的課堂需要教師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需要教師展示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善待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不足,運用老師的智慧耐心引導學生,使之在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獲得健康的人格。

還有聽了幾名校長的報告,我真是大開眼界,打心眼的佩服他們。像馮家茂校長所講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及思考,其實許多教師都知道這些現狀,就是不說出來,而我們的馮校長批評指出了,也認真的思考了課堂要做到“三實”“三聲”“六個度”,確實說得好。陳傳榮校長不僅與我們說了課堂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成長水平與內在學習要求,要關注數學的現實性還與我們談了他的教學理念值得借鑑。我真想到陳校長的學校去走進他的課堂傾聽。

培訓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會學好專家的教學理論,繼續努力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