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西部支教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1.63W)

轉眼間,我作為一名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志願者,來到榆林綏德棗林坪中學已經有四個月了。在這些日子裡,我時常想起過去無憂無慮的大學生活,想念大學給予我教誨和幫助的老師和同學們。雖然我遠離家鄉,遠離都市來到這裡,但是,時至今日,我都明白我選擇到綏德支教服務,並不是一時的衝動,也不是為當初的選擇而後悔。

西部支教心得體會

在這四個月裡,我開始熟悉這裡的人和環境。天總是那麼的藍,空氣總是那麼的新鮮,山風總是那麼的瘋狂,夜晚總是姥寧靜。面對眼前的種種,我無時無刻不在被鍰、感動並激勵著。在這期間,我體會到了艱辛、快樂和純粹。

我之所以能來到綏德這片熱土上,完全是團省委“西部計劃”活動精心組織和安排的,我們當時僅是抱著滿腔熱血。一切聽從安排,可不曾想,就是這一小小的安排,使我和綏德縣棗林坪結下了深厚的情感。“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祖國西部的每一個地方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時過四個月,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麗神奇的綏德的巨大魅力。

雖說我也是陝西人,可在這之前我是沒有機會來陝北,來綏德的,原本以為,禿山荒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那是一種陝北所特有的風情和景象。可等我真的來到了這片信我神往土地上時,呈現在我眼前的卻完全不是我所想的那樣。這裡發展的步伐是那樣的矯健,到處顯現著陝北人民眾志成城、一心一意求發展,為了陝北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拼搏的滾滾熱潮。

然而,困難不是沒有,憑心而論這裡的自然環境和關中地區無法作比,溝壑縱橫,物產單一,天地一色。雖然我在來之前,已經作好了應對種種困難的準備,可現實的嚴峻和艱辛著實讓我震撼。榆林綏德的自然備件是比較惡劣的,我突然覺得祖祖輩輩生在這裡的人們是那麼的讓人起敬,“綏德漢”們是以怎樣的精神和毅力耕耘在這片土地上。我不是匆匆過客,是要融入這一環境生活,可美可荒的自然環境下艱苦地區的人們的生存狀況、思想綱領需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適應服務地的水土,需要有足夠的心理素質承受不被理解的壓力,先進文化的傳播不是瞬間就能開啟禁錮已久的觀念。

我所在的單位是榆林市棗林坪中學,它是一所典型的農村鄉鎮中學,我被安排帶七年級、八年級兩個年級的政治和歷史課,工作任務可則知。四個月下來,就是克服各種困難把自己本職的工作做好。其實當初來西部之前,我們大學老師就講過,“西部計劃”是一種政策性傾斜,做好宣傳工作,也不奢望能轟轟烈烈。我們畢竟剛從學校出來,本來就還是個吸收學習的過程,況且學校書本知識用到這樣的工作中也不是很實在。還記得我在歡送大會上的發言:"在艱苦的環境中磨鍊自己,到基層實踐中豐富自己,把所學的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不斷錘鍊意志品格,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就我個人而言,我在棗林坪中學工作這一段時間裡,感受到了艱辛、快樂,同時也覺得自己在一點一滴地成長。

艱辛主要是工作、生活環境上的不盡人意。教七年級、八年級兩個年級的政治和歷史,這本身對我這個剛剛走上講臺的新人來說就是一種挑戰,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僅憑自己當初的一腔熱血是遠遠不夠的,如何把自己的知識積累、上的教學內容更好的傳達給學生,培養學生們的學科能力和自我學習的意識,使學生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是擺在我們這些大學生面前的不可逾越的鴻溝。

快樂主要是學生同事,周圍的鄉親們給我帶來的,這裡的人們是那麼的正直,樸實。-這裡的孩子們天真、活潑、懂禮貌,每次遇見我總是爭著問好,圍著我說這說那,孩子們就象那清晨的陽光一樣純淨而快樂。學校同事、學生家長和默默的鄉親們也給我這個異鄉人的心靈帶來了溫暖,他們質樸,爽朗。

我總想,人的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是年輕時的經歷還是老年時的回憶?關於人生,我向來只是想:要好好活著爭取美好幸福,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無愧於自己無愧於他人。

我同樣是懷著這樸素的想法加入了西部支教行列中,“人生是一種經歷,人生更是一種感悟。”只有在艱苦的環境中磨鍊自己,到基層實踐中豐富自己,把所學的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不斷錘鍊意志品格,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我們才能真正成為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所建樹的優秀人才。

我們支教憑的是自己對教育的執著,我們是平凡的人,我們只是在為綏德,為國家,為社會做著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都會這樣做的。現在,社會給了我們這麼一個機會,我們就要帶著一份熱情,捧著一顆真心,踏踏實實地做好我們應做好的事,不辱使命,讓綏德的山山水水能記住我們,能夠感受到我們的真情,感受到志願者滾燙的心。在綏德黃土地上投射下志願者的身影,讓巍巍的山樑彈奏起志願者的信天游

西部支教心得體會 [篇2]

我生長在相對富裕的東部,享受著較好的物質生活和良好的教育。然,從小接受著課堂、家庭教育,卻從未走出去,親身感受過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對西部的瞭解更多的來自於書本、電視媒體以及口口相傳。都知道西部的貧困,也知道西部大開發是我國的一項長期國策。隨著年齡的增長,愈發地感覺到身上的責任越來越重,我們作為大學生有責任有能力去服務西部。西部的未來在哪裡?歸根到底,還是在今天西部的孩子接受的教育。因此,支教西部無疑是我們服務西部最佳的`方式。

為此,大三的暑假期間,我報名參加了我院經濟關係學社會實踐隊之西部支教計劃,有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並參與了此次支教團隊的組織建設。一方面是為了響應團中央的號召,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引導和鼓勵更多的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另一方面,這也是我的一個從小的理想,也希望自己能從中得到磨鍊和成長。

現在,暑假已經過去,回想此次西部之行,我仍深有感觸,下面就來談談我的感想。

我們去支教的希望國小位於甘肅省定西市漳縣。那裡位於甘肅的東南部,中國的中西部。剛到那裡,給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自然風光很美,車行駛在山路上,大-片的五彩的梯田,散落的村莊,盡收眼底;連綿的山脈覆蓋著青翠的植被;時不時還看到在田間勞作的村民,或三五成群或形單影隻的牛馬家畜。抬頭仰望湛藍的天空中潔白碩大的雲朵疊成各種奇異的形狀,這些都構成了一幅美麗安寧的西部風光圖。

然而,造物主在賜予他們美麗的自然風光時,也“賦予”了他們艱苦惡劣的生存條件。海拔1640-3941米,那裡地勢高,氣壓低,天空很藍,太陽輻射也很強,水源不足,年降雨量也少。山脈阻隔,交通閉塞,那裡的人們靠種植一些農作物和中藥材為生,靠天吃飯,經濟收入極為有限。更為擔憂的是他們知識的貧瘠,以及教育條件的簡陋和匱乏。經濟文化落後,被列為國家貧困縣和甘肅省高寒陰溼及少數民族貧困縣。

在希望國小的支教的經歷,讓我們也切實地體會到西部的貧困,條件的艱苦。通過與當地人的交談,我們也瞭解到,這些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帶動下,山裡人民的努力下,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改善,盤山公路的修建,行動通訊的鋪設,有限電視的開通等等。溫飽也基本解決,但實現小康水平仍要經歷一個較長的奮鬥過程。

雖然生活艱苦,可這摧掩不了西部大山人民天生的淳樸、善良、樂觀、真誠的品質。與他們交談,他們總報以自然樸素的微笑,他們從不抱怨生活,他們也不奢求幫助,他們更願意靠自己雙手勤勞致富。對我們,他們非常熱情好客,讓我們感受到家的味道。他們尊重知識,相信知識的力量,儘管他們自己沒有多少文化,但他們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

還有那裡最可親可敬的人——希望國小的老師們。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依然兢兢業業,默默奉獻,辛勤耕耘,幾十年如一日,只為了山裡的孩子,為了大山的未來。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崇高品質和精神。

最讓我感動的是可愛的孩子們。從我第一次走進他們的教室,我就被他們的所吸引和打動。他們的眼睛就像山間流淌的溪流一般清澈,像水晶一般地純潔,他們的眼睛裡透著對知識的渴望,對我們的真誠,他們身上繼承了大山人的敦厚淳樸、善良勤勞,儘管他們生活艱苦,可他們跟我們一樣熱愛學習,甚至比我們更加珍惜學習,他們也有夢想,從他們身上我看到我的童年,我的理想。他們讓我感動欣慰。他們讓我看到了西部的美好的未來。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親身實踐經歷,才能真正有所體驗和感悟。此次西部之行讓我第一次這麼真實地觸及到了夢想的邊緣。之所以說是邊緣,是因為這次支教之行時間較短,我覺得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我會繼續去實踐這一夢想,將行動一直延伸到夢想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