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精選】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四篇

心得體會 閱讀(2.88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暑期培訓心得體會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四篇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1

為期六天的語文、社會學科培訓昨天下午已圓滿結束,具體時間安排是四、五、六年級語文、社會各三天。我感覺今年的學科培訓與以往相比更有效,既有形式也有內容,針對全市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熱點話題,進行了理論聯絡實踐的學科高效培訓。

語文學科培訓經過吳健老師的精心策劃分四大議題:

第一是具體講解怎樣聽評課;

第二是錄影觀摩兩節,並要求所有參會老師寫出四百字以上的評課心得,然後指名現場評課;

第三個環節是課外閱讀互動交流,先後有鐵營國小的潘麗華、三實小的卞立貞和挺進國小的李俊紅老師,把她們在課外閱讀中的經典做法進行精彩細緻地解說。說實話,每次集體活動,我總是坐在最前面,仔細傾聽,認真筆記,並深刻反思,潘老師的潛移默化,言傳身教,拋磚引玉使她的學生也愛上了讀書,學會了寫作;卞立貞的閱讀指導循序漸進,環環相扣,螺旋上升,打造高效閱讀,不但注重閱讀興趣的激發,而且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知道讀書為了什麼,關鍵是知道怎樣才讀懂、讀深、讀出收穫;李俊紅老師的日有所誦,讀寫結合,有意並無意的體會到積累的快樂,使學生先後出版了許多專輯《快樂62班》、新聞、心靈驛站、漫步經典、平歷史道古今,課外閱讀中的李老師採用讀、記、評、比的督查、指導策略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享受讀書之享受,寫作之快樂!再有參會老師提出閱讀教學中的困惑發言教師現場解答。

第四個環節是如何進行習作修改,並當場出示習作題目或鄒越的演講視訊《讓世界充滿愛》,要求老師們用國小生的口氣寫一篇習作,並交換批閱,寫出評語,有旁批和總批。

通過三天的品德與社會學科培訓,增強了教師的課程意識,引導老師們從更高的視點理解課程與教學,有意識地將課程標準和平時的教學實踐相對接,促進了教師學科教學理念轉變與課程實施能力的提升,專業成長的步伐加快,也為更多骨幹教師提供發展空間。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2

為期三個周的暑期英語教師培訓快結束了。感謝教育局領導,組織了這次培訓,給了我這個難得的與我縣英語教師共同交流,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機會;還要特別感謝三位對教材已經英語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知道的三位老師,他們廣博而不失幽默的教學風格,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從中受益匪淺。

新教材的編排在很多方面也做了調整,它注重素質教育,體現了英語學習對學生髮展的價值並且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在整體設計目標上考慮到語言學習者的漸進性和持續性,強調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評價方式上優化了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豐富課程資源,拓展了英語學習渠道。

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聽、說、讀、寫)能力。課標明確規定,中學英語教學目的是要對學生進行視、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教師在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上要注意階段性,引導學生眼看實物,動作圖片或投影片,耳聽錄音或教師說話,講解課文含義,然後嘴模仿說話,問,答以及背誦課文等各種手段,再在聽說的同時進行讀寫訓練,逐步提高語音、詞彙和語法知識的增長,熟練掌握,以達到正確使用。各單元的設定上也體現了這一特點,中學的英語教學目的也實現了。

一般情況下每個模組的第一單元為聽說課,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但我認為聽、說、讀、寫是統一的整體,它們是相輔相成,

互相促進的。聽和讀是領會、吸收的過程,說和寫是表達和複習的過程,領會和吸收是基礎,表達和運用是提高。沒有領會和吸收,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樣,沒有表達和複習,語言實踐能力就得不到鞏固和發展。學生學英語首先是聽,聽清了,聽懂了才能說清楚。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特徵是好模仿,好崇拜偶像,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在課堂上人人都有“表現”、“顯示自我”的心理,聽說很好開展,相反讀寫不足,這時候老師應當在講授第一單元時主動滲入讀寫內容,有的時候會背不一定會寫,有的時候會寫不一定成正確的句子其實這種心理表現才是他們學習英語(尤其是口語練習方面)的.原動力。在聽說方面質量不同,效果也不同,聽的質量影響說,說的質量也影響別人的聽。這也就體現了發音的重要性。

讀和寫也是緊密相連的。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提高;讀為寫提供語言內容和典範,真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寫又能促進學生對詞形的辨認和運用,從而有利於提高閱讀速度,豐富寫作經驗,也有助於閱讀中的理解、欣賞和吸收,理會有助提高閱讀能力。所以,讀和寫也要一起抓,既加強讀,又不能忽視寫。聽說屬於口語,讀寫屬於書面語。書面語是在口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習口語有利於學習書面語,學習書面語也有助於提高口語。在國中階段尤為重要。因此,我們應正確處理好聽、說、讀、寫的關係,既看到它們的聯絡,又各自獨立,各種能力的形成都有自己的特殊過程,聽是說的前提,但會聽不等於會說;讀是寫的基礎,但會讀不等於會寫。聽、說、讀、寫的生理機能是獨立的,各種能力都要經過專門的訓練才能培養出來,既要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絡,又要看到它們之間的差別,不看到聯

系,孤立地進行一種能力的訓練,實踐證明是事半功倍的,不看到各種能力的獨立性,以為聽就能帶動說,讀就能帶動寫,那也是片面的。總之,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並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遵循教學規律,運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例如讓他們嘗試成功的體驗,成功是興趣的源泉,學生在克服困難時,教師要調動學生所有的經驗和智慧,去積極攻破難點,在教師的幫助下,一旦攻破,學生就會異常興奮,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興奮上升為體驗,成功的體驗,將是興趣的源泉,及時對學生的回答、朗讀、表演等做出肯定的評價,同時也要視察學生的表情,對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利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自己的學習道路中,為其聽、說、讀、寫打下良好的基礎。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感觸之一:做一名真正優秀的輔導員是不容易的

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幹部的雙重身份,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這幾句話寫的很簡單,但內容極其豐富。因此,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輔導員既是教師,又是幹部,既要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又要組織、實施和指導大學生管理工作,既要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又要成為大學生的知心朋友。

輔導員是教師,說明輔導員要教書育人,因此輔導員要儲備足夠的知識,要能"傳道授業解惑";輔導員是幹部,說明輔導員要管理育人,因此輔導員又要具備管理經驗,要能順利組織、實施和指導學生活動。輔導員的雙重身份,決定了輔導員的任務重大,輔導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僅僅是專業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綜合素質的提升,輔導員要"上得了講臺"、"下得了寢室"、"坐得了辦公室"、"去得了綠茵場"、"教得了學生"、"寫得了文章".

輔導員要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組織、實施和指導大學生的管理工作,說明輔導員工作是非常龐雜的。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項無形而抽象的工作,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思想和精神的傳達,可能正是一種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工作,對輔導員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輔導員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儲備各種能力,而這種能力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體會、不斷學習;輔導員又要進行大學生的管理工作,而管理經驗的形成,更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工作的複雜性要求輔導員要隨機應變,能夠靈活處理各種應急事件,而這種應急事件的處理過程,正是管理工作的組織和實施過程。

輔導員要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又要成為大學生的知心朋友,即輔導員要成為大學生的良師益友,何為"良師"?良師就是輔導員要為人師表,成為大學生的表率和楷模,要成為大學生的"導師";何為"益友",益友就是輔導員要敬業愛生,成為大學生的知己和知音,要成為大學生的"朋友".無論是"人生導師",還是"知心朋友",這幾個字是非常簡單的,但其意義卻十分豐富,想要做到,需要輔導員不斷的付出,不斷的在實際工作中積累足夠的經驗,不斷完善自己,包括知識、能力、修養,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因此,無論是從輔導員的職業定義本身來說,還是從輔導員的實際工作來說,我認為,成為一名輔導員也許很容易,但是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輔導員是很難的。但正是因為"難",我們才去克服,才去挑戰。

感觸之二:輔導員要注重觀念和方法的思考

通過培訓,個人認為,觀念和方法在輔導員工作中非常重要。正確的觀念、合理的方法能使工作更高效。因此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勤于思考,不僅僅是本職工作的完成,更要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加強專業積累,逐步完成從事務性工作向研究性工作的轉變,逐步向專業化和職業化發展。

輔導員工作涉及到學校的諸多部門,工作繁瑣、但因為涉及到學生問題,在"以學生為本"的形勢下,工作又非常重要;在工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倦怠情緒,但作為輔導員不應抱怨工作的繁雜,不應產生不滿的情緒,因為這是輔導員的本職工作,但經過幾輪的鍛鍊後,你可能會思考,這樣的工作怎麼完成起來更有效,怎麼才能實現"雙贏"?這樣的思考可能會促使你產生很多的想法,甚至會想出很好的解決辦法,你可能會寫一篇部落格來表達自己的體會,你也可能寫一篇論文來闡述自己的心得,這就是一種進步,這就是一種素養的養成,這其實遠比永無休止的抱怨更好,會讓你產生一種"成就感"、"成功感",姑且將這認為是一種觀念和方法的更新吧!

大學生的不同背景和經歷要求輔導員也要勤于思考,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善工作方法。這其實類似於我們經常所說的"因材施教",但又不完全相同。例如,不同年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專業、不同省市的學生等等,可能面對同一件事情,處理方法的不當,會產生截然相反的結果,因此要求輔導員在實際的工作中,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不能照葫蘆畫瓢,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生搬硬套,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增長見識,不斷學習和探索學生工作的新觀念、新方法,而不僅僅是在事情處理完成之後就不了了之,要學會總結,學會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成長,才能成為一名至少是合格的輔導員。

其實觀念和方法,本身也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輔導員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輔導員要勤于思考、勤於總結,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將簡單的問題細緻化,不斷在實際工作中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4

為期2周的英語培訓落下帷幕,在這緊張、充實而又快樂的日子裡,我感受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培訓的內容給了我教學上很大的幫助,聽了的培訓老師的理論指導,親身體驗了一些活動,讓理論聯絡了實際,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徹的領會了老師所講的內容。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體:

通過培訓使我重新認識了英語教學,作為一線教師,我知道了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不僅包括師生互動,學生主體等,但我覺得關鍵還有對教材的把握,通過培訓,使我明白了,我們要用教材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另外要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是說在課堂中,Pairwork和Groupwork部分不但要練,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勇於張口,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讓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歡上英語課堂。對於我們自己,能有機會和外國的老師用英語交流彼此的思想,我覺得真的是非常的快樂。不僅鍛鍊了我們的英語口語,而且也瞭解了很多有關英語的文化。

所以我覺得在以後的英語教學生涯中我應該這樣做:

一、不斷充實自己,掃除自己在英語知識方面的盲區,尤其要紮實課堂用語。教師除了要熟悉書本上的詞彙、短語、句子外,還應結合生活實際,熟悉一些生活常用語,英語中常用句子、短語,尤其是在課堂中要使用的句子,教師要達到熟練使用。比如說教室裡的每個物件用英語怎麼說,學生和老師以及和同學之間的簡單對話等。在平常的時間,多多的看有關英語的雜誌和有聲讀物,時刻都要裝備自己。俗話說:“打鐵先要自身硬”,只有教師達到在課堂上能無所顧忌地使用英語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去談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結合學生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培訓中,指導老師們提出了許多非常好的做法,有很多是經驗之談,但經過我在實際中的實踐反思,我發現有些方法不一定就實用於我所教學的班級,因而,我覺得作為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 摸索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法,借鑑並變通使用別人成功的做法,要常反思,常調整,進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服務。

三、合理使用直觀教具,充分發揮教具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提到直觀教具,我們首先想到的將會是多媒體裝置,但通過參加培訓以及和老師們的交流,我覺得,多媒體裝置的確有其先進的一面,但如何用好它,在什麼時候用,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一個課題。老師們在培訓中告訴我們,他們使用圖片、簡筆畫、實物進行教學,同樣取得了成功,由此可以說明,不管是什麼教具只要用得合理,就會有它的效果,因而,在教學中,我們要深入地研究如何去用好各種直觀教具。

四、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使英語學習成為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愛好。培訓中,老師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學生不喜歡學英語,學校裡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問題提出來後,我就在思考,沒有氛圍,那我們就應該去營造氛圍,多多的給學生們設定英語的情景,就應該從自身做起,首先,教師要做好榜樣,在平時教學中或和學生的交流中要儘量使用英語,至少在自己教學的班級是可以實現的,雖然這做起來的確有些難,就像普通話的推廣一樣,這麼多年了,依然還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我們要知難而上,我們還是應該努力去嘗試,只要你做了,就總會有收穫的,當你通過努力使一部分學生喜歡使用英語說話、交流,喜歡學習英語的時候,你會覺得你沒有白付出。

總之,本次培訓對我來說的確是受益匪淺,從中不但開闊了我的知識視野,同時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論,我覺得做為一位新時期的英語教師應該與時倶進,不斷的學習。希望以後多舉行這樣的培訓,讓我能不斷的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