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講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1.31W)

禮儀教育是一個長遠的過程這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從自身做起,要不斷的學習加強自身修養,本文為講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講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1:講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中國是禮儀文化古國,講文明、重禮儀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禮儀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需要的儀式。禮儀所體現的不僅是個人有禮貌的簡單層次、更是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愛好和行為習慣,有人說這是不能改變的,我認為不是不能該而是你有沒有信心去改,我想為了提高國民素質,每個人都應該盡心盡責,努力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和行為。

禮儀在我們國小階段尤為重要,事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師無小事,事事是楷模,作為教師這個特殊的群體,教師的形象是由千千萬萬個小事、千千萬萬個教師的個體行為體現出來的,在社會交往的舉手投足之間,是否擁有禮儀,能否講文明、懂禮貌已成為衡量一個人文明修養的尺度。所以,當我們想讓社會、家長和孩子們知道我們的學校是一所好學校,教師是一群素質高的教師時,我們應該首先向他們展示我們良好的教師形象,因為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他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

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貌待人接物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孩子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能夠仿效的榜樣。特別要注意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努力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收益非淺,學到了不少的日常生活中做的很不夠的地方,懂得在不同的場合要有不同的禮儀行為。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的啟蒙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

針對課堂禮儀而講,課前整理好自己的服飾,穿著得體,至少提前一天準備教案、教具,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每一位孩子,課堂上教師要和藹可親,平等交流,關注每位孩子,尊重每位孩子。在給孩子講課時,教師的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需要配以適度的手勢來強化效果時,手勢要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根據活動內容進行,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禮儀教育是一個長遠的過程這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從自身做起,要不斷的學習加強自身修養,做孩子的標榜。

  篇2:講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對照自身海關工作實際,我深刻認識到學習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增強了自我學習的緊迫性和自覺性,現就淺談幾點聽完講座後的心得體會:

禮儀是人們在長期社會交往活動中,逐步形成的表示對對方尊重和友好的約定俗成的一系列行為規範。文明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自古以來,中華兒女一直將文明禮儀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如今,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與人交往的日益頻繁,文明禮儀已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工作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內容之多,範圍之廣,可謂包羅永珍,無處不在。一個人的舉止、表情、談吐、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個人的素質修養,一個單位的整體形象。學習禮儀知識,運用禮儀規範,對提高我們自身綜合素質、單位形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海關關員作為海關工作的“主體”,要有效地做好日常工作,亟待注重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要更新觀念,適應形勢。懂得文明禮儀是海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講文明禮儀與做好海關關員的關係,正確認識在海關日常工作中講禮儀禮節與做好海關日常工作關係的哲理,從而提高講究禮儀禮節的自覺性。

二是要外樹形象,內強素質。外表文明是內心文明的反映,培養良好的禮儀行為,必須有內心的文明素質。海關關員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反映一個人素質的水準,代表“國門衛士”的形象。因此,應當認真學習公務禮儀的基本知識,加強自身修養,培養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習慣。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說文明話,做文明事,著裝端莊整潔,舉止文明斯文,保持一種外表文明,內有素質的良好海關關員形象。

三是要自覺養成,注重實效。良好的禮儀素質,文明的行為,並非一朝一夕能提高和養成的,而要靠平時做起,從點滴做起。海關關員作為海關形象的代表,不僅行為舉止、言談話語要適當得體,著裝方面的細節也應時刻注意,按照海關內務規範的要求完善自己。

以上,就是我對文明禮儀的一些體會,讓我們在尊重、理解、寬容、善意的基礎上,加強自我控制的修煉,外樹形象,內強素質,在和諧的氛圍中順利地展開我們的工作。

  篇3:講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這裡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文明不是偉人才能做到,換句話來說,文明不僅僅是一個偉人該做到的,也是我們這些普通公民都該做到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應該履行這個義務——文明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封建社會,大臣只在皇帝面前卑躬屈膝,而出了皇宮,就為所欲為,沒有做到以身作則,為老百姓做好榜樣。使得這個社會變成這樣,這還是配得上四大文明古國的稱號嗎?顯然不能。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大學中說道:“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平天下的根本是什麼?治國的根本是什麼?是修身,是養性。是做到文明有禮,待人謙遜。這就是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所說到的:文明,和諧。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外國可能有點遠,我們再來說說近的——香港。香港同樣如此——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不亂闖紅燈,乘小巴排隊。等等,這都是我們該做到的。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現在可能有些人吃飯前也不願意洗手,餐飲之禮從何而來?就是從這兒來的,從我們自身而來。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廢紙,垃圾,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我們小時候學的文明禮儀哪裡去了?我們有沒有做到“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瀏覽之禮”、“儀式之禮”呢?

做一個文明人,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