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老師好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1.65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老師好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老師好心得體會

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老師好心得體會1

孩提時,您是我心中一把神奇的鑰匙,金光閃閃,為我打開了知識之窗,是我對知識產生了興趣,於是我種下了對知識渴望的種子。

少年時,您是我心中的一縷陽光,溫暖光明,為我補充能量,使我有了夢想,是寧讓我決定為夢想啟航。於是種子開始發芽,吐露芬芳。

而如今,您是引導我進入夢想國度的路燈,分外明亮,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使我在黑暗中摸索不前,因為您我變得勇敢堅強,大步行走在夢的路上。於是那種子枝繁葉茂開始成長。

老師是修枝剪葉,為祖國培育花朵的辛勤園丁,一個擁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感”、“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偉人。是你曾經指導我的夢想啟航。多少個日日夜夜是您給與我信念,與我與我月光相伴;又有多少日日夜夜是您給我勇氣,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告誡自己要堅持不懈。因為我知道,您一直陪著我。所以我不在迷茫,奮鬥在自己的夢之路上。努力在自己美好的未來上。

梅花經過風雪的洗禮,才能傲立於枝頭。飄蕩宜人的清香,那一刻迸發出了多少個春秋孕育的付出。因為那是他的夢想,他為自己的夢想不斷的努力著。雄鷹只有經歷失敗的痛苦才能搏擊長空,成為蒼穹之精魂。那一刻灑脫了他一觸即發的情感,譜寫了雙翅的雄渾與強健。

您將這些從頭到尾的灌入了我內心的恐懼,脆弱的世界。因此,我不再懼怕困難與艱辛。您還曾經告訴過我人生沒有三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活亦如大海,有時狂瀾不興,人就像海上的一葉扁舟飄搖不定,猶如秋天蕭瑟的黃葉,總會經歷迷茫與不幸,因此我不在抱怨上天的考驗。

老師,因為您,我現在已不再害怕,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以夸父逐日的毅力;以女媧補天的精神;精衛填海的勇氣。因為您,我有了追尋夢想的動力。我立誓永遠敬愛您,把您放在最神聖的地方,盡情享受您帶來的美好。但我又有些害怕,把您放在心上的人太多,我怕會把您分割。但您的奉獻,讓我有勇氣去做;您的魅力,讓我無法阻擋;您的氣質,讓我無法抗拒的去敬重您。

我將永遠記住您,記住您的最美,讓我大聲喊出來——老師,我愛您。

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老師好心得體會2

站在鮮豔的紅旗下,我們又迎來了一個難忘的教師節,在這幸福、溫馨而又激動的時刻,我代表全校的莘莘學子捧出我們最純真、最真摯、最熱烈的心,祝關心、愛護我們成長的一中全體老師們節日快樂、幸福安康!我們甚至希望我們的問候和祝福能撫平園丁臉上的皺紋,擦去園丁雙鬢的微霜,讓園丁們那智慧的雙眸永放光芒!

當老師是辛勞的,可塑造靈魂的工作是偉大的;紅燭的燃燒是短暫的,可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心卻是永恆的。你們之所以偉大,不僅僅在於傳授我們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在於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做人的典範。

感謝您——老師,您讓我們成為自信的,能超越自己的人。你用事實向我們證明:學習並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和責任,一把通向我們從未知道的天地的鑰匙。您教會我們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大膽探索,去尋找和發現,讓生活充滿驚喜!

感謝您——老師,您是一個我們能永遠信賴的人,在生活中遇到麻煩便會去求救的人。你讓我們知道:只要我們願意,能把一切向您傾訴。你常說你也曾是個孩子,因此你能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

感謝您——老師,是您讓我明白:我們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困難中積聚力量,在黑暗中尋找光明。您給我們勇氣去卡動腦筋,同時要求我們襟懷坦蕩。您將美放在我們心中,給我們教誨、見識和想象,由此營造我們的一生。不管我們建造什麼,你總幫助我們壘好基礎,你為成長的我們做到了!或許你講課的每個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我們淡忘,但您的熱情、勇氣和慈愛會永遠保留。

感謝您從不對我們冷嘲熱諷,在我們嘗試時,您總是殷切關注著,即使結果是那麼微不足道,也總是讓我們明白您已看到了我們的成績。是您讓我們懂得生活能像一張紙一樣輕薄,也可以像大海一樣深邃,向天空一樣遼闊,而我們必須自己做出選擇。您帶領我們所經歷的每個問題,每個發現,們中體驗都令我們著迷,讓我們看到了智慧在知識海洋中的閃爍。

親愛的老師們,你們的光熱是有限的,可正是你們有限的光熱融會在一起引燃了祖國騰飛的萬丈光芒!

最後,再次祝全體老師們節日快樂!

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老師好心得體會3

在這漫長的學習生活中,我清楚的記著您那沾滿粉筆末的雙手;我曾記得您那慈善的諄諄教誨;我曾記得您那新增的幾根銀髮;因為有您莘莘學子才能成才。因為有您世界才會如此文明。老師,您是明燈,為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溫暖的家。

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您為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著,默默地垂著葉的綠蔭!啊,老師,您的精神,永記我心中!

老師,您辛苦了!回顧六年的歷程,我們每一點成績都離不開您的心血和汗水,我們每一點成績都離不開您的輔助與教會。

想起與您共同坐在教室裡的美好時光,有一次,您的身體很不舒服,臉色沒有以前的紅潤,聲音比以前更小了,可您還是堅持為我們上課,生怕考試之前講不完。突然有鈴聲--是您的手機,可您並沒有接,而是將手機結束通話……手機鈴聲響了,您無可奈何的接起手機,因為教師十分安靜,所以能清楚的聽見手機裡那個人的說話聲,顯然這是您的家人,她們讓您回家,要不病情會加重那可就不好了,而您去拒絕了,一直挺了一上午,下午您不在,每個同學的心裡都知道老師是因為上午帶病上課,使病情更重了。啊!老師是無私的您像紅燭一樣犧牲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這是我想到了四年級學過的一首詩老師--綠葉在風裡沙沙,那是我們給您唱的歌,幫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老師--滿樹盛開的花兒,那裡我們的笑臉,感謝您時時把我們牽掛。

夜深了,星星困的眨眼,老師,休息吧,讓花香飄進您的夢裡,那夢準時又香又甜。

祝您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老師好心得體會4

如果黑板是浩渺的大海,那麼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她用教鞭做漿,划動那課本上的知識,讓我們沒有困擾。

課桌上,難題猶如亂糟糟的大雁,她用粉筆寫在黑板上,猶如吹起了口哨,亂糟糟的大雁便排得整整齊齊。

記得有一次,考試卷上出現一道很難的題,大家都不懂,這時老師已經講了一遍了,但望著疑惑不解的我們,她又耐心地講了一遍,第二遍講完後,轉過頭,問:“會了嗎?”教室裡悄無聲息,老師思索了幾分鐘,換了一種方式給我們講,這次轉過頭,看見了我們豁然開朗的眼神,她露出了輕鬆的笑容。在那一瞬間,我明白了老師的辛苦!

老師猶如黑暗中的一束光,帶著我們來到知識的海洋;老師猶如一根蠟燭,燃燒了自己,點燃了我們前行的路;老師猶如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我們鋪建心靈的階梯。

報紙上,電視上,都沒有她的名字,但她的名字,早就刻在我們心靈的深處。她辛苦勞作,努力教學,無私地把知識傳授給我們,讓我們更好地走完未來的路。

在我的眼中,老師雖然是一個十分普通的職業,但帶給我們的卻不普通!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溫柔的嗓音,智慧的大腦,讓我們從一個無知的孩子變成了懂事的少年。

園丁的辛苦,是綠葉上的果實;老師的汗水,是我們成就的結晶。我很喜歡老師這個職業,喜歡那種無私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

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老師好心得體會5

最近看了部教育題材的電影《老師好》,一直以來,人們對教育都有許多不一樣的聲音、看法,但對於每個老師而言,只要自己的學生可以在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中有個正確的選擇,走正路,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看這部片子時,幾度溼了眼眶,但它的淚點並不在於劇情的轉折,而在於其中的許多鏡頭都似曾相識,總是忍不住回憶起自己的中學時光,自己的班主任;總是為自己能遇到一位好老師而感到幸運。如今,自己也走了教師的崗位,對這個職業也有了新的認識,但曾經的老師,就像我生命中的靈感,讓我理解了愛學生的積極意義,她就是我一直前進的動力。

劇中苗老師或許並不完美,他也有種種缺點,不民主,不能和學生完全打成一片,過於看重成績,喜歡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可也正是他這樣的老師,敢於從銜頭混混的酒局中挽回桀驁不馴的學生;私下為不認識的學生免費補課,這樣的苗老師,雖然平凡,普通,看似只會用成績作標尺來衡量學生,但他卻是真正從內心來關愛學生的,希望他們能夠走上正確的路。

對於學生來說,老師能送他們最好到禮物就是分數。看到苗老師,就想起我自己的國中班主任,她和苗老師一樣,唯分數論莢雄,全班座位都是根據每次考試調整,考的好就可以隨意選座位,考的不好的,就只能坐在邊角後排。進到教室裡,任何與學習無關的廢話都必須收起來,進到教室,除了學習,沒有其它事可做。每天邀請數學、英語老師來給大家講題、補課。正是因為這樣的“高壓”政策,才使得我們班的學生無論走在校園哪裡,只要一說是某某老師的學生,別人都會羨慕一點,因為成績絕對好,紀律絕對好,畢業升學率夠高。就前的升學情況來看,老師能夠送給學生最好的禮物就是分數。

或許當年我們都和老師賭氣過,對抗過,但直到我們長大成人,直到很多年很多年以後,我們吃過虧,摔過人生的跟頭,才能慢慢理解老師當年的嚴格,當年的各種霸道,各種不講理,才能明白他們的嘮叨裡包含了多少殷切的期望。

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老師好心得體會6

自從看完直播節目《老師好!》,我就告訴自己:我現在是一名老師了,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好老師,要對得起“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對於“教書育人”這四個字,我的理解是:“教書”指交給學生知識,儘量讓每個學生不掉隊,都能取得好成績;“育人”指的是對學生德智體勞,特別是待人處事、道德方面的教育,讓學生成為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能快速適應社會發展的合格人。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而且要育好人。為此,我一直在努力的學習、領悟和探索。

很多人都說,教書育人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神聖的職業,當然我也這麼覺得。既然我走上這個崗位,就要把它做好。

我對學生的要求是: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但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是:要做就做到最好。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我覺得作為一名優秀的教書,首先要有責任心。愛默生曾說過:“責任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價值,它具有崇高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居於最高地位。”於是,我常把責任心的缺失看作是從事從教的最大失敗。

記得我們07級的一個學姐,也是在實習的時候。她擔任二年級的班主任。一次一個學生因為肚子痛,而跟老師請假。她也沒多想就同意了,讓她自己回家了。因為那個同學成績不是很好,所以過了3天,那個學生還沒來學校,她也沒發現,也沒問同學,沒打聽那位同學怎麼了,為什麼沒上課。又過了幾天她才從同學的口裡聽說那位學生已經死了。那位學生因為突然發病,而父母都不在家,所以就那樣的離開了,如果當時老師打了個電話給家長,說學生病了回家了,或者老師看他不舒服自己送他去醫院,這樣的悲劇也不會出現。最後那位學姐賠償了家長6萬塊錢,而且被教育局取消了教師資格,並且以後都不能從事教育工作。這位學姐因為自己的一點失誤而害的自己再也不能從事教育工作,害的那麼可愛鮮活的生命離開了我們。我覺得作為一個班主任,更要負責每個學生的安全,關心每個同學的情況。但是她連自己學生的死都是最後知道的,我覺得從這件事中,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作為一個老師責任是多麼的重要。作為一個班主任更應該時時刻刻關心每個同學的冷暖、關心他們的德智體的全面發展。以前我一直接受著父母、長輩等的關心而很少去關心別人。現在成為那麼多孩子的“姐姐”之後,覺得肩膀上的責任一下子就沉重了起來。覺得不讓他們學會什麼什麼知識,覺得不幫他們養成什麼什麼習慣,那彷彿就是自己的恥辱似的。也不願意自己去誤人子弟就發狠心要對他們負起責任。這種責任感讓我對他們關愛有餘、監管有加、嚴格有度。而我也從這份責任中體會到了疲憊和幸福。

當我走上講臺的第一天,說實話我很緊張,心裡一片茫然。因為在來學校之前我不知道我要教哪個年級,哪個學科。來到學校才接到2本書,叫我教五年級數學,也沒準備什麼。我除了交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外,其他方面的我知之甚少,有些也因為緊張而忘了。感覺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因為師資不夠,所以我還教我班的音體美。為了讓同學的學習不會太枯燥,所以每個星期老是要想一些學生感興趣,喜歡學的東西。比如音樂課,我會學一些好學又好聽的英文歌。既可以培養音樂興趣,還可以幫忙學習英語。還會教他們一些簡譜,讓他們感受數字的奇妙。學習主要靠自覺,那麼該怎樣讓學生主動自覺的去學我這門學科呢?我覺得要讓學生聽你的課,愛聽你的課,那麼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只有喜歡這科的老師,學生才對你這科會感興趣。記得第一次測試後,我發現在我們班成績差異很大,好的學生可以考90幾分,但差的才考個位數。這是怎麼回事呢?由此我猜想,可能是因為成績好的老師格外關注,但成績差、接受能力差的同學就被忽略了。所以我力爭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去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並培養、發展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對於那些學生要多給予關懷、愛護、寬容、尊重,多看他們的作業,多指導。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切感,讓學生對教師信賴。只有在學生的信任下,教師的要求就愈加容易被學生接受。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沒有財富,但可以很富有。只有我們心中有愛有責任,頭腦中有理想有目標時,所以的付出都如同農民們含笑的播種。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而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說如果學生有一碗水,我不能只有一桶水,我要是自來水才行。因此我自己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新技能,掌握過硬的本領。在教學中要精心設定組織課堂教學,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一次臨下課,我留了作業,但學生怨作業太多。我想,及時我強迫他們寫完了,也只能是達到數量而沒有達到質量於是我靈機一動,問道:你們知道什麼摩擦力嗎?就是兩個物體接觸發生阻礙,那麼現在我與你們的思想上發生一些摩擦,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是什麼?減少壓力。學生回答。那好我今天減少你們的壓力,讓你們少做點作業,但你們要減少你的粗心程度,不能出錯,高質量的完成作業。同學們大聲說好,然後我重新佈置了一回,那次作業果然寫的非常用心。所以說,要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去學習,這樣效率才是最好的。有些老師只注重讓學生多做練習,但是這樣數量是有了,但質量呢?只有學生的質量上去了,數量並不重要。

對於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創新跟實踐很重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開創性的學習,並在實踐中掌握和運用是至關重要的。記得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教授到美國訪問,在談論美國的教育的看法是很直率的對美國人說:“你們的國小教育中,學生的基礎知識較差。”美國人問道:“先生,請允許我叫一個學生,來考一考如何?”於是美方找來了一個四年級的學生,顧教授提了一個問題:“你知道什麼叫算珠嗎?”學生回答:“我不知道。”說完後,國小生馬上坐在計算機前搜尋“噠噠噠”隨著鍵盤的敲擊聲,計算機上出現了什麼是算珠、算珠的歷史、算珠的應用等問題說明。這件事引起了教授的思考,其實也值得我們大家思考。現在我們的基礎教育中存在一個現象。我們的基礎知識比較強,考試能力比較強;但是我們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比價弱,我們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比價弱。因此我在教學中重點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讓他們多自己動手做,自己發現其中的道理。“授人以魚”只能使人受用一時;只有“授人以漁”才能使人受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