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廣東開學第一課2022完整版心得體會(精選7篇)

心得體會 閱讀(8.59K)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廣東開學第一課2022完整版心得體會(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廣東開學第一課2022完整版心得體會(精選7篇)

  廣東開學第一課完整版心得體會1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深有感觸,尤其是最後于丹阿姨的講話讓我收穫了很多。她說:“如果在三個鍋裡倒入沸騰的開水,然後在第一個鍋裡放入一個生雞蛋,在第二個鍋裡放一根生胡蘿蔔,在第三個鍋裡放一把茶葉。讓它們煮一段時間後,再看一看,會發現第一個鍋裡的雞蛋煮熟了,裡裡外外都變得硬邦邦的,這種人就是不能融入社會、不喜歡與別人交流的人。第二個鍋裡的生胡蘿蔔煮成了蘿蔔泥,軟綿綿的,這就是被煮得沒有中心,失去自我的人。而第三個鍋裡的茶葉,它在沸騰的水中舒展了自己,也染綠了開水,這就是能融入人群,並把自己心中的美傳遞給別人的人。”

今天下午,我的同桌不聲不響拿走了我的橡皮,我要用的時候怎麼找都找不到,急得團團轉,最後,終於在他的課桌上發現了那塊橡皮。那時,真想狠狠的責備他一頓,突然,我想到了于丹阿姨說的那段話,不能做硬邦邦的熟雞蛋,要做茶葉一樣的人。

於是,我立即改變了態度,告訴他我很願意與他合用橡皮,只是用的時候說一下,我的同桌不停地點頭說知道了。這就是和諧美,我們每個人都要像茶葉那樣創造美、傳遞美,讓整個社會變得美麗溫馨。

  廣東開學第一課完整版心得體會2

今天是x月x日,是開學的第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在哪裡”。一開始,舞臺上響起一段優美的旋律,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這竟然出自一個只有十歲的盲童劉浩之手。劉浩看不見黑白鍵,看不見美麗的鋼琴,更看不見自己面前的五線譜,但是,他也是幸福的,他也是快樂的。因為他有在背後默默支援他的媽媽,因為他有一份對音樂的摯愛!正是這份熱愛,讓他珍惜他所擁有的一切,讓他沒有時間去痛苦,讓他感覺到自己只是看不到東西,別的都和其他正常人一樣。樂觀,也是一種幸福!

一位鄉村老師,他叫王忠華,他,教鄉村孩子們跳邁克爾·傑克遜的舞蹈;他,讓鄉村的孩子們視野開闊;他,讓鄉村的孩子們看到了世界;他,讓孩子們學習快樂。在鄉村,學習條件相對來說比較差,但他帶領著孩子們每天都是快快樂樂的學習!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一盞燈!因為他的努力,因為他的付出,因為他的奉獻,讓孩子們很感激他、很不捨得他、很離不開他。奉獻,也是一種幸福!

“最美女孩”孟佩傑,養母全身癱瘓,只照顧了她三年,而她卻十年如一日的照顧養母,以四倍的溫暖和時間來照顧養母,陪伴著養母走過了四千多個日日夜夜,用她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一副可能連成人都無法挑起的重擔。她心懷感恩:她知道養母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她知道是養母給了她上學的機會,她知道是養母給了她愛與溫暖,她知道是養母辛苦把她撫養大。感恩,也是一種幸福。

于丹老師說:“幸福就是成長。”鄧亞萍老師說:“幸福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的夢想。”楊利偉叔叔說:“幸福就是幫助。”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真正明白了幸福的含義,幸福是樂觀、是感恩、是奉獻、是超越、是付出、是成長、是自信、是努力……

我是幸福的,所以,我要珍惜我現在的生活,一直一直永遠地幸福!

  廣東開學第一課完整版心得體會3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發現美,傳遞美,創造美,和諧美。

發現美。生活處處都有美的體現,那就要看你有沒有一雙懂的發現美的眼睛了。早晨起床,無意間看到了窗外正在清潔路面的阿姨們,她們一絲不苟的掃著地,掃帚掃過的地方一塵不染,這難道不是美嗎,對,這就是美,是一種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的美。

傳遞美。說起傳遞美,我就想起吳斌叔叔,吳斌叔叔為了一些跟他毫無關聯的人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他的宣告並沒有白犧牲,因為吳斌叔叔,不緊保住了幾十個人的生命,而且更讓我們懂得了傳遞美。吳斌叔叔,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創造美。鄧麗老師一直在創造美,她在許多山裡孩子心裡都播下了美得種子,難以想象,在那樣可怕的山裡居然會有人到那兒當老師,到那兒度過她的一生。她,鄧麗老師留了下來,是那些渴望讀書的山裡孩子的眼神讓她留了下來。她愛那裡的孩子們,我們也愛鄧麗老師。

和諧美。有一種美是團結的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卻有完美的集體。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班級、融入集體,學會團結協作,才能克服自我的不足,創造集體的和諧美。”這句話我很喜歡,他準確的詮釋了和諧美的意義。這次倫敦奧運會上,我國體操男團就是因為團結的力量奪得了金牌。

  廣東開學第一課完整版心得體會4

夢想,是美麗的。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的夢想都不一樣。夢想,要靠自己去實現。

《開學第一課》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夢想,每一個夢想都似星辰般璀璨美麗,奪目耀眼。其中幾個,令我記憶尤為深刻。

付麗娟,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出色的傘兵。為此,她進了體校。體校裡的訓練極為嚴酷,每天都會淘汰掉許多隊員。但無論訓練有多累、多苦,付麗娟依然咬牙堅持著。一次試跳,付麗娟覺得自己真的愛上了跳傘這項運動。五彩的跳傘,在那一刻是多麼的炫彩奪目。第一課,有夢就要堅持!

章子怡,一個當紅明星。她講述了自己堅持電影夢,走向世界舞臺。當時,章子怡要去國外拍電影,她很興奮,可是到了那裡,她傻眼了。別人講的都是英語,自己一點也聽不懂,怎麼辦呢?章子怡便要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學習著,她曾後悔過,為什麼要來這裡受苦?可是,為了夢想,她要堅持。第二課,有夢就要堅持!

郎朗,一位出色的鋼琴家。他回憶了自己圓夢路上的一件事,那時,他只是一個替補。一次演出,主角生病了,由他替補。策劃人問郎朗會彈什麼曲子?郎朗答道:“您想聽什麼曲子?”於是,策劃人就報起了曲目,郎朗彈了整整兩個半多小時。第三課,有夢就能精彩!

而我,也有夢想,我一定會好好努力,通過自己的心血與汗水,來澆灌我心中那粒夢想的種子。

  廣東開學第一課完整版心得體會5

開學啦!x月x日晚上,我和媽媽一同觀看《開學第一課》,這一期的主題是——我愛你,中國。它是圍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這四個標題。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課——愛國。秦怡奶奶向我們講述了《義勇軍進行曲》的來源。日本鬼子把長城炸開了一個缺口,八路軍拼死保護長城,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新的長城。我不由的感嘆:長城能有今天的完好無損,多虧了八路軍的頑強抵抗,要是沒有他們,長城估計早已處在異國他鄉。

而這一課最讓我感動的人物是左權。他1942年5月25日犧牲,再過兩天便是他女兒左太北的生日,而1942年5月22日是他寫的最後一封家書。左太北奶奶講,在她記憶中,父親是個很模糊的記憶,直到看到那十一封家書之後才知道父親有多麼地愛她。這也讓我不由得打了個寒顫,當時戰爭是多殘酷、無情,剝奪了一家人的親情、團圓,剝奪了大約2700萬人的生命,剝奪了太多的和平,所以我們要加倍愛護、珍惜今天這個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第二課勇敢主要是重現“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日本人在城內肆意殺人,被殺的中國人總計30萬人。這讓我很氣憤,日本人太殘忍了,一點人情都沒有。

第三課是團結,因為沒有團結就沒有今天的勝利;第四課是自強,是要我們學會獨立。

《開學第一課》讓我更愛祖國了,但我更不會忘記那段血淚史。

  廣東開學第一課完整版心得體會6

今天傍晚,我觀看了一個叫《開學第一課》的節目。看完後,深有體會。

這裡有我們的大朋友,成龍。我們在“成龍歷險記”中都看過。他告訴我們,他以前很窮。上不起學。現在條件好了,他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別人。自己穿以前破舊的衣服,他教育我們,家長不要太寵愛孩子。他說,他從前有一位朋友,家裡很有錢。但是家裡的兩個女孩,很懶。連鞋帶都不會弄。書包也不會帶,都是兩個傭人乾的。有一次,她們的爸爸說家裡破產了,把家搬了,搬在一個很小的地方。他的兩個女兒漸漸學會了生活。後來才說是騙她們的。

成龍老師也從這樣的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幸福是自己乾的家務,是流下晶瑩的汗水……

還有一個情節,也是很感人的,主持人叫了幾個小朋友,來用長勺子來夠果子。好多的小朋友的水果都掉地了後來其中一個小朋友想了一個辦法-------互相幫助。好幾個小朋友用勺子弄給對方。後來,每個小朋友都拿到了水果,告訴我們,幸福是互相幫助,是幫助別人……

節目要放完時,告訴了每一個人,幸福是多種方式。它讓我懂得,要互相幫助,為別人著想,寬容別人,堅強,這就是幸福。

  廣東開學第一課完整版心得體會7

我懷著激動地心情看完了《開學第一課》 。有許多知名人士在主持人的邀請下給我們講了他們的夢想,和他們為了實現夢想堅持不懈的奮鬥過程。像武打演員李連杰、奧運會花樣滑冰冠軍申雪、申明博、章子怡等等,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我們也要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首先,李連杰叔叔給我們講了他的夢想故事。他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家庭,家裡的條件並不會,父親早年去世,家裡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母親的身上。李連杰叔叔從小喜歡武術,十歲那年,他參加了武術大賽並獲了獎。有一次,美國總統對他說:“小夥子,你的武術這麼好,怎麼不給我去當保鏢啊?”李連杰叔叔說了一句了不起的話,他說:“我不只給一個人當保鏢,我要保衛13億中國人!”就是這句話震住了在場的所有人。

李連杰叔叔的故事令我感觸和感動,現在的社會好多人為了接觸名人,為了錢什麼都不在乎,甚至連尊嚴都不顧,但李叔叔卻拒絕的多麼堅決啊。他生活在一個困苦的家庭,可是他沒有被困苦打到,沒有放棄理想,還頑強的去實現他。就想王小丫姐姐說的一樣:“人不是永恆的,夢想卻是永恆的。”

另外,還有楊孟德哥哥十歲時被點選導致雙臂截肢。但他並沒有放棄生活。他喜歡上了體育,希望能參加奧殘會的游泳隊。可是,他只得了全國第九名,根本不能參加奧殘會,於是他放棄了體育開始努力學習,終於克服困難考上了廣州的中山大學。

看了這些名人追求夢想的故事,我想:楊孟德哥哥雖然雙臂截肢,可他仍然熱愛生活,努力奮鬥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呀!我從小就想當一個研究生命的科學家,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這麼好,有什麼理由不去實現它呢!

是的,我們所有的人都要有夢想,有夢想就有了希望,只要你努力地追求了,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即使沒有實現的那麼順利,甚至沒有實現,也無悔我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