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幼兒理論學習心得

心得體會 閱讀(1.94W)

幼兒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汲取有益的知識,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具有複合型的知識結構。在此基礎上,幼兒教育應不斷提升、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對此小編給大家收集了有關幼兒理論學習心得的優秀內容,應該能給各位帶來幫助。

幼兒理論學習心得

  幼兒理論學習心得(一)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踏上今天的工作崗位,有這樣的學習機會,是非常有利於今後的工作。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不容易。

經過幾天的網上學習,給了我一個新的視野,讓我像海綿一樣,不停的吸吮著水分;學員之間引領作用也讓我學會堅強,讓我明白了時間的價值。學習後,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要有良好的師德修養

師德是教師必備的基本道德素養和職業要求,是一種有感染力的品行,是一種自覺內化的高尚情感。自古以來,師以德為本,育師先育德。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師,既是一名合格的傳道、授業、解惑者。

幼兒教師是人生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是第一開智者,是教幼兒如何做人的先行者。我們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我們是幼兒效仿的榜樣,所以,我們幼兒教師必須正人先正己,加強自身世界觀的改造,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

二、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

教育振興的希望在於教師,教師發展的希望在於其終身學習。新的時代、新的終身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新的教育教學改革,都對教師的終身學習提出了迫切要求。

人們都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更應如此。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以來,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如何使孩子們從小就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認知與共同發展,是當今幼兒教師的緊迫任務,而幼兒教師要不斷地學習當今社會瞬息萬變,先進的幼教理念,掌握最前沿的幼教資訊,利用最科學與人性化的教育方法與孩子交流。

三、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

1、幼兒教師要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徵,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有無私的奉獻精神;才能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才能在工作中吃苦耐勞,勇於創新、探索;才能全心全意地為幼教事業服務。

2、幼兒教師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幼兒教師要領導幼兒一日全部生活、活動遊戲。因此,幼兒教師首先需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和藝術知識,掌握幼兒生理、心理的科學知識,才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才

能有效地把各種知識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幼兒。其次,幼兒教師應有“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學習精神,不斷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及專業水平。再次,幼兒教師要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才能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最後,幼兒教師要具有紮實的基本功。做到“五會”:會彈琴、會唱歌、會跳舞、會製作、會使用玩教具;“二熟練”:熟練掌握幼教法規、大綱和教材,熟練運用普通話組織教學;“一規範”:組織教育活動一定要符合《規程》要求,規範有序。

3、幼兒教師要有愛心、細心、耐心、童心、信心、誠心、事業心、進取心。

四、要有創新的教學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兒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汲取有益的知識,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具有複合型的知識結構。在此基礎上,幼兒教育應不斷提升、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

我通過這次培訓,受益匪淺,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一種帶著現代技術投身於教育事業的信念,使我真正體會到講課是一種藝術。總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過我有信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儘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從而真正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幼兒教師,為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幼兒理論學習心得(二)

行為習慣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學習、實踐和環境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定的行為方式或行為傾向。每個人都有多方面的行為習慣,如道德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習慣、勞動習慣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心理素質良好的重要表現,是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的重要基礎。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與養成是促進幼兒智力、能力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在幼兒期,其自主性已開始發展,可塑性強,是學習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時機。因此,要把握幼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使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得以養成。

一、從小培養,從小事抓起

幼兒園是孩子走上社會的第一步,幼兒在幼兒園良好習慣的養成在他們的一生中至關重要,正所謂:“少年若天成,習慣如自然”,有了好習慣,失敗不容易,沒有好習慣,成功不容易。幼兒處在生長髮育期,可塑性最大,最容易受引導。研究表明:3~12歲是年輕一代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認識和活動範圍逐漸擴大,求知慾望強烈,容易接受成人對其行為的訓練。有些家長,甚至有些老師認為,孩子還小,不要給他們訂那麼多制度,但孩子的某些壞習慣一旦形成後,就會產生對抗性,新習慣要想紮根下來就困難多了,所以我們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種細節小事上、各個活動環節上,都要制定明確的規則,想方設法運用他們能接受的形式去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如規範幼兒不丟三落四的行動,就可以使幼兒養成做事有條理、觀察細緻的好習慣。有些家長面對這些小事,常常聽之任之,認為“樹大自然直”,這是錯誤的看法。

二、發揮幼兒園的教育作用,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園教育對於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應善於觀察孩子們生活中的點滴,善於發現,抓住契機對幼兒進行教育,並將教育融入孩子一日的生活中,使得幼兒在幼兒園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教師通過自己的榜樣作用,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在幼兒園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兒的模仿物件。因此教師的身體力行更助於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教師的榜樣作用勝過言語教育作用。為人師表應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感染幼兒,使幼兒在無形中養成良好習慣。如在禮貌教育中,教師應做好榜樣,早入園跟每個幼兒說早上好,需要幼兒幫助時,真誠的說一聲請,得到幫助之後,對幼兒說一聲謝謝,使幼兒在平等的環境中得到禮貌的薰陶,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對幼兒與人交往能力的教育,教師應做好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大方得體,使用禮貌語,尊重他人;還有教師與同事之間的相處應融洽,使幼兒自覺養成與人和諧相處的習慣。在生活方面,教師幫助幼兒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在給幼兒分餐前,教師用正確的方式洗手,同時引導幼兒學習,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教師的榜樣作用,比言語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導,使幼兒逐漸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意識。

對幼兒來說,生活就是學習的教科書。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應貫穿於幼兒的生活中滲透在各種日常活動、遊戲中,通過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不斷體驗、理解和感受,逐漸轉化為幼兒自覺的情緒態度和情感模式,從而形成習慣。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幼兒園制定了幼兒一日常規,常規規定了幼兒在一日的生活和學習中應該做到的,應遵守的一些規則,確定幼兒時期在衣、食、住、行、與人交往等多方面應有的文明行為和習慣的標準,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樣;飯前洗手飯後會收拾餐具;活動結束會收拾好活動用具等等。注意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採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如對待性格怯懦的幼兒,以培養勇敢品質為主;對待個性霸道的幼兒,以培養寬容、和諧與人為善的個性為主;對待逆反個性較強的幼兒,以綜合訓練方式,對其不良個性的矯正訓練為主等。每個幼兒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環境各不相同,他們對教師的教育方法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教師應善於觀察幼兒,教師也可及時抓住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隨機教育。隨機教育具體、形象、生動、有很強的說服力,非常適合兒童。教師應善於把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滲透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遊戲中,幫助幼兒逐漸建立起行為準則,逐漸養成禮貌待人,團結友愛,互相謙讓等良好行為習慣。

(三)、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環境塑造孩子同樣影響著孩子。良好的環境氛圍是習慣養成的基礎,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在環境創設上,應緊緊圍繞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主題,精心設計,大膽嘗試,通過美化自然環境,優化社會環境,淨化心理環境,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輕鬆自然教育氛圍,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薰陶,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室外環境創設中,可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愛好,講各種好行為、好習慣的要求和幼兒喜歡的卡通形象結合起來,設計成各種好看又富於教育意義的圖片,張貼在樓道,走廊旁,在賞心悅目的教育氛圍中,隨時隨地的提醒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室內環境的創設,可在教室前牆面設計一個紅花牆,每個幼兒每做一件值得表揚的事,便可獎勵一朵小花,成為紅花寶貝;教室圖書角收藏關於良好行為習慣的圖書,有時間帶領幼兒一起讀讀故事,通過故事讓幼兒試著學習那些好的行為習慣。心理環境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不可忽視的一方面,把真誠的愛跟合理的要求結合起來,尊重幼兒的人格,循循善誘,幫助幼兒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如在個別兒童生病時,組織其他幼兒對其進行語言的慰問,使其體會到集體對他的關愛與溫暖。面對幼兒的正確行為,教師應給予認同的評價和及時的鼓勵,增強幼兒的自尊和自信;面對幼兒的過失行為,教師不應批評教育,而應給予關心與期望的評價,使幼兒在寬容、理解中自覺的改正過失,強化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重視家庭教育,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習慣決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家庭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重要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家庭的重視。這就要求了父母樹立正確的觀念,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在生活中正確的引導,孩子在實踐中鍛造,不要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的這種包辦代替行為不僅剝奪了孩子的多種鍛鍊權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賴心理愈加頑固。長此下去,將會造成兒童的怠慢,驕橫甚至無能。良好的行為習慣又談何形成。

四、重視家園一致的教育,共同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家庭教育是影響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會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否則就會事倍功半。很多幼兒在幼兒園裡能夠在教師經常提醒與同伴的同一行動中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但回到家庭中完全變成了另一副樣子。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對於這麼大的孩子究竟應有什麼要求.在家裡聽之任之,也有一部分家長想要求孩子苦苦無法。因此,教師不但應在幼兒園裡注意培養幼兒的好習慣.更應幫助家長掌握一些科學的家教方法,以使幼兒的良好行為在家庭中得到強化。如,在家園聯絡園地中提出幼兒生活習慣的目標要求及請家長配合內容,介紹一些家教方法。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生活習慣得以鞏固。堅持家園雙向評估,便於家長全面瞭解教育目標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便於教師瞭解幼兒達到目標的情況,“對症下藥”。

總之,習慣是一系列自動化的動作,是在掌握動作程式並在反覆練習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特別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幼兒“自我中心化心理”所致,常會因為方法不當而“好心辦壞事”這就需要成人幫助建立必要的規則,教授一些必要的社會交往的技能。比如:培養幼兒主動與別人分享玩具時,可提出“先賓後主”“先小後大”的制度,讓別人先拿玩具,如果自己想玩可同正在玩的孩子商量,但決不能搶。成人還可用積極的口吻予以表揚、獎勵或用遊戲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興趣使孩子得到訓練。任何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應抓住關鍵期,注重方法,加強家園聯絡,為幼兒創造一個有利於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氛圍,使幼兒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逐步養成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其一生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幼兒理論學習心得(三)

幼兒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不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非常不易的,通過本次的培訓,我更進一步的瞭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對於幼兒教師的重要性。我們教育的物件是幼兒,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就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身教重於言教,幼兒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幼兒幼小心靈的健康和成長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所以幼兒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範去感染幼兒和教育幼兒,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教育,使幼兒從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幼兒在園一日常規活動也是家長與老師共同關心的問題。《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組織與實施》就針對此問題展開的深入的研究。學習以後覺得幼兒園保育工作是整個幼兒教育期間的重中之重。在我國。實行保教結合的政策,在通常情況下是做好幼兒教育的同時,儘可能完善幼兒的保育工作。幼兒教育與保育應該是相互滲透,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整體。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機結合的情況下,才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也就是說教育中要滲透保育,保育中也離不開教育。

幼兒正處於身心迅速生長髮育和發展的時期,身心各方面的機能尚不成熟,對外界的適應力比較差,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做好幼兒的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兒的健康水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關係到一代人的身體素質。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於幼兒生長髮育的各種因素,為幼兒提供適應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本次學習中張老師講的家園溝通的策略也讓我懂得了一些溝通技巧,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必須瞭解家長的心理,需要根據溝通物件不同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技巧,採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種溝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充滿愛心,家園合作,運用多種溝通策略,通過靈活的溝通方式,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協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孩子的成長更健康,讓溝通成為多贏。與家長的溝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溝通更有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總結。

培訓時間已經結束了,但是老師們學習的興致很高,每天大家都在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以後積極討論,交流。通過這次的學習,我也學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觀點,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從事幼兒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學以致用,把這次學習的知識積極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做一名積極向上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