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師德師風手冊心得體會(精選5篇)

心得體會 閱讀(1.23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師德師風手冊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師德師風手冊心得體會(精選5篇)

師德師風手冊心得體會1

我學習了《中國師德手冊》一書,如一陣陣涼爽的風,吹入我的心田,如一股股清涼的泉水,洗滌我的心靈。

通過學習,我知道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四德”建設提到事關和諧文化建設的戰略高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這四個道德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其外延由大到小,內涵由淺到深,共同構成一個完善的道德體系。

在四德建設中,人的能動性及個人品德建設是事關重要的。個人品德的修養是樹立四德意識、規範言行舉止、建設和諧家庭、模範地做好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們每個人在道德建設過程中要自覺地以自身品德修養為起點,首先要修內功。個人品德修養是社會公德的擴大,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是個人品質的外化與擴大,只有個人具備優良品德修養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體和社會。

由於對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從而使自己更重視了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學生面前的表現。也對自己進一步提高了師德素養的水平和要求。

1、德高為師。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熱愛教育事業。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

2、學高為師。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斗水。要培養高水平的學生,要求教師學識淵博,學業精深。個性鮮明的教育教學風格,把握教育問題的高超藝術,和諧感人的師生關係,無不閃現著現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

3、技高為師。

一是要有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

二是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操作和應用。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恰當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方式,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使教學知識傳授與創新思維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要有創新的精神。積極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探索新的科學的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寬視野,在執教中提煉師藝,昇華師技。

4、身正為師。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範者。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為之,什麼不可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示範;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儀表端莊、舉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

經過這次師德師風學習,我受益匪淺。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讓孩子生活的環境花更紅,草更綠,空氣更加清新,天空更加蔚藍!

師德師風手冊心得體會2

暑假裡,我學習了《中國師德手冊》,這本書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師德建設的細節,並結合優秀教師的經典案例,直觀地給出了實施師德培養的具體方法,使我受益匪淺。尤其是第三章中的寬容之愛——寬容是人生最偉大的力量,讀後感受頗多。寬容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巧妙的教學藝術,我將它用在了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採取寬容的態度,讓其自己定時間完成;對違反班級紀律的學生,讓其為班級服務一定時間,並進行思想教育。比嚴厲的處罰效果好得多。更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更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又如,對學困生而言,他們更需要教育的陽光,多讓他們感受老師的關愛是前進變化的前提。他們“失敗”的太多了,身上受傷的翅膀太沉重了,需要我們老師為他們鼓氣,真誠地拖著他們,幫他們振動翅膀。

古代有位禪師,一日晚看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是哪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出牆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和尚而入,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脊背跳進了院子。當他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師傅並沒有嚴厲地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加一件衣服。”

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學生對老師是寬容的,只要你對他們付出過愛心,那麼你曾經對他們的冷言冷語、暴跳如雷,他們都可以原諒。而且仍舊會繼續崇拜你、愛你。那麼,我們老師為何就不能對孩子寬容再寬容些呢?可能他們經常無法剋制自己的言行,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不一定有輝煌的未來,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誰說一個平凡的人就比別人低人一等呢?像故事中的老和尚,就清楚地指導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雖然書本知識的學習很重要,但是給學生營造一個寬容的學習氛圍,在鼓勵學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長上,個性張揚的發展上,是很有力的。

總之,寬容是陽光,能使學生得到感情的溫暖;寬容是甘露,能源源不斷滋潤學生的心田;寬容是鑰匙,能開啟學生的心靈,消除師生之間的誤會;寬容是理解,能給學生以安慰和力量。有了寬容,工作是美好的。會讓我們把每一步走得更加堅實,會讓學生快樂、健康地成長。

師德師風手冊心得體會3

近日,我認真研讀了《中國師德手冊》,在讀此書之前,我一直覺得師德作為教師行業的基本道德規範早是深入人心的觀念,可以說是無師自通的常識,並不需要費心費力重新學習。然而,在深入研究這本手冊之後,我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認識是多麼的淺薄。“師德”二字遠遠不只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更是一種信念,一種理想,一種指引著教師在自己平凡崗位上執著堅守的精神圖騰。同時,它也全然不是籠統的,師德是細則,是規範,是對每一位教師提出的必須要做到的要求。

整本書條理清晰,語言平實,處處引用教育實踐中的小例子告訴我們應當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學生,應對工作,在教育事業中,我們應該追求什麼,哪些誤區應及時繞行避免,書中內容全面細緻。下面我就學習本書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做愛國守法的好公民,好老師

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也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和義務。人民教師要牢記人民的囑託,要遵循法律的規範。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教師只有樹立事業心,增強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對教育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只有我們真正做到甘願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這種平凡工作,對教育事業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才能產生巨大的拼搏奮鬥的動力。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教師的生活是清苦、清貧的。但教師在知識結構的完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實感,在精神寄託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資訊、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獨立感,在人際溝通方面有師生相處融洽諧和的`親切感。我們的工作,使無知的玩童變成了優秀學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為祖國的棟樑,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應該有個明確的目的,為理想而奮鬥,雖苦但樂在其中。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校關注事業的發展,這是每個教師都應具備的。在實際工作中,珍視為人師表這份榮耀,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贏得學生的敬愛,家長的信賴和領導的認可。

二、做愛崗敬業的模範

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愛崗敬業的教師,才能潛心鑽研業務,樂於從教,勤奮工作,不斷創新,取得成績。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在本職崗位上樹立起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熱愛本職、忠於職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真正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全面貫徹、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探索新世紀、新時代的教學規律,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掌握過硬的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因此,在常規教學中,要把握好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切忌“填鴨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真正做到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效益,不斷促進教學工作登上新的臺階。

三、關愛學生,做學生的第二家長

熱愛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寶貴的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係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堅實基礎。教師對學生的愛,和一般的人和人之間的愛有所不同。它不是來源於血緣關係,也不是來源於教師的某種單純的個人需求,而是來源於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於教師對教育物件的正確熟悉、滿腔熱情和無窮期盼。因此,我們說,師愛是一種佈滿科學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愛。教師越是滿懷深情地愛學生,就越能贏得學生對自己的愛,良好的師生關係就越是能迅速地確立起來並得到健康的發展。這種愛的交流是學生生長的催化劑,它可以有力的把學生吸引到教育過程中來,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動力,推動學生朝著培養目標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為教師在培植和處理師生關係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做到的就是熱愛學生。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我一生中最主要的東西是什麼呢?我會盡不猶豫地回答:熱愛兒童。”

四、不僅教書,更要育人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要求我們轉換觀念,思路決定出路;做個有學問、師德更高的專業化教師;因材施教,努力嘗試個性化教育等。這也正好是我們偉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倡導的: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裡,把你和你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裡,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同時要以自己的模範的品行來教育和影響學生。在教育中,教師往往總是把對學生真誠的愛用美好而禮貌的語言表達出來。語言文明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說:“慧於心而秀於言。”教師語言美,則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養。教師的人格之光對學生心靈的燭照深刻且久遠,甚至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具有現代人的素質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識淵博的學者形象,要有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要有堪為師表的高尚品德。

五、做為人師表的典範

《韓詩外傳》中提出“智如泉源,行為可以表儀,人師也”。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思想上、行動上,教師都要做到為人師表,用純潔的品行去感染學生,用美好的心靈去塑造學生。第一,思想品德上,遵紀守法。塑造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高尚的情操與品德面對學生,承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培養學生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人。第二,在語言文明方面,用純潔、文明、健康的語言,不夾雜地方土語,用語要文雅、優秀,語調要和諧、悅耳,使學生聽後能產生愉快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誨,切忌用低階庸俗、粗魯無禮的語言穢語。其次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言簡意賅,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切,令人耳目一新,這樣才會具有感召力,才能讓學生把美好的思想與知識帶進心田。同時,語言要熱情、誠懇,富於激勵性,溢於言表,才能充分顯示生命力,才能與學生的心產生共鳴。第三,儀表大方,端莊樸素。教師的儀表應有美感,衣著、髮式整齊、潔淨、樸素為特色,充分顯示了教師對生活的熱愛,精神飽滿,誠實樸素的生活習慣,從而給學生以美的薰陶,相反,教師衣著不整,不僅傷斯文,有失風雅,還會對學生留下生活懶散,精神頹廢之感,同時,教師的儀表還具有時代感,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在教師的身上要體現時代氣息,不能過於保守和落後於時代的發展,當然也不能追求時髦,標新立異,總之,使學生認為充滿生機和活力,覺得精神振奮,神采奕奕就行。

師德師風手冊心得體會4

最近我們一直在學習《中國師德手冊》,我在閱讀的同時,慢慢思考著,這些思考使我深刻體會到師德的核心和靈魂— 愛和責任該是怎樣。愛和責任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和責任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和責任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和責任。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我覺得自己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愛崗敬業,身為一名教師,應具有較好的師德修養,而這一修養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具備較強的責任感和甘於寂寞、無私奉獻的愛崗敬業的精神。不論是一個時代還是一個民族,甘於寂寞的人越多,這個時代的進步就越快,這個民族的發展就越迅速。教育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更離不開廣大默默奉獻的教職員工,離不開他們無比崇高的愛崗敬業的精神。

二、要關愛學生,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在崗位上,教師還要心懷仁心,以仁愛之心善待學生。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人和引路人。特別是後進生,由於長期學習成績不佳,被老師、同學、甚至自己最親密的人—父母公認為“差生“,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和勇氣。這時需要我們老師用愛去影響他,使他重拾信心和勇氣,實現埋藏在心底的美好願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愛是教育的生命,愛學生是師德的直接體現,是做好教師的關鍵。因此,對學生教師要有博愛之心、寬容之心、信任之愛、賞識之愛、理解之愛。

三、要為人師表,“言為人師,行為師表”教師要培育出對社會有用且正直的學生,首先自己要行得正、坐得端,尤其是心要放正。一個教師如果本身居心不良,整天算計他人,他是根本不能成為學生的榜樣的。就算勉強為人師,也是一個極不合格的教師。因此,教師應為人寬厚正直,處世廉潔自律,恪守誠信,並把嚴於律己落實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只有這樣,我們才算一名合格的人們教師,一名值得學生乃社會尊重的教師。

四、要終身學習,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素質教育改革不斷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推陳出新,把學生帶到創新的最前沿,並且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創新帶來的驚人的變化,把他們培養成為國家血藥的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終身學習,讓自己博學。俗話說:“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須有一桶水。”教師的教育藝術、創新能力、彰顯師德師風等都離不開博學這一基礎。學習永無止境。教師也不例外,我們也應該象學生一樣,終身學習,不斷積累,為自己儲備更多的學識。

總之,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身正為範,是每一位教師的座右銘,作為新世紀的教師,不僅要有學富五車的知識,更要有敬業的精神,博愛的思想,創新的意識,誨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師德師風手冊心得體會5

《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倡導“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要求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而教師的心理壓力會嚴重影響到這一目標的實現。那麼,教師究竟該如何做,才能實現新《規範》的要求呢?《中國師德手冊》從師德建設、師德教育的方法入手,為廣大教師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在《中國師德手冊》一書中說到,教師的職責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要求我們轉換觀念,思路決定出路;做個有學問、師德更高的專業化教師;因材施教,努力嘗試個性化教育等。而其實,這也正好是我們偉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倡導的: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裡,把你和你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裡,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

我認為對於我們教師來說,具有指導性的意義。因為我們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熟話說得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教師,尤其是一名國小教師,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長們把他們的孩子送到學校,送到我們教師的手裡。我想,在他們的心裡,都對教師,對我們的學校寄予了很殷切的期望。期望他們的孩子在我們的教育之下能夠改掉身上的壞習慣,能夠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孩子。然而,我們面對的孩子又都是千差萬別,具有獨立的個性。

每個人的特長,以及接受教育的能力也各有差異。他們的智力發展具有不均衡性,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面對這些個體差異除了因材施教之外,更要有耐心。我總相信,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鮮花,我們要耐心地,等待著每一朵鮮花的盛開。對於那些智力發育遲緩的學生,更要有恆心和愛心。要把他們當成我們自己的孩子,慢慢地,耐心地引導他們,而不應該簡單粗暴地對待他們。要知道,很多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他們小時候也並非都很出色。

請記住,每一顆等待花開的幼苗,都需要我們園丁的精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