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精品】心得體會作文集合五篇

心得體會 閱讀(5.58K)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心得體會作文集合五篇

心得體會作文 篇1

從小父母老師就教導咱們要愛勞動、愛學習,做個勤勞的孩子,十幾年的學生生涯,咱們被父母溺愛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基本上生活上的事咱們都不用過問,父母就給安排得好好的,久而久之,咱們便習以為常,認為這是應該的,而如今長大了咱們才明白父母的辛苦,還有對咱們的愛。

父母的愛咱們無以為報,咱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做個讓他們驕傲的兒女,而如今,我考上了大學,終於有精力與時間好好地孝順父母,雖然我還沒有實力掙錢養活他們,但我長大了,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開心。

轉眼一學期過去了,進入大學的第一個寒假來臨了,輔導員佈置了一項作業,就是幫父母做家務。能為父母分擔,我很願意,也很開心。懷著激動的心情,我迫不及待的往家趕,好久沒回家,真的很想家,爸爸媽媽見到我很開心,因為基本上沒作業要做,我的主要作業就是幫父母做家務,幫父母分擔一下。我每天 沒事就會打掃一下,至少可以減輕爸媽的負擔。爸媽也很開心,可以講是欣慰,我也很開心我能為父母做些事情,作為一個大學生我有義務,有責任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年滿十八週歲就是成年人了,我不能再什麼都只想著自己,孝順父母是咱們該做的、必做的事情,這是身為人女的我,要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規範。其實做家務,是咱們能為父母做的最簡單的事情,咱們不會費多大的事,卻會收穫很多。也許有的父母嘴上說不用你幫忙,其實他們心裡還是很開心,因為子女長大了,懂事了,能為他們分擔一些了,能夠體會父母的辛苦。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過上好的生活,他們努力工作,為的是供養咱們上學,然後能找到好的工作,而父母的辛苦,咱們是有目共睹的,身為一個成年人,如果連最基本的照顧自己的家務事都不會做,將來又怎麼成大器?怎麼對得起父母的付出?咱們應該學會感恩,學會知恩圖報。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了父母,更為了咱們自己。

不管多大,咱們在父母眼裡始終是個長不大的孩子,父母總會爭著搶著幫咱們做事,而如今,咱們應該明白,對父母,咱們要感恩,要回報,更應該付出行動,用咱們的行動證明咱們對父母的愛,90後不是垮掉的一代,咱們還有很多事要為咱們的父母做,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當然,不只是這些小事,咱們還有很多準備為父母做的事情,雖然咱們現在還沒有能力讓父母吃好的住好的,但做咱們能做的,咱們無悔,父母也會感到欣慰。從小事做起,從你我做。

心得體會作文 篇2

暑假裡,少先隊大隊部希望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一本好書。每天,爸爸總和我認真地讀《增廣賢文》。這本書圖文並茂,不但有原文,還有解譯。真正是一本少年兒童的啟蒙讀物。

也許適合我的年齡,也許我的學習狀況,爸爸在和我學習(原文)“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賢文時,顯得特別用心,告訴我小時候如果不勤奮努力學習,這樣會白白浪費時光,長大出來社會工作,很多知識點都比不上別人。年老了,只有自己悲傷流淚。

我現在明白了爸爸、媽媽的用心,以後一定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心得體會作文 篇3

上週星期五第二、三節課,聆聽了綿陽實驗國小何俊老師一堂作文評課,黎瓊老師的現場點撥,受益匪淺,談幾點個人體會:

一、從交流中瞭解到他們過來參加這次活動的團隊為了搞好這次活動,從準備到選課,再到磨課,最後定課,做了大量的工作,這種敬業的精神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尤其是承擔上課的何俊老師,用了很多時間在搞課題研究,並已形成了自己教學風格,初步實現了作文教學研究成果。這些是我所不及的,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缺少深入廣泛的學習和創新方法,更缺少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的'正確引導,往往只是為了迎接考試而學,機械的強制性的完成學習任務,使得孩子們對語文學習索然無味,當然,作文也就馬馬虎虎了。

二、作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低中高段都有各自的目標要求。一步一個腳印,不能盲目拔高,急於求成,這是這次交流活動中我體會最深刻的一點。何俊老師把作文教學的任務放在了每一天,讓孩子們每天讀背經典語句,段落,課前五分鐘會話練習,單元作文訓練從教學本單元課文中去學習語言、描寫、方法,這些都是我們做得不好或者說做得根本不到位的地方。在每一個階段,低中高段也好,還是單元習作重點也好,我們要明確訓練的主要任務,一個任務一個人任務來進行,讓每個階段或每個單元內容都得到紮實的訓練,不走過場,把表達和寫作的空間讓給學生,我們的作用是當好導師,指引方向。

三、黎瓊老師的關於構建國小生語言智慧訓練整體序列化體系的研究,這個講座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我們應該進一步好好學習瞭解新課標及大綱要求,按照黎老師給我們講解的方法、訓練手段去反思我們的作文教學,把各個階段的訓練落到實處。

心得體會作文 篇4

為加速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增強實施新課程的能力,我學校舉辦了“師帶徒”活動。我有幸與周經頌老師結為師徒,我們團結協作、亦師亦友、互學互助、共同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的師帶徒工作又進入了尾聲。回望走過的歲月,我們師徒並進,現做如下總結:

一、鼓勵多學、多問,更新教育觀念。

周老師深知: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課改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觀點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因此,他將自己積累的豐富教學經驗與技巧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我,用一些現代教學思想影響我,鼓勵我多參加培訓,多讀書,閱讀有關雜誌來獲取課改資訊,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上學期和這學期,周老師擔任四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此時的我們既是師徒,又是同事,我們經常研究如何突破每單元的重難點,共同備課,我還把我的教學計劃、複習安排與之交流。正所謂“教學相長”,在與他的交流中,也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東西。

二、鼓勵多聽、多上,提高教學水平。

我是新來的老師,經驗不足,一堂課都需要進一步慢慢地雕琢,因此,周老師鼓勵我每月至少上一節高質量的公開課。一年來,我積極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新調入教師彙報課,我與他一同確定講授內容,共同研究該課的教學設計以及實施措施,在準備期間,周老師跟蹤聽課,聽一節,評一節,一點一滴地指導並協助修改,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課後,我們師徒共同切磋、研討,作為師傅他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見解、經驗交給我。而且,還經常請教並委託別的經驗豐富的老師,尤其是這個學期,周老師出差三個月,就委託蔡葉清老師指導我。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在課堂教學中的教法學法比以前更為豐富了,對課堂的調控能力大大增強了。

三、鼓勵多思、多寫,積累教學經驗。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不僅要提高教學能力,平時還應注意反思、積累,朝科研型發展。他鼓勵我努力發掘自身教學工作中的得意之處或反思經驗教訓,及時記錄下來,做到每月總結,學期末時整理半年來的收穫,撰寫論文。

學無止境,教無止境,面對教學中的諸多問題,我們永遠需要學習,需要研信究,相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我們一定可以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以上,只是我在“師帶徒”中列舉幾個方面的進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完善自己,“師帶徒”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了。

藉此機會我要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培養,感謝我的師傅對我的諄諄教誨。在這裡我們用青春做伴,完善自我;轟轟烈烈,振興教育事業!

心得體會作文 篇5

今天是清明節,是紀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讓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媽媽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著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太太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裡也沒有任何跟太太有關的事蹟。她長什麼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湧到我的大腦。我問媽媽:“媽媽 ,我見過太太嗎?待我好嗎?”媽媽無奈的說:“實話說吧,我也沒見過,應該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這……”

漫長的20分鐘過去了,大家終於來到了上林湖,頓時天空中飄下了似花針的雨。停好車,拿好工具,準備上山。向遠處望去,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條過道都擠滿了,一點空隙也沒有。隨著人群,大家緩緩移動著。我發現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帶著爆竹,香燭,紙錢等。萬一發生什麼不測,那可這麼辦呢?

大家再次隨人群而上,拐過一個彎,再拐過一個彎,上了階梯,大家找到了太太的墳,跟往常一樣。這次我給經歷了一個春秋風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寫著這一個個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還活著,那麼該多好啊!這下我肯定與太太快樂的聊天……想到這我的欣慰的笑了。

媽媽與爺爺拿著鐮刀,在墳旁邊把雜草雜花清理掉。我拾起墳沿邊的杜鵑花,靜靜地將花插在太太的碑後,望去,猶如太太頭上的裝飾品。這時媽媽爺爺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個墳邊看起來乾淨了許多。

之後大家小心翼翼地點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禱,給予大家的祝福。

我轉過身子,放眼望向藍色的湖,上面還有一個個的漣漪,湖面上行駛著一條條的遊船,它帶著人們的祝福,帶著人們的祈求,帶著人們的希望……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