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

心得體會 閱讀(1.91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數學教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1

幾年數學教育工作者對開放式數學教學作了積極的探索,並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還沒有提高到開放性教學應有的高度來認識,使得數學教學的開放性程度仍然不能滿足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探討如何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開放性程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我就此談些粗淺的認識。

一、提高認識,充分認清開放式數學教學的內涵及意義

所謂“開放”,包括數學教學內容、學生數學活動和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相互作用等幾個方面的開放。結合現代認知心理學對數學學習過程的要求及已有研究成果,筆者認為開放式數學教學的目標應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數學教學,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主動學習自行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學習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本領,進而獲得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創造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能夠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選擇、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興趣選擇不同的教學並得到發展,能力較強者能夠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有進一步的發展機會;能力較低者也能參與數學活動,完成幾項特殊的任務。

二、強化交流和合作,倡導開放的教學活動方式

相對而言,傳統課堂教學較為重視師生之間的聯絡、溝通,而忽略學生之間的相互聯絡,忽視發揮學生群體在教學中的作用,現代教學論認為,數學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交流和合作的過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過程,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開放的活動方式,提供了寬鬆和民主的環境,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智力、情感和社會技能的發展及創造能力的發展,為此,我們以強化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為核心,徹底改變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促進各個層次學生的共同發展具體應做好以下幾點:

1、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形式

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的空間形式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有:T型、馬蹄型、蜂窩型等。這些形式都以打亂原有的秧田座位排列方式為基本模式,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而構成,小組一般由5人或7人組成,也有4人、6人小組等等。小組的這種排列縮短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間相互交往的機會,有利於小組內成員的交流和合作學習。

2、小組學習任務的佈置

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學習主要以協同活動為中介實現的,因此教師在組織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活動中,應把需要討論、互相啟發、反覆推敲的問題佈置給學習小組,讓小組圍繞問題進行交流和合作學習。教師不僅要指導組內交往,而且要引導組際交流,不僅要交流學習結果,更要重視交流學習方法。

3、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和互幫互學的合作意識,使每個人都能為集體目標的實現盡心盡力。不斷向學生傳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們學會既善於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的意見,敢於說出不同的看法,又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相互啟迪,並能夠綜合吸收各種不同的觀點,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2

眾所周知,新課程改革正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展開,我們陝西省也加入了這次改革之中,也快走過了兩個年頭。新課程所闡述、倡導的全新理念也如春風吹滿校園,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課堂教學改革能否體現新理念成了課程改革的一個標尺。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完成新課標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的轉換。讓新課程紮根於課堂,那麼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的教材作了哪些改變,作為新課標理念的傳播者與實踐者----教師,又要在課堂教學中作出一些怎樣的變化呢?

現就自己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談談切身的教學體會和對改革的一些看法。

我想對於新教材我們首先要整體把握,解放思想,捨得放棄。整體把握課標與教材,旨在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教學,更大膽,更開放,讓自己的教學更有效。立足課標與教材,超越課標與教材,做課程的主人!多一些自主的行為,少一些無奈的.嘆息。倡放開手腳,打破禁錮,大膽超越,超越考試,超越常規(“教師”所必需的態度)。

其次我們教師不僅要改變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轉變教學理念。要學會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要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現代技術的使用將會深刻地影響數學教學內容、方法和目標的改變。更新教學手段,革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習情趣,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影響教學內容,改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理論。增加課堂教學容量的同時突破教學重難點。

再次,教師要做一名導演,讓每一位學生成為閃亮的明星;要強化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到更多的知識。要加強研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

通過學習我明白數學課程改革是一個動態的持續發展過程,我們數學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加強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物件意識、情景意識、目的意識及評判意識,轉變教育觀念、提高素質修養,本著以人為本、注重個性發展的教育新思路,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恰當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綜合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萬事開頭難,既然我們已經開始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探索,我們就應該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會獲得數學教育的成功。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3

高一下學期,我繼續擔任高一_班的數學。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同事的幫助,我不僅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數學教學任務,還在業務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半年的教學歷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滿艱辛的半年;這也是收穫喜悅的一學期。下面本人就高一_班的教學情況對本學期的數學教學做個總結:

首先,應讓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降低畏難情緒。但怎樣才能讓學生提高興趣?還得從根本上讓他們覺得數學不是那么的難學,降低教學起點是首要要做的:根據課本知識點,只講學生能聽明白的,不講學生如論如何弄不懂的。其次,溫故而知新。學生底子薄,注意力不集中且理解能力弱,講過的習題,知識點這時講,那時忘,更甚者應用能力也弱。所以將講過的習題和知識點讓學生背住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助於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而且,不能只背答案,不背習題的題目。最後,要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力求讓大部分學生從根本上愛上學習數學,掌握基本的數學學習方法。而且也要利用學校的月考,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的調整教學方法。學生無論從學習態度還是學習方法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取得了應有的成績。

一、備課

分備教材和備學生兩部分,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備教材就是根據所學內容設計課堂教學情景,力爭做到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方法靈活,講練結合,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備學生指的是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依據學生的學習態度、水平設計合理恰當的教學氛圍,充分考慮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擴充套件學生的認知領域,為學生提供思維訓練的平臺,創設熟悉易懂的學習情景,為學生的心理髮展和知識積累提供可能。備課中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的實際內容出發,這樣二者兼顧才能提高備課的針對性、有效性。

二、上課

上課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環節,也是教學工作的關鍵階段。上課要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授課,以啟發式為主,兼顧個別學生,從聽講、筆記、練習、反饋等環節入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不僅獲得知識還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光獲得應有的智慧,也應掌握思考問題的思想方法。對概念課採用啟發引導式,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產生的背景,發生發展的過程,展示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對鞏固課堅持“精講多練”,精選典型例題,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問題的特點,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力爭使講解通俗易懂,使方法融會貫通,並讓學生在練習中加以消化,真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作業

包括課本上的練習、習題、以及課外作業,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練習題要求全體學生儘量當堂完成,並及時進行講解;習題中的A組題挑選有針對性的題目作為書面作業,要求學生課後獨立完成,全批全改,深入瞭解學生對新知識新概念及新方法的掌握情況,B組題適當地對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出要求,並及時給與提示,以求進一步提高;課外作業則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把握,精選題目,不求數量而求質量,加強和深化學生對概念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特別是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及時予以糾正,以積累學生的解題經驗,提高認識。

四、輔導

主要是指導學生及時舊課,預習新課,特別是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或集中講解,或個別答疑,以求真正地使學生的數學學習保證持續性,建立知識網路的聯絡,引導學生從系統的高度,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概念和方法。尤其是在課後輔導中更多地關注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了學習數學的信心,使他們得到了應有的進步。

總之,教學工作不僅僅要落實常規,還要因地制宜,與時俱進,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與辦法,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課堂,關注每一個環節,從小處著眼,從細處著手。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4

“高三學生怎樣才能學好數學?”這是師生座談時學生們問得最多的問題。這同樣也是老師最難回答的問題。很多人都單純的認為要學好數學就是要多做題,見的題多了,做的題多了,自然就熟練了,成績就提高了。於是“題海戰術”便受到很多教師的青睞。熟話說“勤能補拙,熟能生巧”,當然,多做題肯定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有一定的好處。但長期這樣進行大量的機械性的重複,勢必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進而導致抄作業現象出現,更有甚者導致部分學生厭學、逃課,這樣做遠遠背離了課程改革的思想: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我一直在思索怎樣改變目前這種現狀,對此我有幾點感想:

1、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課前預習,淡化課堂筆記。

很多教師習慣定期檢查學生的課堂筆記,他們認為做好課堂筆記可以督促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複習所學知識,然而事實真如他們所想嗎?大家可能會發現筆記記得好的學生,他們的成績不一定好。因為教師在分析問題的時候,這些同學總是忙著一字不落的抄教師的板書,根本沒有參與到解題的思維過程中去。這樣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怎麼會得到提高?思維能力又怎麼會得到鍛鍊?真正會記筆記的同學,他會認真聽,積極思考,有選擇性的記下關鍵性的部分,然後在課後進行思考,並重新整理。真正會學習的同學,他會課前認真的預習要學的新內容,把不懂的知識圈點起來,課堂上認真聽講,把自己的疑問向老師提出來,和老師共同探討,課堂上適時的做好筆記,所以我認為做好預習工作比做好課堂筆記課堂效率更高。

作為教師有必要給學生提出預習計劃,對於有些淺顯易懂的課應該讓學生提前預習,進行自主學習;對於有些概念性強、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課,教師則要提前設計預習導學,幫助學生初步理清思路,降低課堂聽課的難度。教師適當的介入,可以降低學生對學習新課的畏懼感,從而逐漸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其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2、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切忌一言堂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治理國家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為而治”,與此類比,我們的教學是否也可以“不教而學”呢?如果是這樣,那上課講什麼呢?我在備課時想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什麼內容是非講不可的?什麼內容可以不講?怎樣才能把課堂真正教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要嘗試儘量少講,主要是給學生騰出大量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更主動、更積極、更親歷其境地去學。

有了學生的深層次的參與,才能取得過去我們以老師的教為主所不可能達到的高效。導學案教學就是一種很好的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學習的一種授課方式。我們要充分的信任學生,把時間交還給學生,而不能急功近利的期待一種“藥到病除”的效果。因此,我更認同一種新的觀念:教學的本質是交往,是以教師和學生都作為主體,以教學內容為中介的交往。比如,對於一道題目,我們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他審題、思考、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允許他們說出自己做錯的原因,允許他們對教師或者其他同學的結論質疑,允許他們說出他們不同的解法。

3、教師要關注一題多變的教學價值,切忌只追求解題的數量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認為:一個與責任心的教師與其疲於應付繁瑣的教學內容和過量的題目,還不如適當選擇某些有意義但又不太複雜的題目,去幫助學生髮掘題目的各個方面,在指導學生解題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才智和推理能力。一道題目,如果靜止地、孤立地去解決他,即使再好充其量不過是解決了一個問題,但是如果不僅能多角度探索解題的方法,而且能適當的對原題進行深層的探索,則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更加有益。下面以兩個例題為例:

例1、將3個不同的小球任意放入4個大的不同的玻璃杯中,杯子中球的最大個數極為X,求隨機變數X的分佈列和數學期望。學生思考完該題目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種情況:

變式1:如果小球相同杯子不同,結果會怎樣?

變式2:如果小球不同杯子相同,結果會怎樣?

變式3:如果小球相同杯子相同,結果會怎樣?

通過條件的改變,我們要讓學生意識到做題一定要認真讀題、審題,因為題目中一個字的不同,或者一句話敘述的重點不同,可能導致考查的側重點不同,從而結果產生很大的差異。

再比如為了讓學生掌握有限制條件的排列問題,我設計了一道例題:

例2、從3名男生和4名女生,選5名同學排成一行照相,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1、全體站成成一排,其中甲只能站在中間或兩端,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2、全體站成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須在兩端,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3、全體站成成一排,其中甲不在在左端,乙不在在右端,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4、全體站成成一排,男、女各站在一起,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5、全體站成成一排,男生必須站在一起,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6、全體站成成一排,男生不能站在一起,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7、全體站成成一排,男、女生各不相鄰,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8、全體站成成一排,其中甲、乙中間必須有2人,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9、全體站成成一排,男生必須站在乙的右邊,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10、全體站成成一排,甲、乙、丙三人自左向右順序不變,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11、排成前後兩排,前排3人,後排4人,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12、排成前後兩排,前排3人,後排4人且甲必須在前排,乙必須在後排共有多少種方案?

變式13、排成前後兩排,前排3人,後排4人且甲、乙必須都在前排,共有多少種方案?

此題目學生還可以有學生再改變限制條件提出更多新的問題,學生設計問題,學生回答,通過這道題目,學生不僅掌握了相鄰問題用“捆綁法”,不相鄰問題用“插空法”,特殊元素優先考慮法、定序問題用除法、直接法、間接法等解排列組合問題的常用方法,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設計問題,這樣做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我們能夠經常做這樣的變式訓練,學生便會養成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的習慣,對一道數學題積極開展一題多變的訓練,哪怕是學生部分題目學生不能完全求解,也有利於學生應變能力的培養,及發散思維的形成,增強學生面對新的問題敢於探索並予以解決的勇氣。

4、教師要注重及時反饋練習,多元評價學生

課後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學生要完成的科目比較多,所以很多學生就開始抄作業,或者不認真對待作業,所以教師在批閱作業時就出現兩種現象:全班作業對錯情況完全相同,作業非常容易“批閱”,或者全班作業出錯情況五花八門,作業批閱難度很大。有個別老師為了避免學生抄作業、不交作業、作業很難批改這些情況的出現,就採取讓學生把講過的題目再作為作業上交。

其實出現這種現象跟教師也有很大的.關係,有些教師認為,教師課堂講授時間與教學效果成正比,學生做練習的時間也與學習成績成正比。因此不值得作業量很大,經常佔用晚自習的時間等可以利用的一切時間,給學生加班加點的補課,完全忽略了學生的獨立性,因此造成了學生離開教師就不會做題的這種現象。他們認為教師課堂講,學生課外練,既充分利用了課堂時間,又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課外時間。因此不惜擠掉學生獨立作業與反饋的時間,用於講授,認為這樣就能提高教學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績。殊不知學生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均離不開自身的獨立活動,單靠教師講授和師生共同活動,充其量只能使學生聽“懂”,而達不到學“會”的目的。

課後獨立作業是也是教學環節中的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它一方面能促使學生將剛剛理解的知識加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學生對新知識應用上的不足,尤其是學困生。因此,佈置作業時一定要分層、適量,要求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哪怕時間不夠,只寫出解答思路,寧可不計算,或者,題目只做了一半也可讓學生先上交作業,以便使教師從中及時獲得反饋資訊,及時調整教學程序,促進學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同時還能有效地輔導學困生及時學懂數學知識,掌握基本學習方法。

在課堂作業中,要對這些學生的每一次精彩作業以口頭或書面等多種形式予以肯定,及時評價,讓成就感及時地滲入學生心靈,讓學生都能充滿興趣地、充滿信心地迎接下一次的成功。尤其是學困生,更要經常鼓勵,交流,通過小組互助和教師的個別輔導,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於老師和同學的關愛,讓他們有繼續學習並且學好的慾望和勇氣。

總之,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多學習,多反思,轉變觀念,以研究者和體驗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教學中、學習中的問題,在學習中探究,在探究中學習,以此來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從而更有效的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5

這一學期的拓展課是“高中數學思想學習的方法好研究”。老師最少的題量為我們分析講解最典型和常見的題型,幫助我們擺脫題海之苦,提高數學成績。

通過本學期拓展課的學習,我能大概瞭解、掌握了部分的高中數學的學習方法。多層次、多角度、多交叉、多廣度,深度上對知識加以拓展和提高,並且能在平日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所拓寬和發展,對課堂內容知識的歸納,總結,梳理等方面有進步,培養了自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好良好的習慣。

在學習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的同時,對一些在課堂上或是平時不懂、迷惑的地方進行探討,更好地加強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例如數學思想中的“分類討論”,“函式數學在不等式中的應用”,“引數問題”等有了深一步的研究好拓展,便於讓我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加以應用和解答。臂如:①對於引數問題的學習,我們通過學習不同的例題,通過研究、分析得到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與途徑——分離引數,變換主元等常用的解題方法。②對分類討論這一問題的研究:引起分類討論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存在不確定的元素及公式,概念的分類……,並研究了基本步驟等等。

總之進入高中以後,數學學習的方法好內容都有了很大轉變,題目的難易程度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及時消化吸收新知識,複習鞏固舊知識也成了我的困擾。但通過此次學習,我發現數學學習其實是有徑可循。對於一些問題要予以歸納總結,並作一些相配套的練習,以達到鞏固效果。一學期來,我收穫了很多,尤其在學習方法上有了系統的概念,能夠更好地高中的數學學習。

當前高一數學教學方面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上沒有擺脫國中階段對數學學習的認識,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不高。由此提出了幾點看法和做法。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高一年級的一年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鑽研教育教學方法,以及與廣大同學的接觸交流,瞭解到許多學生甚至教師在教學中存在不少認識上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幾項體會。

第一、高一年級的學習階段標誌著學生學習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在學習的方法上,學習的認識上,學習的深度上與國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完全不同,但是從學生的角度講,普遍學習興趣不高。學生自認為國中數學成績不錯,沒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輕鬆地完成數學課程學習,上課也好,作業也好,時常不認真對待,馬虎應付,主動性差。真實的情況是,高中數學學習不僅僅是把國中知識再加熱,而是從一個更新的角度的學習,把僅僅停留在模仿階段的學生的知識,從理解聯絡的角度更新詮釋,進而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探究性的學習,使學生脫離機械記憶的層面,開始學會在邏輯思考的前提下用聯絡的觀點來看問題。

第二、對學生來講,國中的數學學習的機械記憶方法,存在著學習的慣性,依然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到了高一階段,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仍然停留在單純的機械記憶的層次上,難以適應高中的數學學習,很多學生對我講,平時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背,記數學知識,可考試成績還是不見長進,不知道為什麼?顯得很苦惱,學習的興致一天天被消磨掉了。

因此,我深刻體會到,高中數學教師除了把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外,更加重要的責任是逐漸誘導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其自覺或不自覺走到高中數學教學所要求的軌道上來。

通過教學實踐,我個人認為:

第一、高一數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邏輯思維能力和情感態度為教學目標,為高二時期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第二、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增加課外知識加強相關的知識模組教學。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6

本學期開學以來,高一數學備課組彭俊昌、葉顯斌、胡軍峰、陶華梅、塗建偉、胡萬彥、楊良、張慧、程雄飛、葉曉斌、張天羽、鍾華志等12位教師,在學校創先爭優活動的指引下,結合本學期教學計劃,認真學習學校的有關要求,認真履行備課組長與教師的職責,認真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用心組織群眾備課活動,加強學科的理論學習,使數學組成為團結和諧、勤奮、互助合作潛力較強的團體。現將上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常規方面

1、嚴格落實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全組教師做到重點落實備課常規和課堂教學常規,提高備課和上課質量,注意教學常規管理中的各個環節,並且儘量落實細節,養成學生良好規範的學習習慣,最終到達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2、集思廣益,加強群眾備課。不論在辦公室中,還是週二教研活動中。我們研究教法,研究學法,真正體現了在競爭過程中合作,在合作基礎上競爭,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在工作狀態下研究的良好氛圍。備課組做到統一進度、統一教案、統一練習、統一考試等,尤其是備課環節,人人有計劃、有任務、有落實,充分發揮群眾智慧,提高群眾備課的質量。

3、加強作業批改。全組教師儘量控制作業量規範化批改,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評,有評必糾,每次批改後把有問題的學生應對面批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深受學生喜歡。

4、落實基礎小測的高效性。按付校長的`指導要求,認真組織每一天的基礎小測驗:做到“分工出題及時,考試小測定時,測後分析迅速,反饋講評實效”。

5、建立團結和諧昂揚向上的群眾。備課組共有12位教師,新畢業年青教師2位。年青教師好學上進,中青年教師業務素質高,老教師關心愛護年青教師,是一個團結和諧昂揚向上的群眾。

二、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對學生的要求不夠嚴格,不能妥善處理好嚴與愛的關係,少數學生的作業及試卷答題不規範,遲交甚至不交作業,對他們的教育和督察力度不夠;

2、課堂教學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考試成績班級差距較大;

3、對教材的利用不夠,處理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今後工作的思考

1、學習:向新課程標準學習,向教材學習,向同行學習,理解新知識,改變舊觀念;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實施教學重心前置;課堂上做到重點的要精講,難點要巧講,該講的講到位,不該講的直接不講;

3、抓輔導,抓糾錯,抓答疑:進一步利用基礎小測,適當的時間做好補差工作,關心愛護後進生,堅信讓每個學生成功;提高錯題集的使用工作,做到有錯必糾,有批必評;縮小班級之間的差距。

最後,新課標對我們數學教師提出來更高的要求,我們深知領導的要求,也深知學生家長的期盼,更深知自己的壓力和職責,我們將把壓力變為動力,做到愛崗敬業,踏實工作,相信在有領導的關心和幫忙,有我們組內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幹勁,我們必須能夠出色的完成本屆高一數學教學任務,為本屆學生的大學聯考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7

學習完這本書,又觀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發現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努力地滿足學生的認知活動,才能讓學生愛學、好學、樂學,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然而教學設計時,而教師往往不自覺地忽視對學生學習需求的分析與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在新授課中無視學生的認知需求。

例如在函式的奇偶性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採用在學生已經熟悉的函式單調性的基礎上,聯絡數和形,通過對兩個特殊函式的研究抽象出函式奇偶性的概念,表面上看體現了轉化數形結合的思想,符合由熟悉到陌生,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觀到抽象的認知規律,但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為什麼要研究函式的奇偶性?其意義何在?價值是什麼?只是按照自身的主觀意志組織活動,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需求,忽略了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和調動。

(二)在複習課中漠視學生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等比數列的複習課時中,有些教師先請同學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等比數列定義

(2)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

(3)比中項的概念

(4)等比數列的基本性質。

然後在學生一一回答時教師分別對等比數列定義中應注意哪些關鍵、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中,強調要對公比q討論;等比中項應該有正負兩個;等比數列性質中注意與等差數列的性質類比。粗看起來教師開門見山抓住關鍵,直奔主題,對知識的複習到問題的訓練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動口又動手,教學容量大,節奏快,“效率”高,但實際上一問一答式的活動則是知識的簡單重複和再現,其中有多少內容是學生不熟悉的呢?有多少是學生感興趣的呢?有多少是需要深入探究的呢?這些問題的思維價值在哪兒?能引起學生認知衝突嗎?這樣的教學設計只考慮到教學任務如何快捷、順利地完成,卻沒有看到學生的心理需求,抽象、枯燥的知識往往使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和激情,感到疲勞和乏味。複習課讓學生重新溫習已經學過的定義、定理、公式、法則和解題方法是必須的,但是這種重新學習是要通過學生的再認識和再實踐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並進一步提高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身學習能力。複習課擔負著查漏補缺、系統整理以及鞏固發展、提煉昇華的重任,應使學生產生心理上的充實感,知識上的價值感和應用上的協調感,由此提高興趣,開發潛能,使複習課能上出新意來,這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綜合運用課上忽視學生的發展需求。

例如函式性質的綜合運用課,教師這樣組織複習,先請同學思考答以下問題

(1)若函式f(x)是奇函式,如何用符號表示?用圖形表示呢?

(2)若函式f(x)滿足f(x+2)=f(x)你能得出怎樣的結論呢?如何用文字語言敘述?怎樣用符號表示?

(3)若函式f(x)滿足f(1+x)=f(1—x)則函式f(x)的影象有什麼特徵?這樣複習匯入加強了學生對數學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影象語言這三種語言的理解和相互轉換,加強了學生對函式概念和性質的理解,學生可能也能積極參與,踴躍回答,教學效果似乎不錯,但課堂上學生的活動基本上時教師安排好的,問題都是預先設計好的,問題的解決也要依賴於教師的指導,學生缺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機會,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更沒有體現出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偏離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的預設、教學策略的運用、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流程的設計等等都應立足於“實在”,都要著眼於“有效”。

鑑於上述存在問題,從書中和實際得到如下啟發:

(一)創設積極的求知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

蘇聯心理學家教學家魯賓斯基曾經說過“對於形成任何一種能力都必須首先引起對某種型別活動的十分強烈的需要”。需要是產生動力的源泉,要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應該努力為學生創設積極的求知情景,把教師要教的變成學生要的。如函式的'奇偶性新授課,教師闡述對稱性在實際生活中的許多地方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火箭為保持飛行方向和飛行平移尾羽成中心對稱設計;汽車為易於駕駛設計成軸對稱。對稱也是函式影象的一個重要特徵,通過影象的對稱進而得到函式的一個重要性質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函式奇偶性的內在要求和數學探究的興趣、慾望。

(二)以問題為出發點,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是產生認知的焦點。數學教學要以問題作為教學的紐帶,把知識的認知和建構過程當作問題解決的過程。也就是說數學學習是學生獨立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就必須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和解決問題,要要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引發出所要研究的問題,並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索性的學習中,體現求知的艱辛和快樂,鍛鍊思維,增強自信心,激發求知慾。問題可以由教師設定,也可以由學生自己發現。而由學生自己發現,提出的問題,更接近學生的思維實際。教師以教學的首席身份將學生引到新知識的學習活動中來,即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又啟迪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引起認知衝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樂趣,有效地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三)組織探究活動,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表現欲。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僅僅在於傳授知識,關鍵還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求知慾是學生主動探索問題和深入研究問題的原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當學生髮現令他們不解或者感到有趣的事物時,好奇心就會激發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地提出問題,並想方設法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提供人人都參與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獲得數學活動的體驗和經驗。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知活動,課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還要讓學生提供一種經歷,使他們在這種經歷中,能夠實現情感態度、意志品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學生的認識總是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起關鍵作用的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設計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注意創設問題情境,想方設法啟動學生思維的閘門和想象的翅膀,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實效。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8

一個學期來,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體會到課程改革後的數學課堂應創設富有探索性、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樣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主要做了這些工作:

 (一)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做好高中數學知識教學,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

1、立足於新課標和新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層次教學

高中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不等式證明、圓錐曲線等,對高中學生來講確實困難較大。因此,我在教學中,放慢起始進度,然後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知識匯入時,多由例項引入。在知識落實上,先落實課本例題,然後再變式訓練,用活課本。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作必要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並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歸納及舉例說明。

2、重視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學生解題能力

高中數學比國中抽象性強,應用靈活,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在教學中我儘量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思維能力的提高。

3、重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我在教學中注重“導”與“學”,“導”就是我在學生自學時做好引導,開始我列出自學提綱,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怎樣尋找疑點和難點,怎樣歸納,怎樣嘗試做練習,然後逐步放手;“學”就是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使學生課前做到心中有數,上課帶著問題專心聽講,課後通過複習,落實內容才做習題,作業錯誤自行訂正,這樣使學生開動腦筋,提高成績,而學生有了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就能變被動為主動學習。

4、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高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後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我要求學生應具備善於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為此,我在教學中,抓住時機積極培養。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章節小結,在解題後,積極引導學生反思:思解題思路和步驟,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的總結。由此培養學生善於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範圍,提高學習效率。

(二)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

我在教學中把對學生加強學法指導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高中數學的重要基礎。我具體是這樣做的:①引導學生養成認真制定計劃的習慣,合理安排時間,從盲目的學習中解放出來。②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並佈置一些預習作業,保證學生聽課時有針對性。③引導學生學會聽課,要求積極思考,做好適當的筆記,儘量理解;④引導學生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課後要反覆閱讀課本,回顧課堂上老師所講內容,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和記憶。⑤引導學生養成獨立作業的習慣,要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切忌有點小問題,或習題不會做,就不加思索地請教老師同學。⑥引導學生養成系統複習小結的習慣,將所學新知識融會貫通。⑦引導學生養成閱讀有關報刊和資料的習慣,以進一步充實大腦,拓寬眼界。我把加強學法指導寓於新課講解、作業評講、試卷分析等每一教學活動中。

(三)重視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

我在教學中,注意運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習數學興趣。我首先深入學生當中,從各方面瞭解關心他們,特別是學困生,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學習及生活上存在的問題,給他們講數學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使他們提高認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提問和佈置作業時,從學生實際出發,多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以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熱情。由於高中數學的特點,決定了高中學生,特別是女生在學習中的困難大挫折多。為此,我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使他們善於在失敗面前,能冷靜地總結教訓,振作精神,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並努力爭取今後的勝利。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階段,分析清楚學生學習數學困難的原因,使學生儘快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從而更有效、更順利地接受高中數學新知和發展數學能力。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多向老教師請教,多總結考點和重難點的教法,儘量讓學生聽懂,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9

在20xx2年的7月14日,我很榮幸地參加了校管中心組織的高中數學教師培訓學習。在傾聽名師專家的經驗傳授的同時,我與許多老師一起學習、交流。作為一名一線的高中數學教師,平時責任大、任務重、工作忙,極少關注自身的發展,教學中也遇到很多的困惑。專家們的發言,讓我拓寬了思路,促使我站在更高層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嚴肅的思考現今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更認真的思考未來的路如何走。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心得體會。學習收穫:

此次培訓學習校管中心領導非常重視,從授課人員安排來看:安排的老師全是教授級別的老師。從授課時間任務來看:時間緊任務重,但是校管中心的領導、老師特別盡職,安排具體,服務到位,一些細節工作落實得好,如我們的住宿安排,組織班級學員的交流活動等,大家比較滿意,評價很高。此次培訓課程設定合理,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高。此次培訓以講座為主,互動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互為促進,相得益彰。

首先是讓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高中數學新課改的轉變觀念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特別是幾個著名專家的幾次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其次,幾位大牌數學教育家的各個專題講座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了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強調教師學習的重要性,分析了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方法、講解了數學教育心理學及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中學數學學生探究性思維培養方法對策,數學教學等等。

來自丹陽的林偉民特級教師給我們作了“素質教育視角下的數學教學與大學聯考”的專題報告。他在第一大點: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中講到第六小點:與時俱進地認識“雙基”,我印象頗深:“雙基”顧名思義是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在許多場合,人們在使用“雙基”一詞或強調“雙基”時,其實質是強調打好“基礎”,它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能力。在數學中,知識和技能是需要一個一個地學習,數學課也需要一節一節地上,但是,在高中數學課程中,還是有一些“內容”或“思想”更重要,更基本,貫穿在數學課程的始終。例如,“函式”、“運算”、“圖形”、“演算法”等等,它們的作用不能等同於知識點,不能等同於技能,也不能等同於一般的思想方法,它們反映了數學中更為豐富的東西,是數學的靈魂。它們將伴隨著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這些反映數學本質的東西需要留在學生的頭腦中。學生對這些內容的領會和掌握僅靠做題是難以實現的。在董林祥老師的“數學教師的智慧”中講到:課堂要關注的'不是怎樣教,而是如何學;在課堂中重要的不是題目的訓練,而是引導學生的發展;我們的教學不只是傳授,更多的應該是探究。這便給我們指明瞭課堂教學的方法。我們只有將眼光從傳統的著眼點處逐漸移開,才能看清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重點所在,才能真正的將課堂的中心放在學生的身上。

而黃厚忠老師指出了,不管是怎樣的課堂模式,其有效性的唯一指標便是學生有無發展。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方向,或者說是檢驗的標準。如何以學生為中心,什麼樣的教學才算是好的教學?唯有將檢驗的標準也落實到學生的身上——讓學生的發展作為我們工作的檢驗指標。

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溢著對課程理念的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雖不能說通過短短几天的培訓就會立竿見影,但卻也有許多頓悟。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彩,求得師生的共同發展,求得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在這裡,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要不斷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這就需要今後自己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勇於到課堂中去實踐,相信只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篇3:高中數學新課改心得體會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10

在本校舉行首屆高中數學資訊化教學大賽,我作為學校代表參賽,在22名參賽選手激烈競爭中有幸取得第二名,感觸頗多,首先要感謝幫助我的科研處兩位主任和指導我教學的數學組老師,謝謝你們!

接到劉健平老師的通知後,心裡頓時感到壓力大。一方面,以往每次數學教學大賽就市直這幾所中學而言,競爭就很激烈,都想爭一等獎。另一方面,本次比賽上課時間15分鐘,要想15分鐘出彩難度大於上一堂課。從08年獲獎後,自己已多年沒參加市裡的競賽,加上現在教學任務重,當時有種放棄的想法。後來科研處張主任跟我談了許多,於是我鼓起勇氣,背水一戰。

憑著曾參加過市優質課的經驗,深知要拿一等獎,課一定要有亮點。我從查閱資料開始,把近幾年獲獎的優質課全部看一遍,邊看邊琢磨每堂課的亮點和體現的數學思想。一週後把課基本定稿,在學校試上,幾位老師聽後都感覺課沒有體現資訊化技術突破難點,後來劉主任啟發我從影象入手,利用幾何畫板體現,讓我茅塞頓開,於是我又重新定內容,重新做課件,基本上每天都要半夜睡覺。經過兩週打磨後,感覺課初成體系,重新試上,請本數學組老師聽評,大家給了我許多建議,把每位老師的'建議和自己的想法融合在課件中,最後定好內容。15分鐘上一節課的拓展部分,拓展研究函式的兩個性質,從解析式和影象入手,體現“數”與“形”結合。

因參賽前天晚上打好的電子教案突然出現問題,導致比賽前一天一直在弄教案,相對而言,課沒時間多試上幾遍,也就導致比賽當天上課的時間把握還不是很準。參加此次比賽,讓我學到了很多,當然今後還有很多要學習,我將虛心請教,努力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11

時光荏苒,轉眼一學期又已經結束,這學期以來,我努力改進教育教學思路和方法,切實抓好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認真引導學生理解和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無論從學習態度還是學習方法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取得了應有的成績。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態度

一個學期以來,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並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二、加強理論學習,積極學習新課程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自實行新課程以來,我是帶新課程的新授課,為了加強對新課程的認識和了解,我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理論,仔細研究新的課程標準,及時更新自己的大腦,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同時為了和教學一線的同行們交流,積極利用好網際網路絡,開通了教育教學部落格,養成了及時寫教學反思的好習慣。作為一位年輕的數學教師,我發現在教學前後,進行教學反思尤為重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獨特的見解,教學前後,都要進行反思,對以後上課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矗同時,這些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積累經驗,教後反思,是上好一堂精彩而又有效課的第一手材料。

 三、關心愛護學生,積極研究學情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愛是最好的教育”,作為教師不僅僅要擔任響應的教學,同時還肩負著育人的責任。如何育人?我認為,愛學生是根本。愛學生,就需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瞭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方式等,然後對症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只有這樣,瞭解了學生,才能瞭解到學情,在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多與學生交流,加強與學生的思想溝通,做學生的朋友,才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為自己的備課提供第一手的資料,還可以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提高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四、充分備課,精心鑽研教材及考題

分備教材和備學生兩部分,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備教材就是根據所學內容設計課堂教學情景,力爭做到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方法靈活,講練結合,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備學生指的是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依據學生的學習態度、水平設計合理恰當的教學氛圍,充分考慮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擴充套件學生的認知領域,為學生提供思維訓練的平臺,創設熟悉易懂的學習情景,為學生的心理髮展和知識積累提供可能。備課中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的`實際內容出發,這樣二者兼顧才能提高備課的針對性、有效性。

 五、落實常規,確保教學質量

上課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環節,也是教學工作的關鍵階段。上課要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授課,以啟發式為主,兼顧個別學生,從聽講、筆記、練習、反饋等環節入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不僅獲得知識還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光獲得應有的智慧,也應掌握思考問題的思想方法。對概念課採用啟發引導式,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產生的背景,發生發展的過程,展示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對鞏固課堅持“精講多練”,精選典型例題,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問題的特點,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力爭使講解通俗易懂,使方法融會貫通,並讓學生在練習中加以消化,真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更新觀念,積極進行新課改

首先,轉變觀念要充分認識新課改是教育教學的必然,教師要更新觀念,要認真領會新課改的理念,瞭解課改革的目的。這樣才不會在改革當中迷失方向。

其次,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要掌握豐厚的專業知識,所謂”給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注意本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絡,拓寬自身的知識佔有。要多渠道採取不同手段獲取知識,教師除了看專業書籍,也要藉助於網路媒體這一先進的手段進行學習。要多和其它教師交流、溝通,提高合作意識,取長補短。

同時,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組織者,要充分理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瞭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瞭解不同學生的智力差別,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活動空間,給他們展示自我的空間和舞臺,活躍學生的思維,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七、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八、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到圖書館博覽群書,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總之,教學工作不僅僅要落實常規,還要因地制宜,與時俱進,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與辦法,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課堂,關注每一個環節,從小處著眼,從細處著手。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12

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數學結論的本質,瞭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蘊藏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繼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會數學發現和創造的過程,進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思和實踐能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展現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使學生能夠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經歷數學知識的發現和創生過程,瞭解知識的來龍去脈,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並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獲得對數學較為的全面理解和體驗,在過程教學中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長期以來,我們教師的教學習慣了“滿堂灌”的模式,學生不知不覺成了知識的容器,在課堂裡,思維的時間和空間無情地失去了。對數學問題,根本不可能充分展開過程,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更不可能有創新的思維。因此,學生的動手能力差,創新精神欠缺,便成為學生的通病。為此,我們應該探索數學過程教學及其實施的問題,以期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中學特別是高中數學教育得到健康的發展。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應該著眼於讓學生建構新的認知過程,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通過選擇恰當的常規的和非常規的問題,作為施教的載體;教師除了根據教學內容廣泛收集問題外,最好能創造自己的問題,把課本題進行改造,成為情境題、開放題、應用題,並加以積累,不斷完善,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問題。然後把這些問題通過啟導等教學手段,在課堂中充分展開數學過程教學,使學生產生明顯的意識傾向和情感共鳴,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抓住知識生長點,展示概念的提出過程。

概念是思維的基礎,數學離不開概念。在引入新概念時,要緊扣學生熟悉、已知的舊概念,由概念引出性質,進而以定理或公式呈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對學習的概念、公理有所理解,惟有透徹的理解才能使知識溶入其認知結構。準確把握知識的生長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要多對學生闡釋幾個為什麼?這樣做自會引發學生探索數學奧祕的興趣,進而體驗到發現的喜悅,收到“潤物細無聲”之功效。

教師要在形成概念時,留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要善於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自主地建構新概念。在辨識概念時,要多鼓勵學生質疑。從學生的角度看,學貴有疑是學習進步的標誌,也是創新的開始。

2、 展示性質、法則的發現過程和推導過程。

在學習數學定理、公式、法則時離不開對命題的證明,要結合實際情況,在證明命題前為學生創設認知衝突的疑惑情境,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通過觀察、感知學習的定理、公式、法則後,要學會分析,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於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問題,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並提出質疑。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多角度的問題,尤其是善於提出新穎的具有獨特見解的問題。

3、展示問題、結論的探索過程和方法的深化過程。

在解題過程中,首先應判斷解題的大方向,大致有什麼理路,在引導學生解題的探索過程中,要注意聯想,要學會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識、不同的方法去思考,並善於在解題全過程監控自己的行為:是否走彎路?是否走入死衚衕?有沒有出錯?需要及時調整,排除障礙。這樣長期形成習慣後,往往可以別出心裁,另闢解題捷徑。這種思維品質也是創新的重要標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敏銳捕捉學生的思維閃光點,並給予支援、鼓勵;並在解題後不斷反思、回顧,積累經驗,進而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時在解題教學中,要注意滲透解題策略,要注意解題訓練的坡度和難度。如果解題訓練有一個坡度,可以使學生循序漸進從易到難,完成一個小題,相當上了一個臺階,完成了最後一題,好像登上了山頂,回首俯望,小山連綿,成就感不禁而生。如果題組沒有難度,學生不可能有疑,重重複復會令人乏味。反之,設定一定陷阱、難度,學生經過探索、推敲,把疑難解決了,既鞏固了基礎,又實現了從有疑到無疑的飛躍,體驗到解題的勞動價值。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及時提出具挑戰性的新問題,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同時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問題,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不斷進行教學資訊的交換、反饋、反思,可修正思維策略,概括和總結數學思想方法。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要具有善於捕捉、組織和判斷各種資訊的能力。此外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盡力幫助學生主動建構數學認知系統,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知識網路,著眼於學生一生的發展。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13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根據課堂情況、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教學內容的不同,適時地提出經過精心設計、目的明確的問題,這對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學好數學有很大的作用。筆者在近幾年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聽過許多學科的課堂教學,經常會看到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很快使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和欣悅的心情從事學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高中數學教學設疑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教學要從矛盾開始

教學從矛盾開始就是從問題開始。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在教學中可設計一個學生不易回答的懸念或者一個有趣的故事,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起到啟示誘導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有位教師先講了一個數學小故事:德國的“數學王子”高斯,在國小讀書時,老師出了一道算術題:1+2+3+……+100=?,老師剛讀完題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寫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學還在一個數一個數的.挨個相加呢。那麼,高斯是用什麼方法做得這麼快呢?這時學生出現驚疑,產生一種強烈的探究反響。這就是今天要講的等差數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設疑於重點和難點

教材中有些內容是枯燥乏味,艱澀難懂的。

如數列的極限概念及無窮等比數列各項和的概念比較抽象,是難點。如對於=1這一等式,有些同學學完了數列的極限這一節後仍表懷疑。為此,一位教師在教學中插入了一段“關於分牛傳說的析疑”的故事:傳說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臨終前留下遺囑,要把19頭牛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分總數的1/2,老二分總數的1/4,老三分總數的1/5。按印度的教規,牛被視為神靈,不能宰殺,只能整頭分,先人的遺囑更必須無條件遵從。老人死後,三兄弟為分牛一事而絞盡腦汁,卻計無所出,最後決定訴諸官府。官府一籌莫展,便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為由,一推了之。鄰村智叟知道了,說:“這好辦!我有一頭牛借給你們。這樣,總共就有20頭牛。老大分1/2可得10頭;老二分1/4可得5頭;老三分1/5可得4頭。你等三人共分去19頭牛,剩下的一頭牛再還我!”真是妙極了!不過,後來人們在欽佩之餘總帶有一絲懷疑。老大似乎只該分9.5頭,最後他怎麼竟得了10頭呢?學生很感興趣,……老師經過分析使問題轉化為學生所學的無窮等比數列各項和公式(|q|1)的應用。寓解疑於趣味之中。

三、設疑於教材易出錯之處

英國心理學家貝恩布里奇說過:“差錯人皆有之,作為教師不利用是不能原諒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最常見的錯誤是,不顧條件或研究範圍的變化,丟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題後不檢查、不思考。故在學生易出錯之處,讓學生去嘗試,去“碰壁”和“跌跤”,讓學生充分“暴露問題”,然後順其錯誤認真剖析,不斷引導,使學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14

以前上課時,我經常只顧自己的想法,覺得講的題目越多越好,很少顧及學生的思維與感受。慢慢地,發現學生上課聽得懂,自己做卻不會,後來意識到,我們現正在倡導的許多新課程理念就是來自於這個理論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頓開。原來我的教學方式大大壓縮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打擊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磨滅了自我體驗、自我創新的個性。因此,學生的思維被定向了,無法進行更好的建構,形成不了有效的認知結構,導致我們的教學效果不好。所以,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出發點,走出一條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基於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和認識,經過實踐,我得到以下幾點教學感悟:

1、關注學生的“預習”,淡化課堂筆記。

對於有些淺顯易懂的課應該讓學生提前預習,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對於有些概念性強、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課則不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為什麼呢?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的預習就是把課本看一遍,他們似乎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但是,他們失去了課堂上鑽研問題的熱情;他們失去了思考問題時所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更為可惜的是,由於他們沒有充分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失去了直面困難、迎難而上的磨練!

2、以老師的`無為造就學生的有為。

在教學中,我經常堅持這樣一種做法:上課時老師儘量少講,主要是給學生騰出大量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更主動、更積極、更親歷其境地去學。正是由於有了學生的深層次的參與,才能取得過去我們以老師的教為主所不可能達到的高效。我在備課時想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什麼內容是非講不可的?什麼內容可以不講?

3、練在講之前,講在關鍵處。

只有在老師講解之前學生已經深入地鑽研了問題,他才能有“資本”與老師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他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為在老師講的過程中,學生必然在心裡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師的想法進行了對比、評價。 “練在講之前”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在於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求知的無窮樂趣。

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現在進行時,我希望通過課堂教學的不斷實踐,追求這樣的一種境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求知的樂趣;讓學生在不斷的探究和合作中發現規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全面提高素質。

高中數學教學心得15

我有幸搭上課改的這列快車,身為第一線的數學教師,從課改理念的學習,到深入課堂進行課改實驗,我從中受益匪淺,可以說“在數學教學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從得與失兩方面來進行一下高二年級的教學反思如下:

成功的經驗:

1、教學中能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學習的意義與價值。由於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注重機械的技能訓練與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絡,以致於使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祕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而我是一名課改教師通過學習和實踐,基本上能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課堂教學中努力做到從生活中匯入,在生活中學習,到生活中運用。如:我在上等比數列一課時,不再像傳統教學那樣採取直接從概念匯入,而是提前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有關細胞分裂若干次以後的細胞總數問題,獨立探索,由此知道細胞在整個分裂過程中不斷增加個數,而這一問題可以由等比數列來處理,再讓學生驗證自己估計的是否準確。讓學生在活動中捂出等比數列數學模型與實際的細胞分裂問題的關係,建立了數學中等比數列的概念。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明白了等比數列的重要性,產生了學習的內在動力。

2、課改使我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水平。通過學習課標,我意識到:“學習方式不僅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而且成為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傳統課堂一味地採用灌輸和強化訓練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學生是踏著別人踩出來的路走,而新的學習是要學生自己去找路走。“課堂教學中我不僅能關注讓學生獲取知識,同時也能關注學生獲得這些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提升學習水平和能力。

存在問題:

一是組織學習活動還不夠到位。由於學生人數過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參與面不是很廣,往往讓少數學生參與,而大部分學生成為“旁觀者”;二是關注弱勢群體不夠,課堂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有部分學生能積極舉手發言,能與同伴進行合作與交流、能熱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課堂舞臺的主角,能給課堂教學帶來生機與活力,但細細觀察會看到,在這熱鬧的背後又隱藏著許多被遺忘的角落,總有一部分學生在成為觀眾和聽眾,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根據兩點所想到的:要想改變上面的狀況,我認為:首先要深入學習《數學課程標準》並進行理論聯絡教學實踐的深入思考與研究。教學中設計的學習活動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現實性、挑戰性;而應該設計具有層次性和開放性的活動,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穫,都有體驗。再次在教學中我們不能純粹追求活動數量的多少,而應以追求活動的質量為宗旨,這樣才可以保證各個學習活動都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還可以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力爭做到“好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了”,可提供各種層次的彈性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選擇、實踐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