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15篇

心得體會 閱讀(9.12K)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15篇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1

今年我參加了本校舉辦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的學習,通過學習,我明白了網上學習的重要和快捷。在培訓學習中,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厚實文化底蘊、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學習理念、豐富了專業理論,現總結如下: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通過此次培訓,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新形勢下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網路研修,好處多多。

二、通過培訓,提升了現代教育技能。

原來,我對於計算機方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層面上,例如在文件中完成一些文稿的撰寫。通過經常光顧我們的國培學習網頁,如今,我已經能夠熟練的利用計算機,進行各種方式的操作,編輯出自己較理想的電子稿件。在培訓中學習網頁,填補了我計算機操作知識的空白。

三、通過培訓,夯實了專業知識基礎。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具備的就應該是全面系統的學科本位知識。以往,我只是研讀一些英語方面的教學與研究資料,習慣於積累一點一滴的知識素材。現在,有培訓學習網頁了。在這裡所有的學習內容一目瞭然,科學系統,有標可依,有律可循,學習起來方便至極。這個學習頁面的課程設定,突現了以學科為基礎,以問題為中心的特色。在這個學習頁面上,通過老師引領,幫助我進一步領會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讓我對國中英語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通過參與學習、反思體會,幫助我認識並掌握了英語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並且能夠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去。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2

課程的主要結構要素有哪些?它給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帶來什麼啟示?

課程是由一系列的結構要素組成的,例如:目標、學習活動、教學方法、時間、環境等。對於課程結構的要素,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說法。泰勒在著作《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原理注重對目標、效率和行為的控制,強調通過控制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教師的教學過程來促進學生對於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泰勒原理對應著課程結構的四要素:目標、內容、過程、評價。

在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過程中,資訊科技會對課程結構的各個要素髮揮作用:

1、資訊科技影響課程目標:我國第八次課程改革的新課標充分考慮到資訊化對於基礎教育的新要求,在課程目標中滲透了對學生掌握資訊科技開展學習的要求,成為“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的一部分: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

2、資訊科技影響課程內容:作為多媒體教學內容,課件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感知;加速或延緩教學過程的進行,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作為資源來源,學生可以瀏覽相應資源網站;改變時空結構和互動方式,從而改變教學形態;作為交流平臺,BBS促進學生的交流溝通,支援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建構性、社會性學習;作為學習工具,學生用電子文稿製作作品,增強了課堂/學校與社會/自然環境的連線與溝通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多直接或者間接的體驗。

3、資訊科技影響課程實施過程:

(1)從單純課本到各種數字化教學資源;

(2)從線性文字到超媒體、多媒體,包含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等各種教學資訊;

(3)從既定不變的教學內容拓展到網路資源,為教學知識點提供詳盡的主體學習資源;

(4)使固定的教學內容變成更新迅速,時效性強的數字化資源。

4、資訊科技影響課程評價。

(1)從結果到過程

(2)從靜態到動態

(3)從權威到主體

因此,探究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方法,需要考慮技術對課程各個要素的影響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3

通過本次資訊科技繼續教育的學習所得,讓自己過去的教育教學產生了許多的感慨,通過學習,本人瞭解到自己過去的許多不足,同時也提高了認識和獲得經驗。現主要從教學方式方面總結如下:

一是,教師角色的轉變,由過去的管理者、控制者、主導者、仲裁者為現在的組織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由施與者轉變成引路者,從講壇走向學生中間,參與學習發生的全過程,體會共同成長的快樂。面對飛速發展的科技知識,在今天教育資訊化的平臺上,教師的絕對權威已不復存在,因而教師作為終身學習的首當其衝者具有非凡的意義。從前倡導的換位思考、思維平等、理解學生等觀念,在今天自然地成為教師的行為。

二是,教學策略的轉變,研究適應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設計的改變,構建符合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模式群,開發、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平臺,探索長假、短假、平時作業形式的改變,為學生提供實踐場、體驗場,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快樂。學生的作業從昨天的複習知識、鞏固加深這一學習的延伸階段變成產生疑問、探求解答這一貫穿學習全過程的活動。

三是,教學方式的轉變,重情景、重民主、重過程、重引導、重體驗。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營造輕鬆愉快、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生學得生趣盎然、主動積極,創造力得到了培養。

還課堂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的殿堂,這是現在教師們追求的一個境界,即使一個細節也不放過。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感悟、表達:可以用詞語描述;可以用動作表演;可以用實物演示等等。這種教學設計,拓展了孩子的思維,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四是,教學呈現方式的轉變,注重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為學生學習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資訊高速公路,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了教師資訊素養的培養和提高,進行培訓,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基於資訊科技的網上學習已經成為眾多教師探索的課題,因此可以創造了豐富多樣的課型。常識課堂的開心詞典等都是生動有效的形式。

資訊科技正被廣泛,深入地應用到每一個方面,正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使學習內容更豐富,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有樂趣。資訊科技的發展,既向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為教育創造了無限的機遇。為了迎接時代的挑戰,教育工作者必須自覺地運用當代資訊科技革新教育思想。

通過校本培訓學習,使教師更新教育觀驗、樹立現代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更好地實現學校的辦學理驗和辦學特色,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通本期的計算機培訓和考試,我的計算機知識得到了鞏固和提高,我相信自己繼續努力,今後我一定會用資訊科技處理教學工作。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4

我是一名普通高中教師,很慶幸參加了這次網路培訓。通過這次培訓,使我終身受益,為我今後的教學拓寬了道路,讓我珍視好好把握,為順利進行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資訊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教學程序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應用資訊科技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

資訊科技教學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方式,也是當今世界教育技術發展的新趨向。CAI的興起是整個教育界進行資訊革命最有代表性的產物。隨著CAI的逐漸推廣和應用,多媒體課件的製作也越來越成為廣大教師所應掌握的一種技術。網路化的程序,也正一步一步臨近,對我們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一個好的課件對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當前科技發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利用多種媒體組合,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首先通過自學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給學生提供自學條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把資訊科技與學科進行整合,可以改變教材的觀念和形式,改變教學環境、手段和方法,變革教學模式,有利於面向全體同學發展個性,有利於學生進行獲取資訊,處理資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把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緊迫的。

教育技術培訓對我的教學受益匪淺,我們要充分利用遠端教育的優勢,引導學生善於置疑,積極探索,大膽聯想,多方位,多層面地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使學科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通過教育技術培訓能使教師更能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教育三種模式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更注重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 , 給學生留出更多的空間,幫助學生確立自主的尊嚴和獲得可持續發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育效果。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學到許多新的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我將會對新課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會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學工作。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5

從XX年開始我參加了遠端教育技術培訓起,給我的體會很深,我的教育技術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隨著資訊科技逐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我越來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識不足。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中青年教師,此次有幸參加了教育資訊科技的培訓學習,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我一直懷著飽滿的熱情,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在學習之餘還不時提醒同事抓緊時間,和他們交流學習體會,所以彼此的教育技術能力進步很快。參加這次培訓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提高了教育資訊科技的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第一天的遠端教育培訓就讓我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要做的還遠遠不只這些,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教育資訊科技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資訊科技整合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資訊科技,資訊科技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問題,特別是中老年教師。資訊科技使老師面臨著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資訊科技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思維導圖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資訊科技有了新的認識。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

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培訓所學到的東西,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複習、鞏固、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資訊科技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

通過學習,使我逐步更新了遠端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貫穿到班級管理中。在培訓期間,老師們組織我們分小組研討優秀的教育教學課例、教學設計、課題研究等,使我們能夠理論聯絡實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需解決的根本的問題,發現了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差距與不足。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遠端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短暫的30多天學習,培訓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們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把教育技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教師專業是動態發展的、終身持續的過程,現代教學應是建立在教師學習基礎上的。必須在加強和發展教師教育,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同時,加快教師專業化程序,以適應學習化社會、終身化學習的需要。由此通過對教師專業觀發展歷程的回顧,通過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時代內涵以及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改革原則的論證和闡述,探討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創新的機制,明確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教學的發展性是一種不斷演進、不斷超越的創造發展歷程。因此,努力實施繼續教育工程,加強中國小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面向21世紀的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面臨新形勢的需要,是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綜合實力的需要,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教育夯實了基礎,教育的發展必將迎來一個美好的春天。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通過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著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後,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覆翻閱新課標,領會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積極參加。 “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應該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控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

研究會考題體會其中蘊涵著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我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終極目標。總之,繼續教育學習的收穫是非常豐富,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6

我是一名國小教師,很慶幸市教育局為我們提供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有專業老師為我們傳授教學經驗和進行技術指點。從教以來,我接觸教育技術也有一段時間了,教學中總存在許多困惑,這次培訓正好是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雖然學習很緊張,但過得很充實,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對教育技術培訓的點滴體會。

在這3天中,“教育技術”,它的真面目逐漸浮出水面。相比起當初的“第一印象”,教給我們蒐集資訊的方法和技術固然是《教育技術學》這門課程的一個教學目標,但“資訊化教育的設計、開發、利用和控制”最能夠最具體最貼切的表達這門課程的意義了。蒐集資訊,就是為了“資訊化教育”,就是通過使用現代化手段來達到更好的教學和學習。這些手段主要包括掌握必要的操作計算機的基礎能力、相關軟體的應用能力以及熟悉各種相關的網站。

一、通過學習,我體會到,資訊時代已經到來,資訊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教學程序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應用資訊科技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面對二十一世紀教育的出路,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的認識到教育改革的緊迫性和必然性。

二、體會到,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影象、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資訊,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計算機成為能以人類習慣的方式提供資訊服務的一種新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給學生提供介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互動式學習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並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字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資訊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當前科技發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利用多種媒體組合,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首先通過自學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給學生提供自學條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四、把資訊科技與學科進行整合,可以改變教材的觀念和形式,改變教學環境、手段和方法,變革教學模式,有利於面向全體同學發展個性,有利於學生進行獲取資訊,處理資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把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緊迫的。

總之,這次培訓學到許多電腦操作方面的新知識,讓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堅定了終身學習的信心。通過這次培訓,我將會對新課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進一步推動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在計算機領域有更大的突破。

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心得體會9

我是一名國小教師,很慶幸市教育局為我們提供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有專業老師為我們傳授教學經驗和進行技術指點。從教以來,我接觸教育技術也有一段時間了,教學中總存在許多困惑,這次培訓正好是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雖然學習很緊張,但過得很充實,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對教育技術培訓的點滴體會。

在這次的培訓中,“教育技術”,它的真面目逐漸浮出水面。相比起當初的“第一印象”,教給我們蒐集資訊的方法和思維導圖的製作,掌握了迅雷、網際快車等一些下載工具的使用,同時也體會到了利用網際網路網上學習的便利,與其他學員進行討論,也緊隨時代的步伐,開始使用部落格與學生進行交流,回覆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所給我的留言,我成了學生最知心的、可以信賴的人。可以說,網路讓我很幸福。同時,我也在指導學生利用網際網路獲取更多有益的知識而不是網路遊戲,頹廢、消沉的思想。

二、學會了運用多角度,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的學習。

以往我在評價學生時,主要是運用測驗、考試這種單一的測評方式,用這種方式簡單的評價學生好、壞,難免會有些片面,不夠客觀。通過學習我瞭解電子檔案袋,學生成長記錄表的意義,也從簡單的結果評價向結合過程性、階段性評價進行著理性的轉變。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學習、表現,對掌握每名學生的學習狀態更準確,也更有說服力。

很感謝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雖然培訓即將結束,我們的學習卻不能停止,而是新的開始。我們教育學生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認識到教育的任務不只是傳授現有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以保持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使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式和方法,學會終身學習。這次培訓我獲得的不單純是教育技能,更多的是從專家和學員身上學到的一種鑽研和刻苦的學習精神,這種精神讓我終身受益。不想說再見,因為有太多的不捨,結束是新的開始,精彩依然……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7

我參加了遠端教育技術培訓,經過這次培訓我的教育技術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隨著資訊科技逐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我越來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識不足。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教師,此次有幸參加了教育資訊科技的培訓學習,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我一直懷著飽滿的熱情,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在學習之餘還不時提醒同事抓緊時間,和他們交流學習體會,所以彼此的教育技術能力進步很快。參加這次培訓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提高了教育資訊科技的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第一天的遠端教育培訓就讓我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要做的還遠遠不只這些,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教育資訊科技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資訊科技整合的問題。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資訊科技,資訊科技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問題,特別是中老年教師。資訊科技使老師面臨著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資訊科技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思維導圖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資訊科技有了新的認識。

二、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特別是這些天培訓所學到的東西,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複習、鞏固、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資訊科技整合,融會貫通。

三、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

通過許多天的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使我逐步更新了遠端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貫穿到班級管理中。以使我能夠理論聯絡實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四、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遠端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培訓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也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地完善它。把教育技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8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山西省舉辦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的學習。通過學習,我明白了網上學習的重要和快捷。在培訓學習中,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厚實文化底蘊、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技能知識、結交了新朋友。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

網路研修,好處多多。在培訓中我學到了不少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深入理解了教學設計前期分析環節的內容和作用;掌握了教學目標的分析方法特別是新課程標準三維目標的闡述方法。掌握了學習者主要特徵因素的分析方法,以及在資訊科技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特點。這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支撐,對今後教學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思考。

二、通過培訓,提升了更多新的技能知識。

原來,我對於計算機方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層面上,例如用word設計一篇教案,用ppt製作課件,用excel統計學生考試成績等。通過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的各個模組的學習,讓我對freemind、word、frontpage等工具的操作更加熟練,教學資源的蒐集途徑瞭解更多,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流程更加熟悉。

三、通過培訓,結交了很多朋友。

此次學習培訓讓我感受到了網路培訓的魅力,有幸認識了培訓老師和指導老師,也認識了很多朋友,初步掌握了小組論壇的交流方法。通過和他們的溝通與瞭解,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所以說,要感謝這次培訓。

在這個知識經濟和資訊化的時代,作為教師,不學習更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希望今後多一些這樣培訓,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學習是一種收穫,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動力!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9

xxxx年9月22日至9月28日,我有幸赴海南萬寧興隆參加了為期7天的海南省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班的學習,通過培訓,傾聽了肖少北院長、劉海燕教授等6位專家的精彩講座。他們用一個個鮮明的事例,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並且通過理論學習、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要實現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從而讓我瞭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更體會到新時期對健康理念的重視使我們不容忽視。現將本次學習的感悟總結如下:

本次學習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教師心理健康學習刻不容緩。無論是從教師自身,還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我們教師都有必要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其實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只是有些時候大家忽視了它的存在,或者有意識的否認它的存在。所以我們每一個一個正常的人都需要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更何況我們這些被稱為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呢?教育是心與心的溝通,我們面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著複雜情感的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成就和人格發展。因此,教師心理健康是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維護教師心理健康對於培養合格人才促進教育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許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狀。例如荷蘭畫家凡高生前是一個畫壇無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孤獨中生活,是一個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為禮物送給自己鍾愛的女人,最後不能忍受貧困和疾病的折磨,開槍自殺;蘇聯著名詩人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變,易激動,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於他的戀人急著要去上班,沒有聽從他的意願留下來陪他談話而開槍自殺;美國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鬱症,由於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壓也是開槍自殺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充分說明常態心理與變態心理之間沒有絕對的鴻溝。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此外,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此次心理健康培訓的時間雖然僅僅7天,但在我的心裡卻激起了層層漣漪。這次培訓給予我的東西決不止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性,影響著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後,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10

這次參加了雲南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其中的課程:培訓準備、編寫教學設計方案、選擇教學用的媒體、理解和熟悉資訊化教學資源、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收集與處理、資訊化教學資源的整合與開發、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成果、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體驗單元教學設計、培訓的總結與提高。在現代教育理念與實踐相結合中學習了教育設計、教育資源與課堂教學活動整合,努力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培訓間,心得體會有:

一、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目標:

1、是一項全員性培訓專案,絕大多數教師都得參加本專案培訓。

2、是一次任務驅動式的培訓,既在培訓當中要完成多項學習任務。

4、最後要參加全國組織的統一考試。

5、不是資訊科技的培訓,是基於資訊科技的與教學相關的培訓。

二、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意義:

現階段我們國家實施的是素質教育,而課堂教學則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必須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首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改變過去那種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處在被動地位的局面。教師會更注重向學生呈現各種材料,幫助學生思考,由“一言堂”變為“群言堂”。

其次,教學課件的使用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學得更主動、更直觀,更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比如,在有關幾何形體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學課件,形象地展示出幾何形體的形狀、結構、變化及各種不同形體之間的轉化過程,可充分掌握各種幾何形體的關係,可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也可以說,教學課件的使用,讓我們告別了教學的遠古洪荒,而步入了現代教學的殿堂。

再次,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可充分實現學校教育的資源共享。比如,教師的論文、教學課件、典型的教案,經過教學實踐的不斷沉澱,逐步成為全校教師共同的智慧結晶,可促進教師群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三、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主要內容:

1、真正認清了“教育技術”、“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 “教學設計”等概念。

2、“老師引導——-小組討論——代表發言”的學習形式,不僅學到了很多新知識,而且是一個以符合教學、學生和學生學習發展需求的教學方式。

3、通過討論練習進一步明確了“授導型教學設計”、“探究性教學設計”的特徵。

4、明白了以課程為本位的資訊科技整合的目標定位,即“三促進”:⑴利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業成績,促進學科/領域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⑵利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技術素養和科技創新能力;⑶利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展和良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

5、弄清了整合的技術選擇原則,應該是“量課程之體,裁技術之衣”。不應該是課程順應資訊科技,而應該是課程同化資訊科技,應該是“課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

6、讓我們明白了網路教學的優勢所在:⑴能滿足多主題、分層次的教學任務;⑵可以預設和提供學習支援功能;⑶或以支援全員成果展示或全參與式的互評;⑷具有動態資訊釋出功能,使教師蒐集過程性評價資訊成為可能。還有就是網站的持續存在性和互動支援功能可以延展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會更加努力,將會上所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於教育教學的實踐中,為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的提高,為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11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雲南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雖然時間很短,很辛苦,但是在老師的精心組織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學習和學伴的指導幫助,確實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

確實,21世紀是資訊科技占主導地位的時代,把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完美、恰當地融合到教育教學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筆一樣自然、流暢,是實現學校教育的整體優化,是我們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

在以後的的教學中,我會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分秒必爭努力給自己充電,多多學習各方面知識,特別是教育技術,用好教育技術,堅持理論結合教學實踐,形成一套自主的教育教學模式。這樣才可以說:我們不再是其它學科的輔助、陪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領地。我會從學生之間知識水平存在的差異;教學內容重複,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學生自身知識結構不平衡等等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改進教學,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穫,積極主動、輕鬆活潑。

1、激發學習動機是搞高課堂效益的前題。

在教學中,通過設立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慾望,讓課堂對學生有吸引力。在選擇主題時,注意以下幾點:需不需要?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既要突出教師教學“重點”,又要兼顧學生學與思的“熱點”。

2、改進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效益。

照本宣科、知識講解、技術訓練、道德灌輸,這種以課程為本的教學方法是“趕”著學生走,課堂阻力必然很大。我們要引導學生“主動”向前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觀察到技術之美,體驗到素養之美、自然上升到道德之美。

3、解放思想,拓展教學內容。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為綱,但不應拘泥於教材,要轉變那種圍繞教材,僅僅介紹幾個軟體的使用方法的觀念,根據資訊需求,適當地補充學習內容,指導學生運用資訊科技來解決各種問題。例如:在網頁製作教學中,我們可以適當補充影象處理、音視訊編輯等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突破重點、降低難點,增加課堂容量,增大資訊密度,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節省教學時間;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協調、共同發展,優化教學過程。

4、適當引導,發揮學生的特長為學習服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情緒,引導學生利用資訊科技和資訊工具解決日常學習中的問題。例如:指導學生在網路論壇中開闢學習版塊,利用網路論談共享學習資料和交流學習體會。

5、小組協作。

小組協作式教學介於班集體教學和個別學習之間,較容易發揮集體教學和個別學習的長處。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差異分成若干小組,使小組內部成員的能力水平呈梯形分佈,使學生在學習小組內相互協作、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相互取長補短,縮短差距,達到對知識掌握程度的平衡。吃透教材,精心備課,設計教學任務要面向全體學生,應在難度上有層次性。要有適合於優生的更深層次的任務,讓他們深入研究;也要有適合於基礎較差學生的淺層次的任務,並給予具體操作步驟和方法的指導,讓他們儘快縮短與其他同學的差距。

6、通過評價促進效益提升。

評價是加強學生自我認識、肯定優點、找出不足的有效方法。通過評價,不僅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使他們的潛能得到應有的挖掘。進行評價要注意:要評誰?評什麼?評價的目的?評價結果如何應用?

以上是我對本次培訓內容的一些心得。

總之,這次學習真的讓我學到了不少,平時的很多問題也得到了不錯的答案。真心的感謝省、市、區領導、專家和老師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真心的希望以後還有學習的機會。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12

隨著資訊科技逐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本人越來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識不足。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中青年教師,此次有幸參加了山西省教育資訊科技的培訓學習,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本人的教育技術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對此本人有很深的體會。

1、提高了教育資訊科技的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第一天的遠端教育培訓就讓我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要做的還遠遠不只這些,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教育資訊科技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資訊科技整合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資訊科技,資訊科技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問題,特別是中老年教師。資訊科技使老師面臨著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資訊科技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思維導圖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資訊科技有了新的認識。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

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特別是這麼多天培訓所學到的東西,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複習、鞏固、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資訊科技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

通過這麼多天的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使我逐步更新了遠端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貫穿到班級管理中。在培訓期間,老師們組織我們分小組研討優秀的教育教學課例、教學設計、課題研究等,使我們能夠理論聯絡實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需解決的根本的問題,發現了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差距與不足。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遠端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把教育技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13

今年有幸參加了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級遠端培訓的學習。通過學習,我明白了網上學習的重要和快捷。在培訓學習中,我對現代教育技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厚實文化底蘊、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學習理念、豐富了專業理論。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通過此次培訓,我更清楚地知道了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以前往往只侷限於一根粉筆、一本書的教育模式,已經遠遠不適用於今天的教學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網路研修,好處多多。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即時性,有利於我自主安排學習,減少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快捷性,有助於我提高學習和實踐應用的效率。可以說網頁學習的互動性,有助於我和眾多教師及時學習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通過培訓,提升了現代教育技能。

原來,我對於計算機方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層面上,例如在文件中完成一些文稿的撰寫。通過這次光顧我們的學習,如今,我已經能夠熟練的利用計算機,進行各種方式的操作,如用freemind做前期思維導圖,更完善的用word做教學內容框架,以及用frontpage製作教學網頁,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提高。能利用自己的部落格與同仁互動,時常的發表自己的一些學術上和某些思想上的見解,對自己的業務水平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培訓中學習網頁,填補了我計算機操作知識的空白。

三、通過培訓,夯實了專業知識基礎。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具備的就應該是全面系統的學科本位知識。以往,我只是習慣於積累一點一滴的知識素材。現在,有培訓學習網頁了。在這裡所有的學習內容一目瞭然,科學系統,有標可依,有律可循,學習起來方便至極。這個學習頁面的課程設定,突現了以學科為基礎,以問題為中心的特色。在這個學習頁面上,通過老師引領,幫助我進一步領會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讓我對英語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通過參與學習,幫助我認識並掌握了英語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並且能夠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去。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把學習到的網路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業務能力,使學生們變“苦學”為“樂學”,給高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將國中英語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14

從20xx年12月開始我參加了歷時一月多的遠端教育技術培訓,給我的體會很深。隨著資訊科技逐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我越來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識不足。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中青年教師,此次有幸參加了教育資訊科技的培訓學習,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我一直懷著飽滿的熱情,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在學習之餘還不時和同事們抓緊時間交流學習體會,所以彼此的教育技術能力進步很快。謝謝老師及同學們的指導與幫助。參加這次培訓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提高了教育資訊科技的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第一天的遠端教育培訓就讓我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要做的還遠遠不只這些,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教育資訊科技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資訊科技整合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資訊科技,資訊科技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問題,特別是中老年教師。資訊科技使老師面臨著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資訊科技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思維導圖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資訊科技有了新的認識。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

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特別是培訓所學到的東西,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複習、鞏固、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資訊科技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

通過多天的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使我逐步更新了遠端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貫穿到班級管理中。在培訓期間,老師們組織我們分小組研討優秀的教育教學課例、教學設計、課題研究等,使我們能夠理論聯絡實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需解決的根本的問題,發現了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差距與不足。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遠端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短暫的學習,培訓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們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把教育技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模組一反思資訊社會的到來給教師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教師應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資訊社會的到來,讓我們的教育事業進入了新的天地。我們的教學環境再也不僅僅侷限於一尺講臺,一張黑板。我們的學校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就不得不使我們的教師,改進自己的思想,迎接資訊社會的挑戰,迎接資訊社會下的教學模式的挑戰。資訊社會的到來給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學習的能力。

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新的教育技術不斷的更新換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能夠熟練的操作電腦、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等。使這些技術為自己的教學服務。教師可以通過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進行學習,也可以通過自學。通過網路平臺我已經參加過“河北省中國小教師素質提高全員培訓”、“國培訓計劃中國小班主任培訓”、“教育部—微軟攜手助學”培訓。很高興能參加這次培訓,我會認真完成培訓學習任務,也希望在這次培訓中能得到老師和學員的幫助。

二、勇於探究的思想。

通過學習長春四十八中的成長故事之後,使我感受到他們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更體會到了資訊時代的到來給教育改革帶來的巨大沖擊。所以我認為作為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對於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主動去尋找方法,要有一種鑽研探究的精神。資訊社會時代的教師,應該勇於探究符合資訊時代的有效的教學模式,並能通過實踐檢驗自己的教學是否高效。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教師應該掌握必要的資訊科技能力,並將自己具備的資訊科技能力積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三、及時反思、總結。

每位教師在工作中都有過成功與失敗的經歷,對於每一節課、每一個問題、每一個案例,我們都要及時做好反思與總結,從而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模組二反思

1.課程的主要結構要素有哪些?它給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帶來什麼啟示?

課程是由一系列的結構要素組成的,例如:目標、學習活動、教學方法、時間、環境等。對於課程結構的要素,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說法。泰勒在著作《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原理注重對目標、效率和行為的控制,強調通過控制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教師的教學過程來促進學生對於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泰勒原理對應著課程結構的四要素:目標、內容、過程、評價。

在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過程中,資訊科技會對課程結構的各個要素髮揮作用:

(1)資訊科技影響課程目標:我國第八次課程改革的新課標充分考慮到資訊化對於基礎教育的新要求,在課程目標中滲透了對學生掌握資訊科技開展學習的要求,成為“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的一部分: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

(2)資訊科技影響課程內容:作為多媒體教學內容,課件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感知;加速或延緩教學過程的進行,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作為資源來源,學生可以瀏覽相應資源網站;改變時空結構和互動方式,從而改變教學形態;作為交流平臺,BBS促進學生的交流溝通,支援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建構性、社會性學習;作為學習工具,學生用電子文稿製作作品,增強了課堂/學校與社會/自然環境的連線與溝通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多直接或者間接的體驗。

(3)資訊科技影響課程實施過程:(1)從單純課本到各種數字化教學資源;(2)從線性文字到超媒體、多媒體,包含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等各種教學資訊;(3)從既定不變的教學內容拓展到網路資源,為教學知識點提供詳盡的主體學習資源;(4)使固定的教學內容變成更新迅速,時效性強的數字化資源。

(4)資訊科技影響課程評價。(1)從結果到過程(2)從靜態到動態(3)從權威到主體

因此,探究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方法,需要考慮技術對課程各個要素的影響

模組四反思

研究性學習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一、研究性學習的定義

性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二、研究性學習的六要素

1、情境部分為問題解決提供可信的具體情境。這部分的作用是匯入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任務部分包括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是高度結構化的,都是圍繞一個基本問題派生出來的具體問題,學生可以藉此獲得回答基本問題的事實性資訊。

3、成果部分告訴學生將如何展示他們的問題解決情況。成果通常為電子作品形式,不但可以用於班級交流彙報,教師也將藉以評估學生的理解。

4、過程部分描述在學習與探究過程中學生應遵循的活動步驟和相關建議,包括小組角色與任務分配、工作流程與進度控制等。當活動較為簡單或步驟較少時,這部分也可併入任務部分。

5、資源部分為學生提供回答問題所需資訊的網上資源、光碟資源和圖書館資料等。

6、評價部分是通過量規來實現的。量規不但要有助於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還要有助於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學習技巧。

三、研究性學習的常見問題

1、如何處理師生之間角色的問題、

2、如何處理好教學節奏的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如何才能發揮高效

4、有關於評價的問題。

5、學生個體差異的問題

四、解決研究性學習常見問題的辦法

1、師生關係實際上就是主導作用與主體地位的關係,有些教師把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分割開來,那是非常不正確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是無法分割的,可以說沒有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就沒有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同樣,沒有學生,教師的主導作用也無從談起,只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如:認真閱讀教材、分析學情,科學的組織備課等,才能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

2、教學節奏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如何完成教學計劃,然而,在教學計劃制定之初,是無法完全預計教學過程的,當遇到突發事件時,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調控教學節奏,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著想的原則,讓教學節奏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3、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是用小組合作學習,有些學生自己獨立就能完成的內容,就沒比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於那些學生獨立完成有些困難,需要一個小組才能完成的學習主題,才要進行合作學習,並且做到目標明確、分工細緻,才能真正高效的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4、評價是對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的一種認可度,評價的結果往往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所以,評價一定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不能為了評價而評價。要採用自評、他評、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多渠道、多層次的反饋資訊。是評價的結果能夠真實的反應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促進學生不斷地發展。

5、學生個體是存在差異的,如果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須關注學生的不同差異,制定不同教學目標,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模組五反思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平時收集圖片素材時到百度圖片和中國圖片庫進行收集。如果對一些常用的工具進行學習,也可以到百度搜索“我要自學網”此網站有各類軟體的使用方法,包括視訊教程。這些都有利於我們教師平時將資訊科技整合到所教課程之中。

其次;我還經常使用現成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或多媒體素材庫,選擇其中合適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講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體制作工具,綜合利用各種教學素材,編寫自己的簡報或多媒體課件,清楚的說明講解的結構,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難以理解的內容,或用圖表、動畫等展示動態的變化過程和理論模型等。“資訊科技作為演示工具”是資訊科技用於學科教學的最初表現形式,是資訊科技和課程整合的最低層次,也是目前大多數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處於的層次。將資訊科技以輔助教學的方式引入教學,主要完成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作用,通常通過網路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將資訊科技作為個別輔導工具主要應用技術有個別輔導軟體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工具。資訊科技作為演示工具來實現與課程資源的整合是整合的最低層次。

其三:應用迅雷:迅雷(Thunder)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一款下載軟體,以下載速度快而聞名。它能夠將網路上的伺服器和計算機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構成獨特的迅雷網路,通過迅雷網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各種資料檔案。同時迅雷網路可以對伺服器資源進行均衡,有效降低了伺服器負載。

其四:sagIt捕捉軟體:SnagIt捕捉軟體是一款強大的螢幕捕捉程式,不僅能捕捉Windows下的螢幕,也能捕捉DOS下的螢幕。其存檔支援的圖形格式很多,捕捉到的影象可被存為BMP、PCX、TIF、GIF或JPEG格式。同時,它還可以將捕獲到的螢幕操作儲存為AVI檔案。操作簡便也是SnagIt的特色之一,整個過程只需要依照提示執行幾個簡單的步驟,就可以成功地抓取圖。

模組六反思

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經常會用到各樣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等等,都會涉獵到這方面的知識。通過對第六模組的學習,讓我對評價的方法和工具有了更多的認識,讓我學到了更多的評價的方法和工具。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這三種評價方法主要運用於不同階段的教學評價。診斷性評價也稱教學前評價或前置評價,一般是在某項活動開始之前,為使計劃更有效地實施而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進行過程中,更側重於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而總結性評價一般是在教學活動告一段落後,注重的是教與學的結果,藉此對被評價者所取得的成績做出全面鑑定,區分等級,對整個教學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評定。

評價的工具:1、電子檔案袋,它可以包含多種數字化形式的學習材料。可以包含學生的作品、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等。2、量規,是一種結構化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工具,常以二維表格的形式呈現,在表現性評價或本真性評價中,利用量規不僅可以為學習者指明學習方向,同時也可以為不同的評價者提供統一的判斷標準。量規從與目標相關的多個方面詳細規定評價指標,因而操作性好、準確性高。將量規與作業分析等評價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評價的主觀隨意性。3、概念圖,能有效地記錄學習者的思維歷程、概念形成過程,因而適用於教與學活動的不同階段。

在沒有學習到這些知識的時候,我在工作中經常運用的是學生“成長記錄袋”、觀察、作業分析、測驗等最常見的評價方式。相信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我會很恰當的運用評價工作和適合的方法,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做出客觀的評價。

模組七反思

目前基礎建設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打破陳舊的教學方式,改善課堂教學的狀態,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精神,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注重學生情感與性格的培養。而成為了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習主體,要實現這樣的轉變,首先必須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情境。在課堂上,學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不再扮演居高臨下的傳授者和管理者,面對問題,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更不重述學生自己能看懂的教材,代替學生思考,而是引導學生去主動參與、主動探究、從而獲得結論。由於沒有了可以依賴的“傳授”,學生必須以自己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藉助書本知識去主動思索所遇到的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形成帶有個性特點的認知,並通過教師的探討性引導、反駁性引導、展望性引導等等指導方法,激發意志,啟發思維,完善知識。這追求的不單單是一個結論,更是一種經歷,是學生去親身體驗、感知學習與認知的過程。它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與外界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參與知識的建構,鼓勵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去自己解決問題,通過思辨、暢想、感悟等豐富多彩而又體驗深刻的獲取過程,來達到學生知識、能力與性格共同發展的目的。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不再扮演受知識的“容器”,而成為了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習主體,課堂上也看不到僵局和苦惱,有的只是妙趣橫生的智力活動場面和獲得成果的歡快鏡頭。

課堂教學中的分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創造一個開放的、積極的、信賴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獲得大量合作交流的機會,師生間、學生間建立起一種融洽、默契的關係,彼此之間充滿信賴和支援。在以前“滿堂灌”的課堂中,學生是沒有合作學習的機會的,也就缺乏與外界溝通合作、共同獲取的經驗,從根本上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形成,因為一個人的思維角度、空間和深度都是有限的,根據量學的原理,合作可以擴大學習的效益。而分組合作學習,則要求在學生獨立形成自己見解的基礎上,通過交流反饋和群體探索把學習引向縱深,使學生置身於一個寬鬆的情境中,形成資訊雙向、多向性的交流,讓學生獲取與人交往、合作的技巧,也使課堂變得活潑而富有熱情。

另外,課堂也應是一個充滿民主與和諧的學習環境。無論是優秀生、個別生均能在課堂上充分地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而無論怎樣的意見都能獲得公正而科學的評價,他們的差別僅僅是思維上的不同,視角的不同,特長的不同,而沒有好壞的區分,課堂上聽不到譏諷和不屑,有的只是尊重和愛護,使學生的個性、獨創性以及完整的情感、健康的人性均得到良好的發展。

一個接納的、支援的、寬容的課堂,是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的課堂;是以學生的互動、幫助與分享為紐帶的課堂。它強調的是一種相互認同、相互接納的關係,它培養了學生樂於探索的精神和積極合作的技巧,讓學生充分地發揮各自的特長,從未知到已知,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價值,獲得終身受益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得到多種體驗,提升學習的興趣,挖掘深層思維,具有實踐性、參與性、開放性、創造性等特點,是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

在這樣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重視,學習方式生動有情趣,師生間、學生間產生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引起了學生學習的需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的責任,強化和持久學習的動機,有利於保持學生學習的慾望。而承認差距,注重個體性,誘導學生自行探究獲得,尊重個人見解的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循序漸進的得到發展,讓學生對自己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中國小教師教育培訓心得15

我參加了中國小教師全員遠端繼續教育培訓學習。在學習中我覺得很充實。因為通過這個遠端教育平臺,我學到了很多有益的東西。下面就將我所學到的歸結如下:

一、對遠端教育有了更進一步的領會

剛開始對於”遠端教育”這個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它是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是一種將資訊科技和現代教育思想有機結合的新型教育方式。它有著開放性,技術先進性,自主靈活性,共享性等特徵,但是通過這短短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我更進一步領會到了它的一些特徵對社會群體的影響。

首先是技術先進性,它極大地提高了遠端教育的互動功能,多媒體,視訊點播等先進的教育手段使教學的呈現形式形象生動,提高了遠端教育質量,有利於學習者理解和掌握,有利於學習者潛能的發揮,啟發創新意識,提高教學效果。

其次是它的自主靈活性,它能夠滿足受教育者個性化學習的要求,給受教育者以更大的自主權。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受教育者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方式去學習,使被動的接受變成主動的學習,把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改變為以”學”為主,體現了自

主學習的特點;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同時,它也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習物件,按最有效的個性化原則來組織學習,根據教育物件的不同需要和特點,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靈活自主地安排時間進行學習,不受傳統教育方式時間固定的限制。

二、教學理念的提升,新程認識的深入

在這短時間裡,通過對《感受國中新程——與程實施者的對話》,《感受新程標準》的學習,我的觀念和認識和以前的不一樣了!在專家們的講座中,理論和事例都來自於我們的教學實際,使我不由自主的想去看,而且在看當中我會思考。尤其專家講的內容對一線教師很有用,有理論依據更有典型事例。在學習之後,我會聯絡專家所講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教學,多思考、多嘗試、多總結、多交流,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有一個質的飛躍。

新程標準要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發展自我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因此在後,我認真地指導學生整理筆記,整理錯題本,利用零星的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不定期地召集部分學生交流反饋教與學方面存在的問題。認真地開展培優補差活動,不斷鼓勵後進生,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通過這二次的的上研修學習,瀏覽查看了各個教育專家的精彩和教學心得,領略了他們幽默風趣的教育風格、先進的教育理論。通過這次絡教師培訓,我更明確了做教師這一神聖職業的理想,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這次培訓讓我瞭解到國中生物教育發展的最新動態、趨勢;深刻領會了生物教育的理念、新時期生物教師所面臨的主要任務等一系列數學教育方面獨到的觀點;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方法;讓我從內心深處體會到了教育家的博大胸懷和樂觀向上的工作態度。身為教師,就要懂得尋找規律,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反思和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這段時間的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很多專家的精彩講座,積極做好學習筆記,努力用新知識來提高自己。專家們精湛的教藝,先進的理念,獨特的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淺,有了質的飛躍。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真正的融入到學生當中去

首先,教師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學生。在此基礎上與學生形成心靈上的融合,心理上形成一種穩定,持續的關係,不僅是在知識、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靈上的溝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師要對學生關心、信任、尊重。

2、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不但要提出可供學生思考的問題,更應該在每節的開始創設懸念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教師匯入新的教學語言巧妙合理、生動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觸發學生的興奮點,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傳統的章回小說,或評書藝人,常在講到關鍵時

刻,突然停住:”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是賣關子,也就是設定懸念,引起聽眾對下情的探究。這對我們教學工作很有啟發。作為一個教師,如果也能使學生越聽越想聽,就說明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我們充分調動起來了,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地創設”問題情境”,使教學過程變成一個設疑、激疑、解疑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創設問題情境,具有恰當的提問語,組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掌握學習方向,幫助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尋求問題答案。

3、立足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我注重優化生物教學方式,從數量上說,堅持少講;從質量上說,堅持精講。整個教學活動,既注重知識的系統傳授,又給學生思維以充分的”自由度”。

一是提供給學生明確的思考物件,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是提供給學生獨立的思考機會,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師不替代學生的思維。

三是提供給學生必要的啟發引導,事先設計好有利於學生繼續展開思維的問題,不直接給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如:題目要求什麼問題你是怎樣想的還有其它方法嗎有什麼規律嗎?等等,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使學生的腦子積極轉動起來,促進思維的深入發展。

4、加強學習,不斷上研修,自覺走進新程

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並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闢新教法。摒棄舊的教學方法,把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堂。

對於一個教師,通過這次上研修,讓我懂得了絡的重要性;讓我懂得了如何運用絡。使我學會了製作教學用的。學會了設計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依據教育教學原理、應用系統、科學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學系統中各要素之間及要素與整體之間的本質聯絡,然後對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等要素進行具體計劃。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收集身邊有關的生物問題,在堂上開闢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

通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絡起來,體現數學於社會又應用於社會的一面。隨著絡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生了變化。聽了許校長的絡教研培訓,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教師在發生著變化,學生也在發生著變化,一種新的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正在形成和發展。教師已不再是傳遞資訊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的。絡對教育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基於互聯絡的學習可以達到許多的目標,起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和使用傳統教學媒體所不能實現的作用,利用絡有助於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真正對教育教學起到全方位的變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