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大學生實踐心得體會範文參考

心得體會 閱讀(3.21W)
  【篇一:大學生實踐心得體會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裡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範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瞭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大學生實踐心得體會範文參考

作為大學生,我們要了解社會,深入基層,深刻地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習三個代表,實踐三個代表,為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此次實踐之行,是系科給了我學習實踐的機會,是系科給了我們極大的支援和信任,我們作為國家的後繼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發展自己,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去,才能對得起養育我們教育我們影響我們的祖國。

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同基層領導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絡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學生,即將走上社會,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的不很理想。通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在短短三天的實踐活動中,汗水淋溼了我們的衣褲,淚水模糊了我們的眼睛。但我們選擇了堅持。我們把淮師人永爭第一的精神帶去了社群,把淮師學子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社群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麗的印象。七月,我們走進火熱社會,用汗和淚譜寫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這是愛的奉獻,這是我們的無悔選擇。七月,我們撒播希望,同時擁抱豐收,就如新世紀的第一縷曙光,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曙光城也給社群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

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程序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

這個假期我沒有選擇自己所學的專業去實踐,而是在家鄉的一個職業技術學院參觀,過的十分充實。在此次實踐過程中我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瞭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也對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數控機床,自動控制裝置等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社會實踐作為廣大青年學生接觸社會、瞭解國情、服務大眾的重要形式,對於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次假期實踐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這次的社會實踐收穫不少。我認為以下四點是在實踐中缺少的。

一.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讓我認識更多的人。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工作的機會不多,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與同事的溝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

二.在社會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觸顧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沒有社會工作經驗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別人差。社會工作經驗也是積累出來的,沒有第一次又何來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會中要克服自己膽怯的心態。開始放假的時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時,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覺得困難挺多的,自己的社會經驗缺乏,學歷不足等種種原因使自己覺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這樣表露出來。幾次的嘗試就是為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如哥哥所說的“在社會中你要學會厚臉皮,不怕別人的態度如何的惡劣,也要輕鬆應付,大膽與人對話,工作時間長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會的,小時候天不怕地不怕,嘗試過吃了虧就害怕,當你克服心理的障礙,那一切都變得容易解決了。戰勝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氣面對是關鍵,如某個名人所說:“勇氣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獄。”

四.工作中不斷地豐富知識。知識猶如人體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

大學是一個教育我、培養我、磨練我的聖地,我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榮幸。社會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基地,能將學校學的知識聯絡於社會。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篇二:大學生實踐心得體會】

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跟以往相比,雖然時間有點短,但收穫卻是一點兒也不少,這是我人生中的又一個第一次:第一次有勇氣代表學院去“出差”聯絡實踐地點;第一次以團隊的形式在外社會實踐;第一次被家長和孩子們親切地叫做“老師”,並且以老師的身份去進行家訪。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團中央首次號召全國大學生在暑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1996年12月,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委、農業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1997年,“三下鄉”活動在全國正式開展。“三下鄉”即有關文化、科技、衛生方面的內容知識讓農村知道,促進農村文化、科技、衛生的發展。大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

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這次跟著團委老師出去進行社會實踐,讓我感到自身有很強的使命感,每當穿上校服,這種感覺就會特別的強烈。在這次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們在團委老師的帶領下,從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在對孩子們盡心盡力的同時,我們在生活上也是入鄉隨俗,那裡的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我們就每天在校自己做飯。這次的實踐首先是得到了該縣政府、教育局以及該國小的大力支援,特別是學校的校長和書記特別支援和關照我們,他們先是幫忙進行了前期宣傳,好讓當地的孩子們有準備,還為我們提供住宿、上課地點以及上課需要的一些教學資料、裝置等等,此外,他們自己還帶著一些老師每天輪流值班,配合我們的實踐活動。他們的幫助讓我們這次的時間活動進行的很順利。

我們這次實踐的出發時間是在給孩子們通知的報名時間的前一天,那天到學校的時候天還在下雨,書記和校長的熱情和大力支援讓我們輕鬆了不少,經過簡單的溝通和準備,我們的吃飯和住宿都有了著落,比之前想象中的要好點。此外,學校還提供了我們需要的一些教學資料、裝置和場地等。經過快速的準備和總結,我們列出了一些還需要到縣上去買的東西,後來等事情辦完時,從縣上到學校的最後一趟公交車已經走了,就打車回來了。到學校的時候也不是很晚,我們在校園裡自己做了一些運動,對第二天的事情進行了討論,也做出了相應的計劃。

第二天我們很快進入狀態,上午主要是對教室做了具體的整理和清潔,還有一部分是到縣上去列印傳單了,中午吃完飯,大家到學校附近的村子進行了簡單的宣傳和走訪。下午從2點多就陸續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報名了,3點多的'時候我被派出去買晚飯需要的東西,後來在坐車返回的途中認識了2個三四年級的國小生,因為是老鄉,挺聊得來,有個老家也在岐山的,就一塊兒帶回來報名了,當時算上他們已經有42個人報名了,這比預期的要好很多,同時也證明了我們之前的擔心是多餘的。一開始我們還在考慮孩子們的積極性會不會不高,到時候來的學生很少。那天晚上我們根據報名人數很快進行了相應的討論和安排,制定出來了具體的近期計劃。

正式上課的第一天,等大家都到了以後,我們通過給孩子們播放我們學校的相關視訊,並由武晶學長做簡單的介紹說明,讓孩子們對大學生以及大學有一個初步概念,後來我們也都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經過簡單的介紹和認識,把孩子們分成了3個班,我跟的是3、4年級,10點多的時候開始下雨了,一直到放學雨都沒有停。由於有些孩子還太小,下雨路不好走,自己又沒提前帶傘,經過商量,我們決定一對一的送孩子們回家。送的過程中能看得到他們的喜悅,我們邊走邊聊,其實我的心裡更高興。等送完他們,回到學校時,2個小時已經過去了,我們吃著自己做的飯,聊著送孩子們的心情,感覺得到大家都很開心。後面的時間裡還有繼續報名的,到下午結束時已經有52人了。晚上大家坐在一起討論著自己第一天的感受和想法,經過第一天的親身實踐,我們對第二天的計劃做了適當的調整,以儘量使我們在後面做得更好。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很高,通知的是下午2:30,但是12:30就有人開始來校了,到1:30都已經陸續到校了。而我們還沒有吃飯,這樣的情況還是很讓人感到的,同時也有一些讓人心酸的事,有的同學來的早是因為中午家裡沒人,父母都在當地的煤礦上上班,他們中午只在職工灶上吃飯,吃完飯就直接返校了,其中包括有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們好像已經習慣了。

經過和孩子們的接觸,大家都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後面的課程及各項活動都進行的很順利,孩子們很活潑,求知慾都比較強。我在一次送幾個孩子回家的途中,瞭解到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一個問題。以前總聽人說在煤礦上工作的人,家庭情況都是相對比較好的,卻沒去想煤礦工人們的辛苦,這裡在煤礦上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底層工人,有在井下挖煤的,也有開卡車運煤的。他們的上班時間有三個段:早班、下午班、晚班。很多時候孩子放學在家的時候,他們卻大多數時候在休息或在上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顯然這種情況下的家庭教育是跟不上的。

在這次的社會實踐期間,我們大家都進行了幾個孩子的家訪,生在農村,孩子是家裡的希望,對於孩子的教育,家裡很多時候也只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我們也盡己所能給孩子們做相關的引導。

在家庭走訪的過程中,我自己瞭解和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也沒想過的事,感觸很深。特別是那些爸爸媽媽不在家,由爺爺奶奶帶的小孩,記得在和一個學生奶奶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的爸爸媽媽一年四季不在家,只有過年的時候能回來一次,那小孩想他們的爸爸媽媽不?經常在您面前問不問?老奶奶說,他們現在都已經習慣了,以前有問過,現在基本上不問了。這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也有類似的經歷,家裡生活情況確實貧窮,爸爸媽媽也是一年四季在外奔波。小時候甚至有埋怨過他們,不過現在長大了也能理解了,大人們也不容易。

不知不覺我們的活動按計劃已經快要結束了,在生活、教學工作方面,我們已經從陌生到適應,儘管不捨,可是我們終究還是得離開,我們各自都還有自己的路要走,只能希望他們都能自強不息,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離開的路上,心裡又一次湧上那種複雜的情感——在一個新的環境裡與新的朋友相處一段時間離開時的感覺,不僅是跟孩子們,我們彼此間也有了更深的瞭解,時間雖然不長,但如果碰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便是一生的友誼。比起之前在外打工的生活,這次的收穫對自己也是很有意義的。真心地感謝這次帶我出來的宮老師以及團隊裡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對我們支援和關照的高校長和何書記,未來的生活我自己也會更加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