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幼兒園有關師德師風心得體會(精選5篇)

心得體會 閱讀(1.03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有關師德師風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有關師德師風心得體會(精選5篇)

幼兒園師德師風心得體會1

10月25號,在幼兒園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全體教師學習了“師德巡迴報告”,聆聽了張紅老師的《愛與幸福的傳遞》,懂得了愛是教育的靈魂,它真的可以創造奇蹟。張紅老師成立的“幸福假日小隊”,在一次次的實踐與探索中,將隊伍發展壯大,成為“幸福幫幫團”,延伸到校外、社群、大山,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接著學習了孟江濤老師的《心懷夢想,一路同行》,這位老師對於教育事業的執著、近乎瘋狂的熱愛,讓我不僅思量自己的教學,是否在一路上讓學生們都心懷夢想,充滿快樂與希望?孟老師告訴我們,教育不僅需要溫度的浸潤,更需要個性的張揚。我們對教育、對學生要充滿年輕的心。更應該每天都與學生並肩前行,一路成長。

回想起我們班的學生,九月份剛剛入學,便遇到各種困難:

可愛的葉林燕說:“老師我水杯沒有熱水了,你幫我接點吧!”說著舉起她那空空的小水瓶。

帶點小淘氣的徐銘遠說:“老師,劉浩說我以後不是他的好朋友了。”說著說著竟委屈的流下了珍貴的、由於害怕失去友情的眼淚。

好學的黃旭說:“老師,拼音好難啊我都學不會,你再教教我吧!”

聽到這些我力所能及的困難,我總是盡力幫助和安慰,看到他們滿意的笑臉,我的心裡只感到股股暖流。聽到他們感謝的話語,我的心中竟是無比的喜悅與驕傲。或許作為一名老師,有這群孩子們的陪伴,足矣。我會堅定“愛一切學生,並愛著他們的一切”的信念。與孩子們共同成長,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

看完各位老師的教學經歷,我深受感染,並下定決心要向這幾位老師學習。“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做教師的我們要愛每個學生,不僅要愛白天鵝,還要愛醜小鴨。把機會讓給每個學生,讓他們得到鍛鍊,才會發現原來每個學生都有閃光的地方,都如此美麗無比。

幼兒園師德師風心得體會2

所謂師德就是指每位普通教師所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當然也包括自身的內在修養。不管是教育誰,都應該以人為本,樹立自身形象。xx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這句話的內涵。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說,教師是除家長外,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作為一個幼兒園教師,最重要的就是愛,教師應該用愛來溫暖每一個孩子。

首先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所以要熱愛和尊重每位幼兒。走進孩子的童心世界,瞭解每位孩子的性格特點,感情世界和家庭情況。用平等的眼光去對待每位孩子,使孩子同時也喜歡你,願意和你玩,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一日活動中要時時關注他們。哪怕一個鼓勵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頭,都傳遞著我們對孩子的愛。我們還採用多鼓勵、多表揚的方式,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在教育活動中及時給予孩子評價,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愛是建立良好師幼關係的“基石”,是開啟教育之門的“金鑰匙”,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滋補品”,而作為新世紀的幼兒教師,我們要從多個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用慈母般的愛去溫暖孩子的心靈,用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孩子,必能與孩子之間搭建起“愛”的橋樑。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便會憂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生活環境中,他便學會鍾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那麼,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快樂的環境中呢?我想,他的心情一定是快樂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是營造快樂環境的根本,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個小小的眼神,都是孩子快樂的源泉。

高爾基曾經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也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自己的孩子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種本能,而愛別人的孩子是一種超脫、飛躍,是一種昇華。教師的愛是良好師生關係的潤滑劑,教師的愛是教育工作的靈魂。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我們之間就能以誠相待、心心相印。有了愛,師生就可以無障礙地溝通;有了愛,在師生和諧的氛圍中,就可以開展教學互動,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在教育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愛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要平等民主地對待幼兒,尊重幼兒發展的積極因素,讓幼兒主動地發展。孩子從出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願和個性,無論父母還是老師都沒有特權去支配或限制他們的行為。每當孩子有事情跟我來講時,我都認真地聽,而且同個別幼兒對話時,我一般都蹲下來,使孩子感到教師是尊重他的,孩子們已把我當成了‘大朋友’,有什麼事情都願意跟我講。

幼兒園,班集體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而孩子們個個都是小主人,而我則只是一個大主人。愛孩子要面向全體幼兒,關注每個幼兒,要以正面教育為主,關注到幼兒的點滴進步並予以肯定,如“我知道你能做”、“你能這樣做,老師心裡很高興”等等。幼兒就會感到老師是愛我的,自己是被老師關心的,而且是能幹的,只要自己有進步,老師總會很高興,從而進一步引發幼兒學習的內在動機,使之能夠輕鬆愉快自信地去學習。

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於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於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幼兒園師德師風心得體會3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而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也是很特別的,是獨一無二的。一個班裡有幾十個孩子,成長背景不同,思想各異,性格不同,能力有差距,連樂於接受教育的方式也是不一樣。作為一名教師,需要有更細緻的洞察力,去了解孩子的行為特點,去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

需要有靈活的教育機智,獨立地思考,機智地應對孩子出現的問題;

還需要準備一份份特別的愛,給予每一個特別的他。

一、信任,就是愛

陶行知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祕在於相信孩子。”我們相信孩子有多棒,他就會表現得有多努力;

我們相信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就會朝著那個方向不斷奮鬥。

他,一個變得越來越沉默的孩子。我從孩子的家人口中得知:孩子的父母已離婚,雙方也都再婚,再生育,他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平時在家時,老人一嘮叨,他就一聲不吭地走開,甚至還躲進衣櫃。我一直關注著他,而這一次,我要想讓他在主題中隊會上參加表演快板,希望他能在活動中能找到自信,也希望能創設機會讓他樂意與我交流。於是,我找來了他,我問:“你想學快板嗎?”他聽了,眼裡充滿驚喜,可是遲疑了一會又搖搖頭。我說:“老師為你爭取到了一個演快板的機會,因為老師相信你會是最佳人選,你是一個口齒伶俐的孩子!”說完,我就朝和他演快板的3個搭檔使了個眼色,孩子們就拉著他去排練了。在那幾天裡,我發現了他變得開朗了許多,久違的微笑在他的臉上綻放。每天,當他排練完時,我總會來到他身邊,說:“你演得真好。”他每次聽了,臉上總會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那一次,我還告訴他:“其實老師最疼你的,最在乎你,我希望你和其他孩子一樣開朗,陽光,而且我相信一定能做到。”那一刻,我看到他的眼睛在躲閃,眼眶裡閃著淚光。中隊活動結束以後,他整個人變了,變得開朗,變得上進,喜歡和同學一起嬉戲,喜歡和我打招呼,學習也主動認真了。第二年的教師節,我還收到了他親手製作的賀卡,卡上寫著:“老師,祝你節日快樂!記住要保重身體,別太勞累了。”這刻,我心裡十分欣慰。他沒有辜負我期望,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關愛他人。因為被信任,他成長了。

是呀,當我們老師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孩子時,孩子感受到的是關愛、尊重、真誠與信心,這將會成為他們邁向成功的動力。對於孩子來說,老師的信任就是強心針,不僅能改變了孩子的行為,也能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強大。

二、寬容,也是愛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教室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學生犯錯誤不是一件可怕的事,關鍵在於學生犯錯誤後,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的教育,並逐步促進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在教育工作中,當我們面對孩子的錯誤時,一定用我們的教育智慧冷靜理智地處理,有時還要學會“視而不見”的寬容。

那一次,我們班積極響應學校的要求,在班上大搞衛生。班上的大部分學生積極肯幹幹得汗流浹背。而那一小部分的孩子卻躲在一旁偷懶,在勞動委員的再三催促下,也只是拿起掃把、抹布裝模作樣地動一下。六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一部分正處於叛逆期,情緒比較敏感,所以當時我只是看在眼裡,不動聲色。勞動結束後,我大張旗鼓地評選出了一大批勞動積極分子,併為他們拍照留念。照片中的他們個個興奮不已,感到無比自豪。而在這過程中,我更留意去觀察那批“小懶蟲”、“小狡猾”,他們或面帶愧色,或後悔,或羨慕……在以後的觀察中,我發現這次的教育大有成效,每次有任務下達時,孩子們總會爭先恐後去幹。

這讓我深深地領會到:其實學生犯錯以後,絕大多數都會後悔,希望得到寬容、諒解。這時,只要我們方法得當,有些學生就可能成為好學生;

如果我們稍有不慎,不注意方法,就可能毀掉一個學生。對於孩子犯下的小錯誤,不能只是一味地去用顯微鏡來捕捉,而要學會換一個角度,用放大鏡來放大孩子的優點,這樣的正面引導,起到了鼓勵、榜樣的作用。寬容,能讓我們的教育不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還能真正地直達孩子的心靈。

三、推一把,仍是愛

他,讀五年級了,是大家眼中的“後進生”,無心向學,成績差,紀律散漫,曾讓不少老師感到頭疼與無奈。開學的第一週,我就領教了他在學習上、紀律上的懶散,批評他時,他居然是一副不屑的表情。看得出,他已習慣了這嚴厲的批評,甚至已習慣了別人以

“憤怒的眼神、帶刺的語言、冰冷的心”相待。我想:我得推他一把,改變他這習以為常的消極態度。第二天,我和他聊起了他的興趣。這回我發現他像換了個人似的,眉飛色舞地聊起他最愛的籃球,聊nba賽事,聊中國球星,聊自己的籃球夥伴……他還告訴我他每天都要看籃球專題電視節目,每週都要去打籃球,他的籃球球技很好,他的理想是當一名籃球運動員。我們的交談非常愉快。於是,我決定從他感興趣的籃球開始入手,再推他一把,改變他的學習態度。藉著學校班際籃球賽的機會,我讓他當上了班級籃球隊的隊長。我常鼓勵他多讀體育週刊,激勵他讀書看報的興趣。在籃球訓練中,讓他體會到守規則的重要性,學會和隊友團結合作,還懂得了刻苦訓練、專業學習的重要性。我還告訴他,一名專業運動員要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而在那一場場的籃球賽中,從同學們的喝彩加油聲中,他也感到了不只是老師在愛他,整個集體都在支援他。從那以後,他越來越尊重老師了,和同學相處得越來越融洽了,學習進步了,自覺守紀了。就這樣,我一路推著他前進,他一路成長了起來。

我想:作為一名教育者,不能忘記將微笑灑於那些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對“後進生”不嫌棄,不歧視,不消極面對,不一味抱怨,還要做到多元化評價,相信學生沒有不好的,只有不同的;

沒有“後進生”,只有潛力尚未發揮出來的學生。我們要扶他一下,多推他一把,給予他們更多的愛,更多的鼓勵。正如李鎮西老師說的那樣:“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後進學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充滿著愛的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基礎。我將以滿腔的愛盡情地給予每一位“與眾不同”的孩子,我相信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顆純淨的、特別的種子,都會在師愛的沐浴下長成參天大樹。

幼兒園師德師風心得體會4

我是個剛剛踏上幼兒園一線教育工作崗位的教師,但我深深地認識到對幼兒充滿愛是做好教師工作的關鍵。記得以前幼兒園的`保教主任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大作家高爾基也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見,愛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樑,也是一條基本準則。

一、純真的愛心是"施愛"的基礎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育對幼兒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孩子。

剛接觸幼兒,他們純真的笑容感染了我,因此對於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我總是寬容對待,欣賞他們的可愛之處,保護他們珍貴的自尊心。幼兒在師愛的沐浴下輕鬆快樂地學習、生活。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嚴厲批評時,我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明白:老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才如此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正是老師的愛才使得這"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二、真摯的情感是"施愛"的前提

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可以發出強大的愛流,有利於傳導,教師把心裡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絡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幼兒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開啟幼兒的心扉,引導他們走上一條充滿自信,充滿歡樂的人生大道,這比什麼都重要。

三、尊重幼兒是"施愛"的關鍵

優秀的教師給幼兒以長輩式的關懷和愛護,從不以家長式的態度對待幼兒。在"施愛"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對幼兒持尊重的態度。即:尊重幼兒的人格,尊重幼兒的感情,有禮貌地對待幼兒。嚴厲的責備和不適當的批評都會招來失敗,甚至導致師生的對立。因為他們的自尊心強,對他們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避開嚴厲的直接批評,儘量和風細雨,說服教育。

四、瞭解幼兒是"施愛"的途徑

教師對幼兒的情況要深入瞭解,對幼兒的心理變化要細緻觀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以更好地接觸到幼兒情感的"點子"上,這種接觸點就好像是"心竅",是個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師傳授愛的門路。

老師用心去多方面地瞭解自己的幼兒,然後適時地進行鼓勵,這可能改變幼兒的一生,畢竟,一個人人品好,誠實,最可貴。

五、面向大多數,是"施愛"的良法

教師生活在幼兒中間,深知幼兒需要教師的關懷與愛護。而喜歡得到這種師愛的並非是一個或幾個幼兒,而是所教的全部幼兒。但教師只有一個,時間和精力都有限,這就必須調動集體的力量,通過集體的關心使幼兒感到溫暖,相互影響、幫助、擴大和深化師愛的作用。

教師的愛不是偏愛,要無選擇地、公正地、無例外地愛每一個幼兒。教師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對優秀幼兒偏愛,對後進生另眼相待。教師對優秀生要嚴格要求,對後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相信幼兒、理解幼兒、尊重幼兒,微笑著面對幼兒,幼兒會把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我們的工作也一定會開展得生動活潑,卓有成效。愛,是啟動教師自身內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愛,是通向幼兒心靈深處的道路;愛,是創設優化的教育環境和心理環境的瑰寶。對幼兒熱愛、理解、尊重、關注他們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將教師的愛通向幼兒的心靈。

最後,讓我用魏書生老師的一段話作為總結吧: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教師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事業,這一職業應該是神聖的。願我們以神聖的態度,在這神聖的崗位上,把屬於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們無愧於自己的幼兒,以使我們的幼兒無愧於生命長河中的那段

幼兒園師德師風心得體會5

通過幼兒園組織師德師風教育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情繫幼兒,像母親一般愛每個孩子。幼兒教育的物件都是3—7歲的孩子,他們幼小,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關愛每個孩子。 其一,關心他們的生活;其二,熟悉孩子們的基本情況;其三,平等對待每個孩子。

第二,運用多元智慧理念,在教育過程中,要開發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而把教學具體化。幼兒教師的標準是:平易近人、嚴中帶慈、公平待人。嚴厲並不是苛刻,老師也是有七情六慾的,教師對幼兒尊重。

第三,在教育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與每一個孩子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孩子的潛在優秀品質,正確處理教師與孩子家長的關係。貫徹《幼兒教育新綱要》的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終身教育的理念,使幼兒獲得終身受益的品質和良好的個性,態度,能力等。

第四,塑造師德風範,潛心練功。“給孩子一杯水,教師本身應該有一桶水”,此話很有道理。在幼兒教育中,我感到在孩子們眼中,教師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物,是最可值得依賴的人,你的投手舉足,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孩子從教師身上看到無私奉獻,孜孜不倦追求精神,看到社會的形象,師德不只是學識問題,更是塑造良好教師形象的問題。因此對於師德除了要深刻認識其重要性,更關鍵就是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師德。

本人結合自己的情況,下決心就以下兩方面提高修養。

首先,嚴以律己,注重言行。為人師表,堅持嚴以律己,增強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始終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要把自己看作既是個普通的人,又是個教育者,到了幼兒園就應該把屬於個人一切不快和煩惱留在門外,言談應該和顏悅色,循循善誘,舉止應該優美文雅,體現心靈之美,自己的穿著應該樸素大方得體,符合幼兒的審美情趣。

其次,培養良好的內在素養。天生麗質固然能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但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重要的是塑造幼兒的內在修養,這樣教師本人的學識和內在素養就顯得格外重要。教師的一言一行深刻的影響著每一個幼兒。

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更進一步認真學習貫徹綱要精神,遵循幼兒教育心理規律以及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努力做好教育工作。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最近學習了《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細則》,學習後我覺得收益很大,《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細則》,讓我對教師這一崇高的職業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幼兒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幼兒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我認為教師首先要熱愛幼兒,必須對每一個幼兒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幼兒,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幼兒。其次要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幼兒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物件。因此,幼兒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第二要有高漲的工作熱情:許許多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的心態。而教師的積極情緒、主動心態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種內驅力,能促使我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不僅如此,教師的良好心態還能給幼兒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成教育教學目標,並形成良性迴圈。第三:我覺得教師要無私奉獻,關心每一位幼兒的成長,一名教師應該對幼兒無私奉獻,熱愛幼兒,尊重、理解幼兒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幼兒。第四: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教師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我們就應該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