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貴州支教實踐報告

心得體會 閱讀(1.33W)

2011年7月15日,盼望已久的支教活動從中國農業大學出發。

貴州支教實踐報告

這次支教活動的目的地是貴州省荔波縣聯山村,由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和國際關係學院的23名同學組成。

經過28個小時的硬座旅程,我們來到了美麗的貴州,6小時的顛簸之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這是個美麗而淳樸的地方,支教的國小就坐落在這一片青山綠水之中。

第二天,正式的支教就開始了。

我的英語一直還行,所以這次選擇教英語。但這是我第一次教書,所以還是有點小小的緊張與激動。之前我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來準備我的講義,在網上查閱了國小教材,收集了不少資料,只想為山裡的孩子多教授點知識。

還沒走進教室,遠遠的就看見孩子們活潑的身影。當他們一見到我時,馬上就跑進教室,安靜地坐好。我的心裡頓時湧起莫名的感動,心想:一定要好好的上課。

但是,我一進教室的時候我就傻眼了,教室裡坐著的是年紀很小的孩子,大多數只有1-3年級,雖然也有些高年級的,但是他們一律都是從來沒有上過英語課的,連最簡單的“hello”“one”“two”“three”都不會說。這就意味著我之前精心準備的講義都太難了,完全不適合他們。於是我靈機一變,準備先講24個字母再講禮貌用語。

沒想到的是,雖然從沒上過英語課,但老師之前還是教過字母的,我和孩子們一起唱字母歌,把教室的氣氛一下子帶起來了,大家都高聲唱著,特別興奮。

唱完後,我就教了一組對話:hello,nice to meet ,nice to meet youtoo.對於我,這本是很簡單的話了,但是對於他們,就不一樣了。在學校備課的時候我還一直擔心上課找不到說的,會有冷場,但就這兩句話,我反反覆覆的教,竟然就教了整整一節課!我先是教句中單詞,再連起來教他們說,但輪到學生自己讀的時候,他們還是不太會讀。就這樣,一節課就結束了。

課後,我找了些同學詢問上課的效果,果然,他們還不會讀,看來我今天教的還是算難了。和學生一交流,我發現他們都很喜歡英語,對此興趣頗深,但相對於句子,他們更喜歡學習單詞。

我立馬改變了我的上課方式,從教授句子轉為以單詞為主常用句子為輔的授課方式,在當天教學任務完成後再適當的講授西方文化的知識。

第二天一上課,我先讓學生推選出科代表,帶領同學們學習英語和維護課堂秩序。然後開始正式上課。

這一天教的是一到十的英語單詞。“one,two,three,four……”孩子們很好學,個個坐的端端正正,大聲的跟著我讀,眼睛裡滿滿的是對英語學習的渴望。當我教著他們讀了第三遍的時候,我要他們自己讀,沒想到他們讀的又整齊又正確。我心裡高興極了,為自己,更為這些孩子們。

教授的過程已經結束,現在是自主學習時間。我將所有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間討論剛學到的知識,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在3分鐘的小組學習時間裡,我走下講臺,看看他們的討論情況。這些孩子好認真,個個大聲的讀英語,還為一些單詞的發音而相互辯論,孩子們一見我走下來,紛紛喊道“老師老師,快過來”。我看著他們筆記本,稚嫩的筆記整潔有序,那是對知識的渴望。我在為這個同學解答疑問的時候,那邊又有同學的小手拉住我的`衣服,想讓我過去,這學習的勁頭堪比高三學子,我忙的不亦樂乎,心裡滿是欣喜。

短短的45分鐘很快就過了,當我宣佈下課後,有同學開心地跑出了教室,但還有不少的同學在我擦黑板的時候還跑來問我問題,什麼“短頭髮怎麼說”“西瓜怎麼說”,都是些很可愛的問題,我一一耐心解答。

這次授課方式的“改革”很成功,同學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高漲,對於45分鐘的上課時間,他們完全不滿足,即使我提前上課,他們都是立馬結束遊戲,跑回教室,安靜坐下,把筆和本準備好。對於我們“高年級學生”最痛恨的拖堂,他們更是毫無怨言。有一次,一名老師要我代上音樂課,同學們硬是要上英語。換成我,巴不得上音樂這種玩耍式的課。還有一次,我問同學們用英語怎麼說蘋果,他們回答“apple”,我驚訝這個單詞我還沒有教,他們是怎麼知道的,他們說是在電視上學到的。

要想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就要知道他們想學什麼,學習就想是一次尋寶之旅,有了那種好奇才有前進的動力。在教授的同時,互動式少不了的,多和孩子們交流,知道自己教的是不是適合他們,只有適合他們才會有高效率的學習。另外就是激勵的運用。在我剛上課的時候,孩子們都很靦腆,不願意舉手發言,只有我一個人在臺上大聲地教書,這樣上課很是單調。但我拿出了些小禮物,比如書籤和千紙鶴,規定誰起來發言誰就會得到禮物。有孩子就因此舉手,然後又在這些舉手孩子的帶頭作用下,更多的孩子鼓起勇氣舉手發言。

讓我最為感動的是孩子們的懂事與學習的熱情。以前雖然看到過報道說山裡的孩子有多麼的好學,但我對此一直有些懷疑態度,認為這都是媒體的渲染,但當我親身體驗過後,我真的相信了。他們熱切的目光,在學校很遠就能聽到的讀書聲,討論時拉住我要我教他們讀單詞的小手,這些都深深印在了我的心裡。最後一節課快結束時,我宣佈第二天會給他們贈送書包等文具,說完後馬上就有孩子站起來說:“老師,你來到我們聯山灣,帶給我們知識,應該是我們送你們禮物,而不是還要麻煩你們從北京帶書包來送給我們。”聽完,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只有感動與欣慰。

感動之後我有不少的思考,對於那麼想學習英語的孩子,卻沒有老師來教,城裡有不少被-迫學英語的,英語老師卻無數多。教育資源嚴重的分配不均,是城鄉差異不斷擴大的重要因素。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賺錢,連教育界也是越來越浮躁。當一個校長,一個老師靜不下心來搞教育時,學校的教學質量怎麼能夠得到提高。一邊是孩子迫切的學習熱情,一邊卻是教育人的分心,孩子們的學習要求的不到滿足,今後他們怎麼和城裡的孩子比?所以我認為教育人要好好的高教育,孩子們重視的不僅僅是操場等硬體設施,更多的是軟體設施。除了學校方面,社會也應給予該有的關注,多多組織支教活動,讓大學生和其他熱衷公益的人士有機會來到偏遠山區,給孩子們帶去知識,也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