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讀書心得作文

校園 閱讀(2.7W)

那天去書店,我從一大堆世界名著中挑了一本很薄的書,名字叫《文化苦旅》。《文化苦旅》高居各大書店排行榜,文化散文大行其道,尤受追捧。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文化苦旅的讀後感,一起來看一看吧。

文化苦旅優秀讀後感讀書心得作文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篇一

對於餘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聞,但一直沒有接觸過。我很少看電視,這次去河北與同去的大姐住一間,她一直在看青歌賽的節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幾期的比賽節目,比賽中有文化知識的考試,評委正是餘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題都是一些常識、專業性的知識,考題本身並不複雜,而與考題有關的相關知識的連線,餘秋雨先生解讀的非常到位,可見他淵博的知識,他對中華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評判,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頭有他的《文化苦旅》一書,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翻閱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裡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著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著,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裡,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著“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著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著,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親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裡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篇二

儘管我羞於承認,但我又不得不承認初讀余文恍若發現了新大陸:濃郁的文化氣息,或壯麗、或雋永、或蒼涼、或迤邐的景觀,各路秦漢雄魄,唐宋風範,明清居士,讓我能夠“站在一個或高或低,或遠或近的角度,俯瞰,仰視中國文化,或高屋建瓴,或精雕細刻地談論中國文化”。初出茅廬的我旋即被他身為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所打動,被他的見多識廣、博聞強識、旁徵博引所折服,被他奢華的文字,巨大的聞所未聞的詞彙量,汪洋肆意的想象力,或豪邁或柔情或悲涼的筆調以及他所征服,抑或是蠱惑。

後年歲漸長,對余文也有了更理性的認識。相較於文化散文,余文更接近於媚俗文學。“媚俗”這個字眼用於評價散文或許有些刻薄,但不乏其道理。在上海的一次掃黃行動中,公安在一位小姐的手袋中發現了三件東西,口紅、安全套和《文化苦旅》。當然,每個人都有閱讀的自由,性工作者也不例外。但余文被冠上“文化口紅”,“文化安全套”也是不爭的事實。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所謂的“文化散文”其實質更接近一種速食文化,功用文學。其速食程度之深,功用之大足以讓一名性工作者在上班時依然帶著它。

其實“文化苦旅”最開始是上海《收穫》雜誌上的一個欄目,在受到讀者好評,又經過市場的反覆測試之後才集結出版。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身處在一個“精英不再引領大眾,反而是大眾支配‘精英’”的時代,余文更像是一種充分熟練掌握了大眾口味的快餐,或者說是能夠犀利地洞悉、追蹤大眾趣味和市場走向的獵狗。對餘而言,媚俗不再是一個刺耳的貶義詞,反而是一種文化營銷策略,可以從大眾口袋中賺個盆滿缽溢,贏個德藝雙馨的好名聲。

除此之外《文化苦旅 》的媚俗之處還體現在何處?答曰:過度的煽情。可以說餘是一個合格的文匠,但絕不是一個思想者。過度的渲染誇張讓余文的思想性支離破碎,而生搬硬套的博聞強識讓余文喪失了基本的邏輯性。

如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他寫道:“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臉。”筆者想問這國土怎麼就“貧瘠而愚昧”了,就算是吧,這和蘇東坡被放逐又有什麼關係?僅僅因為蘇東坡被當權者貶職流放了,這國土就“貧瘠”了,就“愚昧”了,整個民族就“丟臉”了?當時到底又是誰站在民族之外看“整個民族在丟臉”?其實蘇東坡的放逐無非是當時政權鬥爭的犧牲品罷了,有必要要提升到國家的高度,動輒民族主義麼?

“我是個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幹屬於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主要任務就是接受文化和傳遞文化。因此,當我偶爾一個人默默審查自己的生命價值的時候,總會禁不住在心底輕輕呼喚:我的老師!我的學生!我就是你們!”這一段雖不是來自《文化苦旅》,但筆者對它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初看時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實在是余文煽情主義的巔峰之作。其實特別想在文中補充一句話,“我是個文化人,一個成功的文化商人……”。

當然,餘的文也並非一無是處。個人認為餘更適合寫一些鄉情散文、遊蹤散文,如《信客》,《酒公墓》等,這些迷人的又略帶惆悵的鄉村故事有著質樸的表達,如同雨後的新葉,散發淡淡的清香。筆者認為這才該是余文最後的歸宿。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篇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著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著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裡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裡,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著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著,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著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裡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著《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著讀著,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