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40分鐘裡學生的收穫有多少的教案

校園 閱讀(2.99W)

同一本大綱,同一種教材,相同的作息時間,一樣的學習內容,產生的卻是較為懸殊的學習效果,這是語文教學中比較突出的“城鄉差別”現象。

40分鐘裡學生的收穫有多少的教案

對此,一些農村老師有自己的“苦衷”和見解:農村閉塞,經濟文化落後,學習條件差;農村學生的家庭教育薄弱,不像城裡學生,一對職工指導一個孩子……

其實,當你走進農村語文課堂就會發現,學習條件,家庭教育,學生來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但並不是教學落後的主要因素,“課堂低效”才是農村語文教學最突出、最普遍的問題。造成“課堂低效”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課前不精心設計,上課難保證效率

1.平時教學僅用“一分力量備課”

當前,一部分農村語文老師平時備課工作過於簡單,走向了公開教學的另一個極端:大凡公開課,興師動眾,一句過渡語都要前後斟酌,左右推敲,更有大小黑板,長短紙條,電教儀器堆滿講臺。而在平時,備課多限於“讀教參(教師教學用書)、寫.教案”兩件事。讀教參是為了照本宣科,寫.教案多是為了應付檢查。更有“翻翻教參就上課,.教案留在課後寫”的現象。備課投入不足,上課必然效率低下。

閱讀課的上課準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程”,它至少要完成六個“準備”:第一是教學理念的準備;第二是課文內容及相關知識的準備;第三是教學設計的準備;第四是教學用具的準備;第五是.教案的準備;第六是學生預習的準備。學生預習,一般包括初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詞等。有的課文還可以讓學生查詢資料,請教別人,或自制學具等。如學習《長城》一課,除讓學生初讀課文外,還可以佈置學生在家裡從《中國地圖》上找到“山海關”和“嘉峪關”兩個地方,然後估量一下兩地之間“ ”(長城圖例)的長度,再運用數學中已經學過的比例尺知識,估算一下長城的實際長度。

2.公開教學偏重教具準備

下鄉聽課,很多語文老師為準備一節公開教學課頗費苦心,令人感動。但往往事倍功半,學生的收穫與老師的勞動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因為很多老師課前過分看重教具準備,反倒忽視了教學設計。農村教學條件差,與課文配套的掛圖、幻燈片和實物投影儀等教學儀器十分缺乏。但在老師的觀念中,公開課上沒有幾樣教具,似乎不成其為公開課。於是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繪製掛圖,製作幻燈片,有時還要為分角色朗讀或表演製作頭飾和道具等等。堆砌的教具背後,往往是教學設計的不盡人意。一位老師執教《赤壁之戰》一文,將課文第五自然段——“黃蓋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說東吳兵少……帶兵士和糧草,投降曹操”寫在膠紙上製成幻燈片,並讓學生思考回答:信中關鍵詞是什麼?起了什麼作用?如果你是黃蓋,你該用什麼語氣對曹操說話?且不說這些問題是否恰當,單就為這一段話如此去“折騰”有些不值得,不如讓學生或口頭或書面把這段轉述的內容直接改寫成信,有稱呼,有正文,有署名,再假想一個日期。不僅複習了信的書寫,同時進行了轉述改寫的訓練,並以學生說寫代替老師講解,一舉多得。

一個精巧高明的設計,遠勝過一堆價值不高的教具。特級教師楊明明執教《驚弓之鳥》一課,最後設計了一道討論題——“究竟是誰害死了這隻驚弓之鳥?”一石擊起千層浪,有的說是更羸,有的說是原先的獵人,有的說是大雁自己。大家各抒己見,辯論十分激烈。最後老師相機出示造句:“這隻受傷的大雁,只要……就……”。楊老師將語言訓練、思想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個高明的討論設計中,讓學生和聽課老師都受益匪淺。

同樣是執教這一課,有一位教師課前頗費苦心地製作了一隻紙雁,並別出心裁地在紙雁內事先裝置了一些紅墨水,課堂上邊講解邊演示,最後灑下了“鮮血”。此舉看似形象逼真,未想反倒轉移了學生注意力,一部分學生在剩餘的時間裡努力猜測,那“血”是不是真血,老師是如何放在紙雁體內的。

二、平時教學節奏緩慢,公開教學過於匆忙

平時上課,很多教師節奏鬆散,進度緩慢,佔用或浪費時間的現象比較普遍:兼任班主任工作,常在語文課上安排班務,批評學生;“一分力量”備課的結果是花費較多的時間糾正前一課作業;課前不做準備,課堂上又疏於安排,過長的板書或習題在學生坐視中當堂書寫,發放作業本也讓學生在等待中進行。這樣,寶貴的課堂時間,往往從老師的指間悄悄滑過,真正有用的時間常常不足40分鐘,有的相差甚遠。難怪很多老師反映,教參中規定兩課時完成的教學任務,實際中就得三到四個課時,如不是利用班主任特權佔用自習或其他“副科”時間補課,一學期很難完成一冊書的教學任務。

公開課上,很多老師倒是頻頻看錶,“惜時如金”:朗讀課文、回答問題往往不給學生練讀或準備的時間,動筆“寫”的訓練也常常“因時間關係”從課堂上被擠兌出去。表面看,課堂容量大,節奏快,但實際上,匆忙緊張,有走過場之嫌,課堂效益照樣不盡樂觀。

三、教學方法陳舊,課堂“廣種薄收”

在反映農村教育題材的電視連續劇《遠山遠水》中,來自北京的'支教青年楊新剛勸說貴州當地的國小校長將修建教室的撥款立即用於培訓教師。他說:農村教師因條件所限,培訓學習較少,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效率低下,是一種教育領域內的“廣種薄收”現象。

楊新剛一語中的。走進如今農村語文課堂,很多中老年教師“大綱教材一變再變,自己的教法一成不變”。依然以分析講解為主要方式,段段分析,句句講解,老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聽講。講得生動一些,學生還能聽得一二,如果講得乏味零碎,學生老盼著下課。如此教學,40分鐘裡,學生的收穫有多少,不容樂觀。

四、“教改”注重形式,忽視教學實效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一些現代教育理念也悄然走進農村課堂,一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合作意識的新的教學方式也在通過現代傳媒和教學觀摩活動為農村語文老師所見識和仿效。如小組合作學習、個人自學彙報、小組討論、課文表演等。這些新的教學方式給單一傳統的農村語文教學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但是,目前在一些農村語文公開教學中,這些新的教學方式往往被刻意安排,機械套用,只看形式,不計實效,表面新潮熱鬧,實則收穫甚少。最突出的表現有:

1.形式化討論。有的討論題目簡單,答案惟一,學生一讀便知或稍加思考就能夠解決,無須幾人合組討論,是一種無價值的討論;有的討論時間太短,前排學生剛轉過去,還未來得及說上幾句,老師就喊停,是一種閃電式討論;有的討論議題不明,學生湊到一起不知所云,但要給老師配合好,還得出聲,於是或“四顆小腦袋湊在一起自言自語”,或嘴裡胡亂唸叨,眼神遊歷不定,是一種無奈的討論。

2.零敲碎打式自學彙報。一篇(段)課文,交給學生自讀,“你喜歡讀哪一段(句)就讀哪一段(句),你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彙報:讀你喜歡的一段(句)話,並彙報你讀懂了什麼?學生東一句,西一句,前拉後,後扯前。一篇有順序有情節有意境的課文被腰斬得四分五裂、七零八落,語文課從一種瑣碎走向另一種瑣碎,即從老師碎講走向學生碎說。

3.膚淺好笑的課堂表演。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夠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本世界,並獲得真切的體驗。但學生畢竟不是專業演員,課堂也不是“外景地”,也缺少音樂的渲染。所以,國小教材中學生能夠演出效果的課文並不多,一些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和類似於《晏子使楚》這樣的“室內劇”,學生可以“搭臺唱戲”,一試身手。但在農村公開教學中,表演似乎成為一種時尚,不時見諸課堂。有的老師不看課文內容,不考慮學生的年齡層次,也不顧及課文的表演難度,一味讓學生表演,其結果往往是浪費了時間,收穫了譁笑。有的課文雖適合學生表演,但學生連課文都未讀熟,就被老師請上講臺,結果是表演生硬僵化,學生勉強支撐。

課前準備的草率,課堂節奏的鬆散,教學方法的陳舊和教學“改革”的浮華,共同“造就”著農村閱讀教學的“課堂低效”。“40分鐘裡,學生的收穫有多少?”,應當成為每一節閱讀課後,老師留給自己的“課後思考題”,只有關注每一節閱讀課的教學效益,才能提高整個農村語文課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