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放牛班的春天的觀後感400字

校園 閱讀(4.96K)

【第1篇】

放牛班的春天的觀後感400字

老師運用了一次課的時間讓我們觀看了這部電一影——《放牛班的春天》,這是一部教育片,是講一位代課老師在一所特別的學校代課,這所學校如何特別呢?它是專收那些非常調皮搗蛋的孩子,可以說,進去那所學校的孩子,都是被社會放棄的。

代課老師的名字叫馬修,馬修老師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老師,雖然最後還 是被學校解僱,但他的那種對孩子的教育,使孩子們在這黑暗的“監獄”中看見一絲光芒。他們看見,原來,他們的夢想是可以實現的……皮埃爾,是這所學校的其中一位學生,馬修老師發現,他有音樂的天賦,因為上帝賜給他天使般的嗓子,於是馬修老師告訴了皮埃爾的母親,之後皮埃爾的'母親幫他找了一間音樂學院,五十年後的皮埃爾,成為了一名音樂的指揮家,要不是馬修老師的發掘,孩子們的將來,真是不可想象,我就想起這一句話:埋沒人才,就像中國的一則故事,沒有伯樂,哪來的千里馬。

《放牛班的春天》這一部電一影,讓我有許多感觸,我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是希望,我們不應該放棄這些希望。

【第2篇】

無疑的覺得這算是一部喜劇吧!或者說是我希望的結局。

一群無藥可救的學生因為一個馬修老師的到來而改變了一切。馬修老師用自己的一愛一,寬容去教導孩子,用心去啟發孩子,這是無藥可救的學生的幸運,是他們的人生轉著點。馬修老師的好,我覺得是無法用語言來讚美的,只能用心去感受.

但在這部影片中卻存在著一個悲劇,那就是蒙丹。我真的無法想象或者推測蒙丹的未來命運,只記得這三個鏡頭;被院長打,他忍無可忍掐院長。蒙丹被戴上手銬,馬修老師抓住門杆深情望著,蒙丹回頭望與笑。蒙丹望著遠處著火的學校回頭吸菸。而這一切雖說是蒙丹個人的,但它卻深深的折射一出我們教育事業的失敗,在這真時的社會裡存在著多少個這樣的蒙丹。我在想若那院長沒有冤枉蒙丹或者聽馬修老師的去還 他清白,那麼結局會是什麼樣呢?

當然這和個人的態度有關 ,蒙丹的態度也實在是太討人厭了。馬修老師不是聖人,為了大多數孩子,他只能放棄他,讓他走。

如今蒙丹式的學生還 有很多,院長式的人也很大的影響著社會。只能希望這個社會給予更多的一愛一在蒙丹身上,懲處院長式的人,同時也希望蒙丹們能夠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

【第3篇】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電一影《放牛班的春天》。開始時我並沒有看懂,有一點兒漫不經心、迷惑不解,可看完時我卻感慨萬分、感動不已。

噢!“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也就是“放羊”的意思,指的是那些行為品德不好的學生。面對這樣一群“放羊”的學生,通常的老師總是會搖頭嘆氣,表示無能為力。可是新來的馬修老師卻創造出了一個奇蹟,他用音樂打開了孩子們封閉的心靈,幫助他們走進了自己快樂的春天。

這部電一影有兩個地方讓我很感動。第一次是合唱一團一在表演時,領唱莫郎奇因為犯錯被罰正沮喪地站在一邊,他以為老師不會讓他唱了,可當第一小節唱完後,馬修老師突然轉身示意他開始獨唱,莫郎奇高興極了。他帶著一種驕傲、一種幸福和一種寬恕後的滿足感唱完了歌曲。從他的眼神裡,馬修老師讀出了莫郎奇第一次學會了感激。

第二個讓我感動的地方是,馬修老師被校長開除,他很傷心。沒有想到的是,一雙雙小手在窗戶裡向他揮動著告別;一架架從視窗飛出的紙飛機上寫著孩子們的真心祝福,馬修看完了這些紙飛機,不再傷心,他感動、幸福……

回家後,我又看了一遍這部電一影,眼前總能浮現出孩子們天使般的笑臉,聽到他們天籟般的歌聲……

【第4篇】

說來,我是第二次觀看這部《放牛班的春天》。但這一次,我卻更有感觸。

在影片中,馬修用他博大的胸懷包容所有的孩子,包容他們所有的過錯並給他們改過的機會;馬修用他寬廣的一愛一心熔化了孩子內心如冰雪般的冷漠;馬修永遠對每一個孩子都深懷信心,給他們最基本的信任。或許,一個個看似頑固而又調皮不惹人一愛一的孩子,內心渴望著如一陽一光沐浴過的一溫一暖。馬修的到來,為他們灰暗的生活帶去了一米一陽一光

看完這部電一影之後,才發現眼角有些溼溼的。這部電一影應該是現實教育的真實寫照吧。以暴制暴,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也只會引來偶爾偏激叛逆的人更加瘋狂地報復。面對問題,我們都應該有所反思。是家長老師的教育方法出現問題,還 是作為學生的我們真的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讓老師家長如此的憤怒。

我們只是一群不乖的小孩,偶爾叛逆、任一性一,也會犯錯誤,也會鬧脾氣。但是我相信,即是再不乖的我們,即使再會惹老師生氣的我們,在那一份一愛一與寬容諒解下,我們也是會有所改變。

我們都在努力,讓自己變得出色,讓老師家長滿意。我們在付出,在向自己的目標前進著。在這條未知的路上,我感恩於總有那麼一群人,在每段路上在陪伴著我。我也同樣希望能夠獲得一份諒解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