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數學教學計劃集錦15篇

校園 閱讀(1.82W)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什麼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教學計劃集錦15篇

數學教學計劃1

第一部分:學情判斷(個體分析、整體判斷、家庭背景、可用資源等)

本學期二年級三班、四班、國際班三個班共有學生79人,三個班從整體上上看,數學的平均成績相當。新生當中,從入學測試來看,大部分學生成績尚可,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統一規範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從家庭背景和可用資源看,學生家庭環境和家庭條件較好,家長的文化層次相對較高,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白領階層居多,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這些學生的家長,有85%的文化層次比較高,他們非常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他們有的能對孩子的學習進行及時的督促和輔導,有的則忙於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對孩子進行輔導,所以必須加強家校聯絡,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可用資源,為教育教學所用,利用整體教育優勢實施完整性教育。

第二部分:工作要點(總體目標、階段目標、相關措施等)

工作目標具體措施

1、總體目標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情趣中學會數學,並將之運用到生活中去。讓同學們都能主動參與到數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孩子們熱愛數學,並使之得到最大潛力的發展。

2、採取豐富多彩、有情有趣的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多聯絡生活,使孩子們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3、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孩子的個性,讓每個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3.多方面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鼓勵個性發揮、自主探索,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最大潛力的發展。

階段目標

1、《認識除法》讓學生有層次的認識平均分和除法的含義,使學生獲得平均分的直接經驗和認識。

2、《口訣求商》是使學生運用6以內的乘法口訣求商,學會解決實際問題。

3、《認圖形》是通過看、數等活動來認識四邊形,類推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

4、《加和減》是讓學生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幫助學生經歷演算法發展過程,理解筆算方法。

5、《位置和方向》使學生能描述物體的所在位置,認識東南西北。

6、《量長度》讓學生認識線段、認識釐米、米,並能以釐米、米為單位量長度。

7、《乘和除》(一)(二)兩個單元是讓學生能熟記7、8、9的乘法口訣,並能用相應的口訣求商,並能解決乘除法的實際問題。

8、《時、分、秒》是讓學生在認識時分的基礎上,能認出鐘面上的幾時幾分,並認識時間單位“秒”。

9、《觀察物體》這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從不同方向能觀察出物體某一面的形狀。

10、《統計和可能性》是通過收集資料,讓學生能用方塊統計圖表達資料,並認識時間發生的可能性。

1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直觀認識平均分,體會平均分的特點,瞭解“每幾個一份地分”的具體過程,感受平均分可以用除法。

12、讓學生在聯絡具體情境、運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除法。

13、使學生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絡,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14、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精神,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15、使學生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為可運用除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數學意識,能運用除法的含義解決一些“平均分”的實際生活問題。

16、在探究演算法中,讓學生與他人交流,享受獨立思考後發表自己見解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

17、培養學習的主動性,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18、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感悟平面圖形的特點,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19、使學生能用加法(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數學意識。

20、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以及積極思考、動手實踐並與同學合作學習的態度。

21、引導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讓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概念,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23、在情境中,使學生具有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感受生活裡的數學事實。

2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25、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激發自主探究的意識,逐步培養學生呢感有序思維、敢於創新與合作交往的能力。

26、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第三部分:工作進度(教學進度、班級工作進度或部門工作進度等)

周次起至日期工作要點責任人實際執行情況

18/29—9/4《分一分》

29/5—9/10《認識除法》、練習一、單元複習

39/13/—9/17《口訣求商》、《練習二》

49/20—9/24《認圖形》、《有趣的七巧板》

59/27—9/30《加和減》(包括進位和不進位加,退位和不退位減)

610/1—10/7國慶放假

710/8—10/15《加和減》(包括進位和不進位加,退位和不退位減)

810/18—10/22《單元複習》、《位置和方向》

910/25—10/29《量長度》、《量一量》

1011/1—11/5《乘和除》(一)、《練習七》、

111/8—11/12《乘和除》(一)、《練習八》、

1211/15—11/19《單元複習》、《時、分、秒》

1311/22—11/26《乘和除》(二)、《練習九》

1411/29—12/3《算“24點”》、《觀察物體》

1512/6—12/10《統計與可能性》、《田園風光》

1612/13—12/17《期末複習》

數學教學計劃2

一、班級情景。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剛從幼兒園跨入國小的學生生活,他們對國小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好學,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樂於參加各種數學學習活動,有必須的學習習慣,對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資料都比較感興趣,可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也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本事差,注意力易分散,可是他們對數學有著必須的求知慾,所以在本學期的數學課上,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善於思考,樂於思考,不怕錯誤,具有問題意識,鍛鍊他們的思維、口頭敘述的本事、動手操作的本事,培養學生歡樂學數學的心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本事差,注意力易分散,可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冊教學工作的重要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資料: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與合,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資料。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資料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經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經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經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經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經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那裡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定小單元,把各領域的資料交叉安排。這貼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智慧、情意)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結合現實場景,經歷數數並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聯絡實際問題認識加法和減法,探索1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相應的加、減計算;能應用所學的計算解決簡單的求和與求剩餘(或另一部分)的實際問題。(2)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長短、高矮;聯絡生活經驗初步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等方位;經過觀察、比較,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3)能根據物體的數量、形狀、顏色或其他標準,對熟悉的物體進行簡單分類。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建立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思維本事。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認識數的含義,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簡單的事物;在操作學具的活動中感受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本事;在比較兩種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體會初步的對應思想,掌握簡單的比較方法,具有用語言或符號描述數的大小關係的初步本事。

(2)在理解加法和減法含義以及探索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思維本事;經過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簡單數量關係,選用恰當的方法進行計算,初步學會有根據地思考;經過對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嘗試解釋自我的思考過程,初步感受思維活動的條理性;經過在多樣化演算法中選擇適合自我的演算法,體會思維過程的靈活性。

(3)在認識常見幾何形體的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形狀、大小等特徵,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不一樣物體分類、整理的過程中,初步培養收集、整理資訊的意識。

(5)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用自我的語言描述實際情境和問題,初步感受數學抽象和簡單推理的意義。

3、解決問題方面。

(1)能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簡單事物。

(2)初步學會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一些不一樣方法。

(3)能與同學交流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方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幫忙與鼓勵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與興趣,有喜歡數學學習的情感體驗。

(2)在數學探索活動中,體會數學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數學思考的價值。

(3)能在教師與同學的幫忙下,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獨立思考並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

(4)在觀察、操作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明白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冊的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數概念的建立。

五、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進取參與知識的構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絡,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我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異常是後進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六、課時安排

(略)

數學教學計劃3

一、教材分析

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幼兒的認識能力,通過提供充分的條件,為幼兒設計多種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和了解數與數的相互聯絡,從而讓幼兒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達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前班數學教育的主要有分類,排序和對應等數學基礎知識,10以內數的意義,學習4以內的加減、有關的幾何形體和事物的時間、空間關係的粗淺知識,以及簡單的測量活動等。

二、教學目的要求

1、在教學過程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經驗,區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關係,通過自己的操作並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數的意義及數字的相互聯絡,並能準確的進行加減運算。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多種能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能理解數字的意義並能準確計算。

2、能對周圍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為今後的學習打基礎。

四、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由於環境、教育條件和遺傳因素的影響,幼兒在身心發展上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不同的幼兒逐漸表現出興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這就形成了兒童的個性差異。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個性差異,所以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要因材施教的發展幼兒的能力,帶領幼兒認真開展數學活動,使每個孩子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五、教學進度

周次內容

1、物體的分類《學習分類》《區別上下、遠近》

2、《區別前後,左右》《認識1和許多》《分組遊戲》

3、《比較大小、長短、高矮》《比較輕重、厚薄、粗細》

4、《學習排序》《認識2和3》

5、《認識長方形、正方形》《認識4和5》

6、《認識梯形、三角形》《認識圓形和橢圓形》

7、《填圖形》《圖形變換》《認識6》

8、《認識7和8》《複習8以內的數》

9、〈認識9和10〉,認識1——10的數序,

10、學習1——50的數數。認識0

11、學習1——10的倒數,數字的用處

12、學習2的組成及加,減法

13、學習編應用題——2的加減

14、學習3的組成,及加法,口編應用題

15、學習3的減法和口頭減法

16、學習4的組成及加減。

17、學習4的應用題。

18、複習分類、圖形等知識

19、複習2、3、4的加法及口編應用題

20、總複習

六、綜合實踐安排

自己動手製作三角形,橢圓形,梯形等。

七、教學措施

兒童的學習是一種主動積極的活動,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來對周圍環境中的事物進行觀察、操作,同時展開聯想、想象,比較、分析等內在的思維活動。所以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把數學知識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並通過遊戲的方法培養和保護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並創造和提供一定的條件幫助幼兒合理地運用其掌握的數學知識,將其轉化為認識事物的能力。

數學教學計劃4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冊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本冊的具體內容及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材簡析:

(一)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絡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空間和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究,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具體內容包括:克、千克、噸的認識,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東西南北、旋轉與平移現象、兩位數除一位數的除法、周長、分數的初步認識、年月日。

(二)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即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意識。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具體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克、千克、噸,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結合例項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認識周長的含義,並能計算周長。

5.掌握年、月、日。

6.結合例項,進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7、認識東、西、南、北和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餘七個方向。

(三)情感與態度目標:

1.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這些內容是“數與代數”部分的教學重點。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比較抽象,是教學難點。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兒童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對數學有一定的基礎認識。學生學習目的明確,能自覺地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學習積極性高。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對於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願意動腦,不舉手發言,作業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在學習上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督促,成為班級中的後進生,對於這些學生,改正他們的學習習慣是關鍵。

三、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力爭做到不打無準備之仗。

2.積極學習組織教學的方法和藝術,以提高每節課的效率,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

3.精心設計形式多樣,思路、答案開放的練習題,以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

4.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掌握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以新的理念武裝課堂。

5.嚴格要求,加強學生能力和學習習慣的訓練和培養。

6.注意加強學生的補差工作。具體措施如下:

(1)開展幫教結對活動,與後進生家長經常聯絡,及時反映在校的學習情況,促使其提高成績,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與決心。

西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2)注意講練結合,使學生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課後多關心學困生,他們的作業儘量面批。

(3)每堂課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較難的問題讓優等生回答,以開發他們的智力。課後設計選做題,讓優等生做,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7.緊密結合現實生活,注意寬鬆氛圍的營造和濃厚學習興趣的激發,讓學生感覺學習不再枯燥無味,促進從小熱愛學習習慣的養成。

8.注意結合相關內容培養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數學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9.教學中要注意知識面的擴充套件,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思維能力。

10.注意和學生家長聯絡,密切注意學生在家的表現,將學校教育的作用延伸到校外,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

11.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四、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安排

內容周次教學內容課時

一克千克噸的認識1克、千克、噸的認識3

實踐活動;小調查1

二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2-4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3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筆算6

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6

解決問題及整理複習5

三東南西北5-7認識東南西北3

認識東南、西南、東北、西北2

實踐活動:辦數學小報2

四旋轉與平移現象82

五兩位數除一位數的除法8-11兩位數除一位數的筆算、估算6

解決問題及整理複習5

六週長12-13認識周長2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2

七分數的初步認識13-14認識分數2

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

八年、月、日14-15年、月、日2

24時計時法2

實踐活動:做一個家庭年曆2

數學教學計劃5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供給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忙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資料,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善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頭一些資料:大數的認識,公頃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數乘兩位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總複習等。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資料。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國小階段,本學期結束後,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資料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範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經過十進位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構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所以,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國小生應當掌握和構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資料。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射線、角、垂線、平行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會一些簡單的作圖方法;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及圖形之間的關係,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一樣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並學習進行資料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構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資料,引導學生經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三、教學資料

本冊教材共分九個單元:大數的認識;公頃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數乘兩位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統計;數學廣角;總複習。以上各單元資料涉及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數學思想方法)用數學四大領域。

四、學生基本情景分析

經過三年級的學習,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認識小數、年月日、不一樣形式的條形統計圖),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個別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表此刻計算技能較差,對數學資訊進行處理的本事弱。經過上學期的測試發現本班後進生與平行班級相比也偏多,成績不平衡,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懶惰,有不做作業的壞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揮本班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進取性、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覺地有效地探索知識,尋求規律,不斷培養學生的本事,發展智力。

適當開展數學課外活動,以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本事,不斷增強學生素質。在做好課堂教學工作的同時,要經過輔導使這部分學生得以提高。

五、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位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掌握公頃和平方千米單位之間的轉化。

3.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4.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5.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明白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6.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7.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8.瞭解不一樣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構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本事。

10.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構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六、教學重難點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①教學重點:萬級數的讀、寫法。

②教學關鍵:把個級數的讀、寫推廣到萬級。

第二單元:公頃和平方千米

①教學重點: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轉化。

②教學關鍵: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轉化的方法。

第三單元:角的度量

①教學重點:用量角器量角、畫指定度數的角。

②教學難點:量角的方法。

③教學關鍵:量角器刻度的認識。

第四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①教學重點:口算、筆算的方法。

②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

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①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②教學難點:垂直線與平行線的畫法。

③教學關鍵:經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構成空間觀念。

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①教學重點: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②教學難點:瞭解商的變化規律。

第七單元:統計

①教學重點:認識兩種複式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②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本事。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

①教學重點: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構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②教學難點: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第九單元:總複習

①教學重點: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複習並鞏固和提高。

②教學難點:使學生養成系統整理知識的習慣。

七、改善教學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改變教學思想

具有新觀念、新思想、新體驗。改變原有的教師講、學生學的思想觀念,實施互動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網合作等),自主探究,教師給營造一個寬鬆、合諧,充滿愛、民主、喜悅的學習氛圍。由學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討,教師作好參謀,當好後勤,作學生的服務員。

2.注重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絡

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教學要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的習題,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重視數學知識的課外延伸,加強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開放性。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正歸一和反歸一等應用題時,結合生活例項,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

3.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本事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給學生供給自主探索的機會。

4.面向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加強基礎訓練,在計算方面,重點是要加強口算訓練,。在應用題方面,要重視一步計算應用題的練習。在練習中必須重視應用題結構的訓練,如根據條件補充問題、根據問題補充條件等,這種題目要經常訓練,它對於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係的本事是大有裨益的。

(2)實施分層教學,彈性教學,針對學生的不一樣特點,不一樣的理解本事,採取不一樣的方法,佈置不一樣的作業,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即下要保義務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導興趣濃厚,學有餘力的學生進一步發展。

數學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礎上,學生可以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的數學素養,以滿足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

1、獲取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瞭解基本數學概念和結論的本質,瞭解概念和結論的背景和應用,瞭解其中包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續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過程。

2、提高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論證、計算求解、資料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上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培養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培養數學應用和創新意識,努力思考和判斷現實世界中包含的一些數學模型。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堅忍不拔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

6、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漸瞭解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驗數學的審美意義,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二、教材的特點:

我們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A版)》,它在堅持我國數學教育優良傳統的前提下,認真處理繼承、借鑑、發展、創新的關係,體現了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可接受性等。具有以下特點:1。“親和力”:激發興趣和美感,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引發學習。

2、“問題”:用適時問題指導數學活動,培養問題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3、“科學”與“思想性”:通過不同數學內容的聯絡與啟發,強調類比、通俗化、特殊化、轉化等思想方法的應用,學會數學思維,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理性精神。

4、“時代性”和“適用性”:用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感的材料創設情境,加強數學活動,培養應用意識。

三、教學方法分析:

1、選擇內容典型、豐富、熟悉的材料,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造能反映數學、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的概念和結論,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引發學生“看發生了什麼”的衝動,以培養興趣。

2、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方法。

3、教學中強調類比、通俗化、特殊化、簡約化等數學思維方法,儘可能培養邏輯思維習慣。

四,學術條件分析:

1、基本情況:兩個班屬於普通高中班,學習情況不錯,但學生自我意識差,自控能力弱,教學中要不時提醒,培養自我意識。課堂上存在的問題是計算能力太差,學生不喜歡計算問題,所以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由於國中課程改革,高中課文之間的銜接有所減弱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堂、合理的要求、師生對話等方式,可以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在主觀行動下提高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意從例項出發,從感性走向理性;注意運用比較的方法反覆比較相似的概念;注意結合直觀的圖形來說明抽象的知識;關注已有知識,啟發學生思考。

3、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就是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善於分析問題的習慣,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4、掌握公式的推導和內部聯絡;加強審查和檢查工作;掌握典型例題的分析,講解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5、從頭到尾進行教學的四個環節,根據不同的教材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6、注重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數學教學計劃7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是一群剛剛進入校園的孩子,在他們的腦海裡,對校園充滿著好奇,更對知識充滿著慾望。由於受年齡和知識的限制,他們上課的表現會非常好動,作為老師我採用包容,熱情的態度去面對他們的問題。由於102班學生中有一半是外地生,有些孩子沒上過幼兒園,對一些常規性的行為了解的還比較少,對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也少有知曉,因此,對他們的日常常規和初步知識的教授會比較有難度。在這些孩子接觸知識的最初,盡已所能為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打下堅實的基礎,並把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內容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 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是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教材的編排特點

1、根據《標準》調整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豐富的知識。

(1)調整原“準備課”的內容,增加了“比一比”、“分類”、兩個單元

(2)充實“認識圖形”的內容。

(3)增加了“認識鐘錶”,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內容和實際操作的內容。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儘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互相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數”等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了素材。

(4)設計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

(5)聯絡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

3、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書和計算的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是緊密聯絡著的。認數是計算的前提,計算又有助於加深對數的認識。對初入學的兒童來說,採取逐步擴大數的範圍,同時結合數的認識學習一些基本的計算,比較容易理解,也有利於鞏固所學的計算。

4、重視學生對數的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數概念的建立,對兒童學習數學是非常重要的,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

5、計算教學體現酸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計算教學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教材的編排仍然採用現行教材的基本結構,特別是20以內進位加法仍然採用先出9加幾,然後出8、7、6加幾……的編排方式,以便突出“湊十”的計算規律,使學生能夠把已經掌握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新的情況中去。

演算法多樣化的具體措施

(1)例題中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允許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

(2)注意體現因題而異可以採用不同的演算法。

6、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數和形反映了客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它們都是數學研究的物件。圖形和空間的知識在日常生活和成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也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數與形不是各自孤立的,它們是緊密聯絡著的。人們接觸客觀事物,往往同時接觸到數與形。實驗教材從這一冊起,仍採取數與形的認識齊頭並進的原則編排,加強相互聯絡和相互配合。本冊教材在1—5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之後,安排“認識物體和圖形”單元,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了解自己周圍環境中物體的形狀,直觀認識常見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感受這些圖形的一些簡單特徵。

7、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數學是為了能用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最重要的目的之一。為此,本冊教材注意結合計算的教學,安排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內容,試圖通過數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廣泛聯絡,初步學習用數學解決問題,逐步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材對這部分內容的設計,首先,注意選擇與學生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與情境,為學生髮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生動有趣的資源。其次,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存在著許多數學問題;題目中往往只明顯出現一個問題和條件,另一個條件需要學生自己去尋找;使學生初步體會一個數學問題是怎麼樣提出來的,是如何解決的。第三,創設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發現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8、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國小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而且應該儘量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基於這一觀點,讓學生參與一定的含有數學問題的實際活動,在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應用數學,就成為培養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時,從兒童認識的發生、發展規律來看,兒童是通過活動在其心理結構和周圍的環境之間的互相作用中購建知識的。積極主動的活動是兒童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這冊教材分別在第六單元和第九單元之後安排了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我們的校園”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1) 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 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

(3) 很多插圖提供的情境具有連續性或故事情節,為設計、使用多媒體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五、教學中需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1、 實物圖畫卡片、數字卡片、符號(等號、大於號、小於號)、圖形卡片

2、 口算聯絡卡片

3、 20以內加法和0以內減法的計算圓盤。

4、 數的組成卡片

5、 計數器

6、 絨板

7、 鐘面

8、 方木塊

9、 小棒

10、數位表

數學教學計劃8

一、本班學生情景分析:

六年級共有51人,其中優生20人,中等生20人,後進生11人這兩個班級從總體上看,成績較差的學生佔的比重較大:體此刻優生不夠尖,後進生的基礎太差,連簡單的也不會做,並且有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大。

二、學習資料:

這一冊教材包括位置,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圓,百分數,統計,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

2、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實際問題。

4、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圓規畫圓;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和麵積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

5、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錶示位置,初步體會座標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的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7、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適宜的統計圖表示資料。

四、教學重難點: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構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本事。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餓魅力。構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構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五、教學方法及措施:

1、改革課堂教學,堅持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讓學生自我動口、動腦、動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本事。

2、加強基礎知識教學,重視發展學生智力和培養學生本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經過學生操作觀察演示,實驗的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本事和自主學習本事。

3、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學習,以全面提高全班學生的數學,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習的空間觀念,注重邏輯教學,讓學生多實際操作。

4、採用少講多練的方法,以嚴密的教學邏輯,抓住教材中的難點和疑點,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循循善誘地講解,適當拓寬加深,對學生作業認真批改(根據不一樣層次的學生布置不一樣層次的作業和練習)。

5、認真做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在教會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把工作重點放在學生如何會學,且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要求學生學會知識不僅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6、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業務本事。聯絡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從而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7、注重因材施教,進一步做好培優補差工作。讓學優生和學困生結對,到達手拉手同提高的目的。黃夢琪——劉治國付雪蓮——楊興榮程舒淇——趙秀月付中琪——劉建華鄭倩格——肖紫夢袁夢嬌——劉寧王興春——王虎

8、踏踏實實做好教學常規工作,以自我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滿腔熱情的工作作風,虛心向同事學習,同時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對學生的培養。

六、教學檢測及評價

1、每節課前用五分鐘時間對學生前一天的知識進行鞏固。

2、經過學生每一天的作業,對學生的掌握情景進行檢測,對自我出現的難題進行分析和解決。

3、每單元結束後利用單元過關題進行有效地單元檢測和評價。

4、每月末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分層檢驗及評價。

5、對學生進行階段性檢測和評價,讓學生進行及時反思和改正。

6、以平時評價為主,以期中評價為輔;

7、以綜合性評價為主,以單項測試評價為輔。

七、教學時間安排

(略)

數學教學計劃9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42人,後進生約佔20%,中等水平學生約佔60%,學習較好者佔20%。中等生佔大多數,本學期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動手動腦,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五年級第二學期是國小階段最後一個學期,使用五年級(下冊)教科書。這冊教科書裡把教學內容編排成七個單元,前六個單元教學新知識,完成《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的內容和任務。第七單元是總複習,目的是通過系統整理國小學過的數學知識,使學生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進一步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進一步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冊教材可以說將青島版國小數學的特色發揮並展示得淋漓盡致,主要有以下特點:

1、淡化生活情境,突出數學情境。由“情境串”帶動“問題串”,是該套教材的一大亮點。

2、突出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並利用已有知識和方法探索新知”。這一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合作探索中進行重墨體現。例如,探索圓柱、圓錐體積計算公式時,教材從現實問題“怎樣求冰淇淋盒的容積?”入手,引導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怎樣求圓柱體的體積?”,學生聯想已有的知識經驗——圓面積的推導方法,猜想是否可以把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推匯出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最後通過操作、驗證,總結推匯出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然後利用計算公式求出圓柱體的體積,解決冰淇淋盒容積的問題。

3、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重視知識的內在聯絡。這一特點體現在對知識的結構編排上,與傳統教材相比,立足於新舊知識的聯絡進行了大膽地改革。例如,第四單元圓柱與圓錐的編寫,傳統教材的編排順序是:圓柱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認識——圓錐的體積;本冊教材編排順序是: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這樣編排,可以通過對圓柱和圓錐特徵、體積計算方法的對比學習,使學生建立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加深對圓柱、圓錐的理解。又如,傳統教材是先學習比例尺,再學習正反比例的知識;而本冊教材是先學習正反比例的知識後再學習比例尺,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促進知識的遷移。

4、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努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初步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習數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編寫本冊教材時,特別關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例如:在探索圓的面積計算方法時,教材通過圓的面積與圓內接正方形和圓外切正方形面積的比較,既估計了圓面積的大小範圍,又滲透了正多邊形逼近圓的方法,體現了極限的思想。

  三、本學期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工具畫圓;掌握圓周長和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周長和圓面積。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會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和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4、使學生認識圓柱,圓柱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5、初步學會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會看和製作簡單的統計表。會看和製作含有百分數的複式統計表,瞭解簡單的統計圖繪製方法。

  四、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圓,7課時左右。

第二單元:百分數一,15課時左右。

第三單元:百分數二,12課時左右。

第四單元:圓柱、圓錐,10課時左右。

第五單元:比例,6課時左右。

第六單元:比例尺,6課時左右。

第七單元:扇形統計圖,總複習。

  五、改進教學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改掉以往教學滿堂灌的方法,通過創設情景環境,讓學生逐步參與教學過程,改變學生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

2、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設計合理的ppt課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注重在教學中利用簡單的自制教具加深學生的理解。

3、注重知識的連慣性和聯絡性,注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注重觀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數學教學計劃10

七年級數學是國中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學期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適應日常生活,參加生產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須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及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一、學情分析:

本人執教的七(3)、(4)兩個班共85人,根據分班考試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數學成績並不理想,總體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學生較多,而且學習欠缺勤奮,學習的自覺性不高。七年級學生往往延用國小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這樣既沒讀懂弄透,又使其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要重視對學生的讀法指導。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著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的好壞相關,七年級學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份較多,理解記憶的成份較少,這就不能適應七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學生大多存在學習粗心,作業馬虎,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和信心的整體弱點,學習習慣差。

在知識結構上:

學生在國小已學過的四則混合運算,相應的較為簡單的應用題,對圖形、圖形的面積、體積,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認識,無論是代數的知識,圖形的知識都有待於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這就是國中的內容,本學期將要學習有關代數的初步知識,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

在數學的思維上:

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的轉變期,這期間,結合教學,讓學生適當思考部分有利於思維的題目,無疑是對學生終身有用的;另一方面關注一題多解,多題一解,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活躍性和敏感性。

在學習習慣上:

部分國小的不良習慣要得到糾正,良好的習慣要得到鞏固,如獨立思考,認真進行總結,及時改正作業等,都應得到強化。

一般來說,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是感興趣的,但仍有部分學生對數學信心不足,因此開學初要給學生樹信心;對於國小升入國中,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起點宜低,講解宜慢,使學生適應國中的學習生活。

根據上述情況本期的工作重點將扭轉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抓優扶差,同時強調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反對死記硬背,以推動數學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

二、教材情況分析: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本期教材知識內容為“基本的幾何圖形”、“有理數”、“有理數的運算”、“資料的收集與簡單統計圖”、 “代數式與函式的初步認識”、“整式的加減”、“數值估算”、“一元一次方程”。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通過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和代數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數和代數式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能運用有理數,代數式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並能運用有理數的代數式來進行描述;瞭解開方和乘方是互為逆運算,知道實數和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會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學生在經歷物體和圖形的初步認識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識圖與作圖技能,認識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進而認識角、相交線和平行線,掌握與此相關的基本推理技能;學生通過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資料,做出判斷並進行交流活動的全過程,體會資料的作用,掌握基本的資料處理技能,形成對統計與概率的初步認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學會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資訊做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有理數、代數式刻劃事物間的相互關係。②學生通過在探索圖形(點、線、角、相交線、平行線)的性質、圖形的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窨幾何體的相互轉換(三檢視、展開圖)等到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能在說理的推證過程中,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③學生能在資料的收集與表示中,學會收集、選擇、處理數學資訊,做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並能用例項進行檢驗,從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學會能結合生活實際的具體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⑤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對比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並學會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⑥學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學習,養成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學生通過初步認識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絡,樂於接觸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資訊,願意參與數學話題的研討,從中懂得數學的價值,形成用數學的意識。②學會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勇於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克服困難並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③學生通過學習,體驗到數學中的有理數、代數式和幾何圖形是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這些數學知識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從而瞭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認識到數學活動是一個充滿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的探索過程,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著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⑤學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學習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能虛心聽取、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從而學會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⑥通過閱讀學習,瞭解我國數學家在數學上的傑出貢獻,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

上述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絡的有機整體,它們是相互聯絡的和相互作用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否則它們的實現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有理數的概念、分類及運算。

2、代數式的概念及分類。

3、對函式的初步理解與認識。

4、整式的加減運算。

5、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求解過程。

三、教科研課題

課題名稱:怎樣學好數學?

 研究步驟:

1、研討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2、老師認真分析學生的具體情況,研究怎樣教的問題。

3、探討讓學生怎樣學習數學及學習的方法。

4、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具體措施:

首先是全體數學老師共同研究,然後老師與學生相互交流,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展開討論具體的學習方法。

數學教學計劃11

一、學生基本情景分析:

本學年我繼續擔任三年級(4)、(5)兩個班的數學教學並協助兩個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4)班有學生48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4人;(5)班有學生4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4人。從上學年考試成績分析,學生的基礎的知識、概念掌握還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訣掌握還好。但粗心大意的還比較多,靈活性不夠,應用本事較差。但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可理解本事不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必須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裡,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預習、課後的複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僅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所以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本學期的教學資料及教學重難點

1、“時、分、秒”這個單元主要資料是秒的認識和時間的簡單計算,這些資料是在學生認識整時、半時、分的認識以及明白了1時=60分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以後學習二十四時計時法以及其他時間單位打下良好基礎。

2、“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這個單兩位數的口算以及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和加、減法估算。這些資料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以及學習了近似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後面學習更大數的加、減法打下基礎。

3、“測量”這個單元主要資料是毫米、分米、千米、噸的認識。這些資料是在學生學習了釐米、米,千克和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後學習面積單位以及容積單位做準備。

4、“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這個單元主要學習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中連續進位加法和連續退位減法。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了“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學生今後能自主進行更大數的計算打基礎。

5、“倍的認識”這個單元你主要的資料就是倍的認識以及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這些資料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已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6、“多位數乘一位數”這個單元的主要資料是學習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和筆算乘法。這些資料是在學生以前學習表內乘、除法以及筆算加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後學習小數乘法打基礎。

7、“長方形和正方形”這個單元的主要資料是學習四邊形、周長、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等資料。這些資料是在學生學習了平面圖形,並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麵積打基礎。

8、“分數的初步認識”這個單元的主要資料是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分元主要資料是兩位數加、減數的簡單計算及簡單應用。這些資料是在學生認識了整數以及整數的計算等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數概念的擴充套件,為今後學習更為複雜的分數計算及應用打基礎。

9、“數學廣角——集合”這個單元主要資料就是體會集合思維方法,並用這種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排列、組合、推理等數學思維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後學習其他的數學思維方法打基礎。

本冊教材的重點:

(1)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2)倍的認識。

(3)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

(4)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

(5)分數的認識。

本冊教材的難點:

(1)1毫米、1千米、1噸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

(2)萬以內數加減法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中連續進位加和連續退位減,以及加、減法的估算。

(3)“倍”與乘、除法運算的關係以及能分析數量關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提高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進位疊加乘法。

(5)分數的意義以及整數減幾分之幾的分數減法。

三、本冊教材的任務和目標

1、能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會讀寫分數並明白各部分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義,並能運用其含義解決問題。

5、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明白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6、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明白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明白1分=60秒,會進行有關長度、質量和時間的簡單計算。

7、初步瞭解集合的思想,構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構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8、經歷從生活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構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本事。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採取的具體措施

1、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先在課前對即將學習的資料進行預習和提前思考,在課堂上充分的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學習。

2、在課堂上做到精講,合理、精心地安排課堂練習和課後練習,儘量做到少而精。

3、針對班級中學生的的不一樣層次,在課堂和課後多關注中等生以及思維較慢的學生。

數學教學計劃12

一、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本單元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質量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

1.注意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編寫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已經明確要想知道物品的輕重不能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他們進行估測或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

二、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三、教學建議

1.克和千克的認識。

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瞭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瞭解1克、1千克大約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

2.解決問題。

教材第87頁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教學時,教師可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如讓學生調查家裡買的蘋果和雞蛋的質量和數量,並推算一下大約多少個蘋果重1千克,大約多少個雞蛋重1千克。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所給的素材提出一些計算的問題。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加深對克和千克的理解。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後,教師應給學生們提供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如在教學教材第87頁“做一做”中第2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活動時,依次出示大家帶來的物品,讓每個學生都先估一估,記錄下來,再選擇合適的秤稱一稱,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四、教時分配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2課時進行教學。

數學教學計劃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2人,從整體上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有80%的學生能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但只有20%的學生思維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基礎知識較好,思維比較發散,有初步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思維,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有三四個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不知道怎麼學習,基礎知識非常差,每次考試也就60--70分。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資料分析與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麵積兩個單元,這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與時間觀念,並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麵積兩個單元,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五、具體措施

1、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2、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採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3、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4、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數學教學計劃14

本班人數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景,在教學時,我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並經過以後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我於本學期制定了一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實驗教材是以《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資料為依據。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至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至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至20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複習和兩個數學活動。

二、教學重點

難點是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所以,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資料。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資料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的資料和我班的實驗情景,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這四個方面確定全冊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比較數的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與20以內數的組成,能認、讀、寫0至20各數。初步瞭解數位和計數單位:明白個位、十位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意義。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2)明白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初步體會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認識符號,會用這些符號表示20以內數的大小。經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能辨認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會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3)初步瞭解事物比較和分類的方法,結合實際,能把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和分類。初步認識鐘錶,會認整時和半時。初步學習對日常生活中的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會看、填寫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初步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比較、辯析、整理、概括、語言表達、用數學交流的本事。

2、數學思考

(1)結合現實素材抽象出0至20各數,感受0至20各數的意義,能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初步建立數感。能按必須的順序整理和記憶: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10以內數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按照自我喜歡的方法,想10以內的數的組成、分解,想10以內加減法的得數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得數,體會演算法的多樣化。

(2)能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20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中的應用問題。經過拼、擺、畫、想各種圖形,感受和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徵,經過對幾何形體的分類,初步建立空間觀念。能用對應、比較等方法,比較出兩個事物的多少、長短、高矮。

(3)能根據事物的同一型別的特點把一些事物分類。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動手操作、自已探究、實踐活動等,發展學生探究精神、實踐本事和創新意識。經過數學活動,初步發展學生對應、統計等數學思想方法。初步學習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發展數學意識。

3、解決問題

能用0至20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10以內的加減、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能比較出學生生活中事物數量的多少、長短和高矮,能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類。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初步體驗1時、幾時、半時的長短。能根據簡單統計圖表的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用不一樣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實踐本事和創新意識。

四、方法與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結合教學資料,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提高快。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忙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德育與數學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優化教學過程。發揮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滲透。教師應善於從教材中挖掘、提煉其蘊涵的德育因素,把顯性的教學問題和隱性的德育影響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數學的育人功能。

數學教學計劃15

一、學生基本情景分析:

一年級(3)班有學生49人,(4)班也是49人。經過師生一學期的共同努力,絕大部分部分上課能夠專心聽講,進取思考並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下課能夠按要求完成作業,具有必須基礎的學習習慣,可是也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學生上課紀律鬆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經常開小差,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能及時完成,經常拖拉作業,以致學習成績較差,還需要在新學期裡多和家長取得聯絡,共同做好這部分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工作。

二、教學資料及教材分析: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材共六個單元和一個總複習,分別從數與代數、空間圖形、實踐活動等方應對學生進行教育。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加與減(一)”。是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降低了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們學習數學的難度。退位減法是一個難點,學生掌握比較慢,但同時也是今後豎式減法的重點所在。所以在介紹的:數小棒、倒著數數、湊十法、看減法想加法、藉助計數器……這些方法中,孩子們喜歡用什麼方法不統一要求,自我怎樣快怎樣算,可是要介紹這些方法。

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經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六單元“加與減(三)”在“加與減”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經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一樣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發展空間觀念,

2、第四單元“趣味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上學期立體圖形到此刻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歡的拼圖,用它能夠拼出很多的圖形,讓孩子們自我動手拼,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趣味的圖案。

(三)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在第五單元之後安排了一個大的實踐活動,即“分釦子”和“填數遊戲”。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從根據事物的非本質的、表面的特徵把事物進行分類,發展到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徵進行不一樣方式的分類,促進孩子邏輯思維本事的發展。同時,安排學生填數遊戲,旨在對孩子的口算本事、邏輯思維本事和觀察本事的訓練,感受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學習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教學難點

1、20以內退位減法。

2、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四、教學目標:

(一)情感與態度:

1、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資料,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自我身邊的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經過自我的主動探索獲得數學知識,初步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本事。

3、經過教科書裡瞭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體會數學是人類在長期生活和勞動中逐漸構成的方法、理論,是人類禮貌的結晶,體會數學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

4、在教師的具體指導和組織下,能夠實事求事地批評自我、評價他人。

(二)知識與技能:

1、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2、探索並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一樣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初步體會面在體上,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同時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本事。

五、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教材,搞好課堂教學研究工作,向課堂要質量。充分利用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和富有現實意義的素材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種數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2、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異常是加強計算教學。計算是本冊教材的重點,一方面引導學生探索並理解基本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也經過相應的練習,幫忙學生構成必要的計算技能,同時注意教材之間的銜接,對資料進行有機的整合,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

3、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開展一幫一活動,與後進生家長經常聯絡,及時反映學校裡的學習情景,促使其提高成績,幫忙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與決心。

4、加強口算練習,逐步提高學生計算的本事。

5、能掌握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本事。

6、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圖形表象,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

7、每學完一個單元的資料,做到及時複習,及時考核,這樣能夠及時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景,以便及時補差補漏。

8、從作業上嚴格要求學生,不但書寫工整,且準確率高。對每一天的作業教師要及時批改,並讓學生養成改錯的好習慣。

9、向40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效率。

10、做好培優扶差工作,提高數學及格率,力爭使及格率達95%。

六、學困生輔導和轉化措施

1、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優秀學生帶動後進生,促使他們的轉化。

2、加強家校聯絡,共同教育。

3、思想教育,轉化觀念端正學習態度。

4、根據學生的知識缺漏,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補缺補漏。

5、多一份關心、幫忙,努力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鼓勵、表揚他們,使其體驗成功、努力學習。

6、因材施教,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

7、課堂上多設計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讓他們回答,並逐步提高要求。

8、加強作業指導、抓質量。

課時安排:

一、加與減(一)……………………………………9課時

二、觀察物體…………………………………………2課時

三、生活中的數………………………………………7課時

四、趣味的圖形………………………………………4課時

整理與複習……………………………………3課時

五、加與減(二)…………………………………8課時

數學好玩………………………………………2課時

六、加與減(三)…………………………………11課時

總複習…………………………………………5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