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童年的消逝》國小生讀後感

校園 閱讀(5.14K)

《童年的消逝》作者是尼爾·波茲曼(1931——2003),他是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生前一直在紐約大學任教。二本書的主要內容講的是為童年的消逝提供一個解釋這種現象和以發生的理論。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童年的消逝》國小生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童年的消逝》國小生讀後感

  篇一:童年的消逝讀後感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表述“童年”這個概念的起源;具體地說,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後卻發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們各自的傳播條件是什麼。而第二部分作者則將我們置身於現代時空,企圖揭示從谷登堡(Gutenberg)的印刷世界轉換到塞繆爾?莫爾斯(Samuel Morse)的電報密碼世界,這個過程使童年作為一個社會結構已經難以為繼,並且實際上已經沒有意義。

這本書寫得很通俗,作者在書中回顧了童年產生的歷史,童年的發展和命運,最後揭示出這樣的一個事實:童年在消逝。不是生理上童年的消逝,而是概念的消逝。

書中舉出了很多例子,說明了印刷術、書籍和電視對童年所起的影響和作用。而電視,是使童年消逝的主要因素之一,電視是人發明的,發明的當初並沒有預料到它所帶來的影響。電視使孩子成人化,也使成人孩子化。在現在看來,這一現象似乎更明顯。

而書中所顯示的媒體對時代對兒童的限制和影響,對後現代文化進行了剖析和批判,在喧囂的消費時代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在大眾文化的批發複製鏈條上,兒童是被忽略的一環。大眾文化是拒絕啟蒙、消解啟蒙、對抗啟蒙的文化。

所以我們我能有什麼方法能讓童年不消失呢?

答案就去慢慢的尋找去吧!

  篇二:《童年的消逝》讀後感

近日,武漢某汽車文化節上“比基尼女童車模”引起熱議,“別出心裁”的策劃讓孩子化濃妝、衣著暴露,擺性感POSE,製造噱頭吸引眼球,本應天真浪漫、可愛無邪的孩子流露著不該有的成人氣和粗俗氣,這是何等令人痛心、尷尬和可悲的事情。

其實,除了人為“催熟”兒童,天真爛漫的兒童時代也正在漸漸提前消逝。我曾從事教師工作十餘年,深刻感受到孩子越來越難教,越來越早熟、越來越淡漠而以自我為中心,教師在孩子眼裡越來越沒權威……這讓人困惑的境況產生的原因是什麼?翻開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尼爾 ·波茲曼的《童年的消逝》一書,我找到了關鍵的答案——一覽無餘的媒介。

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裡,運用他對心理學、歷史學、語義學的深刻見解,有說服力地闡述了一個觸目驚心而頗具創意的論題:在電視之類媒體的猛烈衝擊下,兒童和成人之間的分界線越來越模糊,成人的性祕密和暴力問題等轉變為娛樂,導致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兒童的天真無邪、可塑性和好奇心在逐漸退化,童年在提前消逝。“兒童之所以好奇,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將要知道的東西,成人之所以權威,主要是因為他們是知識的主要來源。”如今電視、電腦日益繁盛,特別是電腦,成了孩子們的“玩具”和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電子媒體迅速、肆無忌憚地在孩子面前展示成人世界的內容,海量的“怪力亂神”資訊衝擊著孩子的頭腦,導致孩子的好奇心漸漸消失,成人的權威和光環在孩子眼中也失去了大部分,孩子的好奇被憤世嫉俗代替,然後演變為漠不關心,“當兒童有機會接觸到從前密藏的成人資訊的果實的時候,他們已經被逐出兒童這個樂園了。”

如今的孩子缺少玩伴,學業太重,家長望子成龍讓孩子壓力過大,羅大佑《童年》歌詞裡的“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兒停在上面……”的童真情趣在日漸遠離,“捉迷藏”之類兒童遊戲已成為瀕臨滅絕的物種,誰還看見九歲以上的兒童玩拋石子、滾鐵環、跳橡皮筋這樣的遊戲?孩子的主要娛樂是看電視、玩電腦,充斥電視螢幕的戰爭、婚戀、魔幻題材的電視劇,無益孩子童年的健康成長;電腦裡的暴力遊戲、八卦新聞和各種豐胸之類的廣告比比皆是,這些都在暗淡著童年純真的天空。

童年在提早消逝,成人們請不要再拿兒童來“消費”了,而應好好探問——拿什麼來拯救孩子們的童年?淨化媒介資訊,設定兒童觀看專區,減輕孩子學業壓力……努力保護孩子充滿好奇、幻想、純潔、爛漫的童年淨土。

  篇三:《童年的消逝》讀後感

什麼是兒童?讀這本書之前,我只是有個大致的概念。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和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兒童範圍是指0到18歲,而醫學上是指0到14歲。不同的範疇對兒童範圍的劃定固然不同。然而這些數字無法幫助我們表達童年的概念。而在這本書中,作者從社會學和人類學出發,給兒童和成人劃定了一個更容易被理解的界限。

作者用三個特點區分了童年和成人:1、生理上是否發育完全。 2、身體是否能完全服從於理性思維的支配。3、對於社會各方面的資訊,是否具有閱讀分析能力。

第一點是很容易理解的,而第二點主要是指一個人是否具備能克服人類天性的能力。至於什麼是人類天性?我是這樣理解的:人的天性就是人作為動物的屬性。雖然我們很不情願承認自己是動物,但其實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只不過是動物裡面很普通的一種。吸收和排洩,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需要以這樣的方式來維持生存,這是動物的天性。性慾,人類和其他動物皆有,這是我們賴以繁衍的手段。不過人類在這點上比其他動物特別的地方在於:人類把這種手段昇華為生活的情趣,並把性慾衍生為權利慾,佔有慾之類的一系列慾望(基督教朋友稱之為原欲)。我覺得人類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的社會屬性(什麼能製造並運用工具和能用語言交流之類的都可以歸之為社會屬性)。然而,人的天性除去了人的社會屬性,所以說和其他動物的天性是一樣的。第三點我們都是親身體會的,這因為小時我們沒有閱讀分析能力,所以才需要有學校這種機構來培養我們這方面的能力,以便使我們更快成為成人。

作者在書中的重心是分析當代社會如何通過把這三個概念混淆來消除兒童與成人之間的界限。

罪魁禍首還是電視。首先,電視每天24小時不斷播報內容,使得其必須不斷尋找話題。而高度的時效性和娛樂性使得電視不能在同一話題停留太久。於是乎,很多兒童不應該知道的東西被堂而皇之地公之於眾。性話題,暴力,犯罪,政治陰謀等會使兒童接觸後不知所措的“成人祕密”被大量地灌輸給當代的.兒童。這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兒童和成人之間生理上的界限。再者,電視作為“影象革命”和“電力革命”二者的完美結合,使兒童和成人都習慣於不假思索的資訊獲取。電視鼓勵感性的思維而非理性的思考。褪去了理性光環後的成人的思維和兒童還有什麼區別?在電視機面前人人平等,成人和小孩都習慣在電視面前哈哈大笑。

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我媽媽的同事有個兒子,才上國中的年紀,就懂得在大人面前賣弄成熟。他看見大人不會出現以往孩子的羞怯,反而在誇誇其談自己如何懂得處理朋友關係,如何懂得利用身邊的人來成就自己。他說:“朋友是身邊最好的資源,要不時給好處他們,他們才會感激你,要多結交有錢有前途的朋友,這樣對自己將來出去社會才會更有利。”我聽到後簡直心寒。一個十三四歲的兒童,就學會用這麼功利的角度來看待朋友關係,小小年紀世界觀就已經被嚴重的扭曲,很難想象他長大後會變成怎樣。我稍微瞭解了一下他的家庭環境:衣食無憂,上貴族學校,父母沒空陪在身邊,天天看電視過日子。他的父母還挺有“眼光”,覺得動畫片太幼稚,乾脆給他看時事政治等成人的內容,還讓他提前“瞭解”世界,他還“瞭解”得挺到位!

這些早熟的“偽成人”們可能真的知道自己所說的,所做的一切。但是經歷過青春洗禮的人都會明白,一個天真爛漫的兒童眼神中散發出來的目光永遠是美麗而讓人懷念的。而這些新一代的“偽成人”卻似乎失去了懷念童年的機會。這就是社會發展的代價,一些無法用經濟學解釋的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