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中語文《背影》聽課記錄

校園 閱讀(2.37W)

《背影》是中國著名散文家、詩人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僅以描寫見長,並且還在描寫中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背影》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主要講述了他的父親離別時的背影,從而引發作者的種種思緒,同時也能體現出父母對子女的疼愛,和子女對父母的感激。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國中語文《背影》聽課記錄 ,歡迎閱讀。

國中語文《背影》聽課記錄

師:有人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可當我們面對蒼老而可敬 的父親時,他的眼神、他的手勢無不在向我們展示著對我們的愛,我們也不由得升騰一種敬愛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位普通的父親,認識他那高大感人的背影。

一、整體感知

(聽錄音,原文朗讀)

師:剛剛我們聽了朱自清先生的經典美文,同學們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生1:我讀到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這一個父親身上有千千萬萬個父親的影子。

生2:我感受到了父親與兒子互相的愛。比如第六段中“我趕緊去攙他”就可見作者對父親的體貼。

生3:我被他們濃濃的父子之情深深地打動了

師:看來大家對課文的感悟很深,也很準確。

二、 研讀品味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說說文章哪個地方最令你感動?

生4:我覺得父親為兒子買橘子很感人。

師:能說說原因嗎?

生5:因為當時他的家境很貧困,可他卻還要為兒子買橘子,我讀到這裡很感動。

生6:自己穿得很樸素,但給兒子做的是紫毛大衣。

師:你讀書很仔細,真不錯!

生7:我感覺到父親爬過鐵道買橘子那 一段很感人。因為父親身體肥胖,行動不便,仍要攀上爬下為兒子買橘子,體現了一片深深的愛子之情。

師:你能為大家讀一下嗎?要讀出感動、讀出真情。

(生7讀)

師:這 位同學讀的很好,誰來評價一下?

生8:他讀的很有感情,但語速稍微快了些。

師:那你能試著為大家讀一下嗎?注意放慢語速,感情再飽滿些。

(生8讀)

讀完,生9(評價):他讀的很好,讀出了父親對兒子深 深的愛。

師:我們一起來試著讀一下好嗎?

(齊讀)思考:這一段描寫中哪一句甚至哪幾個詞最讓你感動,請試著說明理由。

生10:“他用 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 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句寫出了父親的艱難,從而體現了父子深情。

生11:“他蹣跚地 走到鐵道邊”中“蹣跚”表明父親腿腳不靈便,還穿過鐵道為我買橘,很不容易。

生12:攀、縮、傾,這幾個動詞體現了父親的艱難和努力的程度。

生13:我覺得“攀”這個詞用的最好,說明父親在用力撐起身子,想爬過月臺,這對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是多麼不容易啊!

生14:我覺得“縮”字用的最好,說明父親行動很緩慢,而且腳是懸空的,非常危險,體現出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師:我想把“攀”和“縮”換成“扶”、“跨”,大家同意嗎?為什麼?

生15:不行,那樣就體 現不出買橘子的艱難。

生16:不能換,換了顯得太輕鬆,體現不出父親的吃力。

師:不錯,誰再來談談?

生17:“探”字用得好,寫出了父親小心翼翼的樣子。父親是個肥胖的老人,“探”字很符合人物的特徵。

生18:我想說說“攀、縮、傾”這三個動詞。“攀”說明月臺高,不容易上去,比如“攀山”,像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攀天都峰》,天都峰又高又陡,所以用了一個“攀”字。“縮”字說明了父親腿是懸空的,無處借力。而“傾”字是寫父親身體的動作,讓人能想像出父親很努力的樣子。父親是個胖子,他爬月臺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了。這一系列的動詞表現了父親對兒子 深切的關愛。

師:大家 分析的都很好,這幾個動詞雖然非常普通,但表達的感情卻異常深沉,刻畫出一個艱難的背影,一個感動作者、感動千萬讀者的背影。你還能從文章中找到樸實而感人的句子給我們讀一讀,並作點簡要的分析嗎?

生19: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是父親怕我太傷 心給我的寬慰。

生20: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伕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父親細心的照顧我,不辭辛勞。

生21: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怕我路上口渴,為我想得很周到。

生22: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考慮再三,還是放心不下我,決定親自送我。

師:這幾句話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有豐富的內涵,深刻地揭示了父親的心理活動,充分表露了父親的愛子深情。同學們讀文章時感動了,作者當時也動情了。哪裡可以看出作者動情了呢?

生23:作者流淚了。

生24:“父親走後,我的眼淚又來了”。 作者原來並不理解父親,覺得父親說話不漂亮,心裡暗笑他的迂。現在作者已理解了父親的苦心和愛子深情,在離別的時候,兒子終於忍不住流淚了。

師:說的真好。那我們能不能把它換成“父親走後,我的眼淚流下來了”?

(自由品讀)

生:不能,“又”寫出我已不只一次流淚。

師:我為什麼不只一次流淚?在作者飽含淚水的眼中,你看到了什麼?

生25:我在離別時 對父 親深深的依戀之情。

生26:此刻望著父親離去的背影,他流淚了,在這淚水裡,有對父親的感激,有對父親往後日子的擔憂,更有依依不捨離情別緒。

師:對啊,這是離別之淚,更是對父親的感激之淚。幾十年後讀到父親的來信我依舊留下了淚水。這淚水中又飽含著什麼?我們先找到這段文字一起來讀一下。

(齊讀)

生27: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生28這是懷念之淚,看到父親的信感到非常心酸,想起父親對自己無私的關愛,非常眷戀。所以我讀信也流淚了。

師:此時父親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來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於作者的心中。從父親的“背影”裡,我們讀懂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意,從作者的眼淚裡,我們又看到一個兒子對父親深切的理解、牽掛和感激。可以說,這一對父子間的摯愛親情,成就了現代文學史上一篇膾炙人口的經典美文。同時我們也更明白,不管生活環境如何,至愛親情,血濃於水。父愛如山,是那樣地厚重、深沉;母愛如水,是那樣的溫柔、綿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畢生都無以回報,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懂得父母的心啊。

勇氣師:送給大家一句話:敢於展示自己是一種勇氣!記下了嗎?

生:記下啦!

師:在今天的課堂上,你有沒有勇氣展示自己?有沒有勇氣把自己的觀點和大家交流?

眾:有——!

師:說到勇氣,詞典裡是這樣解釋的——敢作敢為,有無所畏懼的氣概。在你的心目中,你最欣賞、最佩服的勇氣是什麼?請用“勇氣就是……”說一句話。

生1:勇氣就是面對惡勢力毫不屈服。

生2:勇氣就是明知可能做不到還敢於挑戰自己。

師:好,我們就走進美國作家狄斯妮的一篇小說,瞭解二戰時期一位普通的士兵和一位普通的婦女的勇氣。(板書課題、作者)先了解一下背景:

(螢幕出示,交代小說背景:1939年,德、意、日和英、美、法兩個帝國主義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快蔓延全球,短短6個星期之後,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就宣佈投降。但具有革命傳統的法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拿起武器,同世界嚮往和平的反法西斯的人民一起英勇鬥爭。1944年6月6日早晨,盟軍三個傘兵師在德軍防線後方空降,本文的故事發生了……)

三、讀出故事:

師:瞭解了背景,請同學們把這篇小說默讀一遍。有兩點要求:1、把不清楚的字詞標出來。第二,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情節。開始吧!

(螢幕出示:1、默讀課文,不清楚的字詞標出來。2、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情節。)

(生默讀課文。)

師:都讀完了吧?我發現咱班的同學有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同學把每一段前邊都標上了序號。有沒有不清楚的字詞?(很多學生舉起手來)

師:解決字詞的途徑很多:首先,要學會利用課下的註釋;其次,可以利用工具書;第三,可以和同學交流;如果還解決不了,問老師。(學生看註釋、交流。只剩少數學生舉手了。)

生1:第九段“把門什麼上”?

師:這個字哪位同學認識?

生2:讀“shuān”

師:明白了嗎?

生1:明白了。

師:人家幫你解決了困難,你應該怎麼樣?

生1:謝謝!

師:好!

師:還有嗎?

生3:第一段勳章什麼帶?

師:誰知道?

生4:shòu

生3:謝謝!

師:哪一位同學能夠用精煉的語言概括一下這篇小說寫了一件什麼事?

生5:本文講述了一個法國女人救美國傘兵的故事。

生6:文章敘述了二戰期間法國女人不怕危險,兩次救助美國傘兵的故事。

(板書:美國傘兵 法國女人)

四、讀出人物:

師: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很多,大家再細讀一下這篇小說。找出描寫人物的句子,說說你最欣賞的是誰的勇氣。

(螢幕出示:細讀課文,著重研讀人物描寫的句子,用下面句式回答:我認為______最有勇氣,我最敬佩他(她),因為他(她)______。)

(生認真讀課文,思考相關問題。)

師:有答案的同學舉手。

生1:我認為法國女人最有勇氣,我最佩服她,因為她勇敢的兩次救了那個美國傘兵。

師:能不能結合具體的'句段說說?

生1:第6段,“‘哦,當然啦。”法國女人說著便把他帶進屋裡。這是對法國女人的語言描寫,從這裡我看出了她的勇氣。

師:說的好,對法國女人的語言描寫還有嗎?

生2:有,在第16段“哦,當然啦。快!”

師:這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話?

生2:這是第二次救美國傘兵時說的。在第一次救他的時候,法國女人的丈夫被德國士兵無情的殺害了。

師:能不能把這兩句讀一下?

(生讀)

師:這兩句有區別嗎?

生2:有,第二句多了一個“快”字。

師:那讀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生2:應該讀出她的堅定、勇敢。

師:這是在她付出沉痛的代價之後,當機立斷,包含更大的勇氣。法國女人說的話似乎少了些,在這兒讓她多說幾句行嗎?

生2:不行,這時候情況緊急,德國兵很快就要追來了。

生3:“她毫不遲疑的把他送進壁爐邊的碗櫥裡。”“毫不遲疑”寫出了法國女人的乾脆、果斷。

生4:我更讚賞美國傘兵,我佩服他的勇氣,他是一個機智勇敢的人。

師:說的好,你能具體的解釋一下他的機智、勇敢表現在哪些地方嗎?(板書:機智、勇敢)

生4:他遇到危險,毫不猶豫的求救。

生5:還有被捕以後,及時從視窗逃生。

生6:從視窗逃生後,再次返回到法國女人的家裡。顯示了美國傘兵超人的智慧,

師:是啊這個情節出乎我們的意料。這學院多大的勇氣呀!他知道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於是,他賭了一把。他求救時怎麼說的?

生7:讀第5段和15段。

師:第一次去法國女人家,知不知道法國女人會救他?

生7:不知道。

師:應該怎麼讀?

生7:慢讀。

師:第二次說這句話時的心情和處境怎樣?

生7:很內疚,很危險。

師:應該讀得……?

生7:快些。

師:你們兩個能不能把這兩次對話給大家再讀一下?

(生讀)

師:這兩句“願意把我藏起來嗎”含義一樣嗎?

生1:不一樣。第一次意思是說你願不願意幫助我?第二次是說,我已經給你的家庭帶來了不幸,你還敢不敢幫我?

師:儘管是給人家帶來了那麼大的不幸,但還是返回來求助人家,這需要有……?

眾:勇氣!

生2:我認為法國女人的丈夫最有勇氣。

師:呵呵……為什麼?

生2:讀第7段。

師:對,她和法國女人的意見是一致的。

生3:我也認為法國女人最勇氣,我最欣賞她。因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善良。

師:從哪裡看出的?

生3:第4段,“她長得並不漂亮,雖不是笑容滿面,但是她的眼光卻善良而鎮定。”這是對法國女人的外貌和神態描寫,從這裡可以看出法國女人是善良的。

師:好,“她長的並不漂亮”告訴我們什麼呀?

生4:這是外貌描寫,說明法國女人並不特殊。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婦女。

師:那為什麼寫她“不是笑容滿面”呢?

生4:暗示那是戰爭年代,法國女人經歷了很多的苦難。

師:我認為這段有兩個詞非常重要,你能找出哪兩個詞嗎?

生:善良、鎮定。如果不鎮定的話,美國士兵來到她的家中,她就會非常的慌亂,也就不能及時的救助美國士兵。

師:好,為什麼寫她的善良?

生:如果不善良,她就不可能救助美國傘兵。

師:文中對法國女人還有一處神態描寫,能找到嗎?

生4:在第1段,“他滿臉蒼白,淚眼模糊。”寫出了她失去丈夫後的悲傷、悲痛。

師:在這句的後面有一句話:“他們面對面地,站了也許一秒來鍾。她沒有向她丈夫的屍體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直直地注視著這個美國青年的眼睛,他的到來使她變成了寡婦,孩子們變成了孤兒。”僅僅一秒鐘,這一秒裡她會想到……也許還會想到……

生4:她會想到,你怎麼又來了?

生5:如果再被發現很危險;也許她還會想到,應該救他。

師:因為她知道造成她家庭悲劇的真正凶手是誰!為什麼她沒有向她丈夫的屍體看上一眼?

生5:她害怕看了之後悲痛會動搖她果斷的決定。

師:所以她用行動代替了語言。除了我們,還有一個人,對法國女人的精神非常的敬佩。他是誰?

生1:空軍將領。讀第20段。

師:這時候法國婦女遭受了失去丈夫的不幸,三個孩子也已成了孤兒。為什麼將軍卻說“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你對幸福怎樣理解的?大家交流一下。

(生交流)

生2:因為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麼,所以她是一個幸福的人。

師:她的信仰是什麼呢?

生2:她的信仰是“和平”。

師:其實,它還強調了幸福的條件:要想幸福,就要有信仰。(板書:愛和平、有信仰)

師:這句話適用於法國女人嗎?

生3:不是,像她這樣的人還很多,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

師:對,我們不知道她(他)是誰,但我們知道她(他)為了誰!

師:法國女人為了人類的和平,為了自己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所以說她是幸福的。你還知道這樣的事例嗎?

生4:我們可以坐在教室裡學習,是幸福的。

師:嗯,還有嗎?例如:文天祥為正義不怕犧牲,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幸福嗎?

眾:幸福!

生5:日本地震後,50名志願者在明知道可能會在兩週內死亡的情況下,依然選擇死守核電站。他們在精神上也是幸福的。

師:說得好!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面對生與死,這位二戰中普通的法國農婦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抉擇!此刻,你想對她說些什麼?

生6:我想對她說:我佩服你,佩服你的勇氣和善良!

生7:你為了和平,不惜一切代價。值得我們尊重,我們會因你而幸福。

師:請大家齊讀最後5段。(生讀)

五、讀出感悟:

師:上課前,我們談了對勇氣的理解。學了本文,你對勇氣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理解?

生1:我們要做一個機智、勇敢的人。

生2:做一個有信仰、有追求的人。

總結:2篇文章教師都很好的將情境帶入,學生對課堂的參與非常積極,然後最後引出對本堂課的理解,讓學生明白,從中學到了什麼,該做個怎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