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雷雨讀後感6篇

校園 閱讀(5.88K)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雷雨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雷雨讀後感6篇

雷雨讀後感1

《雷雨》中,我最喜歡的是周蘩漪,她最讓我同情,也最讓我心痛,通篇看完,總覺得她是一隻困獸在做著最後的鬥爭,又覺得她是一隻黑夜裡甲蟲,看不到明朗的天明,但卻用最最低沉的調子和最最炙熱的心做著掙扎,她的命運是讓人糾結與惋惜的,但就是這樣一種惋惜,讓我覺得她有一種魅和魔相互並存的魅力。作者曹禺說“整個劇本,最讓他疼惜與愛慕的就是周蘩漪,這個人物讓他覺得他自己與周蘩漪是多年的故友,總是在不經意時與她心靈相惜”。一位可以衝破桎梏又有著一顆強悍心的女人,我自認為她是值得我們去欽佩的,雖然她最後依舊落在了情愛的火坑裡。

對於周蘩漪的垂愛,讓我又憐惜另一位女人,那個單純,天真又不失真誠的四鳳,整個劇中四鳳算是一個悲劇角色,在愛與世俗面前,她選擇了突破,但是這一切都不過是老天開的一個玩笑,同母異父的兩兄妹,在彼此內心困鬥的掙扎中走到一起,也許,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或許,老天總是希望錯誤越美麗越好,就像飛蛾撲火一般,不到灰飛煙滅都不覺得這是一種美麗。四鳳的結局是必然的,也是果然的,殘酷的社會造就了她本身的悽苦,當她以為自己可以超凡脫俗時,越愛越深,直到最後無法自拔,愛,本身不是一個錯誤,但有時候,愛容易出錯,錯了一步,反而步步都錯,直到最後泥足深陷。

同樣擁有兩個女人愛的——周萍,這個永遠希望妥協又矛盾的男人,雖然他不是一塊完美的寶玉,但是卻讓兩個女人同時愛他愛到痛徹心扉,掏心掏肺,我不得不說,這個男人有一種魅力,他的魅力就是他的矛盾和懦弱。周萍這個在矛盾與現實中掙扎的人物,讓人既產生一絲憐憫又帶有幾分恨意,憐憫他在這個家庭環境中的處境,痛恨他做事優柔寡斷。作者曹禺說“如若可以,我希望有個好的演員化開他性格上的一層雲翳,起首便給他幾根清晰的線條,隨後在一層一層的去描繪”。這樣一個男人,你不能急切給他做一個定義,需要你抽絲剝繭的剖析和窺探他內心世界,所以我說,這就是他的魅力,一個無法輕易下定義,需要你用心、用情去解釋的男人。

與這個世界有著鮮明對比的人物,就是周蘩漪的兒子周衝,他是一個夢想的幻想著,可悲的是,他不是夢想的主宰者,他可以做夢,但是卻無法織夢,作家曹禺說“周衝是個最讓人心疼的人,他的天真,他的單純,把劇中本已不看的的社會彰顯的更加汙穢不堪。”這個織夢的孩子,當夢破碎時,他就已經無法生存,作者給了他一個做好的歸宿——死亡,看到他死亡時,我的心到不覺得悲傷,反而覺得這是最美的結局。記不清誰曾經說過“既然不能讓夢綻放在時代的腳步裡,那就將它扼殺在自己夢的搖籃裡,死亡便是最好的歸宿”。

仔細看《雷雨》中,你不得不注意這樣兩個人物——魯貴和周樸園,一個是見利忘義的小人,鄙俗不堪的社會下等人,與之相反的卻是位有著名望金錢又極度自私的上等人,兩個人物的穿插與搭配,讓人不得不想到“生存‘二字,一個在下等社會苟延殘喘的下人,一個在上等社會裝腔作勢的財主,為了生存,都選擇了齷蹉的行徑,只不過一個的卑鄙行徑富於形色,而另一個則將卑鄙的行徑匿跡隱藏。

魯大海,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他抵制社會一切的不平,但是,魯大海做起事來卻不動腦子,憑意氣用事,雖然最後不曾寫過多他的結局,但認真讀《雷雨》的朋友們都一定懂得,他最後的結局必是被殘酷的社會打敗,也如飛蛾一般。

將魯侍萍放在最後來寫,並不是她不重要,反而是因為太過重要,雖然劇中她不是第一個出場,但是她卻是整個劇本的線,悲慘的命運,讓她並不曾得到老天的垂愛,反而變本加厲的將一切殘酷的事情都付諸她身上,當她知道自己的兒女有了不應該有的結果時,她反而用一種逃避的方式,來掩飾內心的苦楚,也許,痛苦到了一定程度時,反而自己就不知道痛是什麼滋味吧!魯侍萍就是這樣一個人,痛到極致,反而覺得痛才是最好,最美的結果。

《雷雨》最後將兩個悲苦的女人變成了瘋子,可想而知,作者曹禺不知經過多少的揉搓塑抹才有了今天的我們看到的《雷雨》。過多誇詞不必言說,只想對未看過或已看過的朋友說一句”這是一部值得用心、用情看的話劇“。

雷雨讀後感2

對於周樸園,充滿了同情和憐憫。他一個人獨撐到劇的最後,何嘗不是一種孤獨和煎熬。很難想像一個男人可以絕情到大年三十把兒子他媽趕出家門,任其自生自滅,這樣的薄情寡意至極,他又如何還懂得愛?在我看來一個不懂愛的人是最可悲的人。而他對舊時的留戀反而顯得有些可笑了,似乎太形式化了——那些傢俱,那些擺設,那些習慣,還有那些照片和舊時的回憶。有人說,幹大事的人不拘小節,於是他就要拋妻棄子嗎?我以為,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才可以真正成就一番事業;有人說男人為了事業要有所犧牲,但如果代價是犧牲了愛人的能力,代價未免太大,如果說侍萍是周樸園的真愛的話。在這部劇裡始終沒有走進過周樸園的心裡,是他不願讓人走進,是我走不進,也不願走進。不知道他是否有感情,不知道他是否愛過侍萍,分明看到了他的想念,卻又被他無情的言語刺傷;不知道他是否有對子女的愛,有斥責,卻沒有關愛;不知道他是否有對繁漪的歉疚,一直給她請醫生卻不懂她真正的病因……有些鄙視他的冷血,特別是對於那個陪伴他一生的女人繁漪如此殘忍!其實他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為了前途少了一點良心,有些懦弱卻又不得不故作堅強。

對於周衝則充滿了欣賞和欽佩——他渾身上下充滿了生命力,他敢愛敢恨,雖然年紀輕輕卻很有責任感並且為了愛情和生命的信念敢面對陳舊的封建禮教宣戰。愛的時候果斷,即使被拒絕也大度又慷慨。特別是他的善良讓人感動不已。即使在當今社會他也一樣充滿個性,是男生學習的楷模。他是一個能溫暖心靈的人物,讓人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對未來充滿嚮往,相信美好並不懼現在。

對於周萍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只是替他慶幸能遇到像四鳳那樣的女孩子。對於魯貴亦是除了鄙視再無其他的語言,活到他那個樣子本身就是一種悲哀,幸而有四鳳這樣個能幹的女兒。

劇中的女人——侍萍,四鳳,繁漪

很欣賞侍萍,因為她的堅韌,獨立還有氣度。很難想像一個未婚女人在那麼森嚴的等級觀念和封建壓迫下與一個和自己身份地位懸殊的人戀愛並未婚生子所需要的勇氣。她讓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女性的勇敢。她就像一團火焰為了愛情炙熱地燃燒,她對愛情的追求就彷彿飛蛾對火的執著,讓人敬佩和感嘆。那種對愛情的信念是讓人充滿敬意的,所以後來她被拋棄,被愛情而不是一個男人拋棄時表現出來的絕望以至於她要跳河自盡是完全讓人理解的。然而天不遂人願,要讓她留在塵世繼續忍受煎熬,我堅信活著比死更需要勇氣和力量。她忍受世人的蔑視,忍受魯貴的責難,堅挺地活下來。然而人生總是在不經意處轉彎,三十年後重遇周樸園,想像不出她的內心是怎樣的震撼。直到最後發現親生女兒和兒子相戀的悲劇,她所做的決定都毫無保留地表現了一個母親無私的愛和大度以及包容,她把所有的痛苦自己一個人扛,接受命運的懲罰。我絲毫也不同情她的命運的悲苦,正是命運的磨難,讓我看到一位如此偉大的女性。

繁漪是最無辜地被牽扯進來的女人——先是被扯進周樸園的婚姻,再是被扯進與周萍的混亂的倫理戀。一個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女人,始終是在忍受……

四鳳自然有她吸引人的原因,開始有些不明白她為什麼會喜歡周萍,我以為周衝的性格更有吸引力。認真思索一下,周沖年輕又具有活力,可能和他在一起更像朋友或者只是弟弟的感覺。而三十歲的周萍,他雖然懦弱和疲乏,為生活和命運所困,有些頹廢和無助,卻又不乏男人的成熟,正是他這種憂鬱的氣質激起了四鳳的母性情懷,這種成熟的韻味讓四鳳更有安全感。()四鳳的朝氣讓周萍找到生活的動力,彷彿回到年輕的歲月,有了前行的動力,看到了美好的未來。所以周萍會選擇獨立勇敢的四鳳,而不是依賴和同樣懦弱的繁漪,性格上會更互補一些!

《雷雨》裡這幾個在死亡邊緣徘徊的角色,其實都有著對生命的無限渴望和追求,只是他們在命運的衝突裡偏離了原有的軌道,最終,淚水和痛苦是免不了交織相濡的。但是,關於那些愛與恨的矛盾糾纏,也許會因為這些死亡而被我們釋然吧。

人與人的交往就好比一隻刺蝟,總需要保持一定距離來自衛的。或生或死,或矛盾或統一,總有一些關係,一些感情,始終糾結不清的。

雷雨讀後感3

看完《雷雨》讓我覺得像八月裡悶熱的天氣,很壓抑,似乎有什麼東西堵在胸口出不來一樣那麼難受。有許多思想的撞擊,但是無法匯成語言。我沒有資格去評論它本身的好壞,只能說像品位生活一樣細讀了每個章節。因為它本身就是生活,充滿矛盾和戲劇性,我再文縐謅地分析會顯得矯揉造作。讀罷《雷雨》,心底浮現出了一句話:愛和憐憫都是罪。

還記得大幕拉開的時候,四鳳笑靨如花。 而在大幕合上之前,四鳳只留下一具焦骨。 一陣雷雨,徹徹底底地衝刷了這個封建大家庭,這個在外人看來體面的家庭。到底是什麼力量,把所有人在一夜之間推向了崩潰的邊緣。

四風,她不是剛剛還在這舞臺上歡活地蹦跳嗎,在那個鬱熱的夏日裡。那又是什麼奪了她年輕的生命,在那場狂急的雷雨中。

悲劇的開始,往往是一個並不動人的錯誤,富家少爺在空虛無聊的生活中與家中女僕墜入愛河,這樣的故事在那時的時代背景下不算少見。

周繁漪,一個極具雷雨性格的女人,精明的她心裡早就清楚,卻始終在暗地裡拆散萍與四鳳。當她聽到自己最天真的兒子衝向四鳳求婚時,她再也忍不下去了。可不是,她怎麼容忍這樣懸殊的交往,可不是她在大年三十的夜晚生生將懷抱嬰兒的女僕趕走,還用心良苦的強要了樸園與侍萍的第一個兒子?

悲劇的雛形在這裡開始醞釀。

悲劇的演變,總有人推波助瀾。周樸園, 他並不察覺自己的過咎卻改變了《雷雨》裡每個人的命運。他使侍萍落入苦難,他折磨繁漪走向崩潰,他壓制周萍使他扭曲,他破滅周衝美好的幻想,他把四鳳推向毀滅。

年輕時愛上侍萍的周樸園,或許仍有一絲純淨殘留。可是自那個年三十之夜,他聽家中長輩將梅侍萍趕走,隨後娶了門當戶對的闊小姐後,他的心靈已徹徹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寫照。在三十年後,他重又認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來的情感,不是久別重逢的喜悅,而是徹頭徹尾的猜忌,懷疑與恐懼。他想到的,是侍萍的到來也許會對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威脅,是真相揭穿後自己將面臨的尷尬處境,而不是對侍萍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憐愛。他口口聲聲的說他一直留著她喜歡的傢俱,說他保留她的習慣,珍視那繡了梅花的舊襯衣,可說到底,這些都不是因為愛,都是因為要彰顯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告示天下的人。看!我是個有情有義的君子!其實哪裡有什麼情呢,即使曾經有過,也早就在三十年的時光中消失殆盡,他如今一切的一切,包括給侍萍五千大洋,承諾包管她的生活開支,要她們永遠不再踏入周家的大門。全都,全都,是為了他自己。對他而言,愛情早已是漫長生命中的一點佐料,可有可無,如夢一般不切實際。這個資本家的代表,早已在商界的薰陶下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不成人形。

悲劇的結果總有人承擔。魯侍萍,她的命運無疑是悲慘的,或許三十年前那場錯誤的愛情她是締造者,可是愛上一個人真的值得受這樣的打擊嗎?

三十年啊三十年,三十年都過去了,你又何必苦苦沉溺不肯放下呢。你竭力挽回,要及早帶四鳳離開,卻阻擋不了狂暴雷雨的來臨。最終女兒倒在了葡萄架下,你呢,留下的是孤獨身影。

至於四鳳呢,這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卻彷彿錯誤地降生在這個殘酷、冷漠的天地間。

她原是高興地等待母親卻不想迎來一場噩夢。她似乎是犯了和母親一樣的錯誤,可是錯誤還沒有鑄成,命運已經將她如瓷娃娃般摔碎了。

她不執拗,不鬥爭,不反抗,只默默忍受。那根未來得及修理的電線,它將幾十年來這個家庭積蓄的所有恩怨情仇點燃在一條生命上。

最後的最後,死的死,傷的傷,一場雷雨,暴露了所有人性的扭曲,一道閃電,照亮了所有陳腐的骯髒角落。

寫出這樣的悲劇不是巧合,曹禺曾說:我從小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心靈上是十分孤單而寂寞的。

他一定是希望在大幕合上的那一刻,有人能懂得:人生如夢,夢裡大雨滂沱,夢醒之後,自己的人生還是要自己勇敢的走。

雷雨讀後感4

錢穀融先生在《雷雨·人物談》中,談到周衝時說:“象我們這些從舊社會生活過來的人,在孩子時代,誰沒有做過周衝式的美夢呢?誰沒有受過夢境破滅後的悲哀呢?”“在這個人物身上,寄寓著青年曹禺最純真的理想,最深摯的憧憬;寄寓著他對真善美的烏托邦世界的無限渴望和對醜惡的現實社會的極端憎惡……”

《雷雨》中的八個主要人物,能讓我大概讀得懂的,也就只有周衝了吧。

“他身體很小,卻有著大的心,也有著一切孩子似的空想。他年輕,才十七歲,他已經幻想過許多不可能的事實,他是在美的夢裡活著的”

他就像現在高中生的小情侶們般,嚮往著那綿綿不盡的愛。同時他也愛著他的父親。在他看來,父親一定會理解自己,甚至理解自己的夢想;相信父親會允許他把自己的教育費分一半給四鳳上學。但他似乎還是個懵懂的孩子呵,他沒能完全瞭解透他的父親,他不知道,自己的父親作為封建意識極其濃厚的一家之長,“父親”的權威是絕對的。當他父親當著他和哥哥的面逼著蘩漪立即將苦藥喝下去,就是為貫徹自己的意志,確立一種命令與服從的秩序。直到喝藥這一場景,他才真正認識了父親,認識了父親的威權籠罩下的家庭。父親的專制,擊碎了少年對父親的崇敬、對父親的愛,才真正相信了母親的話:“你父親一句話,就把你所有的夢打破了。”

在他心裡,他有著一個聰慧而慈祥的母親。他把母親當作自己最知心的朋友,甚至向母親透露了心中最隱祕最純潔的情感。他會跟母親說,他愛四鳳,他會在父親逼母親喝藥的時候為母親求情。在周衝心裡,蘩漪不是平常的母親:“你最大膽、最有想象,又最同情我的思想。”在喝藥的場景中,為母親痛苦流淚,身體發抖。他也愛他的母親,同樣的卻也不瞭解她。不瞭解她的自私、陰鷙,和被瘋狂情慾燃燒著的'不安定的靈魂。當母親利用他來阻止四鳳與周萍出奔的時候,他親眼看到自己心中最慈愛的母親為了自己的情慾失去母性地歇斯底里的喊叫,他難過,心痛而痛極:

“媽,我最愛的媽,您這是怎麼回事?”

周衝還愛著四鳳。不,準確的說,是愛著“愛”,愛著“夢”。在這愛戀中,周衝寄託著自己的憧憬。在他有限的人生閱歷中,他發現了四鳳這個處在社會底層的需要被拯救的人,希望通過他的愛情來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與其說周衝愛四鳳,不如說周衝愛自己的理想,愛自己的夢。抓住周衝心靈的並不是四鳳,而是他的青春與夢想。周衝渴望生活在一個公平合理、充滿愛的真世界,併力圖身體力行去改變現實社會。他以平等的人的身份與四鳳相處,在周衝心裡,四鳳是個單純的女孩,不是小姐堆裡嬌生慣養出來的人,她懂得勞動的意義,她是個聰明有感情的人並且她懂得我。他尊重四鳳,從不把她當作自家沒有地位沒有身份的底層人物;他真誠地幫助四鳳,希望四鳳能獲得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他渴望能與四鳳一起奔向夢想中的真世界:一個真乾淨、快樂的地方,“海……天……船……光明……快樂……”那裡沒有爭執,沒有虛偽,沒有不平等。直到四鳳與周萍即將出走不得已說破了自己的事的時候,他才發現四鳳也不是能與他在冬天的早晨明亮的海空乘著白帆船向著天邊的理想航駛去的伴侶,才發現,他的夢想是那麼脆弱,那麼渺茫……

“我忽然發現……我覺得……我,我,我——大概是胡鬧。”他是那樣慷慨的放手啊,但卻不像一個愛人在申說,而是一個夢幻者探尋著自己。

在這個封建色彩極濃的資產階級大家庭中,周衝是個不調和的諧音,他熱情、浪漫,恨講強權的人,恨不平等的社會,而周樸園就是講強權的人,周家就是不平等社會的縮影。他錯愛了強權的父親,錯愛了被情慾矇蔽的母親,錯愛了不愛他的四鳳,錯愛了一個在當時社會上的一個不了能實現的而又美好的夢……一個青春旺季的少年啊,要在這些各種錯愛中逝去,何等可惜!

雷雨讀後感5

《雷雨》是一出話劇。話劇和小說不同,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構造出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而話劇則是由一個個性格不一的人所構成的故事。《雷雨》之所以會成為名著,正是因為它成功的塑造了8個個性鮮明不一的人物。

《雷雨》所描寫的是一個家庭幾代人之間的矛盾,誤會,以前種種恩恩怨怨,愛恨情愁,混亂而不清的家庭倫理。僅僅一天的時間,牽扯,披露了他們多年苦心隱瞞的事實。表現出兩個家庭之間前後三十年的錯綜複雜的糾葛,寫出了那種不合理的關係所造成的悲劇。

周家的僕人魯貴,我認為是一個成功的人物。通過曹禺的描寫,覺的他是一個很奴隸的奴隸,表面對主人恭恭敬敬,其實在背後卻做出有違良心的事情,他已經完全身陷於奴婢的生活,沒有自己的尊嚴,自己的想法。抓到了主人的把柄,卑賤的威脅著,那種小人的勢力,完全體現出來。而他同時又在向自己的妻子,女兒顯示自己,不以做奴婢為恥,反以為榮。也看不起他妻子的窮骨氣,為了點尊嚴兩年才回一趟家,甚至他認為子女現在這樣好的生活都是拜他所賜。魯貴在主人前是一隻畢恭畢敬的綿羊,而在背後卻是一個頤指氣使的老頭兒。他很精明,很狡猾,像一隻獵犬一樣,周圍任何事情他都能有所察覺,來作為他的護身符。

同樣也是身為僕人的四鳳,她有著自己的感情,想法,並不以自己的身份而難堪。但是畢竟身份有別,她想愛,卻又不敢愛。四鳳也非常單純,不瞭解社會的複雜性。她的想法,她所想象的愛情,是很單純的,很聖潔的。但是她的這種善良,對最後的打擊來說太不堪一擊了。

魯大海是四鳳的哥哥,是礦工工地上的工人。他是一個充滿精力的人,剛正不阿,和魯貴是一個強烈的對比。魯大海是一個正義的,不會被其他事物所打動的人。他的這種獨一無二的性格在雷雨中很與眾不同,給讀者帶來了一點不一樣的感覺。他不認為人之間有三六九等,所以鄙視魯貴,恨周家,他的正義感使他厭惡周家。

周家的大少爺周萍。他是一個鬱悶的人。他所做過的事情,不堪回首。周萍拼命想要忘記,忘記過去的一切,一切由於他的衝動而犯下的過錯。我不知道他對四鳳的感情是真是假,但是我清楚周萍是需要人來拯救的。他想忘記一切,可是他辦不到。

裡面的女主人公,周公館的太太,繁漪是被曹禺稱為最富有“雷雨“性格的人物。那段對她的描寫,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標緻的女子。她在忍耐,不休止的忍耐。為了誰,為了她的兒子,還是愛人?她是一個不屬於周家的人,她骨子的裡是截然不同的東西。她是與周家對立的人,不甘心生活在抑鬱的花園般的“牢房”裡。她不是一個好母親,不是一個好妻子,但是她是一個肯為自己的未來努力的人。

《雷雨》結尾就像一場暴風雨,將所有的人都捲進了這場家庭的悲劇。每一個人都難逃宿命。不得不感嘆,命運這個東西有時候太黑暗了。剛剛才讓你感到曙光的來臨,馬上卻又將人打入萬丈深淵。這是一出悲劇,是一出非常可怕的悲劇,在一天裡三個人死了,兩個人瘋了。黑暗陰鬱是《雷雨》的調子,是在雷雨來臨之前的預兆。我們都認為是我們在主宰著自己,可是時常又不是自己在主宰。不知是命運在向我們開玩笑,還是我們在向命運開玩笑。

《雷雨》裡的人物的命運是黑暗的,他們對命運沒有一絲絲的反抗就已經被征服了。假如四鳳和周衝沒有死,也許他們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周萍假如再冷靜一些,也許就不會自殺,兩位母親也就不會因此而瘋掉。命運有時是黑暗的,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在黑暗的盡頭就是光明。命運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都對命運低頭。這黑暗就猶如劇場的幕一樣,我們知道會有閉幕的時候,有我們在黑暗中等待的時候,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在瞬間漆黑之後會有更精彩的劇目。而不是應該讓黑暗矇蔽住自己的眼睛,理智,甚至於心靈。我們自始至終都應該明白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應該去朝著光明前進。

雷雨讀後感6

讀完《雷雨》,唯一感受,這是一部偉大的悲劇,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家庭悲劇,是通過血緣倫常糾葛與性愛衝突,探索人性複雜性與人的悲劇。

《雷雨》寫的是周樸園家庭內、外各成員之間前後三十年的錯綜糾葛的封建家庭中人性的悲劇。

印象最深的是周樸園這個中心人物,他的形象具有複雜性,他年輕時愛上了年輕美麗的侍萍,但是為了娶一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周家人逼使侍萍投河自盡,其實侍萍的悲劇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也是必然的。但我認為周樸園對侍萍的愛是真誠的,有他後來的內疚,懺悔,他的愛是真誠的。為她保留的舊傢俱,無論搬過多少次的家,也沒有換過這些舊傢俱,當他向侍萍打聽三十年前的事時,對侍萍的評價是“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惠,也很規矩。”以前的舊雨衣,舊襯衫,還有夏天為侍萍保留的關窗習慣,以及那張僅存的侍萍的照片

……都深深的體現了他對侍萍真摯的感情。但當活著的侍萍再次出現在他的面前,他立即逼問:“你來幹什麼?”這又暴露了他的本性,他對蘩漪的態度,這就充分展現了他的形象的複雜性。

周樸園的複雜性形象時當時封建社會的特徵,他只不過是當時封建社會中普普通通悲劇中的一員,但他折射著當時封建社會的特徵。周樸園逼迫蘩漪“喝藥”這個典型的令人厭惡的事情,讓我們體會到的是當時封建家庭的統治,他自認為他維持著家庭的固有秩序,“我的家庭是我認為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我認為周樸園的心靈深處是善良的,當他經歷了一天人世滄桑後,以沉痛的口吻命令周萍去認生母,並向侍萍懺悔,這正是他心靈深處的真實性。人在懺悔時往往是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這也能使我想到這是周樸園的三十年來所向往的吧!

《雷雨》最讓我感到血緣倫常糾葛與性愛衝突的就是周萍,蘩漪,四鳳之間的關係了。也正是因為蘩漪與周萍之間的愛恨衝突,她對周萍的死抓不放,才揭露了這場悲劇,促使這場悲劇真正的發生。蘩漪是一位精神覺醒的女子,她所爆發出的力量使她不顧一切的追求周萍的愛情,不顧一切的反抗以報復,對生活與愛情的熱切渴望。然而周樸園對她的精神折磨,周萍對她的愛情背棄,使她在要求擺脫封建壓迫中,在愛情追求中遭受拋棄,再一次陷入絕望的悲劇,逼使她愛變成恨,倔強變成瘋狂,也正是因為這樣,最後的悲劇由她展開,是她挖掘了這場悲劇,同時也體現了她的悲劇形象。

四鳳是一個雖沒有文化卻知書達理的人,她敢愛,敢於追求自己的愛,同時也是一個孝順的女兒,無論他的父親魯貴怎麼無恥的賭博,欠債,她還都忍了,對母親也是深深的愛。然而,這也正是因為當時封建社會的不公,讓這麼一個純潔善良的,美麗的姑娘落的這般下場,這麼無辜的她,讓我由內心深處而替她感到惋惜。

周衝的性格與當時的封建社會最不符合了,顯得他是那麼的另類,然而他的心是純潔的,善良的,他想讓四鳳讀書受教育,他這種性格不適合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生活,給我的感覺是在那樣的背景中,他是與社會格格不入的。

魯大海的魯莽性格,我對他沒什麼感想,只能隱隱感覺到他對他妹妹四鳳的愛,以及對母親的孝順,以及他也代表了當時封建社會的一類人,打抱不平,對有錢人的偏見,認為所有的有錢人都不是東西。但他也是一個被封建社會的封建思想所根深蒂固的人,認為妹妹就應該做一個家庭主婦,嫁給跟他一樣的人家。這是封建社會的另一大悲哀。

魯貴折射的是當時封建社會的那種吃裡爬外的,愛好賭博的,自作聰明的,對錢極其崇拜的那種人,他真是社會的悲哀。

最後來說說侍萍吧,她因為三十年前的經歷,極力反對四鳳在有錢人家做事,怕的是悲劇重演,然而上天就是這麼的愛捉弄人,就是這麼的不公平,人們往往越怕什麼,越想躲避什麼,卻越來什麼。最後的悲劇還是發生了,她是一個有骨氣的人,這也正是周樸園愛她的原因之一吧!總之,讀完《雷雨》我對曹禺產生深深的敬意,他把人物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與當時的社會完全匹配,他對中國的戲劇做了一大貢獻,悲劇的發生時必然的,通過對這些人物的性格分析,使我對當時的封建會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