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愛樂之城》觀後感9篇

校園 閱讀(1.68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樂之城》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愛樂之城》觀後感9篇

《愛樂之城》觀後感1

這部電影評分好高,聽說特別適合藝術者們看,不管是演員還是做音樂的、跳舞的,前期其實付出的確很多,特別是成名之前的黑暗期,很多堅持不下去半路轉行的比比皆是,而男女主角的感情線也是很寫實,最後他們都實現了各自的夢想,但並沒有在一起。電影看了還是有感觸的,但並沒有很多影評寫的那麼好,或許也是應了那句話吧:僅獻給追夢的人。

我自己本身也是舞蹈行業,也經歷過無數個想轉行、或者路上跑偏的時期。身邊感觸最深的是一對情侶朋友,男生是吉他手、女生是主唱,看起來金童玉女,實際上因為兩個人性格不羈,年輕也不懂得如何謙讓、包容,五年分分合合,最終分道揚鑣。

說到愛情挺羨慕西方人的愛情觀,在一起和分手,從來都是隻關乎愛與不愛。當然這樣說有點以偏概全,但是國內而言,如果男人功成名就,大部分女人會選擇退隱成為其背後的精神支撐。然而女主還是堅持按自己的節奏去排練、演出,如果這事兒真發生在自己身上,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動搖?畢竟成全也是愛情啊,但我個人更喜歡這種雙方人格獨立的愛情關係。

當有一天事業和愛情擺在你面前讓你二選一的時候,你選哪個?

其實導演在最後小塞的小酒吧裡也給出過答案,另一種結果,一首鋼琴曲的時間就是另一種人生。然而這也僅僅是南柯一夢,曲終女主跟她的丈夫離開了。

電影裡面致敬了很多經典電影,不管是背景或是人物打扮色彩很濃郁,還有采用蒙太奇和倒敘插播,有時會讓人覺得不知道哪個才是現實哪個才是夢境,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南柯一夢般的藝術快閃。

記得片中男主說過一句大概這樣的話:LA是一座充滿機遇的城市,同時它也很殘忍,不努力就意味著淘汰。相比起來,我覺得紐約更加紙醉金迷,它現實、但只要你能抓緊機會,你一樣也可以功成名就。這種感覺跟國內的北漂、海漂、廣漂一樣,我們都是普通人,但都想要留在大城市。即使老家你能輕鬆供起首付、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做一份輕鬆工作足夠開支就行,然而你還是拼命想要留在大城市,即使每個月交完房租還完卡數所剩無幾,但這裡有步履不停的電影和音樂會,有迅速抓住行業最新資訊,每天能夠離夢想接近一點點。

謹以此片,和那些心懷夢想不放棄的可愛人兒,共勉。

《愛樂之城》觀後感2

今天是20xx年2月24日,週五,距離藏曆年三十還有2天,今年的春節和藏曆年相差了整整一個月,所以今年立春之後的2月,比如今天,依舊那樣的冷。而我今天在值班,打掃乾淨值班室之後,就開啟自己的電腦,聽著緩慢安靜的音樂,開始寫點東西。

昨天去看了《愛樂之城》,怎麼說呢,好萊塢類似這種風格的電影感覺應該都需要看2-3遍才能徹底的看懂,幸好之前我已經大略看了電影的介紹,讀了豆瓣的影評,所以,很快就把自己帶入了電影裡面,女主和男主的愛,冗長卻又不乾脆,如此的相愛,卻又各自為了夢想或者說為了成全彼此的夢想和成功,放棄了彼此的愛,電影最後男主和女主深情的對視,男主微笑點頭,女主含淚莞爾一笑,就這樣錯過就是一輩子,感覺這部電影完美的詮釋了:愛一個人,並不一定非要和他(她)在一起,讓愛的人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這句話。男女主角兩個人那麼的合拍,這就是傳說中的靈魂伴侶吧,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你就懂我,我也暸你。我自己一直認為,懂我的人才是最珍貴的,不需要大費周章的解釋,不需要浪費時間的爭吵,只要一個眼神,一個抬頭,一個微笑,一個皺眉,你就懂我,當然這些從來都不會是單方面的,真正的愛是相互的。有些女孩子一味的要求自己的愛人懂自己,卻從不去深入的瞭解他的世界,他的感情,只會從撒嬌演變成任性,亂髮脾氣,卻責怪愛人,你為什麼不懂我。這樣的我只能呵呵了。所以說為什麼這個世界這麼大,想找一個身心靈都契合的伴侶是多麼的難得。

如果你身邊的愛人是那個對的人,懂你的人,你也很懂他(他),那麼用心的去經營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愛情吧,不要讓日常的繁瑣傷害了這難得的緣分。如果你身邊的愛人不是那個最懂你的對的人,趁早放棄吧,說實話,你問你自己,有一天你遇見了那個對的人,你能忍心放棄陪伴了你這麼久的愛人嗎?不能,那你又會捨得放棄那個真正適合你,懂你的對的人嗎?不會,到那個時候,你只會更加痛苦。不如早點放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等到遇見那個對的人的時候,自信勇敢的放手去愛吧。

《愛樂之城》觀後感3

《愛樂之城》是我近期看過最好看的一部電影,男主有點像拉爾夫.菲因斯,這種顏我基本沒有抵抗力。:)之前朋友說時長有兩小時還怕太長,結果字幕出現時竟捨不得離開,不是說好兩小時嗎?怎麼這樣快就過去了?

劇中的舞蹈場景緻敬了一大票上世紀黃金時代的歌舞片,什麼《雨中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等等。開場舞就讓人驚歎,那樣看似紛繁複雜卻又有序的場面,要如何排程才能拍出這樣一場色彩豔麗又能立馬撩起你熱情的視聽盛宴。第一段雙人舞很容易聯想到阿斯泰勒和琴逑羅潔斯這對金童玉女的經典劇目,後面居然還有奧黛麗.赫本在《甜姐兒》中相同的造型背景鏡頭。與老片子《卡薩布蘭卡》和《無因的反叛》場景接得很棒(英格麗褒曼和詹姆斯. 迪恩分別是媽媽和我很喜歡的演員)。看到那些熟悉,甚至是類似的鏡頭、段落,舞蹈(比如一開始米婭告訴賽巴斯汀轉角那個地方曾是《卡薩布蘭卡》的拍攝地,而後來,她們也如《卡》劇一般,若干年後,“城市裡有那麼多酒館,你卻偏偏走進了我這一家。”,比如在電影院裡面看劇中反覆提到的'老片子《無因的反叛》,下一個鏡頭,同樣的地點,男女主角約會去了。)這些場景,像是見到了老朋友,一別經年後竟又重縫,會心一笑。

整個電影開始很老套,“我猜中了這個故事的開始,但我卻沒能料到這個故事的結局。”男主角為了理想積累資金,努力在樂隊演出,女主角也有了試鏡的機會,之前的爭吵應該在一起回去試鏡時冰釋前嫌,以為又是一個努力實現夢想然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大團圓童話。但,結果,卻是各奔東西。

結尾那一段相當振撼,導演的才華讓人擊節,鏡頭運用得眼花繚亂又流暢自然,夢想都實現了,五年艱辛只一筆帶過;但夢想也破碎了,守在身邊的不再是那個他(她),LALA LAND 果然是夢想之城,當米婭最後回眸時,不禁潸然。

《愛樂之城》觀後感4

看過了歌舞片電影《愛樂之城》後,我深深的被劇中的女主角米婭和男主角塞巴斯汀的舞蹈所感染,他們舞跳得是瀟灑自如,美輪美奐,堪稱完美。

尤其是電影開頭部分的一段開場舞,運用了一段長鏡頭,把氣勢磅礴的集體舞表現得恰到好處,烘托出整部電影的氣氛,達到了一個小高潮。而後又運用冬、春、夏、秋、冬的四季順序,把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線和事業線串聯起來,有高潮,有低谷,有順境,有逆境,情節是跌宕起伏,讓觀眾隨著劇情的展開,心情也是時好時壞,讓人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好像是自己親身經歷了一樣。

看過電影后,感覺導演拍這部戲很走心,把男主人公設定成為了一位理想主義型的落魄的鋼琴演奏家,而把女主人公設計成了白天在咖啡館打工,利用空閒時間去應聘臨時演員的一位不出名的小演員。他們都可以算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們都是想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和不懈奮鬥成為本行業的佼佼者。

你要是隻認為這是一部青春勵志片,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其實裡頭還穿插著另一條主線,那就是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他們通過偶然的機會互相認識,又彼此互生好感,但是後來由於他們都不肯放棄各自追求的事業,在愛情和理想的衝突下,他們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後導致二人為了事業各奔東西,不歡而散,讓人看後感覺很無奈,也很可惜。

我覺得這是導演留給我們觀眾的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是愛情重要,還是事業重要,還是二者可以兼得呢。

電影結尾導演處理得也很含蓄,很聰明,不是人們想象的大團圓的俗氣結局,而是留給觀眾們想象的空間,讓人們在回憶和留戀中展開各自的想象,讓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編織一個自己認為合理的結局,留給觀眾們思考的餘地。這樣的處理太讓人出乎意料了,想法太大膽了。

希望以後我們還能看到這麼精彩的歌舞片,讓我們可以再次得到視聽的雙重享受。

《愛樂之城》觀後感5

《愛樂之城》,最近依然大火,從美國一直火到中國。甚至在未映的情況下,評分早已被刷至九點幾的高分。按理說,針對這樣一部作品,應該是去電影準備欣賞,甚至膜拜的。但結果下來,儘管不否認其實優秀佳作,總感覺差了一口氣。那麼,差的一口氣你在哪裡呢?

縱觀整部電影,影片的畫面、配樂都算得上是一流,即便是些許老掉牙的故事,依然完成度較高,至於男女主角的表演也算得上是中規中矩。作為一部音樂片,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但本該成為佳作乃至經典的作品,卻始終給人感覺差了一口氣。細細想來,細節,便是其欠缺的這樣一口氣。欠缺的細節,表現有二:其一是畫面;其二是故事。

毫不誇張的說,影片畫面可以用精美絕倫來形容。這一方面得益於技術,一方面攝影師水平,鏡頭排程和諧。美輪美奐的畫面感覺給人不切實際感覺,畫面的精美加劇了影片的夢幻氣質。凌晨日出時分的雙人舞蹈,夢幻星空舞蹈……這些無不展現其夢幻氣質。延續至生活中,小到物品擺動,大到房屋顏色風格。這樣做,可以使影片整體一致,但也完全割裂生活,將生活摒除,最終更加像是一個童話故事。

故事,音樂片故事,一般而言都是理想和愛情結合的產物。理想能夠激發矛盾衝突;愛情則詮釋美好希望。爵士樂愛好者和女演員,理想失意,窮困潦倒以致走到一起,惺惺相惜;各自對理想的執著和堅持,又使得雙方勞燕分飛。老掉牙的故事,《愛樂之城》卻未能帶來新意。不論是講述主角的失意,還是雙方淺嘗輒止的激勵,都如同太過輕描淡寫,以致最後的大結局稍顯牽強附會,雖然我喜歡最後一段“人生匆匆”。

《愛樂之城》,華麗的電影,華麗的有些不切實際。因為在細節上,差了那麼一口氣。《愛樂之城》挺好,但沒傳說中的那麼好。

《愛樂之城》觀後感6

前些日子我觀看了《愛樂之城》,深有感觸,認為這部電影能夠成為奧斯卡的候選電影之一,必有其獨特迷人之處。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沒有太多的轟轟烈烈。渴望成為女演員和劇作家的女主角米婭和躊躇滿志想要開爵士俱樂部的男主角小塞以外地在一家餐館相遇。兩人擁有者各自夢想,卻面對同樣窘迫的顯示:米婭為維持生計在咖啡館打工,小塞為戶口不得不去神域其他酒吧中。相似的境遇,並都有著為夢想奮鬥的年頭,使得兩個年輕人墜入愛河。然而,種種事情使得兩人的感情悄悄變質:米婭獨角戲的失敗,小塞常年在外巡演等等。最後,成功成為女演員的米婭在小塞的爵士俱樂部中重遇了小塞,他在彈奏她愛聽的曲子,她凝望許久,轉身離開。

這部電影的邏輯十分清晰明瞭,從兩人相見相識,到相愛,最後兩人有著不同的解決,一切都乾淨利落。而故事中並無俗套的小三、外遇等情節,訴說一個平淡的故事,更顯清新脫俗。再看回結局,可以說我喜歡這個結局,但又不喜歡這個結局。並不似一般的愛情片那樣以兩人幸福圓滿在一起的結局,兩位主角並沒有在一起,但以完成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情為結局,如此看來,兩人的最終分開似乎也是命中註定的。生活不是童話,沒有那麼多的圓滿,可彼此都本想各自的戲劇,不也是好的嗎?

當米婭最後站在俱樂部門口,雙眼噙滿淚水,與舞臺中央的小塞相視而笑時,我忽然就想到,米婭最初在參觀偶遇小塞的情景。世界這麼多餐館和咖啡廳,偏偏你就闖入了我在的那間,能遇上你是我的夫妻。在此我不得不感嘆緣分的神奇,能讓兩個人相遇,並共同前進,是的,兩個總比一個號。因你我也燦爛過,說到底還是緣分給予了所有事情發生的可能性。而高峰過後總會有下坡,遇到你是我的福氣,錯過你也是我的福氣。

在一個酒吧裡,透過那帶著煙囪的擁擠餐館,便發現那就是愛。男女主角的故事令人動容,其間的美好回憶都在觀眾們腦海裡印下深深地烙印,甚至是那些小吵小鬧的時光。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我認為這樣也是挺好不過的,就印證了那一句話:“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愛樂之城》觀後感7

當相戀的兩個人在分開多年後再次的重遇在他們共同夢想之地時,他們的內心多少會有些幻想,幻想年少時的夢,年少時的情懷,當初的甜蜜及種。種的溫柔,幻想在初次見面的時候就不要出現誤會,而是選擇了去相信去珍惜,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抵不過現實的殘酷,最後還是有緣無分的過著各自的人生。

《愛樂之城》在結尾片,編劇選擇了輪迴的重選,如果可以重來,如果一切都是往美好的方向去發展,所有的一切都是朝著期待的方向去走,那會是不一樣的人生嗎?編劇用一個夢幻的尾聲來告訴我們夢想和現實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權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可是在成就夢想的路上,就看你的堅持是有多少了。劇情很贊,以至在最後的結束時,讓我有了一種莫明的失落感,從未有看過一場文藝片後會有如此的心情,但是我明白了。在走進影院之前,有很多的朋友說這部片子得獎讓他們很奇怪,因為他們覺得一點也不好看,我只能夠說,你關注了,你看完了,所以你才會覺得奇怪,而我覺得一點也不奇怪,這些獎項他們應該要得。

人生真的可以不一樣,男女主角分開後的人生真的可以不一樣,女主角有一個不錯的職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家庭,男主角在多年之後終於開了自己的爵士酒吧,在自己的酒吧裡面彈奏自己喜歡的爵士音樂,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喜歡傳統爵士音樂的爵迷們,沒有我,你的人生可以不一樣,沒有你,世界其實還是一樣。

此片最讓我震撼的是視覺效果,清新亮麗的時尚配色,在人物的每個時段的著裝以及周邊的環境,特別是開場高速路上的表演,不是嚴肅的表演,而是歡快的,用一種幽默的方式來做開場白,導演你真的很贊,而且全片是幽默貫穿了全片,直到最後的結束也是那般幽默的完美啊。造就了一場完全不一樣的歌舞夢想劇。

不一樣的選擇,造就了不一樣的舞臺,輸了又怎樣,就算只有一個觀眾,做自己堅持的事情,堅持下去一定可以看到屬於自己的那束七彩光。

《愛樂之城》觀後感8

首先,這是我看過的電影中最好看,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不管從總體的結構設計,熒屏效果,音樂配樂,還是人物細微表情,情感的展現,都讓我深深的折服。其中,最的就是裡面的音樂設計,很應景,也很合適。

其次,從內容上來說,電影主要包括兩個題材:夢想+愛情。小時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應該都有自己的夢想。慢慢長大後,很多人卻找不到自己的夢想,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在努力。其結果可想而知,最後能真正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的人太少。就像電影中展示的那樣,我們在追尋自己的夢想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有時讓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崩潰,想放棄。很多人因此退步不前,久而久之,最初的夢想就這樣失去。還有很多人,可能受外部環境等一些其他的因素影響,一直被動地做著選擇,與自己原本規劃的人生大相徑庭,就這樣一直下去,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工作而工作,很無奈地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不是自己夢想做的事。最後不得不放棄。這裡,我慶幸我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現在也正在為之努力,並且我現在還處在一個合適的階段。這裡面的艱辛,需要付出別人更多的努力,但只要自己堅持,按著正確的方式方法去做,再大的困難也要去闖一把,不給自己留下後悔的機會。就像電影中男主角一樣,雖然經歷了種。種困難,最後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下,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也是一個現實的故事。總之,夢想還是要有的,也許堅持了就實現了呢?

最後,比較遺憾的是:男女主角沒有在一起。但值得高興的是,男主角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女主也成功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回眸的一笑,也許所有的事情,遺憾,都在這微笑中釋然了。同時,也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意味深長......

《愛樂之城》觀後感9

飯後徘徊在棕樹街的晏架街遊樂場邊上,足球場上空無一人,旁邊的籃球場卻熱鬧非凡,傳來籃球摩擦綠色地面的吱吱聲響。

思緒萬千。

想起來香港也第六年了,時日如飛。六年前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儼然已經不是同一個人。對這城市的感情,也是愈發糾結和複雜——

我,屬於香港嗎?

我對香港的感情,自然和電影脫不了關係。老師篤定地說,我拍的東西比香港人還要「香港」。我卻充滿著懷疑,究竟我愛的是電影中的「香港」,還是我生活著的這個城市?何況,我還愛現在電影中的香港嗎?

雨傘之後,對香港的感覺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經常性的,會深深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外人。不敢也不想公開評述一些事件,因為很容易就政治不正確,也討厭無謂的謾罵爭執,非黑即白的標籤。感覺很容易就被人說我其實是個「外來者」,那標籤竟然像一份原罪。

我一直有原罪。那原罪好像是一份自卑,一份抬不起頭的孱弱。我從小嚮往著都市,從縣城中跑出來,流浪了十幾年,那份原罪沒有消逝,反倒變得強烈——我究竟屬於哪裡?

想起自己對於故鄉,也總有牽扯不斷的思緒。在朋友中,我大概是最經常回家的人,對爸媽的牽掛,也好像比其他朋友來得強烈。好多人在外打拼,過年也無暇回去,但每年過年,雷打不動我卻一定要回到家中,任何工作也阻擾不了。

那時的我如此強烈的要離開故鄉,而離開後,我卻一直放不下故鄉。想起賈樟柯說:離開故鄉,才開始擁有了它——那句話打中了我的心。

我深知我多麼熱切地希望有一個「家」,有一片土地,有一個人,能讓我依戀與牽掛。「電影」是追求自由的一種方式,而自由之外,心中的另一面,我卻無比希冀著「家」這個踏實、安全的地方。

未來的那個「家」會在香港嗎?也許心裡常常冒出的是否定的答案。電影在哪裡都可以拍,但家卻只有一個。銅鑼灣書店的李波被逮捕後,香港不安的氣氛越來越濃烈,自己卻只有一份無力感。

這一年在香港,無論大環境、創作還是感情,似乎都遭遇了太多難題,但我還沒有放棄。

我相信的是,我還能繼續往前走,我也還有愛與等待的能力。

我總有一天能找到「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