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讀後感

校園 閱讀(5.86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讀後感

塵歸塵,土歸土。

在《月亮與六便士》裡沒有找到的答案,都在塵土裡。

由此我對藝術心生敬畏,對藝術家心生悲憫。他們的人生有那麼多的不同,而平凡的生活必然是大同小異才真實可靠。

不恰當的說,偉大在於另類。正如書中所說:也許藝術是性本能的體現。

我們會再一次發現,凡是真實的偉大的,都無從評判。

查爾斯斯朱蘭在而立之年毅然決然的開始了“走自己的路”,沒有任何繪畫基礎卻在求安穩的年紀推倒了自己命運之碑重新艱苦卓絕的琢磨一遍,最後在大火中新碑被燒成白屏,彷彿他從來沒有來過。

他在四十歲前循規蹈矩盡責任,四十歲以後沒心沒肺追逐夢想。人的一輩子,都是分兩段的'吧,一段是社會想要的,一段是自己想要的。很顯然,自己想要的與社會想要的格格不入,所以路走得異常艱辛。在世時其價值幾乎無人看中,離世後又一次印證了藝術的時間價值定律。其實對於“查爾斯斯朱蘭”們來說,創造了什麼及其價值都不重要,那份追逐的勇氣和過程更性感。

這本書前三章類似梭羅的《瓦爾登湖》前三分之一的寫法,一開始是交代書的邏輯背景,與細節比較疏離,看著有些晦澀難懂。幸好譯者是個性情中人,保留了外國名著的“粗俗”特色,讀起來更真實入情。

查爾斯斯朱蘭所呈現給我們的勇氣、毅力自己對人生價值的宗教般的信仰與踐行,是本書的核心財富。如今世界及其紛繁複雜,機會很多險惡也很多,在選擇這個命題裡,人生的意義被哲學和心理學再一次清晰的描述和呈現出來。究竟要怎麼活才不算碌碌無為了無生趣,究竟要做一個怎麼樣的人才配活著,究竟要追求什麼的價值和意義才不虛人生走的這一遭!在這些根本性的巨集大命題裡,“半路出家”或許是一種選擇。

我願意相信,什麼時候出發都不晚。更願意相信,所有的“異樣”都是繪畫“素材”的積累。我們不是一定要特立獨行,但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們可以特立獨行得奮不顧身。

至於藝術和愛之間是否真的不能共存,我想查爾斯斯朱蘭的人生藝術歷程並不足以驗證清楚。當在《我們仨》裡看到楊絳先生說錢鍾書先生就像個小孩除了做學問什麼都不會時,我確認了所有選擇必然有些巨大的犧牲,機會成本一直都在。

謀生和追求始終是矛盾統一的。

最後我想說,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偉大,我們的夢想所追求的可能不過是一把火的幻生幻滅。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理解和寬容是我們對生命最好的成全。所以我們不必過多的談理想,不能以身體為代價去拼搏,只管趕路,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