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校園 閱讀(2.1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最近剛看完《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有兩個點,我覺得有點難以理解。

01.過去的經歷對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取決於當事人如何看待。

阿德勒的理論是不看過去,不看未來,關注於當下。不要因為過去的生活影響甚至限制你現在的生活。

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你無法改變。對於過去你要如何定義,完全取決於當下的你。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就不住地感慨,這個對很多人來說是不是有點殘酷呢。因為它不認可環境會對人產生影響,全依賴於當事人自己怎麼去看待這件事。

忽然想到電影《素媛》中的主角,明明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對她產生了非常惡劣的負面影響。但按照阿德勒的理論,應該與過去的事情分離,那已經過去無法改變,應該積極地看待這件事,如果因此而苦惱,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勇氣與過去隔絕。

雖然這個道理是正確的,但對於當事人來說很殘酷啊!已經遭受了殘酷的事情,還要靠自己積極地走出來,如果沒有,那是因為你不想走出來,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可能對於一般經歷的人來說,這個理論蠻好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關注現在,活在當下。但是對於那種經歷過比較深的痛苦,比如經歷過X侵,家暴,童年虐待的人來說,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脫出來,比較難。主要是這個理論認為,如果不能從過去的經歷中解脫出來的話,那是因為當事人有其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的目的。這點有點殘酷。

也就是如果你遭遇不幸,但要能自己走出來,不然就是自己不想走出來。

02.他者信賴。無條件地相信別人。

“請你想象一下這種情況。在某個家庭裡,晚飯結束之後,餐桌上滿是餐具。孩子們回了自己的房間裡,丈夫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只有妻子(我)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一個人打算幫忙。如果按照常理考慮,這種情況下,妻子(我)就會產生“為什麼不來幫我?”或者“為什麼只有我幹?”之類的怨言。

但是,這時候即使聽不到家人的“謝謝”,也應該一邊收拾餐具一邊想“我對家人有用”。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他人為我做了什麼,而是我能為他人做什麼,並積極地加以實踐。只要擁有了這種奉獻精神,眼前的現實就會帶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許會被欺騙、被利用。但是,請你站在背叛者的立場上去想一想。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繼續無條件地相信你,無論遭受了什麼樣的對待依然信賴你。你還能對這樣的人屢次做出背信棄義的`行為嗎?”

這個觀點也是無法認可。屢次做出背信棄義行為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對於上文中提到的案例,當妻子在收拾餐盤時,應該樂觀地想,我是在為這個家庭做貢獻的。而不要去想“為什麼總是我?”這樣就會有價值感。

但是如果確實承擔了更多的家庭義務,可以這樣安慰自己,但另一方面也會不會助長了對方偷懶的意識呢。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主動看到你的付出而感動,而有可能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

信賴他人,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但這個假設的前提是每個人都是善良的。阿德勒也確實這樣認為,他認為沒有人想做惡。

以上是兩點我有點不能接受和認可的地方。

總體來說,這本書對於我是優點大於缺點的。讀完收穫還是蠻多,甚至幫我解決了一個心魔。簡單地羅列一些阿德勒理論的一些觀點:

1.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2.人的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3.無論是走在前面還是走在後面都沒有關係,我們都走在一個並不存在縱軸的水平面上,我們不斷向前邁進並不是為了與誰競爭。價值在於不斷超越自我。

4.在戀愛或夫妻關係中,過了某個時期之後,有時候對方的任何言行都會讓你生氣。吃飯的方式讓你不滿意,在房間裡的散漫姿態令你生厭,甚至就連對方睡眠時的呼吸聲都讓你生氣,儘管幾個月前還不是這樣。

這是因為那個人已經下定決心要找機會“結束這種關係”,繼而正在蒐集結束關係的材料,所以才會那樣感覺。對方其實沒有任何改變,只是自己的“目的”變了而已。

5.在賞罰式教育之下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沒人表揚,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沒人懲罰,我也做壞事”。是先有了希望獲得表揚這個目的,所以才去撿垃圾。並且,如果不能夠得到任何人的表揚,那就會很憤慨或者是下決心再也不做這樣的事情。很明顯,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想法。

6.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與此相對,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如果這樣的話,那肯定就避免不了衝突。因此,我們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

7.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這是一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生活方式。

8.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9.表揚這種行為含有“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這方面的特點

10.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過這樣的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來自一部小說。

11.無論你過著怎樣的剎那,即使有人討厭你,只要沒有迷失“他者貢獻”這顆引導之星,那麼你就不會迷失,而且做什麼都可以。即使被討厭自己的人討厭著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