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文化苦旅讀後感【熱門】

校園 閱讀(1.25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讀後感【熱門】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文化苦旅》的第一篇《道士塔》從莫高窟外的一座道士圓寂塔寫起,講述了20世紀初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以謊言和微不足道的金錢從王道士手裡掠奪走了石窟藏經洞內的大量的經文,經書,經卷的故事。在這篇文章中,餘秋雨教授表達了一種“恨”的情緒。恨外國的那些巧取豪奪的文化海盜,恨愚昧無知,貪圖小利的王道士,恨尸位素餐,昏庸無能的官吏,恨喪權辱國,腐敗無能的封建政府,……,還恨自己生不逢時,不能及時阻止強盜們的野蠻行徑。

恨外國人,恨他們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來到中國,恨他們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經卷。可他們是怎樣來到中國的又是怎樣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無價之寶的經卷文中已有明確的回答:”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磚,上了一把鎖,鑰匙掛在王道士的褲腰帶上。外國人未免有點遺憾,他們萬里衝刺的最後一站,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衛”,還有:“王道士口袋裡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銀元,這是平常化緣時很難得到的”。看看,“化緣”,說難聽點就是“要飯”,那能要到什麼呢王道士根本就是一個沒見過世面,沒有文化的人,他哪裡知道經卷的重要性!要是這樣的話,還不如把這些經卷讓外國人運到他們那兒,總比在中國受不到一點保護要強。然而餘教授說了:“這句話終究說得不太舒心”

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不僅得到了傳承,經歷代得道高僧地弘揚,更是博大精深。其精髓所在,皆可在經卷上得以體現。可是現在看來,佛教再昌盛,經卷再多,如果國家不富強,以至於外國人“出入自由“,那不管你有多少寶貝,也會被一一搬空,成為別人的手中之物。

也曾有人認識到“寶貝”的價值,“(葉熾昌),是金石學家,懂得洞窟的價值”;也有人想到過“保護”,“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又猶豫了”。難道中國就真的湊不出那些運費嗎不,“朱門酒肉臭”,人家當官的不想出運費,即使有一批送京的,也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如果真如餘教授所想有有識之士去攔外國人運經卷的車隊,沒準還會被當作劫匪被抓被殺呢。國家已如此懦弱,如此混亂,老百姓還怎麼過日子,佛教恐怕也會沒落了。

這件事也反應了當時社會的混亂,政府的無能。讀罷文章,我也同餘教授一樣“恨”。要想不再添“恨”,只有國家強盛了,公民的素質提高了,所謂“盛世興收藏”是也。

文化苦旅讀後感2

讀罷《文化苦旅》,我輕合雙目,那雪,那泉,在我眼前久久迴盪,卻又揮之不去……

再次睜眼,卻發現自己已在陽關之前。大雪未止,廣袤的大地被雪覆蓋,一片潔白。西風呼嘯而來,雪片飛揚,天地間頃刻變得白茫茫。遠處,幾塊嶙峋的怪石卻依舊保持著黑色。

面對這樣一個陽關,王維竟絲毫不露凌厲驚駭之色。面對即將出徵的好友,他深知友人的遠征可謂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離或許就意味著永別,卻只是文靜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們的離別,沒有過多的悲嘆與勸阻,而是將目光放在未來。這,便是唐人風範。

或許前路遙遠,或許歷經坎坷,亦或宦海沉浮、身世飄零,亦或今天的離別,便是永遠的告別,但,苦澀中他們總會體會到甜美,艱難中他們總在尋找希望。於是,我看到,他們的告別是經常的,他們的步履卻是放達的。所以,即使八月的胡天北風捲地,白草斷折,面對漫天大雪,岑參仍能喜悅地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所以,即使“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仍能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所以,即使二十三年被棄置在“巴山楚水淒涼地”,劉禹錫仍能達觀地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以,……

陽關之前,我看到他們緩緩向我走來,目光那麼平靜,笑容那麼肯定,神采那麼自信!

又是北風呼嘯,沙塵席捲而來,我站在沙山之巔,遠眺夕陽下沙山的美景:一天一地都被鋪排得大大方方、明明淨淨,色彩單純,氣韻酣暢。陶醉中我低頭俯視,卻發現山腳有異象——那裡有一泓清泉,橫臥山底。漠漠沙漠中,它顯得如此突兀;茫茫黃沙中,它是如此明亮。它太清澈了,清澈到讓人覺得它不該屬於這個地方。以它的品貌,應在江南水鄉,溫婉而寧靜地流淌,涓涓不息。而它卻在這漫漫黃沙中營造出一片如此可人的天地。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將其填滿?夜半的颶風,難道從未將它吸乾?

沙山之中,清泉之畔,冥冥中,一個聲音傳來,不疾不徐,從容鎮定,字字分明:因為堅守,因為堅持,所以永恆!

在餘秋雨先生曾經站立過的地方,我仰視,我俯瞰,我感動,我喟嘆,那自然的山水啊,那人文的山水啊,那如珠璣般的字句啊,都是我生命的養分,滋養我的思想,滋養我的情懷!

文化苦旅讀後感3

像讀餘的書一樣,老師總是把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引導讀者去理解和思考問題。老師寫的很有邏輯,很獨特,很深刻。每次看完都會被深深震撼。

這本書介紹了一個迷人的景點和歷史遺蹟。但你千萬不要以為看了餘的書就會覺得輕鬆愉快。在我讀完整本書之前,我已經被民族意識覺醒後的沉重和悲哀淹沒了。當我們欣賞到歷史留下的有形的“書”——古蹟?誰會專心探索這個古蹟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老師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妙筆寫下了“震撼”我們心靈的話語。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評論:餘虞丘以他的歷史和文化散文而聞名。餘以其豐富的文史知識和優美的文字,引領讀者在千年文化中泛舟。是的,他的書《文化苦旅》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個讀者的腦海裡。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繁星璀璨,《文化苦旅》是一條水系,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令人神往、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說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散文大師,也是第一位開創新散文風格的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之所以要寫出來和大家分享,是為了表達我深深的敬意。餘在《文化苦旅》中向我們展示了遺址背後的辛酸與痛苦,喚醒了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我們記住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不僅告訴了我們中國古代的歷史,也告訴了我們更深刻的道理。

跟著作者到書上,因為歷史文化我們要往前走,——前面莫高窟有個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依舊。壁畫依舊寂靜。跟著作者靜靜的看著投射在懸崖上的光影變化,就像他們靜靜的看著敦煌千年的變化一樣。千年前的刀割,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輝煌。它遭受了災難。多年後的今天,這個神祕而又意味深長的山洞能吸引人們的目光,不是因為它耀眼的外表,而是因為它的人性。沉積很深。

“報紙上說我寫得輕鬆瀟灑,其實根本不是這樣。這是一種我自己都過不去的辛苦。當我寫鋼筆的時候,我感覺我在變老。無論是春天的溫暖,還是秋天的涼爽,都是巨大的喜悅和巨大的悲痛。最後總要閉上眼睛,平復心跳,迴歸歷史。莫莫,理智而嚴厲。”這是餘教授在《文化苦旅》的序言。

幾千年前的災難不能就這麼過去了。我們應該吸取教訓,永遠保持中國的文化精神!

合上書,走到窗前,看著川流不息的車流和人群。往往一種文化不是到處發洩,而是深埋在千年文化的故土?

我們真的應該去廣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嚼嚼,體驗一下.釋放我們澎湃的心。滿眼。充滿渴望。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最近我讀了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很有感觸。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著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文化苦旅》確實是一本值得我們閱讀的書籍。

文化苦旅讀後感5

讀完《文化苦旅》一書,感慨頗多,其中最深的一點,便是中華文明。

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國家,承載著偉大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斷的文明,我們炎黃子孫以其為傲。

其他三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它們都輝煌一時,雖起源早,卻均被時間侵蝕,隨之沒落了,只有我們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流傳至今,其它文明均太過張揚,引來了其它文明的嫉妒,在一次次衝撞中,走向了毀滅,中華文明比較保守,不張揚,不炫耀,但以其強大的力量,源遠流長。

中華文明有三條天地之線:黃河、長江、長城。其中黃河最為重要,它孕育了中華文明,在那兒,有著中華文明的基本性格。長江也早有自己的文化,宋代時,中國經濟,文化中心便已轉移到長江流域。第三條線最有意思,這條線與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它同時又是區分農耕文化和遊牧文明的天然之線,它借秦始皇之手“畫”出,目的是區分兩種文明。從中我感覺到了中華文明的神奇、有底蘊,有內涵,這是任何一種文明所不能及的。

中華文明雖未中斷,但其也是歷盡了滄桑與磨難。國內的兼併戰爭、改朝換代也避免不了大戰,這一切,使中華文明損失了許多,但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國家和民族的敗類,他們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把中華大地上的珍貴之物賣給外國人,這其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王圓籙,他將莫高窟裡許多珍貴的經書賣給了一個外國人,而他所得的價錢只有三十英鎊!

到了清朝中後期,由於清政府的無能、腐敗,從火燒圓明園、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再到後來的抗日戰爭,中華文明一步步被破壞,被踐踏,被摧殘,每一次戰爭都沉重壓制並打擊了中華文明,但均未成功地中斷中華文明,這便是中華文明的強大之處,也是使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地方,這更能彰顯一個民族的偉大力量!

再有,我非常佩服作者餘秋雨,他拋高官棄厚祿,冒著生命危險,又不遠萬里,考察了世界上的`各大文明,寫了二十餘本書,單是辭去高位,就有多少人做不到啊,就更別說行遍天下了!他對各地的描述,引起了我無限的嚮往,我多想一覽祖國大地上的秀美風光,也用自己的筆記下一路的所見所聞所感,做一個探索中華文明的旅行者、學者。是的,這需要無限的勇氣與魄力,而我,正在慢慢積蓄……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最開始並不想選這樣一本封面樸素、內容厚重的硬石頭來啃,卻無意中讀開篇的寫敦煌的《道士塔》,細細咀嚼竟被作者平淡有味的語言描繪的文化世界迷住了。便悉心地一篇篇讀了過去,終於帶著沉重的心情合上了最後一頁。

這本書可以稱為一部遊記,記述了了作者在國內國外各地旅行時的所見所聞,令人不禁驚歎。原來他去過那麼多地方,從赫赫有名的敦煌、都江堰、三峽、廬山、西湖,到未被人所知的青雲譜、天柱山、天一閣、狼山、九公墓,乃至新加坡一處安靜的墳地。每一個地方的湖光山色盡收他的筆下,娓娓道來,一幅幅或壯美或秀麗或堂皇或頹廢的畫面便鋪展在書頁間,鐫刻在腦海裡。

而這本書又不能單單稱之為遊記。若只為記錄好山好水或遊玩的的經歷,又何必冠上一個“文化苦旅”的深沉雅號?遊敦煌,比欣賞壁畫更要緊的是感悟其廣博的文化歷史內含,同時為一卷卷經文的流失而扼腕嘆息;訪廬山,更是平坦的石板路他不愛走,名揚千里的廬山瀑布他匆匆走過,卻勞神地翻過多少座大山,竭盡全力到尚未開發的“三疊泉”去大發“當代的便利途徑阻斷了跨時空的精神溝通”的慨嘆;在西湖邊踱步,他無心流連美景,卻在瀲灩中垂青於兩道長堤,一位隱士和一人一妖兩個美人。在濃豔的美妝背後,作者挖掘的是消逝走遠的廬山文人和盛大卻疏離的西湖文化。而在他筆下重現的眾多渴望天柱山腳下終老的知名文人的足跡與上海的天一藏書閣經歷的風風雨雨,更讓中華歷史的厚重感突現出來,同時也為文化未來的走向與發展深深憂慮,壓在心頭。

這本書從頭至尾,字裡行間都飽含著作者對中華燦爛文化和歷史的熱愛和極深的造詣,後面幾篇寫在新加坡的幾位年邁的華人對祖國的思戀則猶為動人。

讀完這本書,我卻忍不住愧疚。廬山、蘇州我也曾去過,但除了“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偶爾讚歎一下祖國的青山綠水,別的什麼也沒有思考。若先讀了這本書,再去這兩個地方,所得的感悟定會不少吧,將不只是吸了滿肺清新的山水氣息。於是就有了按書上的指引去拜訪那些滌盪著豐富的文化、沉澱著厚重的歷史的地方的想法。

也許就像作者說的:

“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

而這本書便帶著我一路品咂著文化,一站一站地徜徉在各個文化寶庫之間。說真的,能靜心讀完這樣一本書連我自己都有些驚奇,不過讀後的收穫真是說不完啊。

文化苦旅讀後感7

餘秋雨寫的文化苦旅有風景描寫,有人物描寫,還有講道理的片段,可謂無奇不有,應有盡有,十分精彩。

本文說了餘秋雨從莫高窟道士塔到新加坡的旅行記錄,從中還插入了一些道理和想法。從陸地到海上,從國內到國外,讀了這本書,就感到全世界都有自己的足跡。

他旅行沒有找旅行社,出行全靠雙腳,李白的輕舟,陸游的毛驢都僱不了。他一路講課,在講課的過程中旅行,行行止止。他走的地方大多都是文人墨客,古代文化氣息比較重的地方,他寫文章要青春活力,寫出來卻無比蒼老,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他的少年精力。

他有一段我認為十分好的句子:當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已是一種奢望。這段話講了他認為希望只是一種奢望,不值得去花費太多的精力去希望。

其實, 人們認為他遊歷世界,只是單純的去異鄉旅行,可我認為所有的故鄉原本不都是異鄉嗎?所謂故鄉,不過是我們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腳的最後一站。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有幸拜讀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已被其深深地吸引。餘秋雨,大陸著名文學家、美學家。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聞名的中國美學家,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落其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艱澀難明。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中。

整本書都很美,在讀的過程中一直抱著繼續讀下去的慾望,泛著一種直達靈魂的深邃。抱著追尋的心態一路尾隨文字的流轉。在即將入睡的午夜,點亮床頭的檯燈,伴著作者的文字,在安靜的夜幕畫下心中的幻想。或在無事的下午,拋卻煩躁,在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中跳出來,透過漸漸平穩的內心重看歷史。

讀完“牌坊”這一章,我心裡有一股隱隱的痛,又有一種無畏的敬仰。

其實牌坊是讓人仰望的。是為了表彰功勳,它也是忠孝節義的代表。但是在中國封建禮教壓迫的論調下,貞節是中國女性的最美,然而美的又是那麼的痛,那麼的傷痕累累。一塊塊冷峻的牌坊,無情地壓住他們所有的愛恨情仇,他們為了生路,遠走他鄉,隱姓埋名,委曲求全的活著。

然而他們又是生活的那麼優雅,那麼的精緻。他們象熹微的晨光,當大地還在沉睡的時候,為一個個鄉村解了凍,為一道道山樑解了凍,為一批男孩子,也為自己解了凍。

在《文化苦旅》中以細膩的筆觸夠了一張張充滿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形象,以最空靈、輕柔的嗓音輕輕吟唱令人感動的瞬間。

作者從生活中提取精華,經過淬鍊,融成經典,伴隨著人流傳入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瞭解一段段不同的生活。這是豐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最快捷的方式。

我喜歡他的真實,真實的描述了文革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面對艱苦未來時堅強的一代人;在災難中瞬間凝固的龐貝古城、空靜之境的羅馬、氣氛迷人的威尼斯……;生活在鏡頭之外,艱難生存,卻古樸善良、充滿智慧的邊緣人……更愛他細膩敏感豐富深遠的靈魂,讓沉寂歷史的古人以一股撲面而來的,充滿生氣的的姿勢佔據想象的空間。

這是一種令人羨慕的生活。作家,可以用自己的筆記錄生活,以最真實的姿態記錄感動自己的人生,表達心靈深處最真的感觸,清風拂過最細微的顫動。我覺得這是其他任何職業都無法比擬的。

這位作者或這本書讓我萌生了拿起筆,寫下生活的衝動。但是放下書,我又回到了現實,面對本專業的數學、計算機之類的理科性東西,不禁想起某位偉人說過的一句話:是科學趕走了花叢後的精靈,讓未知的世界不再充滿幻想。

有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從事作家之類的行業,但我可以通過閱讀,感觸這個廣闊、美好的世界,並學著記錄自己的想法。在以後的某一天,翻開略略泛黃的紙張,重溫一次春暖花開、雲寂風清、青春少年。

文化苦旅讀後感9

人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老信客從有信到一失足成千古恨到後來的後悔彌補,最後守墳過完一生,他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年輕信客任勞任怨、待人寬容、真誠無私和信客的閱歷使他增長才幹,又教好國文最後受人尊重,如願葬與老信客墓旁,他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這是在餘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寫的自序。當我看到這句話,實為之一驚。

《文化苦旅》表層上講的是各種令人驚歎的名勝古蹟,但其背後卻隱藏了許多鮮為人知的華夏曆史軟肋。以故作輕鬆的筆風為我們寫下了消逝這兩個字。例如《道士塔》中寫道“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道士塔就是原由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圓籙掌管的一座寶塔,內原含數以千計的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及佛經等。但最後卻因王圓籙太過單純對世事不練達而毀於一旦。原本屬於中國的寶藏卻被輕輕鬆鬆交予外國人的囊中。寶藏的消逝不就代表著文明的消逝嗎?在文中,作者也表達了自己對王道長的深深不滿: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璀璨的文化卻是活生生的毀在一個道士手中,那僅僅是藝術品嗎?那帶滿了民族氣息和深深的華夏文化底蘊啊!讀到這,我不禁想起了圓明園的毀滅,圓明園毀於強盜之手,我們已是憤怒不已,而道士塔裡的寶物呢,聽說是毀於國人之手。有意無意呢。我不知道。

文明渲染整個世界,文明的氣息傾遍世界的每個角落。文明在不斷的變更中,推動著世界的發展,而只要有人類的存在,文明就不會敗落,但文明確實在消逝,在悄無聲息的消逝。

道士塔消逝了。在從由道士掌管的那一天起就在消逝。神祕優雅的壁畫被刷的充滿“光明”慘白,於是優雅就消逝了;豐富的寶藏被他交予外國人,他也擔不起民族的吼叫和這筆沉重的文化重債,於是寶藏消逝了;因為消逝了優雅神祕和寶藏,促使道士塔變得沒有任何意義,因消逝而消逝了。王道士也在消逝,不僅落得不好的下場還要揹負千古罵名和賣國賊的辱罵。是的。都在消逝。

什麼都會消逝不見對嗎?歷史呢?文化呢?難道它們也像握在手中的一灘水,不管華夏人民握緊還是攤開都還是會流失於指縫之間的嗎?幾千年來,華夏文明不斷變更,實已傷痕累累,久經風霜,文明踏遍全國,最後還是澀的嗎?

璀璨的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裡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著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及人群,每每、處處無不宣洩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的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在充滿了歡樂的寒假中,我被推薦讀到了餘秋雨所著的《文化苦旅》。它是一本凝聚了中華文化的文化散文集。

《文化苦旅》是以山水風物尋求文化的靈魂和人生的密諦。其中“陽山雪”和“柳侯祠”描述了大漠荒涼的黃河文明的盛興與衰敗和歷史的深邃蒼涼,而“白髮蘇州”以及“江南小鎮”描繪了形神俱佳的世態人情和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其它許多地方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到了我從未知道的地方,瞭解到了我從未想過的歷史,瞭解到了我從未觸及的知識……

《文化苦旅》這本書十分深奧,僅管我有許多不太懂的地方,但還是深深地喜歡上了一句話:“一切偉大的藝術都不會只是呈現自己單方面的生命。”讀了它,我開始深思:是呀,藝術是無處不在的,絕不會侷限於某個方面。

歷史遺留的文化遍佈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朋友們,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便可和餘秋雨一起踏上文化的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用歷史的距離丈量歷史,以文化的角度審視文化,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經歷,為我們講述著這深奧的道理。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生態文明!人們走過了多少文化的彎路,終於灰頭土臉、青頭紫臉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只有在山河中找尋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爭奪這河山,爭得頭破血流,最終還是敗給了生態,一次次的無奈遷徙,一次次的荒野開拓,又一次次炊煙升起,帝王們的雄心壯志,無論如何,還是會敗給這自然的力量,氣候、環境的變遷,沒有人能阻斷,在這自然之前,人類是那麼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們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榮,一切的戰爭和侵略,最終還是在於這天地之間。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華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著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人們總想著去違背天地意願,從遠處看地球,發現螻蟻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類,是多麼無趣,觀察山河的大地的臉色和眼神,偶爾抬頭看天,猜測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記得,便會發生一系列駭人的災難,因為那是對我們粗魯的懲罰。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願意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只有走過萬里長路,才能真正讀懂自然這本書。我願跟隨者餘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直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自古云:“居安思危”。意思是在自己已經過得安逸舒適的時候,不要忘記其中潛在的危險。這在那個戰亂紛紜的時候很實用,但在我看來,對於現在的大學生們也同樣試用,只不過這裡的“危”解釋不同了。

在當今社會,天才不常有,蠢材也同樣不多見。現在許多被稱為“天才”的人也可能是比別人多花一點時間罷了。因此,在這裡我想說,如果你是天才,倘若你不努力,只是在自己的安樂窩裡待著,只會重蹈覆轍“傷仲永”的故事,最後變得泯然眾人矣,然後獲得別人短暫的同情與惋惜,但是自己的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掌握的,你如果失去了自己的優勢,你的人生也同樣會難以改變。如果你是蠢材,倘若你失去了奮鬥的信念,選擇在別人的同情下生活,到最後你的人生將會失去自由。如果你只是芸芸眾生的一員,倘若你不努力,像一顆在土壤表面的種子,不願埋藏在黑漆漆的土裡,只想享受溫暖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那麼你永遠都不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所以,無論是天才,蠢材還是大眾,要想取得成功,他們同樣都需要勤奮努力。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只有咬緊牙關的拼命奮鬥。舒適安逸與享樂都是滋生懦弱的溫床,除了讓你享受一時的快樂,成為你前進的絆腳石之外,別無其他的好處。

對於當代大學生也是這樣,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出現了許多高科技,使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也越來越便捷,與此同時,帶來的也有許許多多的誘惑。因為經歷過高壓力下的學習,剛自由的大學生們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在他們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之前,他們也會有一段頹廢的日子,會選擇在週末或者假期的時候,看小說,玩遊戲等,以此來打發自己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安逸,殊不知這樣帶來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在任何一個不堅定的人來說,都可能被這些誘惑所影響。比如說,遊戲,網路小說,電視劇等,本來是大家放鬆心情,緩解壓力的一種工具,到頭來,其中的負面作用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譬如,網癮少年。因為網癮而被退學的大學生也不在少數。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在你還沒有成立一番事業前,所有的舒適,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別在最好的年紀,只會吃飯睡覺玩手機。

我們要明白,你想要什麼,就得拿出與之等價的東西去交換,想賺錢就得勞心勞力,想成長就得風雨兼程。真正讓你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太舒服,但是隻要熬過了這個階段,你會看到更美好的自己。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是我們大學生應該執行的一個準則。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古人對於做學問的學者的要求。讀萬卷書,是讓學者博覽群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行萬里路,是讓學者將學問與實踐結合,“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現代,有一個人用他的行動踐行了這句話。他就是餘秋雨。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絕的古文明。數千年的文化積澱,使這裡積蓄了數不盡的文化財富。作者以一個學者的身份,開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鄉。

中國人總是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裡,總講究“落葉歸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遊子的熱淚,血紅的殘陽也浸潤了遊子的惆悵。作為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人在科舉的作用下,逐漸分散到各地。這是歷史的必然。恰巧,農耕文明使得人員的流動性不至於太大,使人最終能榮歸故里。因此,故鄉也成為無數遊子魂牽夢繞、朝思暮想的“理想國”。故鄉的範圍隨時間擴大了,不再侷限於那一間房舍,一座小橋,一株楊柳,一種鄉音,而變成了一個國家。如今,故鄉仍然是海外遊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國的邊疆。這裡,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說,這裡的重要性遠遠超過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長城,恰好是這兩種文明的分界線。遊牧文明比農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遊牧文明的本質就決定了它的落後。在數千年的戰爭中,中原文明沒有消磨殆盡,而是日趨完善,都源於農耕文明的先進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沒有遊牧文明,中華文明就會“江郎才盡”,最終導致滅亡。就中國的情況來說,衝突的結果,是雙贏。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誕生地,將中華文化與其他文明對比,最終分析了這幾種文化的異同,調查了中華文化的優越性。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感到驕傲。因為當中華文化在遼闊江河中熠熠生輝時,其他古文明早已湮滅在歷史的風塵裡,只有廢墟知曉。文明形態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農耕文明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以和為貴的中華兒女,強調集體的力量,強調團結的重要性。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逐漸推進,現在的年輕人卻逐漸迷失了這個優良傳統。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所以,作者提倡迴歸自然,以水為道,迴歸中華文明的本真。我認為這是極有道理的。

總之,《文化苦旅》這部書,體現了作者對於中華文明的探求,體現了中國人對本國文化的反思,體現了現代中國對於古代文化的思索與融合。這部書,是我們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餘秋雨表達的是對王道士深深的恨,而我,從中看到的是當時中國的弱。

20世紀初,中華民族的瑰寶莫高窟由一個做了道士的農民王圓籙掌管。可是,這個王道士卻嫌壁畫太暗,將它用石灰刷白;他又砸碎古樸的中座雕塑,重新堆塑上幾個怪里怪氣的塑像;他還將發掘出的文物送往京城的各個官員家中。當那些為敦煌文物慕名而來的外國冒險者想用大量的金錢換取它們時,王道士竟然也只收取極少的貨物,甚至還會把文物主動送給這些外國人。

看完這個故事時,我真恨這個王道士,他就是個賣國賊,可是再仔細想想,又覺得他很可憐。王道士是個沒有文化的農民,那時候的農民根本吃不飽飯,可以賺到點零碎銀子是很不容易的,更別說接受教育了。當時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文物有多麼珍貴,即使王道士他知道,但在吃不飽飯的情況下,他也一定會把文物賣掉的,因為他要吃飯,要活下去。畢竟,像朱自清那樣“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的有氣節的人是少數。而“塗牆砸像”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王道士個人的審美觀與敦煌壁畫完全不和造成的。因為當時的中國農民都讀不起書,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他不知道這些壁畫也是一種美,這些文物有多麼的珍貴。

王道士不是可恨,是愚昧,是可悲。可恨的是當時中國是個弱國。弱國,國民吃不飽穿不暖;而強國,國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弱國的大部分人上不了學,而強國,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教育;弱國,就是內部人心渙散,而強國,則是所有人團結一心。“王道士”是一個民族的悲劇!

經過幾代中國人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邁上民族復興的道路。毛澤東、周恩來帶領人民打跑了日本鬼子,併為新中國的富強奮鬥一生;科學家錢學森放棄了美國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回國報效祖國;馬雲建立了淘寶公司,不僅使我們的購物生活更輕鬆,還使許多人實現了“做老闆”的願望。再回到我們的身邊,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老師、司機、農民、消防隊員還有環衛工人……他們都正在為中國能成為強國而奮鬥著。假如中國是一列火車,14億人就是火車上的零件,少了一個火車就會減速,零件多了火車則會跑得更快。

周恩來曾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我們現在要為中華之富強而讀書,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