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通用9篇)

校園 閱讀(2.21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冥有魚》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通用9篇)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第1課時 北冥有魚

1.積累文言詞彙,分析文章層次,把握文章內容。

2.體會《莊子》善用寓言說理的行文風格,把握文章主旨。

3.品析語言,感受《莊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麗的特色。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看過《大魚海棠》這部電影嗎?《大魚海棠》故事靈感來源於莊子《逍遙遊》,講述了一個掌管海棠花的少女與人類男孩的靈魂“鯤”的奇幻故事,該片榮獲了許多大獎,其畫面、音效都是我國動畫電影中的佼佼者。今天我們就走進《逍遙遊》,看看鯤到底是何物!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瞭解莊子,學習《莊子》特點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我寧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一語可見其性格特點。

《北冥有魚》出自《莊子》。《莊子》,道家經典之一,今存33篇,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對後世文學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莊子的主要主張是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就是要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人們評價這本書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魯迅先生更評價說:“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目標導學二:分類積累,理解重點句意

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及句子。

1.重點字詞梳理

北冥(míng) 鯤鵬(kūn) 摶(tuán) 徙(xǐ)

齊諧(xié) 正色邪(yé)

2.通假字

北冥有魚(“冥”同“溟”,海)

3.詞類活用

志怪者也(形容詞作名詞,怪異的事物)

4.文言句子翻譯

(1)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明確:這種鵬鳥在海水運動時就隨著海上洶湧的波濤遷徙到南海。南海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水池。

(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明確: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目標導學三:理清結構,體會文章情感

1.合作探究,文章層次分析。

明確:

第1層:描述鯤鵬形象形體碩大無比

變化神奇莫測

奮飛氣勢壯美

第2層:鵬鳥南飛有所待:以“野馬”“塵埃”作比,表明萬物皆有所待。

2.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使文章生動活潑,寓意雋永,感染力強。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什麼道理?

明確:說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於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藉。

3.既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於一定的條件,那麼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侷限呢?請結合課文最後一段話進行分析。

明確:“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意思是說,天色湛藍,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高曠遼遠而沒有邊際的嗎?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侷限的。

目標導學四:品味語言,體悟《莊子》散文藝術特色

1.大鵬是怎麼來的?它的形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

明確:大鵬是由“鯤”變化而來的。鯤鵬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範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鯤鵬形象磅礴壯觀。用誇張的手法描述鯤鵬,“不知其幾千裡也”言其形,“若垂天之雲”言其翼,“北冥”“南冥”“九萬里”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鯤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2.賞析句子。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明確: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誇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擊”“摶”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產生豐富的想象聯想和想象。

3.結合《莊子應帝王》一篇,簡單說說莊子散文的特色。

《莊子應帝王》: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明確: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課前匯入生動有趣,學生們興致很高,這堂課的教學進行得比較順利,將學生們喜愛的影視動畫與文言文學習相結合,對我們提高課堂效率有較大的幫助。

不足之處 時間安排較倉促,學生對於莊子思想的感悟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第2課時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內容。

2.瞭解莊子和惠子兩人在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異,感受“遊濠梁”中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

一、匯入新課

播放匯入視訊。

同學們,我們剛播放的視訊是一場關於“魚”快樂與否的辯論。視訊的結尾說,從邏輯上講,莊子輸了,因為他的對手是惠施。但這句話好像還有弦外之音,好像不從邏輯上講,莊子便贏了似的。為了一探究竟,請同學們開啟課本,一同去《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一文中尋找答案。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瞭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莊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實,不與統治階級合作,據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與老子並稱為道學之祖。莊子繼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自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滅,否認有神的主宰。

惠施,宋國商丘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齊、魏互尊為王。魏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後來回到家鄉宋國,並在宋國國都商丘與老鄉莊子成為朋友。

目標導學二:分類積累,理解重點句意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及句子。

(1)文言詞語

一詞多義:

固:A.固不知子矣(固然)

B.子固非魚也(本來)

(2)文言句子翻譯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明確:我不是您,固然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了;您本來不是魚,您不知道魚的樂趣,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

目標導學三:活動探究,體會文章情感

1.情景模擬,選一人扮演莊子,一人扮演惠子,根據課文內容組織辯論對話。

2.請同學說說這場爭辯誰是勝者。

明確:邏輯上看是惠子佔了上風,因為人和魚是不同類的,人怎麼會知道魚的心理呢?

3.這段辯論十分巧妙,請你說說它“巧妙”在何處。

明確:“濠梁之辯”的絕妙之處在於,除了兩人的雄辯之外,還在於它具有無窮的韻味。辯論的雙方都緊扣主題,但辯論者的思維截然不同。惠施是從認知的規律上來說,人和魚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魚的喜怒哀樂。莊周則是從藝術規律上來說,人樂魚亦樂。從認知規律上來說,莊周的人樂魚亦樂的邏輯推理純屬詭辯,但這種詭辯並不使人反感,因為莊周完全是以藝術心態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莊周是把自己的快樂移栽到魚的情緒上,反過來更襯托出莊周的快樂。

4.在這場辯論中,我們可以看到莊子與惠子在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都有差異,他們的人生態度也各不相同,結合課文試作分析。

明確:惠子好辯,重分析。對於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於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度,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說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麼莊子則具有藝術家的風貌,他心境曠達,視榮華富貴如敝屣,他有著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視功名富貴,追求快樂自由。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篇幅短小,百十個字。就在這短短的百十個字中,卻尺水興波,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情節完整。其內容又很淺顯,學習上不會有太大困難,學生很喜愛這樣的小故事。因此,學習這篇課文我注重在學習重點字詞中理解句子文意,從而理解故事的寓意。

不足之處:文章較淺顯易懂,課程設定稍顯簡單,一些細節問題沒有特別注重,可能有知識點會遺漏。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生初步瞭解鯤、鵬是什麼樣的動物,瞭解課文表現了鯤鵬什麼樣的情景,瞭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3、學生能夠初步瞭解“逍遙”是什麼意思,初步意識到要志存高遠。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基本內容

教學難點

瞭解莊子的世間萬物的活動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願望要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和束縛。

教學過程

一、匯入:由《莊周夢蝶》的寓言故事匯入。

出示PPT: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突然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莊周與蝴蝶必定有區別,這就是所說的化為物(指大道時而化為莊周,時而化為蝴蝶)。

莊周就是這樣的浪漫,這樣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莊周:

ppt:莊子名周,戰國宋人。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並稱“老莊”。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其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

今天,我們來學習莊子的《北冥有魚》,《北冥有魚》選自《逍遙遊》,介紹逍遙遊。

ppt:《逍遙遊》是《莊子》中的第一篇,在全書中佔有特殊地位。“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遊自得的樣子;“逍遙遊”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1、學生結合註釋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兩遍,然後抽一學生朗讀,教師指正讀音。

3、全班同學齊讀。

4、學生結合註釋疏通文意,並提出疑問。

ppt:

句子翻譯: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彩。

南冥者,天池也。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著旋風環旋而上幾萬裡的高空,憑藉著六月的大風離開了北海。”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

學生再讀課文。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後來怎麼又寫鳥了?

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鯤的體積有幾千裡,變成鳥後,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裡。說明莊子想像力豐富。

2.鳥為什麼要遷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鳥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種精神的自由。

3.鯤鵬由北海飛到南海,需要藉助什麼條件?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賞析:“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此句運用豐富的想像,奇特的誇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擊”“摶”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產生豐富的想像和聯想。

介紹《莊子》:《莊子》,道家經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對後世文學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5.奔騰的霧氣、空中的塵埃,需要藉助什麼才能飄揚?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板書:萬物有所待——鵬鳥奮飛必須憑藉海運和強大的風力。

水霧塵埃要靠氣息相吹。

6.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把思想、道理寄託於生動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動活潑,頗具詩意,寓意雋永,感染力強。

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什麼道理?

說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於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藉。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於一定的條件,那麼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侷限呢?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翻譯:天色深青,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高曠遼遠而沒有邊際嗎?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侷限的。

既然人的認識有侷限,那龐大而神奇的鵬鳥是否也有侷限呢?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翻譯: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這個樣子而已。

莊子給出確定的結論,鵬鳥和人們一樣,並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鵬鳥認識也是有侷限的啊。

莊子名言積累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節飲食以養胃,多讀書以養膽。

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課堂小結

鯤鵬憑藉海運和強大的風力飛到南海這一理想的境地。老師希望大家能憑藉知識的力量、人格的魅力達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願你們插上知識的翅膀,懷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去乘長風,破萬里浪。

激趣匯入

瞭解莊周,初步感受其風格及地位,解決學生讀好的問題,培養學生藉助註釋理解的能力,感悟課文主旨,體會句子的妙處,初步感受莊子的儒家思想,引導學生進行積累,補充認識。

教學反思

學生剛剛開始誦讀國學,對於莊子更是第一次接觸,對於莊子的哲學學生很難理解。

經過幾次跟讀、帶讀之後,學生能夠流利、通順的朗讀,但是斷句有困難,需要教師進行指導。

課後作業背誦《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點:

1、理解本課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分析課文中常見文言句式特點。

3、瞭解莊子的哲學觀點,理解文中豐富的想象。

教學難點:

莊子的哲學觀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解讀與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匯入:

同學們,前面幾課我們學習了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張,孔子的仁愛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治學態度給我們以深刻的教育,在先秦時期,儒家和道家代表了那個時期主要的思想潮流,春秋時期的老子、戰國的莊子時道家學派的兩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今天,讓我們來看看《莊子》的思想主張吧。

二、前移作業:

1、文學常識:

《逍遙遊》出自《莊子》,《莊子》時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所著。現存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的主要主張是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就是要達到五己、無功、無名的境界。與老子並稱"老莊"。

2、生字識記:

鯤鵬()北冥()摶扶搖()山坳()草芥()夭()蜩()榆枋()舂米()蟪蛄()椿樹()斥鵪()

蓬蒿()沮喪()泠泠()數數然()惡於待()

3、聽朗讀錄音,並糾正自己不正確的斷句。

三、分析第一段:

1、"鯤"之大中"大"時什麼用法?

明確:形容詞作名詞,龐大的體形。

2、"怒而飛"中"怒"時什麼用法?這個詞通常的用法是什麼?

明確:"怒"是奮發的意思,通常的用法是氣憤之意。

3、"南冥者,天池也"是什麼句式?由何標誌?

明確:這是一個判斷句,採用"……者,……也"表示。與之相同的是"《齊諧》者,志怪者也。"

4、"志怪"中的"怪"是什麼用法?

明確:"怪"是形容詞作名詞,怪異之事。

5、"去以六月息者也"中"以"是什麼用法?"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以"又是什麼用法?

明確:前一個"以"是憑、乘的意思,表方式;後一個"以"是用的意思。

6、"天之蒼蒼,其正色邪"的"邪"是什麼用法?"其"又是什麼用法?它的其他用法還有哪些?

明確:"邪"通"耶",語氣助詞,相當於"呢";"其"是副詞,表示揣測,相當於"是……還是……",它的其他用法還有:

①代詞,代第一人稱(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②代詞,代第三人稱(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③難道(其真無馬邪)

④其中(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⑤還是(吾其還也)

7、"且夫水之積也不厚"中"且"是什麼用法?它還有哪些用法?

明確:"且"是再說的意思,它的'其他用法有:

①尚且(吾死且不懼,彘酒安足辭)

②況且(且爾言過矣)

③而且(以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④暫且(縣官且順群臣言)

⑤一邊……一邊……(且戰且退)

8、"而後乃今培風"中的"而後"用法是否與現代漢語相同?"乃"是什麼用法?

明確:"而後"與現代漢語相同,表承接;"乃"的意思是才,它的其它用法有:

①是,表判斷(臣非知君,知君者乃蘇君)

②於是(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賞)

③竟然(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④你,你的(家祭勿忘告乃翁)

⑤與"無"連用,"無乃"表示推測(無乃爾是過與)

⑥只,僅僅(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9、"時則不至"中"時"的意思是什麼?它還有哪些用法?

明確:"時"的意思是有時,它的其它用法是:

①季節(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②隔一段時間,有時候(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③時候,時間(別君去兮何時還)

④時運,時機(時不利兮騅不逝)

⑤按時(學而時習之)

⑥當時,那時(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

⑦時常,經常(時與出遊獵)

10、"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一句如何翻譯?

明確:"奚",哪裡;"以",用;"之",到;"南",南行;"為",語氣助詞,呢。整句的意思是哪裡用高飛九萬里往南飛呢。

11、本段莊子是如何描寫鯤鵬展翅的情形的?

明確:莊子採用了大膽的誇張、想象和比喻的手法進行描寫,內中還有引用、反襯與側面描寫,極言鯤鵬展翅的巨集大氣勢,表明鯤鵬借自然之道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12、與"蜩與學鳩"相比,鯤鵬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明確:蜩與學鳩如井底之蛙,見識短淺,而鯤鵬卻有遠大的理想,並善於藉助偉大的自然之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四、作業佈置:熟讀課文,準確翻譯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第一段,學生自我翻譯第一段,同桌相互指正。

二、分析解讀第二段:

1、"小知不及大知"中的"知"的用法是什麼?它的其他用法還有哪些?

明確:"知"同智,智慧;它的其他用法還有:

①知道(朝菌不知晦朔)

②知識,見解(孰為汝多知乎)

③瞭解(知我者,鮑子也)

④知己(悲歌辭舊愛,銜淚覓新知)

⑤主持(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中"乃"的用法是什麼?

明確:"乃"是竟然的意思,這種用法與"乃不知有魏晉"相同。

3、"未有知其修者"中"修"是何用法?它的其他用法還有哪些?

明確:"修"的意思是長;它的其他用法還有:

①整治,治理(修守戰之具)

②修建(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③研究、學習(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④高(鄒忌修八尺有餘)

4、"彼且奚適也"中"且"與"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中的"且"的用法是否相同?

明確:不同。前者是將要之意,後者是而且。

5、"不過數仞而下"中"不過"與現代漢語用法相同嗎?

明確:不同,這裡是不超過的意思,而現代漢語是轉折連詞。

6、本段論述的中心是什麼?

明確:中心是"小知不及大知",意在強調小與大的區別是自然存在的。

三、分析第三段:

1、"行比一鄉"中"比"的用法是什麼?它還有別的用法嗎?

明確:"比"的意思是聯合,它的用法還有:

①等到(比至陳,車六七白乘)

②挨著(天涯若比鄰)

③處處(比比皆是也)

④勾結(朋比為奸)

⑤認為和……一樣(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⑥等同(與天地兮比壽)。

2、"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中"數"的用法是什麼?它的其它用法還有哪些?

明確:"數"是拼命追求的意思;它的別的用法是:

①細密(數罟不入誇池)

②多次,屢次(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③幾(有魚焉,其廣數千裡)

④數目(願得補黑衣之數)

⑤計算(數不勝數)。

3、"雖然,猶有未樹也"中"樹"的用法是什麼?我們學過的其它用法還有哪些?

明確:"樹"的用法是樹立,動詞;其它用法是:

①種植(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②培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③樹木(中有雜樹,芳草鮮美)。

4、"泠然善也"中"善"的意思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善"的意思是高遠,它的用法還有:

①好,表答應(王曰:"善。")

②擅長(京中善口技者)

③善良的(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4、這一段解釋了莊子的什麼主張?

明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四、本文作者的思路是怎樣的?(討論)

五、作業佈置:

課後練習一、二、三。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篇4

知識目標

1.初步瞭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2、理解文意,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莊子與惠子不同的志趣。

3.掌握“是““國”“相”等文言詞義。

教學重點

1.理解“惠子相樑”中的故事的寓意,體會莊子的志趣。

2.感知惠子和莊子思想、性格、氣質上的差異。

教學難點

1.理解兩則故事的寓意。

2.引導學生鑑賞莊子寓言的藝術特點。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反覆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體會人物的志趣。第二篇還可以採用對話的形式展開爭辯,表現二人的差異。

2比較法。比較惠子與莊子的思想志趣的不同

3.延伸拓展法。拓寬閱讀視野。多介紹一些有關莊子的故事,瞭解莊子的生平,思想。課外讀莊子的文章,進一步體會《莊子》散文的藝術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莊子的故事匯入

古時有一個人,才學和品質都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時,很多弟子極傷心,竟嗚咽有聲,情不自禁。大師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死生為伴,通天一氣,你又何必悲傷?”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隨您至今,受益匪淺,弟子卻無以為報。想先生貧困一世,死後竟沒什麼陪葬。弟子所悲者,即為此也!”大帥坦然微笑,說道:“我以天地作棺槨,以日月為連壁,以星辰為珠寶,以萬物作陪葬。我的葬具豈不很完備嗎?還有比這更好更多的陪葬嗎?”弟子道:“沒有棺槨、我擔心烏鴉、老鷹啄食先生。”大帥平靜笑道:“在地上被烏鴉、老鷹吃掉,在地下被螻蟻、老鼠吃掉二者有什麼兩樣?奪烏鴉、老鷹之食而給?

這個大師就是莊子!2400年前,就有這樣非凡的見識!

二、介紹莊子和《莊子》

莊子(約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身處亂世,博學多才,家境貧寒而又有志節他不滿現實,不與統治階級合作,據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後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

《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三、通讀課文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他們的語氣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

(1)惠子相樑

(2)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

(4)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5)於是鴟得腐鼠

(6)魚出遊從容

(7)是魚之樂也

3.翻譯句子

搜於國中三日三夜: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注意“國”及語序倒的翻譯)

於是鴟得腐鼠: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

今子欲以子之樑國而口赫我邪:”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樑國來‘嚇’我吧?”

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麼悠閒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

四、理解感悟

1.莊子講鵪鴇故事的用意是什麼?

——鵷芻比喻志向高潔之士。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莊子將自己比作鵷芻,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譏諷了惠子。莊子沒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講故事的方式繞著彎子罵人,收到既尖銳痛快又餘味不盡的效果。

2.莊子認為“出遊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 ——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3、兩人辯論的結果且不論誰輸贏,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莊子與惠子思想、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異,他們的人生態度不同,結合前一篇試作分析。

——《惠子相樑》中,惠子利慾薰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莊子,卻不知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中,惠子好辯,重分析。對於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於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度,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說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麼莊子則具有藝術家的風貌。

五、課外延伸

1.莊子與惠子的友情

莊子與惠子,由於性格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場,進而導致兩種對立的思路──一個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來觀賞其美;一個走向獨我論,即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

莊子與惠子由於基本觀點的差異,在討論問題時,便經常互相抬槓,而挨捧子的,好像總是惠子。在《逍遙遊》上,莊子笑惠子“拙於用大”;《德充符》上也說惠子:“你勞費精力……自鳴得意于堅白之論。”這些批評,莊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學觀點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則在於借惠子來抒發己意。

他們兩人,在現實生活上固然有距離,在學術觀念上也相對立,但在情誼上,惠子確是莊子生平惟一的契友。這從惠子死後,莊子的一節紀念詞上可以看出: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楚國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汙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匠石說:‘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論的物件了!”(《徐無鬼》)

惠子死後,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能設出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如此神來之筆,非莊子莫能為之。

2.美文閱讀,欣賞《莊子》散文的藝術特色

秋水(節選)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矣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莊子》散文善於通過寓言故事說理,想象神奇,語言靈動而有氣勢,幽默、詼諧,是諸子散文中的精品。

六、佈置作業

1.課外閱讀《莊子》選段。

2.查詢積累一些有關莊子的故事,進一步瞭解莊子的生平。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逍遙遊》的基本思想。

2.理解本文藉助豐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3.整體感知文言文,並積累常見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重難點

1.對莊子“逍遙遊”主旨的理解。

2.鑑賞本文想象豐富、意境開闊的藝術特色。

教學課時: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莊子的思想是東方神祕國度中國最有價值的思想。——海德格爾(德國)

“讀莊子像是讀一本偉大的神祕主義的書。”——林語堂《信仰之旅》

一說到莊子,我們就會想起“莊生化蝶”的故事,“莊生曉夢迷蝴蝶”,非常富有想象力,非常富有情趣。在國中階段,我們已經學過《莊子故事兩則》:《惠子相樑》和《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並且在高一學習過他的《秋水》,對他的情況和思想有了初步瞭解,誰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你所瞭解的莊子?

2.莊子簡介:約前369-前286著名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人。

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家貧,曾借粟於監河候(官名),但拒絕了楚周王的厚幣禮聘。著作有《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豐富。《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魯迅先生曾說他的作品“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

3.解題:逍遙自在、逍遙馬、逍遙宮、逍遙冠,這些詞語應該都與《逍遙遊》有關,莊子所謂逍遙遊,用課文原話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莊子·天下》講到莊子的思想時,說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遣是非,以與世俗處”。這兩句話非常典型地總結了莊子的思想。“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就是《逍遙遊》說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這也是莊子所認為的真正的逍遙,即擺脫了一切束縛的絕對自由。

二、正音、熟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檢查字音、句讀、節奏和重音的掌握情況。

2.明確字音:

鯤(kūn)鵬摶(tuán)齊諧(xié)坳(ào)堂

遷徙(xǐ)北冥(mínɡ)夭閼(è)沮(jǔ)喪

知(zhì)效一官榆枋(fānɡ)斥鴳(yàn)晦朔(shuò)

決(xuè)起而飛蓬蒿(hāo)翱(áo)翔惡(wū)乎待哉

窮髮(fà)之北泠(línɡ)然舂(chōnɡ)米蜩(tiáo)

數數(shuò)然飡(cān)蟪(huì)

3.教師範讀。

4.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對照註釋,理解內容

1.藉助於課文註釋和字詞典,理解課文內容。

2.不理解的內容,同桌或前後位可小聲討論。

3.集中處理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學生提出,學生解答,教師注意引導。

第二課時

四、整體感知,掌握主旨

1.莊子逍遙遊的主旨是什麼?用課文原話回答。

明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2.作者認為真正的逍遙遊是一種什麼境界?

明確:現在一般認為,所謂的“逍遙”,就是從一切社會現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達到一種精神上的、也是主觀的“絕對自由”。莊子提出他所認為的真正的逍遙是一種“無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這是一種擺脫了一切主、客觀束縛的絕對的自由。顯然,莊子所追求的這種逍遙或自由在社會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莊子認為,人只能通過精神的修養,即無知無慾,保持恬淡寧靜的心境,體認人與“道”、人與宇宙萬物的一體,這樣才可以獲得精神上的絕對自由。

3.你對這樣的境界有什麼看法?

提倡百家爭鳴。

4.試分析本文的結構和論證方法。

明確結構:第一段寫不論是鯤鵬還是蜩與學鳩,雖有大小的區別,但都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不是真正的逍遙。

第二段承接上文,說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即小與大的區別。中心意思還是說明,小與大等一切關係都是相對的。

第三段,指出不論是德才兼備的一般賢人還是更高境界的宋榮子和列子,都還是有所待的,都不是真正的逍遙,並最終指出什麼才是真正的逍遙。

明確論證方法:

1.一一列舉鯤鵬、蜩與學鳩、朝菌、蟪蛄、冥靈和大椿、斥鷃、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宋榮子、列子雖然有小大之辯,但都有所待,都不是真正的逍遙,最後提出自己的觀點:真正的逍遙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因為“彼且惡乎待哉”。這近似於駁論。

2.魯迅《拿來主義》的論證方法,先批駁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最後提出自己的觀點:拿來主義,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

3.賞析最後一段。

①作者分別列舉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宋榮子、列子目的是要說明什麼道理?

②是將作者列舉的形象做一個分類比較。

在莊子眼裡,“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與蜩與學鳩、朝菌、蟪蛄、斥鷃一類。他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它們的視野受客觀條件限制,“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才導致了它們嘲笑鯤鵬,宋榮子、列子和鯤鵬、冥靈和大椿是一類,通過比較,得出的觀點具有說服力,令人聞所未聞,又不容置疑。

③作者怎樣連線這幾部分內容?

明確:“而宋榮子猶然笑之”;“雖然,猶有未樹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通過這些否定性的句子,最後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觀點。

五、積累文言知識

1.通假現象

(1)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冥通“溟”)

(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4)此小大之辯也(辯通“辨”)

(5)而徵一國者(而通“能”)

(6)而御六氣之辯(辯通“變”)

(7)旬有五日而後反(有通“又”,反通“返”)

2.虛詞、實詞

怒而飛(怒:奮發)志怪者也(志:記載)

以六月息者也(去:離開;以:憑藉)

則風斯在下矣(斯:則,就)莫之夭閼者(夭閼:阻塞)

之九萬里(之:到……去)之二蟲(之:這)

眾人匹之(匹:相比)彼且奚適(奚:哪裡)

是鳥也(是:這)摶扶搖(摶:環旋著往上飛)

置杯焉則膠(置:安放;膠:粘著地)而後乃今陪風(陪:憑)

而後乃今將圖南(圖:計劃,打算)適百里(適:往)

以久特聞(特:獨)窮髮之北(發:毛,指草木)

惡乎待哉(惡:何;待:憑藉)

3.詞類活用

(1)水擊三千里(水:名詞作狀語,在水面上)

(2)而後乃今將圖南(南:名詞作動詞,南飛)

(3)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非)

4.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斷句)

(2)《齊諧》者,志怪者也。(判斷句)

(3)莫之夭閼者。(賓語前置)

(4)之二蟲又何知!(賓語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賓語前置)

(6)彼且奚適也?(賓語前置)

(7)彼且惡乎待哉?(賓語前置)

5.古今異義詞

果然:古義:充實之狀,文中為食飽之狀;今義:表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雖然: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折連詞

6.固定句式

(1)奚以……為?(表示反問,譯為“哪裡用得著……呢?”)

(2)其……?其……?(表示選擇,譯為“是……呢?還是……呢?”)

7.文化常識(關於紀日法)

晦: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望:農曆每月的十五;十六為既望。

朔:農曆每月的第一天。

六、賞析語言:探討鯤鵬的形象

1.課文用極其誇張的手法來描寫鯤、鵬,找出有關語句。

明確: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粃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2.鯤鵬是否達到了作者所推崇的“逍遙遊”的境界?

3.鯤鵬的形象在後世詩文中經常出現,試找出一些詩句。

明確: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

宿雲鵬翼落,殘月蚌中開。宋之問《早發始興江至虛氏村作》

安得瑤池飲殘酒,半醉騎下垂天鵬。皮日休《奉和魯望秋賦有期次韻》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漁家傲》

蘇軾: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及三千里,組練長趨十萬夫。

毛主席: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念奴嬌·鳥兒問答》)

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七、試比較莊子和孟子、韓非子作品中寓言

明確:

1.孟子、韓非子作品中也多用寓言,如五十步笑百步、守株待兔等。這類寓言多為擴大化的比喻,運用的目的,在於將寓言作為抽象理論的形象例證。莊子寓言則注重以寓言本身來說明觀點寄寓思想。

2.諸子寓言多取材於人們熟悉的日常生活和熟知的歷史傳聞。莊子寓言則善於發揮驚人的想像力,虛構出神奇莫測令人歎為觀止的故事,創造出多姿多彩令人瞠目結舌的形象。

八、小結

莊子的影響:莊子在諸子百家中是獨樹一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孔子仁愛,孟子仁政,墨子兼愛,法家強國,兵家攻戰,都是不離現實生活的,可以稱為現實主義。但莊子講逍遙,講齊物,卻是遠離人間煙火,並且行文灑脫,意象新奇,如天馬行空,屬於百家中的浪漫主義。所謂“莊狂屈狷”,正道出了他們獨具的浪漫主義精神。他教會了我們用另一種眼光,用非功利的眼光觀照這個世界,直接影響著後人的思維和創作。特別是那些浪漫主義大師,如李白,李賀,毛主席……郭沫若說:“秦漢以來的一部中國文學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響之下發展。”(《莊子與魯迅》)從上面這些詩句,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脫胎於莊子《逍遙遊》的描寫。

九、作業

課外閱讀莊子的作品,寫一篇讀書心得。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簡單瞭解莊子的哲學思想。

2.理解掌握“奚以……為”句式的特點,歸納“志、圖、名、置、窮”五個詞語的義項。

3.理清思路,背誦第1段,並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點。教學重點 歸納五個多義詞“志、圖、名、置、窮”義項,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點。教學難點 莊子思想的理解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錄音機、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莊子思想,熟讀課文,理清思路,並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

莊子的散文在先秦諸子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大量採用並虛構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於浪漫主義色彩。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闢閡,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郭沫若也說:“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莊子與魯迅》)今天,我們學習《逍遙遊》一課,來體會莊子散文的特點。

二、莊子及莊子思想簡介

結合註釋①教師補充 投影: 莊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屬於道家學派。他繼承老子順其自然的觀點,更進一步認為無可奈何的叫“命”,不可違離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憑它的擺佈。他的思想相當複雜,攻擊儒、墨,主張迴歸自然;憤事嫉俗,痛恨黑暗現實,楚威王重金聘他為相而遭拒絕;富於批判精神,但同時又想取消鬥爭。他的人生觀很消極,帶有濃厚的悲觀和虛無主義的色彩。

三、熟讀課文

1.聽錄音,掃清文字障礙。

2.投影生字難詞,通過做練習的形式,來強化掌握。 投影: 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並給加點字注音。

(1)其 ()若垂天之雲

(2)海運則將 ()於南冥

(3)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4)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5)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闕()()者

(6) ()與學鳩笑之曰

(7)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

(8)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9)適百里者,宿 ()糧

(10)小知不及大知()

(11)斥鴳()笑之曰

(12)而()徵一國者

(13)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14)彼且惡()乎待哉?學生看課本,查閱工具書,思考,回答。明確:⑴翼 ⑵徙 ⑶ ⑷ ⑸ ⑹蜩 ⑺ ⑻ ⑼舂 ⑽ ⑾ ⑿ ⒀ ⒁

3.叫3名同學朗讀課文,檢查掌握字詞的情況,如有問題,師生及時糾正。

4.教師做朗讀提示。 第一段:“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要把選擇問句的語氣讀出來。“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句中“且夫”是發語詞,讀“夫”時可稍拉長一些,“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也”後停頓一下,千萬注意,“也”作為語氣詞應放在上半句尾,即“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下文如有類似情況,朗讀方法相同。 第二段,應重讀“此小年也”“此大年也”“此小大之辯也”中“小”“大”“辯”。 第三段,“故夫”“若夫”中“夫”作為發語詞,朗讀方法同第一段“且夫”的“夫”;最後,“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應讀得乾脆而響亮。

5.各自讀課文,藉助註釋理解課文。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標出不懂的地方,向小組其他成員提問,幫助自己解決。教師巡視中可參與小組的活動。

6.學生齊讀課文。

四、引導學生理清思路,背誦課文

提問:題目《逍遙遊》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就是無所羈絆,無所依靠,無所憑藉,悠遊自得的意思。 (那我們看看作者用眾多的比喻所描寫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無所羈絆,無所依靠,無所憑藉,悠遊自得呢?) 提問: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寫鯤鵬之大?(要求學生能合書回答。) 明確:“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提問:形體碩大無比的鯤鵬如何飛上九萬里高空的?《齊諧》書裡如何說?(學生看書思考,合書回答。) 明確:“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提問:這說明鯤鵬上九萬里,非逍遙,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麼? 明確:是海運時的六月巨風。 提問:課文用了哪些比喻說明世間萬物都要憑藉外力才能活動?也是非逍遙的? 明確:“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提問:蜩與學鳩怎樣嘲笑大鵬南飛,作者是怎樣解釋的? 明確:“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作者反駁:“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提問:蜩與學鳩“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說明什麼?(學生討論) 明確:照樣說明它們也非逍遙,都是不自由的。 教師對第1段稍加點撥,帶領學生背第1段。 學生齊背第1段。 提問:作者為了說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這個道理,舉了哪些例子? 明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教師點評:在五彩繽紛,變換無窮的大千世界裡,有動物、有植物、有云氣、有人類。其物種形狀,其所佔時間,所佔空間,大者大,小者小,絕不相同。自然界如此,社會亦然。 作者以上寫的都是物,它們都不是自由的,即非逍遙的。 第3段。 提問:這一段作者提到的兩個人說明什麼? 明確:同樣說明兩人也還未逍遙。 提問:那作者所認為的真正的逍遙到底適什麼?這是怎樣的境界?哪種人能達到這種境界? 明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也只有課文最後提到的“至人、神人、聖人”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因為他們“無己、無功、無名。” 最後通過對本節課內容的回顧,歸納寫作方法,先破後立,從而明確莊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點。 由學生概括、歸納、最後再由教師明確。 齊背第2段,齊讀第2、3段。

五、佈置作業

熟背課文,做練習三。第二課時[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通過比較,進一步理解莊子散文風格,並對本課小結。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學生熟背課文情況

1.單獨背、齊背

2.小組比賽

二、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投影:

1.通假字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寫出本字。

(1)三飡而反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辯

(4)而徵一國者

(5)旬有五日

(6)御六氣之辯

2.特殊句式

找出下面特殊句式譯成現代漢語,並掌握其用法。 奚以……為

答案:

(1)“飡”同“餐” “反”通“返”

(2)“知”通“智”

(3)辯”通“辨”

(4)“而”通“耐”

(5)“有”通“又”

(7)“辯”通“變”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哪用得著高飛九萬里再往南去呢?  2.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三。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1)志 例句 出處 釋義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陳涉世家》 志向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訓儉示康》 立志《齊諧》者,志怪者也 《逍遙遊》 記述、記載博聞強志 《屈原列傳》 記住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桃花源記》 標記、做標記

(2)名 例句 出處 釋義北冥有魚,其名曰鯤 《逍遙遊》 名稱、名字名之者誰 《醉翁亭記》 命名、起名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逍遙遊》 聲名人雖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口技》 說出、指出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赤壁之戰》 名義

(3)圖 例句 出處 釋義而後乃今將圖南 《逍遙遊》 圖謀圖窮匕首見 《荊軻刺秦王》 地圖如有離違,宜別圖之 《赤壁之戰》 謀劃、籌劃乃強起扶杖,執圖諧寺後 《促織》 圖畫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鄭伯克段於鄢》 謀取、設法對付

(4)置 例句 出處 釋義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逍遙遊》放上、安放鄭人有且置履者 《鄭人買履》 購置、添置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 《鴻門宴》放棄、放下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 《王忠肅公翱事》 擺、設

(5)窮 例句 出處 釋義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逍遙遊》 盡、止 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訓儉示康》 生活困難 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走到頭 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孟子·盡心上》 不得志,與“達”相對 三、比較 教師將《秋水》與課文比較,進一步體會莊子散文大量採用並虛構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等特點。

四、小結

同學們,莊子散文有時像風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時像萬斛源泉,隨地湧出,汪洋恣肆,機趣橫生,確實有它獨特的地方,但是,莊子本人所表現出來的放蕩不羈、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是不可取的,《逍遙遊》中的思想,是沒落階級不滿現實的一種自我超脫的空想,實際上這種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幻想。他企圖以此達到逃避現實、儲存自己的目的。我們當代中國的青年,應該拋棄一切私心雜念,勇於面對現實,勇於挑戰生活,要去拼、去搏,去創造更好的明天。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篇7

第一課時

一、匯入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歟!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qú)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莊周問老子,老子曰: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為一。

二、審題辨體

三、瞭解作者

莊子名周,戰國宋人。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並稱“老莊”。莊子的思想屬於主觀唯心主義,片面誇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別,否定客觀真理。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其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為起點來思考人應當度過一個怎樣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識體系和意識形態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環中和人生邊上來反思人生。因此,他的思考具有終極意義。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莊子》今存33篇。

4、“逍遙”也寫作“消遙”,意思是悠遊自得的樣子;“逍遙遊”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遊永恆的精神世界。

四、讀文識字:

1、注意下列劃線字的注音:

北冥(míng)鯤鵬(kūn)摶(tuán)遷徙(xǐ)

2、聽錄音,注意停頓和語氣。

3、自由練習朗讀。

4、指名讀,其他同學加以評價。

5、分組讀,再齊讀。

五、理解內容:

(一)回顧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二)師生共同翻譯第一部分。

(三)學生按照示範,自由翻譯,並彙報成果。

(四)翻譯重點語句。

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振翅奮飛,它的翅膀就好像天邊垂下的雲彩。

2、去以六月息者也。

憑藉著六月的大風離去了。

3、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天色深藍,是它的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高地遠而看不到它的盡頭呢?

(五)淺析鯤鵬形象

1、莊子筆下的鯤鵬有哪些特點?(找出具體的詞、句概括)。

2、莊子筆下的鯤鵬在你腦海裡呈現出怎樣的畫面?

3、這些畫面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可以播放視訊,感受一下。

4、總結莊子筆下鯤鵬的藝術特色。

①借用寓言說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自己思想寄託於生動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鯤、鵬、野馬、塵埃等。

②想象豐富,意境開闊:如關於鯤的神奇變化、豐富的想象讓文章汪洋恣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③運用了比喻、誇張、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

六、後世有沒有人承襲他這種創作手法的?

李白。

七、課堂小結

莊子用奇特的想象和誇張的手法給我們講述了鯤鵬將徙於南冥的故事,那他為什麼要創作出這樣一個氣勢巨集大的形象呢?他想借鯤鵬傳達什麼?我們下節課繼續探討。

八、佈置作業

實記重點詞語的意思。查詢有關“鯤鵬”的詩詞。

第二課時

複習上節課內容:

1、基礎知識

2、齊讀課文,並指名概述其內容。

二、探究中心

(一)深入探討鯤鵬形象

1、莊子筆下的鯤鵬要去做什麼?它是怎樣去的?它為什麼要去?

2、莊子心中的“逍遙”是怎樣的?你覺得鯤鵬做到莊子的“逍遙”境界了嗎?

3、“野馬”和“塵埃”是否達到了“逍遙”的境界?

4、鯤鵬到天上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可結合最後兩句話分析)。

5、文章意在告訴我們什麼呢?

世間萬事萬物,大至鵬鳥,小至塵埃,它們的活動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6、莊子筆下的“鯤鵬”有什麼象徵意義?

7、你覺得莊子所說的“逍遙”之境是指什麼?有什麼積極意義?

8、你心中有沒有這樣一股“風”來束縛你?怎樣擺脫束縛?

三、課堂小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應該感謝先哲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儒家思想教會了我們積極進取,建功立業,勇往直前;而道家思想又教會了我們生命的境界是無限的,要自我超越,擺脫現實束縛,暢意於天地遨遊。他們在我們人生不同的際遇下,給了我們正確的指導,希望我們可以熱愛祖國的文化,傳承祖國的文化,在成長中汲取有利的因素,不斷完善自己。

四、佈置作業

讀一讀蘇東坡的詩文,感受他的精神境界。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反覆誦讀,培養文言語感;

2、藉助註釋讀懂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3、體會大鵬的形象特點以及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匯入用學過的詞句“九萬里風鵬正舉”、讀過的《西遊記》中的大鵬金翅雕匯入。回憶學過的內容,引入莊子創造的經典形象。激發興趣。

二、預習檢查檢查預習的學案卷。明確字音、詞意。抽測。核對學案卷,積累文言詞語。積累文言詞語。

三、反覆誦讀一遍知句讀,停頓要正確。

二遍明句義,難句齊疏通。

三遍分層次,理清文脈絡。5反覆誦讀,停頓正確、讀懂課文、理清層次。培養文言語感,讀懂課文,理清層次。

四、體會特色

匯入的內容都脫胎於文中的一句話,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句話。找同學展示一二。根據提示,描繪情景。

展示、欣賞體會大鵬的形象特點以及作者奇特的想象。

進一步把握大鵬的形象朗讀,總結大鵬的形象特點。體會大鵬的形象特點。

六、拓展延伸“大鵬”形象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知識點聯結,加深理解。感受《莊子》的魅力。

七、作業背會全文及註釋,完成《陽光學業評價》P122相關內容鞏固積累。

《北冥有魚》教學設計 篇9

一、學習目標設定

(一)設定學習目標的依據

依據1:《課程標準》相關內容

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依據2:單元教學目標

反覆誦讀,培養文言語感。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句式,背誦課文中精彩的語句。

學習古人論證說理的技巧,體會他們的人生感悟,從中得到思想啟迪和情感陶冶。

依據3:思考探究一、三題。

依據4:《北冥有魚》的核心內容

《北冥有魚》是一篇出自《莊子》的一篇文言文,想象豐富,語言極富道家一派特徵,蘊含了莊子的哲學思想,需細細品味。

依據5: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經接觸了不少文言文,對文言文的朗讀、翻譯的方法已基本掌握。但大部分學生懶惰,不記憶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因而在考試中也經常失分。對於特殊文言句式知之甚少,對文字思想意義的理解,方法技巧的掌握都很淺薄。

(二)學習目標陳述

1.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能清晰、流利地背誦課文。

2.結合課文註釋及工具書讀通全文,掌握重點文言詞語。

3.明確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並能說出本文闡述的道理。

(三)課堂評價任務

1、設計一個活動:挺直腰板,捧起課本,自由地、大聲地朗讀文章,注意讀準字音和停頓。

2、設計三個活動:

(1)藉助註釋、手頭工具書,結合上下文語境解釋字詞。

(2)理解識記,自清互查。

(3)展示競賽,基礎反饋。

3、針對目標3,設計一個問題,一個活動:展示提升,拓展延伸。

(四)課堂評價設計

目標1:提問式評價、表現性評價

目標2:提問式評價、表現性評價

二、學習過程

(一)依據資料,梳理知識:

1.文學常識積累:

《北冥有魚》出自(《莊子》),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莊子》時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所著。現存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的主要主張是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就是要達到五己、無功、無名的境界。與老子並稱(“老莊”)。

作家卡片: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並稱為“老莊”。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其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莊子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

作品介紹:

《莊子》,道家經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內篇7篇是莊子所作,外篇15篇和雜篇11篇學術界認為是他人偽作。《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對後世文學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人們評價這本書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魯迅先生更評價說:“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解題:

《逍遙遊》是《莊子》中的第一篇,在全書中佔有特殊地位。“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遊自得的樣子;“逍遙遊”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二)讀課文,基礎積累。

學習古文應該反覆誦讀,以致成誦。請同學們挺直腰板,捧起課本,自由地、大聲地朗讀文章,注意讀準字音和停頓。

(1)給加點字注音。

北冥(míng)鯤鵬(kūn)摶(tuán)遷徙(xǐ)齊諧(xié)正色邪(yé)

(2)藉助註釋、手頭工具書,並結合上下文語境解釋加點字詞: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北海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形容氣勢強盛,指鼓起翅膀;垂掛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大海動盪

齊諧者,志怪者也。記載怪異事情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旋風

去以六月息者也。離開;大風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林澤中霧氣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深藍色;盡頭;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這樣;罷了

(3)通假字

北冥有魚“冥”通“溟”海

其正色邪“邪”通“耶”語氣詞呢、嗎

(4)詞類活用

志怪者也。怪:形作名,怪異的事情

水擊三千里,水:名作形,在水面上

南冥者,天池也。天:名作形,天然的

3.翻譯重點句子。

⑴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振翅飛翔起來,它的翅膀就像掛在天邊的雲彩。

⑵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這隻鳥,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方

⑶“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鵬遷徙到南海的時候,在水面抨擊翅膀,激起的波濤浪花有三千里,它乘著旋風迴旋向上飛,一直衝上九萬里的高空,它是憑藉著六月的大風離開的

⑷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天色深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呢,還是因為太遙遠而沒有辦法看到天的盡頭呢?

4.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三)理解識記,自清互查

1.組內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小組進行翻譯接龍,一人一句,要能及時發現並糾正他人翻譯中出現的問題。

3.組內開展背誦競賽。

(四)展示競賽,基礎反饋

1.字詞展示競賽,看誰能在最短時間內準確流利地將本課翻譯出來。

2.全班進行背誦比賽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