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日食和月食》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校園 閱讀(2.53W)

  【設計理念】

《日食和月食》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1.追求簡約的課堂形態;

2.關注兒童已有的知識、經驗;

3.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4.重視活動後的交流研討。

  【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梳理】

1.教學內容:

《日食和月食》是教科版國小科學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第四課的教學內容,教材在本課之前編排了《地球的衛星-月球》、《月相變化》、《我們來造環形山》三課,通過對這三課的學習學生對月球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瞭解,知道了月球的基本概況,如:是地球的衛星、比地球小、不發光、繞著地球公轉等等。這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必要的知識基礎。本課的教材編排分為日食和月食兩部分,日食部分又從“日食的發生”→“日食模擬實驗推測日食成因”→“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進,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礎上開展的。從教材的角度來說,把這兩種現象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題,有三個目的:一是因為這兩種現象對學生有著較大的吸引力;二是這兩種現象都涉及了本單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體是運動著的,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陽、月球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而形成的`。同時,這也有助於學生認識太陽系的組成和執行狀態,以及更好地在本單元中建立起有關宇宙系統的模型;三是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推理能力。

2.教學方法:

由於日食和月食兩種現象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為了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活動。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對教材進行了一定的處理,即只解決“日食”成因的研究,而把“月食”的探究作為延伸活動,期望達到“一英寸寬,一英里深”的效果。事實上,如果當學生弄清了日食的成因後,月食的成因也已經是“水到渠成”了。

而關於日食的研究,本課的教學主要讓學生較為真實地經歷一個比較接近人類認識、探索日食現象的科學探究過程,重演一次前人在認識日食現象中,通過觀察獲取的資訊進行思維加工,產生想法、問題,再去研究,最後形成自己認識的這樣一個過程。本課設計強調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以學為本,把更多的探究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通過模擬情境,把抽象的研究以形象、直觀的方式來進行探究教學,讓學生通過實驗模擬、觀察記錄和交流研討來獲得關於“日食”現象更加深刻的認識。

  【學情分析】

1.認知儲備:部分學生現場或通過電視直播觀察過09年的日全食和2014年10月8日或2015年4月4日的月全食,對日食和月食產生的知識方面也會有一定程度的瞭解,甚至有部分學生能夠作也一個初步的解釋。因此,學生對月球、地球、太陽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關係在本課前有一定的認識,並且已經學習了“光和影”的相關基礎知識。

2.存在不足:六年級的學生對日食和月食現象雖有了解,但對其成因的解釋卻不會很完整和嚴密。同時,宇宙方面的模擬實驗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實際操作中還會出現較多的問題。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實驗、研討,發現當月球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且三者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時,地球上的人會看見太陽被遮住一部分或全部遮住,就是發生了日食。

2.通過觀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擬實驗等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和變化過程,以及研究、發現日食過程中的更多資訊。並能根據實驗發現,用模型或圖示解釋各類日食的成因和更多的現象。

3.能夠有依據地進行推理與聯想,大膽表達對日食現象的更多看法。進而產生繼續研究關於日食和月食更多現象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重點: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模擬月球的公轉運動,觀察、研究、發現日食的成因和變化過程。

難點:基於模擬實驗中日食的現象,推測月球的運動軌跡,理解月球的執行軌道對日食的影響。

  【學習過程】

一、匯入活動

1.觀察分析:

(1)出示日食照片:這是什麼?有誰在實際生活中見過日食?

(2)播放視訊:觀察到日食發生時的哪些現象?這些現象又告訴我們什麼?

2.聚集問題:月球什麼情況下會擋住太陽而發生日食?什麼情況下發生的會是日全食,或是日偏食和日環食?

二、探究活動

1.建立模型,明確任務

小組活動任務

(1)用小球模擬月球的運動,觀察發現日食發生的過程,並把這個過程用3幅連續的圖畫下來。

(2)從不同角度,用多種方法,觀察、發現日食發生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越多越好。

(3)2人一組,相互合作,一邊做實驗,一邊觀察、記錄。

2.小組觀察研究活動

三、交流研討

1.交流研討模擬實驗中的發現

2.研討思考有關日食的更多問題和其他發現

四、小結延伸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日食是怎麼產生的?

2.如果月球繼續公轉,又可能會發生什麼現象?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