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有關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六篇

校園 閱讀(8.8K)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什麼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教學工作計劃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六篇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上一學期學生學習情況(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能力發展)和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問題。

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平均分為88分,總體來看,成績較好。在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學生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也較為清楚,但個別學生連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績較差。在學習能力上,一些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向深處學習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以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在學習態度上,絕大部分學生上課能全神貫注,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本學期教學內容(概念、法則、原理等)和目的要求。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六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本章通過具體例項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瞭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應用;通過具體例項滲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式的內在聯絡。最後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和應用。第二章《分解因式》本章通過具體例項分析分解因式與整式的乘法之間的關係揭示分解因式的實質,最後學習分解因式的幾種基本方法。第三章《分式》本章通過分數的有關性質的回顧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質和運演算法則,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分式的化簡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第四章《相似圖形》本章通過對兩條線段的比和成比例線段等概念的學習,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邊形的性質與識別方法。第五章《資料的收集與處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與運用。第六章《證明一》本章主要內容是命題的相關概念、分類及應用。

重點: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及應用。

(2)掌握分解因式的兩種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與公式法)。

(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4)成比例線段的概念及應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

(5)調查方法的應用。

(6)命題的推理論證。

難點:

(1)對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的理解和熟練運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

(2)提公因式法與公式法的靈活運用。

(3)分式的四則混合運算和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4)靈活運用比例線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識能力的培養。

(5)幾個概念的理解、區別和應用。

(6)命題的推理論證。

三、為了達到本學期教學目的要求將採取的具體措施是什麼?教學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學習課堂氛圍,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

4、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本單元的內容包括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以及質量單位:噸的認識。在學習這部分知識之前,學生對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及質量單位“千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單元中,將要學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質量單位“噸”,通過學習,使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單元的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 1毫米 、1分米、和 1千米 的長度觀念。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2、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

3、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展實踐能力。

編排特點

1、關注學生已有經驗,提供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

建構性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是學習者將正式的知識以自己日常的知覺經驗聯絡起來的過程。本單元在編排上充分考慮了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積累,並將它作為發揮學生主動性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比如: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以釐米的認識作為知識的起點,借用學生能較熟練地運用學生尺進行測量的經歷作為經驗基礎。所以本單元的內容是讓學生在估、測、議的基礎上,進而引出要學習的新知識。同時,採用了學生所熟悉的環境:課堂、操場、校園等,開啟學生學習的視窗。

2、合理安排活動內容,為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提供便利。

本單元的內容是“測量”,無論是分開的“測”或“量”,還是連在一起的“測量”,都預示著強烈的活動性。所以本單元在編排上都是以活動的方式展開的,其目的是為教師安排學生的活動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認識中測量課本,分米認識中的測量書桌,以及通過具體活動感受 1千米 等等。

3、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是本單元在編排上的又一大特點。將所學的概念,設計在學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讓學生去發現、探究、體驗。比如:在噸的認識中,創設小動物過橋的情境,提出了問題 “他們能同時過橋嗎?”,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興趣。並將“限重1噸”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以確定情境的主題。

4、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和質量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生活中,在測量長度或質量時,有時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確的結果,即使需要精確的結果,也要做一個恰當的判斷,以確定所用的測量工具。教材在編排上加強了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併力求將 1毫米 、1分米、 1千米 及1噸與生活的事例聯絡起來,形成表象。比如:“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 1毫米 ”,“運動場的跑道通常一圈是 400米 ,2圈半是 1千米 ”“在操場上量出 100米 的距離,走一走,看看有多遠,10個 100米 就是 一千米 ”等等。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學情分析1學生情況:

從上學期的教學觀察與測試結果看,7.3和7.4兩個班學生的學習態度較端正,學習習慣較差,跟不上教學進度的較多(每班近20人)。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師生習慣於接受性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風氣尚未形成。作業習慣抄襲,勤思好問的少。從抽查的情況看,學生對要理解記憶的知識掌握得不夠好,讀題、理解題意的能力弱,綜合分析題目資訊,確定解題思路、方法的經驗不足,答題書寫隨意,格式不規範。從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來看,促優效果較為明顯,但學困生的轉化卻收效甚微。為此新學期的數學教學要積極嘗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品質,努力提高綜合成績。

2教材情況:

本學期是本年級學生國中學習階段的第二學期。新授課程主要有相交線與平行線;平面直角座標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組;不等式與不等式組;資料的收集、整理與描述。現行教材、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從身邊的實際問題出發,乘坐“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之舟,去探索、發現數學的奧妙,用學到的本領去解決“複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師在靈活選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應適度引用新例,把國中數學各單元的知識明晰化、條理化、規律化,激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習興趣和習慣品質。

二。 目標要求本學期的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積極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數學問題,要鼓勵學生去探索、發現數學的奧妙,用學到的本領去解決“複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學中既要注意知識的覆蓋面,關注會考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又要突出數學知識在社會、科技中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練習中熟記知識要點、考試內容,掌握應試技巧和數學思想方法,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新意識和探索能力……三。 教學措施1. 認真鑽研教材,積極捕捉課改資訊,盡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品質。

2. 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與學生溝通,搞好師生關係。

3.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學生理解教學重難點,訓練考點、熱點,強化記憶,形成能力,提高成績。

4. 改進教學方法,用掛圖,實物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力求課堂的多樣化、生活化和開放化,力爭有更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

5. 精講多練,在教學新知識的同時,注重舊知識的複習,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讓學生在練習、測試中鞏固提高,減少遺忘。

6. 開闢第二課堂,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前提下,積極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興趣,提高能力。

7. 加強培優補中促差生的個別輔導,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特別要多鼓勵後進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1)課前預習習慣;(2)積極思考,主動發言習慣;(3)自主作業習慣; (4)課後複習習慣。

8. 改進階段考試形式,改進評價方法,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対基礎知識技能“推遲判斷”,讓學生有再次考試的機會,成功的喜悅,重視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評價。

四。 教學進度三月份:(1-5周,約30課時)相交線與平行線、平面直角座標系、三角形結束新課。並進行階段測試。

四月份:(6-10周,約25課時)二元一次方程組結束新課。並進行階段測試。

期會考試五月份:(11-15周,約25課時)不等式與不等式組結束新課。並進行階段測試。

六月份:(16-19周,約20課時)資料的收集、整理與描述結束新課,進入綜合複習,並進行階段測試。

七月份:(20-21周,約10課時)自主複習與答疑,考前指導。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本著提升學生成績、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為宗旨,主要以三模小組化教學模式為核心開展教學工作。以提升學生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為重點,紮實地落實教學常規,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讓領袖花兒茁壯成長。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60人,在上半個學期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成績雖然沒有達標但相比期會考試有所提升,參加考試人數為59,其中優分人數為33,優分率為55.9%,及格人數為54,及格率為91.5%,平均分為78,綜合指數為75.17.上學期的期末檢測中90至100的有10人,最高分97;85至89.5的有11人,84.5至80的有12人,60至79.5的有21人,60分一下的有5人,最低分為47。從整體的考試成績來看,令我十分的擔心和著急,我們班的形式十分嚴峻,主要體現在:一是優分人數很少,優分率很低,其中最高分也不是很高而且只有一兩個。二是一些學生成績不是很穩定,忽上忽下,處於60至79.5的人數較多,而且這部分人的成績長時間提不上去。最重要的是班裡存在不及格的學生,等級分化比較嚴重。即就是需要重點幫困的物件比較多,如僅從成績來看,學生給了我一個天大的驚喜。但從學習過程來看,形勢令人擔心,擔心點有以下幾處:一是學生成績不穩定,忽上忽下;二是需要重點幫扶的人員多,如何濤、蔣傳圩、李興靈、黃先傑、向德明、吳啟程、戴太睿、王大鋮、餘仁杰、雷俊傑、何滿升、萬成鑫、張馮豔、楊莉莉、姬啟輝、姜國磊10多個人,這些學生的自覺性比較差,且有的學生連平時的作業也不能獨立完成,隨著教學進度,越到最後他們學習越吃力,所以要想使他們的成績有所提升在平時的學習中老師必須盯緊他們,除了老師的幫助外,還可藉助同學得小組長來幫助他們,總之要想提升優分人數,提高中等生,使班級總體分數提升還需更加努力。

三、教學目標:

1、教學成績目標:在去年的教學成績的基礎上爭取綜合指數能夠達標,提高優分人數,使90分以上達到20人,使及格率達到100%,不出現不及格的情況。

2、綜合素質目標:綜合素質檢測中速算力爭達80分以上,問題能力達85分以上,表達能力達80分以上,綜合成績達到80分以上。綜合素質展示團隊建設目標:以小組為單位,指導學生收集數學趣題和數學故事等,並使學生在講臺上能自信大方、完整的講解。

3、常規目標:認真落實單元教學,過好單元成績達標關,認真落實備、教、批、輔、考的各個環節。務實保時、保質、保量地抓好學生的培優轉差工作。提升學生的書寫質量,爭取學生作業書寫工整率100%,優秀率至少50%,矯正率100%。

4、培優幫困物件:90分以上物件:陳欣、李心瑤、楊雪超、鍾飛飛、張榮坤、宦錫、陳彬、王晨皓、張雲琛、鄧林昌;幫困物件:吳啟程、萬成鑫、張馮豔、姬啟輝、姜國磊、黃先傑、戴太睿。

四、工作措施:

1、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即鑽研好教材,備好課,不斷完善三模小組化教學模式,即創景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還要有趣且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先學

提示設計要實際有用,後教階段要重難點突且要有有效的評價,展示反饋環節要緊貼所學知識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難易結合。所以在教案和課件的修改上要不斷創新。所以要加強自身學習,虛心向優秀的`老師們學習,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2、在教學中要狠抓學生學習習慣,做到課前輔導,給差生喝雞湯。課中對小組進行輔導。課外做到強化訓練。主動探究不低於15分鐘,交流不低於10分鐘,展示不低於10分鐘。突破優分、及格分、均分,穩定臨界學生。

3、抓好學生的每一項作業。只是在課堂上短短的幾十分鐘聽講是不可能把知識掌握牢固的,看似在課堂上已經會了,可是課下一做作業或隔幾天就又忘了。這還是對知識沒有掌握牢固,為了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本學期至少對學生進行三個方面的訓練,一是隨堂訓練,重在檢測學生對當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通過訓練教會學生答題方法和規範學生的答題格式。而是通過做與教材匹配的長江作業進一步鞏固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且規範學生書寫美觀整潔,要求學生一筆一畫工整書寫好每一個字,嚴格要求作業格式,不準亂圈亂塗、減少貼上,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三是通過單元檢測來了解學生對一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且把平時的每一次小測驗都看成一次正規的考試對待,教會學生答題技巧和方法,使學生養成嚴格的時間觀念和保持卷面字跡整潔美觀的好習慣。

4、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開學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小組進行重新劃分,進行強弱搭配,以優幫困,讓學習好的學生去帶動和幫助學生困難的學生。小組內有學習組長,專負責監督學習,幫助小組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紀律組長,負責小組的課堂紀律,還有一名訂正員,主要負責本組內的改錯情況,使每天的作業過關到位。我們爭取小組內人人有事做,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團隊的精神。且小組內製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爭取做到至少一週一小結,每月評出領袖小組。通過小組的建立使得學生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最終達到共同成長與進步。

5、做好幫困。對於差生要尋找根源,我們發現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但更多的是學生自身原因。有的學生學習無目的性、無積極性和主動性,對自己的日常學習抱自暴自棄的態度,缺乏學習動機,上課有自卑心理,不敢舉手發言,課上也不問老師同學,班集體生活中存有恐慌感。久而久之成為學習困難學生。有些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他們一般貪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較隨便,上課不聽講,練習不完成,課前不預習,課後不復習,作業不能獨立完成,甚至抄襲作業,拖拉作業常有發生,即使有不懂的問題也很少請教他人。回家家長也很少管教孩子,從而造成學習越來越差。作為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形成恰當的自我意識。幫助他們尋找學習困難的真正原因,以利於取長補短,擺脫學習困難的困境。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課堂教學中要能照顧到這些學生,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採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利用空堂課、自習課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補課。作業要做到區別對待。還應積極開展同桌教學,夥伴教學,合作教學,以優帶差,幫助他們一起進步。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實驗,獲得有關容量守恆的經驗。

2、樂意動手動腦探究水的變化,瞭解它的主要特性。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容量比較)

2、標有刻度的瓶子,水,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提問

1.出示趣味練習:容量比較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這六瓶水是一樣多的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結:現在我們想辦法做一下實驗,比較一下水的多少吧。

二、實驗操作

1、教師:用什麼辦法驗證呢?怎麼操作?

要求:實驗用的兩瓶水不能混在一起,實驗時動作慢一點,避免將水灑出影響實驗結果。

2、記錄實驗結果

(1)高矮不同的兩隻瓶子

方法是通過比較水位 的高低,我們可以看出瓶子的水是一樣的。

原來瓶子的高矮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

(2)粗細不同的兩隻瓶子小

選擇兩個相同的空瓶,把裝在大小不同的瓶內的飲料倒入其中,比較出飲料一樣多。

方法,任選一個瓶子,將一瓶飲料倒入,用筆畫或粘紙條的方法做標記,

把飲料倒出後再將另一瓶飲料倒入該瓶,看飲料位置與原來留下的標記是否一致,

比較出飲料一樣多原來瓶子的粗細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

(3)一隻含內容物的的瓶子內容物為石子

方法是取出瓶中石子,比較水位的高低。

內容物為海綿小結:方法是將海綿中的水擠回瓶中,比較水位的高低。

原來瓶子裡面是否有物體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

3、總結:瓶子的高矮、粗細、內含物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這種現象就叫做容量守恆。

三、活動延伸

想一想,如果把兩塊一樣重的橡皮泥塞進不同形狀的瓶子裡,橡皮泥會變重嗎?

回去試試看吧!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基本情況分析:

去年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普遍不錯,但是優生不廣,尖子生也不拔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很多差異。對於優生學來說,他們能夠透徹的理解知識,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也是清晰的。對於幾乎所有的學生來說,一些基礎知識無法有效掌握,學生仍然缺乏大量的推理訓練。推理思維方法和寫作方法都有一定的難度,怕幾何難,相關知識也不是很透徹。學習能力方面,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為了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和課業負擔,不鼓勵學生購買補充參考書,學生獨立擴充套件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在以後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課後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需要加強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表現,適時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素質;在學習態度上,有些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專心學習,積極參與。大多數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雄心勃勃,浮躁,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並不理想,比如預習的習慣,總結的習慣,自習課專心學習的習慣,主動改錯(考試和作業後)的習慣。有些學生對他們沒有或不夠重視,需要老師的監督才能這樣做。陶行知說:“教育是培養習慣”,這是這次教學的重點。

二、指導思想:

通過九年的數學教學,可以提供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概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操作,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和總結。會用歸納法和演繹法,類比進行簡單推理。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求實態度。較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由五章組成:

第二十二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三章:一維二次方程;第二十四章:圖形的相似性;

第二十五章:求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隨機事件的概率。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焦點:

1、要求學生掌握證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學會推理和論證;

2、探索證明的思路和方法,倡導證明的多樣性。

困難:

1、引導學生探索、猜想、證明,認識到證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學中滲透歸納、類比、轉化等數學思想。

3、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教材和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把握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重視每章內容與前後知識的關係,重視課後反思,設計每節課師生互動的細節。

(2)抓住課堂45分鐘。

嚴格按照教學計劃,精心設計每節課的每一個環節,努力實現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在課後反饋。選擇合適的習題和試卷,及時批改作業,及時當面給學生指出問題,引導學生理解,不留難點,讓學生學到東西。

不及物動詞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掌握教材。

2、認真備課,努力全面掌握學生動態。

3、認真教每一課。

4、對每個班級實施課後輔導,查漏補缺。

5、積極與其他教師溝通,加強教學和科研改革,提高教學水平。

6、複習階段,允許學生動腦子,動手。通過各種習題、綜合試題、模擬試題的訓練,讓學生逐漸熟悉各種知識點,並能熟練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