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山谷中的謎底讀後感

校園 閱讀(8.63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山谷中的謎底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山谷中的謎底讀後感

在加拿大的一條山谷中,有這樣一個奇異的景觀,它的西坡長滿鬆、柏、柘、女貞等雜樹,而東坡只有雪松,這是為什麼呢?

兩位旅行者用腳步和攝像機揭開了這一奧祕。原來東坡雪大,樹枝輕易被積雪壓斷,只有雪松枝幹粗壯、葉細如針,雖被壓彎了枝條卻堅強地承受了下來;西坡雪小,對樹枝的壓迫自然小了很多,因而也存活了下來。這次經歷也讓他們得出了這樣一個啟示:對於外界的壓力,可以通過正面抗爭去戰勝它,但有時也需要像雪松那樣先彎曲一下,做出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

這不正是雪松它獨特的智慧嗎?我們何嘗不需要學習它呢?有的.人面對問題,總是“寸步不讓”,從而使事情僵化,將事態擴大,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我想“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正是對青松以及像他一樣的人們最好的褒獎嗎?

歷史上的韓信就是這樣一棵“鬆”。他在成為大將之前,有一天在街上被一潑皮纏住,硬要韓信在“殺了他”和“從他胯下過”中選一樣,韓信思考了一會兒,選擇從他胯下鑽過。這是何等的屈辱!他做了。我甚至能想像出他當時在強烈的隱忍著,咬緊了牙、攥緊了拳頭,可是他收起了自己的鋒芒,選擇了退讓。現在看來,如果他殺了那個潑皮,就無法成為大將,不能獲得一系列的成功。因此胯下之辱,不是屈服,而是一種方式,一種策略,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體現了他能屈能伸的品格。

還有近代的紅軍,二萬五千裡的長征不也說明了紅軍戰士雪松般的精神嗎?由於王明、李德、博古等一味地正面抗爭,不懂得“彎曲”,主張左傾冒險主義,從而讓工農紅軍受到很大的損失,被迫長征。在那漫漫征途中,工農紅軍歷經千難萬險:爬雪山、過草地、渡黃河,他們四渡赤水,甩掉追兵,就是為了儲存實力,以求發展。當然,彎曲只是暫時的,只有“反覆地積、反覆地彎、反覆地落、反覆地彈”才可以戰勝一切困難。要知道,沒有爬不過的高山,也沒有闖不過的險灘。

作為一名現代的國小生,我們要學會在逆境和壓力面前敢於抗爭,要學會退讓,以退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