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研究生開學典禮講話稿(通用7篇)

校園 閱讀(2.1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接觸並使用講話稿的人越來越多,講話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地表達。你知道講話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研究生開學典禮講話稿(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研究生開學典禮講話稿(通用7篇)

研究生開學典禮講話稿1

各位老師,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xx級研究生開學典禮,迎接新入學的1301名碩士研究生,266名博士研究生。在此,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步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家庭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自1941年開始培養首批研究生,至今已有64年的研究生教育歷史,是建國後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國家第二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全國54家擁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至今已為社會輸送研究生5066名。目前我校研究生授權學科覆蓋了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和教育學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8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擁有的學科點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33位,農林高校第2位。此外學校還具有4個型別的專業碩士學位和高校教師碩士學位授予權。隨著同學們的到校,今年我校各類研究生數量達到5767名,其中學歷研究生人數達到4195名,博士研究生人數達到1000名。

我校通過七十餘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形成了雄厚的學科積累,為研究生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與環境。目前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4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5個,國家和省部級研究中心11個。近年來投入10多億元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億餘元加強了各學科儀器裝置建設。xx年科技專案經費超過1.2億元。這些為同學們翱翔科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保障。

20xx年我校進入國家"985工程"二期建設序列,從此開始了建設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征程,也標誌著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以此為契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了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提高了畢業"門檻",以確保向社會輸出人才的質量。學校對學位論文答辯前的基本學術水平有明確規定,對博士學位論文實行校外專家評審和"雙盲"評審,碩士學位堅持與外語六級考試成績掛鉤。在今年7月份我校計劃畢業的183名博士生中,有95名同學因不具備答辯資格或者論文"雙盲"評審未通過而延期畢業,延期畢業率達到52%;在計劃畢業的519名學歷碩士生中,73名同學延期畢業,延期率14%,其中30名同學是因為未通過學校規定的英語考試而延期畢業。通過嚴格要求,我校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20xx年畢業的研究生被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論文41篇,是xx年畢業生收錄量(9篇)的4倍多。8月29日我到北京參加"985工程"建設經驗交流會,賙濟部長講,教育部將進行研究生教育改革,改革的重點是研究生培養機制,核心是深化研究生與科學研究關係,目的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同學們,跨入研究生階段,標誌著你們已經獻身科技事業,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隊伍的一分子,趁此機會我給同學們提幾點希望:

第一,深刻認識建設創新型國家帶給你們的重大機遇,做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史,說到底是一部科學技術不斷創新不斷髮展的歷史,是科學技術推動了生產力的不斷提升,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目前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人口,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已趨向極限,以過渡消耗資源為主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導致經濟執行成本上升,國際競爭壓力日趨嚴峻。據中科院測算,xx年中國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鐵礦石,鋼材,水泥,創造出的gdp卻不足全球的4%。這種資源消耗型發展模式使煤,電,油,水等緊缺資源"荒"聲一片,糧食安全問題,生態環境問題,農民增收緩慢問題也是呼聲陣陣。為此中央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等重大舉措,在最近又提出了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務院原則通過的《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將未來20xx年我國的科技方針確定為: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自主創新,就是加強原始性創新,整合創新和在引進先進技術基礎上的消化吸收與再創新。重點跨越,就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選擇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支撐發展,就是從現實的緊迫需要出發,著力突破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支撐經濟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引領未來,就是著眼長遠,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培育新興產業,引領未來經濟發展。國家計劃到2020年建成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其重點包括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以科研院所與高等學校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創新體系;社會化,網路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為了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農業的支撐,農業部,科技部,教育部等有關部委已經開始謀劃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我校已經參與到頂層設計之中。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構建創新型國家,迫切需要一大批創新型人才,這是當前研究生教育最為重要的任務,也是同學們施展才華,奉獻社會的重大機遇。希望同學們肩負起時代的責任,做科技創新的弄潮兒。

第二,圍繞國家目標,立足學科前沿,夯實專業基礎,培育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進入21世紀,學科不斷分化又不斷交叉融合態勢加劇,新學科,新領域不斷產生。生物技術在農業上的廣泛應用,使古老的農業科學成為最活躍,最具有吸引力的學科之一。如今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和酶工程為主體的生物高新技術已被看作新技術革命的主要標誌之一,生物製藥,生物質能源等成為熱點。新聞媒體日前報道,日本科學家從葡糖酸菌中提取出生成"護心輔酶"基因,將這種基因植入水稻中,培育出富含護心輔酶的轉基因水稻。韓國科學家培育出可生產抗癌輔助成分的克隆豬,專家預測這項技術如果成功得以商業化,估計可創造年均6億美元左右的收入。我校竇忠英教授以山羊面板幹細胞和家兔角膜緣幹細胞為種子細胞,構建人工面板和人工角膜取得了重要進展,已申請5項專利。歐美髮達國家在高效,無汙染的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專家預測到20xx年全球總能耗將有40%來自生物質能源。在農作物超高產育種方面,6月24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報道,中日科學家聯袂將克隆出的高產基因與抗倒伏基因進行雜交,成功培育出兩份既高產又抗倒伏的新型超級水稻,這一突破為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超高產育種提供了很好的借鑑。這樣的例項不勝列舉。我們要瞄準學科前沿,跟蹤發展趨勢,大膽創新。

要高度關注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使自己將要從事的研究課題具有針對性,符合國家戰略目標。如我國旱區農業發展受乾旱缺水與生態脆弱兩大因素制約,抗逆高產優質農作物新品種,現代節水農業技術與裝置,降雨地表徑流調控與旱區生態修復技術,旱區農林有害生物治理技術,旱區畜禽品種改良及快速擴繁技術,旱區畜禽重大疾病防治技術,旱區特色農產品加工技術等等都是需求的重點。上個月我與有關老師去新疆考察。新疆農業生產中有許多值得關注的重大問題:新疆的棉花面積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但纖維糖分高強度不夠,嚴重影響著棉花品質。大量的棉籽粕不能得到有效加工利用。新疆番茄種植面積很大,番茄汁貿易量佔全國的90%,世界的25%,但收穫期過於集中,嚴重製約了生產發展。新疆滴灌技術應用面積居世界之首,但隨之而來的根層鹽鹼化問題已成為很大的困擾。新疆建設兵團華士飛司令告訴我們,如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技人員能夠解決以上問題,他們將給予重獎。開發生物質能源是緩解石油緊缺的有效途徑,是國家的戰略需求。生產生物質燃料油的原料美國以大豆為主,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以油菜籽為主,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耕地不到0。1公頃,要完全以農產品為原料生產生物質燃料油是不可能的,但我國有廣大的山區可供多種木本油料植物生長,能否加快開發研究。安康過去是桐油主產區,我建議有關人員研究一下,看其是否可以作為生物質能源的原料進行規模化開發。可以說,農業領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很多,都可以做出大文章,大成果。

同學們要廣泛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夯實專業基礎。學科間交叉融合,滲透在科學發現,技術突破上越來越重要。科學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創性成果的產生,大多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結果。如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影響最深遠的重大科技進展之一的生物晶片技術,是融微電子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電腦科學為一體的高度交叉的新技術。伴隨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而發展起來的生物資訊學,是一個以數學,理化知識為基礎,以生物統計和資訊科學為主體的學科前沿。有人統計近百年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334項成果中,近半數是多學科交叉融合取得的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學科交叉,在儘快熟悉和掌握本領域知識的基礎上,廣泛涉獵相關學科知識,促進自己的研究課題成為多學科的結合點。目前科學研究正在向巨集觀和微觀兩極端方向發展,在更大或更小的尺度上使用常規的技術和手段已很難實現新的發現和創造,我們要善於學習和使用新的技術來研究科學問題。

學術貴在創新,大學精神的真諦是獨立思維。同學們正處於風華正茂,精力充沛的年齡,必須有研究的熱情和創新的衝動,保持強烈的創新慾望,要敢於對舊理論,舊觀念進行質疑和突破,對權威進行挑戰。要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自由思維,"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有關專家總結出創新的八大要素,也許對同學們將來的創新活動有啟發:一是要進入前沿研究,二是要掌握現有的研究方法;三是要形成創新意識;四是要形成激發性的環境;五是要處於高激發態;是要進入專注性思維;七是要善於演繹推廣;八是要學會總結昇華。

第三,崇尚科學,求真務實,堅守良好的學術道德修養

上個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通報了三起科技工作者違背科學道德的行為,其中一起就是一位研究生論文抄襲。近幾年來,屢屢發生學術不端行為見諸於報刊,不乏偽造實驗資料,剽竊,抄襲他人成果的現象,不乏浮躁,淺近,輕飄的學風,不乏急功近利的現象。你們剛剛邁入學術研究的大門,對此不可不察。要切記崇尚科學是科學研究的前提,求真務實乃科學研究的真髓,在學習和學術研究中務必堅持實事求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堅持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堅韌不拔,嚴謹自律的學術精神,自覺維護健康的學術環境。大學是令人敬仰的學術聖地,真正的大學應該崇尚純真,遠離世俗。

同學們,自主創新是一個國家崛起的筋骨,研究生是自主創新的生力軍,希望大家奮發學習,刻苦鑽研,為將我國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創新型國家而不懈奮鬥,為把我校建成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添磚加瓦!

研究生開學典禮講話稿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是新一屆研究生開學典禮。面對一雙雙青春洋溢的眼睛,無論是就天時還是就你們的人生,此刻,就值得再說上一句“早上好”。無論你們是免試、只考一次、還是連年奮戰於走向xx大學研究生院的考場,今天,你們都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可喜可賀。

我想,我能體會你們此刻的心情。31年前的此刻,在經歷了插隊、恢復大學聯考後考上大學、畢業做了一年中學教師後,我走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那一年的開學,也如今天一般青春洋溢、清風撲面。但我想,我實際上不能完全體會你們此刻的心情。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你們在新的時代、站在新的平臺上,已經有了新的思維、新的目標。

我相信,此時此刻,你的目標是具體而堅實的,必須拿到學位、順利畢業、找到好工作,給自己的人生以新的起點。那帶著你的親人的期許和你的願望。我更相信,你的目標又是高遠的,那個目標一定蘊涵著你想怎麼樣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這個世界做些什麼。這是因為,你們是在新的歷史節點上開始你們新的學習生涯。你們負有這樣的責任。

與我成為研究生時相比,今天的中國已不再簡單地類同於當年的中國,而是一個讓世界可以真切觸控到的大國。隨著中國領導人出訪的腳步,中國越來越清晰地在世界舞臺上顯示著一個大國的影響。從經濟角度觀察,也許人們更願意簡單地從兩個4萬億來描述經濟角度的中國。中國的貿易總量XX年首破4萬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總額XX年第二季度突破4萬億美元關口,近五年內翻了一番。但換個眼光梳理,就會清晰地看到中國在諸多領域正在展開新的合作、產生更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將於今年十月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

這個世界也不再簡單類同於當年的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在一系列力量推動下,世界格局正在重塑。20年前,中國全功能接入網際網路,1995年國中國接入全球網際網路只有三條線路,各64k頻寬。這也許還不如在座一位同學手機能享有的頻寬。今天,已經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源於中國人的智慧與創造,中國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發展對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21世紀初,中國加入wto。藉助貨物貿易便利化,中國成為製造業大國,迅速發展。但應當看到,國際經貿正在經歷“規則重塑”。

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的研究生學習,必然不同於30年前,必須心中有大格局、大目標,而且要有方法論引導,而不是簡單地按照某種書單讀書、聽課,更不是隨意翻閱。

在我看來,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應當是思考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體系性學習。開始研究生學習,至少有三個準備是必要的,即問題準備、方法準備、體系準備。

第一是問題準備。這是思考性學習的基礎或全部。備考已經成為過去。研究生不僅是學習者,更應當是思考者。最好的學習和思考是從問題開始,一個好的學習者,心中應當有問題單子,這個單子可能是專注學科、兼及其他,或許是關注現實中某個問題。沒有問題的牽引,學習往往是盲目的。設問的水平,就是思考的水平。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潛力、實力。

第二是方法準備。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核心。好學生,當然是有方法的學習者。但這不是一般的學習方法,而是一個人的方法論素養。在我看來,所謂學習,能力的學習比知識的學習更重要。這裡的能力,首先就是方法論素養。

第三是體系準備。這是體系性學習的基本要求。碩士和博士的碩與博,不是一般性地比人多,而是掌握得更有體系。投身一個學科,必須把握其由來、核心、邊界、走向。瞭解了體系,就能感知結構與核心問題,就有了一定格局。這才能談到站在前人肩膀上開展研究。

這樣的學習,實際上是終生的。我心底更把“學者”這個詞理解為“學著”,是“一直在學的人”。哲人語云:我思故我在。確實,思想著,是人的生命還在存續的標誌。而“學著”,則應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因此,對我,生命的延續過程就是“學著”的過程。思考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體系性學習必然伴隨終生。這樣的學習,是需要耗費心智與精力的。但只有深入進去,才知思考之樂,才知道思想者的存在價值。

這樣的學習,是需要投入更多時間的。一個人最大的資本,就是時間。如果活到八十歲,不過29200多天,還不到三萬天。時間支付了,就永不再來。因此,也許可以說,青春可以揮霍,時間不可虛度。請用好你的時間資本。

三年後,你們將揮別這個學校,走上社會。我希望你們要做有思想的實踐者、有見識的.擔當者。一個文明的社會,可以容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更需要有思想、有見識、有擔當的建設者。做人有底線、做事有擔當,也許這就是我們對自己的最基本標準。

今天早晨4點多,我88歲的老母親,在微信裡的“陸家族人”群中發了這樣的話:“底線是無形地存在於兩個地方。一個在社會中,一個在每個人的心裡。如果人們都降低自己的底線,社會的底線一定會下降。社會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線,世道人倫一定敗壞;如果人人守住底線,社會便擁有一條美麗的水準線—文明。”

我的母親,在以這樣的方式,提醒家人如何做人。

我在微信裡問她,是你寫的嗎?她又發了一段:“底線就像江河的水線,水有一定的高度船好行駛,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底兒,大家就一起陷在泥裡。我們連自己是髒、是淨、是誰也不知道了”。最後註明,是“摘自馮驥才文”。

在這裡,我把我母親的這兩條微信與大家分享,也與大家共勉。

謝謝大家。

研究生開學典禮講話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訴訟法學專業20xx級新生xx,非常榮幸能夠在九月旖旎的風光中和大家相聚在樹木蔥蘢、綠蔭如畫的南財大校園。首先,請允許我代表20xx級全體研究生向為我們入學作出精心安排的各位領導老師、各位學長學姐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首那段挑燈夜戰,奮力備考的日子,今天的開學典禮讓人感慨萬千。那一個個求學路上的悲喜瞬間見證了我們履行誓言、堅守信念、執著夢想的青春歲月,曾經揮汗如雨的付出已變為今天躊躇滿志的希望。

如今,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與責任。作為研究生,我們將發揮青年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專心學術,潛心科研,讓學術的火炬薪火相傳。作為法律人,我們將不忘初心,秉承正義信念,保持客觀、理性,將法學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使程式正義與實體正義交相輝映。作為法學院的一員,我們將融入“清新、有為”的學院文化氛圍,積極參與法學院科學研究、社會實踐等各項事業建設,將個人前途與學院發展緊密結合。作為財大人,我們將牢牢把握“全面加強學校內涵建設”的精神,以“自謙,自信,務實,超越”的校訓為指引,努力提高自身素養,為財大新時期的新發展貢獻力量。

大浪淘沙,方顯真金本色;暴雨衝過,更見青松巍峨。經過考研磨練的我們,將更加成熟、穩重而自信。我們心中充滿了期待:期待著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期待著結交各方英才,期待著更為碩果累累的三年。我們將從思考中認識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追求中收穫力量。

最後,衷心地祝願各位領導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願法學院全體同學能夠在南財大這片沃土上,收穫真知,揚帆遠航!

謝謝!

研究生開學典禮講話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11級法律碩士xx。今天能夠老生代表站在這裡,與眾多師弟、師妹們分享我這一年來,研究生生活的點點滴滴,我感到十分榮幸。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法學院研究生會以及法學院全體研究生老生歡迎XX級師弟師妹們的加入。你們的到來將會使我們這座年輕的法學院煥發出更加青春與激情。

無論我們出於何種原因選擇讀研,選擇華科,在開學伊始我們都應當思考未來的三年研究生生活該如何度過。是隨波逐流後的迷茫與逃避?還是開拓進取,在實踐中成長,在思考中創新?是擠過獨木橋後的花前月下?還是專注學習,不讓光陰虛度?是在浮躁的社會和學術風氣中迷失自我?還是潛心研究,努力培養個人的科學精神,提升人文修養,用心經營好自己的人生?這裡我想通過1,2,3這三個數字和大家分享一下。

1是樹立一個目標。經過保研、考研磨練的我們,變得更加成熟、穩重和自信。站在一個新的起點,我們的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給自己一個適當的定位,給自己確定一個目標是當下最為重要的。我們的母校華中科技大學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視為其工學的標杆,不斷為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而奮鬥,我們學院也已建設“研究型、綜合性、開放式”國內一流的法學院作為前進的目標。剛剛進入研究生行列的我們,也需要一個我們自己的標杆,它或許很偉大,或許很平凡,但是隻要我們為之不懈努力,那就並不僅僅是一個夢想,俞敏洪在北京大學新生開學典禮上曾說,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個是雄鷹、一個是蝸牛,雄鷹不是蝸牛,蝸牛也不是雄鷹,但是蝸牛和雄鷹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目標一致。慶幸的是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實現目標的舞臺,那麼你準備好了麼?

2是擁抱兩種熱情:對待學習科研的熱情,對待生活的熱情。同學們,無疑,現在是我們人生中最富有激情,也是最富有創造力的時刻。對待學術,只要我們保有一份考研時候的熱情,保有一份對知識最熱切的渴求,保有一份對理想最純真的渴望,保有一份最無私的責任感。那我們在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必將在學術領域有所建樹。這一切都源於你最初對學術要飽有最誠懇的熱愛。除此之外,我們對待生活也要始終充滿熱情。長久以來,在學校、學院領導的支援下我們有。有”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講座,有研究生會、研究生創新基金、職業發展研究會等實踐平臺。學院的研究生會、智慧財產權協會等等這些平臺都可以讓我們接觸更多的人和事,促進自己成才。

3是期待三個美好:學術成果收穫的美好,綜合能力提高的美好,華中科技大學法學未來充滿美好。與本科的四年相比,研究生生活的三年轉瞬即逝。大家一定要珍惜這三年寶貴的時光,當我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嚴謹的學術作風完成三年的學業,回過頭來再看,我們會對自己的學術成果報以會心的微笑,那是春華秋實後收穫的美好。當你們勇敢地接受這三年的歷練與考驗,積極地融入研究生生活的競爭與挑戰,豐富和充實好三年的課餘生活,臨近畢業,面對即將邁入的複雜社會,你們將會自信於自己這三年的沉澱和進步,這份自信也是美好的。毫無疑問,我堅信華中科技大學的未來會更加美好因為,今天,法學院又吸收了176名優秀的學生,你們的到來為我們這個年輕的法學院注入了更新鮮、更活潑的血液,今日你以華科大為榮,明日華科大以你為榮!

最後祝大家在1037號森林公園裡,成長成才創造新的輝煌。同時也藉此機會對在第xx個教室節來臨之際,給各位老師拜個早節!願老師們工作順利,事業有成。謝謝。

研究生開學典禮講話稿5

同學們:

大家好!

其實,研究生的開學典禮單獨舉行可能更為合理。畢竟,四年的高等教育,使你們與本科新生有著很大的區別。認真論述這種區別,可以成為一篇教育學的論文。我在這裡只講自己模糊的感覺:受過高等教育,目光遠大一些。“遠”者,認清發展趨勢,看到明天、看到未來;“大”者,關心社會利益,想到國家,想到世界。

現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伴隨工業革命興起,已有三百多年曆史。研究生教育和學位制度,如果從18XX年洪堡創立柏林大學算起,不到二百年。中國呢?研究生教育80年,學位制度21年。應該認識,正是研究生教育,將大學的功能,從單一的傳授知識擴充套件到創造知識,把高等教育帶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研究生呢,也就因此被賦予一項天職:站到科學前沿,探索核心技術。

前沿在哪裡?在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分介面,在學科專業的邊緣,在不同專業和方向的交叉點。描述前沿工作有兩個關鍵詞:“original”和“precompetition”,即“原創”和“競爭前”。研究生的論文一定要體現“原創”;研究課題應該是商業產品競爭以前的內容。

科學家、教授、工程師和企業家公認的前沿就會變成研究的熱點。判斷熱點並不難,那些優秀人才流向的地方、鉅額資金流向的專案、大量資訊交流的領域就是熱點。

兩年前,我去日內瓦參加四年一度的世界電信展,那真是電信科技、電信行業的盛大節日:川流不息的人流、價值昂貴的展臺、高學歷的講解員、高層次的報告會,讓我產生兩點感受:第一,中國電信、中國普天和華為這樣的中國公司終於在世界電信展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第二,這麼多優秀人才的湧入,這麼多資金的投入,電信註定要高速發展,北郵註定要熱、要紅、要發展、要走運。

看看北郵這幾年是怎麼越變越熱、越走越紅的。1997年北郵成為首批《211》國家重點工程學校,全國共64所。1998年,北郵招收mba研究生,全國50所。同年,北郵成為第一批遠端教育試點大學,全國共4所。去年十月,北郵成立研究生院,全國52所。今年2月,教育部批准成立網路資訊工程研究中心,全國44個。兩星期前,教育部批准北郵創辦示範性軟體學院,全國33所。近年來,先後有中外著名企業計10家在北郵成立研發中心,投資總額達3697萬元。兩年前,北郵招博士生77名,碩士391名,今年我們招收博士生210名,碩士生1149名,其中同等學力碩士研究生137名。今年碩士生入學考試中,報考北京各高校的考生數學及格率8.4%,報考北郵的考生及格率為14.8%,名列北京市第一,最高分97,他今天就坐在你們當中。(掌聲)報考北京的英語及格率25.9%,報考北郵的考生呢,35.7%。

北郵熱、北郵紅,這不奇怪,有道是,少之時血氣方剛。青年人、有能力的人當然是奔著熱點來。現在說"擴招惹的禍",那麼又是誰惹出擴招呢?校長沒這個能耐,部長也沒這個能耐,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才流、資金流惹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惹的。

正是一屆又一屆的博士、碩士生的加入,使北郵極大地提高創造知識的能力,論文、著作、專利逐年增加,質量穩步提升。去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北郵榜上有名。新世紀的北郵,有一項既定的建設目標就是“多科性”、“研究型”和“開放式”。美國卡耐基教育基金會曾經對“研究型”大學有過定義,中國教育部也在探討這個問題,不管文字的準確表達為何,我相信,研究生的數量和質量是保證“研究型”的最基本的指標。沒有研究生的數量和質量,北郵就不可能實現"資訊領域、國內一流、國際著名"。

不久前,一個記者問我,通訊行業,我國與發達國家差距有多大?我對他說,在我看來,就採用的技術講,我們並不落後。多年前我們的程控交換機普及率名列世界前茅;電信網規模世界數一數二;上個月移動網使用者已成為世界第一;採用gsm又同時開通cdma的恐怕只有我們中國,還有光纖、衛星、接入網所採用的技術,我們都不落後啊。但是問題在於,裝置是買的、技術也是買的。誠然,網路運營商可以收取使用者的錢,國際貿易中介商可以收取代理費,海關也會有進口稅收入。再說,創造就業機會,上交國家稅收,滿足市場要求,這些也都是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但是你不得不把最大的利潤收益讓給那些掌握核心技術的外國公司。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於對核心技術的掌握。

我這裡有幾組資料:第一組,1984年至1998年XX年間,中國電子行業48家研究所6萬多人,發明專利400多項。日本富士通公司1998年當年專利1萬項,技術創新方面的差距難道還不明顯嗎?第二組每百名公民中大學文化的人數,美國46.5,日本20.7,韓國13.4,中國2.7。第三組,18歲-23歲大學年齡段的入學率:美國、德國、加拿大近似100%,中國兩年前低於10%,今年擴招約12%。憑你們的高智商,應該可以得出技術發達、自主智慧財產權與高等教育具有怎樣的相關性的結論。同學們,這其實就是為什麼中國一定要發展高等教育、發展研究生高學歷教育的原因。因為只有高等教育、高學歷教育才能培養掌握高科技、探索核心技術的人才。

最近20年的經驗表明,在資訊科技領域,在電信行業,許多中小企業掌握的核心技術來自於教授指導下的研究生的成果。qualcomm和她的cdma技術是證明這一點很好的案例。qualcomm的創立人jacob曾在mit工作,後來到cusd任教授,當他的研究組發明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dma技術後,他便創立公司。qualcomm在北郵與我們也建立一個聯合實驗室,你們當中將有幾十個同學參加這個實驗室的工作。前天晚上,我接到一個半小時的國際長途,我們討論一個寬頻無線英特網接入協議,在電話那一頭的朋友告訴我,這項技術,在美國勢頭很猛、市場前景看好、大有與3g、藍芽一決高低的架勢,他還告訴我,核心技術的貢獻者中有一位是中國去的女研究生。

新世紀北郵的研究生教育一定要強調站到科學前沿,探索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北郵不僅要為培養科學家、工程師提供最好的課程,還應該營造環境,讓你們當中更多的人,具備企業家和個體科技企業經營者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北郵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上個星期公佈的全國重要學科評定的第一輪結果,北郵的4個核心學科均排在全國高校的前五名,其中通訊與資訊系統列全國第一,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列全國第二。正是這些整體的學科優勢保證研究生培養的質量。當然,我們還要做得更好,從師資到教材、從教學手段到實驗室建設。下星期起,研究生選修課表中將會增添一門英語授課的“switching&routing”,由美籍華人郭更生教授主講,他是電信院新近聘請來的。郭教授今後將有一半時間在北郵工作。全校各學院都會盡全力聘請更多的高水平師資。在這裡,我還願意告訴你們另一個訊息,上個月,北郵建立一個風險投資公司,註冊資金1億,公司名稱北郵創業投資,學校希望在你們求學過程中或畢業後,掌握某項核心技術、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由北郵創投為你們的專案投資,創辦成功的科技企業。

親愛的研究生同學們,前兩年,矽谷的人們調侃說ic有新的含義,它代表indian和chinese,現在又有人說,高科技領域,論文、專利的作者中,以w、x、y、z字母開頭的名字越來越多。這當然就是指中國人。說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不知是不是太早。但是,只要我們年青一代研究生能明白,並且在實際上站到科學前沿,探索核心技術,中國的科技進步、經濟發達就是一定的。到那時候,我們回頭看一看"擴招惹的禍"就會發現,當年的擴招對我們自己其實只是惹一點麻煩、添一點可以克服的困難。對誰才是真正的禍害呢?對那些希望中國落後的人,希望中國貧窮的人,希望賺中國黑錢的人,如果真有這種人的話。

我擔任校長三年多,迎接四屆新同學,只有今年的開學典禮是兩個典禮,於是還得多講這一次話,也許還是最長的一篇開學典禮講話,都是擴招惹的"禍"。

謝謝大家。(熱烈掌聲)

研究生開學典禮講話稿6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是xx的節日,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16年研究生開學典禮,我代表胡凌雲書記和全體師生員工,向各位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在這沁人心脾的金秋時節,xx迎來了4124名研究生新生和來自六大洲46個國家的留學研究生209人,其中碩士生3293人,平均年齡23.4歲,最小的只有18歲;博士生831人,平均年齡26.8歲,最年長一位同學48歲,這讓我想到知識的魅力與求索的執著。目前,xx在校生已近28400人,男女生比例達到3:1,其中碩士生男女比例2:1,本科生3.7:1。多年來,新同學平均年齡基本穩定,但這兩年,xx新生超過了8000人,這是一個富有青春活力和知識的群體,她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潛力,也預示著xx和國家的無限生機,需要我們共同激發和珍惜。

剛才的視訊短片《築夢xx》,給了我們很多回味與遐想。王宇和張晨兩位同學的發言很精彩;劉紅教授以鑄就月宮之夢中的研究感悟和實踐講述了導師的期待,值得各位思考。

同學們,從統計資料看,你們不僅在過去的學習和研究中取得了驕人成績並從競爭中勝出,為xx這個大家庭增添了活力;而且你們之中有一半多的同學來自外校,更會豐富並融入xx的文化和精神!你們中,還有許多我熟悉的同學,從你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你們熱愛學習、品學兼優,有許多優秀的品質,曾為自己和學校贏得了榮譽,經常在國內外科技與學科競賽中獲獎,如航空學院的郭陽和孫義成同學分別獲得歐洲大學生航模和英國航模賽冠軍,張嘯遲同學曾獲第十三屆“挑戰杯”競賽一等獎;經濟管理學院的丁麗婷同學去年獲得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一等獎,曲安琪同學已在國際會議和期刊上發表3篇論文。同時,你們還致力於社會服務和公益事業,如陳曉波、王軍傑等同學,以及17位從西部載譽歸來的支教團成員,他們剛剛獲得寧夏和新疆的嘉獎。

同學們,當今世界和中國正處於深刻的轉型期,創新驅動是當代發展的特徵。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學科交叉與融合已成為科學研究的驅動力,持續催生著傳統學科煥發新的生機,推動著國際大科學合作,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許多重大問題也愈加強烈地依賴於科技創新來解決。歷史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每一次科技突破都會催生社會生產力的深刻變革,推動著人類文明邁向新的更高臺階。歷史還告訴我們,強國崛起與發展無一不依賴其教育質量與發展能力;一個國家擁有的什麼樣的大學基本決定了其現在和發展的能力,而大學的能力則取決於其所傳承和創造知識的能力,取決於其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的競爭力。

常聽人說,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也許,很多人太在意不能輸,而較少關注如何才能贏,如何才能引領,這是一種視野,也是一種勇氣。大學如此,個人亦同。因此,如何才能揚長補短、發現並創造競爭優勢,去做到最好?我想,xx人只有追求敢為人先的與眾不同,才能把握住贏的機遇,也才能輸的少、贏得多,這需要我們轉變觀念。我認為,真正的成功更在於主動把握轉折點並堅定的前行,而不是隨波逐流的被動響應。也許,各位曾回顧自己的許多經歷,也許你會發現,經歷也是一種財富,而過往中一定會有那麼幾個人、幾件事對自己、他人和社會是那樣攸關,難以釋懷。也許,那正是一次轉折點或是改變人生軌跡的決心點。

那麼,當各位來到xx,並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你們期待的下一個轉折點是什麼?你們應該如何準備?

今天,為了使各位更好地把握人生轉折點,我用三個問題,與大家共同思考。

第一個問題,研究生階段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從人才成長規律看,25-35歲期間是人生中最富創造與激情的時期,許多科學家和著名學者的成功大多源於研究生期間的發現及其養成的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例如波動力學創始人、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的德布羅意,32歲時以“物質波理論”獲博士學位,並以此在37歲獲1929年諾貝爾獎;量子物理學家康普頓,24歲獲博士學位,並持續探索7年,發現了x射線散射效應,33歲獲得1927年諾貝爾獎。據統計分析,要成為一流科學家,沒有博士階段的嚴格規範的科學訓練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說大學生活是人生的一次轉型期,是從以獲取知識為主的被動學習到創造知識的主動學習轉變。那麼,研究生階段的標誌則是知識的應用和創造能力的轉變,是豐富想象力的築夢階段,這仍是人生的一次轉型。而你們在xx的轉型之路,將在思想的碰撞和執著中,經受質疑和實踐的考驗;你們的研究也許會在興奮和挫折中起伏,但它會鑄就你們探索的膽識和理性的思維;或許你們還將經歷選擇與等待中的困惑與焦慮,但它會使你們收穫一份勇氣與堅定。

研究生開學典禮講話稿7

親愛的20xx級研究生同學,老師們: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在清秋時節,與同學們相聚在專屬於你們的開學典禮。祝賀大家成為光榮的浙大研究生。相信你們的到來,必將可以為浙大人添彩,讓求是園增色。

同學們,每一代青年都有特殊的時代際遇和歷史機緣。遙想百年前,那時的青年作為“救國一代”,持續在明大德中擔大任,在風雨如晦的中華大地苦苦探索救亡圖存之道,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造就了可愛之中國。奮進新時代,現在的青年作為“強國一代”,不斷在立大志中成大才,正展現著磅礴向上、澎湃向前的夢想力量,以“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的使命自覺,書寫著青春之中國,如我們浙大的研究生支教團在西部地區連續開展了20多年的教育扶貧,用青年擔當在國家脫貧攻堅行動中鐫刻了浙大人的印記。

作為新時代青年群像的代表,你們也將在風雲際會中開闢大有可為的新天地,註定要在應對百年變局、託舉百年目標中演繹動人的青春故事。大家所處的世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以常態化防控為標誌的後疫情時代、以智慧化為表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等大事變持續演進,增加了發展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進一步推動了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與教育革命會聚發展。大家所在的中國,正在推進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已經開啟,人類文明新形態、共同富裕、中國一流大學群體的新畫卷已然展開。可以說,未來將是百年變局與復興全域性交織融合的未來,也是變化的世界與自信的中國交相輝映的未來。

同學們,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有自信則國家必然有自信。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於國家而言,這種自信是矢志奮鬥、真抓實幹的青年精神,來自新時代青年堅定的信念、遠大的理想和過硬的本領。於學校而言,這種自信是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的青年風範,源於浙大人內心的報國志向、創新風骨和擔當氣魄。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校聚焦既是學生又是學者的研究生培養定位,紮根中國大地辦卓越研究生教育,正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家的志氣、骨氣和底氣,讓你們在與新時代同向同行中更有自信,爭做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青年先鋒。

希望同學們增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氣,不負韶華,在奮進新徵程中成為價值引領者。“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離不開青年群體前赴後繼的愛國報國,從1981年大學生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到20年當代青年發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時代強音,無不傳遞著青年學子為國讀書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