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昆蟲記讀後感800

校園 閱讀(2W)

《昆蟲記》一書是法國作家法布林耗盡一生精力,嘔心瀝血完成的一部既真實又生動的科學性著作,由於文中引人入勝的精彩描寫,擬人化的創作手法,法布林因此被譽為“昆蟲界的維吉爾”。《昆蟲記》不僅將我帶進一個弱肉強食,不可思議的昆蟲世界,更讓我受到啟發,引我深思。

昆蟲記讀後感800

先別提作品的內容,單是法布林就足以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本是一名平凡的教師,但他卻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放棄穩定的工作,不顧家人的反對,在郊外買了一塊地,將後半生的所有時間都花在觀察研究那些我們平時視而不見的渺小生物上。他這種務實追求夢想的執著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他堪稱人類的放大鏡,耐心地觀察每一隻昆蟲,煞費苦心地進行各種實驗,一絲不苟地記錄著昆蟲每一個細微的變化。

這本書給我啟發的地方很多,但最令我受益匪淺的還是法布林那孜孜探索的精神。《蟬和螞蟻》的寓言想必是家喻戶曉吧,每一個看過著一寓言的人,大概都會為蟬的好吃懶做而髮指,對螞蟻的勤勞能幹贊不決口吧,但事實正的是如寓言所寫嗎?不,完全不是,情況截然相反。法布林通過自己的悉心觀察,告訴了我這個響亮的答案。蟬其實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歌唱家,更是一名大方仁慈的老好人,而所謂勤勞的螞蟻則是一個自私自利,貪婪無恥的卑鄙小人,當蟬將“吸管”插入鑽孔,探進樹皮,津津有味地痛飲唐汁時,一群凶殘霸道的“不速之客”正悄然到來,它們有的溜到蟬的肚子下面,有的擠進去嘬上一口退出來,然後到旁邊的枝葉上兜一圈:過一會兒又湊上去嘬,秉性溫和的'蟬不僅沒有反抗,反而用肢爪撐高身體,讓投機者們自由通行,這夥強盜中,螞蟻最不甘罷休,有的螞蟻一點一點地啃咬蟬的爪尖:還有的拽蟬的翅膀,爬到蟬背上,搔弄蟬的觸角,更有甚者,在法布林的眼皮底下,放肆地抓住蟬的吸管己的願望。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讓我們向法布林學習,身體力行地實踐這一,使勁往外拔。

解的事實,務敢實現自理論吧。

有這樣一本創造了奇蹟的書,為什麼說它創造了奇蹟呢?因為它記載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生育和死亡,而且它創造於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在那個時期,昆蟲學家的“田野實驗”是不被認可的,昆蟲學家們只是將昆蟲做成標本,睜大眼睛觀察,卻不考慮真正的昆蟲的習性與本能,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敢於衝破傳統思想的昆蟲學家——法布林。

初看這本書的題目,還以為是一本科普讀物或是觀察記錄什麼的,所以並沒有在意,只是漫不經心的去閱讀它,可當我讀了才不到一半的時候,我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於是,昆蟲的顏色是從哪裡得到的?蝗蟲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些問題久久縈繞在腦海裡,使我不得不如飢似渴的讀完了它。這本書使我受到了無數的啟發。

蟬,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雖然在炎炎夏日為我們帶來了高昂的歌聲,可人們似乎並不喜十分歡它。法布林拋開世人對蟬的看法,開始了他對蟬的研究。很快,他便發現蟬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反之,被人們授予極高榮譽的螞蟻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它們將蟬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這使我懂得看待問題時不能光依據別人對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尋覓真正的答案,並且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鑽研。

寄生蟲,這種似乎被世界上所有人所唾棄的昆蟲很快也成了法布林的研究物件。在人們看來,它們天生懶惰,靠奪取別人的勞動成果來維持自己的生存。但法布林在妥協此看法的同時也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他認為從本質上來說寄生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行獵行為。表面上是坐享其成,但實質上寄生蟲付出了勞動。他還舉了幾個例子來證明了這一觀點。為寄生蟲家族洗去了千古罪名。法布林這種求真精神使我大受感動,他不論昆蟲們曾經作了什麼,只從自己的實驗裡去真正的瞭解他們。

法布林的這部書,咋看起來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可當你深入去了解它,你便會發現,法布林不僅是一位昆蟲學家,還是一位作家!“螢火蟲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靜,沒有一點兒刺激,就像星星的光華被這隻小小的昆蟲給收集起來了一樣。讓我們懷疑天上的星星原本就是無數螢火蟲在那裡睡眠。”如此一段優美的文字正是出自法布林之手。因此,人們讚譽法布林“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書寫”。

總而言之,《昆蟲記》這部書給了我無數的樂趣與無數的啟發,我認為這是一部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的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體會和感想,一定會知道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