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情人》讀後感

校園 閱讀(2.74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情人》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情人》讀後感

《情人》讀後感 篇1

斷斷續續看了快一個月了,本來一本不算長的小說是用不著這麼長時間的,不過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中間有三個星期都沒有看,今天再看起來也完全沒有斷層的感覺。之前對於《情人》的名字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甚至完全沒有與書有太多聯絡起來,將其作為擁有較多獨立性的存在。直到再次拿起書一口氣讀完最後的幾百頁才豁然理解“情人”這個詞起著怎樣點睛的作用,修子對於愛情、對於婚姻的看法其實跟我理想中是很像的,當愛情鎖進婚姻的契約裡就很難保持愛情的純粹了,所以現在有很多婚後感情破裂的例子,我們能說他們當時都不是相愛的嗎,顯然是不能的。

在古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很短,封建意識也很濃,所以我們基本不會看到會有感情破裂的婚姻,好像之前每一對人都能從一而終,白頭偕老。而現在,人們活到六七十歲實在是太平常了,三四十年的時間裡都深刻的愛著這個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人的可能性,我想真的不是一個大概率事件。生活的瑣碎不僅能磨滅理想,更能澆熄愛情。不是說一起旅行是檢驗情侶合不合拍的有效方法嗎,一起生活能讓我們更全面的認識對方。很多時候我們愛上一個人不是愛上了他(她)的全部,我們愛上的只是一部分。所以對於修子不想做妻子只想做情人的想法我還是挺能理解的。“情人”和“妻子”,看起來似乎都覺得“情人”更好看一些(微笑)。當然,我並不是為那些有外遇的人士找藉口,也不是提倡外遇,只是想說,如果你已經對自己的愛人做出了承諾,那就別招惹承諾外的人。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是每個人都應該的。暫時就說怎麼多吧,要去吃飯了。

《情人》讀後感 篇2

“他是個強健的、身材修長的男子,有著用不完的精力。他的臉很粗獷,具有象普通老百姓的那種粗線條;掩在那雙濃密眉毛下的眼睛飽含著如此充沛的生命力,以至她不能不著迷。它們好像在舞蹈,但又彷彿被笑聲的餘音振顫著;他的嘴巴也一樣,好像馬上會爆發出勝利的笑聲,但又沒有笑出來。他給人以強烈的懸念感。”

他就是保羅。《兒子和情人》一書中的男主人公。D.H.勞倫斯細膩入微地敘述了他的青少年生活、與母親的畸戀以及和米麗安、克拉拉的愛情糾葛。這本書探討了英國下層家庭關係的複雜性。作者很注重心理描寫,把保羅的思想逐步地解剖,呈現在讀者面前。保羅自小受到母親莫瑞爾太太的鐘愛,但是父親卻對他不理不睬。他特別早熟,心裡埋藏著對父親的仇恨。而莫瑞爾太太則是個複雜的人物,她把對死去的長子威廉的愛移植到保羅身上。她對丈夫沒有一點愛情,只是把他當作客人看待。但是她極其嫉妒次子的情人,尤其是對米麗安。因為她深知米麗安要奪走兒子的精神之愛,便千方百計地阻擾,並採取冷漠的態度。而米麗安深愛著保羅,本來是不願意與別人分享的,但是她是個富於犧牲精神的人,一直在默默地等待。米麗安以為保羅在得到她的純潔後會更愛她,可惜她想錯了。保羅太愛他母親莫瑞爾太太了!直到他母親死後,他才走向了新的生活。至於克拉拉,她與保羅僅僅是肉體之戀。後來與她的丈夫複合了。

全書洋洋灑灑40萬字,其間不但插入了優美的景物描寫,而且作者把人物的內心活動與景物的聯絡寫得栩栩如生,各個人物活靈活現,呼之欲出。此書被列為英國一些大學文科的必讀書。

《情人》讀後感 篇3

頂多兩三天的時間,我就看完了《兒子與情人》這本書,寫的不錯。看完之後就發現自己睡不著了。躺了一會兒,覺得與其睡不著幹躺著還不如起來做點事情。嗯。趁著還記得到底是什麼情節,趕緊寫下我的讀後感吧。

這本書相對於《查泰來夫人的情人》而言,描寫性愛的情節要少得多,更多的是單純地敘事。小說從莫雷爾夫婦的相識講起,講到了他們之間後來矛盾不斷的婚姻,講到了莫雷爾夫人的大兒子威廉的生活和最後他的死,講到了二兒子保羅的成長經歷和他與母親特殊的感情。保羅算是書中的主角吧,畢竟書的後半部分全部圍繞他展開。他有一個很愛他的女朋友,但是他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去愛她;同時他的母親非常反對他的女友。後來保羅為了另外一個女人離開了他的女朋友,但是他也無法真正愛上這個女人。後來他的母親莫雷爾夫人得了腫瘤,她自己痛苦不堪的同時也非常折磨保羅和他的姐姐安妮。於是他們兩個人由保羅主使,給他母親服用了大量的毒藥,送走了他的母親。但是莫雷爾夫人走了之後,保羅的生命就彷彿沒有了意義。在這個時候,他的前女友願意和他結婚,拯救他的生命。但是他仍然沒有辦法完全擺脫他母親對他的影響。最後他在糾結痛苦中走向了大城市的生活。

怎麼說呢,我覺得這本小說描寫出了英國工業革命期間一個普通礦工家庭的生活。從文學上來講,勞倫斯塑造人物塑造地很好,某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是符合他的性格特徵。他的敘述很平淡,是那種細水長流的感覺。所以也沒有特別讓我覺得情緒激動,印象深刻的地方。作為牛水蓮老師提到過的作品,還是不錯的吧。

《情人》讀後感 篇4

說實話,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我並不看好,被冗長繁雜的文字和時間模糊的跨度折磨的喪失信心,我甚至懷疑過這本書的水準。但是反覆的勸慰自己,它肯定有它的獨到之處,否則也不會有如此高的成就。於是我重新整理思緒,再次進入到角色裡面。才發覺,作者之所以長篇累牘的敘述家庭瑣事和社會背景,是為了迎合她的內心感受,她想讓讀者們知道,她所有的愛恨情仇,都是基於她的生活背景。如果認識原來的我,就會原諒現在的我。

最令人感慨的就是男女主人公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在那樣的年代,他們的結合是錯誤的。但是,對於他們自身而言,是無比幸福而快樂的。然而,故事最終仍舊是個悲劇。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兩個人明明相愛卻不能在一起。那是怎樣的一種時間和空間的惆悵和折磨呢?

這本書最精彩的地方是後半部分,作者的筆鋒愈加凝練,一段段色彩凝重的自然風景把故事渲染的美麗而絕望。而男女主人公無時無刻不在承受離別的撕心裂肺和傷心欲絕。愛,不能光明正大的愛;恨,只能壓制的心底。看著揪心,摸著疼,真是無盡滄桑盡在其中啊。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妹,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我常常憶起這個只有我自己還能回想起而從未向別人談及的形象。它一直在那裡,在那昔日的寂靜之中,令我讚歎不止。這是所有形象中最使我愜意,也是我最熟悉、最為之心蕩神馳的一個形象。”

《情人》讀後感 篇5

除卻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和巴爾扎克的《高老頭》,記憶中很少讀法國作家的作品吧,這兩週抽時間讀完了杜拉斯的《情人》一書,雖不甚明白,但終究還是稍有體會。正如譯者所言,杜拉斯的作品是深澀難懂的,時間空間人物的轉換過快,往往使得讀者迷惑而不知其所言何物。

我已經老了。簡單的開頭,卻不知承載了多少歲月的滄桑,世事的煎熬,容顏的摧殘;又不知有多少的自悅自喜,心醉神迷,流連忘返,恐怕只有杜拉斯自己能夠明白其中的滋味吧。冷漠的母親,貪婪的大哥,懦弱的小哥,絕望是那麼的徹底。然而,終有一天,她遇見了自己的情人,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存不存在愛情的情人,只是知道,她需要他,而他也需要她。當白日已盡,他們在一起相互取暖,相互慰藉;有時,她會莫名覺得眼前這人像是自己的父親,但就是這樣他們彼此擁有。可是後來,他們不能在一起。港口消失了,接著,陸地也消失了。航船橫越大洋,她最後還是走了。再後來,經歷幾次結婚,生孩子,離婚;最後,他帶著他的女人來到巴黎。他給她打來電話,她一聽聲音,就聽出是他。他說:我僅僅想聽聽你的聲音。她說:是我,你好。後來他不知道和她再說什麼。故事到此為止,僅此而已,你不知還會發生什麼,但那不重要了,是吧?畢竟往事已成追憶。總體來說,小說大多關於愛情、死、希望這些觀念。沒有愛的愛情,愛的物件便變成了“物”。“繼而引出極度的痛苦,深可悲慼的情景,而運筆又偏於枯冷,激情潛於其下,悲劇內容既十分沉重又瀰漫全篇,很是低沉悲傷。” ——王道乾

《情人》讀後感 篇6

今天我閱讀了《意外的情人節》這本書,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課間休息的時候,小熊妹妹和它的夥伴們正在跳繩。忽然,小熊妹妹最討厭的比利走了過來,它跟小熊妹妹一起跳繩,比利不小心被繩子絆倒了,幾個人摔做了一團。小熊妹妹正想去追比利,突然,上課鈴響了,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教室。珍妮老師說:“同學們,情人節就要到了,我們要舉辦一場情人節派對,大家要互相贈送情人節賀卡。”“太棒了!”全班同學都歡呼了起來。小熊妹妹想:“我該給最討厭的比利送什麼樣的賀卡呢?

等回到了家,小熊妹妹想:“我該給比利的賀卡上寫什麼?是玫瑰花是紅色的,紫羅蘭是藍色的。你這樣的大傻瓜是沒人要的。還是水仙是黃色的,玫瑰是紅色的。腦子進了水,我也不會要你的。”“你在想什麼?”熊媽媽問。小熊妹妹說:“我只是在想要送什麼樣的情人節賀卡給比利。”熊媽媽問:“比利是你的朋友嗎?”小熊妹妹說:“不是朋友,我跟他有仇。”小熊妹妹開始做賀卡了,它在賀卡上寫:怪物可以是奇形怪狀的。但要說最嚇人的,那就非你莫屬了。猜猜我是誰?

然而,當比利開啟賀卡時,小熊妹妹卻忘了看,因為在它收到的賀卡當中,有一張讓它驚他不已,那張賀卡上掛滿了愛心和鮮花,上面還寫著:你願意跟我做朋友嗎?這時,比利走了過來,它說:“小熊妹妹,這是我攢了幾個星期的零花錢給你買的賀卡。”小熊妹妹很驚訝,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說了一聲“謝謝”。第二天學校開會,它們兩個坐在了一起。

讀了這個故事我學到了人雖然有壞處,但是也要看別人的好處,就像小熊妹妹和比利一樣,比利最後不是變好了嗎?

《情人》讀後感 篇7

《兒子與情人》是英國作家勞倫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中的父親莫雷爾是一名礦工,遇到其妻子兩人相愛並結婚,但婚後不久,由於長期的沉重勞動和煤井事故使他脾氣暴躁,夫婦兩人經常發生爭吵,慢慢發覺原來兩人之間的愛情只是曇花一現。母親開始將自己的全部感情都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一開始,母親最看好長子威廉,希望他能出人頭地,但是威廉在去倫敦當律師的時候過度勞累致死。大兒子去世後,莫雷爾太太則把全部希望寄予在小兒子保羅身上。圍繞著保羅的除了母愛,還有和米莉安、克拉拉的愛情,在戀愛的過程中,保羅因一直愛著自己的母親而無法真正地愛上其他女人。他和米莉安興趣相投、漸漸擦出火花,然而米莉安想在精神上佔據保羅使他喘不過氣,莫雷爾太太也對她沒有好感,保羅進退兩難,最終放棄了米莉安。和米莉安分手後,保羅又與克拉拉相戀,但兩人之間的愛情不是靈魂的結合,只是肉體上的狂歡,短暫的激情過後註定要破滅。

母親在保羅的身上傾注了太多母愛以至於這種感情變得畸形,一定程度上也在摧毀保羅,在母親的影響下,保羅無法做出自己選擇、走自己的道路,一直到母親去世,他才掙脫束縛,真正長大。

小說除了描寫這一畸形的感情,還批判了英國工業社會中的物質文明,強調人應堅持原始的本性。

《情人》讀後感 篇8

《情人》上海譯文出版社(20xx年8月1日),譯者王道乾。本書講述了:瑪格麗特·杜拉斯是法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記者和電影藝術家。本書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筆觸深達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隱祕的特質,催人深思。小說中自始至終湧動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寫作技巧,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這部小說是一本震動過巴黎的書,一本震動過世界的書。是屬於瑪格麗特。杜拉斯纏綿悱惻的書。

故事開篇:"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在風塵的歲月長河裡,杜拉斯回眸自己年輕時的戀情,無限的滄桑盡在其中。往事在七十年在時光隧道里,既清晰又朦朧,那是一場刻骨銘心的愛,一場孤獨絕望的愛,一場令人痴迷、令人心醉的愛,那是一個少女的初戀。

這並非杜拉斯所寫的《情人》,而是杜拉斯晚年的小情人所寫的回憶杜拉斯的。他們的年齡相差很遠,但愛卻很深很濃。

楊·安德烈亞——杜拉斯生命中最後的也是陪伴她最久的的一個年輕情人。

晚年的杜拉斯酗酒很厲害,到了無法自制的地步。是楊讓她遠離了酒精的侵襲,恢復寫作的能力。據說,杜拉斯去世後,楊也隨之悄然失蹤,彷彿一根飄逝的葦草,與杜拉斯演繹完一場堪稱“經典”的愛情之後,他的生命的熱度也隨之消失。

《情人》讀後感 篇9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意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就是這段《情人》的開頭描寫,讓人忍不住一窺究竟。杜拉斯最出名的小說,電影由梁家輝主演。一直想看,但一直拖延沒看,這次讀書小組裡開始閱讀這本書,一開始,我是欣喜的。可是才看下去,我就開始崩潰了,這是什麼玩意!看得很吃力,人稱的隨意更換,時間線各種錯亂,零零碎碎的句子描寫,各種大長句,真的讓人看得崩潰,而且很失望。才看了百分之七就放下了,今天到截止時間,要交讀書筆記了,我才耐著性子繼續看下去。

直到半小時前這本書看了百分之八十,我都是厭煩了。可是最後的一章,我居然開始能跟隨小說了。前文不斷描寫的各種回憶,無能母親,暴力的大哥,懦弱的小哥哥,這些角色的描述和回憶都非常多。對於真正的情人,那個中國男人卻描述很少。可是最後一章,他們分別之時的場景描寫,卻讓我心醉。

這本書這麼出名,真的是有道理的。讀完之後的感受一時無法形容,讓人驚歎於作者的文筆。那種無力、絕望、悲慼之感撲面而來。突然你就原諒了前文的種種混亂的回憶描寫。直到分離,她才知道,她是愛他的。可是,一切已成定局,不是麼。最後的那個電話,那時她已老去,他卻還愛著她。他根本不能不愛她,他說他愛她將一直愛到他死。這時你再回想起那些散亂的回憶,你卻好像融入到她的愛情,她的一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