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幸福的種子》讀後感4篇

校園 閱讀(1.67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幸福的種子》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幸福的種子》讀後感4篇

《幸福的種子》讀後感1

在上繪本講師課之前,我曾聽過某位講師在線上的繪本講讀課,當時雖然反覆聽讀老師在線上講繪本是多麼的重要,也是親子溝通中的重要工具。可實際上我依然沒有真正的體會到繪本存在的深刻含義。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當時選擇了陪伴孩子,並將繪本作為最最重要的陪伴方式保留在我們日常的溝通片段裡。

在講師課程之後拿到了《幸福的種子》這本書,我一方面懊惱自己沒有早點深入接觸圖畫書的書籍,以至於浪費了很多曾經寶貴的讀圖畫書時光,一方面又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幸運,為了一直以來的堅持。

母親存在的意義

作為一名單親媽媽,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一直是我最大的難題,曾經有過放棄每日陪伴孩子的念頭,但依然會珍惜每日哪怕只有短短五分鐘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時間。直讀到鬆居直老先生的書後我深深的慶幸自己做過的決定。

“在孩子看圖畫書之前,先對他每年說話,對他們唱歌吧!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到母親在他的身邊。母親才是嬰兒生存的最大力量和依靠,所以母親應該用溫暖、輕柔的愛撫和充滿感情的語言來養育寶寶,而圖畫書則負責把詞彙的種子一粒粒地播入母親犁好的心靈土壤中。“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安全感註定會比其它的孩子更加缺失。但是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堅定的陪伴,和孩子共讀一本本溫暖的圖畫書,無疑是我們每日生活中最重要的儀式,它雖然比不上強心劑,卻溫潤地緩緩地滋潤著孩子日益成長的內心,讓孩子堅定無論何時何地媽媽都是他最大的依靠。

豐富的語言體驗

曾經的我一直以為圖畫書就是需要有一定的字,向幼兒傳達各種知識。但鬆居直先生認為,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它是用來感受快樂的。所以父母們在讀圖畫書之前應該靜下心來,注視孩子的臉,想想這本書能給孩子帶來多少快樂,然後抑制住教育孩子的衝動,設法讓孩子融入書中,獲得真正的喜悅。

不知道有多少位媽媽曾經像我一樣,因為有時候工作太忙,將當日睡前的閱讀視為一種任務,迅速或者乾巴巴的將書讀過一遍,就匆匆的催促孩子趕緊睡覺,甚至於為了抓緊時間,我不願意繼續和孩子討論書中的情節。就這樣,我硬生生的折斷了孩子/我/書之間的溝通,孩子無法真正從這個活動中獲得喜悅,也得不到溫暖的迴應,更無法溝通。現在回想起,當我們時間充裕時,緩緩地沉浸於書中的圖畫和情節裡,主動向我表達他的想法時,孩子的表情才是真正的滿足。他甚至會常常的拉著我的手說,“媽媽這本書是買的還是借的啊?我好喜歡呢!”像讀到類似14只老鼠系列書,他會主動的跟著我的語言扮演起小老鼠;看到《生氣湯》、《菲菲生氣了》他也會模仿爆發的火山,大吼大叫的樣子來表達他的理解。這是隻有父母自己用心的念讀圖畫書,才能帶來的效果,也只有這樣就能使孩子擁有豐富的詞彙,成為內心充實的人。

傳遞親情的橋樑

幼兒最大的財產是健康、親情和語言。如果有人經常緊緊地擁抱他,用溫柔的聲音對他說話,孩子就能通過肌膚的接觸和語言的交流,感受到親情。

在崔老師的有道VI群曾看到一道育兒題。兒童的成長環境會影響兒童心理,哪些情況對兒童的心理影響會更大?其中孩子發起的話題少於20%會使兒童偏內向。因為兒童成長的心理環境更多的來自父母營造的家庭環境,父母與兒童在家庭中話語的溝通佔比最重要,而媽媽對孩子有80%以上的時間是語言交流。如果父母對兒童的回覆陷入更多命令和要求中,那麼會讓兒童遮蔽掉父母的話語,因而更有傾向成為一個內向的人,這個時候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果有一本有趣的圖畫書,那麼孩子和大人之間的話題將源源不斷,孩子也可能會發起更多感興趣的話題。

到現在,一直然讓我驕傲的是孩子非常體貼我,我想這和從小就溫柔的抱著孩子和他一起看書,一起玩要有關。這麼多年碴磕碰碰的慢慢走來,我經常感恩,雖然有著那麼糟糕的經歷,雖然彷彿全世界都拋棄我了,可是依然有一個溫暖的孩子。我們可以在空蕩蕩的家裡一起讀著喜歡的圖畫書,哪怕下一刻迎來家中的狂風暴雨,但在那一刻我們知道旁邊還有愛的人,那一刻我們就是溫暖的。擁抱成為我們每天最重要的儀式,彼此會說著今天也要開心哦!這就是語言的和擁抱的魔力。

圖畫書的價值因人而異

講圖畫書的人能決定圖畫書的最終價值。無論多好的圖畫書,如果講的人態度數衍,那麼就無法傳達圖畫書的精神。所以一個講畫書的人如果能做到:

與好的圖畫書產生共鳴、充分理解書的內容、自得其樂。

只有做到以上幾點,這樣才能將更豐富的內容傳達給孩子,同時察覺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我相信我也將努力銘記這幾點,願我們親子之間的豐富語言交流,成為家庭最大的財富。

《幸福的種子》讀後感2

《幸福的種子》是我的一個做童書編輯的同學大力推薦的。她說這本書對她的影響特別大,是她職業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本書。

後來趁著噹噹打折買來,特別薄薄的一本,經常把它放到隨身的包裡,打算有時間的時候看,但是將近一年時間過去了,最近才逼著自己看完。其實,只要集中精力,兩三個小時就能看完的,拖延症晚期患者真是無可救藥。

書的作者是鬆居直,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整本書看下來的'感覺,可以借用 序言作者文中的話“其著作不那麼系統化,不那麼條分縷析,不那麼引經據典”,雖然有章節之分,但是要從中提煉每個章節的主題思想還是有點困難,因為其全書都在翻來覆去的闡述那幾個核心思想,但是書讀起來很舒服,一如序言作者所說“那些娓娓道來的話語,讓人覺得更可靠”。

作者從其親身經歷來引入話題,成年後的自己,對嬰幼兒時期媽媽讀過的圖畫書、搖籃曲、兒歌等記憶猶新,重新讀或唱的時候有溫暖快樂的感覺,而對上學後老師要求記憶和背誦的文字或歌曲卻沒什麼印象,經過思考,其認為“快樂”與否是問題的關鍵。如果不是伴隨著心靈的滿足,不管是歌曲或者詞彙都很難留下記憶。

所以,這本書,通篇都是在闡述,家長應該充滿愛意的為孩子讀圖畫書,讀書時候最好是抱著孩子,跟孩子有肢體接觸,讀書時不應有任何功利性,只是為了享受有趣的故事,這樣的場景會永遠的留在孩子的記憶裡,對孩子心理和心智的發展都有積極作用。同時他指出,哪怕孩子已經會認字了,也可以繼續給孩子讀童書,因為大人擁有較豐富的人生體驗和讀書經驗,在閱讀時能充分體會作者的心情和思想,能這麼深入解讀圖畫書的人,如果滿懷愛心地念書給孩子聽,能將文字轉化成生動、溫暖的話語,並讓這些話語傳入孩子的耳中和心中。這種言語的體驗和心靈的溝通,是孩子自己看書時無法體驗的。

當然,在書中,鬆居直也很明確的提出了什麼樣的圖畫書才是好的圖畫書。圖畫書的插畫最重要的是“能否充分的表達故事”,“形”重於“色”,畫的可愛和顏色鮮豔不是好的圖畫書必備的要素。同時,圖畫書文字的好壞,必須用耳朵聽聽才知道,聽起來歷歷在目的圖畫書才是好的圖畫書。此外,他還指出,好的圖畫書還要圖文一致,插畫應該比文字的描述更豐富、更正確。當圖文完全一致時,孩子會滿懷信賴的進入圖畫書的世界。

關於如何閱讀一本圖畫書,鬆居直還指出,讀圖畫書要從封面、封二、扉頁、正文到封底,仔細閱讀每一幅插畫。大人習慣從有文字的地方才開始看,這樣可能會遺漏非常重要的部分。

上面這些觀點,毫無疑問幾乎是沒有爭議的。書中還有兩個觀點,一個是迪士尼出版的圖畫書,一個是關於圖畫中的殘酷與幽默,作者的態度很鮮明,但是估計讀者中會有爭議。

對於迪士尼出版的圖畫書,鬆居直是持完全否定的態度的,甚至能從他的語言中讀出對這類圖畫書的厭惡。他認為,這種圖畫書是原著的簡寫版,”抽掉了世界名著的精髓,擅自改編,作出與原著內容似是而非的東西“,”使原著精神完全變質,把原本可以激發孩子豐富想像力的藝術創作,搞成追逐市場的廉價商品“。

關於圖畫書中殘酷與幽默。鬆居直以《三隻小豬》的不同版本結局為例,拿出專門的章節來討論,到底哪個結局更好。第一種,小豬和大野狼成了好朋友;第二種,大野狼被燙傷後落荒而逃;第三種,大野狼死了。鬆居直考證了,英國童話原著中的結局就是當大野狼從煙囪滑下來時,小豬趕緊開啟鍋蓋,把大野狼咕嘟咕嘟地煮了,當晚飯吃。他認為這種結局最符合邏輯,而且充滿幽默感,小孩子們也最喜聞樂見。前兩種結局是大人基於教育上的考量而設計的,小豬和大野狼成為好朋友,摒棄前嫌,團圓的大結局會對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大野狼最後逃之夭夭的結局,則是擔心把大野狼殺了,會太殘酷,對孩子不好。但是,鬆居直認為這種篡改的結局,是不符合邏輯的,小孩子可能會覺得受到了愚弄。

我傾向於認可他的觀點。從迪士尼圖畫和《三隻小豬》的例子,倒是更可以得出“讀書還是要讀原著,儘量少讀精簡版本”的結論,二手知識永遠不如一手知識來的精妙。

書末還附了鬆居直推薦的圖畫書的名單。

我家哥哥小的時候,更喜歡認知類的圖畫書,故事類的他看的不多,而且由於認字特別早,三四歲就獨立閱讀了。所以在哥哥身上,鬆居直推薦的這種抱讀、共同體驗美好故事的經驗並不是很多。

妹妹現在也到了看繪本的時候,她比較喜歡坐在我的腿上,一起看繪本。於是我們一起看了好多哥哥小時候買來卻沒怎麼看過的繪本,也一起看了很多新的繪本,確實有不少鬆居直說的,大人看著很一般,但是孩子卻特別喜歡的圖畫書,另外,真的靜下心來看,發現很多繪本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細節,有的色彩搭配看起來真的很美。

珍惜可以共讀圖畫書的時光吧。

《幸福的種子》讀後感3

看了部分《幸福的種子》,雖然沒有都看完,但是對於裡面的有些話還是相當有感慨,回想起女兒小時候根本不愛看書,把書當作用來撕的玩具到現在喜歡看書,各種書籍都涉獵甚廣,有些書可以一看再看,不禁覺得自己很是慶幸,每次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不算太遠時就能及時迷途知返,虛心總結,最後做到快樂閱讀,快樂學習,還培養了親密的母子關係,並同兒子一同進步,一同成長。

“圖畫書對於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做到很難。曾經買來的書都是關於怎麼開發孩子智力,培養孩子這方面那方面的能力的,勵志的,成長教育的。這些書到現在大部分都還很新,因為大人孩子其實都不愛看,出於大人的功利性卻不得不看,但由於短期不出效果的,這就需要堅定的信仰,還需要一種近乎苦行僧修行的堅韌–這樣斷斷續續,鬆一陣緊一陣,發現這種看書實在是很痛苦的事情,小小的孩子有一次竟然說,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當小孩是最糟糕的,因為當爸爸媽媽,還可以訓小孩。當時,這些話,如當頭一棒。回想我的童年,充滿著快樂的記憶,而我,又想給我女兒什麼樣的童年?學習,不應該是件快樂的遊戲嗎?“識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讀書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讀書”------想想那些愛看書的孩子,一定是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了。而女兒不愛看書,也是因為我讓他讀書的目的不單純吧。反省之後,靜下心來,換種方式,找一些他愛看的書,每天晚上睡覺前半個小時都是母子倆摟在一起,坐在床上看書講故事的時間,讀後感《《幸福的種子》讀後感》。那個時候,女兒有問不完的問題,有的故事要求你一講再講,一看再看。不知不覺中,到了五年級下學期,她的各種詞彙生字量都大增,好像是由一個量變到了質變的過程,然後自然而然變得愛看書了。而這段睡前時光,也成了我最幸福的時刻:時光安靜,內心充實,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都在我的身邊。

想起自己小時候如何沉迷於小人書,連環畫,她爸爸就去舊書攤給他收集了很多連環畫。有些經典之作,如《楊家將》,《岳家將》等,果然孩子愛不釋手,而我們也經常和她搶著看,重溫了一把當年的樂趣。注視著孩子的臉龐,體會著這本書能帶給孩子多少快樂,然後抑制住教育孩子的衝動,設法讓孩子融入書中,獲得真正的喜悅,並在與孩子看同一本書的過程中,與孩子交流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進一步瞭解孩子的內心,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讓一家人在同一條路上攜手並進,真的是很快樂的時光。

可惜的是,大人總過於小視這種快樂,總是忙忙碌碌還認為自己是為一家人的幸福在忙碌。於是等他自己愛上看書後,我陪他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很多的事情要做啊,你能不能自己去看書?”逐漸變成了我經常說的話。是的,我經常要加班,是為了給家裡掙錢;我還要買菜做飯,是為了讓家人吃好;偶爾得閒,我還需要有自己的一小會兒時間與空間與朋友煲煲電話粥,看看自己的書,不想被打攪。還美其名曰為“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其實這一切,哪裡比得上跟她一起分享他的世界的重要?給他做一頓好吃的,哪裡比得上與她一起看一本好書給他帶來的快樂多?那個時候,我不知道。我認為,給孩子買她愛看的書,就可以了。看到孩子津津有味的在那裡看書,一點兒不來打攪你,覺得真好。

那麼發現了,就得糾正。但是我知道,如果我心急或者不安,只會影響孩子讀書時的情緒,我強迫給她看我認為有用的書,或者通過說教灌輸好好學習的思想,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不是很有用了,說不定還物極必反,激發他的逆反心理。“父母一個勁的催促孩子讀書,不但毫無意義,而且有害。閱讀是一種樂趣,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身邊應該佈滿有趣的書,而不是父母認為對孩子有用的書”。這個時候,我沒有粗暴的剝奪她看她愛看的書的權利,《紅貓藍兔七俠傳》,《舒克和貝塔》,她依舊可以看,但我會與她一起看,還進行適當的討論,但有意識地減少這類書的閱讀,而且根據他好奇心強,好問問題的特點,逐漸引導他去看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書,從而進一步促進她的思考,並且體會閱讀的快樂。

有了這些體會,去買書的時候,就有了簡單可行的法子,那就是她挑一些書,我挑一些書,然後我把她挑的書過濾一遍,她把我挑的書過濾一遍,最後留下的是我們都認為好看的書。當然這個最後結果,是一個和諧的商量出來的結果。回家後,買來的書,我們必然一起看,並興致勃勃地交流。我想用這種方式,傳遞我們之間的愛和理解,讓幸福的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芽,那麼縱然他現在有點淘氣,有些頑皮,有時也犯錯,但終究會長成良木。

《幸福的種子》讀後感4

剛剛終於把班裡老師推薦的《幸福的種子》看完了。仔細的看完了這本書,只能說受益匪淺,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一直以來我都很羨慕那些小小年紀就識字很多,懂很多知識的孩子,也很佩服他們的家長。更主要的是我希望姚雨涵也能那樣。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我就曾經設想過怎樣教育,但是由於種種的原因,我一直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於是我們下班回家之後,我儘可能的陪他,也更加註重對他的教育,甚至有時候嚴厲到了苛刻的地步。但這也使我一點點的走進了一個誤區。

其實一直以來都知道親子閱讀的重要性,而我,從自己的成長學習經歷得來的經驗就是“多讀書是件好事,至少不是一件壞事情”,於是我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孩子應該看什麼樣的書,或者說我自己以為我是從孩子的心理去考慮他想看什麼樣的書。但是說實話,每一次給孩子買書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因為很多次我覺得姚雨涵會喜歡的書,他卻沒什麼興趣。看了很多關於“讀書”的文章,也聽到很多家長談到親子閱讀的體會,很多孩子都是從讀書中認字、學到各種知識,但姚雨涵有些不同。一開始我也抱著這種想法,希望他能通過看書認字、學知識。給孩子買的書也是圖文並茂,其中一部分是各種各樣的啟蒙教育書籍,比如:思維起步訓練、右腦開發等等這些以各種習題出現的書籍。除了其中一本《十萬個為什麼》很喜歡外,其他訓練類的圖書他不是很有興趣,而我買的書籍中很多是根據朋友或者其他家長的推薦買的,現在想想可能有些盲目,因為孩子不一樣,正如天下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不同的孩子可能喜歡不同的書,不同年齡的孩子也會喜歡不同的書。而我選擇圖書的初衷和閱讀的方式現在看來也不是很正確。

好在我看了《幸福的種子》————“圖畫書對於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我想,不僅是圖畫書,其他的書籍也是一樣的道理吧。就像作者所說的那樣,想一想留在我記憶深處的語言體驗,不是自己上學時所學到的,反倒是小時候媽媽抱著我給我講的故事,還有那些淘來的“小人書”,以現在的眼光,可能有人認為那些小人書實在不能算是好的讀物,但是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看著小人書時的快樂和滿足。“請父母先靜下心來,注視孩子的臉龐,想一想這本書能帶給孩子多少快樂,然後抑制住教育孩子的衝動,設法讓孩子融入書中,獲得真正的喜悅”——這就是我最大的體會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想想也是,到目前為止,姚雨涵喜歡的書是一套噼裡啪啦系列的書籍和《我愛洗澡》、《猜猜我有多愛你》這些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字很少,圖畫簡單又豐富。儘管跟同齡的孩子相比,孩子認字不多,懂得也不多,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他“天真爛漫”的表現吧。而我也會盡力地把一顆幸福的種子播種在他的心裡,慢慢的發芽、開花、結果。

下面是我看了《幸福的種子》後,頗有感觸地句子:

1、“真正能夠讓孩子喜愛的書,大人也會樂在其中。如果不瞭解孩子們喜愛的圖畫書中究竟哪裡有趣,就當然無法進入孩子的世界。”

2、“母親喜歡看圖畫書,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對圖畫書產生興趣。因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一定想知道書裡到底寫了什麼,讓母親這麼愛不釋手,所以會反覆詢問書裡的內容,要求大人講給她們聽。這可以說是引導孩子讀書最有效的方法。”

3、“讀書不等於認字。能夠真正理解書中的內容才算是讀書。”“識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讀書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讀書”——————想想那些愛看書的孩子,一定是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了。姚雨涵不是很願意看書,我曾經努力過好幾次,試圖激起她讀書的興趣,但是現在想想可能我要他讀書的目的不是很單純吧。開始的時候是為了豐富育兒生活,陪他一起講故事,後來因為他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就想通過讀書來培養他的注意力;再後來就想通過讀書增加他的識字量和知識量,也許因為我的失誤,讓他錯失了體驗閱讀的快樂的機會。

4、“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自得其樂的閱讀,有的孩子還需要大人從旁協助。讀書不是賽跑,不能以快慢來決勝負,如果母親心急或者不安,只會影響孩子讀書時的情緒。”“父母一個勁的催促孩子讀書,不但毫無意義,而且有害。閱讀是一種樂趣,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身邊應該佈滿有趣的書,而不是父母認為對孩子有用的書。這樣,孩子才能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儘可能去製造大人和小孩一起讀書的快樂氣氛,因為這是最好的閱讀指導。總之,對孩子而言,閱讀應該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