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皮囊》讀後感15篇

校園 閱讀(2.33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皮囊》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皮囊》讀後感15篇

《皮囊》讀後感1

一個看似平凡的書名,背後卻包含著那些並不簡單的道理。——題記

本書作者蔡崇達,1982年生,閩南人。是韓寒口中的“寫作高手”,其好友天王“華仔”也推薦此書。皮囊是作者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

在第一章中,作者介紹了他的阿太——一個活到99歲的“很牛”的人,一個脾氣古怪的老婦,雖然阿泰很絕情,但卻是作者心靈的歸宿。讀完這本書已經很久了,但我始終記得作者的阿太所說過的一句話:“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八章的《天才文展》。“天才”打上了引號,因為他並不是所謂的天才。本章節主要講了幼時作者黑狗達在病時與文展一起玩耍。從文展的一言一行中我能看得出他是一個很有主見、很有想法的人,也是因為文展的話,讓黑狗達的病漸漸好了起來。

文展總是是在為未來做打算、訂計劃他做什麼都很努力。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甚至在學習上還總是精打細算的,各科的成績都要和自己預想的一模一樣,而且是以訓練自己的領導能力為目的,才願和小夥伴們玩的。

但是他即使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不知道將會得到什麼。他不斷地打算、不斷地準備,結果就像故事《貧富生取經》一樣,最後能取到真經的不是在一直籌備猶豫的富僧,而是一下定決心不再後退的貧僧。一次次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自己的計劃永不會趕上自身或現實的變化莫測。這樣的患得患失,是導致他最終變得越來越迷茫,越來越頹廢的文展。文展並不是一個天才,他最後說過的一句話深深震撼到我的心靈:“對不起,其實我也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麼厭惡你。你說,憑什麼是你?為什麼不是我?”這句可能是對彼此命運的拷問吧。這個故事也給了我人生的啟示:生活永遠是不盡人意的,也許努力了。你會失敗,但是你若不努力、放棄,你一定會失敗。

《皮囊》這些刻在骨頭裡的故事裡,有那些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

《皮囊》讀後感2

《皮囊》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對我來說,印象深刻的是阿小和阿小以及天才文展。阿小羨慕另一個阿小,模仿討好而又卑微,以前我也有這種思想,一直用一種矛盾的心理面對著這樣的自己。一方面覺得自己丑陋,一方面又覺得這是值得的。偌大的城市,充滿焦灼感的生活,每次走在地鐵擁擠的人群裡,我總會覺得自己要被吞噬,覺得人怎麼都這麼渺小。而在小鎮,每個人都那麼複雜而有生趣,覺得人才像人。香港阿小經歷的所有一切,都是過渡的,無論生活、友誼還是情感。我害怕看到老家阿小的這個樣子,他會卑微到,讓我想起自己身上的卑微。很多人腦子裡都偷偷藏著很多個世界。

有人真可以用務虛的方式,活出我想象之外更好的人生。

在不知道怎麼生活的情況下,我會採用的是一種現成的、狹隘的、充滿功利而且市儈的邏輯——怎麼能儘快掙錢以及怎麼能儘量成名,用好聽的詞彙就是所謂“夢想”和“責任”。

作者說的這些話,也正是我所理解的。活著是為了什麼呢?房子車子票子面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而來呢?每一個人都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拼搏著,為了讓自己體面舒適一點,每個人都用盡了全力。皮囊下的你,靈魂還安好嗎?

《皮囊》讀後感3

一口氣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記不得是怎樣隨手在微信讀書裡翻到的。剛讀幾行,就被吸引住了。我義無反顧的一路閱讀,微信讀書記錄,一共花了五小時十分種。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他硬氣的、頗有見識的阿太。勤勞能幹、而帶點小倔強和小任性的可愛母親。愛交友,豁達卻又總受病痛困擾的父親。那些天才的,很有思想的阿小們。敢為人先卻不被世俗接納的陳美麗。活在理想幻象中不肯面對現實,最後被現實無情撕裂的大學同學。還有善於反思,細膩敏感的阿達。他們都讓我感動。

在《我的神明朋友中》,母親一次次地去神明處,帶著點小任性地討要預言、討要說法,真是把我樂壞了,同時一個堅韌而又可愛的母親形象,噴薄而出。《厚朴》讓我再次審視青春與現實的連結。《海是藏不住》,讓我反思孩子的教育問題。《阿小與阿小》、《天才文展》,讓我瞭解了少年們成長時的迷茫與追求。

全書大部分都是描寫阿達的家庭瑣事,至親友人,讀來卻全無瑣碎煩悶之感。反倒覺得,人物性格立體,節奏有張有馳,剖析深刻真誠。我想這與阿達強悍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跟隨著阿達的描述,與他一起深入、思考、剖析,深深地被觸動。

《皮囊》讀後感4

我想,皮囊或許是靈魂來到世上的一件附帶的工具。一顆心永遠是無處安放的,一具軀殼承載不動,卻總能成為有形的桎梏,高於皮囊的存在是你,能被困住的是你,能掙脫出來的也是你。

黑狗達看過很多人離去,彷彿看著一具具皮囊又變回了物品,直至到灰燼。有扔下皮囊這個包袱的阿太,從此來去自如;有重病房想看煙花的病人,在掙脫皮囊的路上看到煙花;還有最堅強的父親,不再中風偏癱。剝去生與死,就好像的一個靈魂用舊了皮囊,想回到從前的地方更換。這樣看來,生生死死,生命的誕生和流逝,都能淡然。我們本來是多麼的輕盈,來去不著痕跡。從此人生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靈魂,使用著附帶的皮囊給彼此留下羈絆,向世界留下屬於他的過往。我們終究是無處安放,不然為何要換去皮囊。

我們錯過很多的人,也有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已經錯過了。我們自以為能“看見”很多人,卻不知道“看見”的到底是真心還是假面。愛我們的人來不及去珍惜,喜歡我們的人又經常會錯過,自以為能挽留的人最後只能說出一句告別,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是不是我們太過矯情,沒有的最想要,得到的不珍惜?是不是我們的本質就如此貪婪,被慾望填充?香港的阿小沒有過上想象中大城市的生活,自由主義的厚朴步步迷失,文展再也沒有那般天才,去面對現實的落差。他們最後都因為種種原因碌碌無為,曾經想要的太多,現實給不了,自己也實現不了,終究成為這個社會中無處安放的人。

《皮囊》讀後感5

皮囊這整本書由十五個短篇組成,每一篇都給我深深地壓抑感並且會帶來長久的沉思。

文中父親的病重,母親執意建房子執意向神明傾訴執意做的所有事,可憐的阿小和阿小,瘋狂的文展以及最後作者對自己的發問都讓我對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有特別多的思考。

想得最多的是自己未來要過生麼樣的生活,文中滿滿的都是對城市慾望氾濫,感情缺乏的吐槽。作者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彷彿甚不滿意,說自己是攀著理想並且拿責任做藉口不斷逃避真正的生活。

可是真正的生活真的像作者小時候那樣嗎?認識家鄉的每一塊石頭,並且被家鄉的每一塊石頭所熟識;街坊鄰里間即使在臺風來襲的時候也會幫忙攙腿腳不便的人回屋;早上起來可以騎著摩托在街頭巷尾竄來竄去……

或許是因為作者已經走出去了,他見過了大城市的方方面面,有好的也有壞的。那對於還不曾嘗試過這種生活的人呢?

於我來說,城市or鄉村;匆匆忙忙or平平淡淡依舊有待考慮,依舊是未知數。《皮囊》沒能給我一直的問題做出解答,但是他的想法對我未來選擇的形成應該會有影響吧。

之所以說是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是因為我覺得很多人在這本書裡得到的啟示與我相差甚遠吧。翻到最後,我在最後一頁發現了馬塞爾普魯斯特的一句話: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甚得我心!

這篇讀後感有點錯亂,不過是真心推薦《皮囊》這本書,很久沒有這麼喜歡過一本書啦!

《皮囊》讀後感6

在世俗的地方世俗的時間看著這本看似世俗之人寫出的世俗之書,多少對自己,對人生也有點感慨的,想到了之前超人介紹的一部電影《甜蜜蜜》,很老的一部電影,但是很好看,一生很短,留給自由的你只有幾十年,一生又很長,因為變數太多,而你又不得不一個一個去慢慢感受,我在高中的時候就曾經幻想過我過完一個普通甚至平庸的一生,但是心中又有另一個念頭告訴我,還可以換種方式去生活。見的多了,想的多了,之前有一個30多歲的人和我一起面試同一個崗位,當時我們在一起聊天,後來聊到年齡的時候他就說了,他可能是年齡最大的'了,可能他覺得我們會看不起或者不理解他的情況為何這麼多年還要和我們面試一個執行崗位,我看出來他準備要解釋的時候,我就說了,我理解,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雖然只是說了這一句話,但是我想到了很多,我想到了他可能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就像我也沒有多好,有的人可能一帆風順,但有的人一定要經歷些什麼。只要保持樂觀,開心,不放棄,積極向上就行了,畢竟不管是誰,也只是一個人。

《皮囊》讀後感7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外婆和我說的是艱難歲月,爸爸和我說的是苦中帶甜,而我自己的故事還沒開始~

在看了《皮囊》前幾章時,我算了一下作者蔡崇達的年齡,今年36歲,一個很年輕的年齡。

這本書,只喜歡第一頁到七十七頁的內容,母親不顧一切反對,都要去建房子、父親突然殘疾的行為與語言描述,都讓我有所同感。

大概忘了是哪一年的事情,爸爸的腿摔斷了,媽媽跟著去照顧爸爸~我和姐姐隨著一位叔叔一起乘車去醫院看爸爸,爸爸的鬍子已是很久沒刮,媽媽忙前忙後地給我和姐姐打著飯和菜,一個病房裡兩張病床,很擠,勉強能站下當時的我們。

爸爸回家的那天,拄著柺杖,一來一回地努力練習走著,很是艱難,說不清他是什麼樣的心情,但只對照顧他的媽媽發著自己的小情緒。

在摔斷腿之前,或者更早之前,爺爺興興地跑到我家房間,和爸爸說著把房子賣給我們,媽媽爭氣地說要自己做房子~

在我家建二樓的那一個夏天的某一天,我親眼見到媽媽在我眼前暈倒,隔著一定的距離,我第一次捧著手裡的碗,懵在了原地,大姐叫我去喊爸爸,我一路小跑到新房子,眼淚吧嗒吧嗒流著,祈禱著我媽千萬安好~

我家二樓封頂時,放大鞭炮,老爸和叔叔們朝樓下扔著糖果,一大幫村裡的人在樓下撿著糖果,還有人舉著一把倒傘,直接接住,那時誰的臉上都是笑容滿面。

我家搬進房子的那天凌晨二三點,老爸老媽喊著我和姐姐起床搬東西,爸爸挑著一前一後的東西,媽媽拎著個什麼,我和姐姐手裡也拿著個什麼,一路我很興奮,笑著往前趕,經過人家門口,聽到狗的叫喊聲,我也沒害怕。

人活一世,不就是一口氣麼?人活一世,不就是為爭一口氣麼?我媽這麼說,我這麼點著頭。

《皮囊》讀後感8

有家可回的人都是幸福的。

前面寫阿太父親母親的文字感人至深,讀來常常忍不住淚目。所以說不要在公眾場合讀這本書,大庭廣眾之下哭得稀里嘩啦的確略微尷尬。可是一生中的祖輩父母親情是隱忍不了的,有他們在的地方,就有可以回去的家,而有家可回的人都是幸福的。我也終於理解的父親為什麼一定要在老家自己動手建房子,房子在那裡,你就知道自己的根在那裡。

後面寫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儘管生活環境類似,每個人的家庭境遇不一樣,父母為人不一樣,對自己的認知不一樣,因各種原因,大多數小夥伴都會逐漸走向陌路。但每個人都是一種生命的可能,世間萬千形態,追求各異,最終在不同的命運中走向相同的歸宿。

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總還是有一種疏離感。鄉下農家子弟大概多數是通過讀書走出村莊,冷眼旁觀著老家的一切變化,自己卻鮮能融入進去,即便是土生土長,知道自己有一天會離開這個地方,總免不了漠然。時間列車滾滾向前,我們既失去了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

《皮囊》讀後感9

在當代作者中,已經很難得見到這樣的好作品了,他的文字簡潔而鋒利尖銳,沒有一絲累贅,更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樸實到近乎口語化的語言,卻蘊含著最深刻的道理,讓每一個讀書著感受著如同一支銀針刺入心房的顫動、清晰。該書用樸素的語言講出了人生的哲理,值得一看。

阿太的故事

《皮囊》是一個散文集,書的名字用的就是第一篇,關於阿太的故事。在一開始,作者就刻畫了一幅閩南風情小鎮裡的一位高齡老太的形象。這位老太在不經意間道出了人生的一大真諦"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是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才。"就是這個堅硬如石頭的老太,九十多歲的高齡還可以攀到屋頂去修補漏洞;接受了女兒死去事實的淡然;切斷自己手指時的冷靜;臨死前的豁達……

書中寫道:"阿太的生活觀: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汙濁給拖住。"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或者,這就是他們那一輩人的生活哲學。""別讓這肉體再折騰它的魂靈……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感受阿太的豁達和睿智。"我想蔡崇達的人生,能夠堅強的面對一次次挑戰,從那個大海邊的小鎮走到北京,走向更遼闊的世界,老太的人生觀應該是他成長路上的第一份人生禮物吧。

十四個故事

整本書有14個小故事,我在通篇的書裡感受著母親對父親、兒子的愛,感受著母親對於兒子寄予的無限的信賴。書中寫父親母親的幾個故事背後,我可以想像出這個家庭所經歷的苦難和掙扎,可是蔡崇達沒有刻意去渲染任何悲苦的情緒,只是客觀地在陳述故事,剖析人物。

前方,依然有希望,帶著皮囊,一起勇闖天涯!

《皮囊》讀後感10

海邊長大的作者就彷佛在描寫一片海,開頭的時候是洶湧澎湃的大浪,父親的病痛,死亡,席捲過來撩的你熱淚盈眶,接下來是孩童時期關於整個世界的未知恐懼和迷惑,大浪漸漸平息下來,一點點褪下去,在描述大學的時候讓你看到這片海的平靜深邃,最後在他回家的時候把你帶到岸邊,銀色的沙灘,橘子一樣的太陽。他寫了人的一生,就像一片海,大浪退去,帶走了塑造我們的一切,我們的珍惜和熱愛,夢想和成就。最後作者在海邊,孤寂一人,問一句,時光這趟列車為什麼開的這樣快?究竟什麼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所以這是一本寫人的書,寫一個人從童年到少年,青年到老年,獨自一人到為人父母,從出生到死亡所要經歷的一切痛苦迷茫,追求與失敗。寫的是人的一生,每一個年齡段的細細碎碎的敏感心思,每一個人生轉折點的選擇和決定。面對猛烈的人生和現實,怎樣的在暴風雨中保住自己這一艘搖擺的小船,堅定的,努力的向前行駛。最後作者問,我們的小船最終要開到哪?我們所有人都該捫心自問。

《皮囊》讀後感11

看完了,心裡有種莫名的沉重。很喜歡描寫阿太的那段,喜歡阿太將生死看淡的人生態度,不拘於這副皮囊。

作為妻子,作者的母親忠貞守護在丈夫的身邊。作為為人母親,處處在丈夫及外人面前為子女靠慮。作為平凡的女人,無論受多大的委屈也不會因一己的任性而拋夫棄子,一個人默默地忍受下來。這位父親的角色讓我想起了的我爺爺,因為病痛折磨,時時大發雷霆,以致死後奶奶那種超脫的神情不經讓我對爺爺的一生感覺不值,因為自己一生的伴侶未有一點兒戀戀不捨。這也只是奶奶皮囊及拋開皮囊外物質收到摧殘後所釋放出來的解脫,對這樣的解脫我們並不覺得那是惡意,反而覺得是種勝利,因為熬過來了。

關於後面各種人物的描寫對於我來說感覺像看電影一樣,“致青春〝,夏洛特的煩惱,北京青年等青春放浪時的場景,很遺憾學生時代沒有這麼瘋狂的故事。

筆者最後的遺憾也是我們當代遠遊人們一直無法正確處理的問題,父母在,不遠遊,可背後多少問題在背道而馳,夢想,追求,責任,好奇,吸引等等,無時不讓我們遠離父母,獨自來到陌生城市打拼,卻只掙得零星點點,有時連自己都養活不起,卻依舊在努力為擠進這擁擠的城市鬥爭。有時候的迷茫是自己已經回不去了……

《皮囊》讀後感12

其實我是想好好靜下來,寫一篇長篇大論來談論我對這本書的看法和理解的。但我筆力有限,不知如何表達,我只知道我很喜歡很喜歡這本書,不只是單純的喜歡,是一種文字浸入心脾,滲透到每根血管每個細胞的享受,是來自心靈的震顫。我本書,就像前言說的一樣,是一盞明燈,是一本我想一口氣(我確實是)讀完的一本好書。作者的文字樸實無華,又細膩動人,沒有鋪陳辭藻,炫弄寫作技能,我感受到的,就是一個字,真。只有有溫度的,有感情的文字才能觸動讀者,才能引起共鳴,這本書做到了。作者的真,在於他敢於直面自己,真的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一筆一刀都是痛楚,他敢於把自己當做一個平凡的人,講他的童年,講他的成長,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力量,他的成長。他說的很多話,非常的直白,坦誠。而且我發現自己跟作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管是童年,還是自己掙扎的內心,以及對世界的看法。我一直想寫一本書,關於自己,關於父母,關於生活。我想以後有機會一定會去做的。

《皮囊》讀後感13

第二遍看到五十幾頁,書裡的父親讓他看到了自己父親的影子,一直強撐著眼淚讀到現在。似乎不太適合剛經歷父子離別之人閱讀,因為作者把每個場景都寫得很真實,人趨利避害的本能告訴他不要在此刻去觸碰皮囊這本書。只能說是一本好書,值得以後細品,會讓你對自己父母那杯的愛情有新的認識,對生死有新的感觸。

他說這本書裡的每個字裡行間都會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故事的主角似乎與他過於貼切,這是一本他不想觸碰的書,至少現在還不行。半年前,父親因為頭痛到院就診,查出晚期肺癌,且擴散到頭部,肺部,治癒率幾乎為零,不到兩週,父親就這樣離開,對於他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根本沒辦法接受。

躺在病床已經五天左右的父親意識開始不清醒,母親,哥哥,和他一直輪番照顧父親,知曉結局的母親一直陪伴在父親床頭,從未離開。

印象深刻的是父親的手,右手一直在敲,左手在腰間摸什麼東西,聽母親解釋說是工地上捶木板的動作,還得摸釘子,口裡還唸叨著上班,母親含淚握住父親的手,說“哈子(傻子),今天不上班,今天外面在下雨,休息一下,幹一輩子的活了”,話都說不清楚幾乎用盡全身力氣的父親吼出“不上班哪來在的錢給女兒生活費”說著又開始摸口袋裡的錢包,要去銀行給還在上大學的女兒打錢,其實女兒那年剛好畢業,分配了很好的一份工作。

父親是幹工地的,一輩子過得皮糙肉厚,自己生病也沒當回事兒,計劃著是趕回來看自己半個月前查出胰腺癌的母親,結果還未見到母親一面,就直接在醫院躺下來,沒法動彈的奶奶一直嘔血,也沒辦法走路。父親在樓下病房,奶奶在樓上的病房,父親離世三天,奶奶也走了,只願在天堂母子相聚,父親可以解釋為啥沒在臨終前看上母親一面……

《皮囊》讀後感14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黑狗達。他用一個生活旁觀者的角度在禮俗風氣仍然濃郁的時代講述著他的小鎮、他的父親,以及多少人、包括他自己,對外面世界的渴望。(雖然其中很多情節我總感覺有種“開掛”式誇大的嫌疑。)

故事不是以時間順序展開的,每一章節都是他生活的一個側面,總是會看到時間的重疊。當我單看每一個人,這一段故事,我也心裡不免心生感嘆一下:可憐、可悲。但你在另一個他人視角的生活來看呢?我知道,我剛剛又中了感性的圈套。很像《活著》給我傳輸的觀念。

全文第一篇就叫“皮囊”,或許看完全文之後再來看一遍第一章也很不錯。阿太說:“別讓這肉體再折騰它的靈魂。”

不顧這皮囊,真的好難。我把它作為我暑期共讀計劃的第一篇。原因如下:

我十分尊敬的法理學老師在上學期給我們開出了一個書單,他曾給我們承諾過的,只要在大學四年裡看完了這些書,就去找他吃一頓飯,並且他承諾會給我們寫一封研究生推薦信。我也不知道當時我的眼裡沒有閃出少女的光芒。在一系列看起來就十分晦澀難讀的書目裡,我似乎看到了一股清流:《安徒生童話》。

《皮囊》讀後感15

也許是離家千里求學的生活狀況,在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有一種瞭解和感同身受的味道。

其實我不是很贊同作者書中的一些觀點,但是他的文字很觸動人。

那種對於他人的洞悉,對於生活的觸動,然而在我看來他或許是缺乏一種閒適的,所以對於家鄉有著別樣的感受,熟悉感帶來的舒適而不是閒適本身。

有的時候不敢深想太多,那種未來的龐大和未知的恐慌讓我無助,但是似乎不做出長時間的規劃就像是沒有理想一樣。而我似乎真的沒有理想,我想學的更多,我想讓我的父母過得更好,我想自己永遠保持赤子之心,我感受得到自己在時間流逝裡的變化,這些變化是為了變成“更好的自己”做出的努力。可是到底怎麼樣算是更好呢?

我茫然了,我困惑而不自知。而這些是不能傾訴的,它在現實面前顯得矯情,似乎是無病呻吟。

身邊的人是不能說的,他們會敷衍幾句,因為他們也不明白。師長則會告訴你要務實,在他們看來思考這些是一種浪費時間,而他們的確有他們的道理。父母是不能說的,因為不能讓他們為遠在外地的孩子憂心。

然後只能投入無邊的忙碌讓自己忘記這些。偶爾想起時的無奈和痛苦只能默默吞嚥下去。

讀完,找到的不是答案,而是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