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

校園 閱讀(3.28W)

當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1

”我們在黑暗中並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聖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說清心中的聖地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同樣的朝聖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著同一個聖地。作為有靈魂的存在物,人的偉大和悲壯盡在於此了。“

進入高中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迷茫空乏,甚至對未來對以後都沒有一丁點想法。從前就算單薄就算無厘頭就算不切實際的理想——或者姑且稱之為夢,好像也缺少了什麼一樣,那些奇怪卻生動的夢變得”無所謂“”隨它去吧“”就這樣好了“,但是呢?學業很忙,生活節奏很快,壓力很大。我卻無所適從,不知道要幹什麼。眼前的似乎不是我想要的,但也不知道為了我想要的,應該去做些什麼。惴惴然地活著,兩點一線地活著走著。

生命中出現過,或者將要出現很多很多的人,父母親人同學老師朋友。有時覺得那麼多人可以依賴,那麼多人在自己身邊。可是在夜深人靜,在晚上的最後一盞燈也被熄滅,在你覺得這個城市只有你才醒著的時候,或者僅僅是在與喧囂與吵鬧格格不入的那一瞬間,突然地,就發現其實只是自己一個人啊。周圍是人山人海,可你的靈魂卻只有自己一人相依。

從前第一次參加了親戚的葬禮,第一次發現死亡它其實離自己那麼那麼近,甚至夜晚的時候躺在單人床上時不敢關燈,生怕自己那麼閉上眼就真的死去了,自己好像還有那麼多的事沒有做過,沒有試過。還害怕有那麼一天父母也會離開,從小一起生活的長輩也會離開。那種恐懼無法言語盡述,不知道你有沒有過經歷,或者也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吧。但好在,不知不覺地,慢慢長大了也就不再那樣的怕了。”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歌裡這麼唱,也許是這樣的吧。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就算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就算默契高的驚人,也無非如書中描寫的”在黑暗中並肩而行“罷。我們的目的地終將不同,因為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地到底在哪裡。

你也許聽古典音樂交流莫扎特貝多芬巴赫,你讀晦澀的文學哲學思想理論,你思考學習研究。可是你也不知道這樣的精神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離心中的聖地更加近一步。但也許也只是滿足自己”讓自己看起來精神境界變得更高“的願望吧。靈魂註定孤獨,沒有什麼能夠改變。

只有自己能夠拯救自己,只有自己的心能夠指引自己,只有自己的靈魂能夠帶著自己走向那個所謂的聖地。

只要有了自己的追求。

讀周老這樣一本充滿哲理意味的書,很多地方不懂,很多地方難懂。理解很淺,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2

《靈魂只能獨行》集是他的心靈守望卷,在周國平眼中,人最重要的莫過於精神世界,也就是他所強調的靈魂。一個人在在物質上可以貧困,而在精神上必須是富有的。擁有靈魂的人在他眼中也是“天才”,“知識分子”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總是處於極端寂寞之中總是不被人所理解,甚至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瘋子。他們總是與時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可以是被廢黜的國王,可以是有靈魂的瘋子,可以是懂得滿足的豬,可以使唯一的尼采,可以是有信仰的光,可以是人所能及的神聖,可以使守望者,守林人。

以下是我所摘抄的一些話,慢慢品味:

1. 人高貴的靈魂必須擁有配得上它的精神世界。

2. 一顆覺醒的靈魂,它的覺醒的鮮明徵兆是對虛假的生活突然有了敏銳的察覺和強烈的排斥。這時候他就會因清醒感到痛苦。

3. 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慣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正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4. 人們不是獻身於抽象的歷史,而是獻身於大地上活生生的生活。

5. 智者是不會有失落感的。領袖無民眾不成領袖,導師無弟子不成導師,可是對智者來說,這樣他守護著人類最基本的精神價值,即使天下無一人聽他,他仍然是一個智者。

6. 天下滔滔,與我何干?大不了窮些寂寞些,信念猶在,志業猶在,安身立命之本猶在,何嘗失落?

7. 世上本無家,渴望與渴望相遇便有了家。

8.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志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計較。

9. 一個行為有兩個動機,一個光明,浮在表面;一個晦澀,沉在底裡。當它們各居其位時,靈魂風平浪靜。有誰想把它們翻一個個兒,靈魂就會湧起驚濤駭浪。

10. 即使兩個人相愛,他們的靈魂也無法同行。世間最動人的愛僅是一顆獨行靈魂與另一顆獨行靈魂之間的最深切的呼喚和應答。

11. 讀書的心情是因時因地而異的。有一些書最適合在羈旅中,在無所事事中,在遠離親人的孤寂中翻開。這時候,你會覺得,雖然有形世界的親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無形世界的親人相逢了。在靈魂與靈魂之間必定有一種親緣關係,這種親緣關係超越於種族和文化的差異,超越生與死,當你和同類靈魂相遇時,你的精神本能會立刻把它認出。

12. 發誓者竭力揣摩對方的心思,他發誓要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他以為對方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如果他揣摩的是地地上的人的心思,那是卑怯。如果他揣摩的十天上神的心思,那就是褻瀆了。{自己理解}

13. 如果心地不明,我們在塵世所獲得的一切都會成為負擔,把我們變成負重的駱駝,而把通往天國的路堵塞成針眼。{周說,富人要進入天國,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困難}

14. 所謂信仰,其實就是不完美這對完美境界的永遠憧憬和追求。無知並不可笑,可笑的是有了一點之時便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缺點並不可惡,可惡的是做了一點善事便自以為有權審判天下人。在一切品行中,狂妄離智慧,也離虔誠最遠。

15. 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東西必是一種內在的覺醒,是靈魂對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對最高精神價值的追求和領悟。

16. 日記的作用是幫助既享受孤獨,在孤獨中於自己談談心。

17. 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為了未來而犧牲,現在是一最壞的一種,它把幸福永遠向後推延,實際上是取消了幸福。人只有一個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有一些享受,過了青春期誠然還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樣的。

18. 我們每個人都最終要面對一種沒有任何前途的苦難,那就是死亡,而以尊嚴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確是我們精神生活的最後一項偉大發明。

19. 我受人世的不幸勝過受天堂的幸福。我受過我的不幸勝過受他人的幸福。

20. 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沒有歡樂,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經換了溢潤的心靈太硬,它缺乏愛和寬容。

21. 不要對我說:“苦難淨化心靈,悲劇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毀滅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

22. 人生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著,還得朝前走。經歷過巨大苦難的人有權力證明,創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於同一種能力。沒有被苦難壓倒,這不是恥辱,而是光榮。

23. 當你遭受巨大痛苦的時候,你要自然,懂得自己忍受,儘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攪擾別人。

24. 詩借瞬間把握永恆,哲學想直接把握永恆,但做不到,最後只好像詩求援。

25. 春天是詩人的季節,秋天是哲學家的季節。

26. 哲學家生活在永恆中,詩人生活在永恆中,他們都不會變老。

27. 一般人追求可望也可及的東西,詩人追求可望不可及的東西,哲學家追求不可望也不可及的東西。

28. 哲學和事都孕育於神話的懷抱。神話是永恆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一雙兒女。直到今天,哲學一醒來就談論死去的母親,詩一睡著就夢見死去的母親。

29. 詩宣洩激情,哲學則把激情轉向深沉的思考。

30. 哲學是男性化的,詩是女性化的,哲學充滿理性之光,詩充滿感性之美。

31. 我剪除哲學的晦澀為它嫁接上詩的含蓄。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3

斷斷續續看完了周國平的散文集《靈魂只能獨行》。總體感覺,文字的哲理性很強,文字簡潔,不拖泥帶水。簡單談兩點感想。

其一,周國平的哲學在我看來是生命的哲學,他的哲學直接為生命服務,聽從生命的召喚,忠實生命的體驗。周國平是一位哲學家,但從他的文字絲毫看不出一些哲學特有的概念和詞彙,有的只是生命最真實的體驗,是內心最真實的語言。他是用生命在踐行哲學,而不是用哲學來詮釋生命。作為一名哲學家,他沒有板著臉孔進行一些空泛的說教,而是將自己的生命體驗一一道出與讀者分享,我想這也許就是他與很多專業哲學家的不同之處吧。

其二,周國平追求一種簡單、樸素、單純的境界。他的散文中沒有云裡霧罩的東西,也沒有深奧晦澀的理論。話語和思想都是直來直去,簡單,直接,一句話,怎麼簡單怎麼來,怎麼真實是怎麼來。

以前也看過不少散文,但能讓我真正喜歡的並不是太多。除了史鐵生和餘秋雨的散文,就要屬周國平的散文了。讀周國平的散文,更多的時候不像是在讀,更像是聊天、分享,或者是傾心交談。交流也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在交流和交談中找到自己。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4

一個人在在物質上可以貧困,而在精神上必須是富有,這樣的靈魂生活才會是有意義的開始。

讀完這本書,有很多感觸。靈魂的行走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尋找上帝。靈魂之所以只能獨行,是因為每一個人只有自己尋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通過別人,就永遠都不可能尋找到你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上帝,也就是說所有你希望的事情,希望的東西只有你自己完成好,找尋到才算真正有意義。成為一個高貴的靈魂就必須自己一個人孜孜不倦的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顧名思義就是“靈魂只能獨行”。

每個人都是一個祕密,所謂知己,僅僅是在你難過或開心是懂得聽你傾吐分享的一種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或者幸福或者悲傷都在於自己,一切一切都取決於自己的思想。有時候,人的靈魂只有在極孤獨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思考,才能在情感上得到昇華。

有些人許多時候都在和孤獨作鬥爭,大多的都認為孤獨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卻不知道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之間開始學會在孤獨的時候學會領悟。有時候,漸漸的學會習慣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好事。

在這個現在大多以物質為重的社會中,許多人開始迷失,他們被慾望矇蔽住了雙眼,往往認為只有過上物質生活才能夠快樂,於是,內心生活被人們開始漸漸的遺忘,但這被人們摒棄的內心生活確實比物質生活所要重要的多的多。

面對死亡,能夠做到坦然面對的,真真的是少之又少。時常思考一下死亡,你才能更加坦然的面對周圍的一切,你才能更加樂觀積極地活在當下。死亡和太陽一樣不可直視。但是,就算是你掉頭不去看它,你仍然感覺的到它的存在,感覺的到它正步步像我們正在逼近,同時也在一直把它的可怕陰影投罩在我們現在每一寸還存在這的美好的光陰上面。在許多你渴望做到的事情上,不能只做到渴望,完成它,不應該在死亡的時候將它連同後悔一起逝去。

每個人都應該記住“靈魂只能獨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獨為伴,而我們則應該學會在品味孤獨,並在孤獨中提升靈魂的高度。”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5

《靈魂只能獨行》是哲學家周國平的經典之一。以前這種沒有情節,沒有文筆情緒,純粹談三觀的書基本沒讀過,但它還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鳴,至少知道了曾經的掙扎與迷惘並不是個例,連大師也沒能躲過這些歷練。只是有時覺得周國平還是沒走出自己的圍城,本來獨行靈魂是個多麼灑脫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後,只細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風景,可週先生在字裡行間不時透露出對最終答案的渴求,並總希望用哲學理論的探索來解決困惑,要我看這就是拘泥了。答案不在某時某處,只在尋求的路上,且因人各異,我們只需保持細膩和好奇的心,從不同旅程中得到營養就足夠了。

看過一些這本書的讀後感,要麼文藝到不行,辭藻優美卻過於空浮;要麼就特別心靈雞湯,鄙視塵世喧囂,鼓吹靈魂恬靜;可能5年前讓我寫,估計也是這類帶些酸味的文字吧。現在開始明白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周先生用平實的行文來傳遞他的信念,而我們則要把這些智慧和心情滲透在普通日常中,無需銘心刻骨,也不用執意強調清高,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歡一段話,肖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我更願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世上沒有其它事物,強大過一個獨行朝聖的靈魂。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6

我們常常這樣問自己:“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或者問:“活著到底為了什麼?”但我們總是想不明白,也回答不了,於是就有活著還不如死了好的衝動。可真要去死又很不甘心,於是就感到無比困惑和焦躁不安。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物質生活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豐裕,但我們仍然不快樂,很多時候感到莫名的失落和悲觀。我們拼命地工作,無非是想過得更好一些,但漸漸地我們發現,越是拼命,理想生活似乎離我們越遠。甚至還不如改革開放之初那個物質貧乏的歲月。我曾經對同一所大學兩張不同時代的畢業留影做過對比,一張是1983年的,一張是20xx年的,相隔20年。1983年的那張是黑白的,學生年齡參差不齊,穿著十分樸素,但他們所有人都笑得很燦爛,那眼神和表情無不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頓時內心為之一震,有種被衝擊的感覺。20xx年那張是彩色的,學生年齡都差不多,衣服是五顏六色的,都較豔麗,但他們的笑容和眼神卻是空洞的,有一種解脫式的喜悅,更多的是對未來的迷茫,甚至沮喪和麻木。單獨看它們任何一張,也許你都不會感覺到什麼,但把它們放在一起對比,你就會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當今,物質條件雖然非常豐富了,但我們並不快樂。或者說,物質生活的富有並不能帶給我們精神生活以滿足和愉悅。生活質量並不完全取決於物質生活的質量。周國平說:“人的靈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更為本質,每個人的人生質量首先取決於他的靈魂生活的質量。”這恰是被我們忽視的。

德國哲學家、生命哲學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奧伊肯(Rudolf·Eucken)1908年曾寫過一本書,叫《生活的意義與價值》。他那時便認識到這個問題,並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他所處的時代似乎是我們所熟悉的,是一個基督教信仰崩潰和物質主義盛行的時代。在這個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意義已經喪失。奧伊肯最憂慮的便是物質成果與心靈要求之間的尖銳矛盾。人們過分專一地投身於勞作,其結果會使我們贏得了世界卻失去了心靈。“現實主義文化”一方面只關心生活的外部狀態,忽視內心生活,另一方面又把人封閉在狹隘的世俗範圍內,與廣闊的宇宙生活相隔絕,從而使現代人陷入“社會生存情緒激奮而精神貧乏的瘋狂漩渦。”(周國平在《靈魂需要獨行》p11)

在這個漩渦裡,我們忙碌得幾乎找不到東南西北了,最終卻忘了為什麼這麼忙碌?這是不是悲哀?

在這種悲哀中,我們感到生活沒有意義,而又不願自殺(當然,每年自殺的人也不少)。奧伊肯認為,那是因為“在精神的問題上,任何否定和不滿的背後都有著一種肯定和追求。”用周國平的話說,就是:“我們普遍對生活意義之缺失感到困惑和不安,這個事實恰好證明了我們的本性深處有一種需求意義的內在衝動。”“因此,現代人的不安超過了以往時代,反倒表明了現代人對精神生活有著更高的要求。”

既然我們心還未死,追求還存,何不醒悟過來,開始行動……停一停手中的活,從物質的墳墓中爬出來,讓精神晒晒陽光,愉悅一下,讓無家可歸的靈魂回到肉身小憩一會兒!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7

讀《靈魂只能獨行》這本書有些日子了,但看看頁數只讀了十分之一。周老師的書彷彿是濃縮精華版,只寫給有“緣”人,嘻嘻,開個玩笑,濃縮版是真的,每每看幾頁就需要消化兩天,我說的有“緣”,是指有緣的時間裡,比如一個平靜的下午,一個早飯過後,只有在心無旁騖時才能體無法那種一件事被看透,心有慼慼焉的快感。每每覺得書中所寫之事均系平時所思所慮,卻偏偏領悟有限,總像被隔在一層窗戶紙之外,不得爽快,不得透澈。看書中文字如同清泉流過心靈,有醍醐灌頂、大徹大悟之後的痛快之感。世界在眼前變清晰,可謂那句“不困過去,不畏將來”的大智慧,也許是書中所言之“信仰”。

這些年來,看過聖經,拜過佛,讀過儒家經典,研究過道家簡史,也曾站在科學的角度思考過人生終級關懷的問題。於是草草的知道,一切宗教皆歸於哲學範疇,靈魂需要皈依需要慰藉。而終於自己還是孤魂野鬼,無法成為任何一門宗教的信徒,也無法在哲學中找到歸藉,所有的思考,只給了我更深的迷惘。在這些年的迷思中一句佛語給了我最大的安慰:困惑就離解脫不遠了。於是我孤獨地行走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而我的光明,就在這書裡!

摘:——唯有人的信仰生活是指向世界整體的。所謂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一種宗教,或信奉某一位神靈。一個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著走,而總是想為自己的生命確定一個具有恆久價值的目標,他便是一個有信仰生活的人。

摘:——我相信人們可由不同的途徑與世界建立精神關係,敬畏生命的世界觀並非現代人唯一可能的選擇。但是,一切簡單而偉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盡頭,它們殊途而同歸。說到底,人們只是用不同的名稱稱呼同一個光源罷了,受此光源照耀的人都走在同一條道路上。

摘:——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愛。我們在黑暗中並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聖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說清心中的聖地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同樣的朝聖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著同一個聖地。作為有靈魂的存在物,人的偉大和悲壯盡在於此了。

當我讀完這些的時候,我得到了最大的安慰,按書中所講,我已然是個有信仰的人,不再是孤魂野鬼,不再孤獨的在黑暗中獨行。我的`媽媽是個很有生活哲學的人,雖然她並不知道何為哲學,小時候離家讀書,我給媽媽說我覺得孤獨,我覺得不合群,那時候媽媽告訴我她也不合群,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好,她還說在我孤獨的時候想想她,她也和我一樣的孤獨著。那時候我知道世上有兩個人是孤獨的。再後來,我看哲學類的書,書上說,不管你的生活如何豐富,內心的孤獨感無人可以代替。那時候我隱隱的覺得也許並非只有兩個人孤獨。關於孤獨,應該就是我對哲學最早的思考吧。

今天下午我突然想起看過的一句話,也是多年來我奉為經典的,原句記不清了,大意是:物質財富可以共享,但精神高度只能靠自己的經驗總結才能達到。比如,我們可以無需瞭解飛機的原理,就可以坐上飛機翱翔藍天,但我們無法直接體會哲學大師的靈魂高度,只能靠日積月累的領悟。於是我有了一個猜測,這是不是周老師所取書名“靈魂只能獨行”的意思呢?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8

讀了周國平的《靈魂只能獨行》,很是喜歡,這裡做了一點摘抄,共賞。

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的付出和享受。但我同樣相信苦難的確是人生的必含內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確提供了一種機會——人性的某些特質,唯有籍此機會才能得到考驗和提高。一個人通過承受苦難而獲得的精神價值是一筆特殊的財富,由於它來之不易,就絕不會輕易喪失。而且,當我們帶著這筆財富繼續生活時,他的創造和體驗都會有一種更加深刻的底蘊。

交往和獨處原是人生活的兩種方式,對於每個人來說,這兩種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不同罷了,由於性格的差異,有的人更愛交往,有的人更喜獨處。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視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說,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而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人的天性是不願忍受長期的孤獨和寂寞的,長期的孤獨和寂寞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中,人的創造力以外地得到了發展的機會。

世間最動人的愛僅是一顆獨行的靈魂與另一顆獨行的靈魂之間的最深切的呼喚和迴應。

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於交往者本身的質量。唯有在兩個靈魂充實豐富的人之間,才可能有真正動人的愛情和友誼。

靈魂只能獨行,但不是在一片空無中行進。你走著走著,便會在這裡那裡發現一個個的腳印。於是你知道,曾經有一些相似的靈魂也在這途中行走,你的靈魂的獨行並不孤單。

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愛。

人們常說:人與人之間,尤其是相愛的人之間,應該互相瞭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映。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我們也不能(無權)提出這種要求。

相愛的人們只是“在黑暗中並肩行走”,能做到的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並互相感受這種努力,互相鼓勵,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

讀書的心情是因時因地而異的。有一些書,最適合在羈旅中、在無所事事中,在遠離親人的孤寂中翻開。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9

“我們在黑暗中並肩而行,走在各自朝聖的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聖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說清心中的聖地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同樣的朝聖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著同一個聖地。作為有靈魂的存在物,人的偉大和悲壯盡在與此了。”

我們的身邊往往有著很多先輩告訴我們每一件事情該怎麼處理,每一句話該怎麼去說,每一條路該怎麼去走,而我們往往接受了這樣的建議似乎就不再迷茫了,似乎就得到了自己的真實一般開始向著明媚的未來走去了。這樣真的就不再迷茫了嗎,他人說的話真的可以代表我自己的想法了嗎?這是我常常在問自己的問題,而讀《靈魂只能獨行》的時候,我又一次又一次地思考著、反省著,因為真實的自己,並不僅僅是靠忠告可以來圓滿的。

周國平的書在之前讀過《尼采:在世界的轉折點上》。或許於我而言,周國平比起作家,更重要的身份是哲學家,是一個去讀人的靈魂,去昇華人的靈魂的哲學家。雖然這兩本書,一本是介紹他人的哲學觀點,而另一本是寫自己的哲學思考,但是同樣都令人在深夜輾轉反側,思考著問題難以入眠。讀《靈魂只能獨行》的一個又一個夜裡,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自己應該去走向怎樣的路,但同時,每個人自己最為清楚的是,這條路並不是光靠想就能夠想得出來的。生活、實踐、受挫、改變,我想,大概走在夢想的大道上的人們一定一次又一次經過這樣的思考和反省,他們所堅定地走下去的路,一定是自己的靈魂作出的選擇,因為自己的路,不能靠他人的幫助;自己的靈魂,只有自己才能夠使之成長。

知道得越多,就會愈發覺得自己無知。當一個人確立了自己想要去的彼岸,就會發現擺在面前的路是那麼得多。可是人只有一個,路只能走一條,放棄的路就越多,所以人就會因為知道得多而越來越感到迷茫和失落。夢想看似接近,其實是十分遙遠的,在夢想的道路上會出現許許多多的阻礙,如果沒有確定下自己的道路,又有誰能夠一路堅持到底,從不迷茫呢。你,作為獨一無二的你,面前的那麼多路,並不是只靠先輩的指點就可以做出選擇,也不是經過一分鐘的思考就可以確定道路,這是一件作為自我需要反反覆覆去實踐的事情,這是隻有自己才能夠決定的路。

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擁有靈魂的人,我們開始進行朝聖,而朝聖的路,只能讓靈魂做出選擇。

靈魂只能獨行讀後感10

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神”和“神聖”只一字之差,意義上的巨大差異凸顯無疑。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神”還是“神聖”都有一大撥信仰者,相同的是這兩類人都有一個自我的崇高精神追求,而不同的是一個人可以不信“神”,但卻不可以信仰“神聖”。

是否信仰神取決於個人的民族文化傳統或者特殊經歷,這是一種宗教信仰,不需要勉強。擁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一個高尚的精神標杆;但一個人不信奉宗教,仍可能是善良的。然而“神聖”就有所不同了,信仰神聖價值和觀念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們心中總有一些原則性的東西是不可褻瀆和侵犯的,人格就是一種體現。一個人一旦人格淪喪,丟失了做人的基本信仰,任何物質或欲求的滿足都無可挽救,並且表面越是豐富越是反映其本質的頹敗。

一個高貴的靈魂不僅僅需要神聖的信仰,還必須在人生的旅途上孜孜不倦地前行,並且靈魂只能獨行,這就是作者周國平本書想要表達的思想。沒人敢說百分百地清楚另一個人,最熟悉的人莫過於兩個心心相印的愛人,但是他們不可能達到彼此透明的境界。史懷澤在《我的青少年時代》中提到,彼此透明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都無權對他人提出這樣的要求;他認為心靈也有其外衣,我們不應該脫掉它,他人也應當尊重。所以,相愛的至多也只是可以在黑暗中“並肩行走”,他們最動人之處在於兩個獨行靈魂之間深切的呼喚和應答,相互的感應和鼓勵。

每個人都是一個祕密,所謂知己,難過或者開心他們扮演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情感分享者的角色,在精神的最深處,或傷痕或甜蜜都只有自己可以主宰。事實上,靈魂只有在獨行的時候才能沉澱下來,真實地思考,人的靈魂往往在極盡孤獨之後得到昇華。

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采,他的成就可以說與他幾乎一生的孤獨息息相關。尼采一生的經歷十分坎坷,歷盡人生的各種辛酸和艱辛,他曾不止一次地感到生命的無力和孤獨。幼年時父親的死亡讓他深刻感受到死亡的無常,變得孤僻,他曾這樣形容自己:“那一切本屬於其他孩子童年的陽光並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經過早地學會成熟思考。”小小年紀便開始靈魂孤獨的行走,讓他悟到了生命哲學、存在意義、悲觀主義等對後世哲學影響巨大的哲學思想。尼采的母親是虔誠的清教徒,她對尼采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尼采終生保持著清教徒的本色,如同白玉石雕一般純潔,這又恰恰印證了靈魂中信仰的重要性。

人窮盡一生都是在與孤獨鬥爭,同時在孤獨中領悟世事。一個人不論多麼熱愛一份事業,都要為自己的靈魂保留一片開闊的靈魂空間,唯有這個空間才能細細品嚐你生命的果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許多人已經迷失,他們被欲求的滿足矇蔽了雙眼,以拉幫結派或者燈紅酒綠來排擠靈魂的孤獨。結果卻是截然相反,物質越是富足,精神越是空虛,這樣的人已是見慣不怪了。

面對死亡的孤獨可謂最是深刻,也許有人可能會和你共赴死亡,但是沒有人能同你一樣體味到走向死亡那段心理歷程;因此,許多迷失了靈魂的人往往會在將近死亡的時候幡然醒悟。

斯托爾曾說,孤獨的最後一種價值好像是留給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的。他寫道:“雖然疾病和傷殘使老年人在肉體上必須依賴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賴卻逐漸減少。老年人對人際關係經常不大感興趣,較喜歡獨處,而且漸漸地較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作者顯然是讚賞這一變化的,因為它有助於老年人擺脫對人世的依戀,為死亡做好準備。

靈魂只能獨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獨為伴,而我們則應該學會在品味孤獨,並在孤獨中提升靈魂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