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平凡得世界讀書感想

校園 閱讀(1.87W)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關於平凡得世界讀書感想

自幼懂事的孫少安,他13歲的時候,因為家裡貧困而輟學,無緣高中,當時他對他爸說“我要給村裡村外的人證明,我不上中學,不是因為我考不上”。後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在全縣幾千人當會考取了第三名。輟學回家和父親一起撐起風雨飄搖的家,他18歲的時候,憑藉著“精明強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選為生產隊長,成為雙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庇護下,弟弟和妹妹才得以完成學業,姐姐一家尚能夠勉強度日,他成為了孫家的頂樑柱,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頂樑柱,孫家才會有後來的風光。

每次看到別人的人生時,就會反思自己的人生。當自己13歲的時候,是否會像少安一樣懂得體諒家人的艱辛?當自己18歲的時候,是否像少安一般成為父母的驕傲?我反思自己以前的種種任性,不曾好好珍惜學習的機會,不曾體諒家庭為父母著想。雖然我們現在不愁吃穿,也不再因為貧困而失去學習的機會,儘管如此我們也不曾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優越條件。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我們也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挑戰,好好讀書,提升自己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更加體諒和愛護自己的父母,為自己從小長大的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一、多讀書,拓寬視野、開啟格局,讓靈魂先行。

少平可以在哥哥在做出錯誤選擇之前給予一些中肯的建議,這也讓哥哥很驚異什麼時候自己的的弟弟變得如此有見地,殊不知少平在上學期間以及在煤窯工作期間一直堅持讀書,讀中國文學外國文學,瞭解時事政治,這個當初在他眼裡還是弟弟的少平,早已因為讀書而不斷擴大眼界變得成熟變得穩重變得有理想有抱負。艱苦歲月裡,少平賴以生存的不僅是那幾個高粱面饃,還有書本上給予他的精神食糧。不管是在讀高中的環境裡,還是已經離開雙水村去工地幹活的時候,亦或是下到煤礦當工人,他依然堅持讀書,書籍成了他的伴侶。他通過讀書來對抗長時間的體力勞動對精神的禁錮和摧殘,讓靈魂和身軀同步前進。在那個條件那麼艱苦的年代下,他都想盡辦法要讀書,而生活於現代的我們,書籍已不再拘泥於紙質書本,更加方便也有更多的時間,我們更應該要通過多讀書來充實自己,開闊眼界,擴寬認知,讓靈魂先行。

二、少抱怨,腳踏實地、刻苦耐勞,讓眼手一致。

孫少安在這部小說中,被賦予的.是謹慎又極為現實主義的性格,這種謹慎的性格又與他背後的這個負重的家庭息息相關。一家人的生存,讓孫少安束縛了手腳,在親情和現實環境面前,他失去了選擇自由自主生活的權利和機會,便只能負重前行。但是,在這位新青年農民的骨子裡,又有一種不服輸、肯吃苦的性格特點,這種性格最終給他帶來了人生機會,讓他創業成功,在自己生活的小天地裡尋找到了生存的另外一種可能,成為了一批農民青年中的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先進人物。他好強、能幹、熱情、能吃苦、樂於幫助弱小、總是替身邊的人著想,成為了身邊人可以依靠的左膀右臂。在當下的年紀,我們是浮躁的一代,腳踏實地、刻苦耐勞尤其重要。

三、識自我,認清自己、砥礪前行,讓初心永葆。

“少平,你要記得,你與其他人不一樣,你是一個有另外世界的人,你的心不應該只在這,而是在遠方,那個充滿光的地方”。這是田曉霞勸勉當時高中畢業只有回家務農這一選擇的孫少平一段話,這段話的目的是為了勸說孫少平要堅持自己的本心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不能與世俗同流合汙,要在平凡的世界裡做一個不平凡的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聽過很多遍,但是我卻從沒能有始有終的堅持下來,三分鐘熱度是一切失敗的根源。

20xx重新出發,在這疫情封城之際,也正好定下心來好好規劃,練習口語,細細讀書,反思自身,疫情結束後,回顧這段時光也能頗有收穫,記住此時的初心,返校後依然能夠定下心來。多彙報學習情況,時刻記住自己的目標,讓初心永葆,在平凡的世界做不甘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