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桃姐》觀後感9篇

校園 閱讀(1.95W)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桃姐》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桃姐》觀後感9篇

《桃姐》觀後感1

今晚看了電影《桃姐》,突然感觸。一部電影,100個人看,有100個個人觀點,因為經歷的不同、家境的不同看完後所領悟的也不同。

別人看到的是描述港人最懷念的那種像一家人似的"主僕"關係。而我領悟的是這世界的道德和孝道。電影中女主角桃姐是一個沒有兒女的傭人,養大了少爺羅傑(劉德華),等到了桃姐年邁了,劉德華反過頭來照顧桃姐。這難道不是所謂的道德和孝道嗎,知恩圖報。然而電影中我看到了香港老年人的悲哀,一個養老院,住滿了年邁的老人。其中一部分老人沒有兒子來看他們,只是每個月給錢養老院然後就不管他們。還有全家移民了,剩下老人在養老院,幾年沒人來看。

當今社會確實存在很多這樣的例子,這也就是道德和教育問題了。年輕人不贍養年邁的父母,讓老人流浪外面,ZF的養老政策和醫療政策又不好。每天在微博看到了這社會的很多不公平,ZF卻無心去拯救這個社會,這一切都得歸於教育問題。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可以用10年的時間來培養我,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他們年邁的時候抽幾年的時間來照顧他們呢?結婚生子最終的目的還不就是等自己老了的時候有人來照顧自己嗎?要不然生個蛋還能吃,養條狗還能搖尾巴。父母是孩子的模仿物件,如果每一個爸爸都能在爺爺老了的時候做到孝順,我相信等孩子長大後也會這樣對你的。在醫院工作了4年了,也見到很多“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例子,確實讓人心酸。

缺乏親情的我特別孝順,記得讀國中那時,我爺爺78歲中風了,左腳走不了路。開始就是我晚上幫我爺爺洗澡、擦背、穿衣服。後來病重了需要兩個人幫忙了,就是我伯父是我叔叔兩個,有時候我還要去幫忙。那時候爺爺已經有老年痴呆了,脾氣也不好,老是講粗話。就這樣服侍了2年多,直到了我上來廣州讀書。就這樣過了6年,那年暑假回去14天后,爺爺就走了,享年84歲。也許就是這樣我伯父和叔叔他們的孝順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現在的80後和90後很多也都成家立業了,也為了父母了。我們此時此刻要做的就是孝順,好好對待自己年邁的父母,他們已經辛苦一輩子了,也開始老了,慢慢的也開始糊塗了,也開始像我們剛出生的時候了。所以我們要細心照顧好他們的晚年生活,這也是回報的時候了,要像小時候他們照顧我們那樣。也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做個好榜樣,將來我們老了,孩子也會像你現在這樣孝順的。還有在外工作的年輕人要常回家看看,父母無非就是想多看看自己的孩子一眼。有些人在外工作,或是嫁人了,一年只回去一次,假如自己的父母還能活20年,也就是20次,一次回去10天,也就是200天跟自己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多麼心酸的數字。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PS:感覺自己書讀的太少了,表達能力有限,詞窮。

《桃姐》觀後感2

1.這個片子讓我越看越激動!!!多麼平淡的劇情!多麼樸實的情感!多麼長的時間跨度!!!可是看下來一點都不累,一點都沒有齣戲!一直在被電影本身帶著走!特別好的敘事節奏!!!這才是偉大的電影語言!!!

2.關於劉德華和桃姐的關係,尤其是最後劉德華對醫生說要去內地工作一週,如果桃姐死了就直接推到太平間。有人說這是冷血,有人說這是劉德華不忍看桃姐最後一面。

其實我想說,整部片子其實都是劉德華糾結的心路歷程。影片開始,劉德華對桃姐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而且是一種很明顯的主僕關係。劉德華坐下就吃,吃晚飯坐在沙發上看著桃姐在廚房站著吃麵,而且還要求要吃滷牛舌,並且這一切似乎顯得理所當然。

後來桃姐中風住院,劉德華似乎還是沒有解開心結,跟桃姐還是保持距離,話也不多。桃姐去老人院也是自己去的,劉德華並沒有去送她。

轉變是從劉德華第一次去老人院看桃姐開始的,劉德華為了圓場(不過後邊好像又有從小就是乾媽的說法,又或者是我記錯了),說桃姐是自己的乾媽,桃姐也趕緊跟著接話,並且很開心。這其實對雙方都是一種心理暗示,二人的關係從這時候起才親密起來。

再說劉德華對於“母親”或者“家庭”的態度。他媽媽第一次來香港晚上住在家裡,對於劉德華似乎挑刺多,關心少,雙方的關係其實很微妙。再加上影片中的各種暗示:全家移民去美國只有他自己留在香港;還有一處,桃姐說如果他爸爸看到他拍的電影一定會很高興,他立刻說,不會的。從以上兩點我猜測,劉德華在這個傳統家庭中似乎是個叛逆的孩子,並不受長輩的喜愛,所以也許在他心中對“母親”和“家庭”都有距離感。

但是,自從桃姐“變成”他的乾媽之後,整個人都感覺開朗了許多,尤其是與桃姐在一起的時候。我認為這其實是他在桃姐身上找到了一種歸屬感,對母親對家庭的歸屬感。

再回到影片開頭,有沒有覺得桃姐吃飯那一段很像我們與母親相處的情景?坐到飯桌前就吃飯,母親還在廚房忙碌;吃完了什麼都不用管往沙發上一坐,心安理得地看著母親吃剩飯,而且還在說“我想吃什麼什麼”之類的,可是母親很語重心長地說那些東西吃多了不好。我媽總是說她就像個老媽子一樣伺候我,這一點都不假……

母親、老媽子,這兩個角色之間有時候是可以相互轉換的,而本片的大部分時間都將二者融合在了一起,或者說劉德華的內心有這樣一種渴望。

而在影片最後,經過了一整天的思考,劉德華意識到,桃姐終究是桃姐,他們的關係又回到了主僕關係。

但這時劉德華的內心狀態跟開始時又有所區別。影片最開始,桃姐是僕人,但劉德華內心中對桃姐“母親”身份的投影是隱性的,無意識的。影片中段,經過下意識的“圓場”和自我暗示,劉德華對這種投影開始主動追求,並且在不斷加深,看完觀影禮那一段背影是這種投影的最深化。有一個細節,劉德華讓桃姐走內側,並且拉著桃姐的手放在自己的背後,那一刻桃姐儼然已經成為了劉德華的母親。到了影片最後,劉德華似乎意識到了這種關係的變化,明白了現實,於是做出了那樣的決定。這不是退縮,不是冷血,而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釋放。

PS. 碼完字才發現,影片雖叫《桃姐》,講的其實是一個缺失母愛的孩子的內心成長曆程……

r母親第二次去看桃姐的時候帶了兩桶燕窩,可是桃姐說這燕窩腥,這顯然是不給主人面子。

以前桃姐與Roger討論過為何不結婚的問題,Roger說桃姐喜歡的是她爸爸;後邊Roger媽媽也提到過二人同年,並且桃姐堅持不收她的錢,要求買花祭奠“大少爺”。桃姐服侍這個家五代人六十年,這裡的“大少爺”指的大概就是Roger的父親。由此我們可以猜測,也許桃姐確實對Roger的父親心存愛慕,所以她與Roger母親之間就多了一層“情敵”的關係。而此處“燕窩事件”,在我看來,是一種情敵之間的鬥嘴。

《桃姐》觀後感3

看完《桃姐》,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是一位常養老院跟媽媽吵嘴的女兒,在媽媽過世之後,拎著媽媽的遺物,站在大廳哭。這是一個不新鮮的情節,但是許鞍華沒有用近景,沒有用特寫,甚至沒有用正面,只是一箇中遠的背影。而且只佔了畫面的近二分之一。左邊的二分之一畫面,是兩個老頭在悠閒地下象,一箇中年女護工悠閒地嗑瓜子。

這樣對比感強烈的畫面,導演想表達什麼?親情的逝不可留?社會對老人的淡漠?還是生命的殘酷?但正如許鞍華自己所說,拍這部電影並不是指向什麼社會現狀,而單純是因為她自己也已經六十五歲,是一個老人家。所以就像有位導演所說,電影的本質是記錄。許鞍華正是用一種淡淡不著痕跡的手法,在記錄自己的老年。跟《讓子彈飛》這樣的電影不同的是,《子彈》記錄的是老驥伏櫪,是姜文在記錄三位主演四五十歲依然很牛的這麼一種狀態,而《桃姐》則是記錄一種洗盡鉛華,淡泊如水的狀態。

正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如同最簡單的白開水,非但從頭到尾的口感和味道是一樣的,就連吞嚥的節奏都一樣。最開始看了海報和宣傳,我以為這會是一部催淚彈,但它不是;後來看到桃姐住進養老院之後的種種,我又覺得它會批判涼薄,但它沒有。《桃姐》所拿出來給觀眾看的,都是最日常的生活畫面,碎片式的畫面,甚至很難說有什麼明顯的敘事線索。電影本身沒有起伏,有起伏的都是觀眾的心緒。全片甚至連配樂都很少用,只在羅傑接桃姐回家,兩人一起收拾舊物那一場,起了淡淡的配樂,依然是像電影的口感那樣,摒棄煽情,但求溫情。我想這跟許鞍華的人生態度也有關,六十五歲的她至今未婚,無兒無女,跟媽媽一起租房子住,即便是在業界,也是為數不多的堅守自己創作陣地的導演,可是這不代表無依無靠的老人家就要擺出自己無助的一面來博取他人的淚水。文章開頭那位過世的母親,面對兒子的不孝,女兒的責難,儘管眼神令人心碎,但是臉上依然堅強倔強。所以在閱讀本片的時候,不但老人深有感觸,便是年輕人也會忍不住想像自己的晚年。

葉德嫻也是一位老人了,從我第一次在《與龍共舞》中看到她,再到現在的《桃姐》,她都奉獻出了自己教科書般的表演。她刀子嘴豆腐心,怕羅傑舊病未愈不許羅傑吃牛舌,但又精心烹飪了一塊讚不絕口的牛舌;她被羅傑接回家首先摸摸傢俱上的灰塵,一臉不滿但又細微得幾乎看不出來;她自己已經不能再照顧羅傑,便想張羅著再找個傭人,絮絮叨叨囉囉嗦嗦提了一大堆要求,好像她已經不再是一個傭人,而是一個母親;她怕給舊東家添麻煩,無論是要自己掏錢住養老院,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回絕舊東家的饋贈,都令人覺得那節儉與善良,似乎是出自家傭對主人的客氣與感激,但更加是出於桃姐樸實無華的本性,毫不矯揉造作;她盛裝打扮跟著羅傑看首映,好心勸告身邊的甯浩別吸菸,自己看電影看得睡著,卻固執地跟羅傑說電影很好看;她知道堅叔老不修,但豁達大方地對很不滿的羅傑說,他還玩得了多久呢。葉德嫻與許鞍華一起,塑造了身材矮小可愛可親的桃姐,塑造了一個成功而完美的桃姐。

沒有生離死別,只有一張張空床位,只有一場追悼會,一張黑白照片,和堅叔的一束白玫瑰。導演刻意迴避,因為那已經不是桃姐的生活。在末日之前,桃姐仍然溫暖了身邊的每一個人,也溫暖銀幕下的我們。

這部不是為了對抗而誕生的香港電影,算是尚存的香港電影。然而它放之四海皆動人。不著痕跡、不動聲色,但卻代入感極強,這就是一部好電影。對於這樣的電影,無法也不忍心從任何技術層面上評判分析,只能如標題所說,不作評論,只談感受。

《桃姐》觀後感4

期待已久的《桃姐》終於看完了,看完內心很平靜,並沒有網上說的那樣哭的稀里嘩啦的,感覺很好,感觸很深,感慨也很多!感性之至,稍抒己見,也只是在觀影之後情之所至,總想說些什麼,但是語言不盡優美華麗,但卻情出於心,語出於口,肺腑之感……。

葉德嫻固然是《桃姐》的最大亮點,連多年來再跟她合作的劉德華,今次在片中也有洗盡鉛華,低調而又平實的演出,放下巨星的包袱,腳踏實地演一個尋常人物,對桃姐的感情由開初的平淡到後來的關懷備至,當中沒有張揚的演技痕跡,一切拿捏的都很到位,感人至深,《桃姐》中的劉德華很不劉華,反而是久違了我們親切了的老大,這也是為什麼金馬獎評委把影帝頭銜給予他了,過後張艾嘉解釋這次金馬會給予劉德華,主要原因是這次他沒有耍帥,低調的演,演的很“群眾化”……

影片以桃姐在老大飾演的羅傑家中工作了六十年照顧了他一家五代人的故事為輪廓展開一系列微妙的變化;另一條暗線索則是羅傑對桃姐照顧的變化。羅傑由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到最後變得體貼入微,這是和桃姐感情日益明朗化的結果,影片不停的通過一些細節來體現羅傑的心理上的變化。這種變化正是基於是對桃姐的依賴,及至對自己的反思,到最後兩人的相濡以沫。故事情節很感人,很容易讓人有所反思!

感謝許鞍華導演給我們拍攝一部令人感動、令人感觸的電影,感謝老大和葉德嫻的精彩演出,給了我們既精彩又感人的角色!看完之後,很容易使人在情感上有所感觸,通過某些橋段很容易的實實在在的看到“從前”或者是“以後”的自己!

一部很溫情的電影,沒有刻意的煽情,更沒有刻意的矯情,有的只是源於生活的點點滴滴。桃姐,簡簡單單的生活和工作,卻獲得了一份滿滿的親情。《桃姐》這部電影雖然是文藝片,但如許鞍華所說“一點也不悶”,笑點很多。最主要的是它沒有走“賺淚路線”,故意把劇情弄得很悲傷,濫情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讓觀眾哭得稀里嘩啦的——那是瓊瑤的戲,不是許鞍華的。所有的觀眾,在該笑的時候都忍俊不禁,從笑聲的分貝來推測,至少露出了八顆牙;在該沉靜的時候,全場基本上還是沒有雜音的。它有笑點而無淚點,淚點只是在心中體現吧!坐在我旁邊的是一位大哥帶著自己的媽媽吧,看的很投入,作為婦女節上映的電影或許更適應我們年輕人帶著自己的父母一起看,也讓我們一起尋找我們身邊的哪位桃姐!

本來想用《望著你,就像望著我的未來》作為這篇讀後感的題目的,感覺起來太文采化,還是不用了,一篇感想難以抒發完心中的那些感慨!

《桃姐》觀後感5

今天利用放假時間看完了電影《桃姐》。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在樑家服務了幾十年的傭人桃姐年老衰弱的時候與她親自帶大的少爺羅傑之間的溫情故事。桃姐的飾演者葉德嫻將年老衰弱但仍然充滿愛心的桃姐這一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角色中的她是充滿矛盾的,她既希望得到他的少爺羅傑的關心和關注,但又怕耽誤他的工作,所以她選擇去養老院住;而劉德華飾演的羅傑雖然話語不多,但他粗狂的面部線條和深沉的眼神都傾注了他對桃姐的愛。影片雖然沒有巨集大的題材,也沒有火爆的場面,但溫情卻像蜿蜒的小溪一樣流淌過每一個觀眾的心中,這比內地的所謂大片有價值多了。

其實這部片的大背景還是中國面臨著老齡化的問題。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的生存狀況也越來月受到社會的關注。這部片打的是溫情牌,桃姐也算得上是非常幸運的人了。她雖然是一個孤寡老人,本來無依無靠的,但她服務了幾十年的樑家對她可謂不錯了。羅傑給她找最好的養老院,在很繁忙的工作中去探望她,邀請她一同出席他自己電影的首映禮,和她一起回顧發黃的歲月,陪她聊天,陪她吃飯。而太太(羅傑的母親)對她的傭人桃姐也是充滿著感激和愛心:煲燕窩給桃姐吃,把自己的舊樓裝修過送給桃姐住。還有羅傑的其他家裡人都視桃姐為家裡人。所以桃姐雖然沒有親人,但她卻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能夠比較穩定而過快樂地過完她最後的人生。或者用羅傑的話說:他與桃姐的相遇是上天對兩個人的恩賜。

但從影片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老人們的孤寂、無助。如在桃姐剛入住老人院的時候,有個老婆婆就鬧著說想回家,想回到鄉下,想必她呆在這裡是孤獨的寂寞的;還有全院中最老的婆婆,養老院院長都換了幾個了,她一直都呆在這裡,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探望過她;還有一個老婆婆直到她最終死去,她兒子都沒來看過他,只有她女兒來,但她女兒因為家產問題對她也是充滿著怨恨的。桃姐的溫馨和幸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更顯得彌足珍貴了,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問題十分嚴峻。

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重視孝道,甚至到了極端。但隨著近二十年來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一對夫妻要養幾個老人和一個小孩,加之生活成本的加重,生存壓力空前加大,孝道對於有些人來說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在農村年輕人為了掙錢養家餬口,都到外邊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小孩在家,空巢老人的數量不斷增多,老人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當然這些都是現實,但希望無論是個人,社會和政府都應該對養老事業多加投入,多關注關心老人的生存狀況,老人也能迎來他們的夕陽紅。

《桃姐》觀後感6

  衰老

正如人的長大是一瞬間,衰老也是。桃姐的衰老是從她進到冷氣房挑大蒜,並不斷往身上套衣服開始的。之後她就中風了,中風的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吹了太多的'冷氣,或者是在空房間守了太久,我覺得她只不過是老了而已,就像有的人老了會看不清楚東西,有的人老了會記不清人們的容貌和名字,有的人老了會顫顫巍巍,有的人老了會瘋瘋癲癲……她老了就中風了。

她的衰老從中風以後“進展”很快,先是一個人在家暈倒,之後被送到醫院,出院後不能再工作,她去了養老院,一邊在養老院生活,一邊復健。她很努力地康復,也最終恢復,一切欣欣向榮。後來她又生病入院,膽囊手術很成功,她如願見到了樑家第五代的孩子,她開始坐輪椅。回到養老院不久,又住進醫院,肺氣腫。她是一個人在醫院,慢慢離開的。她走得應該很安詳。

她安安靜靜地生,安安靜靜地活,也安安靜靜地死。人生就是疏忽一瞬,生是一瞬,活是一瞬,老是一瞬,死也是一瞬。

  尊嚴

桃姐叫鍾春桃,在醫院裡有人說:春桃,一聽就是傭人的名字。桃姐很生氣,她說:“我得罪你了嗎?”傭人不是一個體面的工作,所以當別人無意間提起時,才會顯得有些激烈,她是一個有尊嚴的人。

但她的尊嚴其實體現在對工作的盡心盡責中。在菜市場和小商販斤斤計較,精打細算為主家準備每一餐食,她注重葷素搭配,也照顧少爺的身體,剝好的螃蟹、清蒸的鮮魚,切好的新鮮水果。永不落灰的傢俱,沒有褶皺的襯衫。

少爺說:“很久沒吃牛舌了。”她嘴上說著:“很久沒吃就不要吃了嘛?你還想搭一個橋嗎?”轉頭就滷起了牛舌。滷好後放進冰箱,等著少爺什麼時候想吃就切開吃。

燉煮的燕窩要加生薑去腥。太太來看望她,拿了煲好的燕窩。她一邊喝,一邊咂摸著說:“腥”。似乎對於做菜這件事,即便是對自己的東家,也絲毫不留情面。不加姜的燕窩是腥的,誰做的也是腥的。

中風後,少爺來看她。她第一件事就是要給太太打電話說:“我不做了,做不動了。”比起自己的身體,她更關注的是這份工作。或者,對桃姐來講,這與其說是一份工作,不如說是一個使命。從她十三歲時來到樑家幫傭起,她的人生便和樑家有了交集,從此便不可分割,她陪伴了樑家六十多年,照顧了樑家五代人。

她為一個家庭付出了一生,臨末了,她病了,住院了,也不想給東家添麻煩,她說她要辭職,住養老院。

桃姐做了一輩子的傭人,只會洗洗涮涮、做飯燒菜、看家帶娃。她的人生沒有什麼轟轟烈烈,她只會做傭人,她也只知道怎麼把傭人做好,她的人生甚至普通得有些卑微,但就是因為對一件事情孜孜不倦的堅守,她有尊嚴,她高貴。

  悲憫

堅叔借錢去找洗頭妹,桃姐說:“讓他去找,還能找多久。”

演員歌手來到老人院走過場,剛發的月餅,拍好照片要收走,因為是道具。歌手唱完歌,瞬間變臉。老人們充當了道具人,被獻愛心,被走過場。蔡姑娘只是說:“再堅持一會兒。”

樑少和兩位導演合夥演戲騙投資人的錢,事後的羊蠍子火鍋會上,樑少只是說著:“量入為出啊,量入為出。”

養老院中的老人很多不能獨自進食,需要看護人員一口一口去喂,一個看護人員要同時喂幾個老人吃飯。很難說老人們都吃飽了沒,老人們自是說不清楚了,看護人員就更說不清了。

老人院雖價格不菲,但供應的吃食卻很簡陋。幾片水煮的青菜,幾塊肉,一碟米飯。人老了以後,什麼都開始潦草了起來。

母親在把房子轉給兒子以後,兒子再也沒有來養老院看望過母親一眼。倒是女兒經常來看她,給她交每個月的費用,老人卻總是期盼著心愛的兒子能來,她一直相信兒子會來的,直到她死。女兒抱著她的東西,哭哭啼啼地接她回家,兒子還是沒有來。

導演無意於去揭示社會的美好或者醜陋,她只是去展現,去表達。在這部電影裡,沒有好壞,也沒有對錯,只是一種簡單的記錄,透露著誠懇。如果說有什麼,那也就是她的悲憫,承載著溫情。

《桃姐》觀後感7

昨晚在金逸看了許鞍華的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桃姐》。影片選擇在3月8日這天上映自然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性有關,但該片描寫的絕不僅僅是某位女性的個人世界。下面談談我的觀片體會。

如同片名,《桃姐》的敘述是平淡而簡潔的,幾乎放棄了一切濃烈的情感刻畫。對於《桃姐》來說,眼淚是奢侈的,這不是說《桃姐》沒有值得悲傷的情節,而是因為《桃姐》不想用眼淚來證明悲傷,我們看到的幾乎全部都是真實生活裡的出現的人以及他們的正常反應,包括對悲傷的承受與忍耐。

我發現這部影片並不太好評價,或者說並不能像我之前對其他電影那樣評價,這不是因為我麻木,觀看本片時我至少五次動容。也許是太久沒有看過同樣型別影片的緣故吧,一時不知從何入手。這部看上去很像紀錄片的影片敘述故事時不動聲色,觀眾是在不知不覺的情形下進入桃姐的世界的,又在不知不覺的情形下流下了眼淚,整個過程就像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的,我們就把桃姐當作了自家的傭人,當然是一個很不一般的傭人――由於長時間的相處與信任,桃姐事實上已經成為我們家的一名家庭成員,一位親人,不知不覺,我們發現自己已為一份後天的情愫而高燒不退。說到這裡,我發現《桃姐》不好評價的另一個原因――影片的主題已經被導演完全打碎並均勻融入到所有平常生活的細節中去了,當你試圖對某一場戲進行概括時,又發現其實這場戲和另幾場戲的情感濃度差不多,於是便打消了單獨概括的慾望。嗯,關於故事情節的整體印象我想說的就只有這麼多,無病呻吟的事情我是做不來。

如果說《桃姐》是許鞍華導演在不經意間拍的一部獻給正步入老齡化社會的華人世界的經典影片,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在理。觀看本片時,觀眾心中一定會有著充滿焦慮的發問――“有一天,如果我老了怎麼辦,是不是也要被送進老人院蹉跎終老,期間還要和幾個不孝的子孫、嫌棄我的媳婦為了幾百塊錢糾結?”,是的,現實生活中這種擔憂也許不是杞人憂天。《桃姐》並沒有給出關於那些身患頑疾、被親人疏遠的孤獨老人出路的答案,但桃姐給出了一個她認為合理的姿態――即便離開了“親人”,也要獨立、自尊、自足、善良的度過最後的時光。

《桃姐》裡一位精神失常的老人曾站在老人院的玻璃門前反覆唸叨:“我要回鄉下,我要回鄉下……”。我想,這位老人想要回去的那個“鄉下”其實就是她曾經為之付出並與之共同經歷、共同成長、共同存在的家園,家園裡有人、有物,更有情。

我們每個人以及每個我們所愛的人終有一天是要老去的,感謝《桃姐》提供的溫度,這溫度使我們清醒――讓我們善待老人,讓善待老人真正進入我們的文化,成為我們的傳統――當然,善待老人最好不要成為我們的一種道德主張,這本該是我們的一種心理需要。

無獨有偶,今天上午看到張揚導演通過微博釋出了他以老年人為關注物件的新作《飛越老人院》的預告片,這是文藝圈裡的一次重要巧合。

《桃姐》觀後感8

看罷影片《桃姐》的第一感受是:真情守護是悲涼現實人生的最美好出口。繼而深感這部包含著愛、尊重以及尊嚴的影片來的是時候,曾有部老片裡有過這樣一句臺詞:“愛是清晨和黃昏的星辰”,似乎可以解釋為對情感缺失現象蔓延的含蓄提醒。

富了口袋,癟了真情,當真心實意已稀缺為奢侈品,人們內心深處大多趨於乾涸冰冷、倦怠疲憊。在現實中即便是血緣親情也可能淡薄成陌路,更何況非親主僕?然而,如果徹底捨棄了這種真情實意,生命又有什麼意義?《桃姐》的出現恰如一場及時的綿綿春雨,在無聲無息間流淌進現代人乾癟而空虛的內心世界,讓許多重口味和小清新都顯得無趣又乏味。

就整體而言,影片的敘事手法平實而自然,如似水流年般地再現了現實生活的一面,人類真情的一面,某個沉痛話題也能表述的舉重若輕,頗有四兩撥千斤之效。可以說,影片拍得剋制收斂,不煽情不刻意不矯情不做作,很多問題點到為止,卻處處能打到人類情感的七寸,這體現了主創人員對生活的觀察、積累、梳理和白描的功力。影片的運鏡在流暢之餘也頗有深意,很多場景於不經意間存有留白,意味綿長。

該片的英文片名叫做《A Simple Life》,簡單生活,即便再複雜的經歷似乎都能簡化為一句概括,特別是事關生死的,但凡生物最終都殊途同歸,只是其中的細節與滋味各不相同罷了。要將簡單的生活拍得好看有趣、餘味繞樑,需要導演擁有極其紮實的功底,陳淑賢的劇本經過許鞍華的消化與外化後,呈現出了許氏慣有的質樸溫暖,讓那些與生命對話、與生死對話、與生活對話、與傳統情感對話的沉重都具有春風化雨般的魅力。

的確,這一回許導再次發揮了她的強項,聚焦了小人物的生活現狀,她讓沒有血緣關係卻情同母子的情感呈現得真實自如,頗有深遠的存在感,令觀眾不斷意識到,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情,而非著力營造、刻意堆砌。從片中也可以看出許導想探討傳統人際關係的意思,經由該片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也令老外瞭解到了什麼是中國傳統式的親情。

影片的細節部分果真屬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很多都是在慣常的匆忙中易於遺忘的,許導重拾了這些“人間俗事”,並令其如涓涓細流般潤入觀眾心田,並各取所需地留駐了動人的瞬間。如果看得夠仔細,會發現每一處鏡頭都彷彿浸著人物的心緒,每一個眼角眉梢側目凝神都是生活的本真。這種細膩貼近總會牽動有生活經歷的觀眾的心,從而產生極大的共鳴,較為年輕的觀眾或許會在桃姐身上看到餵養過自己的故人的影子,在Roger身上看到自己或朋友的影子。

就表演層面而言,葉德嫻的演技已經到了忘我無我的境地,她於舉手投足談笑回眸間,塑造出了一個知分寸、守本分、真善良、很寬厚的桃姐,也再現了一個為家庭服務近60年的堪比家人的忠僕形象。有兩處,葉德嫻僅僅用表情就說明了人物內心的萬水千山,如第一次聽到少爺Roger在眾人面前認她是乾媽時,再如從養老院回家收拾舊物,最後離開家門時回頭看的那一眼,這其中的感受幾乎難以用言語來表達。劉德華的表演也較他以往內斂,這個內斂恰好地表現出了富家少爺Roger的內心變化,他和葉德嫻所產生的互動效果,令片中母子間的情感交流顯得尤為真切,且相映成趣。如兩人關於眼光高的話題,再如Roger帶桃姐看電影首映,散場後於街頭攜手散步,一路聊著有趣的話題,Roger將桃姐護在人行道內側,鏡頭追隨著他們的背影,不遠不近,這一幕彷彿人生中溫馨而短暫的驛站。

不可否認,影片具有很深刻的現實意義,也涉及了一些社會問題甚至是業內現狀,參與這部分表演的諸多名人配角們在將笑聲帶給觀眾的同時,也將思索帶給了觀眾。

《桃姐》觀後感9

今天去看一部宣傳已久的電影《桃姐》,本片是一部原汁原味的港片,面對不同的文化和社會環境,觀影的感受自然不同,這也無可厚非。在看到葉德嫻時,面對她不斷的變化,我想起了自己的姥姥,這固然是生活和表演的真實,但也解釋了她為什麼可以連摘影后桂冠。看她的表演,自然而又熟悉,這些只有面對自己的姥姥時才有的真實感,在她的呵護下才感覺到桃姐對羅傑的那種愛。而華仔的表演也是完全看不到演的痕跡了。在觀眾看來,羅傑就是羅傑,他不是劉德華,你在看時也會完全投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就像是我自己在其中一樣,原汁原味的港片在大陸上映,唯一不足的就是他在裡面自己配音,雖然有點讓內地觀眾有點不太舒服,有待改進,但是普通話說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華仔的演技決對是金馬獎評委說的那樣洗盡鉛華、脫胎換骨。華仔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最真實的感情去演繹羅傑。的確放下許多包袱和光環。看了之後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沒有了以前的影子。作為一個劉德華的影迷,我自認不是那種身上裝有文藝細胞的潮人。也許會為了一部文藝型別的電影居然會有別人想像不到激情,但對於劉德華的表演我終究還是舒心的為之讚歎。還記得從暗戰開始,他的減法式演出已經大為讓我讚歎和驚訝。不在像以前的“華弟”和“混混”瀟灑式演出,而在桃姐中的極致生活化,或者說與之融為一體式的表演模式終於也能有菱有角的淡然呈現於我的眼前。

何謂減法式?許鞍華導演說:“那是要你拋棄自己演員的身份,因為你演的是一個普通人!”劉德華說:“我一直可以,因為我原本就是個普通人!”

看完電影,他們問我,能不能感受到什麼,我說不多,但是我相信有些人能感受的更多,就是那些真正有過相同經歷的人能夠真正明白那份情,而我說實話沒有過這種經歷,而從小到大家裡的老人都還在,所以我可能不能真正感受到面對自己親人離去的悲傷和無奈。但是,不可否認,雖然我沒有經歷過,但因為《桃姐》這部真的是用心做的電影,所以我完全能夠融入到裡面的角色,所以我能夠感受到那份情,以及讓我自己思考了我身邊的桃姐是誰。或者說有一天我自己成為那個“桃姐”我又會怎麼樣呢?

看罷影片《桃姐》的第一感受是:真情守護是悲涼現實人生的最美好出口。繼而深感這部包含著愛、尊重以及尊嚴的影片來的正是時候。富了口袋,癟了真情,當真心已稀缺為奢侈品,人們內心深處大多趨於乾涸冰冷、怠慢疲憊。在現實中即便是血緣親情也可能淡薄成陌路,更何況非親主僕?然而,如果徹底捨棄了這種真情實意,生命又有什麼意義?《桃姐》的出現恰如一場及時的綿綿春雨,在無聲無息間流淌進現代人乾癟而空虛的內心世界,深深滋潤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一段兩年的平靜生活,濃縮成120分鐘的精華,表現的是人一生的一個過程,笑有時,哭有時,生有時,死有時。一切都得經歷,不管是否傷痛,誰都逃不掉的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