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從0到1》讀後感

校園 閱讀(7.7K)

去年非常火的一本書《從0到1》終於有機會拜讀,書中討論了很多問題,幾乎涵蓋了一個初創企業要面對的方方面面。接下來小編為您帶來了《從0到1》讀後感,歡迎閱讀!

《從0到1》讀後感
  《從0到1》讀後感1

在《從0到1》這本書中提到的一個法則,叫80-20法則(學名"帕累托法則",把你這個名字記下來真的是會累趴下的,還是80-20直觀好記)。該法則講的是這個人在義大利發現80%的土地掌握在20%的人手中,衍生出"這個異乎尋常的以少勝多的模型在大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中隨處可見"這個模型呢。

本書作者運用該法則來講解投資領域的"潛規則",如投資到前景較好的新生企業裡面,最終讓投資人獲利的,通常是其中的20%.借用這個法則,我認為它同樣也適用於讀書中,核心內容僅佔全書的20%,也就是說還有書中還有80%的垃圾內容。

所以,我在書中也確實只提取到我個人認為這本書中最鮮明的兩個觀點,同樣也是我個人對這本書比較認同的地方。

第一,社會的進步,可以用兩種形式來呈現,即水平進步和垂直進步。水平進步,簡單的講就是複製別人的模式,實現自己暫時的成就,有可以參照的東西,自然實現起來相對更容易;垂直進步,就是講要去嘗試從未做過的事情,實現"無中生有",從無到有,實現起來難度可想而知。

書裡面有兩個詞分別來代表這兩個概念,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就是把某地有用的東西推廣到世界其他地方;科技才是能實實在在的推進人類的進步的,從16世紀人類發明了天體觀測儀,後來的數萬年中,取得了幾近為零的進步,直到18世紀60年代發明蒸汽機以後,現代社會才取得一系列的科技進步,結果就是我們繼承的社會比前幾代人所能想到的都更加豐富。

第二,社會中的競爭和壟斷。企業的成功原因各有不同:每個壟斷企業都是依靠解決一個獨一無二的問題獲得壟斷地位;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都相同:它們都無法逃脫競爭。

說到壟斷,估計很多人想到的是坐地起價、隨意哄抬物價,導致市場的環境很差。仔細想想其實不然,壟斷企業的產品不僅能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同時也為這些壟斷企業繼續創新,提供空間和資源,再說大一點,也是為它推動歷史的車輪、推進人類的文明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長期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的企業,哪有時間和精力去開拓新的領域,整日思考的是如何在保證自身生存的前提下,去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創新,說說罷了。

從長遠來看,競爭的狀態都是不良的,難以規避競爭,離失敗也就只是時間問題。所以,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還是要依靠那些能創造壟斷價值的企業和那些有真正創新思維的人。

說到這裡,請忽略以上80%的垃圾內容,以下20%才是精華內容:

10%是:當下我們面對的挑戰更多源於日新月異的新科技,使得未來不僅僅與眾不同,而且更加美好,即從0到1.

另外10%是:只有創新,才能帶來壟斷;也只有壟斷,才能規避競爭!

  《從0到1》讀後感2

讀完《從0到1》,像是一本哲學導論,過去現在未來的關係,為什麼“我”要創造,人與人、與命運、與科技的關係。書中很多是沒有所謂正確答案的提問,只是告訴我有哪些可能。《藍海戰略》更像是一本36計的工具書,如何避免競爭,尋找外部存在卻沒被他人發現的需求,如何從戰略戰術上佔領它。兩本書一個聚焦於自身、科技創新,一個更多聚焦於外部市場的擴充套件;一個是為什麼,一個是怎麼做。內容上各有千秋,但更喜歡《從0到1》,只是這本邏輯上有點跳躍,像散文隨筆,晦澀難讀,知識總結也毫無頭緒,就從最有感觸的幾點寫開吧。

書中第一章提出一個讓我腦洞開啟新觀念,對於未來的定義。未來之所以是未來,不只是還沒有到來的時刻集合,更是因為未來的世界與此刻不同。假如空間狀態定格,時間還在走,1年,100年都不是未來,因為世界沒有改變。如果平行空間真的存在,那麼我在平行空間中的跳躍,時間沒變化,但空間變化了,我的思想行為變化了,那我應該算去到了過去或是未來吧。扯遠了。我們期待進步的未來,所以才促使我們不斷科技創新,產生0-1的發展,而不只是在1的基礎上覆制。創業公司往往是科技創新的誕生地,推動未來進步的更多在這類企業裡面。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看好未來,前提是要知道過去。作者回顧了1999那場網際網路泡沫以及帶給人們的經驗教訓,可惜的是很多人因為過去而全盤否定了那些年人們創業的熱情。他認為未來創造應該是:1、大膽嘗試勝過平庸保守。2、壞計劃好過沒計劃。3、競爭性市場很難賺錢。4、營銷和產品同樣重要。

以上四點同樣適用於我的生活:既然未來除了要死,其他都不能預測,何不有計劃性嘗試多種生活。如果想更成功就要選擇做小池塘的大魚,減少競爭。

三四五章提到了競爭和壟斷的關係,如果沒有快速達成成功的競爭,只是內耗了價值,作者不支援。應該用創新性來實現壟斷才能實現進步。開創創新性壟斷企業方法(終於有了方法論):先在小市場取得壟斷地位,再在成功的基礎上一步一步擴大壟斷,同時不要主動破壞毀滅原有產業,增加與原有產業的競爭。另外先發優勢並不一定是好的,也可以等別人開創了市場,但是由自己來最後一擊。想到蘋果公司,貌似是用ipod如此發家的吧,幹掉了索尼一眾賣卡機、CD播放器的。

“成功不是中彩票”這章像是人生觀的論述,成功來源於能力與計劃,不是運氣。我想追求自己定義的`成功是每個人畢生的夢想。為此我們不斷的學習、進步,規劃著自己的明天。但結果是怎麼樣,我們很難去控制,所以把成功因素更多歸因於運氣,來抵消自己未盡全力的愧疚。

可是追求成功是方向,不是人生的目的地,追求的過程相對於結果對我來說更重要。

  《從0到1》讀後感3

最近都在拜讀來自PayPal創始人Peter Thiel的《Zero to One》,中文名《從0到1》。這本書被譽為“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好的一本商業書”雖還沒有看完,但還是想分享下自己的些許感悟。

作者彼得·蒂爾認為,進步有兩種形式(原文):第一,水平進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經驗,直接從1跨越到n。第二,垂直進步,也稱深入進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從0到1的進步。水平進步的最大紅利就是全球化,而垂直進步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科技,就是網際網路。

其實從0到1,個人理解就是從無到有,是從未知到極限的突破。07年的世錦賽上,劉翔輕鬆一跨,勝過小將羅勃斯。跨欄專案,一直是美洲、非洲人的囊中物,劉翔是第一位在奧運會田徑專案上獲得金牌的中國運動員。然而這個不到30的小夥子,卻用自己零的突破向世人宣告:亞洲人也可以有同樣的成就。劉翔憑藉著他的堅韌讓我們清晰地明白了從0到1的可能,這就是從0到1。

但是現在的中國人大多是羊群思維,擅長從1到n,嚴重不擅長從0到1。為什麼呢?

因為每一個從0到1的突破必定先經歷從0到1的失敗。現在很多人害怕失敗,所以才埋沒了自己從0到1的思維。古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我們看到了因為堅持不懈而取得的突破,更不能忘卻在每一個突破背後的無數失敗。沒有失敗,何談成功;沒有跌倒,何來爬起;沒有沉淪,何來覺醒;沒有挫折,何來突破。而每一次從0到1的失敗才鑄就了每一次從0到1的突破。

所以,不要害怕失敗,要敢於突破。從0到1,勇於創新,才能使你立於不敗,至少不會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