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2017年度七年級語文期會考試卷(語文S版)

校園 閱讀(8.53K)

會考試複習的時候需要同學們明確考試重點,將考試基礎知識與重點知識從頭到尾梳理一遍,另外還需要做一些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2017年度七年級語文期會考試卷(語文S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及時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年度七年級語文期會考試卷(語文S版)

  一、積累運用(1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線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豐腴(yū) 滂沱 怒不可遏(è) 手屈一指

B.懼憚(dàn) 巔簸 養尊處優(chù) 高瞻遠矚

C.束縛(fù) 猥瑣 別具匠心(jiàng)言歸於好

D.蟄伏(zhé) 咆嘯 躡手躡腳(niè) 因地治宜

2.下列加線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品質量和開發,真可謂處心積慮。

B.五十年來,我國取得了一項項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這同幾代科技工作者殫精竭慮,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C.幾乎所有造假者都是這樣,隨便找幾間房子、拉上幾個人就開始生產,於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廠就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了。

D.博物館裡儲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南極探險隊員們有敢於鑽研、英勇無畏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B.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激情盛會,和諧亞洲”的理念。

C.中國新一代隱形戰鬥機試飛成功的訊息一經披露,廣泛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D.今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的一年。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中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鄉愁》的作者是余光中,詩人,祖籍福建永春。

B.陳伯吹,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文藝理論家。上海寶山人。

C.《地毯下的塵土》選自《美德書》,作者是美國作家莫德•林賽。

D.艾青,原名蔣海澄,當代詩人。所寫的詩《我愛這土地》以一隻鳥兒生死眷戀土地作比,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5.在下面語段中,依次填入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分藏於大陸和臺灣的元代名畫《富春山居圖》首次在臺灣“合璧”展出。這幅描繪富春江兩岸秀麗景色的畫作,___ 年代久遠,_______ 畫作的墨跡已有些暗淡,___絲毫掩蓋不住它內在的神韻。

A.因為 所以 但是 B.不僅 而且 但是

C.儘管 但是 所以 D.由於 而且 所以

6.文明在學校。學校開展“寫溫馨提示,做文明學生”活動,請參照示例,選擇下面一處校園公共場所,寫一句溫馨提示語(句式不拘,字數不超過15)。(3分)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靈,腳下請留情。

(1)圖書館:

(2)洗碗池:

  二、閱讀理解(52分)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10分)

[雙調]壽陽曲

江天暮雪

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7.請賞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飄柳絮”的妙處。(4分)

8.(1)這兩首詩歌描繪的畫面有何不同?(4分)

(2)這兩首詩歌寄託了兩位作者什麼樣的共同情感?(2分)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1分)

列子學射

列子①學射,中矣,請②於關尹子。尹子曰:“子③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④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問:“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

【注】①列子:名禦寇,戰國時鄭國人。子,寫在姓氏後,對人的尊稱。②請:請教。③子:您。④對:回答。

9.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3分)

(1)請於關尹子

(2)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3)又以報關尹子

10.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

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

11.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4分)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5分)

村路怎能不彎呢

餘世磊

①村路怎能不彎呢?

②好的地方,都讓人家、河流、田地佔住了,留給路的,實在太少了。

③路從不計較這些,很知足,知足常樂。天天,撿著這些人腳跡、牛腳跡、狗腳跡吃著,小日子過得很滋潤。尤其是在冬天,有人穿著布鞋,剛剛從家裡烤火出來,留下一行人腳跡,還是暖乎乎的。夏天的牛腳跡又肥又大,聞一聞,還帶著青草的味兒,還帶著蘑菇的味兒。狗腳跡一長串,小小的,就像我家屋簷下,掛著的一長串板栗,不著急吃,待其風乾,又是另外一種風味了。偶爾,還會有一兩隻野豬、狗獾之類的,偷偷地下山來,留下一朵朵野梅花樣的腳印,更是難得一嘗的野味了。這村路,還真不羨慕那些大馬路呢,窄一點有什麼關係呢?彎一點有什麼關係呢?

④其實,路何嘗又不想寬一點,直一點?

⑤路從我家裡延伸出來,走不到十幾米,迎面就是二哥家的一堵牆壁。你總不能叫路穿過那堵牆而去,於是,路只得拐一個彎了。路又走了五六十米,翠花曾婆家的房子,正橫在路當中。路有什麼辦法?只好又拐了一個彎,從翠花曾婆家門前過去,翠花曾婆人真好,碰上一棵樹,也能說上半天話。不管張三、李四,還是王二麻子,從她家門前經過,只要她在家,看見了,都要邀請人家進屋坐坐,喝一碗茶。那些遠道而來的賣窯貨的、販樹的,經常在她家歇腳。你們這些人啊,都是沾了路的光了!路這個彎也拐得值了!路再往前走,又碰上了春伢家的豬圈。照理說,這又髒又臭的豬圈,應該讓一讓路吧。路不想說這些,更不想去和豬圈爭,彎就彎點吧。

⑥路七拐八彎,總算出了村子。村外就是田畈,一塊塊田,未免也太霸道了一點,總想多佔些地盤,你用手推我一下,我用屁股擠你一下。本來應該是一條直路,硬是讓它們擠彎了,擠窄了。我想,路一定也被擠痛了,不過它不會說而已。我說你們這些田呀,不要再擠了,讓路從這裡經過吧。沒有這條路,牛怎麼來耕田?稻子成熟了,人怎麼來收割?路彎過了田地,遇到了河流,沒有橋,在河裡放幾塊跳石,人踩著跳石過去,這是秋冬。倘若到了梅雨天,過不了幾天,發一場洪水,淹沒了那幾塊跳石,路還得去彎,從上游的一座石橋上穿過去。又遇到了人家的菜園,你也總不能叫路穿過人家的菜園而去,把人家好端端的菜園,弄成路這邊一半,路那邊一半,再彎一彎吧。前面,路又遇到了誰家的祖墳?更不能去打攪老人家的睡眠呀。路悄悄地,彎了個大彎,多少個彎都彎了,不在乎這一個彎。

⑦“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到山前,似乎沒有地方可去了,真有些讓人懷疑,是不是走錯了。路和你開玩笑呢,走過去,拐一個彎,嗬,在山衝裡,又是一個大村子,屋簷連著屋簷,炊煙纏著炊煙,一條小河繞屋流過,河畔有三兩垂柳,五六月季,十七八鵝。

(文章有刪改)

12.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4分)

13.本文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請選擇一處進行賞析。(4分)

14.讀第⑤、⑥兩段,說說“我”家門前的路彎過了哪些地方。請按順序摘錄。(3分)

如:牆壁、 __________________

15.品讀第⑦段,體會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四)(2015•濟寧)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6分)

石崖上的棗樹

劉成章

那是陝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齊上齊下,刀削的一般,筆直地立在那兒;崖上又極少有土,極少有草,卻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條看不大清楚的石縫間,突兀地生了一棵棗樹。照說,棗樹生長在那兒,哪來的什麼養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強擠出幾片葉子,現出一點兒綠色,就算很不錯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長得健壯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間,紅的綠的半紅半綠的棗兒綴滿那棗樹的枝葉間,把整個樹冠都壓得垂吊著,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這一樹棗子總是紅得誘人,裝飾著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過,扛鋤的走過,都只能仰著脖子,望棗興嘆;城裡人顛簸著汽車前來旅遊,猛地看見了,也頓時興奮起來,躍下車,結果呢,也只能仰著脖子,望棗興嘆。他們口腔裡分泌著唾液,每一條神經都被挑逗得打著顫顫,卻都無可奈何。

石崖下有個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彙集了來自好幾個縣的.能工巧匠,有老漢也有年輕後生。他們雕成的和正雕著的石獅子,一個個生動可愛,擺得到處都是。這些民間藝術家們,如處近水樓臺,當然更想摘那樹好棗子。據說,他們中間的一個小後生,膂力過人,他曾運足了氣,把一塊石子兒硬是扔到棗樹上,不過也僅僅打下兩三顆棗子而已。“這棗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著那棗樹咒罵。而那棗樹,望著氣急敗壞的小夥子,好像故意氣他似的,搖了三搖。

一棵棗樹,爽了那麼多人的眼,打動了那麼多人的心,又掃了那麼多人的興,使有的人在離開的路上還要對它念念想想,思思謀謀,人們無從弄清它的背景,更無從弄清它是輕佻還是貴氣。

那年親眼看見這棵棗樹的時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腳步,仰起了脖子。由於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順著肩膀滑落了。與我同行的朋友說:“光瞅有什麼用!要是真想嚐嚐,咱們哪天有了空兒,從山後爬到那崖上去。”後來我們真的去了。繞來繞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襯衣全溼透了,才算近距離地看見了棗樹。也許由於特別興奮,也許是棗子的映照,我倆的臉都紅得像一片霞了。那棗樹真讓我們很想歡呼幾聲。崖上風很大,陽光也很充足,風和陽光一年年地透過了它粗糙的樹皮和枝葉,為它儲滿了誘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實又大又豔,寶石一般。雖然那樹上的每顆棗子我們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見爬在棗子上的幾隻大螞蟻,但是那兒的地勢太險峻了,我們依然無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頭地悻悻離開。

好多年之後,當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棗樹的時候,終於不再悻悻了,那是因為我重讀了《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陝北現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喲三道道藍,咱們見面面容易說話話難。一個在山上喲一個在溝,拉不上話話喲咱招一招手。瞭見瞭了個村村喲瞭不見個人,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

這些不朽民歌所創造的情境,和那棵棗樹所引發的情境不是一樣的嗎?

想到這一層,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顫慄起來,抖落了些許的俗氣。你看,那棵棗樹是那麼美好,那麼誘人,卻總是難以觸到,總是讓人企慕;它總是撩逗著你,召喚著你,卻又總是遠離著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雲端。它結的是一樹實實在在的棗,但它給人們帶來的卻是詩的境界、浪漫的情懷、美學的情景。它讓我想起錢鍾書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報》2015年04月10日,有刪改)

16.“棗樹”生長的環境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文字作簡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請從下列兩句中任選一句作簡要的賞析)(4分)

(1)紅的綠的半紅半綠的棗兒綴滿那棗樹的枝葉間,把整個樹冠都壓得垂吊著,像一片彩色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棗樹,望著氣急敗壞的小夥子,好像故意氣他似的,搖了三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引用了《詩經•蒹葭》和陝北現代民歌,有什麼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通讀全文,你認為“石崖上的棗樹”帶給作者怎樣的感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50分)

20.材料(1):美國航空航天局安全顧問組一位成員警告說,由於美國與俄羅斯工程師之間缺乏交流,國際空間站可能會發生嚴重事故。

材料(2):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一下,一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交換一下,一人就有兩種思想。”

材料(3):當代作家虹影說:“人與人缺乏交流的痛苦,每個人都差不多的。也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狀態,才出現網路世界。”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麼感想?生活中你有類似的見聞和體驗嗎?請就“交流”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